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河北省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表依据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制作,反映了1913年至1922年中国直接进口各国棉布价值百分比情况,据此可知()1913年1914-1916年1917-1919年1920-1922年日本29.6%36.0%57.7%44.7%英国33.0%33.4%29.5%42.2%其他37.4%30.6%12.8%13.1%A.一战之前中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一战期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C.一战以后英国在华贸易持续下降 D.一战期间日本扩大在华经济侵略2.某生根据《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图表信息得出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国手工业生产曾经世界领先B.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困难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英国制成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3.宋代民事立法较之唐代有大规模发展,内容广泛,条文细密,涉及所有权、债、财产继承、契约关系等十几个方面。宋代民事立法发展表明A.社会治理体系实现法制化 B.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C.政府对经济活动控制加强 D.私有财产权得到法律保护4.在俄(共)布十一大会议上,列宁作报告说:“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虽然比我们所期望的慢得多,慢得不知多少,但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到了一定时候,前进的步子会加快到我们现在梦想不到的速度”。这一认识A.阐述了《四月提纲》的核心内容B.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C.揭示了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D.是系统成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5.《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A.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B.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C.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D.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6.以下两幅图片用于研究性学习,与之最契合的主题是A.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 B.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C.西欧历史上的“中国热” D.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7.城市国家最早产生的地区是A.① B.② C.③ D.④8.《尚书.尧典》中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历代王朝颁行了100余部历法。中国古代高度重视历法的主要原因足A.中华民族以农耕为主 B.国家统一需耍C.宜扬“君权神授”思想 D.疆域不断扩大9.有学者总结了汉初的经济政策,如下表所示。这些政策A.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确立B.促进了盐铁官营的实施C.有利于自耕农经济发展D.协调了农工商业的关系10.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①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②隐含了面向全民大众的价值取向③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理想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1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克里孟梭疾呼:“我第一是复仇,第二是复仇,第三仍是复仇”。他的“仇恨”起因于:A.普法战争法国失败 B.普鲁士破坏法国革命C.德奥同盟针对法国 D.德挑战法国霸主地位12.近代史专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他还说:“袁世凯是选举出来的,于法有据。”陈旭麓的论述旨在强调的是A.袁世凯上台具有必然性 B.袁世凯上台符合法律程序C.社会动荡需要强势人物 D.改良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13.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把开拓疆域获得的大量土地直接分配给农民耕种称作授田制。授田制的实行A.名义上须得到周王认可 B.减缓了井田制的瓦解进程C.有利于君主权力的加强 D.阻碍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14.下表展示的是1928—1937年苏联民众的消费情况(图中数据为相对的消费指数),由此可知A.新经济政策激发了市场的活力 B.人口增长抵消了工业化成就C.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D.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15.战国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西汉有了纸张,文字的存在形式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把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了出来,成为独立的书法行为。在书写时可以追求简捷和随意,并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材料说明了A.文字载体的变革促进了书法发展B.中国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C.字体简化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传播D.科技进步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16.罗斯福贯彻新政的主要途径是A.推动国会立法 B.发布总统命令C.加强舆论宣传 D.设立军队监管17.公元前5世纪雅典人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提到,公民狄开俄波利斯不愿意错过每一次公民大会,家又住得远,只得早早地赶来参会。但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大家也就放放屁,伸伸懒腰,转过来转过去,拔拔鼻毛。这史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政府丧失民众信任D.公民时间观念淡薄18.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上,4703人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此次劳模评选的主要标准是“提前完成五年计划规定指标”“达到优等质量指标”“在学习与推广先进经验或在掌握先进技术试制新产品方面有成就”“在节约方面有优良成绩”等。这次评选表彰活动A.折射出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B.有利于构建崇尚劳动和技术的社会氛围C.旨在推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D.反映了广大民众对新生政权认同感增强19.英国人赫德在《双周评论》撰文说:“中国如被瓜分,全国将协同一致来反对参与瓜分的那几个外国统治者”,“表现出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该材料用于帮助我们理解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影响 B.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C.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D.《辛丑条约》签订的重要原因20.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公民法C.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D.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上帝万能”21.上海近代竹枝词“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清末新政 D.戊戌变法22.张说(667年-730年)有诗云:“青海和亲日,潢星出降时。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文中的“戎王”指的是A.吐蕃赞普 B.匈奴单于 C.鲜卑可汗 D.大食苏丹23.下面是创作于1912年的世界名画——《鸽子与青豆》,其创作风格体现了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浪漫主义24.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A.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B.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C.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D.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25.中国古人常用“膏腴”一词形容华美高贵的家族门第。少数民族王朝北魏沿袭魏、晋惯例,特别是在士族化风潮狂飙疾进的洛阳时代(494年至534年),“膏腴”由约定俗成的习语变成阀阅等级制度中固定的一级。这一现象A.稳固了当时的统治秩序 B.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C.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推动了多元文化的整合26.据江南与山越同居共耕的政权位于如图处A.① B.② C.③ D.④2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各种组织形式,把生产分布在全球各地,在国外设立研究基地并雇佣当地科技人才,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深化世界经济生产要素的流动。材料主要表明A.南南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 B.二战后世界资本交流的加强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 D.世界经济已出现区域集团化28.下图是不同时期日军军帽形制与材质。据此推测,较为合理的是日军A.军官日益腐败,克扣军饷 B.制帽技术进步,纸质轻盈C.经济困乏,战争难以为继 D.遭盟军反攻,畜牧业毁灭29.从公元12世纪开始,欧洲流行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高耸削瘦、冷峻深沉.表达出神秘、哀婉和崇高的情感。文艺复兴后,哥特式建筑衰落,新时代的建筑师喜欢使用古希腊的柱式结构和古罗马的穹顶拱门,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A.欧洲建筑美学深受新教的影响B.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C.复古思潮深刻改变建筑美学D.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30.下面的漫画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破袭战。该漫画可用来说明当时A.敌后军民抗战的决心 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C.中国持久抗战的策略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中日之约材料一1870年9月,日本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等一行抵达天津,拜见了直隶总督李鸿章,要求同中国“通情好,结和亲”,总理衙门则以“贵国既常来上海通商,嗣后仍照前办理,彼此相信,似不必更立条约,古所谓大信不约也”相答复。柳原心有不甘,再三恳请,声称“英法去美诸国,强逼我国通商,我心不甘,而力难独抗,……惟念我国与中国最为邻近,宜先通好,以冀同心合力。”这番言辞打动了李鸿章,他上书总理衙门称:“……推诚相待,俯允立约,以示羁縻。”曾国藩也主张与日订约,……总理衙门于是应允日本可遣特派大臣到津与中国钦派大臣“会议章程,明定条约,以垂永远,而固邦交”。——《中日修好条规》签署的背景材料二第十三条两国人民如有在指定口岸,勾结强徒为盗为匪,或潜入内地,防火杀人抢劫者,其在各口由地方官一面自行严捕,一面将案情飞知理事官(外交官),倘敢用凶器拒捕,均准格杀勿论。惟须将致杀情迹会同理事官查验。如事发内地不及查验者,即由地方官将实在情由照会理事官查照。其拿获到案者,在各口由地方官会同理事官审办。在内地即由地方官自行审办,将案情照会理事官查照。——《中日修好条规》问题(1)阅读材料推断《中日修好条规》是否平等条约,你的判断依据与标准是什么?(2)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列举中日之间与《中日修好条规》性质相反与相近的条约各一例。(3)“(《中日修好条规》)这是根据欧美列强所通用的国际法原理……”(日本扶桑社历史教材2001年版),但第十三条条款内容中有一项细节不符合当代外交条例规范,指出这一细节。32.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斯大林语)。显然,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误入了歧途,充其量也只能称其为“半球化”。——摘自李扬《“一带一路”将成全球化新引擎》材料二

实际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相对而言,它是弱势与受害群体对全球化黑暗面的微弱抗争,是对全球化的所谓不可规避性的挑战。

2000年9月下旬,捷克首都布拉格,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在这里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分子跟踪而来。……示威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因为它们竭尽所能控制第三世界,使这些国家更加贫穷。……他们认为地球环境将因全球化而不堪重负,地球环境将因为全球化而受到最后的致命一击。材料三目前,反移民浪潮也成为反全球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约有三分之一的移民从发展中国家前往发达国家。……非法移民会抢走工作,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有分析人士指出,英国之所以选择脱欧,就与这种担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伊朗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代表,出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因,也是反全球化的主要支持者。1996年10月,伊朗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生产出萨拉娃娃,欲取代在伊朗流行的美国产的芭比娃娃。……伊斯兰圣战组织的兴起和全球范围内的恐怖主义袭击此起彼伏,也是反全球化运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极端体现。——以上材料摘编自庞中英《“反全球化”:另一种全球化》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二战后到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充其量只能被称为“半球化”的?并指出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及这-局面结束的标志。(2)“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运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没有相当程度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是无法支撑大规模的都市的,粮食、交通、安全都会是问题。据考,唐朝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京师长安有60多万人,东都洛阳有30多万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宋朝的城市,在盛唐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北宋汴京的人口达到140万,南宋临安的人口更是达到250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宋朝以后,中国城市规模大幅下降,最大的城市人口竟不及百万。古代中国的总体城市化水平也很高。早在战国时期,城市化率就达到了惊人的15%的水平。唐朝天宝年间,城市总人口达到1100万人,全国总人口约为5300万,城市化率达到20.8%。宋朝的城市化率,则达到了22%的水平。明清以后,城市化的势头减缓,城市化率反而下降了。——摘编自徐建国《城市繁荣离不开城乡人口对流》材料二如图为“1850—2050年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古代城市化的整体趋势及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中两国城市化的异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表格数据显示1913-1919年中国进口日本的棉布价值百分比逐年上升,说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趁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扩大了在华的经济侵略,故D正确;表格显示不出一战之前的政府政策,排除A;表格显示的是中国进口外国棉纺织品,不是国内纺织业发展状况,排除B;表格显示1922年英国贸易上升,排除C。故选D。2、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750年—1830年,中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占据主导地位,说明了中国手工业曾经领先世界,因此A正确,由于是选错误的,故排除;由图中可以看出,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艰难,排除B;由于英国经过工业革命,实力大大增加,故C正确,排除;D答案说法错误,故当选。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3、B【解析】

宋代民事立法涉及所有权、债、财产继承、契约关系,这说明宋代的私有权观念比唐代有所加强,即经济发展强化私有权观念,故B正确;此时的社会治理体系远未实现法制化,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故C错误;古代社会不是法治社会,故D说法错误。4、C【解析】

由材料信息“同农民群众,同普通劳动农民汇合起来,开始一道前进……全体群众却真正会同我们一道前进”可知,这指的是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到了一定时候,前进的步子会加快到我们现在梦想不到的速度”说明这一认识主张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从而揭示了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路,故C正确;《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的方向,故A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故B错误;D项错在“系统成熟”。5、B【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斯所编的《仓颉篇》以小篆书写,汉代流行隶书,小篆已是“古字”故而民间不识,这说明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文化没有中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涉及到教育的普及,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书法艺术,故D项排除。6、D【解析】

从材料中的建筑样式可以看出,这些建筑是融入了西方的建筑元素,因此能够反映出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故D正确。7、C【解析】

城市国家最早产生的地区是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图中③是两河流域,故C正确;①是位于非洲的埃及;②位于亚洲的印度;④是中国;均不是最早产生城市的国家,排除A、B和D。故选C。8、A【解析】

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历代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农业的发展,而历法直接关系到农业播种收获,故历代统治者重视历法,A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也颁布历法,但是当时的国家并未统一,排除B;“君权神授”观念在汉代出现,题干中显示汉代之前就重视历法,C排除;疆域扩大和重视历法并无因果联系,排除D。9、C【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汉文帝和汉景帝减轻赋税,允许百姓铸钱、冶铁和煮盐,这一政策有利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盐铁官营是在汉武帝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商业,故D项说法错误。10、A【解析】

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体现了北大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图案中上部的“北”字是背对背侧立的两个人像,下部的“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有如一人背负二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着开启民智的重任”的想象。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北大的教育属于精英教育,不是面向全民大众,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C和D。故选A。1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克里孟梭坚持要“复仇”,这说明法国此前曾遭到过重大的失败,并受到侮辱,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可知,在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法国惨败,对德割地并支付大量赔款,从此埋下双方仇恨的种子,故选A。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是在18世纪进行的,普鲁士虽然组织了反法联盟,但是并不是法德结仇的开始;C项是在一战之中;D项明显错误。考点:普法战争点评:1870~1871年普鲁士同法国之间的战争。战争1870年9月开始,最终法国战败。1871年1月28日,巴黎失陷,两国签订停战协定。2月26日,双方在凡尔赛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和约。这次战争使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结束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12、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料阅读、理解分析的能力。由材料可以看出社会民众心理、法律两方面说明袁世凯上台的原因,表明袁世凯当时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当时形势的需要,具有必然性,因此A符合题意。而B不合题干主旨,C、D与题意无关。故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袁世凯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3、C【解析】

诸侯将新征服土地直接授予农民耕种,这样加强了诸侯对土地的掌握,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这种授田制的实行能够增加税收,有助于加强君主的权力,C正确;诸侯直接分配,不需要周天子许可,排除A;授田制加速了井田制瓦解,能够推动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排除B、D。14、C【解析】

根据表格计算,消费合计/人口指数,可知这两个数据分别为133.8和170.109,两个年份比较人民消费水平增长明显,说明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正确;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实际被停止,A错误;根据计算,人口增长并没有抵消工业化成就,何况苏联大部分工业品为重工业品,不能直接消费,B错误;材料看不出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D错误。15、A【解析】

从丝织品和竹简、木简,到纸张,这体现的是汉字书写载体的变化,这是书法独立的条件,由此使得汉字的书写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书写载体的变化促进的书法的发展,因此书法开始成为有意识的创作行为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汉字简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书法艺术的发展普及,故D项错误。16、A【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罗斯福通过制定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推进了新政的顺利进行,如颁布《工业复兴法》等;选A;发布总统命令、加强舆论宣传、设立军队监管与立法相比都不是主要途径,排除BCD。17、D【解析】“每次到了开会时间,会场上往往还没几个人”说明公民参加公民大会的时间观念淡薄,D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排除。18、B【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经济建设和社会风貌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中的评选标准可以看出其在产品的生产及质量要求和新技术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故B项说法正确;1953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1956年三大改造的任务已经基本结束了,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评选标准中未涉及到政权的认同问题,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19、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如被瓜分”,是指看到了列强割占、瓜分中国领土的危害;“全国协同一致来反对……几个外国统治者”、“民族感情的存在和力量”,是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清军和义和团曾经配合抵抗侵略,这显然会危及列强在华利益,所以《辛丑条约》才会不割占土地、也不新增通商口岸。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20、D【解析】

根据所学,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至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21、B【解析】

洋务运动以“自强”和“求富"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组建了新式军队,创建了北洋舰队,故材料“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反映的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海面未收功一战”指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总归虚牝掷金黄”意思是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故B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到1842年,清末新政从1901年到1911年,戊戌变法是1898年,均不符合题意,故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2、A【解析】

张说生卒年月说明其生活在初唐,根据“青海和亲”“戎王子婿宠,汉国舅家慈”可以判断,这首诗描述的是唐代与吐蕃地区的和亲,因此戎王指的是吐蕃首领,即吐蕃赞普,A正确;匈奴、鲜卑、大食活动范围不在青海西藏一带,排除B、C、D。23、A【解析】

由图片信息可以得出,其给人的是一种支离破碎的感觉,符合立体画派的特点,由此可知其应属于现代主义绘画,故A正确;现实主义绘画形象较为逼真,突出对现实的反映,与图片信息不符,故B不正确;印象画派注重光与色的效果,与图片信息不符,故C不正确;浪漫主义绘画重形式,重情感,与图片信息无关,故D不正确。24、B【解析】根据“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表明国王对反封建等级制度、攻击统治阶级反应不强烈,说明一定程度上接受启蒙运动的理性哲学,不能说明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B正确,D错误;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阶级矛盾很尖锐,C错误。25、C【解析】

由材料“由约定俗成的习语变成阀阅等级制度中固定的一级”等信息可知,在北魏时期,士族化风潮继续发展,社会分化继续存在并发展,这一现象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C项;随着阶层固化,士族与下层民众的矛盾日益激化,这不利于当时统治秩序的稳固,排A项;对社会阶层的划分与民族融合无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北魏的这一做法并不是一项文化举措,不会推动多元文化的整合,排除D项。26、D【解析】

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迫使“山越”出山,与平原地区的汉族农民同居共耕。这一举措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故④是孙权建立的吴政权所处地,答案为D;①在当时属于部落时代,②是魏国,③是蜀国,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27、C【解析】

材料说明二战后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和各种组织形式,使世界经济的各生产要素不断流动,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涉及南南合作、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内容,排除A、D两项:世界资本的交流只是生产合作的一个方面,B项表述不完整,排除。28、C【解析】

二战后期日本军帽材质由纯皮改为硬纸,说明随着战争推进,日本经济水平下降,反映了日本经济困乏,战争难以为继,C正确;军饷与军帽形制和材质无关,排除A;军帽更注重实用性,而且纯皮材质制作工艺更加复杂,排除B;日本属于岛国,畜牧业并不发达,排除D。29、D【解析】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建筑采用希腊和罗马的风格,是为了“欢快充实”,而这正是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生活体验的反映,D项符合题意。新建筑风格是受文艺复兴影响而不是宗教改革,也不是受几何学影响,A、B两项不符合题意。学习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借古希腊罗马之名进行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而不是纯粹的复古,C项不符合题意。30、A【解析】

根据漫画可知是日军推行所谓“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而面对坚固的堡垒,抗日军队以夜间为掩护,不怕牺牲,顽强攻打破坏敌人的坚固工事、据点,表明敌后军民抗战的决心,故选A;BCD在材料不能体现,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平等条约材料内容日本要求—日本外务权大丞柳原前光等中国同意—言辞打动了李鸿章,他上书总理衙门称(大意对即可)标准双方自愿(比较准确表述)分)材料内容两国人民或两国兵船(大意对即可)标准权利对等(比较准确表述)(2)相反:马关条约二十一条相近:中日联合声明(3)其拿获到案者,在各口由地方官会同理事官审办。【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柳原心有不甘,再三恳请”“曾国藩也主张与日订约”等可知《中日修好条规》是平等条约;判断标准:依据材料一“这番言辞打动了李鸿章”可知是双方自愿,依据材料二“两国人民”可知是权利对等。(2)相反:依据所学从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或者从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回答;相近:依据所学从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回答。(3)依据材料三“其拿获到案者,在各口由地方官会同理事官审办。”可知此条款不符合欧美列强所通用的国际法原理。32、(1)半球化: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根本原因:两极格局的存在结束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2)反全球化浪潮客观上有助于解决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全球化良性发展,所以它是另一种全球化。反全球化浪潮是在全球化过程产生的,是全球化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经济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达国家内部经济利益的冲突。第三世界的移民涌入发达国家影响就业、消耗税收、增加犯罪,改变民族认同等。经济全球化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