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与压强有关的实验
目录
01挑战中考题•查能力漏洞
02研考向•补能力漏洞
03能力提升演练
力挑战中考题•直能力漏洞
1.(2023•宁夏・中考真题)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注码等实验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的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2)对比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3)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请列举一个生产
生活中应用该结论的事例:。
【答案】凹陷程度乙、丙压力越大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解析】(1)⑴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采用了转换法。
(2)[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通过比较图乙、丙,说明压力一
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3]比较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乙的压力较大,乙的压力作用效果较明显,则可得
出结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生产生活中应用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例子:压路机的碾子很重是在受
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2.(2023•广东深圳,中考真题)琴琴同学用同一个物体(图中白色物体)做‘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实验,请填写下面内容。
(1)谁的压力大,谁的受力面积大;(选填“海绵的大”“沙坑的大”“两个相等”)
(2)改进这两个实验的意见:;
(3)对比甲图选择下面一个对比探究压强和压力大小的关系。
【答案】两个相等海绵的大都用海绵(或沙坑)来进行实验A
【解析】([)口]两个实验中都是同一个物体,对海绵或沙坑的压力一样大。
[2]海绵中物体横放,沙坑中物体竖放,由图可得,海绵的受力面积大。
(2)[3]实验为探究压强与受力面积,应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下面的受力物体保持不变,故改进意见为:
甲、乙都用海绵进行实验或甲、乙都用沙坑进行实验。
(3)[4]要探究压强和压力大小的关系,应保持受力面积相同,受力物体相同,只改变压力大小,对比甲
图,应该选择A。
3.(2023•辽宁朝阳•中考真题)小明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从结构上看,压强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他通过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同种液体,压强越大;
(3)若丙图中,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为5cm时,请你计算该处水的压强为Pa;
(4)小明还想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于是他向丙图烧杯中多次加盐水,发现U形管两侧液
面高度差不断的增大,于是得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的结论。他的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
误”)的,理由是O
【答案】不属于深度越深500错误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
【解析】(1)⑴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液体压强计的左端是密闭的,所以不属于连通器。
(2)[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液体密度相同,丙中探头深度大,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大,液体压强也
大,故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3]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为5cm时的压强为
p=pgh=1xl03kg/m3xlON/kgx0.05m=500Pa
(4)[4][5]向丙图烧杯中多次加盐水,改变了液体密度的同时也改变了液体深度,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
故结论错误。
4.(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图甲中压强计气密性良好,则U形管(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
(2)小冯同学由乙图到丙图的操作是为了探究在同一液体中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关系;
(3)在图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冯同学对比乙、丙两图,得出一个猜想:在同一液体中,探头距离烧杯底部距离越小,液体压强越
大。小俊同学只利用图丙中现有器材,保持探头位置不动,进行了简单操作后跟图乙对比(若图乙中探头
的深度为打),就验证了小冯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小俊同学的操作是:O
【答案】不属于深度变大抽出丙图中的水,使得探头深度小于图乙中探头的深度为h
即可
【解析】(1)[1]U形管与压强计的探头连接后,一端被封闭,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这一特点,
因此,U形管不属于连通器。
(2)[2]比较乙图、丙图,在相同液体的不同深度处,而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等,可以得探究液体压
强与深度的关系;
(3)[3]在图丙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了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
液体密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大。
⑷[4]小俊同学的操作是保持探头位置不变,抽出丙图中的水,使得探头深度小于图乙中探头的深度为场即
可。
5.(2023・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下图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因素”的实验过程。
(1)图中所示压强计中的U形管(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使用前需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接着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不同深度,如图甲、乙丙所示,可以初步得出
结论:当液体密度相同时,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除了上述探究(2)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呢?请在下述选项中选
择合适的猜想和与之对应的实验方案:(填写猜想和实验方案对应的字母,只需选择一组);
猜想:A.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可能与液体的体积有关
实验方案:
C.分别装入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探头放入相同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
D.分别装入体积相同的同种液体,将探头放入不同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
E.分别装入体积不同的同种液体,将探头放入相同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
F.分别装入体积不同的不同液体,将探头放入相同深度,观察U形管液面高度差
(4)为了更好的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利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进行改进实验,当注入水和
盐水的深度相同时,若橡皮膜向左凸起,则隔板左侧的液体是0整个实验过程用到的实验方法有—
法和法。
【答案】不是不漏气深度AC水控制变量转换
【解析】(1)口]图中所示压强计左边有橡皮密封,而连通器两端开口,所以图中的U形管不是连通器。
[2]使用前需检查装置是否漏气,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则表明漏气,如果观察到U
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不漏气。
(2)网如图甲、乙丙所示,液体密度相同,深度越深,U形管液面高度差越大,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当液
体密度相同时,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⑷根据控制变量法,如果探究A.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则要求密度不同,深度和体积相同,实
验方案C符合;如果探究B.可能与液体的体积有关,则要求体积不同,深度和密度相同,实验方案E符
合。所以AC或BE均可。
(4)[5]当注入水和盐水的深度相同时,若橡皮膜向左凸起,表明右边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根据液体压强
公式。=pg〃可知,则隔板左侧的液体密度较小,左侧是水。
[6][7]由于液体内部压强不易直接观察,是通过U形管高度差来间接观察的,此处应用了转换法,液体内部
压强大小与液体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每次只能探究一个因素,此处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6.(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序号容器液体种类探头的朝向探头在液体中深度/cm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cm
1水向下43.9
2水向右43.9
3水向上43.9
4水向左43.9
5水向下87.8
6水向下1211.7
7浓盐水向下88.6
(1)组装好压强计,将探头放入液体之前,发现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已存在高度差,接下来的操作
是O
A从管中倒出适量液体B.取下软管重新组装
(2)调试好压强计后开始实验,把探头放进液体中,进行不同操作,记录的相关数据如上表所示:
a,比较第1、2、3、4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b.比较第1、5、6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c.比较第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有同学提出,如果不使用压强计,选用一个较深的容器,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边缘密封好,在隔
板下部开一个圆孔并用薄橡皮膜密封,也可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请利用此装置设计实验,
写出实验步骤并完成分析与论证。
【实验器材】:自制的带隔板容器(如上图)、水、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分析与论证】:___
【答案】B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同一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5、7左右两侧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水和硫酸铜溶液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方向,橡皮膜向哪边凸,
说明哪边的压强小
【解析】(1)口]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已存在高度差,说明里面气压不相等,可以拆了重装,使两侧气体
压强相等,故选B。
(2)[2]根据控制变量法,1、2、3、4次实验只有探头方向不同,故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根
据实验数据可知,在同一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3]1,5、6次实验只有深度不同,故探究的是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液体,深
度越深,压强越大。
[4]要探究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则只改变液体密度,其他条件均保持不变,故应选择第5、7组数据。
(3)[5]利用题中所给实验仪器,为探究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则应使两侧液体不同,且保持深
度相同,故步骤为:左右两侧分别倒入相同深度的水和硫酸铜溶液。
⑹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可以根据橡皮膜形变方向判断液体压强大小,橡皮膜向哪边凸,说明哪边的压强小。
7.(2023•重庆・中考真题)小婷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在U形管接头处加装了一个“三
通接头”,如图甲所示。
(1)U形管与探头连接时,阀门K应处于(选填“打开”或“关闭”)状态,以确保U形管内的
水面相平;组装完成后,轻压探头的橡皮膜到一定程度,U形管内液面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保持稳定,说明
装置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2)比较图乙与两图,可得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比较图丙与丁两图,还可初步得出
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若需通过图丁和戊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将图戊中的探头向—移动适当的距离;
移动探头后,观察到U形管水面高度差为的,此时探头受到盐水的压强为。心小婷取出探头放回水中,
当U形管水面高度差再次为M时,测出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为0.2m,则p执=Pa;
(4)小婷发现探头所处深度较浅时,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可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更—的
液体以方便读数;探究过程中,保持探头所处深度不变,将U形管逐渐向后倾斜,偏离竖直方向,U形管
中两液面所对刻度线间的距离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打开不漏丙相等上2000小变大
【解析】(1)口]U形管与探头连接时,需要保持U形管两侧的压强相同,因此需要把阀门K打开。
[2]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内液面有明显的高度差并保持稳定,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较好,装置不漏气。
(2)网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探头所处的深度,故乙、丙两图符合
题意。
⑷丙与丁两图中,同种液体,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几乎相同,
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⑸若要通过图丁和戊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因此图戊
中的探头需要向上移动。
⑹当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时,则探头受到的压强大小相等,所以探头受到盐水的压强为
p捻=p水=%gh=1.0xl03kg/m3x10N/kgx0.2m=2000Pa
(4)[7][8]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不明显,根据P=Og〃可知,可将U形管中的水换成密度更小的液体进行
实验;将U形管逐渐向后倾斜,偏离竖直方向,U形管中两液面所对刻度线间的距离将会变大。
8.(2023,湖南衡阳,中考真题)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亮同学取四只瓶嘴大小
相同的塑料瓶去底(其中B、C、D三个粗细相同),在瓶嘴上扎橡皮膜,将其倒置,如图所示向A、B、C
瓶中装入水,D瓶中装入盐水。
AB
(1)瓶嘴下方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可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此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
或“转换法”);
(2)根据A、B两瓶子橡皮膜鼓起的程度相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_________(选填“有关”
或“无关”);
(3)根据B、C两瓶子橡皮膜鼓起的程度不同,可知: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要通过比较两个瓶子橡皮膜鼓起的程度,得出的结
论是: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实验后,该同学自制如图E装置继续探究,已知隔板在容器的中央。他向隔板左侧倒水,发现橡皮膜
向右侧凸起,这说明液体对容器有压强(选填“底部”或“侧壁”)。他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
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恢复原状,如图F所示,则此液体密度(选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答案】转换法无关深度c、D侧壁小于
【解析】(1)口]由于实验过程中液体压强大小不易于直接比较,因此在实验中,通过瓶嘴下方橡皮膜鼓起
的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2)[2]由题意可知,A、B两瓶子所装的都是水,由图可知,A瓶子所装水的体积大于B瓶子所装水的体
积,则A瓶子水的质量大于B瓶子水的质量,两瓶子所装水的质量不同,深度相同,但橡皮膜鼓起的程度
相同,即液体的压强相同,因此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无关。
(3)[3]由题意可知,B、C两瓶子所装的都是水,且两瓶子粗细相同,由图可知,C瓶子所装水的深度大
于B瓶子所装水的深度,两瓶子水的深度不同,橡皮膜鼓起的程度不同,即液体的压强不同,因此说明液
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4)[4]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需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的深度
相同,由题图可知,C、D两瓶子符合题意。C、D两瓶子液体的密度不同,液体深度相同,橡皮膜鼓起的
程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是: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5)⑸如图E所示,隔板左侧倒水,橡皮膜在侧壁上,发现橡皮膜向右凸起,表明橡皮膜所在的位置有压
强,这说明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⑹在图F中,水对橡皮膜有向右的压强,右侧液体对橡皮膜有向左的压强,橡皮膜恢复原状,不再凸起,
说明橡皮膜左右两侧压强相等,则有
P水gh水=P懑gh服
因为卜液>卜水,所以p液<p水。
9.(2023・江苏无锡•中考真题)小华发现,压缩一个已经充气的气球感到很容易,但想把它压缩得很小却
又很困难。由此她猜想被封闭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体积可能有关。为此她准备了20mL的注射器、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绳等,进行探究,步骤如下
乙
(1)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为—cm,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cm2;
(2)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为了检验
是否漏气,不增加器材,方法是;
(3)如图乙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弹簧测力计一
端固定并水平放置,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
图乙所示为N,此时外界大气压的数值为—Pa;
(4)取下橡皮帽,拉动活塞,让活塞的底端位于注射器4mL刻度处,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确保不
漏气,此时注射器内被封闭的气体体积为4mL,再按照图乙的方式操作,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变为8mL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继续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记下注射器
内气体体积与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所测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注射器内气体体积V/mL81012162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P/N10▲13.31516
①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10mL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N;
②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20mL时,注射器内气体压强为Pa。
【答案】10.002用手拉动注射器活塞,根据难易程度判断气密性201x105
122xl04
【解析】(1)⑴[2]如图甲所示,注射器刻度部分左端对准零刻线,右端对准10cm刻线,刻度尺的分度值
为0.1mm,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刻度部分的长度为10.00cm,则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V20cm3
=2cm2
I10cm
(2)[3]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为了检验是否漏气,不增加器材,方法是:用
手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如果比较容易拉动,则证明气密性不好,如果不容易被拉动,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3)[4]如图乙,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读数为20N。
[5]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外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外界大气压的数值
F20N5
77-7-2xl0-4m2=lxlOPa
(4)①⑹注射器内被封闭的气体体积为4mL,再用测力计拉动活塞时,测力计的拉力与注射器内气体对活
塞的压力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
双气K=号+及
由以上步骤(3)可知,外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为20N,由此得到下表
注射器内气体体积V/mL810121620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P/N10▲13.31516
注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F/N1086.754
观察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注射器内的气体变化为原来体积的2倍时,注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减半,
由上表可知,注射器内气体为20mL时注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为4N,因此注射器内气体为10mL时注
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为8N,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10mL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号=20N—8N=12N
②[7]当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20mL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外界大气压对活塞的压力为20N,则注
射器内气体对活塞的压力为
%=20N-16N=4N
注射器内气体压强为
p=殳=—^^=2xlO4Pa
内S2xl0^m2
10.(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篮球从空中下落,撞击地面的过程中,与地面的接触面会不断增大,最大
接触面积与下落高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校兴趣小组利用器材进行探究。
甲乙丙
(1)在球场地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用复写纸覆盖,篮球从一定高度处自由下落,撞击复写纸,在白纸
上留下蓝色圆斑,如图甲所示是蓝色圆斑的照片,用刻度尺测量出照片中圆斑的直径为cm。
(2)小明让篮球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将下落的高度与蓝色圆斑的面积记录在表中,在图乙中描点并用
平滑的曲线作出图像。说出蓝色圆斑的面积与下落高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次数12345
下落高度〃/cm30.060.090.0120.0150.0
蓝色圆斑面积S/cn?45.366.484.998.5107.5
(3)压力传感器能记录瞬间的压力大小,并将数据呈现在计算机上。小明想测量篮球从30cm处下落时撞
击地面的最大压强。如图丙所示,他将压力传感器放置在球场上,篮球从相应高度处自由下落撞击压力传
感器,从电脑上读取最大压力b的大小,并在表格中查找对应的面积,进行计算,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是否
正确?o理由是:.
【答案】2.60(2.50~2.70均可)见解析不正
确见解析
【解析】⑴[1]由图可知,照片中圆斑的直径为2.60(2.50~2.70均可)cm0
(2)⑵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描点,然后把所描的点用线连接即可,如下图所示:
[3]由上图可知,下落高度越大,
(3)⑷⑸压强是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压力最大时压强不一定最大。因此小明的做法不正确。
七研析考向•补能力漏洞
J-------——----------
考向一: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蚊子的口器对皮肤的压力虽然不大,却能轻易刺破皮肤;骆驼虽重,但不会深陷在沙
漠中。由此猜想:压力作用的效果除了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
【设计实验】
如图所示,只改变某一个影响因素,观察压力作用的效果。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如图甲所示,把小桌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⑵如图乙所示,将祛码放在小桌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3)如图丙所示,把小桌倒放在海绵上,再将祛码放在小桌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
【分析论证】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的程度越大,即压力作用的效果越
明显。
(2)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的程度越大,即压力作用的效果越
明显。
【实验结论】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
作用的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本实验通过海绵(或其他物体)的凹陷程度来间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这里应用了转换法。在实验
中选择小桌是为了便于改变受力面积,而选用跌码是为了改变压力的大小,这里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考向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提出问题】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方向、深度、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只改变某一个可能的因素,观察液体压强的变化。
【准备实验】液体压强计、水、烧杯、盐水
【实验过程及分析】
(1)探究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系
①控制变量:控制探头所处深度、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压强计的探头朝各个方向观察U形管两侧液
面高度差的变化。
②现象及分析: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即液体内部压强不变。由于探头所在液体深度相同、液
体密度相同,探头朝向改变,液体压强不变,所以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无关。
③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2)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①控制变量:控制探头的朝向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改变探头所处液体的深度,观察U形管两侧液
面高度差的变化。
②现象及分析:深度增加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即液体内部的压强变大。由于液体密度相同,
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所以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结论:同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①控制变量:控制探头深度和方向均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变化。
②现象及分析:探头在盛有盐水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更大,即液体压强更大。由于探头所处深度
和方向均相同,液体密度增大,压强增大,所以同一深度,液体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结论: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实验结论】
(1)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都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本实验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间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这应用了转换法。在实验过程中需
注意以下几点:
(1)压强计气密性的检查轻按橡皮膜,若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则说明漏气,需重新安装橡皮
管。
(2)在探头下移的过程中,在某一深度处,缓慢转动探头改变橡皮膜的方向来探究液体压强与方向的关
系;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换用不同液体,是为了改变液体的密
度来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实验过程体现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深度是液体中某位置到液面的竖直距离,测量时应从液面开始向下测量,不能把研究点所在的高度
当成深度。
考向三:测量大气压强
1.托里拆利实验
真空
玻
璃
管
中
米
装760毫
满
压
水大气
银
】
过程
【实验
;
满水银
管内装
玻璃
闭的
端封
1m、一
长约
一根
(1)在
;
下降
银面
内水
,管
手指
放开
中,
银槽
在水
倒立
璃管
把玻
一端
开口
指堵住
(2)用手
m;
760m
差约
高度
银面
外水
管内
这时
降,
再下
就不
度后
定高
到一
下降
水银面
(3)管内
0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用照明与安全标识设备考核试卷
- 毛巾类制品的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考核试卷
- 劳务派遣服务的客户关系优化策略制定与执行评估考核试卷
- 石膏在轻质隔墙板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生态环境监测在环境教育中的重要性考核试卷
- 电视机修理操作流程考核试卷
- 碱金属与水的反应研究考核试卷
- 纺织机械的智能工厂运营管理策略优化考核试卷
-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舞蹈与健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清代宫廷文化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关于中国文化遗产北京故宫的资料
-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0版)
- 曳引驱动电梯安装施工方案
- 单基因遗传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医学院课件
- 公务摄影拍摄技巧分享课件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大兴区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习题集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职工人事档案目录
- 2023年双休日、节假日表(分析统计用合并版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