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I 347-2024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1页
TCI 347-2024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2页
TCI 347-2024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3页
TCI 347-2024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4页
TCI 347-2024 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05-09发布 Ⅲ 1 1 2 3 3 4 6 6 6 7 7 7 7 7 8 8 8 8 8 9 10 11 11 11 12 12 12 12 12 12 13 13 13 13 16 17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司、北京中车赛德铁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灿伟、何昌艳、张玉光、刘晓亮、施晓芳、尚前博、赵洪涛、龙赤宇、马永超、吴铁辉、陈东东、杨冰、本文件主要审查人:肖培龙、李国香、黎晴、饶东、刘斌、赵双流制轨道交通车辆本文件规定了交流、直流两种供电制式贯通运行轨道车辆的总体要求、车体及内装设备系统、转向架、高压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制动和供风系统、空调通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GB146.1标准轨距铁路限界第1部分:机车GB/T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GB/T311.2绝缘配合第2部GB/T5599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及试GB/T1489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组装后的检查与试验GB/T20840.7互感器第7部分:电子式GB/T21413(所有部分)轨道交通机车GB/T21561.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第1部分:干线机GB/T21561.2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受电弓特性和试验第2部分:地铁与轻轨GB/T21562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GB/T2156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GB/T25117.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第1部分:逆变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GB/T25117.3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组合试验第3部分:间接变流器供电的交流电动机及其控制GB/T25119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子GB/T25120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牵引变压器和电GB/T25122.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用电力变流器第1部分:特GB/T25123.2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2部分:电GB/T25123.4电力牵引轨道机车车辆和公路车辆用旋转电机第4部分:与GB/T28029(所有部分)轨道GB/T32347.1轨道交通设备环境条件第1部分:机车车GB/T37532城市轨道交通市域快线120km/h~160km/h车辆通GB/T43022轨道交通直流避雷器和电压限GB550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CJ/T354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采暖及通风装置技术TB/T1484.2机车车辆电缆第2部分:30KV单TB/T2977铁道车辆金属部件的TB/T3138机车车辆用材料阻燃TB/T3237动车组用内装材料阻TB/T3492机车车辆电气设备高压隔离开关和IEC60850铁路设施—牵引装置的供电电压(Railwayapplications–Supplyvoltagesoftractionsystems)–Testingofrollingstockoncompletionofconstructionandbeforeentryintoservice)双流制车辆dual-currentsystemrailwayveh运行在标准轨距轨道上,具备在交流(25kV)和直流供电制式(含75双流制列车dual-currentsyste双流转换区段dual-currentconversionse双流受电弓dual-currentsystempanto切换开关conversionswi4.1车辆使用条件d)双流转换区段要求:无电区长度不应小于车辆最远两受电弓/受流器的距离与安全余量之和,或4.1.5列车在不同供电制式线路贯通运营时,应与贯通线路的信号系统、通信4.2车辆一般规定1234567894.2.19车辆密封性能应根据本线路及贯通线路设计速度、阻塞比等因素综合确定,分为密4.2.22车辆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车辆各设备正常工作时不应影响信号、通信等系统车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设备应具有良好抗电磁干扰能4.2.23在定员载荷、额定供电电压和车轮半磨耗状态下,列车运行于平直干燥轨道上,列车加速m/s2m/s2m/s2m/s2m/s2m/s2m/s2m/s24.2.24列车故障状态下运行能力应符合GB/T37532和GB/T7928中有关故障能力的规定。b)所采用材料应为阻燃、低烟、无毒(低毒)、无卤(高压电缆为低卤)的非d)客室、司机室及其他防火重点部位应设烟雾探测装置,车警信号时应在司机室或地面控制中心中发出声光报警;各车厢内应设有与司机室4.3互联互通要求4.3.1车辆应根据线网互联互通需求以及线路限界、设计速度、客流量、运输组织、工程4.3.2车辆跨线运行时,宜采用一致或兼容的技术标准,并a)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跨线运行时,按照利用既有设施设备、方便b)新建线路与规划线路跨线运行时,按照经济高效原则,确定制式标准、跨线4.3.3车辆应考虑因两条线路贯通运行时,应满足安装多套通信、信号等系统车载4.3.4车辆的牵引、制动性能宜与互联互通线路运行的车辆保持一致。其中,车辆在互联道启动能力、故障运行能力宜与既有车辆保4.3.6车辆应按一体化应急救援标准配置报警系统、灭火器、应急疏散装置、应急疏散标一致的配置标准;当新建线路与既有线路互联互通时,车辆应充分考虑在不同线路的疏4.3.8列车广播、电子地图及信息显示屏应兼容两条线路贯通运行,可上传及4.4应急处置要求4.4.1车辆应具备与贯通线路中其它运营车辆的故障工况下4.4.2联挂端车钩的高度、机械接口、管路接口应与贯通线路中运营车4.4.4当自动转换失败时,车辆应具备交直流转换失败报警指4.5救援要求4.5.2救援方式包含自救援、他车救缘、机4.5.3为避免故障车辆进入双流转换区段或交流分相区段,宜在车辆进入双流转换区段4.5.4当列车发生紧急制动停在双流转换区段或交流分相4.5.6当列车所有受电弓/受流器完全进入无电区内,如列车具备方式,列车配合升起带电区段受电弓/受流器,驶出无电区;如列车不具备动力,可采用他车5.2.2司机室应视野宽广、能清楚地瞭望到前方信号灯、交直流转换指示牌、接触网/接触轨、轨道设5.2.3当列车在既有线路贯通运行时,司机常用操作的按钮/开关宜与贯通运行线路的车辆基本保持一5.2.4应配置紧急断电开关,用于交直流转换失败或紧急情况下车5.2.5司机室内应设置双流制操作相关的按钮b)制式选择开关,用于车辆通过双流转换区段,以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交直流5.3客室5.3.1客室内设备、车门、车窗等基本要求应符合GB/T7928或GB/T37532的规定。5.3.2列车如与既有线路有贯通运营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c)用于应急操作的乘客紧急停车装置、乘客紧急对讲装置、6.1列车中固定编组的各车辆间可设半永久性牵引杆或密接式半自动车钩,司机室前端宜设密接式车钩或密接式半自动车钩;列车重联运行时,车钩应具备机械、电6.2车钩缓冲装置应能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缓和冲击,不损坏车辆,该装置能承受的最大联挂速6.3两辆车辆之间应设置贯通道,贯通道应密封、防火、防水、隔热、隔音。贯通道渡板应耐顺、防滑、防夹,贯通道用密封材料的抗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安全可靠、不易6.4车钩缓冲装置在线路最小曲线半径区段上应能满足车辆的联挂和解编作业要求。连接系统应满6.5车辆在既有线路贯通运行时,车钩形式、高度等接口应与贯通线路既有车辆保持一7.1.2转向架应能同时满足交直流线路运行时处于不同运行速度等级的动力学指标7.1.4轴端宜设有速度、温度传感器的监测装置,且方7.2.1接地装置与车体之间可设置接地电阻,避免在交流或直流供电下,轨道回流流经7.2.2转向架应设置接地装置,交直流供电工况下的回流电流不应通过轴承,接地系8.1.1列车的供电电压分为下列两8.1.2高压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应具备完整的故障诊断能力和保护功能。8.1.3高压牵引及辅助供电系统电路中储能元件所储存的能量应能通过固定放电电阻或其他特定设备进行释放。在规定的时间内,电压应降低到人8.1.4车辆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应考虑不同供电制式下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绝缘配合,主要包含如下两8.2.1列车由两个或多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动力单元组成,每个基本动力单元高压牵引系统由交流高压牵引系统和直流高压牵引系统组成。交流高压牵引系统由双流受电弓、交流避雷器、高压线缆、真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交直流网压检测器、电流互感器、交直流切换开关、牵引变压器、牵器、牵引电机等组成。直流高压牵引系统由双流受电弓、直流避雷器、高压线缆、接地开关、压检测器、交直流切换开关、直流高速断路器、直流线路电抗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等组成双流受电弓、高压线缆、接地开关、交直流网压检测器、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为交流高压牵引直流高压牵引系统的共用设备。在基本动力单元中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全部或部分切除该8.2.2双流受电弓应符合GB/T21561.1和GB/T21561.2的规定。不同供电制式下受电弓与接触网的静态标称接触力宜一致或可根据列车受电弓所处不同供电区间自行调整。车辆宜设置弓网监测系统8.2.6交直流网压电子互感器、电流互感8.2.7高压线缆应符合TB/T1488.2.8真空断路器应符合GB/T28.2.10牵引变压器和直流线路电抗器应符合GB/T25120的规定。当直流电窜入交流回路系统时,牵引8.2.12牵引变流器应完成交流和直流输入电压的型式试验。牵引变流器型式试验应符合GB/T8.2.13牵引系统应完成交流和直流供电电压的组合试验。直流供电电压牵引系统组合试验应符合GB/T25117.1的规定,交流供电电压的牵引系统组合试验应符合GB/T28.2.14牵引变流器内的交流接触器和直流接触器应满足硬线控制和软件控制的互锁,牵引变流器内应考虑安装交流和直流的接地开关或隔离开关,以便于检8.2.15牵引电机应符合GB/T25123.2或GB/T25123.4的规定。牵引电机的额定功率应考虑在交流区8.2.16牵引系统应具备利用轮轨黏着条件、根据车辆载荷和列车所处交流或直流区间位置自动调整牵8.2.17高压牵引系统应具备完备的交直流切换保护功能。当切换失败时,交流高压电窜入直流高压回8.2.18牵引特性和制动特性应分别满足列车在交区间和直流区间的加速度、减速度和列车平均旅行速8.2.19高压牵引系统应有完备的交直流自动切换控制功能,列车进行交直流转换时,牵引系统能够自动可靠、有序的控制列车牵引力和辅助负载的减载,完成对交流或直流高压回路开关设备的8.2.20牵引系统应具备至少接收两套不同车载通信系统发出的交直流控制切换信号,且两套切换信号8.2.21牵引系统控制单元应能根据任意一个交直切换信号实时计算列车位置信息,为交直流切换信号8.2.22高压牵引主回路应能在电网电压未知的情况下完成升弓,且不应受到损伤,只有在明确交流和8.2.23牵引变流器额定交流输入电压和额定直流输入电压由系统设计和负载的输出特性决定,由供需8.2.24牵引变流器交流和直流高压回路宜共用一套中间直流环节,宜驱动同一套电机,多台电机由一台牵引变流器并联供电时,其额定功率应考虑轮径差与电动机特性差异引起的负荷分配不均8.2.25牵引系统应根据交直流不同网压值对列车轮周输出功率分别进行限制。8.2.26交流和直流高压主电路的过电流保护应分别与交流和直流牵引变电站的过电流保护相匹配。8.2.27交流和直流高压牵引主电路应具备硬件和软件控制的联锁保护功能,主电路内的非共用设备故8.2.28牵引系统应根据列车位置信息对列车通过交直流转换区进行限速,牵引系统应根据牵引设备的故障情况和当前列车速度综合计算,判断是否进入交直流转换区间,并将当前状态信息8.2.29牵引系统应有良好的绝缘保护。各电路应能满足车辆绝缘耐压试验需求,试验电压应为受试电路电气设备最低试验电压的85%。试验时应将电8.3.1辅助电源系统宜由牵引变流器的中间直流环节供电,且交流供电和直流供电共用,以保证在交流8.3.2辅助电源系统由电源装置(含辅助变流器和充电机)和蓄电池等组成。辅助电源系统应采用冗余8.3.3辅助电源系统应能适应列车不同网压下的输入电压范围和不同负载要求。辅助变流器应8.3.5列车通过双流转换区或交流分相区时,可采用中压带载或不带载方式,无电区或分相区区间较长9.1.2TCMS负责列车的控制、监视和诊断,为列车各子控制9.1.3TCMS应设置存储列车故障信息的存储器,容量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应于故障信息的传输。有关的故障信息和列车数据可使用便携式测试单元(PTU)通过列车中央控制9.1.4与列车运行及安全相关的功能应有冗余措施。9.2.1在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车辆应具备与双9.2.2信号设备发送的指令应至少包含进、出双流转换区段的特征信息。9.2.3当车辆通过双流转换区段时,车辆应根据信号系统发送的指令进行转换提示、断开真空断路器、完成转换、重新牵引等动作,并将信息反馈给信号系统。列车在人工驾驶模式下通过双流转换区机通过司机台按钮、手柄、开关等部件发出控制指令,网络系统应根据收到的断/合真空断路器9.2.4在通过交直流转换区段过程中,车辆应控制高压设备动作的重要触发信号冗余,避免单点故障引9.2.5交直流网压互感器输出的供电类型指示信号用于重要控制指令的触发时,应采取交流和直流输出9.2.6车辆应实时对比各牵引单元的供电制式,当出现一个牵引单元与其他牵引单元供电制式不同,或9.2.7自动控制工况下,网络系统控制闭合主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