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漠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以为常的东西,人们往往会忽略,但是它无时无处不存在。一个新生儿出生的瞬间,心脏的瓣膜自
动生成,心脏开始跳动,血液从主动脉流向肺部的毛细血管,呼吸以第一声哭喊的形式开始。这是每个人
进行的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传播,他或她用原声性听觉符号的表现形式之哭,发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
信息:我活了,我来到了人世!在往后的日子里,他或她运用自身具备的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得到
了母亲的乳汁,看到了亲人们的笑脸,听到了最初不懂,但天然能够掌握的母语。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上,
本能地调动一切,动用自己的全部感觉,努力把握着身体以外的世界。
当我们学会说话、能够思考的时候,会进一步感觉到,任何行动,包括思想,如果没有信息的传递和
接受,都无法进行。即使做梦,仔细想想,梦中的白马王子或妖魔鬼怪的样子,不也是在用母语给自己描
绘吗?以下的情形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
她冷静下来,细细一想,看来确实是自己错了。她对自己说:必须赶紧找到他,认个错,不然机会错
过,这份工作就泡汤了。她急忙下楼,飞也似的跑向办公主楼。
在这里,''她”的思考和自言自语,是典型的自身信息传播。正是这种自身的信息传播在头脑中几个
来回的交流(我们一度采用“思想斗争”这个概念来描述它),最终决定了她后来采取的行动。
昨天下午5点20分左右,读者陈先生开车自北向南经过西三环航天桥上时,目睹了一辆桑塔纳车自
燃的全过程,热爱摄影的他记录下了这组画面。记者看到,事发地点的三条道路已经被警察封锁,一辆车
牌号为京C80347的白色桑塔纳通身被3米高的大火包围,冒起的黑烟和旁边的电视塔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这里,充满了新闻信息的采集和发送。陈先生看到汽车自燃的全过程,这是一种视觉的信息接受;
他用相机拍下了全过程,这是以画面方式采集新闻信息;报纸将这些画面刊登出来,又是一种画面信息的
发布;记者获知这个信息赶到现场,描述他看到的情景,也是在传递信息。无论是私下自己对自己说话(包
括没有说话的思考),还是上学、工作,还有每天来自传媒的铺天盖地的新闻,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脱离信
息的发出与接受?我们被信息传播包围着;确切地说,信息的传播渗透到我们的一切活动中,从历史到现
实。没有传播,我们无法做任何事情,传播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粘合剂,也是整个社会得以运转的粘合
剂。传播犹如人的影子,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当然与影子是难以分离的。
信息的传播现象在生活中的存在是不言而喻的,太自然了。任何正常的人都会想问题、说话。文化的
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读书看报;电视则不需要文化的门槛,每天吸引着数十亿人消磨休闲的时光。
这些平常的事物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对于信息传播现象的研究,只是在人们必须跨进信息社会的门槛时,
才引起关注,发展为一门学科。因为信息、知识替代工业时期的物质资源,已经成为主要的社会资源,所
以,不对这种资源进行研究,就难以在新的社会形态下继续发展人类自身。
这并不是说,古代的先哲们没有研究过传播。例如,古希腊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学》中就
初步研究了“演说”这种典型的传播现象。记载孔子言行的经典《论语》仅1.27万字,其中使用"学”字
61个,“言”字65个,“闻”字57个,“见”字71个,“知”字111个。至于"日”(相当于现在的“说”)
字,则随处可见。这些字的所指,均是典型的信息传播过程中发出信息或接受信息的形式,它们充斥我们
的古代典籍。但是,古人尚没有条件(当时也没有这种社会需要)将信息传播的研究从一般性研究中分离
出来,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除了军队之间的有形战斗外,同时出现了宣传战、电波战这些涉及传播的隐
形战争。与此同时,报纸、杂志进入大众化发展时代,广播普及到社会生活中,引发了诸多新鲜的社会传
播现象,于是,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形成。但是,这门学科很特殊,它的研究领域涵盖人类的所有活
动空间(包括大脑),它运用的学科知识也是综合性的,如同美国传播学早期的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
所说:“传播学不是一门我们称谓的物理学或经济学那样的学科。传播学更像是一门十字路口上的学科,
有很多学科予以穿插,但没有停留下来。”
(摘编自陈力丹《传播学是什么》)
材料二:
直到闯进网络这个居高自远的舞台,我们才蓦然发现,网络舆论场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成
为我们判断是非、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生存发展的重要土壤。网络交流,
不是在自家客厅里自说自话,需要尊重议事规则;公共空间,也不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需要保持公共
理性。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每个人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媒介素养,呵
护好我们共同的集体生活,让我们这艘信息汪洋中的小船,不致被喧嚣的情绪吞噬和倾覆。
有统计显示,生活在大城市的中国人,每天平均要查看100多次智能手机,吃饭、地铁、聚会、等候,
一切空闲时间都被翻看公众号、转发分享、讨论沟通所填满,甚至等红灯的司机都常常会争分夺秒拿起手
机。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生活空间!发言与聆听、表达与思考,都足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增强媒介
素养、培养主体意识,并不是要限制表达权利,也不是要泯灭说话个性,而是强调对“公共秩序”和“社
会公德”担负一份责任,对他人权利、公共秩序存有一份敬畏。这种责任与敬畏,体现了尊重他人即尊重
自己的公共意识,也彰显着“使所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公共理性。
(摘编自《人民日报》评论部《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哭,是一种原生性听觉符号的表现形式,是每个人有生以来进行的第一次信息传播。但因为这是人们
习以为常的东西了,所以常常会被人们忽略。
B.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我们的任何行动、任何思想,都受其影响。这种影响,在我
们学会说话、能够思考的时候会感觉更加明显。
C.信息的传播从古至今,渗透在我们的一切活动中。传播犹如人的影子,若没了传播,我们将什么都做
不了。
D.生活中存在着信息的传播现象,对信息传播现象的研究需要人们跨进信息社会的门槛,而想要继续发
展人类自身,就需要对信息、知识进行研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息传播包括建立在人际间的新闻信息传播和自身信息传播两个部分,像有时候的自说自话,或者写
文章时候的头脑风暴等等,都属于自身信息传播。
B.孔子的《论语》关涉信息传播与接受的内容非常多,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也初步研究了“演说”,
他们分别是东西方传播学科研究的开创者。
C.传播学融汇了多样化学科内容,它的研究领域涵盖了人类所有活动空间。这门学科,在两次世界大战
中,更是以隐形战争如宣传战、电波战等显示其重要性。
D.网络舞台是公共舞台,需要责任,也需要敬畏,网络空间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尊重议事规则、保持公
共理性,有责任、有担当、有边界,方能避免在信息汪洋中被吞噬和倾覆。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3分)()
A.因小女孩“牛”的一段视频非常可爱,音乐人王博看到后就在此基础上和小女孩“牛”合创的一首《帽
衫》,发布到网上,给大家带来乐趣同时,呈现童言童语的单纯与真诚。
B.百万粉丝网红为了热度,拍段子捏造“秦朗巴黎丢作业”事件,博取了众人的眼球,一度让“秦朗”
这个虚构小学生成为热议话题。
C.“胖猫事件”发生后,在网络上不断发酵,大家出于朴素真诚的同情,却被网上不实信息欺骗,掉入舆
论漩涡。在流量裹挟下,真相逐渐被“淹没”,“吃瓜”群众可能变成了流量的“猎物”。
D.越来越多的退休教授开始走入网络平台,开设网络课程,对其专业研究领域知识进行再传播,让文化
知识传播更加广泛。
4.根据材料二,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恰当的一项是(3分)()
,少年新取新闻咨讯的主要梁道
£0nouBM3i.ru
同学、fflSMRflHHi314X
MMHB2C.8X
WMM24.3X
MmKttnUMM20^X
r*Misjx
《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
A.青少年对新闻资讯的获取主要源自于视频类平台,所占比例远远超过了传统传媒,所以对视频类平台
的监管要大于对传统媒体的监管。
B.信息的传播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身边的家长、朋友,到电视节目、视频类平台等等,
可见其多元性和丰富性、时代性。
C.网络信息平台需加大对舆论监控力度,防止出现借大流量引导青少年价值取向的情况的发生,营造一
个安全绿色的网络环境。
D.青少年群体可以在微博、朋友圈等多样化平台上获取信息,在多样化渠道的影响下,青少年的媒介素
养会逐步地提高。
5.从材料中,我们知道传播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在网络时代如何加强青少年的
媒介素养。(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狂人日记(节选)
鲁迅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
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
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
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
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
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
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
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
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
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
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
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
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
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獴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
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脸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
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
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
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
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
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
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
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
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四
早上,我静坐了一会儿。陈老五送进饭来,一碗菜,一碗蒸鱼;这鱼的眼睛,白而且硬,张着嘴,同
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我说“老五,对大哥说,我闷得慌,想到园里走走。”老五不答应,走了;停一会,可就来开了门。
我也不动,研究他们如何摆布我;知道他们一定不肯放松。果然!我大哥引了一个老头子,慢慢走来;
他满眼凶光,怕我看出,只是低头向着地,从眼镜横边暗暗看我。大哥说,“今天你仿佛很好。”我说“是
的。”大哥说,“今天请何先生来,给你诊一诊。”我说“可以!”其实我岂不知道这老头子是刽子手扮的!
无非借了看脉这名目,揣一揣肥瘠:因这功劳,也分一片肉吃。我也不怕;虽然不吃人,胆子却比他们还
壮。伸出两个拳头,看他如何下手。老头子坐着,闭了眼睛,摸了好一会,呆了好一会;便张开他鬼眼睛
说,“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几天,就好了。”
不要乱想,静静的养!养肥了,他们是自然可以多吃;我有什么好处,怎么会“好了”?他们这群人,
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截下手,真要令我笑死。我忍不住,便放声大笑起来,十
分快活。自己晓得这笑声里面,有的是义勇和正气。老头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这勇气正气镇压住了。
但是我有勇气,他们便越想吃我,沾光一点这勇气。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
“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
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
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写各种人都以奇怪的方式看待“我”,连赵家的狗也看“我”两眼,这样的描写,更能呈现出“我”
精神状态的不同。
B.连素未谋面的孩子都要睁着怪眼睛看着“我”,小说暗示封建社会对孩子的戕害,他们的思想在无意识
中被侵占。
C.翻开书本后的狂人,竟然把书本上的“仁义道德”都看成了“吃人”二字,可见他早已经是病入膏肓,
无药可治了。
D.“我”自己虽然要被人吃了,但这个吃人的人中还有“我”的兄弟,所以“我”跟吃人这事不是无关的,
我脱离不了干系。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了嵌套式叙事结构,虽都是第一人称叙事,却有两个不同指向,一个是整体故事的叙事者“余”,
一个是日记的记载者“我,
B.小说运用大量的隐喻和象征,表达隐晦含蓄,读者在阅读中需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才能在“发疯”
的文字表象下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内容。
C.由对外界的描摹逐步深入到家庭内部的呈现,由外人吃人到哥哥吃人,小说构建了一个层层包围的社
会圈子,密不透风,让文章的批判更具深意。
D.文章既使用文言,又使用了白话,白话是正常人使用的语言表达形式,而文言则是发疯之人使用的语
言体系,文白交织,语言艺术构思新颖有趣。
8.小说名为《狂人日记》,小说是如何建构一个“狂人”的形象的?(5分)
9.鲁迅在《呐喊》序中写道:“假如有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毁灭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
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狂人日记》亦是呐喊之
作,请问本文是如何呈现这种希望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闫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
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其所以养民者,
不过轻租税、薄赋致、已逋责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不足为,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
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文章之士及哆财利之人,使之讲利。孔子曰:“君子
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髡须猿堂稼儿于犹鄙之名为丕廷礼义信迈进直贾之木和坐?使彼诚君子邪,则固
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以饮上之欲,又可从乎?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
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于是言利之人皆攘臂圜视,炫鬻争进,各斗智巧,以变更祖宗旧法,大抵所利
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又置提举常平、广
惠仓使者四十余人,使行新法于四方。先散青苗钱,次欲使比户出助役钱,次又欲更搜求农田水利而行之。
所遣者虽皆选择才俊,然其中亦有轻佻狂躁之人,陵株州县,骚扰百姓者。于是士大夫不服,农商丧业,
故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书》目:“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伊尹为阿衡,
有一夫不获其所,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孔子曰:“君子求营己。”介甫亦当自思所以致其然者,不可专罪天
下之人也。夫侵官,乱政也。介甫更以为治术而称施之;贷息钱,鄙事也,介甫更以为王政而力行之;徭
役自古皆从民出,介甫更欲敛民钱雇市佣而使之。此三者常人皆知其不可,而介甫独以为可,非介甫之智
不及常人也,直欲求非常之功而忽常人之所知耳。夫皇极之道,施之于天地,人皆不可须衷离,故孔子日: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也,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介甫之智与贤皆过人,及其失也,乃与不及之患均,此光所谓用心太过者也。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樊须A请学稼B孔子犹鄙C之D以为不知礼E义信F况讲商贾G之末H利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介甫固大贤”与《庖丁解牛》“因其固然”中的“固”含义相同,都是“本来”的意思、。
B.“聚文章之士及晓财利之人”与《阿房宫赋》中“梳晓寰也”中的“晓”含义用法相同。
C.“君子求诸己”的“诸”与《烛之武退秦师》“将焉取之”中的“焉”用法相同。
D.须臾,与《促织》中“食顷”“旬余”“未几”“无何”等都是时间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司马光看来,大贤人王安石之所以会被一些人诋毁、厌恶,是因为他在变法中用心过了头,过于自
信。
B.司马光认为,农人、商人等出现议论纷纷、满腹牢骚等乱象的本源,在于王安石推行的新法。
C.文中罗列王安石的三个做法,认为普通人都知道那样不合适,王安石竟认为可行,说明他的见识不如
普通人。
D.司马光借伊尹担任阿衡官职的事情,来要求王安石反思自己,不能够把罪单单推给天下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4分)
(2)故谤议沸腾,怨嗟盈路,迹其本原,咸以此也。(4分)
14.司马光在表达看法时,用了很多论证方法,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唐代〕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歌的第二句和《登岳阳楼》的颈联在抒情方式上是不相同的,本诗第二句是直接抒情,《登岳阳
楼》的颈联是间接抒情。
B.首联写景,“竹坞”“水槛”用“无尘”“清”来表征,呈现出清幽雅洁之特点。面对此景,诗人触景生
情,引起下文对友人的思念。
C.“秋阴不散”故有可听的“雨声”,“霜飞晚”故还留有“枯荷”。诗歌前后逻辑严谨,在渲染气氛的同
时,也暗含了诗人黯淡的情绪。
D.本诗以景结情,余味不尽。诗人宿住骆氏亭,不说自己相思无眠,只说听雨打枯荷声,与温庭筠的“一
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异曲同工,构思精巧,意蕴丰厚。
16.《红楼梦》四十回中林黛玉说过:“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在这
里,林黛玉把“枯荷”换做了“残荷”,这样替换好不好?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公西华能力肯定的句子是,?
(2)《阿房宫赋》中,用对仗句式形象具体地写出秦人对各国搜集来的宝藏不珍惜的句子是,
(3)“雪”作为冬季最常见景象,常常出现在古典文学中,久而久之,“雪”的含义就变得丰富起来,有
时候是环境的映衬,有时候是皎洁的代表,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带有“雪”的句子:,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小鸣同学在学习过林觉民的《与妻书》后,深受感动,就着手给林觉民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如下,请就其
信的内容完成下面题目。
尊敬的林觉民先生:
您好!我读您的《与妻书》,虽相隔百年,仍深受触动。
您说过,“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是怎样的挚爱,让您无所畏惧。若非以七
尺之躯许国,您本应有俊逸悠闲的人生,幼子承欢膝下,与爱妻白头偕老。但您却说,“天灾可以死,盗
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所以
您①,甘愿以血肉之躯救我孱弱之中华。不负天下,唯负一人。
黄花岗前,您一介文人,却②,以淋漓鲜血,铸就基石。青山埋忠骨,烈烈染青衫。先烈亦为
人父、人母、人子、人女,亦有子女、兄弟、姊妹,亦有所爱,亦有所好……然鲜活生命却于青山间③。
世间有慷慨激昂之革命壮举,亦有伤心欲绝之断肠人。十年、百年...仍有上万忠魂不知名姓,更有上万
父母不知儿女去向,上万妻子不知丈夫生死,上万孩子不知父母归属...
林前辈,百年前,中华有你们,方能星火燎原。看今朝,我们生逢盛世,必定肩负复兴之责,秉持你
们的意志,不负所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造就复兴之中国。
此致
敬礼!
XX中学小鸣
2024年6月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书信体主要使用第二人称和前文《狂人日记》的日记体“第一人称”不同,请简要结合文本分析不同
人称的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斗拱,作为一种屋顶和屋身的过渡构件,通常位于柱顶之上、屋檐之下。顾名思义,斗拱主要由①
斗为方形木块,拱为弓形木构件,两者在水平方向搭扣连接成一组,而后在垂直方向上组组叠加,形成一
道道组合构件,外形犹如撑开的雨伞。
斗拱的力学智慧体现在②。大量的勘查结果表明,斗拱在地震中通常能够保存完好。在发生地
震时,斗拱的各个构件之间互相摩擦、挤压,并产生往复运动,犹如一个运动的机构体系。从能量守恒的
角度来看,当地震波的能量传到斗拱位置时,主要被分成了两部分的能量:斗拱的内能与动能。内能是让
斗拱自身开裂受破坏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内能越大,③。斗拱的厉害之处,即它可以很好地减
少内能所占的比例,因此在地震中几乎不会受到破坏。
斗拱精巧的构造及优秀的抗震性能,汇聚了中国古代工匠多彩的工程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卓越
智慧的呈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请在文中划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分)
21.此文段第三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3分)
22.请结合第一段的内容,给“斗拱”下定义。(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窦娥为了婆婆而妥协,屈打成招,也在死前抗争,指斥天地;
林冲本已妥协,只愿刑期结束安稳度日,却在高俅的逼迫下奋起反抗;
在文学作品中,有敢于抗争者,他们誓死不屈,一往无前,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有向命运低头者,
他们弯下脊背,有时候是为了更好的成全。
生活中充满了抗争,也充满了妥协,请以''抗争与妥协”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
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
溪河市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一语文答案
1.A曲解文意。文中说到哭作为信息传播,是为了说明信息传播“无处不在”,而且,“习以为常的东西,
人们往往会忽略”也不能转变为因果关系。
2.DA.偷换概念。信息传播包含了新闻信息传播和自身信息传播,但不等同于二者的结合,限定了信
息传播的范围。B.无中生有。文中只说,古代的先哲们研究过传播,但并没有举例的两个人就是东西方
传播学科研究的开创者。C.逻辑不当。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传播学还没有形成。
3.D材料二的观点是面对网络舆论,要增强主体意识和媒介素养,注意权利义务并存。D选项中讲的是
文化知识传播。
4.CA.无论哪一个都要监管,不存在这样的比较;B.主要呈现的是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多,时代性
是体现不出来的;D.媒介素养提高跟获得渠道多少没有关系。
5.①尊重议事规则,因为网络交流不是在家里自说自话;②保持公共理性,因为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
③增强主体意识,有表达、自由、言论,也要讲责任、担当、边界;④尊重他人,让每个人都能好好通过
网络表达交流;⑤注重公共秩序、社会公德等,对公共秩序有一份敬畏。(一点2分,答相关三点即可。)
6.C考察对文意理解。狂人把书本上的“仁义道德”都看成了“吃人”二字,是他看到了社会真相,并
不是他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
7.D考察对文本艺术分析。白话是发疯之人使用的,而文言则是正常之人使用的语言体系。
8.①叙述者的解释说明:在文章第一段,“余”介绍狂人说道是之前生了“迫害狂”病;②日记体语言呈
现:体现个性化语言表达,错落的表达形式,语序颠倒,错别字等等,都符合疯子的口吻;③心理描写:
看到的人都是“吃人”的人的形象,思考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吃人的世界;④他人对待狂人的态度:找医生
给他治病等一些情节的体现;⑤夸张的动作表达:忍不住放声大笑等,符合疯子的身份;⑥语言描写:说
出的话都是“疯子”式语言,比如:“你告诉我!”“赶紧吃罢!”等。(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9.①借狂人之表达,揭露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②借狂人的形态,以非正常状态表达对封建制度的反抗。
③用狂人的反思,呈现出一种自我反思和忏悔态度。(一点2分)(如有其他合理解读,可酌情给分)
10.BDF
11.B第一个“晓”是通晓,知道;第二个“晓”是早晨。
12.C司马光并不是说王安石的见识不如普通人,而是说他为了求功忽视掉了这些东西。
13.(1)古来圣贤用来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过是让众官都能适合自己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要求他取得成功。
(所以:用来……的;称:适合;责:责令、要求;关键词各1分,大意1分。)
(2)所以谤议像沸腾的开水在翻滚,怨恨、嗟叹之声充满了道路,寻求其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推行新法。
(故:连词,因此,所以;盈:满;迹:寻求,追寻;关键词各1分,大意1分。)
14.①道理论证,判断性论断,如侵官,乱政也;贷息钱,鄙事也等,表达掷地有声;②举例论证,用樊
须学稼的事情来讲逐利是古人所鄙弃的,非君子的追求;③引用论证,多用先贤名言作证自己的看法,使
论证有理有据,更充分;④对比论证:古圣贤和王安石;王安石和百姓等比对,说王安石变化的不得当。
(一点1分,两点3分。)
译文:
当今天下十分厌恶您的人,他们对您毁谤、污蔑,所有的坏话都用上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
的,您本来是大贤人,您的失误在于用心过了头、自信心太强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古来圣贤用来治理
国家的方法,不过是使众官都能适合自己的职务,委派任务而要求他取得成功;他们的养民之法,不过是
减轻租税,减少赋税,赦免逃避债务的人。您认为这些都是迂腐儒生的老生常谈,不值得去做,而一心想
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于是,财利方面的事不再委派盐铁、户部、度支三司经管而改由中书省、枢密
院长官兼领,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擅长文章之士及通晓财利之人,让他们去大讲功利。孔子说: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樊须请求学种庄稼,孔子还鄙薄他,认为他不知道礼、义、信,
何况现在讲的是商人的微末之利呢?假使他们真的是君子,就本来不应该讲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小人,则
本来要刮尽人民的财富,(这样),要满足皇上、朝廷在财政上的需要,又怎么能从愿呢?因此知道三司条
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作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
于是讲利的人都捋袖出臂,张目环顾,自夸自卖,争着进用,各自斗智斗巧,以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大
概其利不能弥补其害,所得不能抵偿所失,只不过是另出一番新意,用来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但它的危
害已经够严重了。又委任常平仓、广惠仓的特派员四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7519:2025 EN Technical product documentation (TPD) - Construction documentation -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esentation for general arrangement and assembly drawings
- 聘用项目总工合同
- 个体诊所聘用合同
- 预定租房合同协议
- 摄像摄影服务合同
- 工地门卫劳动合同
- 劳务派遣人员劳动合同书
- 13足球运球绕杆 教学设计 -九年级体育与健康
- 天津音乐学院《写作与沟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科技大学《大数据处理框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3-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含答案)
- 数据采集管理制度范文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 中药抗骨质疏松作用
- 中建综合支吊架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 幼儿园开学家长会PPT模板(含完整内容)
- 表冷器更换施工方案
- 沥青集料筛分反算计算表格(自动计算)
-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恶性高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