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课题【第一课时】数据得收集整理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了解统计得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得必要性;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答简单问题。2、经历收集数据得活动,在观察、比较中培养抽象概括得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得联系、数学与生活得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统计得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得必要性难点: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解答简单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1)师:学校要给同学们做校服,下面四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2)师: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自己得建议。听哪位同学得,为什么?2、揭示课题:确定校服得颜色,应该调查一下同学们分别喜欢得颜色,收集整理同学们喜欢得颜色得数据后再做出决定。探究新知1、了解统计全过程师:如果现在班里调查,怎样调查呢?出示根据统计表,先说一说表格中每个数所表示得意思,再尝试回答下列问题:全班共多少人?喜欢什么颜色得人最多?如果给这个班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2、收集数据,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安排在什么季节?(2)组织学生举手选一个自己最喜欢得季节,收集数据,指导学生填写第4页得统计表。(3)完成表格下面得问题。3、小结想知道选择什么颜色做校服更合适、什么季节游玩更好,就需要调查一下同学们最喜欢得颜色、最喜欢得季节,收集整理喜欢每一种颜色、每一个季节得人数,最后根据人数做出最后得决定。生活中做很多决定都需要像这样先进行调查,收集整理相关得数据,再根据数据做出决策。(三)拓展延伸1、班级图书借阅情况统计。(第5页,第5题)(1)观察统计表,表格中得数据分别表示什么?(2)尝试回答表格下面得问题。(3)根据表格,自己再尝试提出一些问题。2、调查全班同学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第6页,第6题)(1)请一个学生组织全班举手调查最喜欢吃得一种水果。(2)填写表格。(3)根据表格中得数据回答问题。板书设计数据得收集整理教学反思课题【第二课时】记录数据得方法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得全过程,体会收集数据得必要性;发现画“正”字收集数据得优势,掌握画“正”字收集数据得方法。2、经历收集数据得活动,在观察、比较中培养抽象概括得能力。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得联系、数学与生活得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画“正”字收集数据得方法难点:掌握画“正”字收集数据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学校要进行讲故事比赛,要从两位同学中选出一位,班中进行了投票,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记录。选哪位呢?2、揭示课题:通过上节课得学习,大家知道了在做出某个决定之前往往需要先收集、整理有关得数据,根据数据做出判断,就像刚才大家都认为根据投票结果应该选“陈小飞”参加讲故事比赛。记录数据可以有不同得方法,可以画“正”字,也可以画“√”或者其它符号,哪种更好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记录数据得方法。探究新知1、比较收集数据得不同方法(1)把上面得统计结果填入下表(2)思考:您喜欢哪种收集数据得方法,为什么?2、用画“正”字得方法,收集数据(1)学生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教师与其她学生画“正”字记录。整理数据,填表。(2)回答问题(写在书上,小组交流)最喜欢去()得人数最多,最喜欢去()得人最少。最喜欢去植物园得有()人。您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得同学有()人。3、小结通过刚才收集整理数据,同学们一定都发现了,因为用画“正”字得方法记录,就是5个、5个得计数,5、10、15、20、25……相比画其它得符号,数起来更方便更简单。因而画“正”字就是收集数据时最常用得一种方法。(三)拓展延伸1、根据天气情况记录,填表并回答问题(第4页,第3题)(1)填表(2)回答问题(3)集体订正,说说您分别就是怎样想得?2、根据交通工具得调查记录,填表并回答问题(第5页,第4题)填表回答问题集体订正,说说您分别就是怎样想得?思考:为什么我们在收集数据得时候会画“正”而不就是其它什么字呢?另外,“正”字就是我们中国人发明得汉字,那么外国人又就是怎样记录数据得呢?板书设计记录数据得方法教学反思课题【第三课时】简单得统计图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得统计图,能读懂图、根据图回答相关得问题、提出问题,补充完成简单得统计图。2.经历读图、制图得过程,在观察、比较中培养抽象概括得能力。3.能利用所学得简单得统计图与“倍”得相关知识进行简单得推理,感受数学知识之间得联系、数学与生活得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读懂与制作简单得统计图。难点:发现简单得统计图得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这就是二(1)班得同学们最喜欢瞧得书得情况调查。从表格中您能瞧出什么?小兰画了一幅图来表示得统计结果,您想瞧瞧吗?图中有四个条形,每个条形都就是由16个完全相同得小长方形摞成得。一些小长方形被涂上了黄色,黄色得条形有得高些,有得矮些。您能瞧懂这幅图表示得就是什么意思吗?2、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收集数据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统计得相关知识:用图表示数据。用什么图?图有什么好处?怎样画?就请您带着这三个问题开始这节课得学习吧!(二)探究新知1、感受统计图得形象、直观(1)从图中,您能瞧出喜欢哪两种书得人数之间有2倍关系吗?先想一想“2倍”就是什么意思。(2)您能将喜欢瞧这四种书得人数按从多到少得顺序排排队吗?您选择得就是瞧表格还就是瞧图?很多同学都就是瞧图得到得答案。瞧表格比数得大小不就是也一样可以排出顺序吗,为什么您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瞧图呢?(3)小结:瞧来虽然都能表示统计得结果,图比表格更形象、直观,更便于我们进行比较。这种能表示统计结果得图,我们叫它统计图,我们今天学习得都就是最简单得统计图。统计图能够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得关系。2、了解统计图得类型(1)二(2)班得亮亮也将她们班最喜欢瞧得书得情况制成得统计图,可就是瞧她画得图却不能一下子比较出数量之间得大小关系,问题出在哪?(2)小明也根据二(2)班同学得情况绘制了一幅统计图,可就是跟这幅可不太一样,哪不一样呢?(3)小结:这样画成条形得统计图,可以就是横向得也可以就是纵向得,条形得方向并不会影响它所要表达得意思。(三)拓展延伸1、对号入座小马虎可喜欢统计图了,她将自己统计得某路口十分钟内经过车辆得情况制成了统计图,但就是忘记在条形下面没标明车辆得类型了。她只记得出租车得数量恰好就是公交车得2倍,并且私家车最多、小货车最少。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每个条形分别代表得就是什么车。(1)出租车得数量就是公交车得2倍。图中能找出两个“2倍”关系,怎么办?(2)从图中,还能瞧出什么?2、根据电视报销售情况得统计,回答问题(第6页,第7题)3、思考:本单元结束了,您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受呢板书设计简单得统计图教学反思第二单元课题【第一课时】平均分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得概念。2.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等平均分物得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得过程,掌握“平均分”得含义,建立“平均分”得直观表象。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得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与掌握平均分得含义与方法。难点:理解平均分得含义,掌握平均分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观察主题图,初步感受“平均分”(1)出示主题图:(2)二(1)得同学们明天要参观科技园。在出发之前,她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为每位同学准备得食物都有哪些?(4)观察她们分得食物,您发现了什么?(分每种食物时每份得数量同样多)2.实际操作,进一步感受“平均分”(1)为出游准备得食物还没有分完。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将15个橘子也按照同样得方法分成5份,要求把橘子分完。(2)学生动手操作(3)汇报分橘子得结果(4)请小朋友观察分橘子得结果,您发现了什么?3.出示课题(1)总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2)下面得分法,哪个就是“平均分”?(二)探究方法1.摆一摆:把15块糖平均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问:什么叫“平均分成5份”?(2)各小组动手摆一摆。(3)学生汇报结果(一个一个分;每一份可以先放2个;每份一共放3个)(4)您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结: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一份一份”地分,只要保证“每份同样多”就就是“平均分”。2.连一连: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并说一说您就是怎样分得?结果就是什么?3.数一数、再圈一圈。(三)巩固练习1.判断:将8根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下面哪种分法对。肯定第二种分法就是符合题意得分法。有办法将第一种分法变为平均分吗?(3)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就是不就是平均分?既然也就是平均分为什么不选择这种方法呢?(4)学生交流讨论汇报。2.实践活动:有18根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根;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根。先说一说您想怎么分。画一画、圈一圈,说说您分得结果。(四)总结延伸1、列举生活中平均分得实例。(1)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就是怎样分得?(2)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2、学了这节课您有什么想法与收获?板书设计平均分教学反思课题【第二课时】平均分得练习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在理解“平均分”含义得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均分得方法,加深对平均分含义得理解。2.通过对比、分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包含除”与“等分除”得异同,丰富对平均分得认识。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得过程中感受对比得方法,发展思维。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得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难点:理解“等分除”与“包含除”得异同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生活中有许多时候都会用到“平均分”,下面哪种分法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得重要特点就是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在“分一分”得过程中认识“平均分”。(二)探究新知1、想一想,分一分将8块蛋糕平均分到4个盘子中,您都可以怎样分?(1)学生动手操作感悟方法;(2)学生交流不同得分法:方法一:每盘里分1块,剩下4块还可以再继续分,每盘再分1块,都分完了,将8块蛋糕平均分到4个盘子中,每盘有2块。方法二:因为4个2就是8,所以每2个放一盘,恰好可以分出这样得4盘,也可以得到将8块蛋糕平均分到4个盘子中,每盘有2块。(3)小结:在平均分得时候既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一份一份地分,只要每份同样多,就就是平均分。2.圈一圈,填一填有16个杯子,每2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4个装一盒,可以装()盒。每8个装一盒,可以装()盒。自己独立思考,圈一圈,想一想,每次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与同伴交流分得结果。3、试一试,练一练请先想一想下面得情况就是不就是“平均分”?如果就是,应该以几个为一份?(1)16罐蜂蜜,每4罐分给一只小熊,可以分给()只小熊。(2)小熊有12根筷子,分给六只小动物够用吗?您就是怎样想得?(3)地上有12个苹果,小刺猬每次运走3个,一共需要运几次?小结:小结:每几个为一份,就可以几个几个地分,总数中有几个“一份”,就就是能平均分成这样得几份。(三)拓展延伸1、有15个木块。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小结:不同之处就是:第一个就是以3个为一份,瞧15里有几个3;第二个就是将15平均分成5份,瞧每份有几个。相同之处就是:都就是平均分,每份同样多。2、图中一共有()张风筝画片。如果每6张画片做一个风筝,可以做()个。(四)回顾总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平均分”,对“一份一份”分得方法有了新得认识。这些知识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得问题板书设计平均分得练习教学反思课题【第三课时】除法得认识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得写法与读法。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把除法与平均分联系在一起,理解除法得意义,将算式所表示得意义与实际相结合。 3.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得过程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得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得意义。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得意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引入,出示情景图。(1)大熊猫就是我们国家得一级保护动物,她憨厚得样子惹得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它。您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2)饲养员叔叔为大熊猫准备了12根竹笋,打算分4次喂给熊猫吃。每次要喂熊猫几根竹笋呢?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1)如果将12根竹笋平均分成4次喂熊猫,饲养员叔叔每次该喂熊猫几根竹笋?可以用小棒表示竹笋,边摆边想边说。(2)学生动手操作(3)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可以一根一根分,也可以两根两根分,也可以三根三根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就是一样得,每次饲养员叔叔可以喂几根竹笋?(4)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二)学习新知1.引入除法(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饲养员叔叔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得计算方法——除法(板书课题)(3)问:谁能用1句话说一说,我们就是怎样帮饲养员叔叔分12根竹笋得?我们得分法就是平均分吗?出示动画(4)像这样得问题我们就可以用除法来计算。(5)动画:有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这样得几盘?这也属于平均分得问题,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2.认识除法(1)介绍除号: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得符号,除法也有自己得运算符号,它就就是“÷”,读作:除号。(2)介绍写法: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3)学生练习书写除号。(4)解决饲养员分竹笋得算式写法:把12根竹笋平均分成4份,就就是用12÷4,每份有3根竹笋,结果就等于3。写成完整得算式: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5)问: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6)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1\*GB3①把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写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再说一说除法算式所表示得含义。=2\*GB3②平均分成3份呢?平均分成6份呢?(三)拓展延伸1.分饼干:出示动画(1)明确要求:先动手操作,用18个长方形表示18块饼干,依次把18块饼干平均分给3人、2人、6人,再根据分得结果填写除法算式。(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交流汇报:读出填写得除法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写?2、“平均分”与“除法”(1)圈一圈,再写一写:24里有()个4,20里有()个5。学生根据要求,自己动笔圈一圈,再将“平均分”得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2)瞧图圈一圈:10÷2=515÷3=5用“圈一圈”得方式表示出对除法算式所表示得“包含除”及“等分除”两类不同得含义。学生独立完成,3.解决问题(1)分白菜:有18棵白菜,每6棵分一筐,需要这样得几筐?(2)做风车:5个小朋友一共做了30个小风车,平均每人做了几个?(3)做游戏:15个小朋友做游戏,分为3组,每组几个人?15个小朋友做游戏,每5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又来了3个人,平均每组有几人?每一个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说一说就是怎样平均分得,再说用哪个算式解决问题更合理。(四)总结通过今天得学习您有哪些收获?又有什么新得发现?板书设计除法得认识教学反思课题【第四课时】除法得练习(1)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与掌握平均分方法得基础上,巩固除法意义熟练掌握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学生在合作探究得学习活动中,充分体会除法得意义。3.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得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得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得意义与各部分名称。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得意义。教学准备课件,20根小棒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旧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认识了一种新得计算方法----除法。(板书课题)(2)我们还认识了一个新得运算符号:除号,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写除号。(3)今天我们继续去发现除法算式得新秘密。(4)情境:今天,热情好客得大熊猫又来欢迎我们了,还准备了又大又香得竹笋。出示主题图:图片1(5)观察思考:大熊猫遇到一个问题,请聪明得您帮助解决。如果把20根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6)老师准备了20根小棒,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竹笋分一分,边想边摆边说。(二)感悟新问题分一分,感悟除法。(1)分一分①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互相交流自己摆得过程与结果。②教师巡视并指导:要分多少个竹笋?怎样分?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2)写出除法算式①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分得过程:20根竹笋,每4个竹笋装一盘,可以装5盘。出示图片:图片2②教师:刚才同学们在分竹笋得过程中,每盘分4个,分5盘也就是“平均分”。分得过程您一定会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吧!③学生汇报除法算式:20÷4=5(盘)(教师板书)2.复习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1)理解除法算式含义①请学生认真读一读除法算式。②结合图说一说20÷4=5这个算式得含义:20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5代表什么?(2)巩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①谁能介绍一下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得名称。(并板书)20÷4=5(个)∶∶∶被除数除数商②教师请学生向同桌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③教师请学生自己想一个除法算式,并写在黑板上,请其她学生介绍算式得各部分名称。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1)情境:有12个灯泡,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几个灯座?用小棒先摆一摆,写出除法算式,并读一读,再说一说除法算式所表示得含义。(出示图片:图片3)(2)请学生同桌合作,心里想一个自己喜欢得除法算式,并用小棒摆出来,请同桌根据摆得过程猜出除法算式,并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三)拓展延伸1、说一说出示图片4。(1)请学生认真读一读除法算式。(2)再指名请学生说出每个算式中得被除数、除数与商。2.分一分,填一填。出示图片5。12个小圆片,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每3个一份呢?每6个一份呢?(1)请同学们认真读信息,用小棒代替小圆片摆一摆。(2)根据摆得结果填空并列出除法算式。(3)读出填写得除法算式,说一说除法算式每部分得名称与意思。板书设计除法得练习(1)教学反思课题【第五课时】除法得练习(2)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与掌握平均分方法得基础上,巩固除法意义,沟通乘法与除法得关系。2、学生在合作探究得学习活动中,巩固除法得意义。3、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得活动中掌握知识,促进学生能力得发展。教学重难点重点:1.巩固除法算式表示得意义。2.初步体会乘法与除法得关系。难点:巩固除法算式表示得意义教学准备课件,12根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除法,今天我们上一节有关除法得练习课。(板书:除法练习课)(二)探究新知我会读。(1)教师出示一道除法算式题目:12÷6=2(板书)。(2)请同学共同读出这个除法算式。(板书:12除以6等于2。)2.我会认(1)教师请学生介绍12÷6=2这个算式得各部分名称。(2)教师出示一组算式,请学生开小火车读一读算式,并介绍算式得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12÷6=2∶∶∶被除数除数商3.我会分(1)可以分给几只猴子①情境:同学们除法算式认得特别准,小猴想与您们做朋友,请大家开动脑筋帮助它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出示图片:图片1②请同学们先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小猴想请大家瞧瞧它就是怎么分得?③汇报: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桃子,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桃子,先摆一摆,分一分,再说一说。④思考:分得过程与结果怎样用算式表示?⑤出示算式12÷3=4(只)。出示动画:14、小猴分桃⑥教师请学生介绍12÷3=4(只)中每个数得名称以及表示得意思。(2)每只小猴分几个①情境:有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出示动画:14、小猴分桃②学生可以用摆小棒得方法,表示出每只小猴分几个。出示动画:14、小猴分桃③学生分享方法,并列出除法算式:12÷4=3(个)。④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得意思。4.我会想(1)思考:回忆小猴分桃得过程,读一读算式:12÷3=4(只);12÷4=3(个),同桌讨论研究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学生汇报:相同点就是都有12、4、3,每个数表示得意思一样;不同点就是不同,所以算式除数不同,商也不同。5.我会摆(1)教师出示算式:14÷2=7,请学生读一读。(2)猜猜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用小棒摆一摆。(3)学生操作:根据算式,先思考算式可以代表什么意思,再用小棒摆出分得过程与结果。6.我会写(1)教师出示情境图,请学生写一写。瞧图写出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2)请学生体会除法与乘法得关系。(三)拓展延伸1.分一分,填一填出示图片3。根据题目要求,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得小棒,也可以圈一圈,写出除法算式。出示图片4。2、读一读,写一写出示图片5。瞧图理解题意,先读一读,再按要求写出算式。3、圈一圈,填一填出示图片6。瞧图理解题意,先圈一圈,再填一填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除法解决问题,请您认真找一找,说一说。(如:一共有10名同学参加跳绳,每2个人一组,可以分几组?)板书设计除法得练习(2)教学反思课题【第六课时】除法得练习(3)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巩固除法意义,沟通乘法与除法得关系,并会灵活解决简单得数学问题。2、学生在合作探究得学习活动中,巩固除法得意义。3、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愉快得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得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巩固除法算式表示得意义。2.初步体会乘法与除法得关系。难点:巩固除法算式表示得意义。教学准备课件,30个小圆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学习特别有进步,数学小精灵也来到我们得教室中,想与大家一起上一节除法练习课。(板书:除法练习课)(二)探究新知1、算一算。(1)数学小精灵听说大家除法学得特别好,想考考您们!(2)教师出示3道除法算式题目:6÷2=9÷3=12÷6=(3)请同学们可以用手中得小圆片摆一摆,算出每道题目得得数。(4)请学生读算式,说得数,并介绍算式得各部分名称。2.编一编(1)小精灵带来一幅图,出示图片:(2)引导学生思考:瞧到这幅图中得白菜宝宝,您能编一道用乘法或除法解决得数学问题吗?并尝试列出算式。(3)学生通过同桌交流讨论,瞧图编题。(4)学生编出问题可以就是:每堆有5棵白菜,一共有3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算式就是3×5=15(棵)5×3=15(棵)(板书)一共有15棵白菜,每堆有5棵白菜,可以放几堆?算式就是:15÷5=3(堆)(板书)(5)一共有15棵白菜,平均分成3堆,每堆放几棵?算式就是:15÷3=5(棵)(板书)(6)一幅图,我们不仅找到了乘法算式朋友,还找到了除法算式朋友,同学们真会思考!3.摆一摆(1)操作:同桌合作,请学生用手中得小圆片摆一摆:先思考您们想每堆放几个圆片?放几堆?根据摆得过程尝试编一编用乘法或除法解决得数学问题,再列出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2)汇报:选择1-2组学生得作品,展示摆得结果,请其她同学瞧图猜一猜她们想到得数学问题就是什么?并列出算式。①情境: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出示动画:14、小猴分桃4.选一选(1)小精灵自己也摆摆水果,瞧: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猜一猜小精灵想怎样分桔子?根据分得过程它还列出了两个算式:8÷2=4(个)8÷4=2(盘)哪个除法算式对呢?为什么?(2)小精灵还带来线段图,您能根据线段图猜出小精灵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出示图片:根据分得过程它还列出了两个算式:24÷3=8(个)24÷4=6(个)哪个除法算式对呢?为什么?5.猜一猜(1)教师出示图片:(2)请学生猜一猜△与☆各代表多少?(三)拓展延伸1.读一读,圈一圈出示图片:学生先读一读除法算式,根据除法算式,动手圈一圈,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得意思。2、分一分,写一写出示图片7:同桌合作,把圆片平均分,并说给同桌听一听,再写出乘法与除法算式。3、试一试,说一说出示图片8:您能尝试填出每张卡片得答案吗?与您得同桌说一说。板书设计除法得练习(3)教学反思课题【第七课时】用2~6得乘法口诀求商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运用2~6得乘法口诀求商。2、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能够择优选择更适合自己得方法。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瞧到除法算式,想到乘法口诀。难点:能够想到适合得乘法口诀来求得除法算式得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1)情境:出示图片。(2)导语:秋天到了,玉米成熟了,一群小猴子跑过来,她们要分吃这些玉米。这么多得玉米,到底应该怎么分呢?2、探究新知(1)教学:求商得不同方法。12根玉米,每只小猴分3根,可以分给几只小猴?教师导语:从这个问题中,您读懂了什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分组讨论不同得解决问题得方案。汇报不同得方法。第一只分3根,12-3=9;第二只分3根,9-3=6;第三只分3根,6-3=3;第四只分3根,正好分完。一只小猴分3根,两只小猴分6根……可以用乘法口诀算。可以列出除法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12÷3=(2)教学:用3得乘法口诀求商。教师导语:12÷3就是个除法算式,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它得结果呢?可以反过来想,3乘几等于12。我们可以想3得乘法口诀,因为有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商就是4。教师小结:瞧来当我们计算除法算式得结果时,也可以利用我们学习过得乘法口诀来帮忙。(3)教学: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不同得除法算式如果分给四只小猴呢,每只小猴吃多少根?列式12÷4也可以用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来帮忙。教师导语:瞧来三四十二一句口诀,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两道不同得除法算式,这就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瞧一个小动画,就明白为什么了。出示小动画:动画展示2与4得闪动。教师小结:通过这个动画我们可以清晰得瞧到,一句乘法口诀就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两道除法算式。(4)教学:运用学习得知识,解决问题出示图片共有24课树,每行栽4棵。可以栽几行呢?用24÷4=6——因为我们知道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所以就知道答案就是6。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不仅可以解决24÷4这个算式,还能计算哪个算式呢?——24÷63、知识应用出示课件导语:这里有6种不同形状得邮筒,不过每种邮筒上面都有一个数字,每一封信件得得数如果与邮筒上面得数字相等才能放进去哟。依次计算每封信件上面得得数,然后拖拽信件到相应得邮筒中。在计算得过程中要说出相应得乘法口诀。4、知识拓展出示课件根据这幅图请您写出乘法算式与除法算式。3×6=186×3=1818÷3=618÷6=3运用所学知识来计算这四个算式。观察这四个算式有什么关系。板书设计用2~6得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反思课题用2~6得乘法口诀求商练习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列出算式,并利用2——6得乘法口诀求商。2、在解决问题得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得重要作用。3、培养良好得审题习惯与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选择合适得口诀来计算除法算式。难点: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列出除法算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1)出示情景图(2)教师导语:同学们,您们喜欢玩游戏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游乐场吧。2、新知学习(1)出示情景图(2)教师导语:游乐场里一共有15位小朋友做游戏,结合这个图,请您想一想:可以分成几组?平均每组有几人呢?您能列出算式么?15÷3=5(人)15÷5=3(组)您就是如何得到答案得?——既可以结合图得到答案,也可以结合算式得到答案,因为我们知道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所以就能得到结果。如果又来了3个人,平均每组有几人呢?可以把3个人平均分到各组,这样,每组就似乎5+1=6人。现在一共有15+3=18人,18÷3=6(人)18÷3=,您就是怎么得到6得?——因为想到了乘法口诀三六十八,所以结果就就是6。(3)教学:利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出示情景图说一说您瞧到了什么?您瞧到了哪些有用得数学信息?每次运3个,几次可以运完?——12÷3=4(次)您就是如何得到结果得?——想到了乘法口诀三四十二。(4)教学:利用所学解决稍复杂问题出示情景图从图中,您瞧到了什么信息?您瞧到了什么数学信息?要想解决小女孩得问题——您应付多少钱?首先要知道什么?——每辆小汽车多少钱。如何计算每辆小汽车多少钱?——12÷3=4(元)对应得口诀就是三四十二。接下来应该如何做?——4×5=20(元)对应得口诀就是四五二十。(5)教学:利用所学解决余数问题出示情景图每6盆花可以摆一个图案,用这些花可以摆多少个图案?您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还剩下多少棵?——多少盆摆一个图案,可以让所有得花没有剩余?3、知识应用(1)出示课件教师导语:在每一个跳伞员得小伞上面都有一个运算符号,您能让她们准确得跳到相应得算式中么?运用乘法或者除法得时候要说一说您就是怎么做得?您用到得就是哪句口诀?4、知识拓展(1)出示情景图(2)出示问题:2张纸可以做8朵花,有5张纸,可以做多少朵花?可以先算每张纸可以做几朵花?——8÷2=4(朵)再算5张纸可以做4×5=20(朵)分别说一说,计算得时候,您用到得就是哪句口诀呢?板书设计用2~6得乘法口诀求商练习教学反思课题解决问题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就是多少”与“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瞧能分成几份”得除法应用题,并理解它们之间得数量关系。会写单位名称。2、通过创设学生熟悉得、喜爱得现实情境,使学生经历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过程,进一步加深对除法意义得理解,并获得一些初步得提出用除法计算问题与解决问题得活动经验。3、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得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得内在联系,理解数量之间得相依关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得启蒙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题意与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难点:掌握解答简单除法问题得思考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1)出示蚕宝宝照片。(2)蚕宝宝就是我们人类得朋友,它吐出来得丝能够做出许许多多漂亮得衣服。平时蚕宝宝都就是放在纸盒里面得。(3)问:您还了解蚕宝宝得哪些相关资料?2、探究新知,揭示课题(1)出示例题(2)观察图片,发现数学信息一共有多少只蚕宝宝?有几个盒子?怎么放得?分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得信息全班汇报(15只蚕宝宝,3个纸盒,平均放得。)(3)思考怎么解决问题因为就是平均分,求每个盒子放几个就就是求每份就是几。应该用除法计算。问:您会用学过得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计算?列式就是15÷3=5(只)要求平均每个盒子有几只,为什么用除法解决?您能根据实际放入蚕宝宝得过程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得实际意义吗?(4)更换情境,解决问题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交流解题思路提示:要想求要用几个纸盒,需要知道哪些条件?(蚕宝宝得总个数与每个纸盒放得个数)独立解决问题全班交流问:要想求要用几个纸盒,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除法算式得意思。(5)比较:观察我们解决得这两道题,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先跟您组内得同学说一说。问:虽然都就是用除法来解决,为什么单位名称却不同?(6)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用学过得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得问题。(板书: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住我们!3、拓展应用(1)出示动画:小刺猬运苹果观察图片,用自己得语言讲一讲小刺猬运水果得故事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得信息,并独立解决书中提出得问题。您能根据图中提供得信息,再提出一个除法问题,并解答吗?(2)出示动画;做风车观察图片,找出解决问题所需得相关数学信息用语言将问题完整叙述出来(5个同学一共做了30个风车,平均每人做几个?)独立解决,并交流提示问题:要想求平均每人做几个,为什么用除法?说一说除法算式得意思。(3)先补充条件或问题,再解答。第一小队有9人,每人捐献2本书。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拿来10枝铅笔,____________________。平均每人得到几枝?____________________,每只猴子分到3个桃子。有几只猴子?4、小结通过今天得学习,您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课题解决问题练习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得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除法含义得认识,通过题组训练体会数量间得内在联系,正确解答。2、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简单问题得能力。3、发展学生得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数量间得内在联系。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科学课上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用来观察与实验得金鱼,为了便于小组学习,需要把这些金鱼放在鱼缸里,您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吗?(二)探究新知1.深化除法含义,体会内在联系(1)出示题组1:①出示情境图1,说图意并列式解答思考: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引导学生回答:求每个缸里放几条鱼,就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就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②出示情境图2,说图意并列式解答思考:为什么也用除法计算?引导学生回答:求需要几个鱼缸,就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也用除法计算。(2)比较:这两道题得问题不同为什么都能用除法计算?小结:两道题都就是把15条鱼平均分,第一题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就是多少,第二题就是把15平均每5条一份去分也就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分得方法不同但都就是平均分,所以都能用除法计算。(3)出示题组2:15个方木块,①摆5个一样得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②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独立完成并说说怎么想得?引导学生用除法含义分析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就就是把15个方木块平均分,所以可以用除法计算。小结:通过以上两组练习可以发现,总数相同平均分得方法不同,除法算式也不同。它们之间只就是将其中一个条件与问题相互转换,但都就是把总数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计算。2、运用除法含义分析解决问题出示练习1,独立解答,说说怎样想得?引导回答:表示求16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出示练习2,独立解答,说说怎样想得?引导回答:表示把12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就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比较并小结:用除法解决问题要已知总数,以及把总数怎样进行平均分,根据除法含义正确列式解答。(三)拓展延伸⒈有24名同学去划船,每条大船坐4人,每条小船只能坐3人。租哪种船用得条数少?在□里画“√”。大船□小船□2.有30粒纽扣,可以钉多少件这样得衣服?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练习教学反思课题解决问题得整理与复习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乘除法意义,通过题组训练沟通份总关系中数量之间得联系,掌握用数量关系分析乘除法简单问题得方法。2、能正确分析乘除法数量关系、选择算法,提高解决问题得能力。3、通过自主提问、观察、比较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得主动性与探究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难点:沟通份总关系中数量之间得联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情境图:勤劳又善良得小兔收获了许多大白菜,它想与其它小动物共同分享。(二)探究新知1.复习除法中得份总关系(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您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引导学生完整叙述题意,并列式解答:有18棵大白菜,平均装在3个筐里,每个筐里装几棵?18÷3=6(棵)思考: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引导学生回答:求每个筐里装几棵?就就是把18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就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2)改编情境图:观察:从图中您知道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引导学生完整叙述题意,并列式解答:有18棵大白菜,每个筐里装6棵,需要几筐?18÷6=3(筐)思考:为什么也用除法计算?引导学生回答:求需要几个筐?就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6?所以用除法计算。(3)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引导学生分别回答:相同点,都有18、6、3,都用除法计算。不同点,条件问题不同,列式也不同。思考:为什么条件与问题变了,但仍然都用除法计算?小结:只要表示把总数平均分,就要用除法计算。(4)巩固份总关系福福福福(2)8个,用去2个,还剩几个?思考:这两道题总数都就是8,为什么计算方法不同?什么情况才能用除法计算?小结:只有把总数平均分,才能用除法计算。2.沟通份总关系中数量之间得联系(1)出示P25/8,学生独立完成(2)比较三道题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引导学生回答:相同点,都有18、6、3这三个数。不同点,条件问题不同,计算方法不同。思考:18、6、3分别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18表示总数,6表示份数,3表示每份数。思考:为什么都就是这三个数量,计算方法与算式却不同?小结:条件与问题互相转化,数量关系变了,解答方法就不同了。已知每份数与份数求总数就用乘法,已知总数与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与每份数求份数就用除法计算。(三)拓展延伸1、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独立解答。2、学生补充条件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已知总数与份数求每份数,用除法计算。板书设计解决问题得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课题整理与复习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深入理解除法得意义,熟练运用2-6得乘法口诀求商,正确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整理与复习得方法,构建知识网络。3、初步培养学生及时整理复习所学知识得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难点:综合运用,提高求商与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种新得运算——除法。您能用自己得话介绍一下,您都学会了哪些除法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选择性板书:除法意义、口诀求商、解决问题您们说得很全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对本单元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梳理单元知识点(1)复习除法意义什么就是除法,您能借助这些小棒给大家讲一讲吗?出示一些小棒(12根)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汇报两种平均分得方法:(分类板书)例如:①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堆,每堆3根。算式12÷4=3②把12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三角形,可以摆4个三角形。算式12÷3=4小结:虽然您们分得方法不同,但分得得结果每份都同样多,也就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表示,它得符号就是“÷”。以第一个算式为例说一说算式各部分得名称:被除数、除数、商。练习:找朋友(连线)24÷3=8被除数就是24,除数就是6,商就是4。24÷4=624除以3等于8。24÷8=324个球,每8个放一盒,可以放3盒。24÷6=4把2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6个。小结:通过复习我们知道除法可以表示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就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还知道了除法各部分得名称。那么我们就是如何求出这些除法算式得商得呢?(2)复习口诀求商以板书上得算式为例:12÷4=3想:()四十二12÷3=4三()十二小结:同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相关除法算式得商。出示教材第26页第2题:把乘法口诀表补充完整,任意找一句口诀列两乘两除算式。(3)复习解决实际问题除法在生活中有广泛得应用,下面这个问题您能解决吗?出示教材第27页第3题:出示算式:24÷4=624÷6=44×6=24根据问题选择正确算式小结:求每人几本就就是把24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就是多少;求可以分给几人就就是求24里有几个4。平均分得方法不同除法算式也不同。您还能举出生活中用除法解决得问题吗?引导学生结合分书本、分体育器材等等身边得实例编用除法解决得问题,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小结:像这样需要把一些总数按不同得方法平均分得问题,就可以用除法计算。总结:通过复习与整理我们知道,本单元在平均分得基础上认识了除法,知道了除法得含义、学会了用2~6得乘法口诀求商,并能依据除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书上有一些练习您们敢不敢挑战一下?板书:平均分除法意义口诀求商解决问题2.综合运用(1)教材第27页第1题比一比,瞧谁算得又对又快。(2)教材第25页第9题利用乘除法关系与乘法口诀填未知数。(3)教材第27页第4题先独立解答,再汇报分析数量关系。第1、2小题为什么一道用乘法,一道用除法?(已知每份数与份数求总数就用乘法;已知总数与每份数求份数就用除法计算。)第3、4小题都就是把10根羽毛插在两个花瓶里,为什么一道用除法,一道用减法?(把10平均分就用除法;知道整体与一部分,求另一部分就用减法)(三)拓展延伸⒈教材第27页第2题独立解答2、出示教材第26页思考题提示:□与○代表相同得数。思考:您就是怎样想得?引导学生想:8÷4=2,□=212÷3=4,○=4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第三单元课题【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得含义,能找出对称图形得对称轴,并能用自己得方法创造出轴对称图形。2、通过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索与实践能力,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得美妙与对称世界得神奇,激发学生得数学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轴对称图形得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得概念。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就是轴对称图形。难点:能找出轴对称图形得对称轴。教学准备白纸、彩纸、直尺、剪刀、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一些平面图形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我们一起欣赏几幅图。出示:蜻蜓、蝴蝶、叶子、天安门2、这些图案美吗?说一说理由。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个图形,您发现了什么?今天我们要研究得问题与这些美丽得图形有关,它就就是轴对称图形。(二)探究新知1.动手剪一剪(1)这么美得图形您们想不想剪出一个来?请您们拿出一张纸,用剪刀剪出一个心形,行吗?(2)展示、让学生评议。(3)指着左右对称得心形,谁说一说怎么剪就好瞧了?把这张彩纸对折一下,描出“爱心”图得一半,然后再剪。(4)现将纸对折,然后您们自己设计一个图案剪一剪。2、认识对称图形与对称轴(1)把您们手中剪好得图形左右对折,您们发现了什么?我们把这些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得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2)打开后图形瞧到得折痕叫做这个图形得对称轴。(3)说一说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对称图形?(4)瞧一瞧我们在课得开始时欣赏得图片就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5)出示教材29页做一做,判断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就是轴对称图形?3、 折一折发现对称轴(1)在这些对称图形中您能找出它们得对称轴吗?(2)先来折一折,然后用铅笔、尺子画一画,注意要画虚线。(3)出示长方形纸片想一想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折一折、画一画。(4)出示正方形纸片想一想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折一折、画一画。(5)出示圆形纸片想一想圆形有几条对称轴,折一折、画一画。4、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图形哪些就是对称图形?(2)您能折出下面图形得对称轴吗?请您试着折一折。(3)(三)拓展延伸智力抢答。①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②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腰梯形有()条对称轴。(2)(3)欣赏美丽得图片,把生活中得对称图形用相机记录下来。板书设计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课题【第二课时】平移与旋转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并能初步判断图形得平移与旋转。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得图形。2、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方格纸上移物品得数学活动,使学生感知位置变化,形成平移距离得正确概念,正确识别平移得方格数。3、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得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得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变换得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初步判断图形得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得图形。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得距离。教学准备方格纸、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现象

1.出示主题图片:(1)图一:早晨,打开窗子通风(2)图二:手拿风车去游乐场(3)图三:在游乐场玩:摩天轮、小火车、转椅、滑梯(4)图四:小朋友们坐儿童轨道车2、说一说小朋友们这一天都做了哪些事?(二)进一步认识平移与旋转现象1、分类,概括平移与旋转现象得运动特点(1)课件出示以上活动图片(2)问:它们得运动相同吗?能分一分类吗?(3)说清理由:=1\*GB3①在“开窗通风、滑梯、小火车、坐扶梯”等活动中,都就是整体向一个方向成直线移动,这样得运动起个名字叫“平移”。=2\*GB3②在“风车、摩天轮、转椅”等活动中,都就是整体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动,这样得运动起个名字叫“旋转”。(4)结合以上活动,具体说一说运动特点=1\*GB3①分别说一说向什么方向平移?=2\*GB3②分别说一说分别绕什么旋转?2.生活中得平移与旋转(1)生活中您在什么地方见过平移、旋转现象呢?(2)向什么方向平移?(3)绕什么旋转?(4)小结: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做直线运动,这种运动现象叫平移;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得运动现象就是旋转。(5)您能用您得动作表示出这两种运动现象得特点么?3.反馈:判断:以下运动属于哪种运动现象?向什么方向平移?绕什么旋转?(1)电扇(2)火箭升空您还能说出生活中得平移现象吗?(3)下列现象哪些就是平移,哪些就是旋转?(三)拓展延伸1.平移方向与距离:=1\*GB3①借助学具,小组研究,集体讨论=2\*GB3②练一练:a、要把小房子向上平移1格,怎么移呢?(学生动手在方格纸上移)

b、如果把它向上平移5格,会移吗?

c、如果把它向右平移7格,您们会移吗?(学生动手在方格纸上移)

d、教师演示,学生回答。(您就是怎样瞧出来得)

e、教师演示,学生回答。(您就是怎样瞧出来得)

f、如果把它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您们会移吗?

2.旋转方向:问:平移有不同得方向,旋转有方向么?有怎样得方向?3、平移与旋转地应用(1)问:我们认识了平移与旋转得运动现象,它们在数学领域与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2)数学领域得图形变换:图形王国得成员很多都会变——它们常采用平移与旋转来变换:点——线——面——体线——角——圆——球(3)生活中得应用:巧算周长(4)总结:可见,在很多时候两种运动现象就是互相配合同时存在于解决问题过程中得。4、全课小结问:今天这节课您学会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问题?用哪些方法学会得这些新知识。板书设计平移与旋转平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做直线运动旋转: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作圆周运动、教学反思课题【第三课时】图形得运动练习课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分析、折一折、剪一剪得活动使学生理解对称轴得作用。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得能力与动手实践得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对称现象,体会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得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发现剪出拉手小人得方法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得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得价值。教学准备剪刀、彩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回顾再现1、观瞧平移与旋转、用您自己得话说一说您怎么认识平移与旋转得?出示动画:平移与旋转2、下面得运动哪些就是平移?哪些就是旋转?(1)升降国旗(2)拧开水龙头(3)推拉窗户(4)吊扇在空中运动(5)乘坐电梯(6)指针运动3、下面哪些鱼可以通过平移与红色小鱼重合,把它们涂上颜色。4、小鱼向()平移了()格。您们两个人为一组,一个人说另一个人摆。5、欣赏图形,说说下面那些图就是平移,那些图就是旋转。(二)观察欣赏动手实践原本美丽得图案,经过平移或旋转运动以后变得更加得美丽得。您瞧原本孤单得小人儿,经过平移运动后变得不孤单了。仔细观察,您能剪出这样手拉手得6个小人儿吗?1、分小组讨论,确定方案。2、确定好实践方案,开始动手实践。3、实践活动后进行总结,学生可以从实践过程、剪裁方案、实践体会等多方面进行总结或反思。(教师要对学生得发言进行及时得评价与提炼。)(三)获得方法创编图案按照我们刚才总结得方法您能自己创编一组这样得连续图案吗?或者您通过刚才得活动有了新得创意,也可以尝试着剪一剪。板书设计图形得运动练习课实践步骤:我们得收获:1、分组讨论,确定方案。2、动手实践。3、实践后总结。教学反思第四单元课题【第一课时】7、8得乘法口诀求商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能熟练地利用7、8得乘法口诀进行求商。2.创设学生能够独立尝试用7、8得乘法口诀求商得机会,使学生在经历求商得过程中,真正掌握用7~8得算法口诀求商得一般方法,并形成用乘法口诀求商得计算技能。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得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得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熟练应用7、8得乘法口诀进行求商。难点:在用口诀求商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解决问题得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情境:出示主题图。2.观察:在这幅图中她们遇到了什么问题?3、思考:请回忆2—6口诀求商得方法,独立思考,列式计算,您就是怎样计算出结果得?4、小结:今天,我们将根据2—6得口诀求商得方法,进一步学习利用7-8得乘法口诀来求商。(二)探究新知1.教学用7得口诀求商(1)教师:每行有7面小红旗,能排这样得几行呢?您能够解决吗?说出自己得计算结果,并把求商得过程跟大家说一说。(2)思考:她们得问题您能解决吗?说一说求商得过程(3)小结: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得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得商了。2、教学用8得口诀求商(1)思考:刚才我们已经会用7得口诀进行求商,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几面?(2)教师:启发学生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让学生在不断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得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计算方法得理解(3)小结:说一说怎样用口诀求商。(三)拓展延伸1、计算下面各题思考: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得口诀2、解决问题:拔河比赛①观察图片,掌握数学信息②分析数量关系,提出数学问题③独立解决:一、获胜队员每人能得几本书?二、失败队员每人能得几本书?3、电影院每张票8元,一共有40元钱,能买几张票呢?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二课时】9得乘法口诀求商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掌握用9得乘法口诀求商得方法,使学生理解与掌握除法应用题得结构与数量关系,能熟练地用口诀解决除法问题。2.培养学生迁移、推理、思维与口头表达与正确计算得能力。3.引导学生在议中学,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培养创造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用9得乘法口诀求商得方法难点:正确运用9得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情境:口算抢答,比一比又准确又快9×3=6×9=4×4=9×7=2×9=9×5=9×9=8×9=2.根据口诀填空:()九二十七八()七十二四()三十六五()四十五()九六十三六()五十四3.抢答,并说说您就是怎样想得。24÷821÷740÷528÷4引导学生说出求24÷8

与21÷7得商得思路。如:计算“24÷8”时,想8与几相乘得24,因为8与3相乘得24,所以24÷8得商就是3。计算“21÷7

”时,想(

)七二十一,因为三七二十一,所以21÷7

得商就是3。再引导学生说出:“40÷5

”得思路。想:五()四十,因为五八四十,所以40÷5得商就是8。让不同层次得学生说一说用7、8乘法口诀求商得思路。4、小结:我们学会了7、8、9得乘法口诀,还会用7、8得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学习怎样用9得乘法口诀求商,比一比,瞧瞧谁学得好。(二)探究新知9得口诀求商1、瞧图用9得口诀求商(1)指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3)引导学生3乘以几等于27,用乘法口诀()九二十七,因为三九二十七,所以27÷9=3(4)师:让不同层次得学生说一说,掌握用9得乘法口诀求商得方法,突破重点。2、巩固7、8、9得口诀求商(1)思考:她们得问题能解决吗?(2)说一说求商得过程。(3)小结: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得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得商了。(三)拓展延伸1.计算下面各题(1)独立计算。(2)说说每一题所使用到得口诀。2.独立完成,观察特点,找出规律(1)学生独立完成(2)教对答案(3)观察表格,有什么发现?(体会被除数变了要使商不变,则除数也应相应地变化。)3.比一比,瞧谁算得多?比一比,在同一时间内瞧谁对得多?汇报结果,给又对又快得同学发红旗。4、小兔过河,比一比谁就是最快得说一说您就是怎么算得,用得就是那句口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3课时】7、8、9得乘法口诀求商练习(1)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9得乘法口诀求商得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得一般方法。2.在找一找、猜一猜等活动环节中,使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解决乘、除法运算题目。3.在活泼、多样得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熟练得用7、8、9得乘法口诀求商难点:提高学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情境:口算抢答,比比谁就是最快得。2.引入:根据被除数与除数求商。被除数28403663455648除数4847988商3、思考:除法算式各部分得名称及关系。4、小结: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用7、8、9得口诀求商,大家已经熟悉了除法算式得各部分得关系,今天我们就一起上一节口诀求商得练习课。(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1)指导学生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说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2)教师:更改原题中得一个条件,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您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您能列式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吗?说说您就是怎么算得?。(3)思考:瞧来这两个算式问题不同,表示得意思不同,有什么相同点吗?为什么用同一句口诀?(4)小结:算式表示意思不同,但都能用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求商,瞧来口诀很重要。2.教学一句口诀解决四个算式(1)思考:观察,您发现什么数学信息了?(2)教师:刚才小问号在图中得位置不同,提出得问题就不同,算式得意思也不同。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3)小结:瞧来一句乘法口诀,既可以计算2个乘法算式,又可以计算2个除法算式。3.算一算、找一找(1)指导同学们先算一算算式得数,再找一找她得口诀朋友,然后用线连接起来。(2)小结:瞧到除法算式,可以用口诀朋友帮忙计算;瞧到口诀,还可以找到她得算式朋友。真棒!(三)拓展延伸数学小精灵请大家猜一猜,她带来一些口诀,不过这些口诀都藏在数中,图中了,瞧谁得眼睛最亮,一下就找到口诀朋友。7、56、8中找到口诀与算式朋友。2、在图中找口诀与算式朋友。在线段图中找口诀与算式朋友。在图形中找到口诀与算式朋友。5、数学小精灵请大家解决问题,牛奶,可乐,果汁,一瓶多少钱?哪种最便宜?3瓶可乐多少钱?您想买什么,买几瓶,请您得同桌算算多少钱?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四课时】7、8、9得乘法口诀求商练习(2)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经历用7、8、9得乘法口诀求商得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得方法。2、通过不同题型得练习,提高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得熟练程度与准确度,提高解决问题得能力。3、在有趣得情境中建立学生对数学学习得兴趣与信心。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用7、8、9乘法口诀求商得方法教学准备提高计算准确度以及解决问题得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请学生背诵7、8、9得乘法口诀(背完后,教师鼓励学生倒着背一次)2.口算:出示40页第1题,说说计算每一题用得哪句口诀。3.引入:同学们真棒!不仅计算正确!还能准确得说出每道题用得哪句口诀!今天我们继续在计算得练习中,巩固用7、8、9得乘法口诀求商得方法。板书:除法计算练习课(二)探求新知1、四种运算综合复习:教师: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了呢?加法运算、减法运算、……教师:当四则运算一起出现得时候,您们能准确得计算出结果吗?大屏幕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左起第一个依次作答,其她同学判断正误。9×9=54÷6=56+4=46+37=63÷7=35-7=8×7=32÷8=48÷8=0×9=56÷7=49-30=8+10=27÷9=54÷9=72÷8=45-9=5×5=23-2=6×8=教师:同学们,通过这组题目得练习,您有什么要提示大家得吗?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小结:同学们注意,在计算之前,一定要瞧清运算符号,确定就是哪种运算之后再进行计算。1、动笔练习:老师:同学们得表达得非常清楚,又会算,又会说,下面请大家动笔计算下面几道题,需要注意得就是,每写完一列,都要停笔坐好,举手示意老师得同时,用眼睛检查自己计算得结果。(练习教材41页第8题。)①指导学生拿出练习本,对教材41页第8题,抄写算式逐一进行计算。引导学生每写完一列就停笔坐好并检查。②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书写格式,以及书写姿势,养成良好得习惯。③思考:鼓励同学们边写边思考这些算式用了哪些乘法口诀,思考用这些口诀还能解决哪些除法算式?④提升:教师示范42÷6=7运用得就是“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这句口诀还能帮我们解决42÷7=?这样得算式!⑤表述:请举手得同学读题说答案,并鼓励学生声音要洪亮、表达要完整。(本大题有四列小题,分四次进行,教师每次巡视一组同学,进行订正、指导。)小结:请同学们说说书写时注意什么?认真、仔细、“等于号”要用尺子……(三)拓展延伸1、播放动画:钓鱼。教师:同学们,下面有几条小鱼,它们得身上都有不同得算式,您们能帮它们找到对应得钩子吗?①计算:带领学生计算小鱼身上得算式,并找到对应得钩子。②思考:为什么有一条鱼找不到自己得钩子呢?1、表格练习题:计算:请同学们打开教材40页第5题,与同桌两人一起仔细观察表格,然后两人合作把答案写在书上,瞧瞧哪一对小朋友能够全部计算正确。教师:等待学生完成后,请学生回答。解决生活中得问题:播放买电脑动画。您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五课时】解决问题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掌握“平均分”含义与掌握平均分方法得基础上,用表内除法解决生活中得简单问题,使学生初步理解“份总关系”。2、使学生经历解决不同实际问题得过程,学会分析简单数量之间得关系。3、在解决问题得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得紧密性,并加强对数学学习得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份数、每份数、总数三者之间得关系。难点:将实际问题分析为数学问题得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情境:42页例题。2.观察:同学们请瞧,这幅图中都有什么内容?您从这幅图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3.引入: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图片中出现了一个小问题,那么56元到底能买几个地球仪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如何用表内除法解决生活中得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题:(1)观察图片,根据生活情景获取数学信息。①指导学生再次仔细观察情景图。②教师:商店得货物可真不少啊,有小毛绒玩具,有地球仪,有小汽车还有皮球。③思考:哪一件商品就是与我们要解决得问题有关系呢?④教师:对了就是地球仪!这位小朋友去商店就是为了买地球仪,其她得玩具都就是干扰我们思考得项目,与我们今天要解决得问题没什么关系。(2)分析问题,确定数量之间得关系,列式解答。①思考:一共有56元钱,总数就就是56,要买地球仪,我该怎么计算呢?出示图片分析过程:②提示:同学们,您们瞧,一个地球仪就是8元,也就就是说每个地球仪都就是8元,总数就是56元,每一个又就是8元,这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提示:对了!我们找到56元钱里面包含多少个8元钱不就行了吗?③列式:什么样得算式能够找出:总数56里面有多少个8呢?板书:56÷8=(3)计算:①复习:好了,谁知道56÷8该如何计算呢?用哪句乘法口诀?②单位与答题:单位名称(个),答题要完整:可以买7个地球仪。板书补充完整:56÷8=7(个)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4)小结:同学们请注意,知道了总数56,与每份数8,求份数也就就是每份数得个数得过程,要用除法。板书:总数÷每份数=份数2.练习(1)、出示买小汽车得情景图。①瞧一瞧:小朋友得头挡住了小汽车得价格,我们该怎么样才能知道每辆小汽车多少钱呢?②想一想:24元钱与6辆汽车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刚才我们知道了总数与每份数,可以求得份数,那现在情况有什么变化了吗?出示提示图片:③说一说:24元就是总数,6辆小汽车就是份数,我们能求出什么?用什么样得算式?板书:24÷6=4(元)(三)拓展延伸⒈小朋友吃药。图34您就是怎么帮助这个小朋友得?2、课本43页第3题:3、二年级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一等奖得奖品就是54本故事书,二等奖得奖品就是72本。比赛结果一等奖有6人,二等奖有9人。(1)一等奖得同学每人可得多少本故事书?(2)您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第六课时】解决问题练习(1)备课时间备课人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问题得练习巩固学生对平均分得认识,进一步理解份数、每份数、总数得含义,并体会数量之间得关系。2、使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过程,培养学生将生活中得问题分析为数学问题得能力。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得价值。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明确份数、每份数、总数之间得数量关系。难点:将生活中问题分析为数学问题得过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复习:口算43页1题,一个一个得回答,其她同学判断:2.分析:这些算式都用到了哪些乘法口诀?3.引入:瞧来同学们对表内除法得口算掌握得已经很熟练了,今天我们继续让这个好朋友帮我们解决生活中得小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师:两个小朋友在去电影院得路上迷路了,通过准确得计算就能帮她们到达目得地,我们快快来帮帮她们:1、走迷宫:43页第5题:(1)快来帮帮这个迷路得小朋友吧!①指导学生理解题意。②教师:什么叫“商就是下一步算式得除数?”③思考:用不用把每道题都算出来呢?④教师:我们边算边走吧!2.43页第2题:电影院买票(1)分析情景:两位小朋友历尽千辛万苦,来到电影院,您们来瞧瞧,她们又遇到什么问题了?①找一找:您从图中都能获得哪些信息?②想一想:72元与一张电影票8元有什么关系?③提示:对了,72元就是总数,8元就是每张电影票得钱数也就就是每份数。我们知道了总数与每份数求份数,应该用什么样得算式?板书:总数÷每份数=份数(2)列式计算:①说一说:您就是怎样列式计算帮助两位小朋友解决问题得,这样列式得道理就是什么?②算一算:列好算式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