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X线检查_第1页
新生儿X线检查_第2页
新生儿X线检查_第3页
新生儿X线检查_第4页
新生儿X线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X线检查X线诊断原则认识正常发现异常结合临床综合分析新生儿胸部X线检查正常新生儿胸片1、胸廓:⑴初生儿和肺充气不足小儿胸廓呈钟形,肋骨倾斜度大,胸中上部狭小而基底部宽大。⑵正常呼吸之足月新生儿胸廓,后肋呈水平方向,胸廓前后径和宽径相等,横膈处第8~9肋水平,胸廓呈圆柱形。新生儿胸片与成人胸片对比正常新生儿胸片2、肺门与肺纹理:⑴新生儿肺门阴影多与中部纵隔阴影重叠不能显示。⑵正常右下肺动脉干的宽径一般在3~5mm范围内。⑶正常上肺野血管影之断面直径小于1mm。⑷肺纹理自肺门向外伸展逐渐分支变细,边缘光滑锐利,走行分布规则,肺外带看不到纹理。⑸正常新生儿生后24~72小时内的肺纹理常增粗模糊。正常新生儿胸片3、肺野:⑴一般足月新生儿于生后15分钟,已显示两肺充气完全,肺野清晰,胸廓扩展良好。⑵正常叶间胸膜出现率15%~70%。4、胸腺:(1)正常新生儿于正位胸片中胸腺的出现率38.8%~70%。(2)正位胸片上胸腺内缘与大血管、心脏重叠,外缘与下缘与肺组织相邻而显示清楚;侧位胸片上胸腺位于胸骨后,其下缘平直或微凸。(3)常见胸腺形态有以下几种:锥形、圆弧形、单侧或双侧帆形、波浪形、柱形和怪异形。正常新生儿胸片(前后位)•所有肋骨均为后肋(前肋为软骨,不显示)•肺尖到腰1-2椎体平面•两侧对称•两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心胸比例常大于60%•最下面一条为第12肋(浮肋)胸腺胸正位片:

右上纵隔大帆形胸腺几乎占满右上肺野。胸腺胸正位片:

中上纵隔大圆弧形胸腺覆盖大部心脏。新生儿柱状胸腺新生儿柱形大胸腺新生儿帆形大胸腺胸腺1岁心脏⑴正常新生儿生后1~3天内心脏阴影生理性增大,与动脉导管关闭有关,心胸比率于基础呼吸时以0.60为正常上限。⑵测量时以第8肋内缘连线作为胸内径测量,正常心胸比率比较稳定,少受呼吸影响。⑶心胸比率根据上海儿科医院测得正常值为:0~12小时:54.0±3.5%24~48小时:51.5±3.6%48~72小时:50.1±3.3%3~4天:49.2±2.7%心脏横径测量正常心脏各部位在胸片上的投影普大型心又称为球形心,见于全心衰、心肌炎、心包积液,胸片特点为:各房室均增大。多由左右心室、心房同时扩大或者心包内渗出、心影呈烧瓶样扩张所致。梨形心也称二尖瓣型心,见于二尖瓣瓣膜病变、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等。胸片特点为:主动脉结小,肺动脉段突出,房室增大。多由二尖瓣病变导致左房、右室及肺循环负荷增大所致。主动脉型心又称为靴型心,见于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瓣膜病变、法洛氏四联症。胸片特点为:主动脉结增大,心腰凹陷,心尖下移、隆突并向左增大。是多种原因引起左心室肥大的共同表现。纵隔影增宽见于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其胸片特点为:纵隔影增宽,主动脉壁钙化。胸主动脉瘤可伴有主动脉根部与升主动脉影增大,主动脉弓迂曲延长;主动脉夹层时有主动脉结突出,心影增大,左侧胸腔积液表现。先天性膈膨升先天性膈膨升发生率为4%。先天性膈膨升一般左侧比右侧常见;部分性膈膨升右侧多见,少数为双侧膈膨升。类型:1、完全性膈膨升2、部分性膈膨升3、双侧性膈膨升多数无症状,在偶然行胸片检查时发现,有症状者多在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即有所表现以呼吸困难及反复呼吸道感染为主。可有矛盾呼吸及肺不张。手术指征:患儿呼吸困难和反复感染,X线发现膈肌位置抬高达第3-4肋间,透视下可见双侧膈肌矛盾运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细颗粒影/磨玻璃样影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充气征NRDS分级Ⅰ级:两肺充气稍差,透亮度减低,其内可见细颗粒状密度增高影PS:细颗粒影:这是表面活性物质缺乏的典型描述。微小的肺不张和过度充气的区域相见分布,形成颗粒状的,半透明的肺野。缺乏表面活性物质时,小肺泡因表面张力较高,更容易萎陷,吸入气体就进入大气泡内。大肺泡的表面张力较低,不断变大,导致半透明、毛玻璃样或颗粒状的改变。肺容量较小(在没有正压通气的患儿)。出现支气管充气征。NRDS分级Ⅱ级:两肺透亮度进一步减低,呈磨玻璃样改变,肺野内可均匀心见分布的细颗粒密度增高影及支气管充气征,膈面尚清;II级RDSNRDS分级Ⅲ级:

肺内细颗粒阴影融合变大,边缘模糊,肺野透亮度明显减低,充气支气管征更加明显NRDS分级Ⅳ级:两肺野密度均匀增高,呈白肺样改变,心缘膈面消失。NRDS治疗前后对比新生儿湿肺(TTN)

新生儿湿肺又称暂时性呼吸困难、良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经肺内淋巴管排除肺内液体延迟使之积聚引起,是一种自限性疾病。X线征象变化快,建议短期随访,肺气肿多为代偿性肺气肿,程度较轻,随着症状的减轻肺气肿及斑片状阴影在2—3天吸收消失。TTN肺泡积液间质积液:右侧水平裂,两侧肋膈角两肺膨胀良好对称性两肺间质密度增高,自肺门向两肺野放射状分布胸膜渗出TTN男,8h。A.胸正位片:两肺呈磨玻璃状中侧较重,肺容积大,支气管广泛充气,两下肋胸膜及叶间膜稍厚—肺泡间质积液。B.胸正位片(24h后复查)肺野肺纹理增粗增多,伴少量网点影,胸膜微厚—间质积液。肺泡积液已消失。新生儿肺出血新生儿肺出血系指肺有两叶以上的面积出血,散在的局灶性出血不包括在内。常发生在许多严重并发症的晚期,多为死亡前的表现。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80.5%的患儿在肺出血12小时内死亡。新生儿肺出血胸正位片:肺野内弥漫分布小斑片影,大小不一,密度均匀,中内带较重,肺野暗,肺容积增大,心影大。

肺血管淤血影:两肺门血管影增多,两肺或呈较粗网状影。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又称新生儿慢性肺病。是早产儿、尤其是VLBW或ELBW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又有独特的临床、影像学及组织学特征。根据病理过程将BPD的X线分为4期:1期(1-3天):双肺野呈磨玻璃状改变;2期(4-10天):双肺完全不透明;3期(11-30天):进入慢性期,双肺野透光度扩大呈囊泡状,伴通气过度和肺不张;4期(1个月后):双肺野蜂窝状透亮区,伴通气过度。BPD27+1周的BPDBPD的CT表现BPD35+2周BPDBPD的CT表现吸入性肺炎发病机理胎儿肺在宫内不含气而含有一定量的液体,且胎儿肺在宫内为无效的呼吸运动,当胎儿在分娩之前发生窒息、缺氧时可使呼吸运动增强,致羊水吸入呼吸道,羊水被吸入之后很快被肺的毛细血管吸收,而胎脂、胎毛和脱落的角化上皮细胞对肺组织引起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产生无菌性炎症。吸入性肺炎分型:羊水吸入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乳汁吸入性肺炎羊水吸入性肺炎女,20min,羊水清(临床未提供),35+3W早产儿,呼吸稍促,两肺呼吸音低,有无罗音临床未提供。羊水吸入性肺炎男,1h,羊水清(临床未提供),生后气促,呼吸65次/分,两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罗音。胎粪吸入性肺炎

是宫内或产时吸入较多混有胎粪的羊水,是产前或产时发生的最常见的吸入性肺炎。以呼吸窘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病理改变为呼吸道的机械性阻塞和化学性炎症。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发病机理:胎儿在宫内发生缺氧时即可发生呼吸或喘气运动,此时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胎粪排出,污染了羊水,被污染的羊水随着胎儿呼吸运动的加强而被吸入呼吸道和肺,首先引起小气道机械性梗阻,当完全梗阻时出现肺不张,当胎粪部分阻塞呼吸道时,产生活瓣样效应,出现肺气肿。诊断要点病史:常有明确的缺氧病史,如胎儿宫内窘迫(胎动和或胎心异常)产时窒息或慢性宫内缺氧病史;有羊水胎粪污染的证据,如羊水中混有胎粪、胎盘及患儿指趾甲、皮肤、脐带粪染以及口、鼻腔吸引物中含有胎粪;气管插管时声门处或气管内吸引物可见胎粪。(羊水Ⅱ度~Ⅲ度污染,为诊断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前提和基础)X线检查:典型表现为两肺散在密度增高的粗颗粒或片状、云絮状阴影,或伴节段性肺不张及肺气肿胎粪吸入性肺炎41周剖宫产,羊水粪染复查吸入综合征影像学差异大,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不成正相关吸入综合征乳汁吸入性肺炎

指乳汁在吞咽时被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呼吸困难等表现,肺部继发感染时与细菌性肺炎相似。严重程度与吸入的量和次数有关。诊断要点病史:常有诱因。早产儿多见,尤其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有吞咽协调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食管闭锁或气管食管瘘;严重唇、腭裂者。临床表现:哺乳后突然出现呼吸停止、青紫或呛咳,气道内有乳汁吸出;临床突然出现呼吸窘迫、三凹征、肺部湿啰音增多,且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超过72小时;有引起吸入的原发病表现。X线表现:肺门阴影增宽,肺纹理增粗或出现斑片影,可伴肺气肿或肺不张新生儿肺炎

出生后28天内的新生儿由感染引起的肺炎病原体可为细菌和/或病毒,在X线上不易区分,可合并其他器官感染。X线表现:1、两肺广泛性浸润影;2、片状、大小不一、不对称的浸润影,常伴肺气肿、肺不张,偶见大叶实变伴脓胸、脓气胸、肺脓肿、肺大疱;3、两肺弥漫性模糊影,阴影密度深浅不一,以细菌性感染较多见;4、两肺门旁及内带肺野间质索条影,可伴散在的肺部浸润及明显肺气肿以及纵膈疝,以病毒性肺炎较多见。新生儿肺炎双肺纹理增多模糊肺脓肿新生儿肺炎右上叶肺炎右下叶肺炎新生儿肺炎右上肺不张右肺中叶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大泡肺气漏1.

肺间质气肿(PIE):

常发生在有肺实质疾病并在机械通气状态下的早产儿或足月儿,由于肺泡的通气不均一,气体容易进入顺应性好的肺单位,时期过度扩张而破裂所导致。2.气胸3.纵膈积气各种原因因空气进入纵隔胸膜内结缔组织间歇之间,可以是自发性,胸部创伤,医源性因素等。4.心包积气大部分发生早产儿RDS,在机械通气出现PIE和纵隔气肿后发生。肺间质气肿右侧大量气胸气胸肺纹理缺失明显的肺部压缩带纵隔气肿液气胸心包积气右上肺肺不张、右侧气胸、PICC位置深吸入性肺炎合并纵隔气肿皮肤皱褶气胸气腹纵膈气肿左侧颈部皮下积气先天性肺结核

先天性结核的发生必须母亲先有结合分支杆菌菌血症感染胎盘,或者母亲患有结核性子宫内膜炎,胎儿通过禅道是,吸入或吞入结核分枝杆菌。胎盘有一定的屏障功能,有时胎盘胎儿一侧可无结核病变。传播途径1、血行性: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脐静脉到达肝脏,现有肝内原发灶及重大的肝门淋巴结形成原发综合征,再血行播散至全身。2、非血行性

胎盘的干酪样坏死灶可破入羊水,胎儿再宫内经过吞咽、呼吸进入肠道及肺脏形成肠结核和肺结核。肺结核——原发性综合征肺门淋巴结结合及治疗后钙化肺结核-急性血行播散型系结核杆菌一次大量或短期内多次侵入血液引起。典型X线表现为两肺弥漫肺部的大小、密度、分布均匀的粟粒状影。肺结核-亚急性血行播散型系少量结核杆菌多次少量进入血液所致典型X线表现为两肺多发新旧不一、大小、密度、分布不均匀结节影。肺结核-浸润型继发性,呈时好时坏的慢性过程,渗出、增殖、播散、纤维化和空洞等多种不同性质病变同时存在。中上叶多见。结核疫苗接种后腋下淋巴结钙化胸腔积液少量:约300ml,显示两侧肋膈角变平变钝。中等量:液体达第二前肋以下,上界呈弧形,外高内低。大量:液体至第二前肋以上,纵隔移向健侧,肋间隙增宽,膈肌下降。局限性的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叶间积液肺底积液

锁骨骨折胸椎畸形新生儿腹部X线检查目录新生儿急腹症的特点新生儿急腹症的分类新生儿急腹症的主要X线表现食道闭锁及其分型幽门狭窄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空肠闭锁巨结肠肠套叠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急腹症的临床特点新生儿特有的发育不良或不发育病史不清、采集困难体查不合作、检查困难,投照难度大病情进展快病因:畸形、梗阻、炎症、出血、肿瘤、创伤等新生儿腹部急症的分类胃肠道发育畸形;如食道闭锁、幽门狭窄、十二指肠狭窄活闭锁。胃肠道穿孔实质性器官的病变,如肝脏肿瘤等炎症,比如;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套叠外伤;比如产伤、产后窒息等产生的应急反应新生儿腹部平片正常表现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先天性膈疝食管裂孔疝食道闭锁幽门狭窄或闭锁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空肠狭窄或闭锁胃扭转肠旋转不良巨结肠肠套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膈疝

胚胎发生膈疝的时间在10周左右。X线表现:

在患侧胸腔内可见疝入的肠管充气后表现的气泡样表现。先天性膈疝先天性膈疝食管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先天性膈肌发育缺陷,使部分胃通过食管裂孔疝进入胸腔,占膈疝的80%。X线:

胸部发现胃泡影,具有诊断意义。可行造影进一步明确。治疗:

滑疝一般不需要治疗可自行缓解,故1岁以内尽量不手术,除伴消化道出血等特殊情况。若为旁疝,因有发生绞窄可能,需尽早手术治疗。A:滑动疝:食管和胃上移B:食管旁疝(滚动疝):胃底和胃体移位至隔上,但食管和胃连接处仍在原位,容易发生绞窄C:混合疝气:食管和胃均移至膈上上消化道造影食管闭锁母亲羊水过多出生后口吐泡沫、咳嗽、憋气、紫绀吐奶胸腹部平片:右下肺吸入性肺炎;食道积气;腹部可见少量充气或无明显充气(要看闭锁的类型);胃管返折多为盲端食管闭锁分型1型:食道近端远端均闭锁2型:食管近端有瘘口与气管相同,食道远端闭锁3型:食道近端闭锁,远端与气管相通,最多见的类型,占85-90%。4型:食道远近端均与气管相通5型:食道无闭锁,仅有一瘘口与气管相通,呈“H”型1型、2型肠腔无积气3型-5型肠腔有充气。下不去的胃管形成的“U”型袢红色箭头示食管-气管瘘;黑色箭头示食管;白色箭头示气管食管闭锁手术前后幽门狭窄生后2-3周出现呕吐,非胆汁性呈渐进性加强胃扩张、潴留液增多,肠气减少GI:幽门管阻塞征(排空慢、蠕动增强、食道反流)幽门管细长(线样征)环肌增厚,肩征蕈伞征;乳头征;鸟嘴征: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生后呕吐,狭窄点在十二指肠大乳头以下则出现呕吐胆汁典型的X线征象双泡征三泡征单泡征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A:腹部立位X线平片示肠梗阻(双泡征)B:钡餐造影示十二指肠降段梗阻十二指肠闭锁空肠闭锁可见有单泡征、双泡征胃扭转胃扭转是指全胃或者一部分胃,绕轴异常旋转,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和50~60岁的中老年人群根据病情及表现分为急性胃扭转和慢性胃扭转,急性胃扭转病死率为30%~50%,主要死因为器官坏死、穿慢性胃扭转表现不明显,不易被诊断。发病分型急性:多见,发作急剧,症状严重。慢性:复发性,扭转程度90°~360°不等,器官轴常呈180°扭转,网膜轴多为90°扭转胃扭转A:器官轴型:胃大弯沿着器官长轴(即贲门与幽门纵轴)向前、向上扭转,占85%;B:肠系膜轴型:胃沿着大网膜和小网膜之间的轴心(即以胃大弯、胃小弯重点连线为轴),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旋转,占15%,可造成器官缺血,常需紧急手术。混合型:介于两者之间。器官轴型胃扭转,胃大小弯反向,张力较高(箭头所示)X线特征:器官轴型:1、食管粘膜和胃粘膜有交叉现象;2、胃大弯位于胃小弯之上3、幽门窦部的位置高于十二指肠球部,垂直向下,球部呈倒吊状;4、双胃泡双液面;5、食管腹段延长,且开口于胃下方。肠系膜轴型:1、胃粘膜呈十字交叉2、胃体呈环状3、胃影可见两个液面4、食管腹段不延长上消分度(1)轻度,x线造影表现为仰卧位时对比剂不能通过,可见“界面征”,取立位后造影剂通过顺畅。(2)中度,x线造影表现为仰卧位时对比剂不能通过,可见“界面征”。取立位后对比剂仍不能通过或通过较为困难,取俯卧右前斜位时对比剂通过顺畅。(3)重度,X线造影表现为立位对比剂不能通过,俯卧右前斜位对比剂不能通过或缓慢通过,胃体翻转,胃大、小弯位置交换治疗有自愈可能,扭转<180°者,绝大多数不需要手术体位疗法:上半身抬高45°右侧卧位或稍前倾右侧卧位(奶流入胃体幽门窦部)少食多餐一般3~4个月症状可自然减轻或消失米粉加入牛奶配置成稠厚奶汁个别症状严重患儿手术复位和胃固定术,急性胃扭转出血穿孔紧急手术肠旋转不良和肠扭转

概念指在胚胎期肠道以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为轴心的旋转运动不完全或异常,使肠道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的附着不全,导致十二指肠受压,中肠扭转等一系列病变。

确诊主要依靠X线检查:

1、平片:双泡征

2、钡灌肠:盲肠和升结肠位于上腹部或左侧腹部。

3、钡餐:梗阻部位以及十二指肠、空肠起始段形态双泡征回盲部位置正常回盲部位置异常十二指肠位置正常十二指肠不完全性梗阻小肠扭转小肠扭转乙状结肠扭转:常见老年人巨结肠巨结肠是肠壁神经先天性发育停顿,引起的原因为:肠壁神经细胞减少和缺如。肠壁神经母细胞从头到尾端的方向移行,各种原因导致肠壁神经发育停顿或神经细胞变性,使停顿开始部位的远端肌壁中缺乏神经节细胞,使远端无神经节细胞的肠管呈痉挛、狭窄状,形成功能性肠梗阻。位于尾端的乙状结肠及直肠是最后神经母细胞伸入的肠段,因此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此种改变为典型的巨结肠,约占先天性巨结肠的90%以上。巨结肠分型A:正常肠管B:常见型巨结肠C:全结肠型巨结肠D:长段型巨结肠E:短段型巨结肠巨结肠先天性巨结肠钡剂灌肠造影影像即巨结肠肠壁神经节细胞示意图A:右侧箭头示降结肠明显扩张,左侧箭头示乙状结肠远端狭窄;B:肠壁神经节细胞肠段呈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