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共90题)_第1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共90题)_第2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共90题)_第3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共90题)_第4页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共9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4(共9套)(共90题)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商鞅变法述评。(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商鞅对政治的改革是以彻底废除旧的世卿世禄制、建立新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为重点。措施包括制定二十级爵、废除分封制实行县制、实行什伍制度。(2)经济方面:商鞅对经济的改革是以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制为重点。措施有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3)社会方面:主要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等。(二)影响。商鞅变法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使之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最终吞并了关东六国。秦王政后来能够统一全中国,成为始皇帝,追根溯源,与商鞅变法的成功关系极大。此外,秦代实行的许多制度是在商鞅变法时创建的,两者的前后源流关系清晰可见。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魏晋玄学的产生背景及其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2009年统考真题)标准答案:(一)背景。(1)汉代儒学的神秘化、繁琐化,使之丧失了统治思想的功能,魏晋士族门阀阶层需要寻求适应自身需要的统治思想。(2)汉末以后的长期动荡,经学传授的“家法”“师法”传统的断裂,为新的学术风气兴起创造了条件。(二)代表人物及思想。(1)玄学之风,始于曹魏正始时期(240—249年)。当时的代表人物是何晏和王弼。何晏著《论语集解》和《道德论》,王弼注《易》和《老子》。他们通过这些书的注解,继承和发挥老子的哲学,主张“有”生于“无”,“名教本于自然”。这样就把道家和儒家糅合在一起,为名教的存在找到了新的理论根据。(2)正始之后,玄学的代表人物是魏晋之际的嵇康和阮籍。他们反对司马氏专权,经常遭受迫害,于是在思想和生活方面,采取了崇尚自然、反对名教、放荡不羁、使酒任性的态度。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主张“崇简易之教,御无为之治”。在政治上崇尚无为,主张国君要无为而治,甚至主张“无君”“无臣”,被称为“贵无思想”。同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与嵇康、阮籍的思想有所不同。向秀提出万物自生自化的观点,认为不存在自然的创造者,还提出名教即自然的看法。(3)西晋时期玄学的代表人物是裴頠和郭象。裴頠主张“崇有”,并著《崇有论》。《崇有论》是针对玄学思想的流弊而提出的,他认为“无”不能产生“有”,因而“无”和“无为”于事无益。郭象是西晋中、后期集玄学之大成的代表人物,他吸取了向秀关于万物自生自化的说法,也吸取了裴颁崇有论的观点,提出他的自生独化论,认为常存的一切事物“有”皆“块然而自生”,主张事物自生自造,独化于自然之境,进而论证礼法名教、富贵贫贱均为自然天理。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影响标准答案:17世纪,为了改变俄国落后面貌,缩小与欧洲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为了增强国力,夺取出海口,彼得一世发动了一场改革。背景:1.17世纪的俄国依旧以农奴劳动为国家经济的基础,农奴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2.沙皇权力大大加强,成为绝对权力的象征,但统治极为腐败。3.俄国领土急剧扩张,工商业有所发展,全国性市场形成,但经济仍十分落后。4.彼得一世游历欧洲,西方先进科技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他也认识到,不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就不能富强。措施:1.军事方面,彼得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征兵制,同时引进外国的新式武器与战略战术,建立俄国第一支海军。2.商业方面,彼得鼓励工业发展,推行重商主义。3.行政方面,彼得仿照西方的模式进行改革。他剥夺了杜马的职能,以参政院掌管国家行政,消除了职权重叠的现象。同时,彼得还将教会置于政府管辖之下。4.教育方面,彼得十分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他要求贵族子弟在10一15岁都要上学,为此,仿照西方的模式开办学校,翻译大量科技书籍,并简化了俄文字母。影响:彼得的改革是卓有成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国的国力增强了,军力发展起来,最后在北方战争中打败了瑞典,夺取了波罗的海的控制权,俄国从偏远地区的一个穷国一跃而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但是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一次强制性的现代化运动,彼得用极粗暴的手段加以推行,导致许多矛盾只是暂时被压下去,彼得去世后,这些矛盾就又爆发出来。同时,彼得的现代化是以倡导科技发展实业为目标的,它没有也从来不想触动俄国的社会基础——农奴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评文革后期的中国外交。(北京大学2000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票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二)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举行了会谈,并于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宣布中美双方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声明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美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正式承认“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同意扩大中美两国之间的了解,并为发展贸易和科学、技术、体育、新闻和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便利。(三)中日建交。1972年9月25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双方经过会谈,于9月29日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理解和尊重;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决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持久的友好和平关系;宣布自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四)1974年初,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形成并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观点。他认为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苏以外的欧洲、日本、加拿大等属于第二世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划分,体现了毛泽东的世界战略构想。这对国际反霸斗争,对整个世界局势,对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试析淝水之战前后南北政权的特点和变化。标准答案:淝水之战是383年东晋与前秦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在基本统一北方的基础上,秦王苻坚亲率大军攻晋,东晋命谢安、谢玄率军迎战。双方在淮河对峙。结果晋军大获全胜,前秦80万大军溃散。此战虽巩固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但是东晋却无力收复中原,于是南北对峙的局面长期延续下来。南北朝时期以淝水之战为标志,可划分为两个时期,两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1)北方政权:①淝水之战前,北方政权众多,纷争激烈。曾并存或先后相继有20余个政权。北方政权多为少数民族所建。除前凉、北燕、西凉为汉人所建外,其余皆为少数民族所建,其中以鲜卑族建立政权最多。北方政权在权力分配上多采取胡武汉文、重胡轻汉的做法。②淝水之战后,北方重新陷人分裂的局面,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直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除北魏外,其他政权基本没有突出政绩,相反,残暴性更明显。各少数民族政权均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加速了民族融合。(2)南方政权:①淝水之战前,在东晋时期,门阀政治得到了确立与发展。政治上,门阀士族几乎把持了全部朝政,东晋一代一直是王、庾、桓、谢几个大族轮流执政。清职由士人担任,寒人不得染指。经济上,东晋门阀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门阀士族封山占泽、兼并土地并荫有大量佃客。法律上,士族地位突出,确立了“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的准则。社会等级上,士族与寒门界限森严,士族的交友、婚宦都有一定限制,不得逾越规矩;私人修谱之风兴盛,以维护门阀特殊的社会地位。门阀政治的发展也加剧了皇权与士族的矛盾,东晋曾爆发过两次较大的内乱,即王敦之乱和苏峻之乱。②淝水之战后,政权更迭频繁,经济持续发展。南方政权先后经东晋、宋、齐、梁、陈,至隋而统一;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农业,还特别注意流民安置问题,农业持续发展。士族衰落而寒族兴起,门阀士族在政治上不求振作,军事上鄙薄武事,生活方式上既奢侈无度又矫揉造作,逐渐衰落下去;而寒人逐渐兴起,或凭军功上升,或任掌管机要的中书舍人,或任位卑权重的典签。中央集权逐渐强化。刘宋以军事起家,一开始就大权在握;南朝皇帝也确立法度,以尚书、中书等机构“出纳王命”,又重用寒人,抑制门阀士族。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淝水之战,答案应首先对淝水之战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分别回答淝水之战对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各自的影响。6、说明贞观之治产生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价。标准答案:从贞观元年(627)到贞观二十三年(649),是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期。这一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快,社会秩序也比较安定,史称“贞观之治”。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唐太宗个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唐太宗即位之后,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务求处事允当,致力于王朝统治的长治久安。(2)唐太宗十分重视选官用人。由于他的精心挑选。贞观年间掌权的大臣各有所长。唐太宗还非常注意地方官的选任,他把各州都督和刺史的姓名写在宫里的屏风上,随时记下他们的成绩和过失,以备提拔和贬降。他很注意县令的选择,要五品以上的官员保举能胜任县令的人,而各州刺史则由皇帝亲自选拔任命。选官得人,这是贞观时期政治较好的一个重要原因。(3)唐太宗还注意纳谏。他能够广泛听取官僚地主的意见,并能注意判断是非,择善而从。有利于修明政治。唐太宗虚心纳谏,在他周围聚集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如魏征、马周等人。(4)唐太宗还注意法制。他一强调不论君臣都要按照法律办事,由于他的以身作则,贞观年间形成了执法严明公允的局面,这对安定社会秩序起了一定作用。(5)唐太宗还注意处理同少数民族的关系,缓和民族矛盾,以求国内和平。同时,他还对士族地主集团的内部关系进行了调整。极力选拔寒门庶族、地主官僚出任中央政府要职,这种用人政策,在缓和阶级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封建统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6)唐太宗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他开仓救济灾民,注意不夺农时,以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同时,他还并省了州县,精简官员,整顿吏治,紧缩国家开支。唐太宗所采取的这些措施,对“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第二,隋末农民大起义,打击了士族地主,部分调整了封建的生产关系,为唐初的社会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三,唐高祖武德年间所建立的各项制度,也为“贞观之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第四,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也是出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评价:贞观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是封建社会历史上的“治世”和“盛世”。但是“贞观之治”也并不是像封建史学家所渲染的那样完美无缺。首先,就户口而论,隋炀帝大业二年(606),户至八百九十万,而唐贞观之初,户不满三百万,即使到了唐高宗永徽三年(652),户也不过三百八十万。虽然在唐太宗统治的二十多年间,人口有了较大增长,但比之隋既省时的户数,还不到二分之一。其次,就社会现状而论,当时有不少地区还是残破不堪,疮痍未复。再次,以人民生活和他们所负担的租赋徭役而论,农民的受田一般不足,而租、庸、调的剥削却并没有因受田不足而实际有所减轻。至于徭役,比起隋末虽然有所减省,但由于战争频繁,人民的徭役负担还是相当重的,由此也造成了阶级矛盾一度非常紧张。由此可见,“贞观之治”不会像古代史臣所渲染的那样富足繁荣,阶级压迫和剥削仍然十分沉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评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标准答案:1901年,清廷同联合侵华的俄、英、日、美、法、德、意、奥八国,与比利时、西班牙、荷兰11个国家分别订立了《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及其危害为:①赔款4.5亿两,分39年付清,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年息4厘,本息共计9.82亿。巨额的战争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与社会经济的凋敝,清政府的税收财政几乎全被帝国主义控制。②拆毁大沽到北京沿路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守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十二个战略要地。帝国主义完全在军事上控制了京津地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③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各国可以驻兵。公使完全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④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与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观众组织。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办理对外交涉。便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中国的对外机构,来操纵清政府,干涉中国内政。《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可以从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对清政府实行全面的控制。因此,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统治秩序已经完全确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评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标准答案:1901年,清廷同联合侵华的俄、英、日、美、法、德、意、奥八国,与比利时、西班牙、荷兰11个国家分别订立了《辛丑条约》。其主要内容及其危害为:①赔款4.5亿两,分39年付清,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担保,年息4厘,本息共计9.82亿。巨额的战争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与社会经济的凋敝,清政府的税收财政几乎全被帝国主义控制。②拆毁大沽到北京沿路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守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十二个战略要地。帝国主义完全在军事上控制了京津地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③在北京设立“使馆区”,各国可以驻兵。公使完全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④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与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观众组织。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办理对外交涉。便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中国的对外机构,来操纵清政府,干涉中国内政。《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可以从政治、财政、军事等方面对清政府实行全面的控制。因此,清政府成为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统治秩序已经完全确立。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门罗宣言的内容及实质是什么?标准答案:1823年12月,美国门罗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即后来的“门罗主义”。《宣言》阐述了美国对拉美政策的三个基本原则:“美洲体系原则”、“互不干涉原则”和“非殖民原则”。提出了“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主要内容:(1)欧洲任何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的国家当做将来的殖民对象。(2)美国不干涉欧洲任何国家的现存殖民地和保护国,但对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得到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任何欧洲列强进行干涉,美国只能认为是对合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3)美国和“神圣同盟”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原因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政府,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任何地区的企图,将危害美国的和平与安全。实质:宣言为美国侵略拉丁美洲制造了借口。它是美国用来反对美洲以外的国家干涉美洲事务的工具,阻止和排斥了欧洲列强势力在西半球的政治影响,从而为美国在西半球的扩张扫清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当代科技革命发生的背景条件。标准答案:当代科技革命的发生,有着社会的因素,也有科技自身的内在动因。(1)科学理论的准备。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30年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战后初期的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2)技术与物质前提。二次技术革命创造的先进实验条件使新技术的诞生成为可能;二次技术革命中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是电子计算机得以诞生的直接前提;二次技术革命中的尖端技术从军用转为民用,扩大了新兴产业。(3)社会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当代科技革命的到来;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本身要求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论述中国古代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南进的周期性原因及其影响。(南开大学2014年中国历史真题)标准答案:气候变迁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当气候变寒、降水减少时,农业歉收,北方少数民族维系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受到限制,只有向较为发达的中原王朝进行掠夺。气候干冷导致中原王朝内乱烽起,凝聚力减弱,抵御游牧民族的能力削弱,刺激了少数民族南进的欲望。两汉时期匈奴南进、明清之际满清入侵等,都有这方面的因素。中原王朝一治一乱、盛衰交替,是北方少数民族南进的重要因素。中原王朝初建时百废待兴,游牧民族趁势南进。当中原王朝经过休养生息实现国富民强时,往往会主动出击,游牧民族无力南进。两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明朝时的蒙古,都是这种情况。中原王朝的立国之本对游牧民族南进也有一定影响。如,汉唐崇尚武力,匈奴、突厥纵然强大,南进的步伐也受到遏制。宋朝仁弱,重文轻武,契丹、女真、党项等游牧民族动辄犯境,宋朝难以抗拒,只得以和亲、纳贡换取苟安。中原王朝主政者的意志和游牧民族首领的意志对南进也会造成影响。从中原王朝来看,主政者(通常是皇帝)对外拓疆的意识较强,往往会加强军事建设,阻遏游牧民族南进;主政者暗弱或扩张意识淡漠,往往会疏于防范游牧民族南进。从游牧民族来看,征服欲比较强的领袖往往热衷于以武力获取奴隶、财物,南进的频率和力度较大,较为宽仁的领袖往往热衷于维系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并从中获利。北方少数民族南进中原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各民族通婚、杂居,在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上趋于一致,许多少数民族丧失了原先的民族特性,融入汉民族中。民族融合有助于民族身心素质的提高。游牧民族内迁促进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内地畜牧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游牧民族故地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提高。汉族和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变,游牧民族故地与中原王朝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加,民族认同感增强。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传入内地,与汉族的宗教信仰交相影响,改良了宗教教义和民间信仰的方式,对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当然,少数民族南进也造成一些恶劣影响。如,由于民族差异过大,民族矛盾增多;由于人口增加,资源显得匮乏,导致社会不稳定;由于各民族中的一些上层败类挑起民族仇恨,出现了种族屠杀等阴暗现象。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春秋时期封建生产关系是怎样产生的?标准答案:(1)井田制是瓦解;春秋时期,周王室日益衰弱,诸侯们的权力日益增加,加之社会生产力发展,土地的使用价值增高,诸候或贵族之间的有关土地的赠送、赔偿、交换乃至抵押、典当关系进一步发展,并不再报告天子。诸侯们已把他们疆域内的土地看做是私产,这种土地观念的出现,说明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开始瓦解,“田里不鬻”制度破坏,土地国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加之农奴们的消极怠工或逃亡他乡,对贵族领主们是一个打击,这是加速井田制瓦解、促进土地私有制产生的重要因素。(2)赋税制度的改革:春秋时期,由于牛耕和铁农具的普及和应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私田,各诸侯国为了扩大税源,先后进行了赋税制度的改革。最早改革的是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晋国的“作爰田”。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履亩而税,按田亩征税,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初税亩的实施,增加了财政收入,适应和促进了新生的封建土地占有关系,加速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3)阶级关系的变化: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那些占有大量私田的人放弃了井田制的剥削方式,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逃亡奴隶和破产农民耕种,收取实物地租,出租土地者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土地者转化为依附农民。从此,封建地主与农民两个新兴的阶级便孕育成长起来,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评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中国当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内容。1949年12月16日至1950年2月2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同斯大林会谈中苏关系问题。1950年1月20日,周恩来抵苏加入谈判。2月14日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关于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一方受到日本或者日本同盟国之侵袭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际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规定:一俟对日合约缔结后,但不迟于1952年末,苏联将共同管理中长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国;苏联军队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国,而由中国政府偿付苏联自1945年起对上述设备恢复与建设的费用。贷款协定规定:1950年至1954年5年内,苏联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用以偿付中国向苏联购置机器设备与器材的费用,年利率1%,中国以原料、茶、现金、美元等偿还,1954年12月底至1963年底偿清。(二)意义。中苏条约和协定的签订,是当时国际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它表示了中苏两国的团结和反对侵略的共同立场。这无论对新中国的安全和建设,还是对世界特别是对远东的和平,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试论《汉谟托比法典》及其所反映的古巴比伦社会状况。标准答案:《汉谟拉比法典》是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约前1792一前1750在位)颁布的法律。本文部分共282条,是古代两河流域及其邻近地区楔形文字法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法典,也是世界上迄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法典。这部法典的颁布,是汉谟拉比统治时期的重大活动之一。《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比较详尽、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肯定和维护巴比伦王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宣布国王是最高统治者,集行政、立法、司法、军事和祭祀大权于一身。(2)充分保护私有财产权和奴隶主对奴隶的所有权。肯定了奴隶制,视奴隶为主人的财产,可以任意买卖和出租,甚至可以杀死奴隶。(3)反映和维护自由民内部的等级不平等。古巴比伦自由民内部划分为两个等级,即阿维鲁和穆什凯努,它们的地位是公开不平等的,法典反映了这一事实,并维护着这种不平等关系。(4)包含着大量调整手工业和商业的规范。法典颁布时古巴比商业、手工业已相当发达,所以,法典中调整商业、手工业的规范占很大比重,在商业方面规定了各种契约形式。(5)保留了若干原始公社时期习惯的残余。古巴比伦社会是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的,不可避免地会具有这一特点,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保留土地的公社占有制,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盛行,宣誓和神明裁判是最重要的证据等。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上古时代两河流域的法典与我们现今的法典不同,当时的法典不仅仅记录法律条文,同时也反映社会情况。5、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标准答案:1856~1860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因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表现在:①战争的根本原因和根本目的一脉相承: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等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②战争的性质一脉相承:都是侵略性的非正义的殖民掠夺战争。③战争的影响一脉相承: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表现在:从战争的进程来看:①侵略力量扩大。鸦片战争侵略军只有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出兵,美俄参与。②侵略时间增长。第一次鸦片战争历时两年多;第二次鸦片战争延续四年之久。③侵略区域扩大。第一次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第二次从沿海一直侵入中国清政府的都城。④签约国和条约增多。第一次只与英法美三国签约;第二次签约国和签约数量增多。从战争的影响看:①通商口岸和割地增多。第一次开5处,割香港岛。第二次开11处,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丧失东北及西北边疆大片领土。②赔款增加:第一次是赔款2100万银元;第二次新增巨额赔款。③破坏了中国更多的主权。总之,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促使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的表现。标准答案: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两极格局的总体框架下,出现了多极化发展趋势,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与抗衡。随着日本和欧共体经济的崛起,它们加强了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并要求在政治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这表现为法国的戴高乐主义、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欧共体要求建立自己的安全和防务体系、日本的多边独立外交。同时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出现尼克松主义的战略收缩,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2)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解体,中国成为国际上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20世纪六七十年代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进行经济改革,成为东欧国家的共同愿望,东欧的改革削弱了苏联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了苏东剧变,直接导致了两极世界格局的结束。(3)第三世界的崛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和不断高涨,新兴独立国家纷纷建立,并走向联合。召开亚非会议,开展不结盟运动,组成七十七国集团,这些都标志着第三世界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政治舞台,它们展开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和政治新秩序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知识点解析: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7、《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标准答案: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正式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是一篇正确地认识建国以来中共所走过的历史道路、科学地总结中共在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重要决议。《决议》共分八个部分,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中共在这些历史事件中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第二,《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科学地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指出毛泽东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决议》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过程、基本内容和伟大意义,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决议》精辟地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阐述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决议》认为,我们一定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学习和运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符合实际的新原理和新结论,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第三,《决议》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指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坚持思想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把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集中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伟大目标上来。(3)意义十一届六中全会是三中全会后党的历史上又一重要会议,它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胜利地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全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得到广泛的拥护;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同心同德为实现新时期的历史任务而奋斗起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评述法币政策。标准答案:1935年,南京政府宣布,以四大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今后所有完粮纳税、公私款收付,一律使用法币,废除了过去多种银两、银元、纸币并行流通的现象。并规定所有白银都要在限期内到银行兑换成法币。史称“法币改策”。法币本身没有法定含金量,其价值由英镑及美元的汇率来表示。法币政策的积极作用是:①全国货币的统一,促进了商品交流和经济发展;②法币币值与银价脱离,不受国际市场上银价涨落的影响,有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③白银收回国有,对防止白银外流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法币政策的不利影响有:①法币同英镑、美元挂钩,有利于英美帝国主义对华进行经济侵略,加强了它们对中国②四大银行发行钞票广收白银,把全国白银都集中到手中,这是对全国人民的一次大掠夺;③以法币代替白银作为通用货币,使各私营银行、钱庄的业务活动完全建立于没有白银作基础的纸币上,只得进一步听命于四大银行的控制;④为以后无限制地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总之,币制改革是完成对全国金融垄断的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在其实行初期,成效一度较为明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简述1938年10月前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三次会战。标准答案: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淞沪会战:1937年8月,日军大举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第九集团军,在张治中率领下奋起抵抗。国民政府陆续调集70余万人抗击日军,组织淞沪会战。9月下旬,日军发起猛攻。11月,上海陷落。淞沪会战打乱了日本侵华的全盘计划,粉碎了日寇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淞沪守军浴血奋战,迫使日军转移战略主攻方向,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徐州会战: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以后,南北夹击,会攻徐州。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部队同日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域上,展开了会战。会战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和装备。1938年4月,日本调集兵力四面合围徐州,中国军队主动放弃徐州。台儿庄会战是中国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这一胜利,打击了日寇,振奋了民族精神。武汉会战:1938年6月,日军进攻安庆,武汉会战开始。中国军队英勇抵抗了日军的进攻。但是,由于采取单纯防御战略,在日军优势火力进攻下,中国军队被迫于10月撤出武汉。武汉保卫战,是抗战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的行动。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使国民政府屈服的企图并未达到。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前,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进行了积极的抵抗,先后组织了三次大规模会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赢得了宝贵时间,对中国抗战有重大的意义。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犹太民族自迁居迦南(今巴勒斯坦)至西罗马帝国覆灭前在异族统治下所遭受的几次灾难。标准答案:(1)公元前722年,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攻陷以色列王国的首都撒马利亚,掳走27290人,从此,以色列王国灭亡。(2)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攻陷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几乎犹太的所有富裕阶层,许多手工业者,包括一部分贫民,被掳到巴比伦,称为“巴比伦之囚”。(3)公元前63年,罗马攻占耶路撒冷后,巴勒斯坦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犹太人多次起义,反抗罗马的统治。(4)公元70年,罗马将军提图斯率军攻陷犹太起义的中心耶路撒冷。城内居民在殊死抵抗中牺牲。城陷之日,7万居民被卖为奴,古城耶路撒冷惨遭蹂躏,神庙珍品被洗劫一空。犹太人遭屠杀,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以至于“没有地方再立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再钉人”。(5)公元131年,罗马皇帝哈德良禁止犹太教徒举行割礼和阅读犹太律法,并下令在耶路撒冷建立殖民地和罗马神庙,将犹太人赶走。次年,犹太人爆发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的统治。20余万起义者在西门(绰号“星辰之子”)的领导下英勇作战,他们杀死罗马殖民者,攻城陷镇。罗马费时3年,毁灭巴勒斯坦50座城市和近千个村庄,屠杀了58万犹太居民。犹太人经过这次浩劫,田园荒芜,庐舍为墟。犹太人被迫背井离乡,流散异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资本主义萌芽”曾是研究的热点,但近年来遭到质疑。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北京大学2013年历史学基础(中国吏)真题)标准答案:(一)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产生,由于力量微弱,它只是在封建社会内部稀疏地存在着,处于萌芽状态。学界主流观点认为:(1)明代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已在某些地方某些手工业中出现,如在苏州丝织业中最为明显。当时出现了机户雇佣机工从事生产的情况。机户与机工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显然是一种新的自由雇佣关系。(2)清代,江南丝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缓慢地生长。江宁、苏州等地富有的机户,经营着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和工场,开设“帐房”或“行号”,以从事资本主义的经营。其他行业也存在着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在于:(1)封建土地所有制造成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顽强存在,使商品经济很难发展;(2)封建政府多对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地阻碍了工商业及内外贸易的发展;(3)商业资本多半用于购置土地,很少投诸于手工业生产。(二)学界的不同观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被称为史学界的“五朵金花”。从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史学界围绕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发表的论著大量出现,其中尚钺著《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编《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等著作影响较大。进入1990年代以来,学界开始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进行反思。质疑观点主要围绕:(1)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模糊,即问题研究的前提没有解决。(2)把手工工场和雇佣关系的产生当作资本主义萌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两者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1)“情结论”。李伯重认为资本主义萌芽研究情结是一种主观的愿望。从感情基础来说,是一种特定时期的民族心态的表现。(2)“死结论”。王家范认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死结”。因为资本主义一词在西方早不再用作社会形态的指称。(3)“假问题论”。王学典把资本主义萌芽看作一个“假问题”,他认为包括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在内的“五朵金花”的纷争产生于浓厚的意识形态话语背景下,在既定的话语背景下,这些命题有其特定意义,而今随着话语系统的根本转换和语境的巨大变迁,这些命题本身能否成立早已成为问题,也就是说它已经成为“假问题”。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简述明代王守仁的心学理论。(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王守仁,字伯安,人称阳明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人。他曾在贵州、江西、浙江等地聚徒讲学,后来其门徒将他的著述编纂成《王文成公全书》,其中《传习录》和《大学问》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他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明便是天理”。提倡“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所谓“致良知”者,即要求人们从事于“去人欲,存天理”的修养。所谓“知行合一”,不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而是知与行合二而一,知就是行,行就是知。“知行合一”说的宗旨,在于消除人们一念中之不善,以防祸于未然。(二)王守仁的学说在明后期广为流行,几乎有取代程朱理学的趋势。王守仁学说被称为王学,其学派被称为阳明学派或姚江学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文艺复兴产生的原因、主要精神及意义标准答案:文艺复兴是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原因: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主要精神: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精神作为指导精神,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特点:1、重视现世生活,藐视关于来世、天堂等虚无缥缈的神话,追求物质幸福,反对宗教禁欲主义;2、发挥人们的聪明才智以及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3、在文学艺术上表达人的真实感情,反对虚伪造作;4、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5、强调发展个性,反对基督教的禁锢人性;6、表现了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7、有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求的精神。意义:1.文艺复兴把人,主要是有教养的人们从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发扬了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资产阶级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2.文艺复兴摧毁了僵化死板的经院哲学体系,提倡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为17至19世纪的自然科学大发展打下了基础。3.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出来的富有魅力的精湛的艺术品及文学杰作,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的无价瑰宝。4.文艺复兴为以后的思想进步扫清了道路。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标准答案:西汉初年,政治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到汉武帝即位时,西汉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王国问题、财政问题等。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继续打击地方割据势力。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颁布“左官律”和“附益之法”,孤立诸侯王;“酎金夺侯”,剥夺106人的爵位。采取打击地方豪强的措施,一方面将地方豪强迁徙到关中,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一方面任用酷吏诛杀豪强。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基本解决了汉初以来的王国问题,地方行政体制逐渐由郡国并行向郡县制转化。第二,政治体制层面。限制丞相权力,九卿直接向皇帝奏事;选拔中下层官员作为高级侍从和助手,形成“内朝”与“外朝”之分,“外朝”逐渐成为执行机关;颁行新的选拔官吏的方法,即察举、征召及选用博士弟子,选拔有才能的人充实官僚机构.力口强军队,中央常备军中增设八校尉、期门军及羽林军,此外,又增楼船(水军)等军种,加强了对外作战和对内镇压的力量;此时的法律也更为严密烦苛。第三,实行新的财经政策。①改革币制,铸五铢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②实行盐铁官营和均属平准政策。增加中央财政收入,防止地方豪强势力做大。③颁布“算缗”和“告缗”令。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的经济势力,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第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用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试论诸葛亮。标准答案: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先后辅佐刘备、刘禅父子,在蜀汉政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蜀汉前期,提出著名的《隆中对》,为刘备谋取霸业出谋划策,主张东结孙吴,内修政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遇到时机便可两路进击中原,夺取天下。蜀汉以后的基本方向即是按照这一方针进行的。诸葛亮还在赤壁之战中促成了孙刘联盟,挫败了曹操统一南方的企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蜀汉后期,诸葛亮治蜀。刘备死后,诸葛亮受托辅佐后主,主要致力于恢复蜀国元气,对抗曹魏,维持三国间的均势。①恢复巩固吴蜀联盟。猇亭之战后,吴蜀交恶,对蜀国极为不利。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修复两国关系,促成两国重归于好,为蜀汉争取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②内修政理。政治上,严格实行法治,打击、控制专权自恣的益州地主,对亲近之人也依法约束、赏罚。通过法制,使政治较为清明,社会风气逐渐好转;经济上,劝民劳作,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蜀汉的农业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方面,以盐、铁、织锦业最为发达,蜀锦成为蜀地的著名产品。③和戎抚夷,平定南中。223年,刘备死后,越巂酋长高定、群郡丞朱褒和益州大姓雍顗先后叛蜀。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采纳了马谡“心战为上”的建议,军事进攻和心理攻击并用。战后,他又任用当地夷帅,取得了南中人民的信任。南中的平定,为蜀汉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也促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融合,推动了西南地区的开发。④228~234年,先后五次北伐中原。诸葛亮此举的最终目的是“兴复汉室”,直接目的是以攻为守,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对诸葛亮的评价,需结合历史条件,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诸葛亮在蜀汉的建国、立国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正确把握三国的力量对比,联吴抗魏,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理蜀国,使相对弱小蜀汉得以长期保全。另一方面,诸葛亮也犯了一些错误,如事无大小,他都加以过问,造成了蜀汉人才断层;过分抑制土著地主,使得主客矛盾在蜀汉政权中长期存在;五次北伐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大大消耗了国力。总体来讲,诸葛亮是维持蜀国长存的重要支柱,功大于过。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简述苏美尔城邦有何特征?标准答案:苏美尔各城邦都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的村镇形成的早期城邦。它具有以下特点。(1)经济特点:城邦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2)神庙在苏美尔各城邦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是城邦的经济中心。(3)神庙经济控制在以城邦首领为首的奴隶主手中,他们占有大量的土地。除此之外,苏美尔城邦的农村公社也占有许多土地。农村公社规模一般较小,彼此之间往来不甚密切,因此农村公社在城邦经济生活巾的地位不及神庙重要。(4)从氏族制度演变而来的苏美尔城邦,在其形成之初,城邦有三个政治机构:城邦首领、贵族会议、人民大会。知识点解析:苏美尔作为人类历史最早的文明之一,有很多初创之处,对后世影响深远。7、评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意义。标准答案:义和团运动因主客观原因以失败告终。从主观上看,它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核心,提不出正确的纲领、口号和策略,表现为笼统的排外主义,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质缺乏认识,因而被清政府利用、出卖;客观上看是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给八国联军以沉重的打击,使列强不得不放弃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义和团运动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力量,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义和团血的教训促使中国人民看清了清政府的真实面目,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义和团促进了世界反殖民地斗争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梭伦改革的原因、内容及意义。标准答案:(1)梭伦改革的原因。公元前6世纪初,在贵族寡头政治下,贵族垄断了国家政治,在经济上通过高利贷、土地兼并和债务奴隶制压迫平民,雅典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受命调停矛盾,进行了宪政改革。(2)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政治改革包括:①将全体雅典自由民按财产多寡分为四个等级,即“五百麦斗级”、“骑士级”、“牛轭级”和“日佣级”,并规定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第一级可任一切官职;第二级可任除司库以外的一切官职;第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充当陪审法庭的陪审员。②确立公民集体立法的原则,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会上决定战争与媾和等重大军事并选举官制。③新设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两个重要机构。四百人会议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主要为公民大会准备议程,预审提交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陪审法庭是城邦最高司法机关。经济改革包括:①颁布“解负令”,解除债务及由于负债而遭受的奴役。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一律废除,典雅公民沦为债奴者一律解放,同时永远禁止放债时以债务人的人身做担保,也就是在公民中取消债务奴隶制。②禁止小麦出口,鼓励橄榄油输出。③推行货币改革,实行流通于爱琴海区域的卑亚币制,以利于对外贸易。④为防止土地再次集中,规定公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⑤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打破社会流行的轻视工商业的思想,提倡公民后代学习手工技艺,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以优惠政策吸引外邦手工业者移居雅典,确立财产自由转让的原则。(3)梭伦改革的意义。梭伦改革对雅典历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梭伦改革是对旧的氏族贵族的打击和对血缘关系的破坏,恩格斯称之为一场“政治革命”。①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恢复并稳定了独立的小农经济,缓和了社会矛盾,为雅典公民集体政治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也使雅典奴隶制开始向高级阶段发展。②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重新分配了国家权力,提高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政治地位,使普通公民能够参加决定国家命运和自身利益的政治活动,促使政体从贵族政治向着民主政治过渡。③改革采取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措施,为雅典的经济繁荣创造了良好条件。可以说梭伦改革把雅典引上了建立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发展工商业的道路。在梭伦改革后的百余年内,雅典始终遵循他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政治改革,终于成为一个经济繁荣、政治民主、文化昌盛、国力强大的希腊超级城邦。但是,梭伦温和、适度、中庸的处世哲学,使他不可能完全满足下层平民平分土地的极端要求,也未彻底清除氏族制的残余。传统贵族因丧失了某些特权而愤愤不平,中产阶级也因不能担任执政官而怒气冲冲。因此,梭伦招致平民和贵族两个方面的反对,被迫出游海外。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9、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标准答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是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结果却是出现了一成一败。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两国的具体国情和外部条件有密切联系。(1)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的不同:第一,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两国封建社会内部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由于日本经济发展的普遍水平略高于中国,因此,它实现近代化的条件也比中国更为有利一些。第二,中国封建结构与日本相比更为坚固。中国是一个封建制度充分发展的国家,社会经济的内部结构比较坚固,并具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同时中国的封建社会又是一种弹性的封建社会,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的机制。相比之下,日本的封建制度发展不充分,僵化的土地所有制和封闭式的社会结构,使它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因此,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阻力也比日本大得多。第三,日本与中国相比,更容易分化出一支革新的力量。在中国,由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结成的“四位一体”,同现存的经济和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学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准则,很难分化出与统治营垒相对抗的革新势力;在日本,商品经济的冲击、民族危机的意识和欧洲近代科学文化的影响,使日本在被迫开国后就形成了一支主张倒幕维新的革新势力,维护封建旧制度的幕府陷于极端孤立的地位。(2)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外部条件的不同:第一,中、日两国的战略地位和战略价值不同,中国遭受到的殖民侵略的压力比日本大得多,使日本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同中国的巨大市场和丰富资源相比,日本的吸引力微不足道,因此,西方列强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中国的侵略上,日本遭受的侵略压力比较小。第二,中国早期的受侵略过程,唤醒了日本先进人士的民族意识,他们把中国当做落后挨打的借鉴,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和改革救亡的迫切性。因此,日本的改革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基础。第三,中国人民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在相当程度上直接牵制了欧美列强对日本的侵略行动,从而在客观上支援了日本倒幕维新运动。第四,中国人民以及亚洲其他各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也迫使西方殖民者汲取了某些教训,从而使他们对日本的人民起义和反幕府势力采取了较为慎重的态度。因此,英法列强在日本的倒幕运动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敢于公开地进行武装干涉,从而使日本的社会变革能够较为顺利地实现。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简述当代科技革命发生的背景条件。标准答案:当代科技革命的发生,有着社会的因素,也有科技自身的内在动因。(1)科学理论的准备。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30年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揭开了核裂变的奥秘;战后初期的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2)技术与物质前提。二次技术革命创造的先进实验条件使新技术的诞生成为可能;二次技术革命中无线电技术的发展是电子计算机得以诞生的直接前提;二次技术革命中的尖端技术从军用转为民用,扩大了新兴产业。(3)社会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当代科技革命的到来;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本身要求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历史学基础(论述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论述题(本题共10题,每题1.0分,共10分。)1、试论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多元一体”的格局。(北京大学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标准答案: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费孝通在阐释该理论时指出,所谓“多元一体”,即中华民族是一体,它所包括的56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一)“多元一体”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为:(1)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形成是多元一体的,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孕育、形成到发展、确立,也是多元一体的历史演进。(2)在历史造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存在一个凝聚中心,即生活在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儒学为核心融合佛、道的炎黄传统文化为其精神纽带。(3)各民族间存在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各民族区域经济文化的互补交融,终于凝聚确立为不可分割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中华民族和中国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是个历史范畴,其历史演进过程不能随意人为割断。中华民族是中国的构成实体,中国版图是其活动存在的疆域,都是沿着“多元一体”的历史轨迹演进的,在历史上是前后承续相对稳定的。(二)就历史发展而言,秦以前是华夏族体的形成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孕育阶段;秦汉至隋时期是汉族主体的形成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端阶段;隋唐五代两宋时期是民族大融合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阶段;元明清时期是当代中国各民族全部形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阶段。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家庭、私有制、国家是怎样产生的?标准答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成为人类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男子的劳动由狩猎和捕鱼转向农业和家畜饲养业,占据了原来女子从事的经济领域,成为氏族主要经济活动的承担者,处于主导地位,父权制逐渐取代了母权制,婚姻形态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氏族公社开始解体,以男子为中心分裂为若干个大家族,继而分裂为若干个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标志着父权制的确立。父权制确立以后,子女随父居住,世系从父系计算,财产也按父系继承,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劳动产品除用于消费之外有了部分剩余,氏族内部产生了贫富分化,私有制开始产生。由于人们占有私有财产的多寡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原始平等性逐渐消失,阶级对立关系逐渐形成,在各个发生了阶级分化的氏族部落间的冲突与联盟中,国家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尧舜时期,我国的历史从此进入了阶级社会。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论述国会请愿运动标准答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使资产阶级改良派人士大为振奋。在国内,1906年12月,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商学界200多人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推福建郑孝胥为会长。随后,各地成立了宪政筹备会、宪政公会等。在海外,康有为将保皇会改名为中华国民宪政会;梁启超等在东京组织了政闻社,遥相呼应。这些团体的共同宗旨是:拥护清政府“预备立宪”“劝告”和“要求”清政府加快立宪的步伐,反对革命,从此,资产阶级改良派遂被称为“立宪派”。政闻社提出四大纲领:(1)实行国会制度,建设责任政府;(2)厘定法律,巩固司法权之独立;(3)确立地方自治,正中央地方之权限;(4)慎重外交,保持对等权利。清政府的“官制改革”遭到立宪派的非议。“满族内阁”的出台,遭到了许多人的抨击,从1907年秋起,立宪派开始把请愿速开国会作为推动立宪的近期目标,他们通过联名上书等方式敦促清政府速开国会。各种立宪社团及各省立宪代表齐集北京,递交国会请愿书,且请愿书都征集了许多签名,使运动具有了某种程度的群众性。国会请愿运动使清朝统治者大为震惊。他们认为这是“民气喧嚣”“横议干政”的表现,给政闻社安上一系列罪名,通令全国,严行查禁。这是“杀鸡给猴看”,请愿运动暂时被压了下去。谘议局的设立使立宪派取得了代表“民意”的合法资格,他们于是以谘议局为基地,再次掀起国会请愿运动。江苏谘议局议长张謇发表《请速开国会建设责任内阁以图补救书》,并策动督抚代奏,游说各省。1910年,各省谘议局代表相继到达北京,呈递联名请愿书,请求速开国会。但清廷以“国民知识不齐”为理由拒绝了请求,第二次请愿宣告失败。1910年10月,资政院正式开会。请愿代表团呈递请愿书,请资政院迅速提议于宣统三年内召集国会,以救危亡。同时,各省督抚在压力之下也奏请开国会。资政院一致通过了《陈请速开国会具奏案》。清廷不得不做些“让步”,宣布缩短预备立宪期限,于宣统五年(1913年)召开国会。张謇等认为目的已达,停止请愿活动。其他一些立宪派人士不满足于这些成就,准备举行第四次请愿活动,但遭到了军警弹压,第四次请愿于是流产。国会请愿运动具有民主运动的性质。立宪派企图通过和平请愿的形式,迫使清政府开放政权,迅速转入民主政治的轨道。清政府虽然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但丧失了人心。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简述1931—1937年间的日本侵华史实。(南京大学2004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标准答案:(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多次指示张学良对日本的侵略要采取不抵抗态度。到19日晨,沈阳城全被日军占领。日军在侵占沈阳的同时,也攻占了长春。至9月底,日军侵占了除辽西地区之外的辽宁、吉林两省。1932年2月5日,日军占领了哈尔滨。至此,东北三省全部沦陷。(二)“一.二八”事变。日本在武装占领中国东北后,为了转移国际视听,并逼迫国民党政府承认它占领东北的既成事实,又向上海发动进攻。日本海军陆战队于1月28日深夜在闸北发动进攻,驻上海的十九路军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的推动和影响下,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抵抗。淞沪抗战坚持了一月之久。5月5日,中日签订《上海停战协定》,规定中国军队只能留驻在昆山、苏州一带,不能进驻上海,而日本侵略军却可以继续留驻上海。(三)《塘沽协定》。1933年4月,长城抗战失败,日本关东军进入华北,直逼平津。5月31日,国民党政府代表熊斌与日本关东军代表冈村宁次在塘沽进行谈判,并签订了停战协定,习称《塘沽协定》。根据协定,划定冀东为非武装区,中国军队撤至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州、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日军撤至长城线,从而在实际上默认了日本对东三省及热河的占领。自此,华北门户洞开,为日本进一步控制整个华北创造了条件。(四)《秦土协定》。1935年6月5日,4名没有护照的日本特务机关人员潜入察哈尔境内绘制地图,行至张北县,被当地驻军扣留。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为避免引起事端,下令释放。日方以此为借口提出无理要求。6月27日,察省代主席秦德纯与日本关东军驻沈阳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正式签订了《秦土协定》。其主要内容为:(1)向日军道歉,撤换与该事件有关的中国军官,担保今后日本人在察哈尔可以自由行动;(2)成立察东非武装区,第二十九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3)中国方面停止向察哈尔移民;(4)解散察哈尔排日机构。(五)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采取了一系列策动华北五省“自治"的侵略行动。这就是华北事变。1935年9月,新任日本华北驻屯军总司令官多田骏发表声明,公开鼓吹华北五省要在日本指导下“联合自治”。11月25日,日本侵略者唆使国民党滦榆区行政督察专员殷汝耕在通县成立“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后改称“冀东防共自治政府”),宣布“脱离中央自治”。为了策动华北“自治”,日本更把二十九军军长、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当作主要的拉拢对象。蒋介石为留住宋哲元只得让步,12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设置冀察政务委员会,由宋哲元任委员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名义上虽然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但实际上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日本帝国主义和亲日汉奸势力对它有很大的影响和控制力。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试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及影响。(南京大学199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标准答案:(一)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1)对黄金的追求和原有商路不通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上的动因。15世纪的西欧,商品经济得到了广泛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与此同时,西欧的货币逐渐过渡到金本位制,黄金成为商品贸易中最主要的支付手段,但欧洲的黄金产量较小,而《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使欧洲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东方。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先后占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控制传统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使运抵西欧的货物不仅量少,而且比原价高8~10倍。于是,西欧的商人、贵族,迫切希望另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2)传播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的鼓舞是推动西欧人向海外发展的精神动力。15世纪时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地理知识的进步,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为开辟新航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当时的欧洲人已能制造多桅快速、载重数百吨甚至千吨适宜远航的大船。古代希腊的地圆说理论在当时的西欧广泛流行,罗盘针和占星仪则被应用于测定船在海上的方位。海上武器和战术的进步,使处于海外扩张时期的西欧在海上占据优势。(3)专制政府的支持。统一政权的大力支持提供了远洋航行的财力和物力来源。在西欧国家中,在海上探险方面走在最前头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这是因为:第一,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个地理位置使它们先天地倾向于向海外发展。第二,两个国家都掌握了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亨利王子,他的绰号是“航海家”,他的业绩在于:使水手及造船技术的传统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从而改进了葡萄牙船舶的航海性能。第三,葡萄牙人与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这是在与伊斯兰教的斗争中形成的。(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首先引起了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欧洲与亚洲、非洲之间的商业往来扩大了,并开始与美洲有了商业联系。亚、非、美洲的众多商品,开始或大量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欧洲的商路和商业中心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城市趋于衰落,里斯本、安特卫普、伦敦等日益繁荣。(2)新航路开辟的另一个经济后果便是“价格革命”。美洲的白银大量涌进欧洲,引起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这在历史上被称为“价格革命”。货币的贬值和物价上涨对西欧国家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地位产生了不同影响,加剧了阶级分化的过程,有力地推动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上,西欧国家从此超越了亚洲、非洲和美洲的许多国家。(3)开辟新航路和随之而来的殖民掠夺,对世界各国的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亚洲、非洲和美洲许多国家从此逐渐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对象。葡萄牙和西班牙是殖民掠夺的总先锋。而后起的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利用其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挤掉西班牙和葡萄牙,继续在亚、非、美洲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给这些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分别简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标准答案:(1)《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与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了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偿英国的款项总数为2100万元;英国商人“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即协定关税,从此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废除“公行”制度。《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马关条约》: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4月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通商口岸,日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允许日本臣民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只按进口货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条约中还规定,为保证中国履行条款,日军暂时占领威海卫。《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3)《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西、比、荷11个帝国主义国家胁迫清朝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是: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关税、盐税和常关税作为担保,分39年还清,加上年息四厘,本息共计九亿八千二百多万两。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赔款。中国的关税和盐税都受到帝国主义的控制。②在北京设立“使馆区”。“使馆区”成了“国中之国”,成了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大沽沿路的炮台“一律削平”。侵略者可以随时对清政府进行军事控制。④惩办在义和团运动中和帝国主义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各种组织,“违者皆斩”。地方管辖区内如发生此类事件,“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列于六部之前,办理与帝国主义的交涉事宜。《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一个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同时确立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继续充当它们的在华代理人。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知识点解析:此题考查中国近代最重要的不平等条约。应当识记三个条约的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和重要影响,能够简要叙述。7、简述维新思想主要内容及特点。标准答案: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和新的经济、阶级关系的出现,逐步产生了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早期维新思想,形成了中国早期的维新派,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中等是其主要代表人物。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①要求学习西方。不但要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政治、经济制度。②谴责外国侵略,主张中国在加强兵备的同时,应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与西方国家进行商战。③政治上要求采用西方国家君主立宪的议会制政体来代替中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早期维新思想的特点:首先,他们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其次,他们在反对外国侵略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民主思想。早期维新派的思想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在登上政治舞台前夕的政治心态和政治要求。然而,这些思想家毕竟刚从洋务派的营垒中脱胎出来,具有浓厚的封建士大夫气息,还不能摆脱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再加上他们对西方的政治理论、政治思想重视不够、介绍不够,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只是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主张,尚未在哲学、政治学等方面进行全局性的理论建设,从而表现出其思想行动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试述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标准答案:(1)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和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到民主革命的对象、任务、方法、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但是概括起来,论战的焦点主要还是围绕着同盟会提出的三民主义纲领进行的,即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2)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的意义:通过持续两年的激烈论战,革命派揭露了改良派抵制民主革命的面目,进一步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在舆论上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作了准备。通过论战,使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更加深入人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受到了当时进步人士的拥护,促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冲破君主立宪的思想束缚,投身到革命事业中来,壮大了革命阵营。论战的结果,使以康、梁为首的改良派陷人了极端孤立的境地,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则在思想战线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胜利。(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的局限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场论战中,也暴露了自身难以克服的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论战围绕的三大焦点问题上:①在关于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清王朝问题的论战中,革命派不敢理直气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甚至还天真地认为帝国主义会赞助中国革命,表现了革命派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软弱的妥协立场。②在关于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问题的论战中,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