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1页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2页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3页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4页
诗歌鉴赏选择题(解析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鉴赏选择题一、考情考向选择题的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设题点有两方面:一方面,考查对诗中关键词句、内容和情感主旨的理解;另一方面,考查对诗中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从近年高考的命题点看,其考查重心放在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上,尤其是对诗中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的准确理解。二、选项设误的五个角度1.词句理解设误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诗句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对此,我们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如《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一诗的鉴赏,选项中“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说法错误。题目中“见寄”的意思是“寄给我”,这说明皮日休与作者有诗文往来,并非“与外界不通音讯”。2.内容情境设误命题人故意将诗歌创设的意境随意引申,如对人物形象、思想品格任意拔高,我们有时因专注于生动的表述而忽略对这些错误点的排查。如针对“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两句,选项中“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有误。其实,诗歌并不是说僧人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3.炼字炼句设误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主要考查品析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赏析诗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或者是诗歌的语言显示出的格调特色。如针对“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两句,选项考查对“听”字的理解,认为是听觉描写。其实,词中“听”是任凭的意思,没有听觉描写。4.情感基调设误诗歌的情感即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情感基调是指其思想感情属于哪一种类型。命题人有时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所表现出的情感进行分析评价,在这些分析评价中设置干扰信息。如针对“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两句,选项中“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这明显曲解了诗歌的观点态度。诗人是鼓励儿子认真读书耕种,不是“不必读书求仕”。5.技巧手法设误命题人设置选项时,常常故意混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如把动态说成静态,把比喻说成借代,将借景抒情说成直抒胸臆等。如对“湓浦曾闻似衣带”一句中“衣带”的理解,误认为是“一衣带水”的典故,表达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其实这句诗是写湓江水萦绕之美。三、解题三步法第一步,标注选项敏感点题干中各个选项的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艺术手法的“赏析”,快速浏览各选项,把与它们相关的核心词语标注出来。第二步,找全原诗对应点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诗寻找对应点,注意是否有曲解文意、以今律古的问题,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依据。第三步,落实命题设误点根据“内容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内容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手法)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四、重点突破诗歌内容选择题诗歌的内容是诗歌情感的载体,内容既包括诗歌每一联、每一句写了什么,还包括整体上叙述的事情、描绘的意境、说明的事理、表现的生活乃至刻画的形象。诗歌的内容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理解诗歌内容的三个方面1.借助标题与注释标题一般提示诗的内容情感和诗的类别。注释往往提示诗歌的背景、所用的典故、关键词句的含义,读懂标题并看清注释,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一把钥匙,不可疏忽。2.借助词语与意象抓关键字词是理解诗歌的主要方法,如情感词和描写生活、说明事理的词语,这是组成内容的材料。另外,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的意义是固定的,这些意象有着丰富特殊的文化内涵,它已不是一种单纯的事物了,而是一种生活内容或情感的象征,古人常用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与思想感情。3.借助选项的解读诗歌阅读的选择题,是解读诗歌内容的一把钥匙,虽然其中有一项是不正确的,但其他三项是正确的,尤其是在整体把握诗歌“写了什么”的问题上,一般没有错误。将选择题与理解诗歌内容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既准确解答了选择题,又读懂了诗歌内容,为后面的解答题做好答题准备。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和南丰先生①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②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①南丰先生: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解析:选C。C.颈联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说山中的僧人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白话译文:在狭窄的山路上,曾巩乘坐着竹轿,眼前一片光明,带着一身清爽。白云和流水也像是有了人的情态,白云嘲笑出山是多事之举,而流水却情谊颇深,一路伴随左右。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然而,曾巩与红尘俗世也并非全然了断,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他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下面对此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D.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解析:选B。B项,“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误,本诗中最后一句用李揆指子由,目的是告诫子由,出使北蕃,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不是“不敢自居第一”的意思。白话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远道骑马的辛劳,冒着风雪到那里去,为的是让异族见识见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单于若是问起你的家世,你可别把自己说成是中原的第一流人物呀!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江仙①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1129)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B.“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勒,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解析:选B。B项,“写出词人喜见之景”“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错误。词人应是怕见春景,而不是高兴看到春景;词中所描绘的春景虽然是乐景,但体现的却是只身漂泊、客居建康的哀情。白话译文:庭院很深很深,不知有多少层深,云雾缭绕着的楼阁门窗经常关闭。骋目四望,只见柳梢返青和梅枝吐蕊的景象越来越分明了。在古秣陵城的周围,树木渐绿,宣告春已归来,但我却无家可归,看来要终老在建康城了。忆往昔多少回吟赏风月,饮酒作诗,而如今人已老去,什么事也做不成了。还有谁会怜悯我的憔悴与衰败?元宵试灯也好,踏雪赏景也罢,都没有这份心情了。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注]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判断下面对本诗的分析是否正确: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答:解析:选项是从诗歌语言特点方面设题。本诗初读就不觉其难,它没有多少修辞,基本是直白之语,每句都语意显豁,可以说是“语言浅显平实”,而“鸟临窗语报天晴”“新脱冬衣体乍轻”等句也确实清新自然,所以本项是正确的。答案:正确白话译文:晨光初照,屋室通明,早衙鼓正开始咚咚地敲响。小狗在台阶上睡觉知道大地已经变得潮湿,小鸟正在窗前不停鸣叫仿佛在报告天晴的消息。昨天饮酒甚多,到今天早晨起来尚有头重脚轻之感,刚刚脱去了冬衣顿时感觉身体轻松爽快。睡醒后只觉得心境非常空明再无烦恼,大概是夜里没有思乡之梦撩人愁思的缘故吧。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示秬秸[注]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判断下面对本诗的分析是否正确:“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有童趣。答:解析:选项是从诗歌的艺术效果方面设题。“歌”是卖饼儿捧着盘子走出家门长声叫卖的声音,从艺术效果来看,“歌一声”并非“生动形象”,也非“富有童趣”,所以选项错误。答案:错误白话译文:月亮从城头落下去,早晨的霜白得像雪一样;五更的鼓声从楼上响起来,声音冷涩得仿佛要断绝。卖饼儿捧着装饼的盘子,走出家门,拖着长声叫卖;这时候的街市上从东到西,还一个人也没有呢。寒冷的北风吹来,像箭射在饼上;卖饼儿担心的不是自己衣服穿得少,而是他的饼会冷掉。孩子们啊,人们从事的职业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但意志都必须要坚强;男子汉要自食其力,哪能做游手好闲的懒汉呢!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野泊对月有感①周莘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欲问行朝③近消息,眼中盗贼尚纵横。【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漂泊无家。③行朝:指迁移不定的朝廷。下列对本诗的分析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漂泊无家,故而“野泊”。B.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诗歌体裁,盛行于唐代,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C.后人评周莘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D.颈联写饮酒解愁,平添眼泪,愁绪如酒泪般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