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1页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2页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3页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4页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关系详案P1:同学们,大家好,下面我们继续第一节的学习,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那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P2:河南辉县的郭亮村是个网红村,位于太行山深处,背靠高山,前临绝壁,一条长约2000米巨大悬崖,隔开了村庄与外界的联系。自1972年开始,村民们花了5年多时间,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长约1300米的挂壁公路,终于打开了村庄与外界交流的通道。如今,郭亮村已成为知名旅游地。这两幅图片是绝壁上的郭亮村及通往郭亮村的挂壁公路。过渡:郭亮村从贫困山村变为知名旅游村,地形对该村的前后变化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挂壁公路的开凿对郭亮村又产生了哪些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P3: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有两个关键词——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地表形态也就是地形或地貌。人类活动包括农业、工业、商业、人口、城市等方面。关系指两者的相互影响。所以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两个内容,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P4:先看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过渡:城市是人类居住和生产比较集中的区域,下面请大家读图,分析地表形态对城市的区位、规模、形态会产生什么影响?从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可以看出,我国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第一第二阶梯较少,这是因为,第三阶梯,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筑物、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利于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发展。另外地形平坦利于农耕,可满足城市居民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而第一第二阶梯,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形崎岖,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兰州位于西部山区,北京位于东部平原,两者相比,可以推断。山区的城市,多位于河谷地区,一般规模较小,呈条带状;平原的城市,一般规模较大,多呈团块状;这是因为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对生产、生活不利,而河谷相对较平坦、水源充足,水运便利,但是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常受到地表形态的制约。而平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大,自然条件优越,利于人类生产、生活。总结:地表形态对城市的影响,从宏观尺度看,地表形态会影响城市区位,从局部尺度看,地表形态也会影响城市的规模和形态。学习地理的重要意义,就是利用所学的地理原理解释现实世界的地理现象,下面我们利用刚学的知识来解释实际问题。P5:这是丽江古城位置图和地形示意图。丽江古城位于滇西北,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丽江古城的建设利用了当地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呢?我们知道,丽江位于云贵高原,地势较高,夏季凉爽;结合材料和右图,丽江位于坝子,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建设;小盆地地形也有利于水源在此汇聚,方便居民用水;从地形组合看,丽江北、西两面依山,可阻挡冬季风;东、南两面开阔,利于夏季风从东南方向进入,带来较多降水。这是答案通过这个题的分析我们知道,地表形态会直接影响城市,还会通过影响气候、水源等因素间接影响城市。P6:再看一则关于塔里木盆地的材料,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内陆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山环绕,气候特别干旱。这是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图。塔里木盆地聚落分布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呢?看右图塔里木盆地聚落大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冲积扇上,这些地方有河流经过,水源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牧业发达;有铁路公路等交通线路经过,交通便利。通过这个题的分析我们知道,城市的分布不仅受地表形态的影响,还会受河流、交通等其他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P7: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又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请同学读图和表格思考分析。P8:从我国主要铁路分布图和地形图可以看出,东部平原丘陵区,交通线密度大,呈网状,中西部高原山地,线路密度小。这是因为东部平原丘陵区,地形较平坦,建设交通线路的难度小、成本低,同时这些地方人口、城市密集,工农业发达,对交通运输的需求也较大。而中西部高原山地,地形崎岖,交通线路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人口、城镇也较少,工农业发展较差。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修建有很大限制,不同地表形态甚至同一地表形态的不同部位,交通线路建设的工程量与造价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没有特别需要的情况下,线路往往都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便于修建的地表形态部位上,比如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地。总结:地表形态会影响交通线的密度和分布。P9:从表格可以看出,公路与铁路最大限制坡度是不同的,公路最大限制坡度较大,铁路最大限制坡度较小,所以山区交通线往往以公路为主,平原则以公路、铁路为主,当然,如果是河网密集的平原也会重视发展水运。结合公路景观图,一般来说,平原地形平坦,交通线较平直,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较弯曲,常呈“之”字形和“S”字形。总结:地表形态还会影响交通方式、线路走向。P10:我们再看一个关于四川的案例,四川省地形复杂,大致分为两部分: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四川盆地。不同的地形区,交通线路布局方式不同,交通线路形态也各有差异。右图是四川省地形和交通线路分布图。请大家读图,分析四川省不同地形区交通线路布局特点和形态特征?四川省不同地形区,也就是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西部是川西高原——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建设成本高,技术难度大,沿线人口、城镇少,所以线路少,多沿山谷延伸,呈线状分布;东部四川盆地——地形平坦,交通线路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小,布局主要考虑连接城镇,而盆地内人口、城镇密集,所以线路多,呈网状。总结:所以,在进行交通线路选线时,往往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同时还要考虑城镇分布等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影响。P11:过渡: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地表形态会影响交通的密度、分布、走向、方式,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现代化的交通设施。比如青藏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千米,克服了三大世界铁路建设难题:千里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港珠澳大桥是全球已建最长跨海大桥,桥隧全长55千米;克服了台风、海水腐蚀、涌浪暗流、生态保护等技术难题。雅西高速由四川盆地向横断山区爬升,穿越崇山峻岭,平均每向前延伸1000米,海拔就上升7.5米,被称为“天梯高速”。这几个例子说明了自然条件会限制交通线路的布局,但技术的突破,能够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综合考虑交通需求的迫切性、工程技术难度、投资规模的影响,最终的修建与否,往往是权衡各因素利弊的结果。而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正体现了地理学习中综合思维的重要性。P12:第三方面,地表形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和人口分布图,分析地表形态对人口分布有哪些影响?在我国,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地和高原人口稀少,因为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便于开发,而同纬度山地高原,气候寒冷、风大、土层浅薄、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的因素较多。在低纬度地区人口也可能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比如昆明。在山区,地形的崎岖程度、坡度、坡向也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与阴坡或背风坡相比,阳坡或迎风坡较为温暖湿润,人口密度大一些,河谷、山间盆地等适于人类居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渭河平原。P13:第四方面,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请同学们读图,分析我国地表形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合中国地形图和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我们发现地形不同发展的农业类型往往不同,平原以种植业为主;山地以畜牧业、林业为主;丘陵以种植业、林业为主。通过两幅景观图可知,平原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而地表崎岖的山区或丘陵,农业的发展规模和机械化水平会受到限制。总结:地表形态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规模、机械化水平。过渡:地表形态不仅影响农业,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经济活动,比如旅游业、工业、商业等。P14:前面我们共同探究了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对城市、交通路线、人口分布、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可以说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人类活动又是如何影响地表形态的呢?P15: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也会产生很多影响,比如在丘陵地区修梯田,使原本平缓的山坡具有了阶梯状结构;比如围河、围湖、围海造陆、建设人工岛,把水域变成了陆地,再比如开挖河道、修建水库、采矿、堆放废矿石等都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这些影响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正向的比如云南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不仅扩大了耕地面积;同时减小了坡度,减轻了水土流失。比如迪拜的朱美拉棕榈岛,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由一个像棕榈树干的人工岛、17个棕榈树枝形状小岛以及围绕它们的环形防波岛组成,建设人工岛,使水域成为了陆地,扩大了陆地面积。负面影响,比如洞庭湖围湖造田,将湖泊浅水草滩由人工围垦成为农田,往往会损害湖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破坏调蓄功能,容易造成洪涝灾害。P16:这是甘肃天水的水土保持林和宁夏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这些人类活动会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什么影响呢?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小流水对地表的侵蚀,进而影响地表沟壑的发育,而破坏植被则会加速地表侵蚀的速度。而修建沙障,可以抑制风沙,影响风沙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再比如大量引用河水、修筑堤坝等也会间接影响下游河道的形态。过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深刻的,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正向的也有负面的,所以人类在影响和改变地表形态时,必须认识和遵循地表形态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才能趋利避害。P17:再回到课前针对郭亮村提出的问题。前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陡峻的地形限制了该村与外界的联系和经济发展。后期,随着科技的进步,挂壁公路开凿后,促进了该地与外界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陡峻的地形反而成为了独特的景观,促进了旅游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总结:人类活动受地表形态的影响,也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将变的更加广泛与深刻。人类必须因地制宜,使地表形态的改变向人类与自然共赢的方向发展。P18:这节课我们先学习了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又研究了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对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这种人地关系的深入探讨,我们认识到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谋求人地协调。P19:下面我们完成几组例题。看这组,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一项措施。下图是梯田示意图。(1)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应该是形态,由斜坡状变为梯田状,土壤、坡向、物质组成没有变化。答案是A(2)梯田在保持水土中的作用是?梯田的修筑,在小范围内改变了山坡的形态,使其变得平整,能降低坡面径流的流速,减小径流对坡面的冲刷。答案是C。P20:看这组例题,图Ⅰ、图Ⅱ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这一问直接读图就可以得出结论。答案是C。(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该地聚落主要分布在1250米以上地区,说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答案是A。P21:来看这组例题。是2018年海南高考真题。如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这个题是两小问,一小问是甲乙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另一小问是分析原因。第一小问考的是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一般在图中选取与之相关的参照物,比如等高线。第二小问考的是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因素,结合图,本题主要从地形,地质灾害角度回答。这是答案。P22:看这组例题,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著名印第安古代文明。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水渠和梯田修筑得非常坚固。读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完成下题。(1)左图中a、b两处流水作用不同,其差异是?这个题考的是流水作用,先明确图中河流流向,a位于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位于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所以答案是B。(2)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用石块垒成的梯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