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传播者论_第1页
第7章 传播者论_第2页
第7章 传播者论_第3页
第7章 传播者论_第4页
第7章 传播者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传播者论三作为把关人的传播者与把关二组织层面的传播者一个人层面的传播者

传播者:又称信源,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信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主体,在传播过程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因此,传播者可以分为个人层面的传播者与组织层面的传播者。这里侧重描述的是作为个体层面的大众传播者和作为组织层面的大众传播者。(一)传播者的角色与权利一个人层面的传播者(二)传播者类型(一)传播者的角色与权利1传播者的角色所谓传播角色,就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作为表述、传播知识、思想、感情等精神内容的传播者,其角色可以分为普通角色和职业角色。职业角色的传播者专司传播,并以此得到物质上的利益和心理或精神上的满足。职业传播者是社会发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在职业传播者中,从事新闻传播的记者往往比其他传播者更引人瞩目,给公众的印象较好,其职业受人羡慕的程度也比较高,但排在它后面的职业还有一万多种。社会还对同一种职业角色的传播者,以职称、职务等标准将其分成为不同的等级,如教授、副教授、高级记者、主任记者和总编辑、副总编辑、社长、副社长等,并使之获得相应的报酬。

关于传播者的角色丛,默顿(R·K·Merton)在《角色丛:社会学理论中的问题》(1957)一文中指出:

“角色丛的意思是指那些由于处在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中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整体。因此,社会的某一个别地位所包含的不是一个角色而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角色,这使居于这个社会地位的人同其他各种不同的人联系起来。”

2传播者的权利传播者的权利,可以分为一般性权利和专业性权利两种。一般性权利指的是普通公民都享有的传播权利。如言论自由权、出版权、著作权、通信(讯)自由权等。它通常由国家宪法和民法加以认定。如我国宪法和民法都明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著述、集会、通信、游行的自由。专业性权利则指专门从事传播活动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如文化传播界、教育传播界、经济或广告传播界、宗教传播界等都享有一定的专有传播权利。(1)采访权采访是指为采集新闻而进行的调查或访问活动,而采访权则是指记者可以通过一切正当的手段自由地采访新闻的权利。这一权利意味着记者有权采访一切人,有权采访一切事,有权出入各种场所,有权运用各种采访技术和采访手段。目前,全世界都承认“记者有采访的权利和搜集信息的权利”,法律也都规定了这一权利。(2)报道权

报道既是采访新闻和搜集信息的继续和延伸,也是真正传播活动的实施与展开。报道权是指记者有传送、报道公众所关心的消息情报的权利。(3)批评权

这一权利意味着记者拥有对报道对象的言行进行议论和批评的权利。新闻传播界的人员主要应享有以下五种权利(4)专业保密权又叫新闻来源守密权,是指记者和新闻媒介有对新闻提供者的情况(姓名、单位、职务、住宅以及提供的文件、资料等)实行保密的权利但是,当新闻报道引起民事诉讼,专业保密权则应服从法院在执法时进行充分调查的权利,而不应藐视法庭。另外,记者适当地交待新闻来源,有时也是显示新闻根据、提高新闻可信性和权威性的重要手段,还可警示新闻来源要对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责任,而避免其提供虚假的或错误的消息情报。

(5)安全保护权

在世界范围内,新闻记者被认为是仅次于工兵、警察之后的最危险职业。日内瓦公约和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的文件规定:各国都要把新闻工作者视为平民百姓,并加以特殊保护。随军战地记者则被给予特殊身份,但当他们落入敌手时,则被认为是战俘。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范围内,对所有非战斗人员包括记者,都将给予保护,并保证记者有进行本职工作的最好条件。在这些国际法条款规定的基础上,国际红十字会有权进行干预,而新闻工作者组织或团体也有权进行监督。2传播者的特点(1)代表性

职业传播者特别是新闻记者虽然是社会大众中的一员,但一旦从事职业传播(进行采、写、编、导、传等),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新闻传播活动。(2)自主性虽然代表性的特点意味着传播者的言行有一定的受控性和约束性,但他们仍有很大的自由驰骋的天地,有较大的传播权利和传播自主性。甚至可以公开传播表达个人信念和价值观的信息。面对同一新闻事实,记者可以自主地采用他认为适当的形式和手段来写作和传播;即使是已经定稿的文字新闻,播音员和导播在播报和处理时,在语调、语气、语速、音量、表情和先后次序等方面仍有一定的自主性。(3)专业性

一是指新闻传播者需经过新闻传播教育的特殊训练,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方有从事职业传播的资格;二是指新闻传播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观念、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新闻敏感,才能搞好新闻传播工作;三是指专门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并以此谋生的职业特点和作为专业人员经济收入颇丰的现象;四是指从事新闻传播工作有一定的职业标准和协会组织,拥有同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同等的社会地位。(4)集体性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往往需要集体合作和一批传播者。(5)复杂性在大众传播中,专业传播者不仅人数众多、协调性强,而且分工复杂。3传播者的责任新闻传播者的责任可以归纳为四种:契约性责任、社会性责任、法规性责任、国际性责任。(1)契约性责任新闻传播者对自己服务的新闻媒介以及在内部组织中所应承担的类似于合同性质的一系列责任。(2)社会性责任

新闻传播者不仅要对新闻媒介的崇高威望和自己的崇高称号负责,而且要对信息公开传播后在社会上所产生的结果负责。新闻传播媒介是社会“公器”,具有无害性和公益性的特点(3)法规性责任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性权利是同他们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争取达到宪法规范、履行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等义务紧密地联系一起的。世界上没有完全不受约束和规范的传播自由。(4)国际性责任在1938年和1947年,国际联盟曾针对广播宣传通过一些决议和公约。

决议和公约指出:广播不应该损害国际和睦,而应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不得对对象国作失实的和歪曲性的报道;不允许怂恿对象国居民采取与该国秩序相抵触的行动。同时,谴责传播那种能够制造或强化对和平的威胁和危害的消息,谴责某些以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为目的的宣传。

在1967年和1972年,联合国又分别通过了关于卫星电视直播问题的公约和决议。其主要原则是:电视直播应该建立在尊重国家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相处、合作和互利的基础之上;不允许进行战争宣传和种族不平等宣传;不允许播出唆使性节目、道德败坏和暴力的节目;电视应该是巩固和平和促进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舞台,而不应变成国际冲突和民族纠纷的根源。

在1978年的联合国关于大众媒介的基本原则宣言中,在1984年和1987年的不结盟国家的致大众媒介的两封呼吁书中,除了对上述国际性责任再次强调之外,还提出传媒有对促进人权与反对种族主义、种族隔离和鼓动战争方面做出贡献的责任,有促进自由与均衡的信息流通、反对信息侵略和为建立国际信息和交流新秩序而斗争的责任。(二)传播者类型传播者的类型可以分为三种:3以对话、沟通、平等的态度进入传播过程,其特点是:倾听、对话、交流、提高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1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类传播者没有经验,对于和他人打交道有恐惧心理,与他人交流感到很不自在,对于信息感到很陌生2以信息为中心的,这一类传播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信息本身上,关注对于信息的理解、解释和接收,忽视传播者的身份、动机和目的,自主性很强、霸权意识倾向严重二组织层面的传播者(一)组织传播者的制度环境(报业的四种理论)(二)发展中国家传播制度(三)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基本原则1威权主义传播制度:15~17世纪威权主义理论认为,(1)人类只有在作为社会一员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潜在的力量。作为个人,他的活动范围极其有限,但作为社会的一员,它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就无限的增加了。所以团体比个人重要。(2)国家是团体组织最高形式的表现,其价值高于个人。因为没有国家,个人就无从发挥一个文明人的特质。个人必须依靠国家,以实现进一步的文明,没有国家,人类只能处于原始状态。因此,国家是人类充分发展的基本要素。(3)国家是个人的集合体,也是一切理想特征的总和。报纸作为一种通讯工具,被视为是政府的一项垄断的权利,一般人若要经营者以事业,必须获得政府的特许。报纸的报道和言论必须支持和促进政府的政策和政治的安定。言论的多样性和思想的多元化,被视为是对绝对君权绝对真理的冒渎;新闻传播只有服从于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念,才能成为一种建设性力量。为了确保报人们循规蹈矩,政府必须严刑峻法,并从行政上实行严格的控制。根据这一理论,各封建国家、各专制政府针对新生的近代报业,建立了一整套控制管理制度。(二)自由主义传播制度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的社会基础是早期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机制,理论基础是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思潮,核心是以权利、自由为主体的自由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有斯宾诺莎、洛克等。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呼吁人们反对封建专制阶级对出版与议论的控制,第一次公开表述有关言论、出版自由的思想,他的思想奠定了资本主义传播制度的基础。基本主张:1大众传播不受政府控制,传播者具有传播的自由2大众传播多样化、多元化,反映和代表多种不同的意见3大众传播业自由竞争、自由营业(三)社会责任传播制度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事业》,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责任理论的最早论述。主要观点:(1)大众传播是具有很强公共性与公益性的社会活动,所以对社会和公众负一定的责任是大众传媒机构的义务;(2)媒介应当在其传播活动中坚持和贯彻真实、准确、客观以及服务于公众等专业标准;(3)媒介须遵守现行政治和法律制度,对有关社会犯罪与宗教或种族歧视的话题不得有煽动性的内容;(4)要求媒介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是受众不可剥夺的权利。民主参与理论又叫受众参与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主要观点:(1)传播权、知晓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以及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为任何个人和群体所拥有,而无论他们的强弱;(2)媒介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民众而非媒体、政客、宣传家或广告商;(3)媒介应当广泛分布在社会各阶层和组织中,并为他们所拥有;(4)规模庞大、单向传播、垄断发展是媒介的痼疾,媒介发展的方向应当是规模小、针对性强、双向互动、广泛参与。(四)民主参与理论(也称受众参与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其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1)促进国家的发展是大众传播最基本的义务,其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各项政策;(2)传播媒介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而且这些自由必须优先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满足,并接受必要的限制;(3)传播内容应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传播本土文化;(4)在进行新闻和信息领域的合作交流时,应给与地理、政治和文化与本国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以优先权;(5)在涉及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时,国家享有对传媒实施检查、干预、限制以至直接管制的权利。(五)发展中国家传播制度(六)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基本原则(1)新闻传播资源归全体人民所有。(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性原则。(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担负着文化娱乐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经济活动等功能。三作为把关人的传播者与把关(一)传播与把关把关人与把关(二)把关人理论发展历程1把关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把关,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加工的过程,把关人,又称守门人(Gatekeeper),就是对信息进行过滤与加工的人。发生原因:把关是传播过程中必然发生的行为。主要是基于

(一)传播与把关(Gatekeeping)

(3)受众的差异性而产生的现象(2)传播者传播目的差异性

(1)信息的差异性

2传播者的把关过程包括四个层面:

(1)(2)(3)(4)搜集信息过滤信息制作信息传播讯息3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1)政治、法律因素。(2)经济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4)信息自身的因素。(5)组织的自身的因素。(6)受众因素。(7)技术因素。(8)传播者个人因素。

4“把关”过程的实质:

传播学认为“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大众传媒内部来看,在新闻的提供、采集、写作、编辑和报道的全过程中存在着的许多把关人中,编辑对新闻的取舍又是最重要的。(二)把关人理论发展历程5盖尔顿和鲁奇: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4巴斯的双重行为模式3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2怀特的“守门人”模式1卢因的把关概念1卢因的把关概念卢因:(KurtLewin1890一1947)

“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是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在研究群体传播的过程时,他认为信息的流动是在一些含有“门区”的渠道里进行的,在这些渠道中,根据公正的规则或者是“把关人”的标准,决定信息是否可以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1948年通过对美国中西部一份报纸的一名白人电讯编辑的工作流程的实际考察研究,于1950年对大众传媒过程的报纸的消息删选流程做出了如下图的描述,又称White模式.并首次在新闻媒介理论中使用把关人概念。

主要贡献:首次将把关人概念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突出分析了传播者内部的信息把关人效应2怀特(DavidManningWhite)的“把关人”模式研究表明:该报电讯编辑接收到的通讯社(美联社、合众社、国际社)一周的稿件选用情况大抵有如下特点:(1)只有10%的要闻被选用;(2)电讯稿在内容上比例失衡,国际性政治新闻、全国性政治新闻和人情味、趣味性新闻占总量的三分之二;(3)收进电讯稿比率和实际采用比率大致接近。电讯稿中90%的稿件被编辑淘汰的原因是什么呢?

怀特询问值班编辑得知有两个理由:

(1)不值得发表(占被淘汰稿件的40%左右);

(2)已选登其他稿件(占被淘汰的稿件的60%左右)。

在不值得登的具体理由中,有许多为“主观”理由,如编辑认为“没有趣味”、“写得枯燥、含糊”、“不好、狗屎”等,这此理由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客观的审核标准,对某一特定的稿件而言,完全可能因为编辑个人的趣味不同而会有不同的命运。编辑认为该登就登,认为不该登就不刊登,选择新闻的标准是个人的喜好和情绪。Source:White(1964)"The'Gatekeeper':ACaseStudyIntheSelectionofNews,In:LewisA.Dexter/DavidM.White(Hrsg.):People,SocietyandMassCommunications.LondonS.160-172."Relatedtogatekeepinginmedia.Forgatekeepinginorganizationsthismodelisnotrecommended.

3麦克内利的把关模式

麦克内利(Mcnelly)在《新闻的国际交流中的中间传播者》(1959)一文中认为,他通过对国际新闻流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在信源与信宿、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把关人),如驻外记者、分社编辑、总社编辑、报社电讯编辑等。E=NewsworthyeventC1=ForeignagencycorrespondentC2=RegionalbureaueditorC3=Agencycentralbureau\deskmanC4=National\homebureaueditorC5\C6=Telegrapheditororradio\televisioneditorS1-S6=Thereportinsuccessionofaltered(shortened)forms

特点

麦克内利的把关理论是对怀特研究的发展与完善,揭示了在信源与信宿、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而绝非怀特模式所显示的一个孤零零的"门区"。4巴斯的双重行为模式(doubleaction)巴斯(A.Z.Bass)在《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1969)认为最重要的守门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内部,守门的过程应该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Thismodeldescribestwostagesofnewsproduction.Thefirststageisnewscollectionandthesecondstageisnewsprocessing.

Inthefirststage,reportersandphotographersgatherrawnewsstoriesdirectly,oratleastmoredirectlythaneditors.Inthesecondstage,newseditorsandsub-editorssittingatthemediaorganizations.Theyhaveadegreeofchoiceonwhataspectsofaneventtheywillselect,andinwhichtheywillreportthem,Thentheirnewsstoryreachestothenewsroomwhereitagainpassesthroughanumberofprocessesofselection.Inthecentralnewsroom,theeditorialstaffhasmanynewsstoriestodealwith.TheyhavetobalancethedemandsofdifferentnewsStoryagainsteachother.Theyhavetoworkinaccordancewiththeirorganizations’standardsandvalues.

5盖尔顿和鲁奇: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盖尔顿和鲁奇在《国外新闻的结构》(1965)认为,守门人在决定选择或拒绝新闻内容时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而且并非完全主观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和系统性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可以解释和可以预测的。选择新闻因素的九个标准:时间跨度(timespan),强度或界限价值(intensityorthresholdvalue),明晰性(clarity),文化接近性(culturalproximity),预期性(consonance),出乎意料性(unexpectedness),组合性(composition),连续性(continuity),社会文化价值观念(socialculturalvalues)。

1)时间跨度:不仅有时新性,而且符合有关媒介的时间表

2)强度(限度)价值:事件的重要性越大,可报道的价值越大

3)

明确,可信:越可信,可报道的价值越大

4)文化接近或相关:事件越接近受众的文化和心理,可报道的价值越大

5)一致性:符合人们的基本期望

6)反常性:越是出乎意料的事情,越具有报道价值

7)连续性:对于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其后续报道也应成为报道的重点

8)平衡性:从新闻构成对比角度来说,新闻报道需要多个角度

9)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把关人和受众的价值观都会影响信息的选择

关于以上标准的三种假设:

附加性假设:上述九条因素越多,成为新闻的可能性越大。补充性假设:一个新闻事件如果一种因素偏低,有可能因为其他因素高而得到补偿,从而被报道。排除性假设:上述九条因素均偏低,那么这个事件一定不会被报道。在新闻选择的标准中,忽略了宣传价值和新闻法规;缺陷补充性假设中没有突出真实性的特殊地位,如果没有真实性,其他因素再高也无济于事。

总结:

(1)信息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并不只有一个:

例如对新闻报道而言,记者是把关人,他决定着哪些事件应该并可以提炼为传播内容;编辑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信息内容并可以应该刊播;责任编辑、编审和总编是把关人,决定着哪些信息应该成为重要传播信息,而社长、台长等则在组织把关层掌控着信息传播,媒介管理和传播审查机构则在制度把关层和社会把关层对传播信息进行总控制,同时,又通过媒介社长、台长、总编等施控。

(2)把关的因素与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有关1随着网络媒体的影响力的增强,编辑的角色则从一个“守门人”转变为一个“调节者”,主要责任是活化社区,运用一切技术手段刺激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