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联考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前两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内外服制度下,商王承认一些地方部族政权的合法性,这些部族将自己所在区域的玉石、铜矿、盐等资源输送给商朝。商朝则会将铸造的青铜礼器授予这些部族,地方部族在得到青铜礼器后,将其作为部族权威的象征。据此可知,内外服制度()A.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 B.强化了宗法血缘关系C.巩固了中央集权体制 D.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朝。根据材料可知,在商朝的内外服制度下,商王朝与地方部族之间通过青铜礼器、玉石、铜矿以及盐等资源的交流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这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关系,排除B项;商朝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体制,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商朝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排除D项。故选A项。2.清朝在地方行政区划上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思想,将毗邻四川的汉中地区划归陕西省。此外,清朝还将岭南分为广西和广东两省,并把与两广文化、地理接近的文山地区划给云南。清朝这些做法旨在()A.推动区域平衡发展 B.强化华夏一统观念C.维护地方政治稳定 D.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思想,将毗邻四川的汉中地区划归陕西省。此外,清朝还将岭南分为广西和广东两省,并把与两广文化、地理接近的文山地区划给云南”可知,清朝继承和发展了元朝的犬牙交错、以北至南的思想,在地方行政规划上打破了地理界限,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出现,从而维护地方政治稳定,C项正确;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并非主旨,排除A项;强化华夏一统观念也并非主旨,排除B项;材料的地区大全部不是民族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3.罗马共和国时期,候选人成为执政官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执政官拥有民事权力和军事权力。执政官在组织对外作战时,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同时,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执政官提出的媾和条件和媾和条约。由此可知,罗马共和国()A.公民决定国家政治 B.注重对权力的监督C.政府机构分工明确 D.实行了民主集中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罗马。根据材料“需要得到公民大会的选票”“需要获得元老院的物资支持”“公民有权批准或拒绝”等信息可知,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了制约和监督,B项正确;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寡头政治,公民不能决定国家政治,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机构分工的信息,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4.799年,当一些罗马贵族企图迫害利奥教皇时,查理大帝亲率部属进入罗马解救了教皇。为了报答查理,800年圣诞节这天,教皇宣布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和罗马教会的保护人。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欧洲()A.教权和王权相互勾结 B.基督教内部发生了分裂C.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D.王权高居教会权力之上【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时期的西欧。教皇为了报答查理大帝,宣布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和罗马教会的保护人,从而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和利用的关系,这说明当时欧洲教权和王权相互勾结,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基督教分裂的信息,排除B项;当时欧洲没有实行政教合一制度,排除C项;查理大帝解救了教皇,不能据此就断定王权高居教权之上,排除D项。故选A项。5.德意志帝国1871年宪法规定,帝国议会通过的决议须经过联邦议会批准才能生效。联邦议会负责执行帝国立法所需要的一般行政命令和措施,调节各邦间的纠纷。联邦议会议员有权出席帝国议会的会议。这可用于说明当时德国()A.议会权力分配机制逐渐完善 B.议会影响责任内阁决策C.形成了分权制衡的共和政体 D.联邦议会拥有较大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意志帝国。材料体现了德意志帝国联邦议会在各个方面拥有的权力,这说明当时德国联邦议会拥有较大权力,D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议会权力分配机制逐渐完善,排除A项;当时德国没有形成“责任内阁”,也没有形成“共和政体”,排除B、C两项。故选D项。6.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要求,内阁总理的人选由总统提名,但总理一经由议院通过后,全部内阁阁员应由总理自行遴选。而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内阁阁员都是经过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指定或同意的。这表明当时()A.三权分立原则遭到了破坏 B.总统独揽国家行政大权C.政治民主化进程面临挑战 D.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根据材料所知,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的选举程序并没有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要求来贯穿执行,而是由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直接指定,这表明当时政治民主化进程面临挑战,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三权分立原则遭到了破坏,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行政权力的信息,排除B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下表所示为1941年上半年华北地区边区政府颁布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1晋察冀边区青救会号召,“边区优秀青年将政治热忱与劳动热忱相提并重,以劳动热忱作为测量政治热忱的尺度”,“在今年春耕中创造一百个劳动英雄”2晋西北行署和抗联发出“为创造二百名劳动英雄而奋斗”的口号,晋西北妇联提出要创造40名女劳动英雄3太岳区政府作出“创造劳动英雄,使村中农民开展生产战线上的竞赛”的指示,要求各级政府颁布劳动英雄标准,并准备奖励A.顺应了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 B.培养了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C.彰显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 D.解决了边区的物资匮乏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的中国。1941年边区政府通过“创造劳动英雄”,开展生产竞赛活动来推动边区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从而为处于相持阶段的抗日战争提供有力的支持,这顺应了抗战形势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创造劳动英雄”与干部队伍培养没有直接联系,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统一战线的信息,故排除C项;“解决了”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故选A项。8.下图所示为1953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选举大会的情况。这可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A.政治协商制度的贯彻 B.民主政治制度的构建C.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 D.社会主义法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3年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乡。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基层举行选举大会,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重视民主制度的构建,B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的贯彻、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社会主义法制的确立均与材料主旨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9.戊戌变法期间,维新人士在民间积极组织各种“不缠足”组织,以“天赋人权”和进化论为思想武器,抨击女子缠足陋习。他们要求加入“不缠足”组织的女性及其亲属也不得缠足,同时解决不缠足女子的婚配问题,由参会同志相互结亲。据此可知,戊戌变法()A.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 B.确立了婚姻自由的原则C.改变了男尊女卑观念 D.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改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戊戌变法期间的中国。据题干可知,维新人士组织“不缠足”组织,反对女子缠足陋习,提倡婚姻自由,这说明戊戌变法有利于社会风俗的改良,D项正确;维新派人士以“天赋人权”和进化论为思想武器,据材料不能得出戊戌变法的思想是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指导的,排除A项;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戊戌变法并未确立婚姻自由的原则,排除B项;戊戌变法并未改变男尊女卑的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10.下表所示内容可用于印证新时期我国()主要工业产品2012年2015年2018年2021年产量位次产量位次产量位次产量位次粗钢72388118038319290411035241原煤3945131374654136977414125831原油207484214564183926198885发电量①498761581461716611853431水泥2209841235919122361012378111农用化肥68321743215404155441汽车②19281245012783126531手机③11.8118.1118.0116.61微型计算机③3.213.113.214.71A.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 B.开始引领世界经济发展C.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 D.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工业产品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和增长的态势,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我国经济开始引领世界发展,排除B项。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创新型国家的建成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11.战国时期,韩昭侯用申不害为相,申不害提出“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赵烈侯接受荀欣的建议,“选练举贤,任官使能”,“节财俭用,察度功德”。这些做法()A.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B.适应了政治发展的需要C.反映了儒法合流的趋势 D.削弱了官僚体制的功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韩国和赵国对官员的任用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改为以才能为标准授任官职,这冲击了世卿世禄的贵族制度,也适应了当时各诸侯国争霸图强的政治发展需要,B项正确,排除D项;A项夸大了材料的影响,故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并没有儒法合流,排除C项。故选B项。12.唐朝官员考核系统分为“善”与“最”两个部分。“善”属于德行范畴,被归纳为德、慎、公、勤四个方面,是对九品以上官员品德要求;“最”则根据各职能衙门责任的性质,被归纳为二十七类。由此可知,唐朝()A.忽视低级官员的管理 B.强化了以德治国理念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 D.完善了地方考核系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对官员的考核不仅体现在政绩方面,而且还提出了品德要求,这说明唐朝重视官员的综合素养,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的信息,排除A项;B项不能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项;“完善了”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3.明代监察部门官员六科给事中要对皇帝发出的制敕进行复核,查看其中有无违制之处。如有发现,可以封还并奏报。据此可推知,明代()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有效杜绝了皇权滥用问题C决策体制走向成熟 D.监察官员独立行使监察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明朝官员六科给事中有权对皇帝发出的制敕进行驳正,这说明明代皇权受到一定制约,A项正确;“有效杜绝了”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明代监察机制,故排除C项;明代监察官员服务于皇权,并不能独立行使监察权,故排除D项。故选A项。14.中古时期,欧洲一些国家实行“恩赐官职制”,即国王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让其管理分散在各地的王室地产。这()A.说明国王摆脱了神权影响 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兴起C.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形成 D.有利于扩大王权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西欧。中古时期,在“恩赐官职制”下,欧洲一些国家的国王可以让自己任命的官职去管理分散在各地的王室地产,这凸显了国王的权威,有利于扩大王权的影响,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王权当时仍然受到神权影响,排除A项;“恩赐官职制”不是导致中古欧洲地方割据势力兴起的原因,排除B项;“恩赐官职制”的实行与封君封臣制的形成没有必然因果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15.1898年7月4日,张之洞与陈宝箴提议将科举考试分为三场,第一场考中国经济,以策论为文体;第二场考西方经济、技艺以及政治;第三场考四书五经。张之洞与陈宝箴的建议()A.强化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B.带有一定经世致用色彩C.推动了学堂选官制度形成 D.凸显了西学的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根据材料“中国经济”“西方经济、技艺以及政治”等信息可知,张之洞与陈宝箴的建议带有一定经世致用色彩,B项正确;当时西学东渐不断深入,“中体西用”思想出现松动,故排除A项;学堂选官制度在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以后才得以形成,故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西学的主导地位,故排除D项。故选B项。16.1958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干部进行劳动锻炼的指示》,规定干部下放参加农业、工业、交通业等行业的劳动;要求下放干部服从所下放的单位领导,与工农群众同甘共苦,向工农群众学习,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据此可知,这一规定()A.体现了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探索B.表明我国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民主化C.有利于干部队伍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D.说明了新中国初期干部管理的务实灵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8年(中国)。1958年中共中央让干部深入群众,参加社会劳动,这有利于干部队伍贯穿执行党的群众路线,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理论探索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干部管理的民主化,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此为六部前身。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受封为魏王后,专设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并设置了监、令各一人,监、令之下又置中书郎若干人,于是便成立了中书省,士人充任官职。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设置中书省,中书省最重要的职责是答复皇帝的咨询,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臣下的表章。材料二隋代的中书(内史)令与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仆射并列为宰相之任,地位尊贵。下置内史舍人(中书舍人)八员,专掌诏诰。到了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部门的总汇。此外,唐太宗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后来,凡是参加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摘编自刘文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论》(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形成过程。(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汉至唐代中央政府机构演变的趋势。【答案】(1)形成过程:东汉时期:六部萌芽,尚书台逐渐成为行政中枢;魏晋时期:秘书令改为中书,成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表章;隋代中书(内史)、门下纳言与尚书仆射并列宰相;唐代中书、门下与尚书的长官均为宰相,三省六部制形成。(2)趋势:机构设置逐步完善;职权划分日益分明;权力之间相互制约逐渐明显;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分散。【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内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东汉到唐朝的中国。过程:据材料一“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此为六部前身。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受封为魏王后,专设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可知,东汉时期六部萌芽,尚书台逐渐成为行政中枢;据材料一“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并设置了监、令各一人,监、令之下又置中书郎若干人,于是便成立了中书省,士人充任官职。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设置中书省,中书省最重要的职责是答复皇帝的咨询,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臣下的表章。”可知,魏晋时期秘书令改为中书,成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表章;据材料二“隋代的中书(内史)令与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仆射并列为宰相之任,地位尊贵”可知,隋代中书(内史)、门下纳言与尚书仆射并列宰相;据材料二“到了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部门的总汇。此外,唐太宗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可知,唐代中书、门下与尚书的长官均为宰相,三省六部制形成。【小问2详解】本题是比较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东汉到唐朝的中国。趋势:据材料一“汉光武帝刘秀在尚书台设三公曹、吏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等六曹尚书”“到了东汉末年,曹操受封为魏王后,专设秘书令,”“曹丕即位后,改秘书为中书”“西晋以后,历代都沿袭曹魏设置中书省”和材料二“隋代的中书(内史)令与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仆射并列为宰相之任”“到了唐代,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同为中央行政部门的总汇”可知,机构设置逐步完善;据材料一“典尚书奏事”“中书省最重要的职责是答复皇帝的咨询,负责起草诏敕及阅读臣下的表章”和材料二“专掌诏诰”“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可知,职权划分日益分明;据材料二“隋代的中书(内史)令与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仆射并列为宰相之任,地位尊贵”“唐太宗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可知,权力之间相互制约逐渐明显;结合所学从皇权不断加强、相权逐渐分散的角度分析。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70年7月,英国格莱斯顿内阁绕过议会,颁布文官制度改革的第二个枢密令。该枢密令规定:“一切文官制度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事务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委员会在财政部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枢密令也规定了不用经过考试而可以直接任命的特殊情况,一种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初级人员,另一种就是外交部和财政部。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某些高级文官仍然可以不用经过考试,由内阁直接任命。枢密令还将考试细化为高等级考试和低等级考试两个等级,对于不同等级考试考查的内容和考试科目的安排是不同的。1870年,枢密令将公开竞争考试正式纳入英国文官录用系统,这标志着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它是英国文官制度史乃至世界文官制度史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作用。——摘编自李华欣《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1870年英国第二个枢密令基本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70年英国第二个枢密令颁布的历史意义。【答案】(1)内容:明确了文官事务委员会的地位;规定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录用原则;制定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基本要求。(2)历史意义: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建立;巩固和加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公平竞争考试观念的传播;为其他国家的文官制度建立提供了借鉴。【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70年(英国)。根据材料“一切文官制度的任命,都必须根据文官事务委员会的要求......委员会在财政部监督下,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可知,明确了文官事务委员会的地位;根据材料“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可知,规定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录用原则;根据材料“枢密令也规定了不用经过考试而可以直接任命的特殊情况,一种是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初级人员,另一种就是外交部和财政部。由于工作性质特殊,某些高级文官仍然可以不用经过考试,由内阁直接任命。枢密令还将考试细化为高等级考试和低等级考试两个等级”可知,制定了文官考试制度的基本要求。【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870年(英国)。根据材料“1870年,枢密令将公开竞争考试正式纳入英国文官录用系统,这标志着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可知,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建立;根据所学可知,巩固和加强了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根据所学可知,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可知,推动了公平竞争考试观念的传播;根据材料“世界文官制度史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作用”可知,为其他国家的文官制度建立提供了借鉴。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辛亥革命后的十余年间,南北对峙,府院纷争,尤其适值军阀混战,统治更迭。出于对职位不稳的忧惧,政府的官员们为财做官的思想更甚,其结果只能是官场贪污腐败愈演愈烈。到1927年,“吾国政治恶劣,强半由于官吏贪墨,贿赂公行”。有鉴于此,南京国民政府为达到维护其行政秩序的长期稳定,解决政府的吏治腐败问题,为政府选用优秀人才,全面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等目的,在其实现了全国统一后,试图用考试录用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澄清吏治。因此,建立公务员制度必然成为其当时亟须进行的事务,正如胡汉民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纪念周的报告辞中指出的那样,“至于我们今后实行总理所定的考试制度,当然是为的选拔党国的人才而考试,为的澄清全国吏制而考试,为的实现总理的三民主义而考试”,这为中国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推行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摘编自张玲《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建立的背景》材料二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它决定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性质、发展水平和状况。我国公务员制度符合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规律,在管理内容上体系健全。为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发展,促进自身的现代国家进程,我国借鉴了其他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和改革经验,因此我国公务员制度最初的构架设计规范性较强。——摘编自苏立宁、江余《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变迁历程、演进特征与动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答案】(1)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政局动荡,吏治腐败;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近代教育的发展;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的影响;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影响。(2)特征:基于中国特定国情建立;借鉴和综合了多方经验;坚持党的集中领导;自我完善能力强;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公务员制度的原因根据“吾国政治恶劣,强半由于官吏贪墨,贿赂公行”得出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政局动荡,吏治腐败;根据“为政府选用优秀人才,全面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等目的,在其实现了全国统一后,试图用考试录用和有效的管理方式澄清吏治”得出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自动化中的智能优化算法考核试卷
- 人事行政培训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考核试卷
- 公司合并与收购的财务税务考虑考核试卷
- 森林改培与城市森林绿化考核试卷
- 梨花绘画课件教学课件
- DB11T 714.2-2010 电子政务运维服务支撑系统规范 第2部分:符合性测试
- 负反馈课件教学课件
- 食堂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 《过秦论》培训课件
- 业务人员法律知识培训
- 江西省萍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2023年贵州黔东南州州直机关遴选公务员考试真题
-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测试(二)(期中) 英语 含答案
- 4S店展厅改造装修合同
- 送货简易合同范本(2篇)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规程(高职)智能财税
-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音版
- 某小区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3-4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4年新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六三制)科学全册知识点
- 小学数学计算专项训练之乘法分配律(提公因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