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四单元交通运输及医疗与公共卫生
综合提升七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
#和中111生艮介»£**上衣/
*)*•(*»,*.IISMr-M*
作antdiA*旧
lhi/**I木
fITJCII
m*fi*・*."川能体,作及14*
0.BlKrci*«*«**!:.I:
UftAiC
广卿X4M";IIM4
井便穿中XN・“令MW%
伊1[2023海南模拟]西晋郭义恭在《广志》中记载谷子有12个品种;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
有86个品种,分别具有早熟、晚熟、耐旱、耐水、易春、味美、味恶等不同特点。这反映了北朝
(B
A.经济恢复的基本完成B.谷类作物种植发展
C.南北方经济交流频繁D.人们期盼谷子高产
解析据材料可知,北朝时期与西晋相比,谷子的种植种类和性能都有很大发展,故选B项;北朝时国家
尚处于分裂时期,经济恢复基本完成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南北方的经济交流,排除C
项;《广志》和《齐民要术》皆是对农业生产经验的客观总结,并未体现人们期盼谷子高产的主观愿望,
排除D项。
伊2[2024山西运城调研]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不少东汉的画像砖、画像石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住宅、楼阁、院落、仓房、碓磨房、猪圈等,还可以看到在住宅附近的大片稻田、山林、池塘、盐井、渠
道,还有收获、舂米、酿酒、纺织等景象。这些画像砖、画像石(A)
A.是庄园生产生活的反映
B.标志着小农经济的形成
C.体现出薄葬习俗的变革
D.反映了基层治理的成效
解析材料中东汉的画像砖、画像石出现的内容门类齐全,俨然是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里生产生活的反
映,A项正确;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薄葬习俗的变革,排除C项;
材料中没有体现基层社会,更没有体现基层治理的成效,排除D项。
二、近代以来物种交流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世界各地食物、物种开始大交流、大传播,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
食物种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改变了世界各地的种植结构与饮食结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粮食产量增加,有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饥饿问题,有利于人口增长。
2.消极影响
(1)伴随人口和动植物的全球流动,各种疾病逐渐传播,造成大量原住居民的死亡。(欧洲人将天花、
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I,仅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就有近1亿
人死于传染病)
(2)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改变了世界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
[2023湖北黄石二中考试]11世纪到15世纪末,欧洲居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
等。而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美洲特产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补充了欧洲食物种类的不
足。材料说明(C)
A.欧洲农业生产力进步解决了粮食问题
B.高产作物引进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
C.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种类
D.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的加强推动美洲地区的食物传入欧洲,丰富了
欧洲的食物种类,C项正确。
三、古代社会商贸活动的特征
在原始社会后期,伴随社会分工、剩余产品出现,商业在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产生,
商业历史悠久
分布广泛,遍及各大陆地区。
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古代中外商贸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
对外贸易发达
沿海各地港口城市的兴盛。
早期商业行为,深受政府影响,古代中国工商业被政府控制,称为“工商食官”;古
政府色彩浓厚
埃及的对外贸易也控制在国家手中。
阿拉伯商人在欧、亚、非=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活动范围遍及世界各主要文明区
中介作用突出
域。
中国引进了国外的优良马匹、植物新品种、香料、药材、琉璃和玻璃等;中国丝绸一
双向影响显著
度成为西方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中国的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
例4[2023黑龙江大庆二模]早在公元前3000年,埃及就已取得了从欧洲金矿采出的金子;从叙利亚买
进了牲畜、鱼类、酒,甚至是船舶和有轮子的车辆;从南方的努比亚购入了象牙、黄金和鸵毛。这表明古
埃及(C)
A.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欧亚非各国
B.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动力
C.对外贸易起步早且种类较为丰富
D.与亚非欧国家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解析据材料“早在公元前3000年”可知,古埃及对外贸易起步早;据材料“就已取得了从欧洲金矿采
出的金子;从叙利亚买进了牲畜、鱼类、酒……从南方的努比亚购入了象牙、黄金和鸵毛”可知,古埃及
对外贸易种类多,故选C项。
MS[2023重庆市巴蜀中学月考]据明代《晋录》记载:“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
富。”蒲州商人范世逵“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积缗钱以万计”。这表明明代(D)
A.逐利观念成为主流
B.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兼并愈发严重
D.商业活动的规模逐步扩大
解析据材料“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积缗钱以万计”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
的规模逐步扩大,使明代豪商积累了巨额的商业资本,故选D项;由材料得不出“逐利观念成为主流”的
结论,排除A项;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放弃”说法错误,排除B项;
材料无法体现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排除C项。
四、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原因
1.工业革命期间机器生产的兴起和工厂制度的确立,推动了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新工业城市的兴起。
2.工业革命带来的机械化,解放了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出现大量剩余,这些人涌入城市,推动了城市化
进程。
3.工业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和配套措施,工厂必然向综合条件优越的地区集中或转移,很多地方因为
工业产能聚集而成为城市。
4.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使用统一的公共基础设施,以节省土地、节约投资、降低费用、提高效益,推动
城市规模和综合功能的不断扩大。
5.机器大生产讲究规模效益,随着科技的进步,产品的系列化、层次化等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使产业
不断集中,形成新的工业城市。
例6[2024江西九校联考]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大众休闲文化在欧美出现,戏院如雨后春笋般
建立起来,喜剧和音乐剧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足球等大型体育赛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反映出当
时欧美(A)
A.城市化程度显著提高B.贫富差距逐渐消除
C.文娱活动吸引力增强D.工人福利得到保障
解析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欧美城市民众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城市化程度显著提高,A项正
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贫富差距拉大,排除B项;材料还涉及体育赛事和戏院建设,C项表述不全面,
排除;材料信息不涉及工人福利,排除D项。
五、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交通的促进作用
1.新航路开辟建立了全球交通网络
16世纪前期,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辟的新航线与亚洲丝绸之路相连接,从而将海上丝绸之路从区域性
的海上航线延伸为全球性交通网络。
2.工业革命推动了交通的变革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也揭开了人类交通运输史的新篇章。19世纪上半期,人
类交通迎来了“铁路时代”;汽船的问世对加强洲际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和电力的使用使铁路得以延伸和升级,汽车、飞
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相继出现。
(3)新的交通方式加强了世界经济资源的流动性,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交通事业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
成,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2024河南平顶山期中]1902年,卢汉铁路(京汉铁路)修到石家庄;1903年,正太铁路(今石太
铁路)动工兴建。石家庄成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其逐渐取代正定、保定,成为控燕京南门、扼冀晋咽
喉、连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这反映了交通变迁(A)
A.改变城市格局B.加强经济交流
C.提高行政效率D.加快物流发展
解析据材料可知,铁路的修建使得石家庄、正定、保定的城市格局发生变化,石家庄的地理位置重要性
得到提升,成为连接齐鲁中原的华北重镇,故选A项。
史料价值类非选择题解题技巧
1.解题方法:明确题目解答要求,确定材料的主题内容和性质,同时据设问方式确定考查方向(通过史料
获取结论或者通过结论获取史料支持),明确史料研究类型(一般为分辨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
史评价等),然后运用史料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判断。
2.注意储备史料研究的基本知识
(1)史料的分类
①按学术价值分类: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转手史料)。
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指某历史事实发生时产生的资料。如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
遗物、遗迹等。
第二手史料(转手史料):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反映的是历史事实的转载或复制。
②按史料与事件关系程度分类: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
③按史料的表现形式分类: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等。
以有形的物质遗存形式出现的史料「如考古中的遗址、遗物、碑刻、近代的旧照片等。由r
实物史料
该类史料不受阶级和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其在史料中价值最高。
文字记载的史料,包含各种私人及官方的档案记录、史书、书信、日记、调查报告、账簿、
文献史料传单、地方志、家谱等。该类史料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可能会出现错误,需要进行比较分
析、去伪存真,从而发现、探索历史真相。
通过人们口耳相传或当事人口述留下的史料。如神话传说、民谣、近代以来的调查采访、回
忆录、对话录等。由当事人口述留下的史料可与文字、实物、图像等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弥
口述史料
补史料的不足;但受到当事人的记忆、知识水平、个人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
性。
④其他史料分类:“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2)史料的鉴别
①史料的真实性:一般而言,第一手史料的可信度高于第二手史料,实物史料的可信度高于文献史料和口
述史料;正史的可信度高于野史。
②史料辨伪:史料在使用前要先考证其真实性,剔除其中的虚假成分;根据历史文献、出土文物等相互印
证、验证。
(3)史料的选择和运用
在史料选择和运用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①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优先选取第一手史料。
②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如唯物史观。
③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
④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
⑤搜集充分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不取孤证,孤证不立)
(4)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主要因素
①研究者的立场不同。
②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
③时代背景等。
例[2023湖南,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史料一《吉尔伽美什》记载:“啤酒,麦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
条流淌的河!”
史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祭司,要被处以火刑。”
史料三科学家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一个约公元前6000—前5800年的土陶罐进行了化学分析,发现
其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致。
材料二公元前3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
公元前2000年前后,葡萄酒先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1000年前后,葡萄酒逐步传播到地中海西岸。
公元前2世纪,葡萄酒传入中国。
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近代以后,消费群体逐步扩
大到社会各阶层。
15—16世纪,西班牙人将葡萄酒带到拉丁美洲。
18—19世纪,英国人将葡萄酒带入澳大利亚、新西兰。
19世纪中期,美国葡萄种植业和酿造业快速发展。
20世纪90年代,由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酒的主要国家。
——以上材料摘编自[法]迪迪埃・努里松《杯酒人生:葡萄酒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葡萄酒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葡萄酒的历史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
论结合,表述清晰)(8分)
上述例题的第(1)问,属于史料价值题,首先区分三则史料的史料类型,结合所学分别得出其史料价
值,并结合史料内容进行阐释。其次,对三则史料关于葡萄酒的地位、影响力进行归纳升华,得出三则史
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葡萄酒的历史和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吉尔伽美什》”“《汉谟拉
史料一和史料二是文献史料。
史料比法典》”
价值“对高加索地区出土的...土陶
史料三是实物史料。
罐进行了化学分析”
史料一描述了古代葡萄酒对工人的重要性,表明在古代
“我给我的工人们喝的酒,如一
社会,葡萄酒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作用,从中可以
第条流淌的河”
推断古代葡萄酒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1)
“那些为凡人打开寺庙酒窖的女古代衽会对酒的管理和监管力度较天,寻袤明葡鄢蛔
问
合理祭司,要被处以火刑”其重要性而受到法律规范。
推断“约公元前6000—前5800年的
古代土耳其一带存在早期的葡萄酒生产,并且其制作技
土陶罐”“吸收的有机化合物和
术已经比较成熟,古代葡萄酒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
葡萄酒的有机酸组成惊人的一
元前6000—前5800年。
致”
有助于我们了解葡萄酒的历史和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从古至今,葡萄酒的传播范围
第论题越来越广泛,葡萄酒法规得到葡萄酒的传播与其历史变迁。
(2)广泛推广。
问将材料二葡萄酒的传播历史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并结合所学分析葡萄酒的
阐述
传播与其历史变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葡萄酒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传播,不仅反映了世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同时也
邙结
心R是人类社会交流的重要表现。
(1)史料一和史料二是文献史料,史料三是实物史料。
史料一描述了古代葡萄酒对工人的重要性,将其比喻为流淌的河,表明在古代社会,葡萄酒发挥了重
要的社会和经济作用,从中可以推断古代葡萄酒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从史料二可以推断出古代社会对于酒的管理和监管力度较大,并表明葡萄酒因其重要性而受到法律规
范。
史料三表明古代土耳其一带存在早期的葡萄酒生产,并且其制作技术己经比较成熟。从这一发现可推
断出古代葡萄酒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前5800年。
三则史料揭示了葡萄酒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古代社会对葡萄酒的管理和制作技术
的发展。这些史料有助于我们了解葡萄酒的历史和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10分)
(2)论题:葡萄酒的传播与其历史变迁。(2分)
阐述:葡萄酒的历史可以从公元前3000年前后开始追溯,葡萄酒从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先
后传入希腊、意大利半岛,逐渐传播到地中海西岸,后传入中国。在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
是高级教士、贵族及城市富裕阶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到社会各阶层。新航路开辟后,
早期殖民扩张开始,葡萄酒的传播扩展到了其他大陆和国家。在19世纪中期,美国葡萄酒种植业和酿造
业迅速发展,并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同时,法国制定的原产地命名葡萄酒法规在欧盟广泛推行,
强调了葡萄酒的产地和质量。21世纪以来,中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消费葡萄
酒的主要国家。这一现象表明葡萄酒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受欢迎的饮品,并且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中具有重
要地位。(4分)
综上所述,葡萄酒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传播,不仅反映了世界经济、文化和政治的发展,同时也
是人类社会交流的重要表现。(2分)
/------------------------------:练习帮!练透好题精准分层-----------------------------
综合训练七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2023济南期中]从考古发掘来看,新石器时代,我国家畜中数量最多的是猪,其次是牛、狗和羊,大汶
口遗址发掘出的基地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以猪殉葬。这可以作为证据说明新石器时代(B)
A.食物种类十分丰富
B.人们过着定居农耕生活
C.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D.小农经济模式已经萌生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考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时代大规模饲养猪等家畜,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表明人们逐
渐改变采集狩猎时代时常迁徙的生活方式,过上了定居生活,B项正确。
2.[角度创新/2024河北保定模拟]在商代王城遗址中,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和以宫殿为中心的行政空
间均分布于城市的中心。而西周王城的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在体
量上都处于从属地位。这反映出西周时期(D)
A.民本理念影响城市建设
B.高度集中的王权已出现
C.神权统治色彩异常浓厚
D.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
C.南北方经济交流频繁D.人们期盼谷子高产
解析本题涉及商代和西周王城布局的不同,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分析:
商代王城:以宗庙为中心的祭祀空间、
和以宫殿为中心的行政空间均分布于
第一'步,概括商代和西城市的中心与商代相比,西周祭祀空
,间在王城中的地位下降
周王城布局的不同西周王城:祭祀空间和行政空间呈现
疏离状态,且前者无论在空间上还是
在体量上都处于从属地位,
第二步,结合所学进行与商代相比,西周国家治理中与祭祀相关的神权色彩淡化,人文性上升,即
判断国家治理理念出现变化,D项正确。
民本理念强调重视民生,材料对此并未体现,排除A项;西周时期王权尚未实现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
料体现出西周政治中神权色彩淡化,排除C项。
3.[2023皖江名校开学考]汉代《盐铁论・水旱》记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
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盐铁贾(价格)贵,百
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穆(农具)淡食。”这说明汉代(A)
A.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
B.传统工商食官制度得到恢复
C.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
D.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
木耕手耨,土穆(农具)淡食”和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农具便利但使用范围有限,A项正确;工商食官
制度于春秋战国时期逐渐瓦解,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普通民众生活水平极端低下,排除C项;材料并
无对比,无法得出手工业发展滞后于农业生产,排除D项。
4.[2024辽宁期中]唐代宗时实施的食盐政策是“国家榷盐,枭与商人;商人纳榷,集与百姓”。商人售
盐,即使百姓没有现钱,用米谷杂物交换也能成交,某些场合甚至还可以赊购。穷乡僻壤,深山幽谷三五
户居家之处,商人肩挑背负,足迹亦能抵达。这一政策的实施(A)
A.有利于民间商业贸易的发展
B.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C.造成了社会借贷关系的混乱
D.降低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宗时期的食盐政策是国家将食盐卖给商人,商人再将食盐卖给百姓,市场化运作
后,只要有利可图,商人就会出售食盐,因此深山幽谷中的百姓也能得到食盐,这说明唐代宗时期的食盐
政策促进了民间商业贸易的发展,A项正确。
5.[2024四川绵阳月考]明朝后期,江西景德镇瓷器海外市场的重心逐渐由原来的西亚、非洲的阿拉伯国家
及东亚、东南亚的周边国家,转向欧洲和后来的美洲等地区。这主要是由于(C)
A.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B.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
C.商业革命的推动
D.适应朝贡贸易的需要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隔绝的局面被打
破,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瓷器大量运往欧洲和美洲,C项正确。
6.[2023皖南八校联考]“五口通商”以后,银两制度在各地迅速衍生出具有地域差别但又颇具特色的记账
单位,即在各地度量衡不统一的前提下,形成多样化的“虚银两”制度。虚银两“徒有其名,并无实
物”,是实银的价值符号,只规定其名称、重量和成色,并按照当地的习惯规定其行用方法。这一制度的
出现(C)
A.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币制改革
B.抵御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C.适应了晚清的社会发展特征
D.导致了地方督抚势力的崛起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逐渐形成了多元货币流通的混乱复杂局面,“五口通商”
以后在商业活动中产生了一种只作为价值符号的“虚银两”,客观上有利于统一货币标准,适应了晚清时
期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国内外商贸往来日益频繁的时代特征,C项正确。材料中“虚银两”并
无实物存在,与币制改革无关,排除A项;“虚银两”只是实银的价值符号,无法起到抵御西方列强经济
侵略的作用,排除B项;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地方督抚势力崛起,排除D项。
7.[2023安徽淮北模拟]1883年,上海自来水公司的杨树浦水厂正式建成并供水;到清末,上海的租界和华
界先后建成了各自的供水系统。其他城市如广州、武汉、北京也相继建立了自来水公司,向居民供水。这
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B)
A.城市的人口压力日益增大
B.工业文明影响着城市发展
C.城市化进程得到迅猛发展
D.城市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解析据材料可知,近代以来,中国的大城市中逐渐建立了供水系统,这是城市发展的表现,而这种发展
是工业文明影响的结果,故选B项;人口压力与自来水厂的修建无关,排除A项;城市化进程得到迅猛发
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建设城市供水系统不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排除D项。
8.[2024安徽江淮十校联考]下面为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鼠疫流行范围及其死亡人数相关情况统计表,据此可
知(C)
死亡人数死亡率
年份市(个)县(个)区(个)村(个)
(人)(%)
1947825936332317176.4
194822675333392871.5
19491173996427261.1
A.东北地区防疫体系逐步建立
B.经济发展推动防疫工作开展
C.战场形势变化促进防疫进步
D.鼠疫防治医疗科技取得突破
解析根据材料“解放战争期间东北鼠疫流行范围及其死亡人数相关情况统计”及所学可知,1948—1949
年,随着东北的解放和人民政权逐步建立,鼠疫流行的范围、人口死亡率逐步下降,这说明战场形势变化
促进了防疫进步,C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出东北地区防疫体系逐步建立,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发
展与防疫工作开展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鼠疫防治医疗科技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
9.[2023福建泉州模拟]公元2世纪,罗马的道路系统几乎遍及帝国全境,东起幼发拉底河,北达苏格兰低
地,穿越欧洲、北非、小亚细亚和阿拉伯、叙利亚及美索不达米亚的沙漠。罗马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B)
A.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
C.消除了帝国民族间差异
D.加快了罗马城市化进程
解析据材料“罗马的道路系统几乎遍及帝国全境”并结合所学可知,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四通八
达的道路网便利了政令的传达,有利于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故选B项;公元2世纪,罗马实行的是奴隶
制经济,排除A项;“消除”说法绝对,排除C项;材料中罗马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推不出加快城市化进程
的结论,排除D项。
10.[2023河南联考]新航路开辟后,新引进的美洲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曾长期
在欧洲肆虐的疾病失去了往日“威风”。尽管欧洲近代早期的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死亡率的
降低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由此可见,欧洲引进美洲农作物(C)
A.拓宽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
B.彻底改变了欧洲传统饮食结构
C.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
D.表明外来农作物开始影响欧洲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的引进改善了欧洲人的膳食结构,增强了欧洲人的体
质,减少了疾病带来的灾难,使得欧洲人口迅速增长,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拓宽了东西方贸易通道,
排除A项;“彻底改变了欧洲传统饮食结构”不符合材料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外来农作物早已影响到
欧洲,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11.[2023湖北联考]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以后,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分离,劳动者进入工厂后就丧失了自
由,成为资本的奴役工具,成为机器的“人手”,这种资本和劳动的分离最终造成了劳动和资本的矛盾。
据此可知(C)
A.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有着深厚基础
B.机器生产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
C.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凸显
D.欧洲工人运动走向失败的必然
解析根据材料“现代工厂制度建立以后,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分离……这种资本和劳动的分离最终造成
了劳动和资本的矛盾”可知,工业革命促进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致使资本和劳动的矛盾突出,说明工业
革命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凸显,C项正确。
12.[2023福建泉州质检]
伦敦城市发展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863年议会颁布《碱业法》,要求制碱行业抑制工业生产中有害气体的排放。
1875年议会颁布"公共卫生法案》,设公共卫生局,对供水、排污、贫民窟清理进行监督。
“首都公共事务委员会”开辟新街道,缓解交通拥堵。议会颁布世界上第一部水环境保护
1876年
法《河流污染防治法》。
据上表可推知,英国(B)
A.市民诉求是改变城市面貌
B.城市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
C.环境污染加剧了社会矛盾
D.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解析英国议会颁布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文件来治理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社会问题,说明英国城市管理
逐步走向制度化,故选B项。
13.[2024云南曲靖月考]20世纪初,美国农业部化学局局长韦利多次向总统及国会提出食品监管的政策建
议。同时,一些小说和文章披露了食品行业的黑幕,激起了公众对食品质量的危机感。最终,《纯粹食品
药品法》等一系列法律获得通过。这反映出(C)
A.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B.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完善
C.人民生命健康权被重视
D.食品药品质量获得提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多方力量共同关注食品安全,最终《纯粹食品药品法》等一系列法律获得通
过,这反映出人民的生命健康权被重视,C项正确;材料主旨为美国多方力量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促
进相关立法,“食品安全问题形势严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仅体现了部分法律的通过,不
能说明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法律通过的结果,无法得出“食品药品质量获
得提高”,排除D项。
14.[2024河南质检]对外贸易是新加坡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外资企业在新加坡投资设厂,进口原料、半成
品,利用当地劳动力,进行加工和装配,然后再出口到各国。1990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627亿新
元,而对外贸易总额为2030亿新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这说明(D)
A.新兴国家崛起挑战国际经济旧秩序
B.世界贸易组织提升贸易国际化水平
C.新加坡利用外国资本进行产业升级
D.经济全球化推动新兴民族国家发展
解析据材料可知,新加坡利用外资进行产品加工和装配,出口到各国,这有利于外贸总额增长,增强经
济竞争力,说明经济全球化推动新兴民族国家发展,故选D项。国际经济旧秩序以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为主
导,材料仅涉及新加坡的情况,未提及其他国家,排除A项;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与材料时间
不符,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新加坡利用外资进行产品加工和装配,“产业升级”无从体现,排除C
项。
15.[2023湖南联考]美国花旗集团于2000年11月收购了第一联合资本公司设于15个国家的2600家分
行,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金融企业。2001年又以120多亿美元收购了墨西哥的第二大金融机构,并购
后的花旗一墨西哥国民银行成为拉美地区最大的金融集团。这反映出(D)
A.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劣势
B.资本全球化迅速扩大了南北差距
C.世界各国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加深
D.发达国家通过资本进行全球扩张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花旗集团通过收购他国金融机构等手段,扩展其对世界金融的影响,这反映了
发达国家通过资本进行全球扩张,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了花旗集团的收购活动,反映不出发展中国家在
全球化过程中处于劣势,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南北差距的扩大,排除B项;材料仅反映了少数国家的
情况,不能说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加深,排除C项。
16.[情境创新]下面为西方部分国家蓬勃兴起的“‘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从中可以推知,“精
确农业”(B)
A.完全实现了无人智能化操作
B.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
C.随国家干预加强而不断发展
D.利于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
解析根据“'精确农业'系统工作示意图”可知,“精确农业”大量使用信息技术,通过技术手段推动
农业发展,将农业带入数字和信息时代,B项正确;A项中的“完全”表述绝对,排除;材料内容体现不
出国家的干预,排除C项;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由材料得不出来,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2023重庆联考,17分]有同学研究世界近现代交通发展史,收集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最初的两条铁路...分别于1825年和1830年开通。女演员弗朗丝(范妮)・金伯尔幼年时
曾在第二条铁路开通的那一年搭乘过,她对那段旅程作了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每小时
30英里—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因为他们曾用猎鸟做过试验)。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
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下图是美国发行的“人类首次飞行100周年”的1美元银质纪念币。
——摘编自马天一《世界纪念币上的交通史》
材料三洛杉矶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严重光化学污染事件的城市。洛杉矶盆地位于美国的西海岸,它既是
一个有名的汽车城,也是有名的烟雾城。洛杉矶首次光化学烟雾发生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洛杉矶的
800多万辆汽车是产生空气污染的最大元凶。洛杉矶的居民和游客饱尝这种烟雾之苦,它刺激眼睛,灼伤
喉咙和肺部,引起胸闷,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有调查表明,在洛杉矶长大的儿童,肺功能因此
下降了10%—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FTTH设备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大数据与智能制造数据挖掘技术革新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4学年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柳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下载
- 2025年内蒙古年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内蒙古从业资格证应用能力考些啥
- 康复治疗技术电疗法
- 急性左心衰的诊断与治疗
- 利用区块链优化医疗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透明度和访问效率
- 健康教育类APP在提高用户健康意识中的效果
- 第四单元“家国情怀”(主题阅读)-2023-2024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统编版)
- 汇川技术在线测评题库
- 《神笔马良》课本剧剧本
- 手术室不良事件
- 2024年大学试题(宗教学)-道教文化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矿用自动抑爆装置应用技术规范
- 2024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与查房护理
- 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科融合
-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课件2
- 女性宝妈健康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