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道法上册中考必备知识整理
九上内容概述
本册教材的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一一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作为思想主线,以人类文明发展为背景,全景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
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与讲述中国故事,感受与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共享共创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做自
信的中国人。
第一单元作为九年级上册的起始单元,将“建设富强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
育主题,指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第二单元将“建设民主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第三单元以建设文明中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出文明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目标,守望精神家园、共筑生
命家园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第四单元将建设和谐中国作为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指出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追求和谐价值
观是中国梦应有之义,做自信中国人是对实现中国梦的主体的要求。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2022版课标要求】
总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改革
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汲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学段目标:政治认同: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知道党的
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国
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领导作用。
【单元概述】
核心价瞰11革命传统|E超直
----|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踏上强国之路—>=—
走向共丽裕]|•新时代主要矛盾
------------|创新改变生活]•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
®忸新驱动发展-二一二
创新永无止境|[•贯彻新发展理念
【知识结构】
八a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个人/--------------------------------
综合国力增如—c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人民生活幸福知火、技术、制度都府要刨新
坚持创新
影口向世界的重要力恢---------《推动人社类会社会X-向---前----发---屣---的----—-------力--量---:--------------
改革改变
决定4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放生活钊一驱动是国彖命运所系
国家(创新是———的生命一
弓虽国之路
-(改—活钏新引挚
社会主要矛庖转化
仓U新
经讲由诲谑增长转向雨顺旦发:屐
改革强国
区域发屣不平衡等
革创新精神走向
共同人人皆可钏新
万众/企业是社会钏新的也要力量
发展的根本目的:隔因鬲裕
隼持以人民为中心:措施)发展画新------------——------------------------
---------K弘扬包j新精神
\保护知尔产权
【考点梳理】
第1课踏上强国之路
1.近代以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实现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P3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
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
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
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促发展的原因】
2.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怎样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
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
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及意义?
(1)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2)意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国我国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4.“四个尊重”是什么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5.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
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
业蓬勃发展。
②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
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
上了幸福生活。
③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成为世界经
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④中国的腾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记忆:三显著一证明】
6.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7.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
①主要矛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
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常态。
③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
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8.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①党团结带领人民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
放继续推向前进。
②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
自我革新。
【方法:①面对主要矛盾一一有效解决;②面对新常态一一转变优化;③面对挑战一一
迎接挑战;④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9.为什么共享发展成果?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衡量标准】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根本目的】
10.怎样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方法:①面对衡量标准一一坚持发展思想;②面对奋斗目标一一抓住三最问题;③面
对根本目的一一谋利解忧】
第2课创新驱动发展
1.什么是创新
①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
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③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生活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个人: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
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社会: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创新让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
创新变得更加快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3.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如何理解创新引擎)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
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国家民族)
②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
国家的发展重心。(世界人类)
③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企业)
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国家)
⑤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
推动中国走向富强。(时代)
4.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优点)
(2)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
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不足)
5.怎样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1)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
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2)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
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
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6.★教育的重要性?(P22)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易错提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选择题经常把“教育”换成其他的,
比如“科技
7.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P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
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8.“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内涵?(P24)
(1)万众创新的内涵: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
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2)大众创业的内涵: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
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9.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P24-P28)
①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②★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③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④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10.创新精神的表现?(P26)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老师说明】P11有个“改革创新精神”,要加以区分
11.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P27)
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③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12.(补充)【常考】★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
①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③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
④积极参加各种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13.(补充)★我国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③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④广
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开拓创新。⑤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
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意义:①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②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技术支持。③有利于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④有利于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⑤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
建设创新型国家。
【素养提升】
1.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关键一招)。
解答:是改革开放,不是科技创新或其他。
2.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解答: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3.改革开放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解答: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4.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解答:“同等富裕,平均分配,同步富裕”等错误表述。
5.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解答:我国目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之间的矛盾。
6.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解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7.科技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解答: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8.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解答: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9.我国的工作重心是科技创新、教育或其他。
解答:选择题常偷换概念,记住工作中心有且只有这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单元小结】
通过回顾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
路: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富强好比国之脊梁。坚持改革创新,“
中国号”巨轮必将到达富强彼岸。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2022版课标要求】
总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
践行。能够依法有参与公共事务,具有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
学段目标: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
质及特征。
责任意识:关心社会,知道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单元概述】
【知识结构】
★"单元知识脉络
I怎么韵[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考点梳理】
第3课民追求民主价值
1.发展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通过法治体现并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
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民主是法
治的前提和基础,法治体现保障民主)
2.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
3.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4.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1)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特点)
(4)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5)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两种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也商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7)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
①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
力的根本途径。
②基本政治制度: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大公约数、最大
同心圆)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聚居力居住,区域自治W高度、完全自治)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设的基础。)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6.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协商。
7.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
(1)地位: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3)原则:公开、公平、公正。
(4)要求:积极、主动、理性。
8.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制度保障:
(1)地位: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2)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注!促进力实现、
保证)
(3)制度保障: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
证制度。
9.民主监督的地位、形式、意义:
(1)地位: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2)形式:信访举报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网上评议政府制度、信息公开制度
(3)意义:
a.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
力,预防腐败。。
b.对公民: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10.公民为什么要增强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
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一个国家拥有什么素质的公民,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增强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11.公民应该怎样参与民主生活?
⑴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
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⑵应不断增强民主意识:
a.首先,公民要自觉增强宪法意识,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b.其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c.最后,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4课建设法治中国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法治的重要性?为什么走法治道路?★
(1)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2)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
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3)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
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然选择。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5)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3.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
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促进人与社会共
同发展。)
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新方针?★
①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新方针: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5.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国家:(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
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法治国有机统一。
中学生:(1)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弘扬法治精神。
(2)增强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3)积极参加法治宣传活动。
(4)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5)就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向有关部门建言献
6.政府作用:(1)管理社会生活。(2)提供公共服务。
7.人民与政府的关系: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
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8.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及核心是什么?
(1)地位: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
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⑶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9.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1)按照法治原则运作,各项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
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3)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10.为什么要厉行法治?
(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厉行法治。
(2)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11.怎样厉行法治?★
(1)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3)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
义务观念。
(4)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5)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在全社会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
化导向。
12.怎样认识法治和德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2)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3)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4)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5)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素养提升】
【易错提醒】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制国三者是统一的。
解读: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是统一的。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解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民主选举是公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解读: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4.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解读: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5.民主与法治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解读: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6.科学立法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解读: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7.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解读: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8.协商民主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
解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根本途径。
【单元小结】
本单元从民主价值追求和法治中国建设的视角,提出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全
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推进社会主义法治
建设,需要建立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民主当以人民利益为重,法治当以公平正义为念。人
民不仅是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更应成为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
者。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2022版课标要求】
总目标: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改革
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汲取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学生能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践行。敬畏自然,保护环境,形成人与自然生命
共同体的意识。
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学生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
育;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人文精神
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
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
活中自觉践行。
责任意识:敬畏自然,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
生活中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单元概述】
•政治认同一体会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理念、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学习和理解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和堇命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能够以怡当
的方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开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教育;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责任意识——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敬畏自然,
具有绿色发展理念,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知识结构】
单元知识脉络
一..........[1中华文化:内容.特点.重要性)
1延.翻传血熟Hi文化自信:是什么?为什么?怎么丽
守里精神家园
I凝聚价值追求K
文I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坚守?怎样践行河
明
与
人口:现状?新特点?原因?措施?
家1
园
【考点梳理】
第5课守望精神家园
一、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原因: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中华文化的作用?
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处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的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
的坚定信念,是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昌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5.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
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7.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8.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①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②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③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二、凝聚价值追求
1.民族精神的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伟大民族精神。
2.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时
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
4.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
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②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
精神,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
②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④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
生。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
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
业、诚信、友善。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③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0.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2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②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
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第6课建设美丽中国
一、正视发展挑战
1.★我国的人口现状及特点?
(1)人口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2)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
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2.★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经历了哪些调整?
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
②2021年,全面实施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3.三孩生育政策的目的:
为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4.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
突出
5.★我国的资源现状、形成原因、危害、警示?
①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
体上资源紧缺。
②形成原因: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③危害:导致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
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④警示: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
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6.★我国的环境现状、形成原因、危害?
(1)现状: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大
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原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
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3)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
全和身体健康。
7.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
我们的必然选择。
二、共筑生命家园
1.★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五大
发展理念)
2.为什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①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
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
③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
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3.★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①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富国,坚持绿色惠民。
③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
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④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
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
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
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素养提升】
【易错提醒】
1.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奉献精神。
解读:爱国主义
2.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久弥新的品格。
解读:与时俱进
3.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
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
解读:价值观
4.宪法和法律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人类文明全面进步。
解读:社会
6.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局部性二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解读:全局性
7.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解读:仍不容乐观
8.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小康、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
选择。
解读:生活富裕
【拓展延伸】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万能答题模板)
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文
化强国。
③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⑤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
⑥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考查方式:综合实践题)
(1)国家:①完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②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③加大对破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④加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参与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
(2)公民:①通过课文阅读、艺术欣赏和社会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精粹;
②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③自觉保护文化遗产,敢于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
3.模范人物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万能答题模板)
(1)自身方面:珍爱生命、自信自强、积极乐观、勇对挫折、勤奋好学、顽强拼搏
(2)对他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见义勇为、敢于承担责任、孝老爱亲
(3)对职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坚定的理想信念
(4)对国家和社会:热爱祖国、热心公益、无私奉献、服务社会
4.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有什么意义?(万能答题模板)
①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弘扬社会正气,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③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为了保护环境,国家、企业、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万能答题模板:综合实践题)
(1)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严惩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③加大环境治理和宣传力度,增强公民节能环保意识。
(2)企业: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落实节能减排政策。
②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③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力度。
④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3)青少年:①学习环保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②积极宣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依法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③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
④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环保行动。(具体措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做好垃
圾分类,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出门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
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践行“光盘行动”;等等)
【单元小结】
本单元第五课,教学的主旨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第一,在了
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魅力。第二,在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继承性、革命性、先进性、创造力、包
容力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勃勃生机。第三,在理解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
原因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意义的基础上,理性认识文化自信问题。第四,在了解中华传统美德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过程中,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和价值。第五,在认识中华民族精
神的价值和作用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第六,在认识中国特色的价值观的过
程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个性和重要意义,借此培育文化自信。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2022版课标要求】
总目标:学生能够具有民族团结的意识,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
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学段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的新征程。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坚定道路自
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责任意识: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
【单元概述】
新
•政治认同: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和落与课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一了
梦想标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和发展平等切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震关系的意义.
核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心
•法治观念: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理
素
解总体国家安全观,知道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启觉维护国家安全.
养
要•责任意识:1.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能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捍
求卫国家主权;2.认识国家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和基本保证,理
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民族团结|f•民族问题•反对分裂
®-中华一家亲一F=^
维护祖国统一•港澳问题•两岸问题
【知识结构】
单元知识脉络
和
谐
与
梦
想
【考点梳理】
第7课中华一家亲
1.我国的民族国情是怎样?(我国的民族现状)
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组成】
②我国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分布格局】
③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结成了牢不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各族人民的关系】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政策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民族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P91
①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
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社会地位】
②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法律地
位】
4.为什么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中,
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P92
②我国各民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P92
③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P96
5.为什么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①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
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②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事关
广大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福祉。
③没有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就没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
6.国家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采取哪些措施?有何成就?
①经济方面: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
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成就: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②民生方面: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
障制度。成就:促进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③文化方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成就: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7.怎样反对分裂
①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
恐怖活动。
③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
8.为什么反对分裂
①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中华儿女谱写
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②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一切破坏民族团结、
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一
切分裂祖国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9.“一国两制”的地位、基本内容及其关系各是什么?
(1)地位:“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2)基本内容:在祖国是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
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3)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
统一于“一国”之内。
10.实施“一国两制”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保持了香港澳门
长期繁荣稳定。
②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秀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11.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①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②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
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③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
④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
发展大局。
12.为什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
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根本利益】
②我国宪法规定,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宪法规定】
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中华
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同根同源】
④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
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两岸融合】
13.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
坚持“反对台独”。【针对“根本利益和宪法规定”的原因做到“四坚持”】
②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针对“同
根同源”的原因要弘扬“中华文化”】
③两岸同胞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针对“两岸融合”的原因要增进“理解、信任
第8课中国人中国梦
一、我们的梦想
1、★中国梦的定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三步走”战略目标(相关链接)
(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
温饱问题。
(2)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
康水平。
(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
较富裕,基本
实现现代化。
3、为什么要实现中国梦?(重要性)
①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
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②★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本质)
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
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模拟测试卷
- 2025年度整栋医疗设施出租经营合同4篇
- 2025年度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服务合同范本2篇
- 2024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研发与生产合同
- 2025别墅庭院园艺景观植物租赁与养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4美容院员工劳动合同及保密协议
- 2025年度医院儿科病房改造与承包运营协议4篇
- 2025年度床上用品行业环保公益活动合作合同3篇
- 餐饮业环境保护管理方案
-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全面+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食品安全分享
- 矿山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WPS Office高级应用与设计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 造价框架协议合同范例
- 糖尿病肢端坏疽
- 心衰患者的个案护理
- 医护人员礼仪培训
- 无人机飞行安全协议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重点句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