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独家原创】_第1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独家原创】_第2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独家原创】_第3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独家原创】_第4页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独家原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小学二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组:赵全军使用时间:2017年9月1最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表格式)特别说明:教案为本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使用,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有趣的七巧板三、表内乘法(一)四、表内除法(一)五、米和厘米●我们身上的“尺”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七、观察物体八、期末复习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课时数课时总数1学讲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2、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重、难点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复习导入(二)揭示课题:(三)结合情境、探究新知(四)巩固练习(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外1、用竖式计算45+1780-59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注意什么?2、口算下面各题2+4+3=30+40+20=2+30+5=70-30-20=17-7-5=14-9-2=提问: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探究连加1、出示例1,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2、尝试列式。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1)随生答板书:(1)19+2746+26(2)19+27+26或27+26+1926+19+273尝试竖式计算:师:,你准备怎么计算算出来的?4、比较两种算法,哪种更便捷?探究连减出示试一试90-25-28=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基础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提高练习2、想想做做第3题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3、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师:还剩多少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课题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课时数课时总数2学讲目标1、能够正确计算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结果,知道哪些算式可以口算,且能口算的要口算。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在混合运算中,遇到能口算的要口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先学探究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反馈完善:出示连加、连减的算式。72-16-25=14+57+2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出示例2.读题,说一说:求还剩多少只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38+42-33=提问:这是什么样的算式?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根据前面的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用竖式算一算吗?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指名交流。提问:你是怎样想的?追问:你们计算的顺序都是这样的吗?你是怎样写的呢?追问:还有其他的写法吗?学生齐读两组算式,教师再次板书。383880+42+42–33──────808047–33──47提问:你认为哪种写法简便些?(学生交流)试一试。出示60-38+40=你会计算吗?下面请大家先计算第一步,板书:接下来应该算什么?(22+40)指出:在计算中,遇到能口算的就口算。出示口算卡片:30+40=45+20=81-30=64-4=3+74=26+70=53-10=97-70=1、“想想做做”第1、2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2、“想想做做”第3题说说哪一步可以口算。3、“想想做做”第4题求还剩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答:用减法计算,用原来的减去吃了的。求现在一共有多少棵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答:把剩下的和又买来的合起来。4、“想想做做”第5题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怎样想?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独立完成,交流算式。求女生栽树多少棵?需要知道哪些条件?你是怎样想的呢?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课题练习一课时数课时总数3学讲目标1、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计算水平。2、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简单接触同样多的知识,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准备。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进一步巩固三个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知识再现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四、全课总结:五、作业(出示口算卡片)4+26=35-7=35+6=45-20=68+9=70-8=比一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又快又稳!让学生开火车口答。1、出示教材第5页第2题。让学生先算一算,然后交流: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提问:你的竖式是怎样写的?哪些可以直接口算?(其中第1题第二步口算,第2题第一步口算,第3题第二步口算。)提醒学生:能口算的就口算。2、出示教材第5页第3题。(1)提问:算出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是什么意思?学生完成后,交流:有用一步计算的吗?是哪些情况?指出:当第一步算出是整十数时,第二步加法可以口算。这样更简便。(2)我们来看右图中的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出:在连加算式中,如果发现两个数相加得整十数时,可以先算,这样更简便。1、出示教材第5页第4题。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求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怎样想?学生回答后,提问:算式怎样写?学生独立完成。2、出示自备思考题。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讨论:怎样才能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提示:相同数量的部分先不考虑。讨论:28、30和22、24,怎样使这四个数变成相等的两部分呢?出示:□+□=□+□你能说出怎样交换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指出:只要将30和22一组或者将24和28一组,就可以使两车的苹果个数同样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补充习题》课题解决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课时数课时总数4学讲目标1、在操作过程中,感悟同样多的不同思维角度,探究求同样多的多种解题策略。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将策略用数学思想、数学语言准确表达。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先学探究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反馈完善:四、全课总结:五、作业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彩珠,小军和芳芳已经穿好了一些。看,现在,小军穿了8个,芳芳穿了12个。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请大家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引导:先摆8个代表小军的,教师示范。再摆12个代表芳芳的。小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小军再穿上4个彩珠就和芳芳同样多。把芳芳的彩珠拿走4个就和小军同样多。拿出芳芳的2个彩珠给小军。比较上面的过程,你能说一说吗?第(1)、(2)种是把相差的部分添上或拿走。第(3)种是从多的里面拿出一部分给少的。讨论:你知道拿走的一部分是多少吗?得出:是4个的一半,也就是2个。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1、“想想做做”第1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根据问题,观察比较。在图中将第一行的小棒拿几根摆到第二行呢?学生动手拿一拿。交流结果。2、“想想做做”第2题(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一说,然后回答问题。引导:能从第二行中拿几个到第一行,使两行同样多吗?为什么?(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3、“想想做做”第3题读题,独立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求一共养了多少只鸡你会怎样想这个问题?提问:要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4、“想想做做”第4题(1)要求左边比右边多摆了多少盆怎样想?(2)知道左边比右边多摆了8盆,可以怎样做?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你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补》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课时数课时总数5学讲目标1、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学会解答这类实际问题。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先学探究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反馈完善:四、全课总结:谈话:小朋友们,花园里有许多漂亮的花儿,你想看吗?出示:红花7朵,蓝花5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一共有多少朵花?追问: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红花比蓝花多几朵?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教师示范操作。红花比蓝花多2朵,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出示例题,提出问题。(1)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小平做了多少朵?在解决问题前我们先来猜一猜:谁做的最多?谁做的最少?你是怎样想的?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要求小华做了多少朵?需要哪些信息?齐读。读了这两个信息,你能知道小华做了多少朵吗?你是怎么想的?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引导学生操作。教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请你用刚才解决第(1)题的方法和同桌一起摆一摆,算一算。学生同桌两人一起操作。组织交流:你们是怎样摆的?怎样想的?提问:拿走3个,就是“少摆3个”怎样列式呢?板书:11-3=8(朵)(4)这又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另一个知识: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用减法算。比较两题的联系与区别。为什么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花用加法算,求小平做了多少朵花用减法计算呢?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1、“想想做做”第1题先根据要求画一画,再解答。2、“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图,指导学生看图,帮助学生理解图意。让学生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3、“想想做做”第3、4、5题学生读题,独立解答,集体订正。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合作得非常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题练习二课时数课时总数6学讲目标1、通过练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明确计算的要求,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知识再现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四、全课总结:口算16-7=100-40=6+80=67—7=63—20=57—5=70+19=60—8=3+8=15-5=用竖式计算:47+22=50-17=75-22=15+25=23+34=26+31=58-24=80-64=提问:什么样的算式可以口算?1、完成第1题。交流:你是怎样算的?哪些可以口算?2、完成第2题。这几组题有什么规律吗?提问:第(3)题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每次少5,反之,从右往左,每次多5。指导学生检查,从左开始,再算一算,是否正好等于35.3、完成第3题。读题,要求红旗有多少面选择哪两个条件?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求绿旗呢?1、完成第4题。读一读,这里只有一个条件,怎样解决问题呢?小军说:我拍的比小芳少。你能知道什么?这个数比20小。猜一猜:可能少几呢?求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这些数中,最大是几。要求的数越大,去掉的数就越小。20-1=19(下)同理解答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2、完成第5题。独立解答第(1)小题,提问:怎样求一共的人数?参加三项活动,就把这三项活动的人数合起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指出:在提问题时,先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然后确定加法就是求一共是多少,减法一般就是求相差多少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题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课时数课时总数7学讲目标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认识多边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教学准备挂图、课件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引入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反馈完善:四、全课总结: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1、出示例题图:里面的图形非常多,你认识哪些图形,能找一找吗?交流:我找出了有三角形。你知道它有几条边吗?你能从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你能帮老师再找出一个边数相同的图形吗?你知道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4条边的图形。学生尝试找图形,没有找到4条边的学生,用手指在图中描一描。小结: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板书:四边形:4条边。2、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它们有4条边,也可以称为四边形。认识五边形。继续交流:你还能找到几条边相同的图形?出示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条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板书:五边形:5条边。学生齐读。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3、认识六边形。还有几条边的图形?出示六边形,让学生一起数一数边数,提问:你能说一说它的名称吗?交流:有6条边的是六边形。板书:六边形:六条边。1、“想想做做”第1题分小组讨论,汇报。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2、“想想做做”第2题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同桌比一比,看看围得对不对。3、“想想做做”第3题(1)读题,出示第(1)个图形示范在图中写上6,表示有6条边,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说一说,如何分辨一个图形是几边形?4、“想想做做”第4题(1)拿出准备好的图形,说说你剪出的是什么图形?(2)交流:正方形剪下三角形,剩下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将得到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5“想想做做”第5题拿出一个四边形,仿照图中的样子,将这个图形分成四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课时数课时总数8学讲目标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图形的名称,能从实物中找到这种图形。2、在拼图形、画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准备三角形,钉子板,长方形框架。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先学探究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反馈完善:四、全课总结:五、作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你能找出来吗?认识平行四边形。出示情境图中的三个图。让学生在实物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出示篱笆画面,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你找到了吗?说一说是什么图形?指出:它们都是四边形。分别给一个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平行四边形?拼平行四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把相同的三角尺。学生动手拼一拼,同桌交流,集体展示。带领全班学生一起看拼出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在黑板上画出来。提问:在拼出的这些图形中,你认识哪些图形,哪个图形你不认识?指着平行四边形图问:谁认识这个图形?集体拼一拼,并板书:平行四边形1、“想想做做”第1题说说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再给它图上颜色。2、“想想做做”第2题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互相展示,并交流围的方法。对应的边要一样长。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框,引导学生观察:在拉的过程中木框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4、用小棒摆出平行四边形。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再用8根小棒摆一摆,交流。5、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名比一比,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请你们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展示。6“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观察图形,思考:它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这些三角形都相同吗?让学生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画一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课题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课时数课时总数9学讲目标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2、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认识多边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教学准备挂图、课件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引入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反馈完善:四、全课总结: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你们从没有去过的地方,那就是有趣的“图形王国”。1、出示例题图:里面的图形非常多,你认识哪些图形,能找一找吗?交流:我找出了有三角形。你知道它有几条边吗?你能从中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你能帮老师再找出一个边数相同的图形吗?你知道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4条边的图形。学生尝试找图形,没有找到4条边的学生,用手指在图中描一描。小结:像这样有4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板书:四边形:4条边。2、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用手沿着四周摸一摸,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它们有4条边,也可以称为四边形。认识五边形。继续交流:你还能找到几条边相同的图形?出示五边形,让学生数一数边的条数,说一说各有几条边,是几边形,板书:五边形:5条边。学生齐读。让学生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形状的五边形。3、认识六边形。还有几条边的图形?出示六边形,让学生一起数一数边数,提问:你能说一说它的名称吗?交流:有6条边的是六边形。板书:六边形:六条边。1、“想想做做”第1题分小组讨论,汇报。指名上来指一指、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2、“想想做做”第2题在钉子板上围一围。同桌比一比,看看围得对不对。3、“想想做做”第3题(1)读题,出示第(1)个图形示范在图中写上6,表示有6条边,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说一说,如何分辨一个图形是几边形?4、“想想做做”第4题(1)拿出准备好的图形,说说你剪出的是什么图形?(2)交流:正方形剪下三角形,剩下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将得到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5“想想做做”第5题拿出一个四边形,仿照图中的样子,将这个图形分成四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课时数课时总数10学讲目标1、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图形的名称,能从实物中找到这种图形。2、在拼图形、画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力。3、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体会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学准备三角形,钉子板,长方形框架。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先学探究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反馈完善:四、全课总结:五、作业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你能找出来吗?认识平行四边形。出示情境图中的三个图。让学生在实物图中找出平行四边形。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出示篱笆画面,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你找到了吗?说一说是什么图形?指出:它们都是四边形。分别给一个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平行四边形?拼平行四边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把相同的三角尺。学生动手拼一拼,同桌交流,集体展示。带领全班学生一起看拼出的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在黑板上画出来。提问:在拼出的这些图形中,你认识哪些图形,哪个图形你不认识?指着平行四边形图问:谁认识这个图形?集体拼一拼,并板书:平行四边形1、“想想做做”第1题说说哪些是平行四边形?再给它图上颜色。2、“想想做做”第2题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内互相展示,并交流围的方法。对应的边要一样长。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什么图形?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框,引导学生观察:在拉的过程中木框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之间的联系。4、用小棒摆出平行四边形。用6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再用8根小棒摆一摆,交流。5、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名比一比,看看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请你们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贴在黑板上展示。6“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观察图形,思考:它们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这些三角形都相同吗?让学生能从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画一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征吗?你能在钉子板上围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课题练习三课时数课时总数11学讲目标1、参与对图形的围、搭、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2、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重、难点加深对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准备长方形纸、两个任意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知识再现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四、全课总结:五、作业出示第4题。提问:你看到是什么图形?你能把这些图形改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说,教师示范操作。提问:其他的点可以改动吗?指出:可以任意改动一个点将它变成平行四边形。1、完成第1题。(1)教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沿着长边对折,展开后,再折入一个角,成为一个五边形。提问:现在是几边形?再将另一个角的入。这又是几边形?你会折吗?学生照样子折一折。按照教材照样子继续折一折。启发:你还能继续往下折吗?组织学生先小组讨论、交流,2、完成第2题。小结:四边形,把不靠在一起的两点连接,画一条线,分成了2个三角形。五边形,从一点出发,依次连接两点,画出两条线,分成了3个三角形。六边形,从一点出发,依次连接两点,画出三条线,分成了4个三角形。3、完成第3题。拿出准备好的两个三角形,拼一拼。组织交流。1、完成第5题。拿出长方形和剪刀。示范折出一条线。你猜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然后用剪刀沿着这条线剪下来。再动手拼一拼。指导学生动手试一试,剪的结果可有多种方法,只要符合要求即可。2、完成第6题。出示准备好的如第6题图的三个图形。提问:你能拼成什么图形?指出:可以拼成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平面图形?指出:平面图形有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补》课题有趣的七巧板课时数课时总数12学讲目标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七巧板,通过拼图,体会图形的变换。2、培养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难点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七巧板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引入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反馈完善:四、全课总结:小朋友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老师拼了许多漂亮的图形,想不想欣赏一下?揭示课题你街知道这些漂亮的图形都是用什么拼成的吗?知道它为什么叫七巧板吗?(它有七块)不仅仅因为如此,更因为它有趣,能拼出许许多多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七巧板”。介绍七巧板的由来。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也称“七巧图”。七巧板流传到国外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被称为“唐图”。1、认识七巧板。提问:一副七巧板有几块?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在组长的带领下合作完成探索。提问: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七巧板中的“巧”是什么意思?因为七巧板会变,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七巧板就会不停地“变”,想不想试试?下面我们就来进行一场“魔术比赛”。2、用两块拼你会用七巧板中的两块来拼一个正方形吗?拼之前先想想,你准备用哪两块来拼呢?师参与小组活动,适时点拨,同桌互相交流。拼一拼,拼完后互相检查看看是否拼成了正方形。追问:用这两块三角形还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拼看。小结: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1、用三块拼。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哪些已经认识的图形呢?请你试一试,比比哪个小组的同学拼的图形种类最多。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后反馈。小结:用七巧板中的三块可以拼成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等。2、用四、五、六块拼。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六块也能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你想拼吗?活动: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适时点拨。反馈:教师对有创意的拼图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拼的。3、用七块拼(欣赏)。小朋友表现得真棒,老师也想给大家变个魔术。(出示课件)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还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模仿:拼好的人、大树、兔子图形。课题认识乘法课时数课时总数13学讲目标1.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2.在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求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简便。重、难点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例题场景图、小棒、图片各若干。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先学探究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3.完成“试一试”,深化感知。三、在探索交流中初步认识乘法四、在多种形式的练习中,检测完善内化新知。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连加出示:4+4+4

2+3+6

5+5+5谈话: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你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吗?跟同桌的小朋友一起商量。提问:你能再说一些这样的加法算式,并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吗?在观察中体会意义。提问: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吗?你是怎样知道的?再问: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启发:这两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2相加

4个3相加)(1)第1题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提问: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怎样列式?这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2)继续要求学生摆小棒:每堆摆4根,摆3堆。提问: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1.创设情境,引入乘法。出示第二个例题图。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谈话:请小朋友先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再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板书:2+2+2+2=8)提问:(将电脑图片增加到6个2)现在是几个几相加,你能很快地写出加法算式吗?(将电脑图片增加到10个2)现在呢?要求学生独立写算式。2.自主创造、简化写法。3.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提问:那么2×4可以怎样读呢?谁来试一试?边讲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边板书。提问: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4.读写乘法算式,体会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5.教学“试一试”。出示“试一试”。先指导看图,后独立完成,再评讲校对,并让学生说一说,求5个4的和是多少,哪种写法比较简便。6.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反馈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3、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中,进行课堂总结、应用升华课题练习四课时数课时总数14学讲目标1、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2、能根据图意,说出各是几个几,再分别列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重、难点能根据图意,说出各是几个几,再分别列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教学准备学具(小棒),小黑板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知识再现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四、反思总结1.看图先填空,再写加法和乘法算式。一共有()个3。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或2.读乘法算式,再说出乘数和积各是多少。5×4=206×2=123×8=24请学生读读,说说乘数是几,积是几。3.导入新课:1.第1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读懂题意,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独立操作,集体讨论订正。2.第2题(1)出示第图。(2)提问:观察图,说说图意:有份苹果?每份有多少个?求一共有多少个,是求几个几相加?(3)学生独立填书,写出一道加法和两道乘法算式,集体交流。1.第3题看图,你发现了什么?提问:5个是怎么数的?3个呢?指出;在同一幅图中,如果既可以横着看又可以竖着看,那么它就表示两种意义。2.第4题(1)出示第4题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求几个几相加?(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集体交流。3.分小组活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周围事物,说出一些可用乘法计算的问题,集体交流。4.完成“想想做做”55.第6题。(1)你会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学生独立改写。(2)集体交流,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改写?6.第7题(1)观察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独立完成第2小题,方法同1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7.第8题(1)观察图,说说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课题1~4的乘法口诀课时数课时总数15学讲目标1、在教师帮助下,经历1~4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

2、使学生在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重、难点让学生经历1~4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教学准备小黑板、小棒

、挂图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导入二、探究交流四、课后延伸师生比赛:老师这里有两组题,谁愿意跟老师来比一比。⑴第一组:加法⑵第二组:乘法1、情景一玩荡秋千(例四)⑴观察场图景:师:(这是什么活动?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谁来当小小解说员?⑵学习第一句口诀(一三得三)师:图上有一个3人,一个3是3。怎样列算式?板书:1个3是31×3=33×1=3师:我们可以编出什么口诀:一三得三师:一三得三表示什么意思呀?⑶学习口诀(二三得六)(又出示一只秋千船)(出示:2个3相加是6)师:2个3相加是6,怎样列算式?(出示:2×3=6

3×2=6)自主探究:你能根据2×3=6

3×2=6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⑷学习口诀(三三得九)师:算式怎样列?(出示:3×3=9)你能编出乘法口诀吗?师请学生闭着眼睛试着背一背。师指名背一背,并表扬背得熟的小朋友。师:你记得这么快,有什么好方法吗?⑹想一想乘法口诀记熟了,会灵活运用吗?小黑板出示:计算。2、情景二出示:小朋友玩火车活动场景。师:谁来当小小解说员呢?⑴准备题一节车厢坐4人,2节车厢坐几个?3节呢?4节呢?请跟着老师算一算,填一填把表格填完整。(学生写在试一试作业纸上)车厢的个数1234人数4⑵学生自编口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四句口诀的意思。师:你能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背熟4的乘法口诀吗?先试着背一背!⑶背口诀:①指名背;②一起顺着背;③倒着背;④打乱顺序背。(表扬:你们个个有好记性!)师:假如我忘记三四多少了,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我吗?小结:同学们,你发现做乘法,想什么能算得又对又快呀?3、情景三玩翘翘板⑴出示:玩翘翘板场景图让学生根据场景图独立思考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并编出2的乘法口诀。请填在试一试作业纸上!指名说说两句口诀的意思,教师板书两句口诀,齐读。⑵学习1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自己填写1×1=□

,并编出口诀。板书:一一得一4、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学会了1、2、3、4的乘法口诀。齐读1、2、3、4的乘法口诀。我们以后做乘法就想乘法口诀能算得又对又快!三、反馈完善1、游戏——对对碰游戏玩法:一人边拍手边说口诀的前半句;另一人边拍手边接口诀的后半句;答对后,两人对击掌三下,同时说:“对对对”!如果答错,就请对方想一想。两人轮流出题。①教师带着全体学生一起玩。②谁愿意跟老师一起玩的?师:二三(

)生:(得六)师生:对对对!生:三四(

)师:(十二)师生:对对对!③你们想玩吗?同桌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吧。

游戏就玩到这,下课再找好朋友玩。2、摆一摆说一说(“想想做做”第1题)教师读题,明确题目要求:①看加法算式摆小棒;②列乘法算式;③把口诀填完整。同桌互相检查摆小棒和填写的情况。(同桌一人摆、填,一人检查。)3、看一看写一写(“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师:横着看,有几个几?列成乘法算式是什么?竖着看呢?小结:横着看可以看作2个4,竖着看可以看作4个2。不管怎样看,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用同一句口诀。4、连一连想一想(“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作业后,同桌互相检查,并反馈作业情况。问:仔细观察这道题,你有什么发现?引导:一般情况下,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相关的乘法算式。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6、童谣诵读《数青蛙》老师这里有一首童谣《数青蛙》,可是还不完整,愿意帮助老师把它填完整吗?小黑板出示不完整的童谣。指名口答,并选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师生边拍手边读童谣。谈话: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卡片,卡片上的内容为1~4的乘法,做好后请爸爸妈妈考考你学得怎样。课题练习五课时数课时总数16学讲目标1、通过乘法口诀的运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1、2、3、4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计算相关乘法。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及有关概念,初步体会乘法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初步能力。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熟记1~4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1~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知识再现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四、全课小结1.看算式说口诀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说乘法口诀。2.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一句口诀。问:通过这两题,你有什么发现?引导:通常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算式。1、比比谁的记性好。(第1题)⑴找规律小黑板出示:1-4的乘法口诀齐读一遍口诀。问: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①1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的呢?3,4呢?②观察,2的乘法口诀后一句的积与前一句的积相差几?3的乘法口诀呢?4的乘法口诀呢?③找到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熟练而迅速的记住乘法口诀。⑵齐背一遍口诀。抢答:教师说口诀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教师作出判断。⑶背口诀比赛:男女生挑战赛,个人挑战赛,同桌挑战赛。2、比比谁的速度快。(第2题)校对答案,挑几个算式问:你用了哪句口诀?这句口诀还能用于别的算式吗?3、比比谁的答案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师:指名答案多的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引导总结:前两题是想关于3、4的乘法口诀来解答,后一题想积是4的乘法口诀解答。4、比比谁的眼力好。(第3题)⑴学生独立完成。⑵校对:做错的同学找出错误原因。⑶提问:从这一组口算中,你们有哪些收获?⑷小组交流:上下两题有何联系与区别?⑸全班汇报。⑹问:为什么换了个符号,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了呢?引导总结:计算时,要注意看清运算符号。5、练一练:在○里填上“<”、“>”或“=”4×4○4+42×1○2+12×2○2+2比比谁的解题能力强。(第5题)⑴看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和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说。⑵

你能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谁会解决?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课题5的乘法口诀课时数课时总数17学讲目标1.理解5的乘法口诀,会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重、难点经历编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教学准备卡片、小黑板、挂图。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导入二、合作交流三、反馈完善四、反思总结这些指头娃娃已经坐上了小船,看着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1、整理、填写图表(小组合作完成)船的只数12345人数5反馈:你是怎样填,怎样想的?有好方法吗?2、编写5的乘法口诀以前大家知道了1-4的乘法口诀,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来研究学编5的乘法口诀。(1)、你们知道一只船坐5人,是几个5?(1个5)能编出乘法口诀吗?先独立思考。(2)、小组讨论交流,编出口诀完成书本填空。(3)、全班交流引导其他组的小朋友提问:每一句口诀是什么意思?1个5是55×1=5一五得五2个5相加5×2=10五五二十五3个5相加3×5=15三五十五4个5相加4×5=20四五二十5个5相加5×5=25五五二十五3、你发现这些算式或口诀中,乘数、积有什么特点?4、形成应用将5的乘法口诀读一读。同桌互背5的乘法口诀。师生对口令5、知识拓展喜羊羊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秘密?5×=205×=25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秘密:积的个数是0,方框里应填双数,积的个位是5,方框里应填单数。6、教学“想一想”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完成书第29页“想一想”中的题目吗?学生做完后指名说说用了那句口诀。1、“想想做做”第1题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2、“想想做做”第2题将所有卡片发给学生,然后请拿口诀的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谁是该句口诀的好朋友,就举起手中的卡片。集体读一读。3、“想想做做”第4题(1)青蛙一次跳了几格,到几?跳2次呢?集体在教材上画从3—6的箭头。第3次跳到几?指名说。4、“想想做做”第5题跳绳的有几个几?提问:要求跳绳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想?独立完成。今天你练习了哪些知识?掌握了什么? 课题乘加、乘减课时数课时总数18学讲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乘加乘减式题。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选择合适的算式,培养创新意识。重、难点能灵活运用1~5的乘法口诀口算乘加、乘减式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挂图、小黑板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先学探究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反馈完善四、课堂总结小明今天想带各位小朋友去他家参观金鱼呢?想不想去啊?不过咱们可得正确他提的问题才能去呢!有没有信心答对啊?看卡片口算:3×54×38×46×55×96×43×22×87×14×59×32×72.填空:(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1)3个2相加得(),再加上1个2是()。(2)4个3相加得(),再减1个3是()。学情预判:回答得真棒!咱们一起去咯!(出示图:四个鱼缸,有3个鱼缸里有4条金鱼,一个鱼缸里只有1条)这些金鱼是生物小组的同学精心培养的,你们喜欢吗?问题:他们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1、探究讨论:要知道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你是怎么知道的?交流:(1)把每个鱼缸里金鱼的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4+4+4+1)板书:4+4+4+1=13(条)(2)先把3个4条相加再加1条。(4×3+1)板书:4×3+1=13(条)2、再次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列式吗?(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把第4个鱼缸也看成有4条金鱼可以列出乘法算式)可小组相互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4-3问:4×4表示什么?为什么要减33、归纳像4×3+1这样的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我们叫它乘加算式,4×4-3有乘又有减,我们叫它乘减算式,你能看着这两个算式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师: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或有乘法又有减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1、教材第31--32页第1、3、4题第1题,你是怎样列式的?4×5+2=2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第3题,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3、第4题,先按照规律再画5个圆,引导学生发现排列规律,然后解决问题。今天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课题练习六1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熟记1-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难点巩固1-5的乘法口诀并灵活运用教学准备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知识再现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四、反思总结1、整理口诀。师:这节课我们来数本子。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本本子?你打算几本几本数?谁能列算式?我们可以用哪个口诀来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5的乘法口诀。(要注意把算式和口诀相联系)有意将1-5的乘法口诀排出阶梯状。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口诀吧。(先横着读一遍,再竖着读一遍。)观察黑板上的口诀。你发现什么规律?(四人小组讨论,指名回答。)观察:1的乘法口诀有几句?2、3、4、5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练习1-5的乘法口诀(揭示课题)。2、记忆口诀。(1)记忆:运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熟练记忆口诀。(2)采用各种形式检查记忆效果。(集体背、小组背、独立背)(3)交流记忆方法。3、运用口诀老师说一句口诀,学生能很快说出两道乘法口诀算式。小组之间玩游戏。1、说一说,第2题指导学生观察图,说说这图是什么意思?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说花上的乘法算式和得数,另一个进行评价,如果他说对了,就奖一朵小红花。2、比一比,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3、算一算,第4题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1)独立完成(2)校对;任选几个算式,说说用了哪句口诀?哪两个算式用的口诀相同?5+5为什么不是25?是几个5相加?你能改成乘法算式吗?(3)请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经验。第5题〈1〉独立计算出结果。〈2〉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3×3+3(1)先算什么?也就是几个3相加?(2)再加一个,现在是几个3相加?(3)练说:3个3相加,再加1个3,共是4个3,也就是三四十二。〈4〉4×3-45×2-25×5-5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题练习六2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会分析乘法简单应用题的关系。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及语言表达能力。重、难点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几个几相加”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知识再现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四、反思总结师:星期天,小朋友们去敬老院看望爷爷奶奶。小芳说他们牙齿不好,只能吃比较软的东西,所以特地带了软软甜甜的香蕉。她带了2串香蕉,每串5个,一共带了多少个香蕉?求一共带了多少个就是求几个几相加?应该怎样列式计算?2×5=10或5×2=10你用了哪一句口诀?说说2、5、10、2×5各表示的意思。提问:我们是按怎样的步骤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碰到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不能立刻列式解决问题,而应该分几步走。第一:读懂图意;第二:想“几个几相加”;第三:列式解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练习简单的乘法应用题(揭示课题)。第6题引导学生说说观察图,说说已知什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用什么方法计算?第7题提问: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我们求什么?追问:也就是求“几个几相加”?列式解答。1、第8题出示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邮票是怎样排的?学生独立观察完成。第9题抛硬币。认识“正”,你知道这个字有几笔?教师示范抛硬币,告诉学生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教师示范记录。3、第10题敬老院还有一座猴山,平时爷爷奶奶们经常去看猴子的,小猴子们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四人小组: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汇报交流。思考题。想一想,每个图中的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乘法眼光发现:3,用1×2+1=3可以想2个1再加1;8,2×3+2=8想3个2再加2;15,3×4+3=15想4个3再加3。提问:最后一题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想5个4再加4得24。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题6的乘法口诀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经历6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掌握6的乘法口诀。2.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难点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探索,总结6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旧知回忆,揭示课题。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三、全班交流,识记口诀。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1.复习1—5的乘法口诀。2.所学乘法口诀的相关3个练习。3.学生认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将学习6的乘法口诀。教学例题。(课件出示主题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师:1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多少人?3、4、5、6次呢?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提问:要求几个6是多少,会写乘法算式吗?会编相关的口诀吗?出示表格,让学生自己填写。2.写乘法算式,编口诀。学生在表格下面写出乘法算式,再试着编口诀。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流。师:观察这些口诀,说说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师:怎样记住这些口诀?你认为哪一句最好记,哪一句最难记?你打算怎样记住它们?请学生和自己的同桌说说。1.记忆口诀。学生齐读6的乘法口诀。突然想不起一句口诀了怎么办?例如:四六多少?只知道三六十八,能想起四六多少么?3、教学“想一想”。出示“想一想”6×2=()6×5=()师:说说各用了哪一句口诀?口算出结果,集体交流。(一)基础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比较每组两个算式并集体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力求都算对,集体交流,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二)综合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要求学生多做一遍,然后集体交流。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想想做做”第6、7题。独立列式、口算、集体订正。课题练习七1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含义的认识,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有关乘法计算。2、通过练习,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3、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运用口诀进行乘法的有关计算。教学准备小黑板、每人准备1—6的数字卡片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知识再现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四、反思总结1、出示口诀练习。2、同桌活动完成第2题。拿出1—6的数字卡片,两人各抽出3张卡片,按顺序说出卡片上的数与4、5、6相乘的积。3、完成第3题。(1)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一连。(2)比较:连在一起的算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6×4和4×6,得数相同,用的口诀相同3×2和1×6,得数相同,用的口诀不同(3)讨论:在学过的口诀中,哪两句口诀不同,但得数是相同的?4、完成第5题。2分半钟完成,集体校对后订正。1、出示第4题中的第1组题。不计算你能比较得数的大小吗?(6×3表示3个6相加,6×2表示2个6相加,3个6相加比2个6相加多)独立练习其余3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出示2×()=6。你怎么想出括号里的数?交流:想2乘几得6,或者想几个2是6,还可以想口诀二几得六。独立完成第8题的其他题目,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强调用乘法口诀想的方法。1、判断。求5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写成5×4=206+6+6+6+5可以写成6×5+5两个因数分别是4和6,它们的积是102、填空(1)()×()=()×()=612=()×()=()×()(2)3×()=()()×4=()(3)□×□=25□+△=13□=()△=()3、思考题(1)计算1+3=()1+3+5=()1+3+5+7=()2×2=()3×3=()4×4=()(2)找规律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规律?(几个连续单数相加等于加数的个数乘以它本身)(3)应用你还能想出别的更复杂的算式吗?今天同学们练习了6的乘法口诀,还会用6的乘法口诀算乘法,你们学得真不错。请小朋友把它们牢牢地记住。课题练习七2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能熟练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能根据乘法、加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灵活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乘法含义的认识。重、难点根据加法和乘法的区别、联系,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巩固对乘法含义的理解。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知识再现二、基本练习三、综合练习四、课堂总结延伸小朋友,昨天我们一起来到了数学宫,数学宫的国王看到我们小朋友这么聪明,热情地邀请我们继续参观,今天我们就继续作客数学王国吧!瞧,数学宫的卫兵又给我们出题了,让我们接招吧!4×5=3×2=1×6=2×5=3×4=2×6=4×2=5×1=1.出示练习七第6题走进数学宫,我们将乘坐轿车去游玩,那么一辆轿车可以坐几个人呢?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1)学生独立做题。(2)指名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6个5相加)(3)指名说解题过程。2.出示练习七第7题。(1)学生独立做题。(2)指名板演。(3)交流。1.出示练习七第9题。数学宫的国王拿出苹果招待我们了。看看这些苹果,你能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比比谁的解决办法多。(1)四人合作:寻找两组图的区别和联系。联系:都是两个盘子里放了苹果。区别:第一幅图有两个盘子,每个盘子都有5个苹果。第二幅图有两个盘子,但盘子里苹果数量不一样。(2)四人合作完成算式。要求:每幅图不一定写两个算式,有几个就写几个。(3)汇报 (4)

讨论:为什么第一题既可以用加法,也可以用乘法?而第二题只能用加法呢?2.出示练习七第10题。数学宫里的小朋友邀请我们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我们去看看他们准备了多少个沙袋,多少个键子?(1)同桌合作完成。(2)汇报交流: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要我们求什么?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吗?提问:从8、9两题中,你学到了什么?3.出示练习七第11题。(1)理解图意(2)估计:哪个班种的花多些,为什么?(3)

计算:要具体知道哪个班种的花多些,有什么办法吗?两天的数学宫之旅,相信大家一定会有不小的收获吧。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很多的数学问题。课题复习1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复习一到六的乘法口诀,帮助记忆。2.找出表中口诀的排列顺序,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口诀,并继续利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3.培养同学之间合作帮助的学习氛围。重、难点熟练的背出1~6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知识整理二、查缺补漏三、综合运用四、全课总结这两个单元我们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复习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要求小朋友能熟练地用这些口诀很快地进行乘法口算。1.出示第1题谁来介绍一下这幅图的意思?请小朋友们把算式填一填。说说为什么能用乘法来计算?2.出示第2题(1)把自己填好的口诀表一起读一读,检查一下是否填写有误。(2)学生对照口诀放大表,横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横着看,口诀的排列与我们学习时的顺序一样,第1行是1的乘法口诀,第2行是2的乘法口诀,第3行是3的乘法口诀,……一行一行排到6的乘法口诀。请小朋友一行一行背一遍。(3)竖着看,你发现什么规律?请小朋友竖着一列一列背一遍。(4)拐弯看(要说明先横后竖地读),每一组口诀间有什么联系?小结:拐弯看,先横后竖,如一二得二、二二得四、二三得六……都是与2有关的口诀,也就是2和1、2和2、2和3……相乘的口诀;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都是与3有关的口诀,也就是3和1、3和2、3和3、3和4……相乘的口诀。请小朋友齐着拐弯试背一遍(5)师生共同对口令。1.出示第3题以竞赛的形式两组同学接力答题,比比谁先过河;比两次,使每组同学都能得到练习。2.出示第4题要求学生在2分钟内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做好统计。1.出示第5题在写出得数的算式里填写运算符号,先让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之后组织交流,讲讲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6题3.出示第8题(1)指名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学生独立计算。(3)全班交流。今天我们复习了已经学过的乘法口诀,老师要求小朋友们能熟练背出这些乘法口诀。而且要很快说出算式和得数。课题复习2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通过复习,在熟记口诀的基础上运用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整理复习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3、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重、难点运用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挂图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情境导入:二、知识系统整理三、查漏补缺训练四、综合运用提升五、全课总结导入:“海宝”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邀请大家一起到“智慧林”去作客。1、引导整理这学期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1)第一关:要进入“智慧林”,首先必须获得门票。看看哪组同桌合作的好就先获得门票同桌进行,1用各种方式背诵1-6的乘法口诀。2、出示口算卡片,齐说得数并说说用了哪一句口诀?

3、口答。4个5是多少?3个6是多少?(2)第二关:请小朋友用自已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完成书上第九题(做得又快又准确地学生得一智慧星)第三关:复习第7题。1、出示商店,展示各种食品和单价。问题中的各是什么意思?2、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开始购物。(1)先说说你有多少钱,准备买什么?在组里谈谈自己的购物打算。(2)小组分工合作。(3)学生开始购物。3、在全班交流你们购物的过程。4、请表演的D同学说说他们是怎样算出来的。5、再请一小组上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购物过程。6、小组相互交流。7、师生小结。1、第五关(复习第11题。)读题,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一共付多少元应怎样列式?4×3=12(元)。付出15元,应找回多少元?小军买6本笔记本,带20元够吗?引导学生先求出笔记本的钱,再比较够不够。指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第六关(复习第12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观察图中有哪些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说:用乘法计算是求一共多少的问题。时间不早了,我们在智慧林里度过了快乐的一节课,应该要离开了,通过这次智慧林之行,你有什么收获和感觉遗憾的地方?课题认识平均分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一份的要求,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重、难点知道把一些物体分成相等的几份是平均分这个平均分的含义,积极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圆片等。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先学探究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三、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四、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五、归纳总结。初步感知“平均分”1.老师这里有8朵鲜花,准备插到两个花瓶里,你们猜我会怎样分?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的回答:(1)一个花瓶分1朵,另一个花瓶分7朵;(2)一个花瓶分2朵,另一个花瓶分6朵;(3)一个花瓶分3朵,另一个花瓶分5朵;(4)每个花瓶分4朵。2.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第四种分法两个花瓶同样多。3.提问:如果老师准备每2朵插一个花瓶,那么需要几个花瓶呢?说一说,下面哪幅图表示平均分1.出示三幅图:第一幅图8串葡萄放两堆,一堆3串,另一堆5串;第二幅图12个苹果平均放四堆,每堆3个;第三幅图6个西瓜放三堆,一堆1个,一堆2个,另一堆3个。(1)提问:第二幅图为什么表示平均分?这是把几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个?(2)第一、三幅图为什么不是平均分?怎样改变可以使它变成平均分?2.接着又出示四幅图,让学生根据平均分的概念,熟练地判断出哪个是平均分?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有关平均分的例子。瞧!面包房里正摆放面包呢。说一说,是怎么放的?2.老师这里有一大堆苹果,想请我们学生按要求分一分:(1)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苹果?(2)同桌合作,圆片代替苹果,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个别辅导。(3)汇报:你们小组是怎样分的?引导学生在交流中得到如下结果:①每2个一份,分成了()份;②每4个一份,分成了()份;③每8个一份,分成了()份。3.考考你:有15个梨,3个放一盘,能放几盘?师:同学们真聪明!都能运用平均分的知识顺利完成任务。1.做一做12瓶矿泉水,每3瓶一份,分成了几份?先圈一圈,使每份同样多,再说一说,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2.我最棒还是12瓶矿泉水,将它们平均分,有几种分法?要求:不能重复,并且一个不漏的摆出来。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对自己今天的表现满意吗?课题认识平均分第2课时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让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体验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种平均分的操作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挂图、圆片等。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一、课前引入,初步探索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二、探索“按平均分的份数进行平均分”的方法。三、试一试四、巩固练习五、课堂小结今天老师带了一些漂亮图片,想发给这4个小朋友,怎样分最公平呢?教师分图片后问:你们每人拿到了几张图片?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板书课题)刚刚老师是怎样平均分的?你看清楚了吗?多请几人说。想请大家帮个忙!(出示挂图)他想做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交流)用8个圆片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分完以后说说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板书: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

)个。)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学生演示。教师指导语言完整表达。总结:他们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分得结果呢?(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4个。)1、第一题,这题的要求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平均分?(交流)和同桌说一说。2、动手分一分吧,说说分的方法,再填空。3、一生上台演示。(多请几人说)1、想想做做第1题,这次要求是什么?你会分吗?动手分一分,分完以后完整地说一说分的结果,再填空!一生上台演示。说说,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呢?动手分一分,学生活动。汇报。原来同样的6个苹果,可以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的个数也就随着变化了。2、出示第2题。我们来表演一下吧!每四人一小组有8个胡萝卜,请4人扮演小兔,小组长把8根胡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你能完成填空吗?校对!3、把12条鱼分给4只小猫,使得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条。4、有14只铅笔平均放在两只铅笔盒,每盒放()支。5、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得()根。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方法呢?你还知道了什么?我们平时在哪些方面需要用到平均分呢? 课题认识平均分第3课时课时数课时总数学讲目标1、 继续经历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2、 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教学,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重、难点体会平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准备12枝铅笔、8个梨、4个盘子、小棒和图片等。教学程序师生活动教学手记二、探究交流。三、检测完善。四、课堂总结。一、情境导入。1、小朋友,(出示12枝铅笔)今天老师带来12枝铅笔,准备奖给纪律遵守得好的学生。2、出示操作要求:(1)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回答。(2)平均分给4人,每人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