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韩城2025届高考历史倒计时模拟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明显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C.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2.下图是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户农民的农地中,因其腹部著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从其得名的原因看,该青铜器属于()A.礼器 B.兵器 C.酒器 D.炊器3.马丁·路德曾说:“除了以《圣经》为根据证明我是错误的以外,我将永不改悔。”“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罚。”这表明该宗教改革家A.主张“信仰得救”,张扬个人行为的自主和权利B.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会C.使人们以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D.批判神权统治,否定宗教礼仪,鼓吹人性解放4.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5.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发现,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电动机也出现了,电力成为新能源。这说明A.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B.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C.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D.技术革新呈现连锁反应6.古罗马学者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这里的的“俘虏”是指A.政治臣服 B.宗教皈依 C.文化同化 D.财富侵蚀7.下图为创作于1952年9月的一幅漫画《鸟儿与草人》。该漫画反映了A.农村生产关系正发生重大变革B.农业合作化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C.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D.国民经济彻底恢复8.1952-1956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表据此可知A.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 B.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C.农村储蓄在总量上均高于城镇储蓄 D.城乡居民储蓄总量有不同程度增加9.1936年关东军司令部责成伪满政府建设丰满水电站。次年,水力电气建设局于长春成立,并由日本水电建筑权威专家本间德雄对坝址的选定、厂房的配置、土地的布局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由此可知,日本修建丰满水电站的根本目的是A.对华实行长期殖民统治 B.掠夺东北水利资源C.为日提供战争战略物资 D.加速东北经济建设10.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被钟南山院士称为“英雄城市”。下列有关武汉的历史,说法错误的是A.1872年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B.1873年开创了近代中国人办报的先例C.1911年武昌首义后出现“中华民国”国号D.1938年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1.毛泽东在给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指示信中,要求各地各级政府发布命令。规定“过去分好了的田,即算分定,这田由分得田的人私有,别人不得侵犯……田中出产,除交土地税于政府外,均归农民所有;吃不完的,任凭自由买卖”。这一指示A.为大革命赢得了农民的广泛支持B.沿袭了太平天国的土地分配制度C.保护了农民自由支配土地的权利D.使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迅速确立12.下图为法国巴黎先贤祠中卢梭的棺椁。棺木外形设计成乡村小寺庙模样,从正面看,庙门微微开启,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对这一设计寓意最贴切的理解是A.卢梭批判了封建教会 B.卢梭指引了大革命道路C.卢梭思想照亮了法国 D.卢梭背叛了天主教13.20世纪初天津一些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卢梭之徒、卢梭魂、亚卢(亚洲卢梭)、平等阁主人、竟平、人权、民友……这反映出20世纪初中国思想文化界A.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B.“西学东渐”,崇洋媚外C.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学说 D.君主立宪思想占主导1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15.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目的是A.争当海上霸主 B.争夺贸易霸权C.建立国际联盟 D.攫取世界霸权16.宋代十分重视财经工作,对理财机构赋予很高的行政地位和很大的权力,其中央机构称“计省”。下列项中,对“计省”的解读恰当的是①“计省”的长官为三司使②“计省”即尚书省③“计省”习称政事堂④“计省”起到了分割相权的作用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7.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则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稻北粟格局的影响 B.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C.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 D.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18.学者许倬云认为,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政府通过移民,使人口最为密集地区的人口压力大为减轻。根据许倬云的分析,汉代人口分布的变化A.加剧了汉代的人地矛盾 B.加快了少数民族内迁的步伐C.缓解了边境地区的危机 D.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平衡19.下表是中同1977年到1986年高校招生相关数据简表,这一表格能够反映出A.该时期的大学完成了教育转型 B.改革开放促成了高等教育的普及C.恢复高考初期的生源质量最好 D.20世纪80年代的高等教育稳步发展20.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其主要原因在于秦与西周的A.国力差异 B.观念差异 C.制度差异 D.时代差异21.据美国原子弹研制和生产的组织者之一格罗夫斯回忆:按计划,美国准备投掷3枚原子弹,小仓是第二目标。因天气原因都投到了长崎,一颗没有爆炸,后神秘失踪。若从史学角度看,该材料()A.揭露了原子弹投放的历史真相 B.孤证不立,还需其它史料互证C.是亲历者回忆,材料真实可信 D.说明了历史阐释常受制于政治22.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面要求建立一个“单极世界”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23.有关历史发展之动力的叙述,较为恰当的是A.地理环境制约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B.杰出人物引领着历史前进的方向C.决定历史走向和发展的是“合力” D.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加速度”24.《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资产阶级用来推翻了封建制度的那个武器,现在却对准资产阶级自己了”,“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它自己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以上论述A.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B.指出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由主义发展C.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D.揭示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25.自西汉以来,君为臣纲被认为不可动摇。而黄宗羲却认为:“君臣的名分,是因为天下的缘故而有的,我如果没有治理天下的职责,那么我对于君主来说就是路人。而我一旦为官,则为君之师友。”这主要反映出黄宗羲A.反对入世为官 B.主张限制君主权力C.强调民主思想 D.倡导新型君臣关系26.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上,把传统的信教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集会结社自由改为新的“四大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表明罗斯福A.主张社会财富应当平等分配 B.意图限制公民的政治权利C.否定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 D.关注到社会弱势群体的诉求27.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28.罗斯福指出:1936年全国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1000美元,而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说明“新政”的根本目的在于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B.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D.完善社会福利制度29.下面为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种类比较表(单位:%)。据表可知,这一时期年份机器及大工具建筑用品;设备、器材消费品原料直接消费资料1893年0.67.813.078.61903年0.714.322.262.71910年1.516.017.065.5A.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增强 B.西方加大了对华商品倾销C.中国轻工业获得一定的发展 D.民族工业的发展面临绝境30.如表为秦朝部分律法,这些选段内容的现象主要反映了秦朝律法部分选段《仓律》隶臣每月发粮二石,隶妾一石半。小城旦或隶臣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半,不能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小城旦、隶妾或舂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二斗半,不能劳作的,每月发粮一石。没有母亲的婴儿每人发粮半石.《廄苑律》在每年四月、七月、十月、正月评比耕牛,满一年,在正月举行大考核,成绩优秀的,赏赐。成绩低劣的,申斥田啬夫,罚饲牛者资劳两个月,如果用牛耕田,牛的腰围减瘦了,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田律》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及其他虫害等损伤了禾稼,要报告受灾顷数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C.经济管理的军事化 D.农户制度规划细致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冷战的盒子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乔纳森·雷纳兹《一个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全球史》问题:(1)列举战后以来发生的不能装在“冷战盒子里”的重大事件。(2)为什么说“二战后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法国国歌《马赛曲》诞生于战火,淬炼于战火,成熟于战火。1940年,德军直越英吉利海峡,40万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小港准备撒离。在德军轰炸和扫射下,法国军队激昂唱起《马賽曲》,最终搬离33.8万余人。法国沧亡后,法国被卖国维希伪政府奉送给了希特勒,伪政府禁止人民歌唱《马赛曲》。但是法兰西独立的精神并没有终结,具有斗争传统的法国人民不甘心屈.服。在法国将军戴高乐的领导下,“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在非洲组建,立志保卫家园,《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的战歌。1944年8月,法国装甲师进入巴黎,解放巴黎。戴高乐唱着“自由法国”的《马赛曲》来到巴黎,并将指挥部搬到巴黎,高唱着战歌《马赛曲》,“自由法国”在戴高乐的领导下,最終解放了法国。——摘编自闫雪主编《难忘二战:硝烟中国旗国徽国歌的故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赛曲》成为“自由法国”运动战歌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赛曲》的影响。33.(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为历史上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大事表。16世纪初葡萄牙在亚洲侵占军事据点,同时垄断商路、建立商站、进行欺诈性贸易16世纪中期西班牙占领中南美洲地区,屠杀印第安人,带来的传染病导致人口大量死亡17世纪早期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建立其殖民航运霸权17世纪英国和法国成为主要的贩卖奴隶的国家,导致非洲大量精壮劳动力丧失18世纪中期英法为争夺殖民霸权,进行多次斗争。英国最终成为“日不落帝国”19世纪初英国输入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19世纪40年代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增长一倍半。中国出口多为工业原料和土特产品19世纪中期大量外国工业品充斥日本市场,日本生丝、棉花等大量出口19世纪后半期英国资本大量涌入拉丁美洲,一战前夕增加到10亿英镑19世纪末期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做中国的债主,抢夺路矿和办厂权20世纪初期英国在印度的投资总额达到4.5亿英镑,铁路线增至4万多公里一战前夕欧美工业国家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近代史》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1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从材料中来看,周代的祭祀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祈祝祖先荫庇后世,更重要是的是从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总结出的制度与规范,这对于王朝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人文因素的体现,故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教化”;B选项没有理解材料中的真实含义;D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2、A【解析】
据所学可知“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由此可知,这是一件祭祀用品,属于礼器,A正确。B、C、D错误。3、A【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信仰《圣经》和个人对上帝的真诚忏悔等信息可以看出,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张扬个人行为的自主和权利,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教会和国家关系的看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用本民族语言解读《圣经》,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宗教礼仪的否定,材料反映的是反对购买赎罪券,排除D项。4、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是指援助的对象主要分布在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意识形态也就成为了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意识形态成为提供援助的前提5、A【解析】
由材料“电磁感应现象。根据这一发现,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可见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产业结构问题,排除B;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实现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排除C;材料主旨主旨不是技术革新呈现连锁反应,排除D。6、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理解为古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却被古希腊的文明所同化,故选C;古罗马政治优势强于希腊,A错误;罗马人皈依基督教,但是基督教不是发源于希腊,B错误;罗马帝国的财富发达,超过希腊,D错误。7、A【解析】
根据漫画,一只鸟儿落在田间衣帽破烂的草人身上,路上正行走着几位衣着光鲜、笑逐颜开的农民,他们推着白行车,牵着牲口,手里提着新买来的东西。鸟儿对草人说:“我过去一直以为你是农民,现在农民可不像你这个样儿了。”这幅漫画反映了土地改革后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故A项正确;农业合作化运动、工业化建设始于1953年,排除B、C两项;国民经济彻底恢复的时间是1952年底,排除D项。8、D【解析】
根据“1952—1956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表”可以看出1952年时城镇存款为8.6亿,农户储蓄为零;到1956年城镇储蓄为22.4亿,农户储蓄为4.3亿,说明城乡居民储蓄总量有不同程度增加,故选D;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为工业化发展奠定基础,AB错误;C明显不符合图表信息,排除。9、A【解析】
依据材料中“水电站”、“合理规划”等信息可知,日本企图把东北建成为侵略中国的基地和大本营,企图长久占据中国,因此A选项正确。B、C选项都属于目的,D选项是客观影响,都不是根本目的,排除。故选A。10、A【解析】
1872年由李鸿章主持的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不是武汉。A符合题意;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开创了中国人办报的先例,B不符合题意;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武昌首义,建立了“中华民国”,C不符合题意;据抗日战争史实可知,1938年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C【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民土地所有权和产品支配权的肯定,保护了革命根据地农民的利益。C正确;这一指示是在土地革命期间发出的,时间不符,A排除;中共的土地革命不同于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分配方式,B排除;1956年底三大改造结束,中国才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排除。故选C。12、B【解析】
根据所学,卢梭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来,手中擎着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便是对其思想指引了大革命道路的最好的理解,故B正确;批判教会并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A项;照亮法国表述的并不准确,排除C项;卢梭背叛了天主教的说法并不成立,排除D项。13、A【解析】
由进步报刊作者的署名可以看出这些人追求的是自由与平等,由此可以体现民主共和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故选A项;这些署名体现的是对自由平等思想的追求,不是崇洋媚外,排除B项;卢梭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以不是大力倡导马克思主义学说,排除C项;这些署名体现的是追求民主共和,不是君主立宪,排除D项。故选A。14、B【解析】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天子亲耕”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其缘于《周礼》,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清朝统治者重视“天子亲耕”活动,反映出其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清朝继承了前朝重视农耕活动的传统,并非是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C选项错误,这体现的是清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满洲贵族并未成为自食其力的农耕者;D选项错误,重视农业与笼络反清势力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5、D【解析】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主要目的是争霸世界,夺取世界霸权,D正确;A和B从属于D项内容;C不是美国最初目的。16、A【解析】
根据材料“财经工作,理财机构”可以得出这是宋代的三司制度,三司的长官为三司使,故①正确;三司起到了分割宰相经济权的作用,④正确;计省与尚书省不是同一类的,排除②;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排除③,综上所诉,A正确,排除BCD。故选A。17、B【解析】
“炸油饼、胡饼”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的饮食,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饮食中出现这种饮食主要是战争引起民族融合加深,B正确;A是原始社会后期出现;C是隋朝时期已经开通;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8、D【解析】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长江流域、四川盆地及东南地区的人口增长非常显著”和东汉政府迁移北方人口有关。这不仅减轻了北方经济重心地区的人口压力,也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这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趋于平衡,故D项正确;这一措施减缓了北方的人地矛盾,促进了南方的开发,故A错误;少数民族内迁是在东汉末年以后,原因是由于中原地区中央集权体制的削弱和社会动荡,排除B项;缓解了边境地区的危机与材料无关,故C项的结论。19、D【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校录取考生的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当时的高等教育稳步发展,D正确;当时的大学仍然以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为主,无法得出转型的结论,A排除;高等教育至今尚未普及,B排除;受文革十年的影响,恢复高考初期的生源质量最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排除。故选D。20、C【解析】
秦朝之所以能够驱使大量的人口进行公共工程的建设,主要是因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与国力差异和时代差异没有必然关系,故排除AD,C符合题意;社会观念的差异与当时集中力量办大事没有密切关系没有必然联系,故B不符合题意。21、B【解析】材料只是格罗夫斯一个人的回忆,属于孤证,还需其它史料互证,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该材料并未揭露了原子弹投放的历史真相,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孤证,不一定真实可信,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未体现出受制于政治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22、D【解析】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向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D正确;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A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B错误;当今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加强,并不是要求建立一个“单极世界”,C错误。故选D。23、C【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历史走向和发展的是“合力”,故C正确;地理环境、杰出人物引领作用是影响历史发展的因素,科学技术促进历史发展,但ABD不如C全面,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24、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制度,工业革命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暴露出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在材料中说“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从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故D选项正确;材料内容揭示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同时它还造就了将运用这武器来反对他自己的敌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可推知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肯定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故A选项错误;自由主义指的是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自由主义内容,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会带动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必将引发社会变革,没有提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故C选项错误。25、D【解析】
由材料“自西汉以来,君为臣纲被认为不可动摇”“黄宗羲却认为……为君之师友”可知,黄宗羲倡导建立新型的君臣关系,故选D;材料“我一旦为官,则为君之师友”即已说明黄宗羲并不反对入世为官,排除A;材料中黄宗羲重新定义了为官之道,却未说明君主权力应当受到限制,排除B;材料未涉及对君主权力的限制,故其也无法体现民主的思想,排除C。26、D【解析】
根据题干,罗斯福对传统的“四大自由”有所调整,突出了“免于匮乏”“免于恐惧”这两个内容,这体现出了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罗斯福关注到了社会弱势群体特别是贫民的诉求,D正确;“平等分配”不符合罗斯福新政的根本出发点——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排除A;从材料中得不出限制公民个人权利的表达,排除B;罗斯福只是把传统的自由主义进行调整,因此不能说是否定自由主义思想,排除C。2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中国的对外交往。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B。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也就谈不上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8、C【解析】
根据材料“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在当时是不希望人均收入过于悬殊,因为这不利于“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因而可以推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故C选项正确;以工代赈主要是为了增加就业,缓解经济危机的影响,是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故A选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因此该选项从属于C选项,故B选项错误;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故D选项错误。29、C【解析】
据表中直接消费资料进口呈现下降趋势,结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实可知,这是当时中国轻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的结果,故选C选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国的民族工业有所发展,说明中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有所下降,A选项排除;B选项表述与表中直接消费资料进口呈现下降趋势不符,且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故排除B选项;材料体现的是民族工业有所发展,陷入绝境的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30、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秦朝时期通过法律形式将粮食配给、耕作绩效考核及灾情上报制度化,体现了秦朝农业经济管理的军事化色彩,故C项正确;题干未强调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特征,排除A项;单从题干中的法律不能看出秦朝法律完备,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农户制度规划问题,排除D项。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事件:联合国成立、亚非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七十七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等。(2)答题思路:一是能指出战后国际格局重心与关系是美苏大国及其为首的两大阵营,在较长时间内左右世界局势。二是指出战后超出冷战的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事实及其影响。三是有归纳提升并组织成文。(说明:下文仅供参考)参考:冷战是战后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展开的除大规模战争外的全方位对峙,以美苏为中心,将整个世界日益分割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出现了诸多对峙局面,各国内政和外交多带有冷战烙印,“冷战“成为战后世界时代的中心。和平与发展是战后世界主题。战后世界虽受冷战影响,但世界发展却远超冷战的视野。这最主要表现在战后世界经济日新月异,联系更加密切;计算机、互联网和原子能等应用,也大大超出了“冷战“的思维和限制。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国际间新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出现,协调国家交往的规则也日益完善,国际组织不断建立:从世界性国际组织联合国到世贸组织,从发展中国家组建的七十七国集团要求建立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石油输出国组织以石油为武器捍卫民族经济的独立,到各国签订《京都议定书》就解决人类环境问题达成的共识;从欧共体建立谋求区域一体化,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都不是战后”冷战“所能包容的,也不是美苏大国所能左右……,所以冷战并非时代的全部内容。【解析】
(1)事件:“不能装在‘冷战盒子里’”指的是美苏冷战格局下国际社会的变化,尤其是合作方面的,可以列举联合国成立、亚非会议、布雷顿森林体系、七十七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等。(2)理解:根据材料“二战后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指的是战后国际格局重心与关系是美苏大国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事务部培训内容
- 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下学期三模政治试题2
- 章末真题集训07
- 三年级安全教育计划和教案
- 火电厂危化品供应协议
- 4S店翻新补充协议
- 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
- 第一章-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 2024年海口客运从业资格证操作考试流程
- 2024年销售合同经典版
- ISO26262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肺复苏术后护理问题课件
- 经侦民警开展金融知识讲座
- 2023年中国电信春季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难、易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
- 工程设计资质专业人员专业对照表
- 工业自动化相关项目创业计划书
- 四年级科学教科版一天的食物3学习任务单
-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沧州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国企“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
- 电气工程师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