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属性、内涵和发展路径。它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
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灵活性、适应性。这些特质在旧石
器时代就已萌芽,根脉深长。
中国地处东亚中心,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活在如此广袤多元空间的先
民,可以充分利用环境便利,获取各类生存资源,发展出多姿多彩的区域性文化,并在气
候波动时做南北间和高程上的迁徙移动,以趋利避害。且中国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南有热
带丛林,西南有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西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等高山和
中亚沙漠,北有蒙古高原和戈壁荒滩,东方则面海。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中,于气
候适宜期迁徙至此的早期直立人生存繁衍,开枝散叶。于是这里形成了富有区域特点的古
人群和古文化,区域特色持久、鲜明。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中国乃至东亚人类自更新世以来连续演化,生生不息。20世纪
30至40年代,古人类学家魏敦瑞发现北京猿人与现代华北人有一系列的相似特征,首次
提出北京猿人是现代中国人乃至蒙古人种祖先的观点。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介于北京
猿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化石,填补了直立人和现代中国人之间的证据缺环。其后发现了
更早的人类化石,将华夏大地人类的历史进一步拉长。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吴新智等认
为,大多数中国古人类头骨存在明显的相似性,据此推论中国不同时期的古人类连续演
化,具有明确的传承关系。
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已有约200万年的历史。研究表明,中国、东亚旧石器时代古人
群,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一脉相承并有别于西方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传统反映出该地区古
人类具有特定的生存模式,笔者称之为“旧石器时代东方行为模式”,主要表现在如下方
面:
就地取材,灵活变通。东方古人类主要采用脉石英、石英岩、白云岩、砂岩、火山角
砾岩、小块燧石等材料制作石器。与旧大陆西部古人类常用大块优质燧石制作石器不同,
东方的石器原料相对质劣。针对这样的资源条件,这里的古人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对多
种石材加以利用,开采方法简单实用、不拘一格。
制作简朴,追求实用。东方古人类的石器大多简朴、实用,剥片技术的总体特点是机
会性和随意性,对石核基本不做预制和修理。加工技术亦相对简单,以实用为原则,对坯
材加工程度浅,不刻意追求工整性、规范性和美观性。这与旧大陆西部普遍采用两面加工
技术和勒瓦娄哇预制技术、对石器做规范的深度加工形成鲜明对照。这反映出这些文化的
创造者务实、简约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
低限开发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东方古人群在资源利用方面很少刻意寻找优质石器
原料并进行长期、深度开采;所拥有的尖锋利刃、具有致命杀伤力的工具稀少,过度捕杀
猎物的证据很少。这些迹象表明这里的先民对可用资源仅做浅程度的开发,在客观上与生
态环境保持和谐、友好。考古发掘表明,中国的多数旧石器时代遗址使用时间较短,表明
造访这些遗址的古人群在不断迁徙移动。这种移居方式增强了人类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
力,不必把一个地方的资源开发到极致,也不必在技术和文化上做出重大改变,从而使文
化传统得以稳定发展。
一脉相承,格局稳定。相对于旧大陆西部明显的阶段性发展变化,中国旧石器时代文
化变化缓慢,在诸多方面表现出稳定的发展格局,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华南居于
主体的大型砾石工具组合和云贵高原的简单石片工具组合,从早期到晚期无明显的阶段性
变化。
以上这些有别于西方、具有明确区域特点的旧石器时代文化绵延不断、平稳发展,表
明这里的古人群连续演化、薪火相传,形成了稳定的文化传统。
中国本土人类连续演化、文化薪火相传,但并不排斥外来人群的迁徙融合和文化的交
流互鉴,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曾被所谓的“莫维斯线”划分为东西两大板块。数十年的考
古发现和研究表明,手斧这类西方阿舍利技术体系的标型器,在我国百色盆地、洛南盆
地、汉中盆地、丹江口地区和川西高原等区域也有集中分布。这表明,华夏大地至少在局
部地区发生过东西方人群的迁徙、互动,与文化的交流、融合。源自西方的文化元素出现
在中国的一些旧石器时代遗址中,说明东方古人类开放包容,对外来人群与文化并非一概
排斥,而是兼收并蓄,进而为生存演化、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中华文明的根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我们应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前至旧石器时
代,设立重大研究专项,从源头上厘清中华大地人类起源、演化及文明孕育、发展的脉络
和动因,彰显华夏民族及其文化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摘编自高星《探寻旧石器时代的中华文明根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的特质在旧石器时代已萌芽,根脉深长,要对中华文明探源,就应将时间推前
至旧石器时代。
B.上世纪30年代以来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和考古推论,使华夏大地人类从古至今连续演化的
证据链更完善。
C.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有很强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变化缓慢,而旧大陆西部则呈现出明显
的阶段性变化。
D.东方古人群对可用资源仅做了浅程度的开发,是因为他们意识到要与生态环境保持和
谐、友好的关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对独立,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生存资源丰富,适合生存繁衍,有利于
形成本土的古人群和古文化。
B.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群经常移居,低限开发资源,不必在技术和文化上做出重大改
变,从而使文化传统发展稳定。
C.旧大陆西部古人类常用大块优质燧石制作石器,东方古人类采用相对劣质的原料制作石
器,东方工艺远落后于西方。
D.大多数中国古人类头骨存在明显相似性,可以以此为依据来推论中国不同时期的古人类
连续演化,不存在演化中断。
3.下列选项,不符合“旧石器时代东方行为模式”的一项是()
A.100万年前,生活在云南甘棠箸遗址的古人群将木质材料和动物骨骼、鹿角制成工具。
B.宁夏的水洞沟遗址出土了距今约4万年的勒瓦娄哇技术产品和石叶技术产品的混合体。
C.内蒙古大窑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用石块做成的龟背形刮削器系,可剥兽皮、刮兽肉。
D.约50至60万年前,生活在周口店的北京猿人依赖简单的砸击法开采利用脉石英材料。
4.洛南和皮洛遗址出土的手斧、薄刃斧、手镐组合,具有阿舍利技术的典型特征。请你结
合材料分析这一考古发现的价值。
5.1987年,“非洲起源说”被提出,有部分学者据此认为中国不同时期的古人类没有连续
演化。请你根据材料驳斥这部分学者的观点。
【答案】LD2.C3.B
4.①这一考古发现说明用“莫维期线”把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东西两大板块的
提法值得商榷。
②华夏大地至少在局部地区发生过东西方人群的迁徙、互动,与文化的交流、融合。(或“东
方古人类开放包容,对外来人群与文化并非一概排斥,而是兼收并蓄,进而为生存演化、文
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①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有利于形成富有区域将点的古人群和古文化,有利于中
国乃至东亚人类连续演化,生生不息。
②各种考古发现可以推论中国不同时期的古人类连续演化,具有明确的传承关系。
③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群,行为模式保持一脉相承,表明这里的古人群连续演化、薪火相
传。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是因为……”曲解文意,因果逻辑错误。原文是“这些迹象表明这里的先民对可用资
源仅做浅程度的开发,在客观上与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友好”,由此可知“与生态环境保
持和谐、友好”是古人群的行为导致的客观结果,而不是“东方古人群对可用资源仅做浅
程度的开发”的主观原因。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东方工艺远落后于西方”错误,制作石器原料的优劣不能决定工艺水平的高低,选项
于文无据。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旧石器时代东方行为模式”有:就地取材,灵活变通;制作简朴,追求实用;低限开发
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一脉相承,格局稳定。
A.符合“就地取材,灵活变通”。
B.说明的是“东方古人类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观点,不属于“旧石器时代东方行为模
式”。
C.符合“制作简朴,追求实用”。
D.符合“低限开发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曾被所谓的“莫维斯线”划分为东西两大板块。数十年的
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手斧这类西方阿舍利技术体系的标型器,在我国百色盆地、洛南盆
地、汉中盆地、丹江口地区和川西高原等区域也有集中分布”分析可知,这一考古发现说
明用“莫维斯线”把旧大陆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东西两大板块的提法值得商榷。
结合“这表明,华夏大地至少在局部地区发生过东西方人群的迁徙、互动,与文化的交
流、融合。源自西方的文化元素出现在中国的一些旧石器时代遗址中,说明东方古人类开
放包容,对外来人群与文化并非一概排斥,而是兼收并蓄,进而为生存演化、文化发展注
入新的活力”可分析概括出,华夏大地至少在局部地区发生过东西方人群的迁徙、互动,
与文化的交流、融合;东方古人类开放包容,对外来人群与文化并非一概排斥,而是兼收
并蓄,进而为生存演化、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结合“中国地处东亚中心,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且中国地理位置相对独
立……这里形成了富有区域特点的古人群和古文化,区域特色持久、鲜明……在这样的自
然环境下,中国乃至东亚人类自更新世以来连续演化,生生不息”可提出,中国特殊的地
理位置和生态条件有利于形成富有区域将点的古人群和古文化,有利于中国乃至东亚人类
连续演化,生生不息。
结合“大多数中国古人类头骨存在明显的相似性,据此推论中国不同时期的古人类连续演
化,具有明确的传承关系”可提出,各种考古发现可以推论中国不同时期的古人类连续演
化,具有明确的传承关系。
结合“中国、东亚旧石器时代古人群,在很长时间内保持一脉相承并有别于西方的文化特
征,这种文化传统反映出该地区古人类具有特定的生存模式”“旧石器时代文化绵延不
断、平稳发展,表明这里的古人群连续演化、薪火相传,形成了稳定的文化传统”可提
出,中国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群,行为模式保持一脉相承,表明这里的古人群连续演化、薪
火相传。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冻土观测段
董夏青青
教导员问,那名上等兵是不是许元屹带的报务员徒弟,他点头。那次行动,许元屹说
为了锻炼上等兵,一直让他抱着电台,其实谁都明白,电台在谁那里谁出事的概率就小。
教导员告诉他,许元屹的父母来过。
许元屹的母亲说,她想知道自己儿子最后的表现是不是勇敢,又问了教导员一句,①
我儿子,他是英雄吗?
把许元屹带的上等兵送到教导队后的第二天下午,教导队的队长打来电话叫他赶紧过
去一趟。
到营院门口,分区的心理医生正在给上等兵做干预治疗,每天中午做一回,预计得持
续半个月。
上等兵进营院大门之前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崩了?
队长说,上等兵昨天晚上排在队列里进食堂吃饭。因为是周五,食堂会餐,上等兵没
等打上饭,抱着餐盘蹲在地上大哭起来,说自己班长临走时饿着肚子,从早上起来到下午
人没时就咬了两口压缩饼干。
晚上熄了灯,有战士去水房洗漱,看见上等兵站在水房的镜子跟前鞠躬,一边鞠躬一
边反复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我儿子,他是英雄吗?
他在想。有谁能把那个许元屹说得明晰?谁会告诉他们,许元屹是由他母亲生在了麦
地里?谁知道他为何去到贵州安顺的工地上做工?什么讲稿能包囊许元屹负荷累累、志气
未曾衰减半分的强力生命?
他站在许元屹的衣冠冢前,遂想到那天黎明时分,他和许元屹蹲在崖壁底下那个洞穴
里,打着手电写家信。
当许元屹听他说如果有谁牺牲了,这封家信就会被寄送家属时,立刻把刚写好的一页
信纸撕了塞进石缝,次上块石子,又掏出裤兜里一枚早就空了、搓皱的烟盒,就手撕成方
方正正的一块纸片,在上面写了一句话。
我只是死去,请为我自豪。
带车回山上的前一天下午,他去教导队把那名上等兵带出院子。
“排长,我想留队。”上等兵说。
“家里同意么?”他说。
“我跟他们说了,我病了。”上等兵说,“我自己知道,好起来也容易,以后替班长
把他的活儿接着好好干下去,干明白,病就好了。”
“谁告诉你的?那个女医生?”
“不是。”上等兵摇头,“我先给您说两件事,然后我再问问题。”
“元屹班长叫我给他校报,他读得太快,我就把报校错了。班长当时特别气愤,说你
学了几个月的专业,报还能校错?你有你的责任,有你的使命,这要是打仗了,你这校窜
行了,还窜了两行,仗得怎么打?我当时也没忍住,冲他发火,我就骂了,我说我从当兵
第一天就是等着退伍的,在这鸟地方,气喘不上来,尿撒不出来,我脚上全长了冻疮,头
也疼得不行,你还骂我。说完我就走了,老子不校了,叫我滚蛋还正好。但是我班长还一
直在发报,我走的时候,他手也没离开发报机。然后我还没走出门口,就听见砰的一声,
一看,我班长连人带椅子倒在地上。我赶紧过去把他扶起来,翻抽屉找速效救心丸。等班
长吃了药缓过来以后,说晕倒不怪我,是他手上的汗流到发报机的键盘上,键盘又通着
电,给他打晕了。”
上等兵继续说,“我刚下连的时候,我想知道,我们在这个地方当兵,每年创造的利
润是多少。入伍之前,我家里面安排了饯行的酒席。我一个开加工厂的堂哥就说,当兵无
非也是个工作,拿命换钱而已,说白了有多高尚?所谓牺牲也就是个概率问题,一百年打
不了一次世界大战,这要是有个大师能预言未来三五年不打仗,②纳税人何必花钱养着这
帮人?”
上等兵说完,望着印在桌面的象棋棋盘。
“那你现在想不通的,还是这个利润问题?”
“我是想问您。”上等兵抬起头看着他,“我班长那么好的人死了,就是为了保护我
们这样的人吗?”
③树上蝉鸣和风吹动梧桐枝叶的声音落下来。良久,他问了一句:“你有喜欢的女孩
吗?”“有。
“记得她的样子吗?”他伸出手指头在自己的脸前比画,“她的轮廓……”
上等兵的眼神失了焦,轻声说:“记得。”
“你记得她、认得她……”
“嗯。”
“是因为她的轮廓……”
“是。”
“边界……”他说,“国家的边界就是它的轮廓。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
希望这个轮廓不要改变,要一直像我们心里记得的,还有那些死去的战友们记得的,这个
地方最好的样子。”
“知道你班长的原名叫什么?”
上等兵流着泪摇头。
“叫许元义,不是屹立的屹,是义气的义。”他说,“他小时候老跟人打架,他爸觉
得是名字起坏了,老讲江湖义气不行,就给他改了名,改成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
之林'的那个‘屹‘。后来他自己也觉着改了挺好,‘屹’字,一个山一个乞丐的乞,别
忘了自己是山沟里出来的乞丐一样的人,做事只能比别人做得更好。他练发报的时候跳字
了,自己拿尺子抽自己手背,尺子都抽断了。”
车子快开过九道弯时,从车窗探身出去吐了一嗓子的中士坐回座位。不远处,④“冻
土观测段”的路牌标识在他眼前迅疾掠过。
(选自《收获》2021年第4期,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长许元屹留下的一封写在烟盒纸片上的家信,让鲜活的生命渐渐清晰,也让人窥见那
些至情至性的民族英灵,持续引发伤痛。
B.上等兵回忆的两件事情一一校报出错、堂哥论当兵,说明他被利润的问题困扰很久了,
他想在留队前向排长求得一个明确答案。
C.排长把国家的边界比喻成喜欢的女孩的轮廓,不仅仅表达了浓厚的爱意,更有誓死守护
的意味,也给班长牺牲的价值做了诠释。
D.改名的描述反映了许元屹的成长历程,排长以此教导上等兵,世俗的人与边防军人有本
质区别,上等兵要做哪类人,不言自明。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母亲在知晓儿子牺牲后提出极具穿透力的关于生命价值的问题,引发读者思
考。
B.句子②堂哥这句轻飘飘的话沉重地反映了另一种价值观,揭示现实存在两个分裂的世
界。
C.句子③表明环境非常安静,写出排长在考虑如何回避上等兵的问题,接着他转移了话
题。
D.句子④既明示了地理位置,又暗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对边防军人的形象进行了再塑
造。
8.作者曾说:“冻土层下涌动着的热力,是军人献身使命的精神‘底火’,是军人的脊
梁,是胜战的刀锋”。请结合文本概括上等兵的“热力”形成的过程。
9.2020年5月初,外军越线寻衅滋事,我军战士陈祥榕壮烈牺牲,他在日记中留下“清澈
的爱,只为中国”的字眼,小说中的战士许元屹同样是在戍边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你所在的读书小组准备写一则文学短评,请你结合文本围绕关键词“生命•使命”写出短
评要点。
【答案】6.B7.C
8.形成过程:①在校报时,上等兵第一天当兵就是等退伍,思想处于世俗人的阶段。
②战斗中,班长一直让上等兵抱着电台,他明白了班长是在保护自己。
③班长牺牲后,他受到刺激,对班长的牺牲进行了反思、探索。
④出院后,上等兵的思想成熟了,懂得了军人的使命是执着坚守,想要留队,完成英雄精
神的廉续传承。
9.①生命是无价的,军人亦然。在高原冻土之间,在祖国边境线上,许元屹在一次边境冲
突中壮烈牺牲,让他的家人、战友们为之心痛不已。
②使命是应尽职责,军人的天然使命是保家卫国。许元屹在高原严酷环境中恪尽职守,至
死都为自己作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而自豪。
③使命并不大于生命,是生命主动选择了使命,从而成就了生命更高的价值。许元屹选择
了边防军人这一神圣使命,即要为保家卫国随时付出宝贵的生命。他虽然壮烈牺牲,但会
有更多的“许元屹”站出来。小说歌颂了戍边官兵保卫家国的崇高品格与英雄情怀。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他被利润的问题困扰很久了”错误,困扰上等兵的应该是班长许元屹的牺牲。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C.“排长在考虑如何回避上等兵的问题”错误,从后文看,排长并没有回避上等兵的问
题,而是用了另外一种方式来回答这个问题。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情节的能力。
根据题干概括“形成的过程”的要求,按照“校报时”“战斗中”“班长牺牲后”“出院
后”的时间顺序,分条作答。
概括情节时,要突出思想的转变,用到“认识到”“反思”“思想成熟了”等语句。
由“我想知道,我们在这个地方当兵,每年创造的利润是多少。入伍之前,我家里面安排
了饯行的酒席。我一个开加工厂的堂哥就说,当兵无非也是个工作,拿命换钱而己,说白
了有多高尚”,上等兵入伍是出于世俗的利润考虑,所以“从当兵第一天就是等着退伍的
“”,不能忍受“在这鸟地方,气喘不上来,尿撒不出来,我脚上全长了冻疮,头也疼得
不行”的恶劣环境。
由“那次行动,许元屹说为了锻炼上等兵,一直让他抱着电台,其实谁都明白,电台在谁
那里谁出事的概率就小”可知,班长是在保护上等兵。
由“我班长那么好的人死了,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这样的人吗?”可知,上等兵开始思考人
生的价值、军人的使命。
由“国家的边界就是它的轮廓。我们在这里,是因为我们所有人都希望这个轮廓不要改
变,要一直像我们心里记得的,还有那些死去的战友们记得的,这个地方最好的样
子”“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知,排长的一番话,已经让上等兵明白军人的神
圣使命。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就作品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先就“生命”来评价文章内容,小说里驻守边疆的许元屹和现实中的陈祥榕牺牲了,他们
为保家卫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自己家人眼里,再战友眼里,在祖国人民心中,他们都
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再就“使命”来评价文章主旨,军人的神圣使命是保家卫国,这份使命没有世俗的经济价
值,却是最清澈、最纯洁的爱。
最后,就二者关系来评价,使命高于一切。生命诚可贵,使命价更高。在关键时刻,军人
会毫不犹豫做出自己的选择,即要为保家卫国随时付出宝贵的生命。上等兵没有名字,因
为他是一个符号,象征着千千万万个人民子弟兵,小说就是为了歌颂像陈祥榕、许元屹一
样的战士以及那些无名英雄,歌颂他们保卫家国的崇高品格与英雄情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说行而有功,则
德忘;说不行而有败,则见疑,如此者身危。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
此者身危。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知焉,如此者身危。强以其所不能为,止以
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故与之论大人,则以为间己矣;与之论细人,则以为卖重。论
其所爱,则以为借资;论其所憎,则以为尝己也。径省其说,则以为不智而拙之;木器博
辩,则以为多而久之。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此说之
难,不可不知也。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材料二:
太宗曰:“未能受谏,安能谏人。”此知本之论也。夫唯穷凶之主,淫虐无择,则虽
以虚衷乐善之君子,陈大公无我之言,而亦祗以危身。非此者,君之拒谏而远君子,河失
德矣,谏者亦恶能自反而无咎哉?凡能极言以谏者,大抵其气胜力也自信其是而矜物以莫
及物莫能移者也。其气胜,则其情浮;自矜而物莫能移,则其理窒。上以事君,下以莅
众,中以交于僚友,可其所可,而否其所否,坚于独行,而不乐物之我厚。唯如是也,乃
以轻宠辱、忘死生,而言之无忌。其贤者,有察理未精、达情未适之过,而执之也坚;其
次则气动而不收,言发而不止,攻异己而不遗余力,以堕于媚性巴而伤物己甚;则人主且
窥其中藏,谓是哓哓者之但求利己也。其言不可夺,而心固不为之感,奚望转石移山于片
语乎?惟虚则公,公则直;惟明则诚,诚则动。能自受谏者,所以虚其心而广其明也,谏
者之能此者鲜矣。事上接下,其理一也。君不受谏,则令焉而臣民不从;臣不受谏,则言
焉而天子不信。位不可恃,气不可任,辩不可倚,理不可挟,平情好善、坦衷逊志者,早
有以动人主之敬爱,而消僚友之疾忌,圣而周公,忠而孔明,用此道也。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①媚伎:妒忌,忌恨。
10.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大抵其气[A]胜者也[B]自信[C]其是[D]而矜[E]物[F]以莫及[G]物[H]莫
能移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渥,意为深厚,优厚。与《陈情表》中“宠命优渥”的“渥”意义相同。
B.米盐,“米盐”为日常生活中必备品,文中借以突出进言内容的重要性。
C.洵,意为实在,确实。与《静女》中“洵美且异”的“洵”意义相同。
D.我违,违背我,与成语“时不我待”中的“我待”,两者在结构上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子想让统治者纳谏,就应善于把握统治者的心理,注意进言的恰当说法,韩非认为这
并不容易。
B.唐太宗认为“受谏”和“谏人”同等重要,不善于接受进谏,也难以劝谏他人,王夫之
深以为然。
C.王夫之认为气胜能让进谏者舍生忘死、直言不讳,统治者却也可能因谏者坚持己见,而
产生不满。
D.韩非侧重分析纳谏者的心态对进谏成败的影响,王夫之侧重分析进谏者的心态对进谏成
败的影响。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
(2)其言不可夺,而心固不为之感,奚望转石移山于片语乎?
14.成为优秀的谏臣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二分点概述。
【答案】10.BDG11.B12.C
13.(1)(劝谏的人)省略其事陈述意见,就会被视为胆小怯懦而不敢尽言之人;考虑事情
空泛而放任,就会被视为粗野而无礼。
(2)(所以尽管)进谏者的言辞不容改变,但君王的心一定不会被他们的言辞打动,怎么
能够指望在只言片语中移山转石呢?
14.①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②应有一颗公正明达之心;③不能任气好辩,以理压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大抵都是以气势取胜,相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以为别人都比不上自己,别人
也无法使自己改变主张。
“气胜”是偏正短语,语意连贯,中间不能断开,“也”为句末语气助词,可在B处面断
开。
“信其是”是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可在D处断开。
“物”做“莫能移者也”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在“物莫能移者也”前G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
A.正确。句意:君主对进说者的恩惠还不深厚。/恩宠优厚。
B.“米盐”比喻“繁杂琐碎的事物”,“米盐博辩”指“进言繁杂琐碎”。
C.正确。句意:确实是失德的表现。/英草实在美好又珍异。
D.正确。都是宾语前置句。句意:而不乐意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相背。/时间不等待人,要抓
紧时间,不要虚度光阴。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谏者坚持己见”错,由材料二“其次则气动而不收,言发而不止,攻异己而不遗余
力,以堕于娼性,而伤物已甚;则入主且窥其中藏,谓是哓哓者之但求利己也”可知,统
治者是因为从中窥见进谏者只求利己的心思而对进谏者产生不满,并非是因为进谏者坚持
己见。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陈”,陈述;“广肆”,远大而无所收束;“草野”,粗俗鄙陋;“倨侮”,傲
慢。
(2)“夺”,改变;“固”,一定;“为”,被;“奚”,怎么,哪里。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概括的能力。
由材料二“其气胜,则其情浮”“气动而不收,言发而不止,攻异己而不遗余力,以堕于
媚伎,而伤物己甚”“哓哓者之但求利己”可知,优秀的谏臣不能咄咄逼人,在气势上压
倒对方,而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由材料二“惟虚则公,公则直;惟明则诚,诚则动。能自受谏者,所以虚其心而广其明
也”可知,谏臣首先持心要正,做到虚心、明达、真诚。
由材料二“臣不受谏,则言焉而天子不信”可知,善于劝谏的人,也要善于听谏。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大凡游说的困难,在于如何了解游说对象的心理,然后用我的说词去适合他的口味。
君主对进说者的恩惠还不深厚,而进说者就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如果他的主张得以实
行而有功效,那么功德就会被君主忘记;如果他的主张难以实行而遭到失败,那么自己就
会被君主怀疑,这样的情况进说者就会身遭危险。尊贵的人有了过错,而进说者毫不掩饰
地谈论礼义来挑出他的毛病,这样的情况进说者就会身遭危险。尊贵的人有时计谋得当而
且想要把这计谋作为自己的功绩,但进说者也参与了这个计谋,这样的情况进说者就会身
遭危险。勉强君主做他不能做的事情,强迫君主停下它不愿停止的事情,这样的情况进说
者就会身遭危险。所以,进说者和君主谈论大臣,就会被认为挑拨离间君臣关系;和君主
谈论小人,就会被认为是卖弄权势。进说者如果和君主谈论君主所喜爱的,就会被认为是
寻找靠山;进说者如果和君主谈论君主所憎恶的,就会被认为是试探自己。进说者陈述的
直截了当简明扼要,就会被认为是不聪明而被看成是笨拙;进说者谈论类似柴米油盐等琐
碎详尽的事情,就会被认为是啰嗦而杂乱。(劝谏的人)省略其事陈述意见,就会被视为胆
小怯懦而不敢尽言之人;考虑事情空泛而放任,就会被视为粗野而无礼。这些进说的难
处,不能不知道啊。
(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材料二:
唐太宗说:“自己不能接受劝谏,怎么能够劝谏别人呢?”这是懂得根本的说法。只
有在遇到穷凶极恶的君主,他们荒淫残暴而不能择取善言时,即使以虚心乐善的君子,向
他们陈述大公无私的谏言,也只会危及自身。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君王拒绝纳谏而远
离君子,确实是失德的表现。但进谏的人反躬自省,自己就没有过错吗?凡是能够极力直
言进谏的人,大抵都是以气势取胜,相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而以为别人都比不上自
己,别人也无法使自己改变主张。他们以气势取胜,则其性情浮华不实;自命不凡(自我
夸耀)且拒绝改变主意,则其在道理上就会陷于阻塞。以这种方式上事奉君王,下治理百
姓,中与同僚友人相处,认可自己所认同的事情,否定自己不认同的事情,坚持特立独
行,而不乐意别人的意见与自己相背。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轻视宠辱,忘记死生,无所
顾忌地发表言论。其中的贤者,有体察道理不够精审、揣摩情理不够贴切的过失,却坚持
己见而不肯改变。比他们更差的则是气势浮动而不知收敛,一味发表言论而不懂得停止,
不遗余力地攻击异己,堕落到记恨他人的地步,对其他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如此则君王
从中窥见这些进谏者的心思,认为他们喋喋不休地进谏只是为了利于自己。所以尽管进谏
者的言辞不容改变,但君王的心一定不会被他们的言辞打动,怎么能够指望以只言片语起
到移山转石的功效呢?只有虚心才能够公正,公正才能理直;只有明达才能做到真诚,真
诚才能打动人。自己能够接受劝谏的人,都是因为虚心而广泛增进自己的明达,进谏的人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是很少的。侍奉君上与接受臣下谏言,其道理是一致的。君王不接受劝
谏,则他下达的命令臣民不会听从;臣下不接受劝谏,则他的谏言皇帝不会相信。不能凭
恃地位,不能意气用事,不能依赖辨才,不能裹挟道理压迫别人。心情平和、乐善好施、
坦荡谦逊的人,本来就有办法打动君王,赢得其敬爱,消除同僚的嫉妒,圣明则像周公那
样的臣子,忠诚则像诸葛孔明那样的臣子,都是采用这样的办法。
(节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题张氏隐居二首
杜甫
其一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
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①。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久
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济潭鳍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注】①林丘:指隐居的地方。②虚舟:语出《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
触舟,虽有慌心之人不怒。”大意是说虚心可以远祸。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前两联描写了张氏隐居环境的幽僻和诗人访求的艰辛,与《其二》“时相
见"''晚兴留”透露的熟悉感不同。
B.“伐木丁丁”句与“鸟鸣山更幽”异曲同工,“春草鹿呦呦”与《短歌行》的“呦呦鹿
鸣”一样隐喻嘉宾,诗语婉约动人。
C.《其一》的“涧道”“石门”与《其二》的“前村山路险”前后相应,诗人以此来暗写
对张氏的仰慕之情和相交的愉悦。
D.两首诗写出了诗人与张氏交往过程,诗由七言变为五言,诗歌节奏由因陌生、敬重带来
的迟缓到后来相知甚欢的轻快。
16.通观两诗,简要分析张氏有哪些品性?
【答案】15.C
16.①轻视富贵,不贪恋金银财货;②明察世事,“远害”有远离灾祸,保护自身之意;③
虚心大度,“虚舟”是咏胸襟旷达的典故;④热情好客,天晚了还要邀人饮酒尽兴,“杜
酒”,,张梨”的典故也说明了张氏的热情好客。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相交的愉悦”错误,“涧道”“石门”“前村山路险”写出了诗人拜访的艰辛,暗写
诗人对张氏的仰慕之情,但未透露出相交的愉悦。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不贪夜识金银气”,您从不贪财,夜间也不去观看金银之气。可知张氏轻视富贵,不贪
恋金银财货;
“远害朝看麋鹿游”意思是“只愿躲避灾祸,每天欣赏麋鹿闲游”,这里使用典故,《南
史》载梁隐士孔祐至行通神,尝见四明山谷中有钱数百斛,视之如瓦石;《关中记》,辛孟
年七十,与麋鹿同群,世谓仙鹿,这两句中使用典故来表现张氏的明察世事,“远害”有
远离灾祸,保护自身之意;
“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意思是我乘兴而来,为您的情怀所感而迷路;面对
您,仿佛坐上一艘空船,在茫茫大海上漂流。“泛虚舟”,则表现“至行通神”张氏的飘
逸与神秘。由此可以看出,诗中的张氏是远离世俗,虚心大度、与世无争的隐士,“虚
舟”是咏胸襟旷达的典故;
“邀人晚兴留",眼下天色已晚,却仍邀请我留下,以尽晚间雅兴。“杜酒偏劳劝,张梨
不外求”,杜康造的酒本是我杜家的,却偏偏劳您来劝我;张公大谷之梨本是你张府上
的,自然不必向外找。张氏热情好客,天晚了还要邀人饮酒尽兴,“杜酒”“张梨”的典
故也说明了张氏的热情好客。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作者感叹自然万物在春天生长茂盛而人生短暂的两句是:
(2)姜夔《扬州慢》“,”两句融合了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美
景和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哀。
(3)你的学校如果拥有一方荷塘,夏天花叶照水,风景优美,学校计划在荷塘边的长廊上
面镌刻优美的诗词,以呈现荷叶、荷花的风姿,你推荐的两句诗文是:“,
【答案】(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2)过春风十里尽养麦青青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具当中,我不厌烦的是锄头和镰刀。锄头既可用于铲除庄稼中的杂草,又可给板结
的田地松土。我扛着锄头去田间劳作,一般是到土豆地里去了。土豆地一般要铲三次,人
们称之为“头趟、二趟、三趟”。铲头趟,苗才出齐不久,土豆秧矮矮的,杂草极好清
除。铲二趟呢,是在土豆打垄之后,粉的白的蓝的土豆花也开了,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
的空间,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铲三趟的时候,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
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铲三
趟的时候最累,有时候你得撇下锄头,亲手二下一下地把纠缠在土豆秧身上的杂草摘除。
我喜欢铲二趟,我爱那些细碎的土豆花,它们会招来黄的或白的蝴蝶,感觉是在花园中劳
作。
我喜欢镰刀,是因为割猪草的活儿在我眼中是非常浪漫的。草甸子上盛开着野花,割
草的时候,也等于采花了。那些花有可供观赏的,如火红的百合和紫色的马莲花;还有供
食用的,如金灿灿的黄花菜。用新鲜的黄花菜炸上一碗酱,再下上一锅面条,那就是最美
妙的晚饭了。我打猪草归来,肩上背的是草,腰间别的是镰刀,左手可能拿的是一束马
莲,右手握的就是黄花菜了。
18.请分析“驱邪扶正”、“绑票”、“异己”三个词在文中的含义并说说这样表达的效
果。
19.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答案】18.“驱邪扶正”指的是铲除杂草,保留土豆秧。
“绑票”指的是稗草纠缠秧苗争夺生长的空间。
“异己”指的是杂草。
“驱邪扶正”“绑票”“异己”,运用拟人修辞,赋予自然物人的特点,使语言更加生动形
象。
19.句式整齐,语言节奏感强;从不同角度描述打猪草归来的形象,展现了打猪草生活的诗
意和浪漫。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驱邪扶正”,指纠正错误倾向,扶持好的事物。结合“杂草与土豆秧争夺生长的空间,
这时就得抡起锄头‘驱邪扶正'”可知,此处“驱邪扶正”指的是铲除杂草,保留土豆
秧。
“绑票”,指犯罪分子通过强行劫持人质并勒索赎金的行为。结合“稗草疯长,有的和秧
苗缠绕在一起,颇有‘绑票'的意味”可知,此处“绑票”指的是稗草纠缠秧苗争夺生长
的空间。
“异己”,指与己见不同或敌对的人。结合“稗草疯长,有的和秧苗缠绕在一起,颇有
‘绑票'的意味,这时候为土豆清除‘异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知,此处的清除“异
己”就是清除杂草,“异己”指的是杂草。
“驱邪扶正”“绑票”“异己”,运用拟人修辞,赋予自然物人的特点,使语言更加生动
形象。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式上,“肩上背的是……”“腰间别的是……”“左手……”“右手……”两组句子结
构对称,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适用个人单位租车协议范例版B版
- 2023-2024年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
- 2024版乳胶漆承包合同范本
- 2024版慈善捐赠第三方代理协议版
- 2024版房屋买卖合同标的
- 2024年版: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合同
- 2024年股份期权授予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电子零件库存共享协议
- 2024年租赁补充协议3篇
- 2024年游泳池施工进度与成本控制合同3篇
- 政治经济学结构图解
- LORCH焊机简要操作说明书-v2.1
- 服装品质管理人员工作手册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兽医基础》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编号:2776
- 煤气全分析,简、精两配方
- 初三毕业班后期管理措施
- 超星尔雅慕课公共关系礼仪实务杜汉荣课后习题及答案(1)word版本
- 示教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 氧化铝生产工艺教学(拜耳法)
- 选矿学基础PPT课件
- 安利食品经销商合同协议范本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