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综合应对_第1页
校园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综合应对_第2页
校园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综合应对_第3页
校园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综合应对_第4页
校园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综合应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校园犯罪案件的新特点及综合应对摘要:近年,校园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本文从如何保障学校安全和在校师生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着重分析近几年校园犯罪呈现的新特点,并从完善立法、加强教育、健全制度、借鉴经验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校园犯罪;未成年人权益;学校安全;学生犯罪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去年发生的数起校园惨案,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也使社会再次直面同一个话题:如何保障校园安全和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实践中,校园犯罪主要以学生为侵害对象,侵害的主体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其他社会人群。犯罪地点包括校园内部和紧邻学校的周边环境。校园犯罪的危害性显而易见,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危害到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一、近年校园犯罪案件呈现的新特点

(一)“早恋”等感情问题导致的案件增多

校园中谈恋爱在当下已不新鲜,学生早恋的年龄也越来越小。然而,青少年生理上的早熟并未带来处事上的成熟。由于年纪轻、心智尚不成熟,感情问题一时处理不当,容易冲动,再加上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极易引发激情犯罪。某院审查的两起强奸、强制猥亵妇女案件中,起因均是情侣感情不合闹分手,男方一时怒火中烧,心生报复,便潜入女生宿舍故意伤害并性侵女方,社会影响恶劣。

(二)女学生犯罪现象有所抬头

一直以来,男生在学生犯罪的性别中占绝对比例。而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女生犯罪现象正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女生犯罪案例的增多也颠覆了家长、老师眼中,女生老实听话、与违法犯罪无缘的传统印象。其中,受不良亚文化影响、虚荣心更强、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缺位是造成女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如女生王某,仅是因为“很讨厌”一同学,便纠结他人,殴打和抢劫该同学。事后经了解,王某从小父母离异,长期疏于管教,才造成任性、叛逆的心理,最终误入歧途。在国外,女性犯罪率的增长已经大于男性犯罪率的增长,这种趋向必须得到重视。[1]

(三)校园犯罪中年龄低龄化趋势明显

年龄低龄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犯罪主体年龄向低龄化发展;二是犯罪客体即被侵害对象的年龄越来越小。犯罪主体上,上世纪80年代,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至14岁-15岁;目前,一些未成年人10岁-12岁就开始有劣迹,表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犯罪对象上,校园暴力犯罪以前多表现在以大欺小清钱、收保护费上。而去年发生的南平小学、泰州幼儿园等案件,犯罪分子开始选择年龄更小,抵抗能力全无的幼童作为侵害对象,作案手段毫无人性。

(四)犯罪嫌疑人作案多利用学校安全漏洞

少数学校对安全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规章制度、保安管理、间,例如处于实习期、寒暑假的学生,也要做到思想跟踪和权益保护。

在制度上,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提升防御等级。“人防”,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根本。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众,都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应急与自我保护能力。[4]继南平小学惨案后,厦门和福建各地相继建立起学校专职保安队伍,这项制度应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并适时将保安纳入公办安保公司统一派出管理。“物防”,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基础。这里的“物”,不仅包括安全防护设备,也包括完善的学校基础设施。应严格办学准入标准,对设施不达标,严禁招生开学。“技防”,是校园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支撑。实施“科技强防”,把科学技术真正应用到校园安全防范的各个环节。同时防止高科技设备沦为摆设,应安排专人值守、专人管理、定期查摆。

(四)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预防先进做法

国外预防校园犯罪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如美国大学校园多以无边界、全开放为主要特征,一些学校着力建设适合大学环境的社区警务,取得良好效果。以蒙特利尔州立大学为例,全校配置25名全职警官,全面处理学校安全警务工作;[5]该校运用高科技,实时校内外监控信息的互联共享,当案情发生,警察能与学校安保人员同时做出快速反应,并实时沟通;学校还建有专门的学生被害人受侵害数据库,利于掌握和分析犯罪情报。

当然,学习西方经验不可盲目照搬,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校情。我国正处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许多城市都建设有功能明显的的文教区、大学城,区内汇集着众多学校,同时又交错分布着居民区。针对这一特征,可以尝试在这一区域建立专门的司法公安机构,专司处理学区内的治安刑事案件,以专门化促专业化。在技术上。把校园内外的监控、报警装置连接至公安机关,做到案情发生能及时处理,犯罪发生能及时破案。

注释:

[1]孙岩:民办高校大学生犯罪特点及成因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2):29.

[2]陈庆安: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的警示[j],检察风云,2010(11):63.

[3]谭凤兰:预防青少年被害的教育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