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学科期中反馈试卷5/5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检测八年级历史第I卷(选择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走进新时代》这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五四运动B.中共成立 C.开国大典 D.改革开放2.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构成状况,这说明了(

)A.开国大典的意义 B.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3.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A.武力攻克B.和平解放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4.如果你在网上或者生活中与不理解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原因的人进行交流,你会挑选下列最为恰当的一句是()A.美国侵略了我国的友好邻邦朝鲜B.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出兵C.台湾乘朝鲜战争的机会反攻大陆D.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地威胁了中国的安全5.“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场战争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是(

)①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④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解决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问题的法律文件是()A.《农业合作化报告》 B.《朝鲜停战协定》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7.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A.1937一1945年B.1946—1949年C.1950—1952年D.1953—1957年8.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土地的使用权是农民权益的最主要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改革后在农村实行的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土地所有制9.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10.下列所举,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A.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C.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 D.实施“863”计划11.1954年9月,李某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他亲历的活动应是()A.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C.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决定人民公社化运动12.如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三大改造的完成B.“一五”计划实施C.土地改革的进行D.人民公社化运动13.抚州市有一社区叫做“豆腐社”,当地老人说这是当年按国家政策,将从事豆腐制作加工的手工业者组织在一起,建立了“豆腐生产合作社”而得名。该名称最早可能出现在()A.土地改革时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三大改造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4.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记者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过去15年”中“做了一些错事”是指(

)A.抗美援朝 B.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召开中共八大 D.颁布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5.习近平称赞他“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兰考人民评价他“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材料中的他是A.焦裕禄B.王进喜C.雷锋D.邓稼先16.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1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A.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从中国的国情出发18.1983年,在“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上,55位厂长、经理提交了一封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的联名公开信。一周后,《人民日报》对“松绑事件”作出报道,“松绑事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下列对“松绑”理解比较正确的是(

)A.加强国家对企业的监管 B.承认国有企业的私有化C.扩大企业自主经营权 D.放弃对国有企业的管理19.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A.南京B.上海C.深圳D.青岛20.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内地—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21.《新时代·面对面》中说:“中国共产党在每个发展时期,都会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准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D.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不相协调之间的矛盾22.下列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胡锦涛科学发展观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2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个百年”的起点分别是A.1912、1919年B.1919、1949年C.1921、1949年D.1921、1945年24.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的战略布局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深化改革③全面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⑤全面改革开放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25.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21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21年的是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第II卷(非选择题)二、简答题(共50分)26.从口述史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8分)材料一“开创纪元我探访”小组寻访历史亲历者,记录了下列资料。1950年12月,我与大哥在分得的三亩土地上,勤奋耕耘,取得丰收。记得那时,很多同村的青年都积极报名参军,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打击侵略者的正义战争。那天到天安门广场参加盛典的人们,虽然没有整齐的着装,可是听着54门礼炮齐鸣28响,那种当家做主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1)材料一两位老人的讲述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哪些历史大事?(6分)为什么王雷的爷爷有“当家做主的喜悦”?(4分)材料二

至今,76岁的樟木村村民莫荣樟对1951年秋末分田地的情形记忆犹新:“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打土豪,分田地,那些分到田地的村民个个脸上乐开了花。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大救星呀!"——《土地改革:农民翻身做了土地的主人》材料三

第二章

土地的没收和征收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在土地改革的政策上,口述历史与文献记载的不同。(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此次土地改革的重要意义。(4分)(3)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口述史料研究历史问题?(2分)2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

1953—1957年工业生产情况简表工业生产发展情况中国英国美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18%4.1%2.8%增产400万吨钢所用时间5年24年15年——数据摘编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1)材料一反映的现象是什么?(2分)试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我国经济成分占比变化表(%)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47.37.1趋于零——摘编自苏星《新中国经济史》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公有制经济和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趋势。(2分)这种发展趋势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该事件的完成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材料三

面对充满期待又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在探索过程中也有过曲折和失误。——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材(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4分)28.2022年3月4日和5日,“两会”开幕。“两会”是践行民主法治的重要场所,见证了新中国民主法治的探索发展历程。(16分)【民主法治的确立】材料一“45”是指当时的与会代表来自45个单位,涵盖了党派代表单位、区域代表单位、军队代表单位、团体代表单位、特别邀请人士等各行业各领域的代表。“56%”是指662名代表中,正式代表共510人,候补代表77人,特别邀请人士75人,党外人士约占总人数的56%。——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名单》材料二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25日)(1)请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特点(2分)。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出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2分)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分)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2分)【民主法治的重构与发展】材料四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摘编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请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现在的问题”出现的背景。(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