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1月10日08:30~11:00】玉溪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义务教育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清清玉溪水,我与一座城。云南玉溪,因水得名,取其清流如玉之意。阳光照射下,玉溪大河波光潾潾,呈现着______之美。玉溪是国歌曲作者、著名音乐家聂耳的故乡,他谱写的国歌旋律成为不朽经典。位于玉溪北门街3号的聂耳故居,是一栋老式清代民居。故居里,挂着一幅英俊潇洒、目光炯炯有神的聂耳肖(xiào)像。我常常走进故居,缅怀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红塔公园里的山上矗立着一座壮观的红塔,红塔山因此得名。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山林青翠,道路幽静蜿蜒,可以听到众多鸟儿清脆婉转的鸣叫声。夜晚,在五光十色的灯光照射下,红塔显得更高、更红。此时,驻足山上放眼山下,玉溪城灯光闪耀,车辆______,一座璀璨的不夜城尽收眼底。北市区的玉溪大河,有幽静的河堤(dī)、郁郁葱葱的树林、绿茵茵的草地和盛开的花儿。人们来到这里,在河边走路、跑步、跳广场舞、唱花灯戏,到处洋溢出欢欣热闹的气氛(fēn)。玉溪当地有俗语:“十个玉溪人,九个会唱灯,还有一个跟着哼。”花灯戏说唱结合,载歌载舞,一崴一步,手中的小扇随之上下飞舞,宛如彩蝶翩飞。不远处,玉溪大河岸边的芦苇和柿子树上,歇息着许多白鹭。歌声中,一群白鹭从清凌凌(lín)的河水里起飞,悠然的身影______水面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怎能不让人真切地感受不到一座城市的生态之美?从高空俯瞰,聂耳音乐广场中间是一把精致美观的“小提琴”,镶嵌在大地之上,横跨玉湖之水。优美的旋律仿佛从琴弦间流淌而出,流入玉溪水。清清的玉溪水,______着温暖诗意的玉溪城。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肖(xiào) B.堤(dī) C.氛(fēn) D.凌(lín)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波光潾潾 B.目光炯炯 C.载歌载舞 D.彩蝶翩飞3.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清净奔流不息照在簇拥B.清澈川流不息映在拥抱C.清澈川流不息照在簇拥D.清净奔流不息映在拥抱4.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缺少主语 B.语序不当 C.否定不当 D.句式杂糅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位于红河谷——绿汁江畔的新平漠沙,生活着一群勤劳美丽、能歌善舞的花腰傣民族。他们与青山碧水和翠绿竹林共栖,凭借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当地的傣族人民擅用竹子为材料编制各种竹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为重要的是,傣族竹编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对当地文旅农融合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助力乡村振兴。①李正清却仍然坚守着作为一名民族手艺人的倔强和骄傲,不愿放弃②他认为竹编是花腰傣手工技艺的精髓,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会将毕生竹编技艺相传③竹编是傣族人民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渗透百姓生活,富含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④近年来,由于竹制品制作周期长、售价低,傣族乡民们逐渐放弃了这门传统技术⑤李正清的竹编既能解决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A.①④③②⑤ B.③⑤④②① C.①⑤③④② D.③④①②⑤6.根据提示填空。【(1)~(4)题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1)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2)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海日生残夜,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蒲松龄《狼》)(5)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却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语文老师用《论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帮他解开了心结。(6)秋天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季节,古往今来诗人常以它作为抒写的对象,正如“______,______”这一句。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2分)11月2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正式建成通车。为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遍览美景,学校举行了以“探访七彩云南,饱览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让我们乘上这趟列车出发吧!(一)学习与探究(4分)材料一:11月26日,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丽香铁路)建成通车,两地间最快1小时18分可达,昆明至香格里拉最快4小时30分可达。丽香铁路起自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丽江站,接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香格里拉站,设计时速140公里,全长139公里,为国家Ⅰ级单线电气化铁路。丽香铁路连接丽江古城、拉市海、玉龙雪山、虎跳峡、哈巴雪山、香格里拉等众多景区,被誉为“美丽云岭天路”。材料二:丽香铁路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途经藏族、纳西族、彝族、白族等多个民族聚集地。家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金龙社区的94岁老人叶德祥,一大家子四代20多口人中有藏族、回族、汉族、纳西族4个民族,其乐融融。老人33岁的孙女叶永祯在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开了一家精品酒店。“动车的开行我们期盼已久,这是个机遇,我马上就要再开一个店。”叶永祯说。丽香铁路就像一条哈达,把各民族联结在一起,推动了我们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也照亮了迪庆未来的发展之路。7.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2分)8.列车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请你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语,让它走出家乡,扬名天下。(2分)家乡特产:广告语:(二)名著阅读(4分)9.乘着列车,我们来到丽江。丽江摩梭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这里也是《西游记》女儿国的原型地,请结合《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研学任务。(4分)(1)《西游记》中______相中唐僧后准备留他为国王,自己不惜屈尊为王后,唐僧不答应,最后______用计获得通关文牒,并帮助唐僧脱身。(2分)(2)作者写唐僧在“女儿国”的经历有何用意?(2分)(三)书法临写与鉴赏(4分)10.研学活动已接近尾声,旅程终点,我们来到昆明大观楼。以下字帖是《大观楼长联》的局部,仔细观察,从中挑选八个不同的汉字,用简体楷书把它们临写在田字格中。(2分)11.云南,简称“滇”。下列书法中,“结构扁平匀称,形态舒展超逸,神采飞动秀美”,是对哪幅书法作品的评价?()(2分)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三、阅读(12~24题,共32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13题。(4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2.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融情入景,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暗含飘零离别之恨。B.次句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闻道”表示惊喜,“过五溪”足见迁谪道路之艰难。C.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借月抒怀,点出诗歌主旨。D.诗人题诗抒怀,以奇特的想象抒写真挚的友情,使抽象的“愁心”形象可感。13.明月象征纯洁、高尚的情感。历来诗人大多把明月看作通晓人心的意象写在诗中,请从你积累过的诗中举出一例加以赏析。(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10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诫子书》)【乙】观四弟来信甚详,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间;然必欲找馆出外,此何意也?不过谓家塾离家太近,容易耽搁,不如出外较净耳。然出外从师,则无甚耽搁,若出外读书,其耽搁更甚于家塾矣。且苟能立志,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可读书。苟不能立志,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俱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选自《曾国藩家书·致诸弟》,有删改)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非学无以广才 广:______(2)意与日去 去:______(3)且苟能立志 苟:______(4)负薪牧豕 负:______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2)其发愤自励之志,溢于行间。16.【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以“①______”四字比喻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②______一句体现有志就可随处读书。(2分)17.中国人历来崇尚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还是《曾国藩家书》都体现了“中华好家风”,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学有所成”?(2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7分)济南的秋天老舍①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请到济南来看看吧。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③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地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甜心吧?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地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节选自《老舍全集》第十四卷,有删减)18.济南的秋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2分)19.品味下列语句,从修辞角度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20.根据你的理解,标出下列句子的重音。(2分)(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4题。(11分)动物的麻烦康拉德·劳伦兹①在阿尔腾贝格,笼子上的铁丝网有着相反的用途:它是为了阻止动物进入屋内和前花园而建的。我在花坛周围围上了铁丝网,严禁动物进入。但是聪明的动物,和小孩子一样,对禁区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欲望。而且,温柔可爱的灰雁渴望和人相处。所以常常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二三十只灰雁就跑到花坛里啄食。更糟的话,它们会闯入屋内的回廊,并在那里引吭高歌。要想赶走它们,可不是一般的困难,它们四处乱飞,且不惧怕人类。不管你声嘶力竭地呐喊,还是狂乱地挥舞胳膊,都不会起到任何效果。我们唯一有效的秘密武器,是一把巨大的红色花园伞。每当花坛刚种上花,灰雁又跑到里面啄食时,我妻子就会把收起的伞夹在腋下,像骑士冲锋般冲到花坛边。一边高声呼喊着,一边对着灰雁把伞突然撑开,灰雁哪受得了这种惊吓,纷纷夺路而逃。②尽管我妻子努力对灰雁加以管教,但不幸的是,我父亲却让她的努力付诸东流。③这位老先生很喜欢灰雁,尤其是雄雁,因为它们英勇无畏,颇具骑士风度。所以他每天都会邀请灰雁到临近玻璃回廊的书房一起喝茶,什么都不能阻止他这么做。④我父亲上了岁数,视力已经大不如前,只有在他一脚踩到粪便时,他才注意到客人给他留下的“礼物”。⑤一天傍晚,我到花园去,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的灰雁都不见了。我担心极了,赶快跑到我父亲的书房,你猜我看到了什么?有24只灰雁正站在漂亮的波斯地毯上,簇拥在我父亲身边。而这位老先生呢?他正坐在桌边喝茶,安静地读报,还一片又一片地给灰雁喂面包。身处陌生的环境,这些大鸟一般有些紧张。糟糕的是,它们一旦紧张,肠道运动就不正常了。要知道,和所有需要消化大量草料的动物一样,灰雁的大肠中有一段盲肠,里面的细菌能够分解纤维素,这样动物就能够消化植物纤维。⑥一般的规律是,肠道每排泄六七次,就有一次是从盲肠中排泄的,盲肠排泄物的味道特别刺鼻,且呈现一种醒目的暗绿色。灰雁紧张时,盲肠排泄就会一次接着一次。从这次灰雁茶会到现在,都已经过去11年多了,地毯上深绿色的污渍也渐渐变成了浅黄色。⑦就这样,动物们在我家完全自由地生活,也异常熟悉这里。它们总是大摇大摆地朝我们走过来,从来都不会躲避。在别人家里,人们会喊道:“鸟从笼子里逃出来了,快,把窗户关上!”但在我们家,人们喊的却是:“天哪,把窗户关上,鹦鹉要进来了!”最有讽刺效果的是,我们家大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妻子发明了一项“笼子逆向使用原则”。当时,我们养了些大型动物——几只渡鸦、两只大黄冠鹦鹉、两只獴狐猴、两只僧帽猴,它们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小孩和它们独自相处不太安全。所以我妻子想了个权宜之计,在花园里放了一个大笼子,关在里面的,居然是婴儿车。(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21.选文围绕“动物的烦恼”,写了哪些“麻烦”?(3分)22.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2分)23.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1)分析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所以他每天都会邀请灰雁到临近玻璃回廊的书房一起喝茶。(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2分)他正坐在桌边喝茶,安静地读报,还一片又一片地给灰雁喂面包。24.本文的语言具有哪些特点?(2分)四、写作(40分)25.请以“书包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3)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玉溪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义务教育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1.(2分)D2.(2分)A3.(2分)B4.(2分)C5.(2分)D6.【(1)~(4)题任选两题作答,(5)(6)题必答,每空1分,共6分】(1)水何澹澹(2)枯藤老树昏鸦(3)江春入旧年(4)止增笑耳(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示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7.(2分)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丽香铁路)建成通车,把云南各民族联结在一起,推动了迪庆的发展。8.(2分)示例一:家乡特产:江川盐水鱼广告语:美好生活,从唇齿留香开始。示例二:家乡特产:澄江藕粉广告语:品仙湖味道,享天地馈赠。(能明确说出自己家乡玉溪的特产,广告语通俗易传播,能体现产品特征。)9.(4分)(1)(2分)女儿国国王;孙悟空(2)(2分)叙述唐僧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唐僧西天取经途中不受外界诱惑的坚定意志。10.(2分)略(要求:书写认真,笔画清晰,结构正确)11.(2分)A12.(2分)B13.(2分)示例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借夜半的落月表达了浓浓的羁旅之思和家国之忧。示例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句,借故乡的明月表达兄弟间因战乱久无音讯的牵挂与担忧。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