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循环》参考教案1_第1页
《水循环》参考教案1_第2页
《水循环》参考教案1_第3页
《水循环》参考教案1_第4页
《水循环》参考教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湘教版必修一《水循环》教学设计课题《水循环(第1课)》课型新课课时1课时课标内容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课标解读1、结合“水循环示意图”通过“读”“说”“画”的方式,掌握水循环的过程。2、根据水循环过程理解其地理意义,分析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相互影响。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湘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前面第一章已经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明确太阳能是水运动的主要动力,第二章学习地表形态,说明水对地表形态具有塑造的作用,第三章学习地球上的大气,在大气运动过程中促进水汽的输送,前三章内容为水循环的过程与地理意义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本节内容又为后期海水性质、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等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教材设计循序渐进,逻辑性强,学生的接受度高。学情分析1、学段特征:高一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浓厚的兴趣,且思维活跃,但是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被动,习惯接受式的学习,因此通过实验与材料探究,主动把课堂交给学生,带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认知基础:高一学生逻辑思维有所提高,并且经过前期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读图、析图能力,同时积累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地理素养,能够对水循环各环节与地理意义进行自主探究,并能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造成的影响进而影响人类活动。但学生层次不一,接受程度不尽相同,同时本节课内容较多,通过水循环为核心贯通前后知识,对于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通过水循环主要环节模拟实验,小组讨论并绘制水循环过程,进而总结水循环的概念,能够通过“观”“论”“绘”真实掌握水循环的过程。通过水循环相关知识与学案材料,通过小组讨论方式对家乡贵阳市内涝进行案例探究,增强知识迁移能力和加强对家乡的了解,提升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实验观察与材料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并通过讨论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对其产生的影响,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教学重点理解并绘制水循环示意图,掌握其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教学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教学资源教材、学案、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播放2021年5月13日《贵阳珠江路被水淹没》视频,呈现贵阳市城市内涝情况。提问:贵阳市内涝之水从何而来,去往何处?观看贵阳市城市内涝视频,了解家乡城市内涝现状,同时带着问题进行新课学习。通过家乡内涝视频,带动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关心,同时带问题学习,增强学习效果。讲授新课探究一:“水的来去”托板中利用砂石与草塑造地面环境,同时呈现河流从上游流入浅海的景观上玻璃板用胶带环绕一圈,避免水外溢,同时玻璃打孔,本次实验观察时将孔封住,后期再次实验时打开托板中利用砂石与草塑造地面环境,同时呈现河流从上游流入浅海的景观上玻璃板用胶带环绕一圈,避免水外溢,同时玻璃打孔,本次实验观察时将孔封住,后期再次实验时打开学生观看实验,在教师讲解下明确水循环整个过程。实验观察,增强学生的兴趣,并直观认识水循环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讲授新课各小组根据观察实验,将其水循环各环节与领域分类填写至对应填空。水循环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循环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蒸腾、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领域分类: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点评小组答案)提问:自然界的水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过程中涉及哪些圈层,试总结水循环的概念。经过实验观察,结合学案中的提示,小组讨论将水循环示意图中相关填空补充完整,并在教师提问中总结水循环的概念。实验观察,学案巩固,并根据教师提示总结水循环概念,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并小组讨论,加强团队意识。回归主题:请根据水循环的过程,结合学案资料小组讨论问题。资料一:贵阳5月13日降水原因。资料二:贵阳南明河来龙去脉。资料三:贵阳近十年城市用地变化图。讨论:贵阳城市内涝中水的来去。2、为何贵阳城市内涝近些年日益严重。将所学知识与学案资料结合,讨论学案中提出的问题。总结:水从天上来,流往海洋去。城市化干预了水循环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使城市内涝日益严重。通过家乡城市内涝案例探究,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同时增强对家乡的关爱之情。讲授新课探究二:“水”的意义过渡:水循环各环节涉及地球四大圈层,在水循环过程中对四大圈层产生哪些地理意义。活动一:第二次观察水循环实验,将玻璃板孔打开,加强水循环的作用。观察: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小组讨论:1.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根据水循环过程,思考:为何海水是咸的。通过实验观察,小组讨论总结: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塑造地表形态。陆地径流促使地表元素迁移,海水盐度增加。实验观察水循环相应环节对地表形态进行塑造和促进地表物质迁移,巩固地貌知识,同时通过直观方式掌握加深印象。活动二:观看水循环对大气圈、生物圈地理意义微视频。小组讨论:水循环对大气圈、生物圈的地理意义。观看视频,结合大气知识,小组总结: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促进生物循环。观看视频,巩固大气知识,且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活动三:展示“水循环数量转换图”,图中数字表示库含量(1000km3)和通量(1000km3/a)海洋水体输入413海洋水体输出413陆地水体输入113陆地水体输出133小组讨论:1、水循环对陆地与海洋水体有何意义。2、水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根据图与数据,总结水循环对水圈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3、在人类不合理利用下,水资源也会枯竭。通过图、文资料进行问题探究,提升综合思维能力,通过水资源与人类活动关系,学会运用辩证观点看待问题,并提升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课堂小结利用板书,让学生总结说出所学知识,并完善板书内容。总结水循环的过程以及地理意义。回顾、总结本节学习内容,巩固新知。作业设计巩固学习内容,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板书设计水循环水循环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调节热量促进循环塑造地貌水量平衡通过板书,掌握本课基本构架,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贵阳城市内涝引入水循环,利用实验呈现水循环过程与环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