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_第1页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_第2页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_第3页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_第4页
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教育部,2022)。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教学软件、图像识别等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积极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对于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提升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一、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融合的现存问题(一)教师缺乏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和实施途径。大部分老师都有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意识,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但老师们缺乏可借鉴、操作性强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方法和实施路径。(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非常有限。大部分教师认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就是更加精美的课件与传统课堂的简单叠加。在课堂导入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图片、音频和视频激活了,但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起初的兴奋度随之减弱、趋于平静,课堂教学又回归传统模式。(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效果欠佳。大部分教师过多地使用课件来讲解词汇和语法,缺乏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缺乏使用英语的环境和语言输出实践活动,导致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难以提升。此外,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价值观的塑造也有所欠缺。二、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借助学习资料主动加工信息,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在反思、修正和调整的过程中,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该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启示在于:1.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设有利于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构建的情境。2.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二)混合式教学理论。混合式教学理论是伴随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理论。何克抗对混合式教学作了新的界定:混合式教学就是在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教学活动。多种教学设备、多种信息技术、多种学习资源、多种评价方法的混合应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何克抗,2014)混合式教学的重点是课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以学定教。课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合作学习。课后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种教学方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强化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三、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融合的实施路径的构建笔者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英语课堂实施路径。(一)课前融合。教师在课前创设学习任务,制作微课,学生自学微课内容,借助网络收集相关学习素材,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教师把课堂测验通过QQ和微信群推送给学生,在线完成测试。教师依据学习平台的测试数据分析学情,发现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以便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二)课中融合。学生互相交流课前收集的学习资源,汇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分享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的经验和做法。教师依据学情,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课件在课中进行答疑解惑,突破学生的难点和误区。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深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深度学习和思维品质的发展。(三)课后融合。教师在课后指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修改和润色课中合作探究的成果,把这些学习成果发布到网络平台,供师生在线上进一步交流和评价。四、教学案例分析本教学案例来自于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阅读语篇,该单元的话题是Publicholidays,阅读语篇的标题为Thanksgiving,介绍了感恩节的历史、节日意义、传统习俗和人们庆祝感恩节的活动。(一)课前1.学生以6人为单位组成8个小组,各自组建小组QQ群。学生观看感恩节的微课,思考以下问题:(1)WhydoAmericanpeoplecelebrateThanksgiving?(2)What’sthemeaningofThanksgivingcelebrationforAmericanpeople?(3)CanyouthinkofasimilartraditionalfestivalinChina?学生依据视频内容和问题,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背景和文化知识,制作课件和微视频,用于课中小组汇报。2.教师把描述节日的词汇和句型通过Pad平台推送给学生预习,完成词汇拓展练习。如:It’satimefor...,celebratethefestivalbyeatingtogether等。学生根据系统自动批改的成绩数据和系统自动生成的错题集,再次回顾语言点,巩固和内化描述节日的相关词汇和句型。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1)Readthetitleandthepictureofthepassageandpredictwhatthepassageisabout?(2)Readthepassageandmatchtheheadingswitheachparagraph.(3)WhendopeoplecelebrateThanksgiving?(4)WhatdopeopledotocelebrateThanksgiving?学生在本学习小组内开展讨论,在线提交问题答案,教师在线批阅。各小组组长把集体讨论期间产生的问题和困惑反馈到在线平台,以便教师掌握学情,在课堂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4.笔者通过问卷星把涉及文章深层信息的问题发给学生回答,如:Whydopeoplefromallaroundtheworldlovetocelebratefestivals?Fromwhichaspects(方面)willyoudescribeatraditionalfestival?等。根据问卷星网站的统计,68.3%的学生不清楚如何有条理地描述一个传统节日,51.4%的学生不能够准确表达各民族人民热爱庆祝节日的深层原因。据此,笔者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定为:(1)指导学生按照节日类说明文的语篇结构,以英文的行文思维、富有逻辑地描述传统节日。(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庆祝传统节日对于延续文明、增强民族情感和凝聚力的意义。(二)课中1.小组展示课前学习成果。小组代表把在网络上搜集的感恩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制作成课件,用通俗易懂的英语向全班同学汇报。教师使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屏幕镜像(Air-play)技术把学生汇报的语音转化为文本,然后投放到大屏幕上供台下学生欣赏和点评。2.突破教学重难点。根据前期问卷星的调查,学生对节日类说明文的语篇结构和行文脉络的把握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一教学难点,笔者使用搜索引擎“必应”()的国际版,输入expositorywritingholiday,搜索出常见的节日类说明文体裁特征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类文章的典型特征。本篇文章采用了说明文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般——特殊型”(General—Specificpattern)语篇模式,该模式由概述和详述构成,在文章开头就直接表达主题,然后按要点展开具体的描述。接下来笔者根据学生课前所匹配的段落大意,用希沃白板勾画出本篇文章的语篇结构图。随后笔者安排学生把段落细节信息添加到图2中,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以思维导图呈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关键信息。笔者把各小组的思维导图拍照投射到屏幕,由全体学生在线投票选出最佳思维导图。笔者对最佳思维导图进行了点评,并用希沃呈现文章的思维导图。然后提炼出节日类说明文的典型语篇模式:采用“总——分”或者“总——分——总”的结构,主要内容包括节日的名称、时间、意义、历史起源、节日的传承、庆祝活动等。每个段落使用主题句(Topicsentences)+支撑句(Supportingdetails)写作手法,有条理地描述节日。3.深度阅读。在完成文章的语篇结构分析之后,笔者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语篇,挖掘文章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比较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通过平台推送给学生讨论:(1)Whatarethesimilarities(相同点)anddifferencesbetweenThanksgivingandChineseSpringFestival?(2)Whydopeopleallovertheworldlovetocelebratefestivals?学生以小组讨论后,用Pad把本小组交流的结果上传到平台上。问题1旨在培养学生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形成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