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共360题)_第1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共360题)_第2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共360题)_第3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共360题)_第4页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共360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5(共9套)(共360题)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1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和()。A、紧张性B、集中性C、选择性D、具体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2、树突的基本作用是A、接受和传送信息B、储存信息C、接受信息D、传送信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神经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和传送信息。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负责接收信息,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轴突的作用是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出,到达与它联系的各种细胞。故本题选C。3、加拿大医生潘菲尔德用电刺激法研究颞叶时发现,微弱的电刺激能使病人回忆起童年时的一些事情。该研究结果支持脑功能的A、定位说B、整体说C、机能系统学说D、模块说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脑功能的定位说强调脑的某一部位与某一功能存在对应关系。脑功能的整体说强调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强调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脑功能的模块说强调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的,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潘菲尔德的研究支持脑功能的定位说。因此本题选A。4、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符合()。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进行知觉时从复杂的环境中把某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对象,而把另一些事物,或现象当做知觉的背景。5、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后像,这叫做()。A、正后像B、负后像C、明度对比D、彩色对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辨别中起不同的作用。这一影响词汇理解的因素是A、单词的部位信息B、正字法规则C、字词的使用频率D、字形结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不同部位的笔画和偏旁在汉字辨别中起不同的作用,这说明单词的部位信息影响词汇理解。例如,彭瑞祥等人(1983)的研究表明,在汉字识别中,左边的特征比右边的特征重要;上边的特征比下边的特征重要。因此本题选A。7、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做连续位移产生的知觉,叫()A、运动知觉B、动景知觉C、诱发知觉D、自主知觉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酸葡萄”心理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A、转移作用B、合理化作用C、退行作用D、否认作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弗洛伊德看来,自我防御机制是指自我所运用的心理策略,以此保护自己避开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种种冲突。个体避免精神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自我防御机制主要包括:压抑、转移、否认、反向、补偿、退行、升华、投射、合理化等。转移即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和行为施加于其他人或物,以保护自己。合理化作用又称“文饰”作用,指通过歪曲现实来为需要得不到满足进行开脱,从而保护自尊心。退行是指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放弃已学到的比较成熟的应对方式和技巧,反而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法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否认是指当个体的目标或行为表现不符合社会常规时,为避免或减少因挫折而产生的焦虑或维护自尊,而给自己行为的一种“合理化”解释。“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都属于合理化作用防御机制。因此本题选B。9、在陈述性知识的提取过程中,最重要的提取线索是()A、学习情境B、主体状态C、知识的层次组织D、他人的提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长时记忆在大脑的储存是动态的,这种储存就是人的知识组织。一般我们将陈述性知识以概念等有意义的组织形式进行储存。知识组织层次是稳定的、有逻辑的,这是我们提取过程中,最重要的提取线索。10、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相信那些我们不信任的人所提供的信息,这种现象称之为A、态度接种B、近因效应C、过度理由效应D、态度改变的睡眠者效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低可信性传递者所造成的态度的改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的效应被称之为睡眠者效应。因此本题选D。11、通过对前额皮层(PFC)损伤病人的研究,比较左侧和右侧大脑损伤病人的心境,()与趋近系统和积极情感有关。A、下丘脑B、左PFCC、网状激活系统D、右PFC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2、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的一种较为明显的、稳定的个人特征是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气质是人在注意、情绪反应、活动水平、情绪自我调节等方面表现出的稳定的个体差异。气质是婴儿出生后最早表现出来的一种较为明显而稳定的个人特征,是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父母最先观察到的婴儿的个人特点。因此本题选A。13、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小学阶段存在的冲突是A、信任感对不信任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C、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D、勤奋感对自卑感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艾里克森将儿童的人格发展划分的阶段数为A、4B、5C、6D、8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小明和小红参与一个判断真词假词的实验。小明被要求遇见真词按“1”,遇见假词按“2”;小红受到的要求则相反。这是为了平衡()。A、罗森塔尔效应B、区组效应C、霍桑效应D、顺序效应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由顺序的不同导致的差异被称作“顺序效应”。16、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包括()A、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B、积极性、消极性、强和弱的程度C、增力性、减力性、饱和度和外显度D、兴奋性、激动性、外显度和内隐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情绪和情感变化的维度主要指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方面。这些特征变化的维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一般地讲,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肯定情绪是积极的、增力的,可提高人的活动能力;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否定情绪是消极的、减力的,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它是由一些重要的事件引起的;平静的情绪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它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温到狂怒。情绪强度的大小决定于情绪事件对于个体意义的大小。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决定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17、机敏、迅速、合理地解决问题的品质特性属于下列意志品质特性中的()A、自觉性B、果断性C、自制性D、坚韧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德威克根据能力的增长观和实体观,提出了A、自我价值理论B、自我决定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德威克认为学生的能力观影响其学习动机的目标定向,持能力增长观的学生的目标定向为掌握目标(学习目标),持能力实体观的学生的目标定向为成绩目标。因此本题选D。19、一些公益广告是请非常有影响力的明星制作的,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种做法关注的是观察学习中的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注意过程、保存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其中注意过程决定着在大量的榜样影响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并决定着从正在进行的榜样活动中抽取哪些信息。影响注意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榜样行为的特性、榜样的特征和观察者的特点。因此本题选A。20、()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迁移。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化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桑代克所提出的相同元素实际是从联结主义的观点出发的,只是指学习内容中元素间一对一的对应。即所谓的共同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所谓相同元素也就是相同的联结,学习上的迁移只不过是相同联结的转移而已。这种联结是具体的、非一般的。而形式训练说强调官能训练好,就可以发生自动的转移,转移是普遍性的。经验类化说和关系转换说都是概括性和普遍性的原理的转移。21、表1用()方法控制误差。A、排除法B、匹配法C、恒定法D、平衡法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被试间设计控制误差的方法采用:匹配法和随机化法;被试内设计控制误差的方法采用:平衡法(ABBA法和拉丁方设计法)。本实验设计采用的是拉丁方设计,而拉丁方设计属于平衡法。22、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中,1~3岁属于()A、口唇期B、肛门期C、前生殖器期D、潜伏期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弗洛伊德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口唇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前生殖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1岁);⑤青春期(11~13岁)。23、皮亚杰所指的同化过程类似于学习迁移中的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皮亚杰所指的同化的意思是使用原有的图式解决遇到的新的问题,即原有的学习内容对于新的学习发生了影响,类似于顺向迁移。24、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技能的是A、跳绳B、系鞋带C、眨眼D、使用纸笔计算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技能分为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认知技能是对头脑中的信息进行操作的技能,动作技能是对骨骼和肌肉进行操作的技能。但需注意的是,动作技能一定通过肌肉和骨骼的操作表现出来,有肌肉和骨骼反应的技能未必是动作技能。使用纸笔计算虽有手指运动,但属于认知技能。因此本题选D。25、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就是()A、习惯化B、去习惯化C、偏爱法D、优先注视范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习惯化”和“去习惯化”的方法经常用来研究早期儿童辨别不同物体的能力。当实验者反复向乳婴儿呈现一定结构的图形或一定色调的颜色时,开始,由于刺激物的新颖性使得乳婴儿对它产生注视,但是,当不断地呈现同一刺激时,乳婴儿就不再注视了,这就是出现了习惯化。如果这时呈现另一不同刺激,儿童又积极注意了,这是去习惯化。由习惯化到去习惯化的过程,证明了乳婴儿能够辨别两种不同的刺激。用这种方法可以研究乳婴儿的图形知觉、深度知觉及颜色知觉等各种感知能力,也可以研究乳婴儿的记忆力。偏爱法也是研究婴儿感知觉能力的一种方法,如果儿童对两种不同的刺激有所偏好,说明他可以辨别这个刺激。研究表明,在不同构成的人脸画面中,新生儿表现出喜欢看正常人脸图片的偏爱倾向。这表明婴儿从出生后就已经具有了对周围环境的视觉偏好。优先注视范式,就是刺激偏爱法。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刺激、观察反应并记录注视时间,由此发现婴儿早期就能觉察刺激源,区别不同的刺激物,且可能生来就具有某种固定的程序——偏爱某些轮廓和图形。26、在感觉阈限测定中,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这种方法是A、恒定刺激法B、平均差误法C、极限法D、正误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序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是测量阈限的直接方法。它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或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因此本题选C。27、既可以考察对单词,也可以考察对图片、脸谱等材料的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是A、错误联接范式B、联想研究范式C、KK范式D、误导信息干扰范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用于研究错误记忆的范式主要有联想研究范式、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错误联接范式、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KK范式。其中联想研究范式和无意识知觉范式主要考察的是人们对单词的错误记忆;错误联接范式既可以考察对单词,也可以考察对图片、脸谱等材料的错误记忆;而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KK范式则是考察人们对事件的错误记忆。因此本题选A。28、关于听觉方向和远近定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的准确度都较高B、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和远近的准确度都较差C、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高,人耳判断声源的远近的准确度较差D、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低,人耳判断声源的远近的准确度较高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人耳判断声源的方向的准确度较高,但判断声源远近的准确度较差。因此本题选c。29、命名量表不适合进行统计的是A、百分比B、计算频次C、卡方检验D、求中位数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由于命名量表只是对事物的类别进行赋值,相应的数据仅表示分类,因而不能求中位数。故本题选D。30、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编制于A、1895年B、1905年C、1908年D、1911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是比纳和西蒙出于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需要于1905年编制而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该量表分别于1908年和1911年作了修订。因此本题选B。31、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A、提前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属于操作定义的是()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操作定义的理解和掌握。操作定义是指用可感知、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做出具体的界定、说明。操作定义的最大特征就是它的可观测性。A项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通过这样的定义我们就知道实验中怎样测量智力的大小,它是操作定义。而B项中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是对攻击的另一层解释,没有操作和测量性;C项的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也是一个观念或概念的定义。33、被试的个体差异是很多实验都会遇到的额外变量,完全不会受到来自被试个体差异困扰的实验设计方法是()A、组间设计B、组内设计C、混合设计D、随机化设计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实验设计的特点的了解。组内设计是指每个或每组被试接受所有自变量水平的实验处理的真实验设计,又称“重复测量设计”。因为每个被试接受了所有的自变量水平,不同的实验处理都是在自己身上进行比较的,所以不存在没有被试个体差异。34、服装设计中经常应用()错觉A、月亮B、缪勒莱尔C、运动D、似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服装设计中应用的错觉,大部分应该都是形状错觉。月亮错觉指月亮在天边(刚升起)时显大,而在天顶时显小。似动错觉和运动错觉都是运动错觉,与服装设计无关。35、Welford将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A、心理不应期B、负启动C、负启动反转D、返回抑制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这是因为对第一个刺激的加工占用了较多的注意资源,因而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这就叫做心理不应期,一般来说两个刺激之间呈现的时间间隔越小,对第二个刺激的反应的延迟就越多。36、特别适用于描述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的统计图是()A、散点图B、圆形图C、条形图D、线形图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圆形图适用的数据类型特点。根据圆形图的特点,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出本题正确答案为B。37、考虑到了个体的需要、动机、情绪等对记忆的影响的遗忘学说是()。A、衰退说B、压抑说C、提起失败说D、干扰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压抑说考虑了个体的需要、欲望、动机、情绪等在记忆中的作用。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38、根据“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的”“鲸鱼是哺乳类动物”,推论出“鲸鱼是胎生的”结论,这种推理是()。(华东师范大学)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三段论推理D、条件推理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演绎推理是指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本质上是问题解决。39、根据能力发展涉及的领域,可以把能力分为()。A、能力、才能和天才B、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C、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D、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能力发展涉及的领域,可以把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40、许多人认为,坐火车比乘飞机更安全。这种社会判断的成因是()。(2011年)A、调整性启发B、可得性启发C、代表性启发D、参照点启发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可得性启发,即人们根据回忆某些事情的难易程度进行判断,那些容易回忆的信息比那些不太容易回忆的信息更多地被拿来作为我们知觉判断的依据。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2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剑刺穿某人头部导致立即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剑很有可能刺中了()A、小脑B、大脑基底部C、延髓D、桥脑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脑的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及应用。小脑的作用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大脑基底部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核和屏状核等几个神经核团,对机体的运动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于嗅觉、情绪控制和记忆形成也具有一定作用。延脑(延髓)支配着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又叫“生命中枢”。这里受伤会引起立即死亡。桥脑也叫脑桥,位于延脑与中脑之间,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2、当黎明临近时,深度睡眠会逐渐A、增加B、消失C、减少D、没有变化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睡眠要经过四个阶段外加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其中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也可以合并为一个阶段,即深度睡眠阶段。在一个晚上的睡眠中,睡眠的阶段要经过多次周期性循环,当黎明临近时,深度睡眠会逐渐消失。因此本题选B。3、听觉发生能量转换的部位是A、外耳B、中耳C、内耳D、听神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内耳基底膜的运动导致毛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实现能量的转换。因此,本题选C。4、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叫()。A、视觉适应B、视觉后像C、明适应D、暗适应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5、从网膜水平上解释错觉原因的错觉理论是A、眼动理论B、神经抑制作用理论C、常性误用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一般来说,对错觉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眼动理论,把错觉归结为刺激取样的误差;第二种是神经抑制作用理论,从网膜水平上感受器的相互作用来解释错觉;第三种是常性误用理论,从认知的观点解释错觉。因此本题选B。6、人的感觉系统机能的基本指标是()。A、感觉阈限B、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绝对感觉阈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7、一般地说,相对运动的物体,近物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这是()的原因A、空气透视B、纹理梯度C、双眼透视D、运动视差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深度知觉线索的理解和掌握。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方向上将出现差异。一般地说,近物看上去移动得快,方向相反。这是由于在同一时间内距离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运动的范围不同,近处物体视角大,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大,而远处物体视角小,在视网膜上运动的范围小,因而产生不同的速度印象。其中,当观察者向前移动时,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近处物体流动速度大,远处物体流动速度小,这种现象叫运动透视。根据物体相对运动速度的快慢,我们能够判断物体距离的远近。8、()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A、思维B、知觉C、意志D、情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感,而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知觉和思维是人的认知过程,情感是对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反映。9、过去经验过的事物或对象虽然不在面前,但能够在头脑中被反映叫()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0、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两岁的儿童,习得的并非唐诗表达的意境,而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发出汉字的读音,这涉及口腔、声带等肌肉的运动。11、关于偏见和歧视表述正确的是A、偏见是负面态度,歧视是负面行为B、偏见和歧视都是负面态度C、偏见是负面行为,歧视是负面态度D、偏见和歧视都是负面行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偏见是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歧视行为的根源往往在于偏见态度。因此本题选A。12、“找替罪羊”的行为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是A、反向作用B、补偿作用C、压抑作用D、转移作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压抑是最重要的防御机制,借助压抑,本我的强烈冲动被排除出意识阈,使它们的外显表达被控制。补偿是指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找替罪羊”属于转移作用防御机制。因此本题选D。13、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发展到()以后的进一步发展。A、信息加工B、认知主义C、客观主义D、环境主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几种学习理论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以冯特的构造主义为靶子,批判其研究方法的学派成了行为主义,拿其研究对象开刀的学派成了格式塔派,后发展为认知主义,后二者互相吸收融合出现了托尔曼“认知目的说”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这时候出现了人本主义思潮。而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4、经过探索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却对目标的实现未做任何努力。根据加拿大研究者玛西亚(JamesMarcia)的观点,其同一性状态是A、同一性获得B、同一性早闭C、同一性延迟D、同一性混乱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5、他们的情绪总是消极,而不甚愉快,他们逃避新事物,对外界和事物的变化适应较慢,这类婴儿的气质属于()。A、容易型B、困难型C、迟缓型D、矛盾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托马斯-切斯将婴儿的气质类型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类,容易型婴儿生活有规律,容易适应新环境,困难型烦躁易怒,爱发脾气,不易安抚。16、通过刺激反应一致性冲突实验可以证明的效应是()。A、同侧易化效应B、晕轮效应C、蝴蝶效应D、罗森塔尔效应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空间探测和辨别任务中,当目标刺激呈现的空间位置与正确反应按键位置一致时,反应时明显小于它们不一致的情况,此同侧易化现象被称为刺激反应一致性。17、由于前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他们的游戏主要为()。A、主题游戏B、模仿性游戏C、规则游戏D、表演游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游戏在前幼儿期就己经诞生,但由于前幼儿期儿童感知经验少,表象贫乏,所以他们的游戏是模仿性游戏。并且,前幼儿期儿童正处于掌握各种基本生活技能(如进食、大小便、穿脱衣服等自我服务技能)的阶段,游戏内容是对这些基本生活活动的反映。儿童的游戏总的发展趋势是从前幼儿期的模仿性游戏向幼儿期的主题(角色)游戏发展,在幼儿期末当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萌芽的时候产生规则游戏。18、加涅认为问题解决学习又称之为A、规则学习B、高级规则学习C、原理学习D、辨别与概念学习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加涅认为高级规则学习又称之为问题解决学习。因为解决问题需要个体综合运用所学的各种规则,这种学习要比规则学习更为高级。故本题选B。19、在因素分析中,每个因素在所有变量上因素负荷的平方和被称为该因素的()。A、贡献率B、共通性C、特征值D、公共因素方差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特征值:给定因素的特征值度量了被此因素解释的所有变量的方差,是由所有变量的因素载荷的平方和来计算得到的,它可以被看作因素影响力度的指标,代表引入该因素后可以解释多少原始变量的信息,如果一个因素的特征值低,则意味着它对于变量方差解释的贡献很少,可以被忽略。20、当样本数据按A和B两个特征进行双项多类分析时,以A特征分类分为4个小类,以B特征分类分为3个小类,如果对这组数据进行卡方独立性检验,那么自由度df为()。A、7B、6C、8D、5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对于卡方独立性检验,df=(r一1)(k一1)=6。21、在维果茨基看来,下面的心理机能属于高级心理机能的是A、感觉B、直观性思维C、知觉D、随意注意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融合了两类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高级心理机能是指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和意志等。因此本题选D。22、一项实验拟考察疲劳对识记的影响,则疲劳是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自变量又叫刺激变量、独立变量,它是实验者在研究问题、实施实验时有意加以选择和操纵的变量。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依从变量,它是研究者要观察的指标,是被试心理特征变化的反应和表现,它随着自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额外变量,又叫控制变量,是指实验研究中除所规定的自变量以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本题中,疲劳是自变量,识记水平是因变量。因此本题选A。23、小明为了通过今天的教育心理学考试昨天晚上整晚都在复习,推动他昨晚表现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部近景性学习动机B、外部近景性学习动机C、外部近景性学习动机D、外部远景性学习动机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从动机能够推动个体时间长短的角度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小明为了第二天的考试而学习,其学习动机是近景性学习动机,同时他是为通过考试而学习,这是外部学习动机。因此本题选C。24、学习障碍出现的主要年龄阶段是()。A、青少年期B、幼儿期C、童年期D、婴儿期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5、儿童在掌握守恒概念时,最先掌握的是()A、数目守恒B、物质守恒C、长度守恒D、重量守恒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守恒概念是指儿童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守恒性包括有质量守恒、重量守性、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不同类型的守恒形成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儿童掌握各种“守恒”的时间如下:数目守恒(6~7岁)、物质守恒和长度守恒(7~8岁)、面积和重量守恒(9~10岁)、体积守恒(12岁)。26、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所需时间的反应时法是A、减数法B、加因素法C、开窗实验D、经典反应时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开窗实验技术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形式,它试图直接得到某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本题选C。27、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会变慢,这种现象是A、注意瞬脱B、注意分散C、返回抑制D、负启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有关分心信息抑制的研究则主要使用负启动范式。负启动是指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因此本题选D。28、可以操纵情绪状态以探讨情绪和其他心理变量间关系的情绪研究方法是A、形容词检表法B、时间抽样法C、情绪诱导法D、刺激一反应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情绪诱导法可以直接操纵情绪状态,然后记录或观察积极或消极情绪下被试的各种心理、行为或生理指标,以探讨情绪和其他这些指标间的关系。因此本题选C。29、下列不属于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的特点是()A、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B、传递信息技能增强C、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关系D、还没有形成所谓的“友谊”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儿童在9~15岁时,友谊已经进入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在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30、某研究者欲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平均每个家庭每月给孩子买玩具的花费,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结果,总体标准差约为30元,要使本次调查的误差不超过5元,且具有95%的可信程度,则至少需调查的家庭数为A、120B、140C、150D、160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因为该研究是对北京市的家庭进行调查,因此样本容量较大,而该研究的目的是进行参数估计(调查家庭在购买玩具上的月投入),因此可用下面公式进行计算:n=,其中Zα/2=1.96(95%的置信区间),σ=30,d=5计算的结果是138.3。因此本题选B。31、下列符合对测量标准误与测验信度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是A、测量标准误与测验信度之间无关B、测验信度越高,测量标准误越大C、测量标准误越大,测验信度越低D、测量标准误变大,测验信度未必变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测量标准误是测量中误差分数分布的标准差,它与测验的信度相关,如果测验信度低,测量标准误则较大。故本题选C。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世纪30年代,俄国教育心理学已自成体系B、20世纪20年代以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C、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教育心理学》D、1956年,有人统计了6本流行的教科书,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先前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属于同一水平的相似而又不同的后继学习发生的迁移是()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累积迁移D、逆向迁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迁移分类的理解和掌握。从迁移产生的情景或层次上来看,可将迁移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又称做水平迁移或侧向迁移,是指在内容和难度上相似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例如,数学课上学习了三角方程式后能够促进物理课学习计算斜面上下滑物体的加速度。纵向迁移又叫做垂直迁移是指不同难度不同概括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较容易、较具体化的学习对难度较高、较抽象的学习的影响和较高层次的学习原则对较低层次的、具体学习情境的影响。34、由于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具有较低的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5、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基本内容是()。A、一个原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作出反应B、一个原是无条件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无条件刺激作出反应C、一个原是条件刺激与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条件刺激作出反应D、以上都不对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6、某研究者想以反应时为指标来研究人们对老年人是否存在偏见,那么你可以向他推荐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加法反应时技术B、减法反应时技术C、开窗实验D、内隐联想测验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刺激物说的思想最早来源于()A、行为主义B、格式塔C、精神分析D、人本主义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心理学知觉理论的了解和掌握。知觉的形成可以分为对立的直接知觉论和间接知觉论。直接知觉论认为知觉只具有直接性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知觉的刺激物说。刺激物说的思想最早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发展了格式塔心理学有关完形的思想,将其推到极致的要属吉卜森。吉卜森指出完形应是刺激的完形,提出了真正意义上的知觉的刺激物说。他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对作用于感官的刺激产生与之相对应的直接知觉经验。间接知觉理论认为刺激本身的信息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和不能对外界事物进行全面描述的,所以个体必须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刺激信息作出推断、评价和解释,才能实现对刺激的真正知觉。间接知觉论的基本验证方案往往是创造经验信息和刺激信息相矛盾的情境,来分离只有刺激信息独立作用时和只有经验信息参与时的两种不同知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研究者设计了一些不可能图形(impossiblefigure)、特殊的三维图形和错觉图等。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直接知觉和间接知觉间的争论常被描述为自下而上(bottom—up)和自上而下(up-bottom)加工之间的对立。38、如果测验的效标资料是经过一段时间后获得的,这样所得的效标称()。A、同时效度B、预测效度C、构想效度D、内容效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9、瑟斯顿提出的态度测量方法是()。A、核检表法B、等距量表法C、语义差异法D、累加量表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0、不属于大脑右半球的主要功能的是()。A、艺术欣赏B、逻辑推理C、情绪D、知觉空间关系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大脑左半球迎多地集中于需言语完成的任务,如说话、阅读、思维、推理。右半球主要负责的是非语言领域,如如空间关系理解、模式和图画的再认、音乐和情绪表达。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3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声音的生理性传导发生在A、外耳B、中耳C、内耳D、听神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当声音从外耳道传至鼓膜时,引起鼓膜的机械振动,鼓膜的运动带动三块听小骨,把声音传至卵圆窗,引起内耳淋巴液的振动。由于鼓膜的面积与镫骨覆盖的卵圆窗面积的比为20:1,因此,声音经过中耳的传音装置,其声压提高20~30倍。声音的这条传导性途径称为生理性传导。因此,本题选B。2、在人工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记忆负担最重的策略是A、保守性聚焦B、冒险性聚焦C、同时性扫描D、继时性扫描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同时性扫描是指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属性提出全部可能的假设,然后逐个加以验证。采用这种策略,记忆负担最重,难度比较大。因此本题选C。3、在冯特提出的情绪三维理论中,下列维度不包含在其中的是()。A、愉快——不愉快B、激动——平静C、注意——拒绝D、紧张——松弛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冯特认为情绪是由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三种维度组成,每一种具体的情绪都分布在这三个维度的两级之间的位置上。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他摆脱的动机冲突是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米是人所需要的,但是获得米的时候可能要“折腰”,这是人所不情愿的,因此这里涉及的是趋避冲突。故本题选C。5、根据塞尔曼的角色采择理论,儿童到一定年龄时逐渐认识到即使得到了相同的信息,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仍可能会有冲突。这个年龄阶段在()。A、6一8岁B、8一10岁C、10一12岁D、12一15岁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提出智力三因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斯皮尔曼B、吉尔福特C、阜南D、斯腾伯格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斯腾伯格提出智力三因素理论,认为智力包括成分、经验和环境,它们都代表有效操作的不同方面。7、言语运动中枢是()。A、布洛卡区B、角回C、杏仁核D、威尔尼克区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8、“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体现了下列选项中哪一种吸引()。A、才能吸引B、外貌吸引C、相似吸引D、邻近吸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人际吸引的条件有:熟悉,个人特征(才能、外貌、个性品质)、相似或互补、爱情。“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般是说人在异乡遇到跟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对象时会激发出强烈的人际吸引。9、当使用社会测量技术研究儿童的同伴地位时,发现有些儿童既受到很多同学喜欢,也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们,此时研究者会认为他们是A、受欢迎的儿童B、普通的儿童C、被拒绝的儿童D、有争议的儿童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根据学龄儿童在班级中受欢迎程度,可以将他们分为五类:(1)受欢迎的儿童:他们受到很多同学喜欢;(2)被拒绝的儿童: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们;(3)有争议的儿童:既受到很多同学喜欢,也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他们;(4)被忽视的儿童:同学对他们既无积极评价,也无消极评价;(5)普通的儿童:有些同学喜欢他们,有些同学不喜欢他们,但是在受欢迎、被拒绝和有争议方面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本题选D。10、情绪的“评定一兴奋”学说的提出者是()A、詹姆斯一兰格B、坎农一巴德C、阿诺德D、沙赫特一辛格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A、图式B、认知地图C、学科基本结构D、认知结构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虽然图式、认知地图和认知结构具有相同的内涵,但布鲁纳明确提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认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内容是学科基本结构,通过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发展认知结构。12、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叫()A、操作能力B、认知能力C、特殊能力D、社交能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几种不同类型的能力的概念掌握。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该能力是在不同种活动类型中都会表现出来的能力。13、能够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的心理品质是A、真诚一致B、无条件积极关注C、同理心D、读心术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在班杜拉看来,学会的行为未必表现出来,这取决于A、注意过程B、保存过程C、动机过程D、动作再现过程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班杜拉通过实验发现儿童虽然没有将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出来,但是当告知儿童如果能够将相应的行为陈述出来或表现出来就会获得奖励时,他们就能够做出此前没有表现出来的行为。班杜拉由此认为,动机过程会影响学会的行为是否表现出来。因此本题选C。15、皮亚杰认为思维的结构具有()A、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B、整体性、转换性和适应性C、整体性、转换性和平衡性D、平衡性、适应性和自调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皮亚杰认为思维结构有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等三要素。结构的整体性是说结构具有内部的融贯性,各成分在结构中的安排是有机的联系,而不是独立成分的混合,整体与其成分都由一个内在规律所决定。结构的转换性是指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由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结构的自调性是指平衡在结构中对图式的调节作用,也就是说,结构由于其本身的规律而自行调节,并不借助于外在的因素,所以结构是自调的、封闭的。16、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外部效度,也称生态效度。因此本题选B。17、母亲营养不良最可能引起胎儿生理缺陷的时期是()A、怀孕早期B、怀孕后期C、怀孕期D、怀孕前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胎儿的营养是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亲血液中获得的。如母亲孕期营养不良,会使胎儿发育迟滞,出生后体重轻,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尤其在胎儿大脑发育迅速的期间母亲营养不良,会导致胎儿脑细胞数低于正常,出生后智力落后。而胎儿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是胚胎阶段。这正好属于怀孕初期的阶段。怀孕初期指怀孕最初的1~3个月。18、胚种阶段的时间为()A、3~8周B、0~2周C、3~4周D、5~8周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9、()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A、神经系统B、运动系统C、生殖系统D、以上皆不对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是()。A、最小变化法B、阶梯法C、恒定刺激法D、平均差误法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恒定刺激法可以用多种方法测量阈限,包括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和最小二乘法。21、不肯定间距可以看作是对被试态度的一种测量,一个很自信的人会()。A、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B、很少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C、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D、总是作出相等判断,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不肯定间距也叫做相等地带,就是被试判断两个刺激大小相等时的地带。自信的人喜欢作出大小的判断,因此很少作出相等判断,他的相等地带小,结果他的不肯定间距就小。22、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会变慢,这种现象是A、注意瞬脱B、注意分散C、返回抑制D、负启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有关分心信息抑制的研究则主要使用负启动范式。负启动是指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因此本题选D。23、在“照明条件、激励措施对工人工作效率影响”的研究中,因变量是A、照明条件B、激励措施C、工作效率D、工作时间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依从变量,它是研究者要观察的指标,是被试心理特征变化的反应和表现,它随着自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本题中工作效率是因变量,因此本题选C。24、巴甫洛夫通过大量实验,提出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A、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反复配对B、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C、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反应反复配对D、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反复配对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巴甫洛夫认为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经过反复配对,不管条件刺激是什么,最终都能够形成条件反射。因此本题选A。25、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会变慢,这种现象是A、注意瞬脱B、注意分散C、返回抑制D、负启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有关分心信息抑制的研究则主要使用负启动范式。负启动是指当N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因此本题选D。26、测量生理活动的变化或异常引起的血氧含量变化的技术是A、事件相关电位B、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C、脑磁图D、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是采用核磁共振仪测量生理活动的变化或异常引起的血氧含量变化的技术,通常血氧含量升高说明流入某一组织或大脑功能区域的血流增加,则表现出该组织或者功能区活动处于激活状态。因此本题选B。27、成年晚期个体的智力发展()A、不再衰退B、流体智力仍然在继续发展C、有所减退,但并不是全部减退D、全面减退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的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晶体智力是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词汇、言语理解、常识等以记忆储存的信息为基础的能力。流体智力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相对地不受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卡特尔等人发现,青少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青少年期以后,在成年阶段,流体智力缓慢下降,而晶体智力则保持相对的稳定,并随着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呈上升趋势。28、用两个平行或等值的测验,间隔适当时距施测于同一组被试得到两组测验分数,求这两组测验分数的相关,其相关系数就是A、复本信度B、重测信度C、评分者信度D、内部一致性信度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了复本信度的概念。本题选A。29、某校对学生的课外活动内容进行了调查,让学生在体育、文娱、阅读三种活动中选择一种他们最常参与的课外活动,现欲了解男女学生在课外活动内容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分析该研究数据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A、相关分析B、χ2检验C、因素分析D、t检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中涉及的数据是计数数据,因此应使用χ2检验。该研究进行的是χ2检验中的独立性检验,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即研究性别和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之间是否具有关联性。因此本题应选B。30、下列情形不利于顿悟的是()A、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一定时期的放弃C、不同的环境D、功能固着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顿悟的过程就是相应的完形的形成或构造过程,它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刺激情境的整体性和结构性,另一个是心智本身具有组织力的作用,能够填补缺口或缺陷,构成新的完形。功能固着能够妨碍新的完形完成。31、认为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这种观点是()的迁移理论。A、概括化理论B、相同要素说C、关系转化说D、形式训练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2、斯柏林的研究表明,图像记忆能够保持()A、一次约4或5个项目B、约9个项目C、黑白信息D、呈现的所有视觉信息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斯柏林用部分报告法研究了感觉登记的容量。图像记忆就是视觉的感觉登记。斯柏林用速示器呈现3×4的字母卡片,每次刺激呈现完毕后给出随机的声音提示,指定被试报告某一行的字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感觉记忆容量远远超过了此前整体报告法的结论,达到了平均9.1个项目。鉴于部分报告法中报告过程仍然占用时间,故信息消退的影响仍不可避免,而实际的感觉记忆容量恐怕还要大得多,即应该是所有的刺激。33、在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若总体方差已知,则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A、t分布B、F分布C、正态分布D、卡方分布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大多数适合普通人群的测验如果要求有较大的区分能力,其题目的难度应该()A、比较低B、接近0.5C、比较高D、无所谓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项目难度为0.50左右,使测验的信度和区分能力都达到最高水平。一般说来,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被试区分度高;较易的项目对水平低的被试区分度高;中等难度的项目对中等水平的被试区分度高。这与中等难度的项目区分度最高的说法并不矛盾,因为对被试总体是较难或较易的项目,对水平高或水平低的被试则成了中等难度。35、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的脑电波通常为()。(2014年)A、αB、βC、δD、θ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当大脑处于安静和休息状态时,个体的脑电波是α波;β波是大脑处于清醒和警觉状态时的脑电波;δ波是在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36、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觉察不到一些对我们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这属于()。A、无意识行为B、盲视C、对刺激的无意识D、无意识心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人在活动时,有时没有觉察到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的事件,而实际上,这些事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这称为对刺激的无意识。37、在黑暗的房间中,你注视一只烟,你会发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能解释这种现象。A、诱发运动B、错觉C、真动D、自主运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自主运功是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暗室内,如果你点燃一只熏香或烟头,并注视着这个光点,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38、根据沙赫特(S.Schachter)的实验研究,使人的合群行为倾向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017年)A、利他B、权力C、忧虑D、恐惧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心理学家沙赫特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实验告诉我们,在恐惧或紧张的状态下人们更倾向于与别人待在一起以降低紧张感。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时会导致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少恐惧感。39、按照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在描述唤醒水平与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说明()。(2011年)A、任务难度B、任务参与C、被试年龄D、被试性别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研究发现,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较高动机则效率更高;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40、艾森克把人格分为()。A、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B、外向特质和内向特质C、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D、一般特质和特殊特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艾森克所提出的人格的三个因素是:外倾性,变现为人格内外向差异;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4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一个人使用体重秤分别多次测量了5个孩子的体重,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5个孩子的年龄分别是1岁、3岁、5岁、7岁、9岁,这个人将他的测量结果作为智力指标,发现越重的孩子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这个测验的特征是A、信度高,效度高B、信度高,效度低C、信度低,效度高D、信度低,效度低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或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测量的心理品质的程度。体重秤在测量体重的过程中多次测量结果几乎一致,说明信度较高。体重秤显而易见不能有效测量被试的智力,因此测验的效度较低。因此本题选B。2、人脑神经元的大概数量是A、10亿个以上B、100亿个以上C、1000亿个以上D、10000亿个以上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人脑神经元的大概数量在100亿个以上。故本题选B。3、下列选项中关于突触表述错误的是A、突触是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B、突触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C、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有一个突触D、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借助于神经递质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有大量的突触,据估计,一个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可有2000个突触,大脑皮层每个神经元可有30000个突触。依靠突触,神经元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故本题选C。4、下列认知活动中不属于独立的心理过程的是A、感觉B、知觉C、注意D、记忆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总伴随着其他心理过程而发生。因为它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和事物的任何属性,离开了心理过程,注意也就不存在了。因此本题选C。5、人与动物共有的注意类型是A、不随意注意B、随意后注意C、随意注意D、有意后注意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注意形式,是人类所特有的。随意后注意,又叫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兼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它与一定的目的、任务相联系,类似于随意注意。但是又不需要意志的努力,因此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它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本题选A。6、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是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人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因此本题选B。7、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一个人能自如地将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这说明()A、注意分配好B、注意范围大C、注意转移快D、注意的起伏高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辛”,是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8、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是A、直观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经验思维D、逻辑思维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形式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是一切思维形态的核心。因此本题选D。9、强调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作用的理论是A、层次网络模型B、特征表理论C、样例学习理论D、原型模型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层次网络模型强调概念问的相互关系。特征表理论重视概念规则在概念结构中的作用。样例学习理论主张概念直接由样例来表征,而原型学习理论则主张概念由大量样例的综合形式——原型来表征。因此本题选B。10、()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A、析取概念B、合取概念C、关系概念D、抽象概念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1、提出智力多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加德纳B、斯腾伯格C、瑟斯顿D、吉尔福特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提出智力多元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斯腾伯格提出的理论是智力三元论。瑟斯顿提出的理论是智力的群因素论。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因此本题选A。12、作为心理健康重要指标的人格特征是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功能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同一的心理品质。从上述人格的概念来看,人格具有多种本质特征,包括:(1)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2)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行为中偶然发生的、一时性的心理特性,不能称为人格。(3)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应对方式,这是人格功能的表现。(4)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人格的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他的人格就是健康的。否则,会出现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因此本题选C。13、研究者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对某一小学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入学的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行了调查,了解阅读兴趣随年级升高的变化情况。该设计属于A、横断设计B、纵向设计C、聚合交叉设计D、微观发生设计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4、在詹姆斯看来,我们给周围人们留下的印象、个人的名誉、地位属于A、物质我B、社会我C、心理我D、主体我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詹姆斯(1891)将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并将客体我分为物质我、社会我和心理我。物质我是指与自我有关的物体、人或地点,包括自己身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自己的服装、家中的亲人、家庭环境等。社会我是指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包括我们给周围人们留下的印象、个人的名誉、地位,以及自己在所参加的社会群体中起到的作用。心理我是我们的内心自我,它由一切自身的心理因素构成。因此本题选B。15、发散项目的范围和维度属于发散思维的()品质A、流畅性B、变通性C、独特性D、社会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可以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的好坏来衡量创造性的高低。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16、厌恶疗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A、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B、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C、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D、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斯金纳操作行为的原理在行为矫正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厌恶疗法主要基于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关于惩罚作用的观点。因此本题选B。17、人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这表明了心理发展的()。A、普遍性B、方向性C、不平衡性D、顺序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18、心理学家训练小鸡在两种颜色的纸板(浅色和灰色,米在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经过训练小鸡能够到灰色纸板下找米吃,然后给小鸡呈现的纸板是灰色和深色的纸板,多数小鸡到深色的纸板下找米吃,这证实了学习迁移的A、形式训练说B、关系转换说C、共同要素说D、概括说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题中所述实验是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所做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苛勒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关系转化说,即学习迁移取决于两种学习情境中涉及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否是一致的或可类比的。因此,本题选B。19、根据皮亚杰对游戏的分类,象征性游戏出现在()。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感知运动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0、在2×4的混合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4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4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使用的被试数是()。A、40B、80C、160D、320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在二因素混合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4种水平,说明有4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相同的被试,因此,4个实验组共需160名被试。21、个体发展中最早发生、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是()A、感知觉B、思维C、记忆D、语言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在婴儿的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方面是感知觉。22、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的特征主要是()。A、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B、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C、获得了守恒概念D、思维具有可逆性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3、斯珀林(Sperling)研究图像记忆的时限的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B、延迟部分报告法C、全部报告法D、顺序再现法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为了研究图像记忆的时限,斯珀林在实验中,变化呈现字母与出现决定该报告哪一行的信号(如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要求被试在不同的时间间隔内用部分报告法再现。该方法是延迟部分报告法。因此本题选B。24、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这种注意研究的范式是A、整体一局部范式B、双任务范式C、双侧任务范式D、提示范式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双任务的基本方法是: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就是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定义为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因此本题选B。25、下图是四幅相关散点图,其中相关系数最有可能是一0.80的是A、A图B、B图C、C图D、D图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这四幅相关三点图中,A图和B图的三点呈椭圆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其中A图中椭圆长轴的倾斜方向为左低右高,表明的是正相关的关系,B图则表明的是负相关的关系。C图和D图呈现圆形,表明两个变量之间是零相关或弱相关。因此本题选B。26、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A、学前阶段B、中小学阶段C、中学阶段D、小学阶段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小学儿童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习惯型过渡。所以小学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品德。品德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即小学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这个关键期在三年级。因此,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27、最小变化法测定绝对阈限产生的误差不包括()。A、习惯误差B、成熟误差C、练习误差D、疲劳误差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28、一个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本题题干就是效度的定义。因此本题选B。29、两列变量中有一列是等距或等比测量数据,且服从正态分布,另一列变量是二分称名变量,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最恰当的方法是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二列相关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所谓点二列相关,其中一列数据是点数列(连续变量),另一列数据是二分数列。二列相关与此不同的是,其中一列数据是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列变量是人为划分的二分变量。因此本题应选C。30、甲在A智力测验中获得85分,乙在B智力测验中获得80分,现欲比较两人智力水平的高低,首先需进行A、测验等值转换B、导出分数转换C、独立样本t检验D、相关样本t检验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两个或多个不同测验形式分数系统的转化是测验等值转换。一个测验不同分数系统的转换是导出分数转换。因此本题选A。31、当被试人数较多,测验时间和经费又有限时,最好选用A、个别测验B、团体测验C、操作测验D、投射测验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团体测验适用于人数较多的群体,节省测验时间和经费,具有较高效率。故本题选B。32、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3、学习为了获得教师、家长或同伴的赞许和接纳,这是一种()。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生理性内驱力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4、下列关于撰写研究报告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要把实验使用的被试、刺激材料、实验程序等都描述清晰,以便其他研究者重复验证B、在前言中只需要写研究者赞同的理论观点C、实验结果要用图、表等形式表示出来D、要将实验结果和研究者的解释明确分开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在前言中一般要求说明此实验的意义以及题目产生的过程,提出问题的背景材料或提出问题的假设,最好能引经据典,把这类实验的来龙去脉指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客观和公正,对于课题的正反观点都要有清晰的论述。35、《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时距信息是加工机制的修饰语,意思是这个实验中关心的是时距信息而不是其他信息的加工机制,通道效应的意思是说,通道作为自变量会对时距信息加工造成影响,比如视觉和听觉的加工可能存在不同,《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可以写成“不同的通道会对时距信息的加工造成不同的影响”。这样就可以看出,自变量是通道,因变量是加工机制。36、下列自变量属于被试变量的是()A、任务难度B、指导语C、时间D、个性特征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7、下列量表中,具有绝对零点的是()。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38、已知某次高考的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从这个总体中随即抽取n=37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9分,标准差为9分。那么下列成绩不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μ的0.95置信区间之内的是()A、77B、80C、81D、85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区间估计的掌握程度。根据题意可知,本题属于“总体方差σ2未知时,用样本的无偏方差(Sn-12)作为总体方差的估计值,实现对总体平均数μ的估计”的情况。且总体分布为正态分布,因此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同时95%的概率推测即Z=1.96。将题目中的已知量代入公式即,也即73.1<μ<84.9。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39、某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别为50、38、42人,若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某次考试平均分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那么组间自由度为()A、127B、129C、2D、5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自由度的确定情况的掌握。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总的自由度为nk-1,组间自由度为k-1,组内自由度为k(n-1)。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40、以无意识为研究对象的流派有()。A、构造主义B、机能主义C、精神分析D、行为主义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研究人的潜意识,即无意识,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无意识动机驱使的。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第5套一、单选题(本题共40题,每题1.0分,共40分。)1、有人思想很深刻,但经常感到很难表达出来,这是因为内部语言的()造成了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的困难。A、隐蔽性B、简略性C、快速性D、开展性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内部语言特点:隐蔽性与简略性。隐蔽性是指内部语言是不出声的语言;简略性是指内部语言比对话语言更简略,甚至可以用一个熟悉的词或词组来代替一个完整的句子,它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在心理学统考中,言语和语言两个词可以通用。2、魏特海默是()心理学的创始人A、格式塔B、人本主义C、认知D、精神分析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格式塔学派的创始人是魏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3、心理现象又称为()A、心理规律B、心理活动C、心理过程D、个性心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哪个选项最能解释旁观者面对需要帮助的人却不伸手相助?()。A、群体极化B、去个性化C、亲社会行为D、责任分散标准答案:D知识点解析:关于“他人的存在会抑制助人行为的发生”这一现象,决策分析的观点认为,责任分散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如果只有一个人处于有人需要帮助的情境中,那么他就会对需要帮助的人负全责,如果没有施以援手,他会遭到所有人的指责。但是如果是在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在场的每个人都有提供帮助的责任与机会,助人的责任被分散,导致人们不作为。更可能发生的情况的是,当在场的人互相不能交流时,会误以为其他人已经施以援手了。5、一个孩子发现麻雀会飞、鸽子会飞、老鹰会飞,他得出结论,所有鸟都会飞。得出这一结论的推理类型是A、演绎推理B、归纳推C、类比推D、概率推理标准答案:B知识点解析:暂无解析6、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范式关注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A、知识B、动机与情绪C、定势D、人际关系标准答案:A知识点解析:专家-新手比较研究表明,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上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不同,这可能是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7、能够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即将感觉器官接受的各种适宜刺激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的器官是()A、感觉B、感觉器官C、感受器D、感受性标准答案:C知识点解析:感受器就是指动物体表、体腔或组织内能接受内、外环境刺激,并将之转换成神经过程的结构。8、座谈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A、书面言语B、内部言语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