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高考之历史“答题风暴”19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西安模拟)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2.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说:“当前我国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理所当然,在文化上也应该采用同样的政策。”文化上的对内搞活政策,主要指的是()A.“三个代表”B.“五讲”“四美”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三个面向”3.人们对当时的景象用戏言表示:“跑了吭大吭,看个沙家浜;跑着上气不接下气,看个红灯记;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该时期最可能是在()A.反右斗争扩大化中 B.“文化大革命”中C.1958年“大跃进”中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中4.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高等院校,“人文学科受到了抑制,许多所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史实说明()A.“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B.国家工业化建设急需专业人才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5.(·日照模拟)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6.某教授在20世纪50年代就读于某工业大学,当时他在校学习的课程有电工技术、电机学、电路分析原理、电机测试与控制等,可见学校重在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他说那时我国创办了20个新的科技院校和26个新的工程研究所,在大约200个高等教育机构中,只有13个是有文理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该材料说明当时我国的教育()A.遵循旧中国的教育模式B.重视文理科院校均衡发展C.培养工业化建设人才D.实施“211工程”计划7.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是()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8.1977年8月4日,①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②有利于社会的公平竞争③有利于人才的选拔④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9.《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A.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D.“神舟”飞船发射成功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 ②颁布《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 ④发展“希望工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11.《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说“(他)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这是对谁的褒奖()A.钱学森 B.邓稼先 C.郭沫若 D.袁隆平12.(·福州模拟)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9分,第14题21分,共40分)13.(·聊城调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里辛勤工作的,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材料二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材料三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我国成为拥有大型压机的国家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中国近现代史(下册)》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前后科学与发明应用两者之间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后两次错失重大机遇的原因。(6分)(3)阅读材料三,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7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材料二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材料三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材料四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请回答:(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6分)(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6分)(4)材料三、四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3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A。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6年”和“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等,可知其符合“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误区警示】“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学术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2.【解析】选C。文化的发展指的是文学、艺术、学术方面的自由发展,指的是中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所以C符合题意。3.【解析】选B。根据题干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文艺园地百花凋零,全国样板戏“一统天下”,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这种现象是由于“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故选B。4.【解析】选B。20世纪50年代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因此“工科学院创办起来”,故选B。5.【解析】选C。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基本结束,从目的上来看,主要是进行建设,而不是革命,A错误;题干强调以识字教育为主,B错误;D是教育的性质但不是目的。只有C既表达了性质又说明了目的,符合题意。【变式备选】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取得了很大成绩……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完成了对高等院校的大规模调整B.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C.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D.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解析】选D。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可知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6.【解析】选C。“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正在进行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当时的教育就是为了适应这方面的需求。A旧中国的教育主要培养懂得“四书五经”的人才;B材料强调理科,文理科院校发展并不均衡;D与题干时间不符。7.【解析】选C。教育发展出现偏差是在1957-1966年,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1976-1978年邓小平对教育进行全面整顿,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事业得到健康发展。8.【解析】选C。本题可用排除法。“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故①不正确。9.【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该抓住材料中的“进入太空”和“经济迅速崛起”这两个关键信息。【解析】选D。由材料中“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中国人进入太空”可判断出符合这一材料信息的是B、D;“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中国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故只能选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0.【解析】选C。“三个面向”思想主要体现了教育的现代化与走向世界,这与题干材料“教育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等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③。11.【解析】选D。根据题意可知,此人对中国乃至世界农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其对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有重要影响,因此应是袁隆平。12.【解析】选D。分析各选项,A涉及面较窄,可排除;B1956年“双百”方针是发展文学艺术的方针,与本题四个精神无直接关联;C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与前两个精神无关。本题选D,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归纳、分析能力。第(1)题,在理解材料一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注意“需要常在发明之先”和“走到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的前面”等信息。第(2)题,应主要从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角度分析。第(3)题,注意充分运用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特点,联系所学相关知识分析原因。答案:(1)19世纪以前,发明应用在前,科学相对滞后。19世纪以后,科学在发明应用之前,并且推动发明和应用的发展。(6分)(2)第二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西方的殖民侵略;太平天国运动的消极影响。(3分)第三次: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3分)(3)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些项目或领域已呈现出世界领先地位;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4分)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3分)1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抓住材料一中的“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这一信息分析。第(2)题,注意分析材料二主要介绍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第(3)题,可结合材料的中心发展教育事业及所学知识归纳。第(4)题,注意两则材料表明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教育置于“国运兴衰”的战略地位。答案:(1)错误估计: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3分)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装修施工投诉3篇
- 员工外出安全免责协议书3篇
- 奶茶店股份合同协议书3篇
- 工业控制计算机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关键作用考核试卷
- 租赁设备市场融资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河湖治理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考核试卷
- 玻璃工艺品的防伪技术考核试卷
- 《资治通鉴》中的帝王智慧与现代管理启示
- 2025电子版本软件购买协议合同书
- 委托担保合同的性质
-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5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化学+答案
- 2025年中国防晒护理洗发露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模拟卷(五)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有关“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日活动工作方案
- 油气管道输送试题及答案
- 铁路雨季三防培训课件
- CNC作业指导书及操作规范
- EHS安全培训教育周知卡(机械伤害)
- 贵州生态停车场建设工程监理规划
- 大班音乐欣赏粤曲《荔枝颂》微课件
- 《肌内注射说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