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十大名校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35/wKhkGWbd3X6AWsPwAAMHeAf6op4125.jpg)
![安徽省十大名校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35/wKhkGWbd3X6AWsPwAAMHeAf6op41252.jpg)
![安徽省十大名校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35/wKhkGWbd3X6AWsPwAAMHeAf6op41253.jpg)
![安徽省十大名校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35/wKhkGWbd3X6AWsPwAAMHeAf6op41254.jpg)
![安徽省十大名校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1/04/35/wKhkGWbd3X6AWsPwAAMHeAf6op41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十大名校2025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A.宣政院 B.中书省 C.理藩院 D.行中书省2.东汉的士大夫领袖常常“以天下风教为己任”,居高临下,居于道德世界价值裁判者地位:而北宋的士大夫如范仲淹等人则方正平易,“以天下为己任”。这一变化反映A.士人主体意识的强化 B.君主专制制度的衰落C.理学成为主流价值观 D.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3.罗素指出:“文艺复兴思想家们再一次强调了以人为中心,在这样的思潮中,人的活动应当以其自身价值而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因此也开始以新的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培育了人才B.人文主义促进了科学方法论的诞生C.人文主义为近代科学奠定了思想基础D.民主政治制度是促进科学繁荣的重要条件4.在某次会议上,列宁提出“代表大会正用这种办法来调整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并且相信,用这种办法一定能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这种办法”指的是A.实行固定粮食税 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C.实行自由贸易 D.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5.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美领导人曾分别谈到“英国雄狮一吼而天下震撼一切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英国已经吓不倒任何国家。”导致英国从“震撼一切”到“吓不倒任何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战后经济遭到削弱 B.战后国际地位下降C.战后殖民地的丧失 D.战后联合国成立6.下边是1894年和1913年中国民族企业变化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当时()A.民族资本成为在华资本主体 B.清廷极力推动近代企业发展C.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了异变 D.资产阶级改良必然走向革命7.恩格斯曾在1862年写道“……变成了全世界之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经常聚结着成千的船只。”文中省略的是A.伦敦 B.上海 C.东京 D.纽约8.人将一战的爆发形象地比喻为:两个小孩打架将一群大人牵扯进来引发的更大规模斗殴的过程。其中“两个小孩”寓指A.德国和法国B.意大利和法国C.奥地利和塞尔维亚D.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9.经过这场危机,卡斯特罗深感古巴不过是超级大国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他不仅更加不信任美国,而且对盟友苏联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这场危机A.推动了古巴走上独立道路 B.客观上使得美苏走向缓和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 D.表明美苏冷战的中心转移10.明代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由此可知,李贽A.具有小农的私有观念B.反对“存天理、灭人欲”C.认为天理就是“本心”D.对社会现实进行大胆批评11.中国古代文化科技灿烂辉煌,下列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1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进行了四次进口关税的修订,其中先进机械设备的关税从1928年的5.5%提升至1934年的15.7%,远低于各类轻工业制成品的进口税率提升。这一变化A.扭转了对外贸易逆差局面 B.阻止了西方列强经济掠夺C.极大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 D.利于提高民族工业竞争力13.“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多快好省的经济方针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4.下表为1979年与1997年中国部分经济数据对比表。该表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经济体制得以建立 B.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对外贸易主导经济发展15.某学者在写作“中国现代经济史”时,将不同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作为专著各章的标题内容。以下表述,符合1979~1984年的是A.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徘徊B.改革开放的起步与农村经济的黄金时期C.两种经济体制的磨擦与经济在震动中前进D.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改造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16.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D.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17.《查土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都记载了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的理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这是“万民法的一项制度,根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据此,弗罗丁斯的理论()A.在人权方面有合理性一面 B.是为奴隶制的存在而辩护C.认为万民法应高于自然法 D.强调了罗马法的阶级属性18.1796年,华盛顿在告别辞中提到:“我们对待外国应遵循的最高行动准则是在扩大我们贸易关系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我国位千隔离的和遥远的位置,这要求我们并使我们追寻另一条不同的道路。”结合所学判断,“另一条不同的道路”指的是A.孤立主义 B.均势政策 C.国际主义 D.门户开放19.外国资本主义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数据的解读正确的是甲午战争前后外资在华十万元以上企业概况甲午战前五十年间甲午战后二十年间工厂数23家136家资本额7631000元10315300元A.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 B.外商加大对华资本的输出C.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外资企业形成了行业垄断20.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1.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材料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22.孙中山在1919年指出,“民族主义之范围,有以血统、宗教为归者,有以历史习尚为归者,语言文字为归者,复乎远矣。然而最文明高尚之民族主义范围,则以意志为归者也。如瑞士之民族,则合日尔曼、意大利、法兰西三国之人民而成者。……又美利坚之民族,乃合欧洲之各种族而熔冶为一炉者也。”这说明孙中山A.主张建立民族国家 B.承认了民族平等C.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D.发展了民权主义23.16世纪葡萄牙著名诗人德卡蒙斯这样深情地描绘他的祖国:“大陆,在这里是尽头;大海,在这里才开头。”诗句中反映了他对祖国引以为豪的是A.成为“海上马车夫”B.垄断欧亚之间的贸易C.率先开辟新航路D.处于欧洲商业中心地位24.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的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的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25.如图所示为某一年全球跨国投资的分布。据此推测,该年份最有可能是A.1770年 B.1914年C.1929年 D.1947年26.读“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对该表解读合理的有年份美国苏联日本19508785273348419551061745279411965119269102411619751058214134102311980100801480011141A.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生产能力居领先地位B.七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全面超越了美国C.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的钢产量远超美国D.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7.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中日友好条约》签订。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8.“它是时代的产物,它兴盛于英吉利民族呼唤主权国家之时,它肩负着两个重大的历史使命——实现国家统一、确保国家独立。”“它”是A.封建等级制B.等级君主制C.君主专制D.君主立宪制29.如图是20世纪40年代,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行的扫盲普及读物“抗日三字经”的摘录。它体现出中共A.重视政权建设和民众启蒙 B.社会动员取得了显著成效C.开始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 D.否定了欧美和苏联发展模式30.(加试题)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材料万历以后,江南地主与北方地主的斗争日趋表面化,且不断激烈。其中京畿附近种植水田的问题,亦为双方争论的焦点之一。朝廷内部出身于江南地区的士人,为了减少“重赋”的压力,减轻一部分漕运的负担,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因而倡议在京东地区推广种植水稻。徐明贞(江西贵溪人)……上书,重述虞集(元朝翰林学士兼国子监祭酒)在北方推广水田的议论。他认为“今自永平(河北卢龙),滦州以抵沧州、庆云之境地皆萑苇,土实膏腴,(虞)集议断然可行。当全盛之时,河漕岁通,而思患预防,纷然献议。独于集议,尚废焉未讲。若仿其意,招抚南人,筑塘捍水,虽北起辽海,南滨青齐,皆可成田,有不烦转漕于江南而自足者,其思患预防之深意,又不止于开河通漕而已,此濒海之水利所宜修也……及京东濒海水利,相度土宜率先修举;或抚穷民而给其牛种,或任富室而缓其科税;或选健卒而分建屯营;或招南人而许其占籍;诸凡招徕劝相,俱许便宜行事。俟行之稍有成绩,次及山东、河南、陕西等处地方,将江南岁运酌量改折,助其费而究其功,东南之岁运渐减,西北之儲蓄常裕。不惟民力可纾,而国计永保于无绌矣。”——摘编自郑克晟《明代政争探源》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北方京畿地区推广水田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末北方京畿地区推广水田的影响。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长时期内,我国采用的是“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由国家政府部门按照各地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这一就业政策被实践检验是与当时国情相符合的。198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毕业分配办法,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制度。”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有了双向选择的权利。这标志着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进入到以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新阶段。之后,国家出台多个文件指导发展“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摘编自玉彬《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变迁》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变化及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前后大学生就业政策变化的意义。33.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材料一:公元600年,日本首次派遣隋使到中国,实地考察研究中国文化。……公元645年,日本又推出全国引进和效仿唐朝文化典章制度的“大化革新”,同时,19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材料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在掌握了新的印刷技术后,大量印刷佛经等文化典籍,……阿拉伯地区“古兰经”的印刷,在采用中国的印刷术后,数量大增,传播的范围也广泛多了。……14世纪,印刷术已经在欧亚及北非等许多地区得到了普及。《圣经》等很多文化典籍印刷量大增,各类教科书的发行数量也急剧上升。材料三:火药在唐代已传入了印度和阿拉伯广大地区,13世纪在欧洲得到了应用。随后,欧洲将火药较多地用在发展军事技术方面。英国工业革命后,应用火药的热兵器代替了冷兵器,军事技术有了质的飞跃。材料四:早在17世纪初,利玛窦、汤若望等传教士就开始向欧洲介绍中国的儒家文化,(18世纪)在向往中国文化新潮的推进下,欧洲汉学悄然兴起。……一些大学建立了汉学系,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变迁、人文景观、文化典籍和民族习俗等。一些醉心于中国文化的思想家如伏尔泰等甚至提出要欧洲“全盘中化”。——以上材料摘自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一卷》问题:(1)材料一中“唐朝文化典章制度”主要有哪些?有何创新之处?(2)依据所学知识概述材料四所涉历史时期中国的时代特征。(3)基于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影响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审题“元”“佛教”,元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全国的佛教。2、A【解析】
东汉士大夫以教化天下为己任,北宋士大夫则以天下为己任,角色的变换体现了北宋士大夫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化,即主体意识的强化,故选A;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士大夫观念变化不能体现理学成为主流价值观和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排除CD。故选A。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文艺复兴思想家们”“人的活动,受到重视”“科学的探索,以惊人步伐向前迈进”,可知,题干主旨,即在强调“文艺复兴运动对科技的推动”。据此,判断选项,可知:BD两项属于无关项,排除;A项属于误选项,但“培育了人才”,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不符合史实。C项表述客观,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及其影响4、A【解析】
根据材料“调整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结合所学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的作法伤害了农民利益,故列宁在推行新经济政策中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以缓和农民的对立情绪,故A项正确;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体现在工业领域,排除B项;自由贸易涉及商品交换领域,与农民利益无关,排除C项;分配体制的变化与农民利益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5、A【解析】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的衰落主要原因是二战极大地削弱了英国的政治经济实力,A正确;国际地位的下降不是英国衰落的原因,而是结果,排除B;战后英国殖民地并未全部丧失,排除C;联合国成立后,英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D不构成英国衰落原因,排除。6、C【解析】
依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民族企业的发展,因此C选项正确;近代中国民族企业深受外国资本的压迫,并未成为主体,A选项错误;此时期清政府只是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并非极力推动近代企业发展,B选项错误;
D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C。7、A【解析】
根据题干“1862年……变成了全世界之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经常聚结着成千的船只”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首都伦敦成为繁华的工业城市,故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8、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一战的导火索是萨拉热窝事件,是由于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希布刺杀了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夫妇所引发的,所以“两个小孩”寓指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故选D;德国和法国、意大利和法国是在萨拉热窝事件后参战的,应该属于题中的“一群大人”,排除AB;萨拉热窝事件是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突,不是奥地利和塞尔维亚,排除C。9、B【解析】
材料评述的是美苏对抗在古巴引发的导弹危机,由于两国认识到核战争的危险,危机过后双方都主动缓和了关系。B正确;古巴独立在1962年之前已经完成,A排除;社会主义阵营分裂不是古巴导弹危机导致的,C排除;冷战的中心始终在欧洲,D排除。故选B。10、B【解析】
由题干信息“人皆有私”“夫私者,人之心也”等信息可知,李贽强调人的正当私欲,而“存天理、灭人欲”主张压抑人的私欲,故答案为B项。李贽所说的私心是指人的真实想法,和小农的私有观念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认为天理就是“本心”的是陆王心学,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对现实的批评,排除D项。【点睛】李贽主张“童心说”,认为“童心”就是赤子之心,是“一念之本心”,是表达个体的真实感受与真实愿望的“私心”,是真心与真人得以成立的依据。李贽将认知的是非标准归结为童心,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地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11、D【解析】
《本草纲目》是明朝中药学著作,《红楼梦》是清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兰亭序》是东晋时期的书法作品,《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的绘画作品,因此排列顺序为③④①②,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排列错误,排除A、B、C项。【点睛】本题属于排序选择题。此类试题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首尾结合法,即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其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12、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先进机械设备的关税远低于各类轻工业制成品的进口税率提升,表明轻工业制成品税率大幅提升,有利于保护轻工业,提升民族工业竞争力,故D项正确;题干涉及机械设备的关税高速,不能反映对整体对外贸易的影响,排除A项;关税调整不能阻止西方经济掠夺,排除B项;机械设备关税调整与农业经济无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1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阅读和获取材料信息。材料信息“单干邀伴变互助”、“大组变作合作社”等明显的反映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史实,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合题目信息。考点:现代中国的经济•中国特色会主义建设道路•三大改造14、B【解析】
根据材料数据可知,1979-1997年期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及贸易依存度迅速增长,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因此材料所述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21世纪初,A项错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C项错误;材料所述数据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而不是对外贸易主导经济发展,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15、B【解析】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立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其中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B正确;A说法片面,排除;当时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建立,C排除;D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措施的影响,D排除。故选B。16、A【解析】
略【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A反映的是科举制,故选A;BCD项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17、B【解析】
据材料“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根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可知,弗罗丁斯认为奴隶制虽然违背了自然法,但它符合万民法的要求,其真实意图在于强调奴隶制存在是必要的,即为奴隶制的存在而辩护,故B项正确;弗罗丁斯认为奴隶制违背自然法,但又认为奴隶制的存在是必要的,就其人权而论是自相矛盾的,故A项错误;材料仅强调奴隶制存在的必要性,不能得出万民法与自然法的包含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罗马法的阶级属性,故D项错误。18、A【解析】
根据题干“扩大我们贸易关系时,应尽可能避免政治上的联系……追寻另一条不同的道路”可知华盛顿基于美国的地理位置及国家利益主张美国对外应采取孤立主义政策,故A项正确;题干未体现均势主义,排除B项;题干并未主张国际主义,排除C项;门户开放政策针对中国提出于1899年,排除D项。故选A。19、B【解析】
对比表中甲午战争前、后外资在华十万元以上企业数量,可知甲午战争后外商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B项正确;仅从外资的增多,不能得出当时“民族资本主义陷入萧条”的结论,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是在新中国完成三大改造以后,C项错误;只有外资企业的工厂数和资本额,不能说明其形成了行业垄断,D项错误。20、C【解析】考查对材料的阅读分析能力。结合材料“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运用近代化史观,判断C项正确。材料指领事馆机构的设立,未涉及大使领事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A、D项材料无法体现。【考点定位】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洋务运动21、C【解析】
由材料“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可知,所述是对中国革命发展阶段的阐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经历从资产阶级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由此可知,该材料出自《新民主主义论》,故C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主要涉及农民和农村革命问题,故A不正确;《论持久战》是对抗战形式的分析,故B不正确;《论联合政府》是对抗战胜利后中国政治走向的预期,故D不正确。22、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依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借用欧洲国家的民族意志阐述建立民族国家的重要性,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平等的信息,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反帝主张,而且孙中山明确提出反帝主张是1924年新三民主义中,故C排除;材料涉及的是民族主义,不是民权主义,D排除。2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相关内容,从材料中提取信息“16世纪”“葡萄牙”,据此可以排除A、B、D,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海上马车夫”指的是荷兰,而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但垄断欧亚之间贸易及处于欧洲贸易中心的表述均不合葡萄牙的史实,而其只是率先开辟新航路,故选C。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背景【名师点睛】分析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①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及由此引发的“寻金热”。③直接原因:转口贸易及高额利润的刺激,寻求与东方直接贸易的途径。④政治因素: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的需要。⑤宗教因素:基督教会向外传教的需要。⑥社会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天文、地理知识进步;⑦目的:满足欧洲和亚洲的直接贸易、开辟市场和寻找廉价工业原料产地的需要。24、C【解析】
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为社会混乱,所以当时的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鲧作城郭”意为鲧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C正确;材料信息与阶级的产生、王的出现、世袭制无关,排除ABD。25、B【解析】
从图中可知,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主要是因为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B正确;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不能说明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排除A;1929、1947年美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不可能最多,排除CD。26、A【解析】
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数据看出,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的钢产量远远超过苏联和日本,说明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生产能力居领先地位,故选A;七十年代苏联的钢产量超过美国,但整体经济实力并没有超越美国,排除B;1985年戈尔巴乔夫开始改革,排除C;D从表格数据不能得出,排除。27、C【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③错误,①②④均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故C项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8、C【解析】
依据“英吉利民族呼唤主权国家之时”、“肩负着两个重大历史使命——实现国家统一、确保国家独立”,结合所学可知,“它”应该是都铎王朝时的君主专制,国王在实现国家统一和自立的过程中扮演了引领民族的角色,故C正确;封建等级制、等级君主制与“实现国家统一、确保国家独立”的历史使命无关,排除AB;1689年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此时英国国家已经统一,D错误。29、A【解析】
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发行的扫盲普及读物“抗日三字经”中的民主民族内容,体现出中共重视政权建设和民众启蒙,A项正确;只有《三字经》中的宣传,不能说明动员工作成效显著,B项错误;中共探索正确的革命道路不是1940年代才开始的,C项错误;“抗日三字经”中宣传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主建设,并没有否定欧美和苏联“模式”,D项错误。30、C【解析】
根据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可知体现的是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C选项符合题意。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应该注意用史料论证观点的合理性,D选项排除。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措施:借鉴元朝的经验;濒海地区先行试验;为穷人提供耕牛和种子,为富人减缓征收赋税;选择健壮士卒建立屯田;招募南方人给予附籍用地的便利;适度推广。(2)影响: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缓漕运和海运风险;缓解北方地区粮食困难;完善北方水利设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减轻百姓负担,巩固明朝统治【解析】
(1)措施:据材料“徐明贞(江西贵溪人)……上书,重述虞集(元朝翰林学士兼国子监祭酒)在北方推广水田的议论”可知,借鉴元朝的经验;据材料“……及京东濒海水利,相度土宜率先修举”可知,濒海地区先行试验;据材料“或抚穷民而给其牛种,或任富室而缓其科税”可知,为穷人提供耕牛和种子,为富人减缓征收赋税;据材料“或选健卒而分建屯营;或招南人而许其占籍;诸凡招徕劝相,俱许便宜行事”可知,选择健壮士卒建立屯田;招募南方人给予附籍用地的便利;适度推广。(2)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缓漕运和海运风险、缓解北方地区粮食困难、完善北方水利设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和减轻百姓负担,巩固明朝统治等方面回答。32、(1)政策变化:从实行“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原因:改革开放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统一分配大学毕业生,能够保障各地区、各行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保障了大学生就业稳定、公平;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需要大量人才;调整毕业生分配政策,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多元需求;随着改革开放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学生就业更需要效率和社会公平并重。(2)意义:改革开放前,面对经济基础薄弱、人才资源匮乏的现状,统一分配政策有利于集中人才资源建设国家重点项目或行业,为国家发展奠定基础,就业机会公平,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政权。改革开放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满足对人才的多元需求;促使就业形式多样化和灵活性,有利于开拓新的经济领域、创新品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就业政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信息“由国家政府部门按照各地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国家出台多个文件指导发展“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得出:从实行“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原因”,依据材料信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长时期内,我国采用的是‘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础’,由国家政府部门按照各地发展的社会现实需要,实行统包统分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统一分配的就业政策保障了大学生就业稳定和公平、借鉴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14-Dihydro-15-keto-tetranor-prostaglandin-F1β-生命科学试剂-MCE-3578
- 2025年度智能家居安防装饰家居装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同居关系解除并处理共同财产合同
- 2025年度钢琴制作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合同
- 2025年度海鲜池养殖产业链整合承包协议
- 教育创新在展馆空间设计中的体现
- 解读中药药理优化日常养生
- 个人商业贷款保证担保合同
- 中央空调维护合同范本
- 个人经营性贷款借款合同样本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教学课件
- 肖像绘画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名著阅读:简答、阅读题(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专练
-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同等学力英语申硕考试词汇(第六版大纲)电子版
- 202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版)
- 墓地个人协议合同模板
- 2024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各年级教师用书七年级(上册)
- 企事业单位公建项目物业管理全套方案
- 2024年北京市房山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 4P、4C、4R-营销理论简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