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语文暑假讲义第03讲:概括综合题型强化训练(学生版)_第1页
2024年九年级语文暑假讲义第03讲:概括综合题型强化训练(学生版)_第2页
2024年九年级语文暑假讲义第03讲:概括综合题型强化训练(学生版)_第3页
2024年九年级语文暑假讲义第03讲:概括综合题型强化训练(学生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化训练03一、基础综合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窗棂(léng) 轻觑(xù) 困厄(è)

不计其数(shù)B.矗立(zhù)

腐蚀(shì) 麾下(huí)

抽丝剥茧(jiǎn)C.亵渎(xiè)

坍塌(tān) 箴言(zhēn)

间不容发(jiān)D.恪守(gè)

濡养(rú) 广袤(mào)

自惭形秽(hù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贸然

疲惫不堪

一意孤行B.缺陷

杉杉有礼

扭捏作态C.遵循

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D.喧哗

轻而易举

待人处世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意孤行,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损人害己。B.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等西方大国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欺辱我们了!C.这个小偷虽然能随机应变,但也难以逃脱“天网”的追踪。D.有教养的同学,在学业上取得了一点进步,决不会自吹自擂。4.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②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③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④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⑤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A.①③②⑤④ B.④⑤①③② C.②④⑤③① D.③①④⑤②5.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语序不当:应把“阶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B.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西宁市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市”。(成分残缺:把“西宁市教育局”调整到“为了”之前)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把“即使”改为“虽然”,或把“但”改为“也”)D.考试前是否充分备考,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前后两面失衡:在“取得”前加上“能否”)6.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A.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B.雨果,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C.《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作品,词中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雄阔壮丽的北国雪景图。D.《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台湾诗人、散文家,诗歌表达了对亲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情怀。二、句子默写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②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③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⑤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⑥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周边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注】。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注释】九夷: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有仙则名_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_(3)谈笑有鸿儒________(4)君子居之________(5)或曰________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曰:“陋,如之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11.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