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1页
第4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2页
第4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3页
第4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4页
第4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956年底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追溯1.列举三大改造改造了哪三个方面?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标志?请在课本上找出1956年——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1956年“八大”召开;1958年总路线提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961年全面调整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共八大全面建设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全面调整确立任务成绩显著导致经济困难成效显著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中共“八大”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中共八大(1956)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2、20世纪我国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经济状况怎样?3、当时人民有怎样的愿望?4、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良好开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贫穷落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探索中的良好开端1、时间:2、地点:3、主要内容:1956年北京

中共“八大”的召开时间北京1956年指出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全党全民的主要任务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地点内容意义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我国转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你认为八大在政治上的探索是否正确?八大主要内容(2)、国内主要矛盾(1)、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二、探索中的失误——总路线的提出;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日报》1958年元旦社论,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反映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经济规律。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左”的错误)极端冒进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大跃进高指标工业——全民大炼钢铁材料1:为使钢铁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锅炉,用土法炼钢。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300万吨土钢无法使用。大跃进时壁画“一个萝卜重千斤,两头毛驴拉不动”材料2:浮夸风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材料3: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瞎指挥共产风第一个人民公社——河南驻马店嵖岈山人民公社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不了解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公社会社员带枪生产人民公社食堂共产风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人民公社大食堂——共产风

影响: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不切实际,弄虚作假。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性。“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严重失误感悟历史:1、认识不足2、缺乏经验3、急于求成4、忽视客观经济规律1、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2、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因:教训:严重失误的原因与教训,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自然灾害苏联背信弃义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三、国民经济的调整看书P28—29,思考:1、背景:2、方针:3、成果:国民经济陷入困境“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5年初,基本完成调整任务调整:调整过高的不切实际的经济指标和工作要求。充实:充实薄弱环节,主要是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巩固: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作为进一步发展的支撑点。提高:克服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后,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3、国民经济的调整(1961)——经济恢复1961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党的八届九中全会通过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本课小结中共八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落后生产力不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的探索

总路线:多、快、好、省失误表现:“大跃进”人民公社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成就:石油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调整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知道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英模人物1.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2.某地院门的灰墙上有一副墨字的对联依稀可辨:“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多快好省”。这副对联最早应该书写于()A.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末C.20世纪70年代初D.20世纪70年代末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3.(2010·威海学业考试)1958年6月12日,《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2.9亩小麦试验田亩产达3530斤。这篇浮夸报道的出现反映了“左”倾错误的泛滥,“左”倾错误出现的原因是()①中共八大的指引②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③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4.“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A.大跃进时期B.农业合作化时期C.土地改革时期D.“一五”计划时期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5.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B.大力提倡种植玉米运动C.高指标、浮夸风盛行D.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6.下图是1949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情况,根据所学史实判断下列对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1952: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960:自然灾害B.1952: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1960:“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1952:互助合作运动开展;1960:“八字方针”的提出D.195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60: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自然灾害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7.右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①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1960年②该画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③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④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8.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三大改造的完成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9.“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这首小诗表现了石油工人的豪迈胸怀,下列人物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是()A.邓稼先B.焦裕禄C.王进喜D.雷锋学习目标:知道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英模人物10.(2010·无锡中考)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特征()A.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D.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1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个事件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2)图二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什么历史现象?我们应从中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学习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失误图一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图二社员在集体耕种

图三浮夸风

图四社员在公共食堂吃饭

(1)图一和图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