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石市部分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过程中,依次形成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形成乙过程中,DNA复制前需合成rRNA和蛋白质B.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不分裂C.丙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或Y染色体D.丙形成丁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组数减半2.科学研究表明,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变化会对细胞某些生理过程带来一定的影响。下列有关温度对细胞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会使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增大B.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因此低温不会影响被动运输速率C.在探究温度对水分子通过半透膜速率的影响时至少需要设三组实验D.胞吞、胞吐过程受温度变化的影响3.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B.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C.激素的合成都需要酶,但并不是所有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D.休眠的种子经脱落酸溶液处理后,种子的休眠期将会被打破4.克里斯琴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内个体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社群压力会导致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数量减少B.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C.社群压力通过神经、体液、免疫三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D.社群压力会导致出生率升高,死亡率下降,从而改变种群数量5.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A.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B.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C.刺激B细胞增殖和分化D.降低血糖浓度6.下列有关科学家所做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蔡斯和赫尔希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C.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发生了基因的重新组合D.在侵染细菌前,首先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获得同时含有32P、35S标记的噬菌体7.下图表示某遗传病患者体细胞内第21号染色体的组成及来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B.母方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卵细胞C.父方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精子D.该患者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正常配子约占1/28.(10分)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具有稀有性,RNA病毒不会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任何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具有有害性,所以基因突变是阻碍生物进化的因素之一D.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可用人工诱导致病基因发生定向突变二、非选择题9.(10分)HIV通过识别T细胞表面特有的蛋白质来侵染T细胞。2018年11月,有学者宣布,一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婴儿的一个基因被切除,使其出生后即能抵抗HIV,其使用的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下图为Cas9蛋白依据sgRNA片段切割DNA示意图(不同的sgRNA可以识别不同的DNA序列)。请回答下列问题:(1)DNA重组技术主要用到的工具酶包括DNA连接酶和限制酶,图中充当限制酶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2)Cas9sgRNA复合体能够精准识别某核苷酸序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基因编辑过的婴儿出生后能够免遭HIV侵染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获得转基因动物时一般对受精卵进行操作,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载体直接注入,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操作后的受精卵需要先在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培养液必须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后经早期胚胎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经胚胎移植到雌性动物体内发育。移植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6)基因编辑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果将西红柿细胞中与乙烯合成的相关基因编辑切除,则这种西红柿的果实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获得耐储存的西红柿新品种。10.(14分)图甲为某鱼塘能量流动图(c、d、f为不同鱼种,能量单位是J·m-2·a-1)。图乙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该鱼塘小鱼种群密度增长影响的实验结果。据图回答:(1)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由图乙可知,在30℃时,小鱼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型增长,第15天左右达到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3)如果市场行情有较大变化,中鱼d经济价值剧增,若要使鱼塘获得较大的经济价值,其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已知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果蝇为雄性,而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为雌性,果蝇的红眼(E)对粉色眼(e)为显性。现准备纯种红眼和粉色眼雌、雄果蝇各若干只,将红眼雌果蝇与粉色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自由交配得F2,F2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粉色眼雄果蝇=2:1:1。分析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所遵循的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发现F2中出现了一只粉色眼雌果蝇,为探究该果蝇出现的原因,研究者取该果蝇体细胞制作了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发现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则其性染色体组成应为________,该果蝇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探究控制E、e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ⅹ、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研究者将纯种红眼雄果蝇与正常的粉色眼雌果蝇进行杂交:①若F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②若F1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若让F1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得F2,F2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得F3,则F3的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果蝇中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12.为研究供氮水平对某植物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采用水培方法,每天定时浇灌含不同氮素浓度的培养液,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植物幼苗叶片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注:羧化酶能催化CO2的固定;气孔导度指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1)该植物幼苗叶片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方法是_____,叶片通常呈现绿色的原因是_______。(2)该实验的因变量有_________,当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在4mmol/L条件下,该植物幼苗的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O2去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当培养液中氮素浓度大于8mmol/L以后,该植物幼苗叶肉细胞间CO2浓度会变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的过程中,S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均满足甲乙两图中表示的2组染色体组和2N对同源染色体对数;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同源染色体消失,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的细胞;图丁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形成精细胞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和同源染色体对数。【详解】DNA复制前需要合成rRNA参与氨基酸的运输,需要合成一些蛋白质,如DNA复制需要的酶等,A选项正确;乙形成丙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消失则必然伴随着丝粒的分裂,B选项错误;丙图表示图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后,同源染色体消失,染色体组数暂时加倍的细胞,则性染色体应该是两条X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C选项错误;丙形成丁的过程中,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是由于细胞分裂成两个而导致的染色体组数减半,D选项错误。2、B【解析】

本题考查温度对细胞生理过程的影响。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会使膜的流动性增强,物质运输速率增强。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虽然不消耗能量,但温度会影响磷脂和蛋白质的运动,从而影响被动运输速率。胞吞、胞吐需要能量,温度会影响呼吸酶的活性,改变呼吸速率,进而影响胞吞、胞吐。【详解】A、温度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会加快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降低温度则会减慢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速率,A正确;B、对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来说,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B错误;C、在探究温度对水分子通过半透膜速率的影响时,至少需要设置高温组、低温组和处于常温状态下的对照组,C正确;D、胞吞、胞吐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而温度可影响细胞呼吸速率,从而影响能量供应,故胞吞、胞吐过程受温度变化的影响,D正确。故选B。【点睛】实验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对照、单一变量和等量原则。3、C【解析】

A、因寒冷环境中人体与外界温差较大,故寒冷环境中人体散热量高于炎热环境,A项错误;B、肾小管细胞是抗利尿激素作用的靶细胞,其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抗利尿激素,即其能选择性地表达抗利尿激素基因,B项错误;C、激素的合成都需要酶。所有的活细胞都能产生酶,而激素是功能性的细胞(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所以并不是所有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C项正确;D、脱落酸能促进休眠,抑制种子萌发,D项错误。故选C。4、D【解析】

据图分析,①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的胰岛素增加,导致低血糖、休克;②下丘脑作用于垂体,使得生长激素减少,生长代谢阻碍,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减少;两者共同作用增加死亡率。③垂体产生的促性腺激素减少,进而影响生物的出生率,使种群数量减少。【详解】A、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导致抗体数量减少,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A正确;B、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低血糖、休克,说明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B正确;C、据图分析,种群数量过多时,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方式,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减少,C正确;D、据图分析,社群压力会使得性激素减少,生殖细胞成熟减少,进而降低出生率,另外对疾病和外界抵抗力降低,增加死亡率,从而使种群数量降低,D错误。故选D。5、A【解析】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详解】A、催化蛋白质水解形成多肽的酶是蛋白酶,蛋白酶不存在于血浆中,A正确;B、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是抗体,抗体存在于血浆中,B错误;C、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的物质是抗原,抗原可存在于血浆中,C错误;D、血浆中的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能降低血糖的浓度,D错误。故选A。6、C【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针对所有生物来说的,该实验并没有证明,A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而格里菲思的实验将肺炎双球菌注射到小鼠体内,并没有设法将DNA与蛋白质分开,B错误;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化成S型菌是由于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的体内,与R型菌的DNA发生了基因组合,C正确;侵染细菌前,要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噬菌体,而不是同时标记,D错误。7、D【解析】

根据图示中染色体的形态可知多出的一条21号染色体应该来自母方,且是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形成的异常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详解】该遗传病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遗传病,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A错误;根据图示中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患者是由于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体没有分离,导致形成了异常的卵细胞,BC错误;该患者减数分裂时三条21号染色体随机分,产生的配子中含两条21号染色体和含1条21号染色体的概率相同,故正常配子约占1/2

,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依托21号三体患者染色体数目变化示意图,考查致病原因,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8、B【解析】

基因突变是指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DNA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详解】A、RNA病毒中,基因就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所以包括RNA病毒在内的所有生物都会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B、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任何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C、可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C错误;D、人工诱导只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不能控制基因突变的方向,突变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Cas9-sgRNA复合体sgRNA能与特定的DNA片段发生碱基互补配对T细胞表面缺少被HIV识别的蛋白质转化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不能成熟【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DNA重组技术主要用到的工具酶包括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图中Cas9-sgRNA复合体可以充当限制酶。(2)Cas9-sgRNA复合体能够精确识别某核苷酸序列的原因可能是sgRNA能与特定的DNA片段发生碱基互补配对。(3)经基因编辑过的婴儿T细胞表面缺少被HIV识别的蛋白质,所以出生后能够免遭HIV侵染。(4)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5)操作后的受精卵要先在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以检查受精状况和发育能力;移植胚胎能在受体内存活的原因是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6)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如果将西红柿细胞中与乙烯合成相关基因编辑切除,则这种西红柿不能合成乙烯,其果实将不能成熟,从而获得耐储存的西红柿新品种。【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题干信息准确答题。10、1.8%SK值20℃减少大鱼f的数量【解析】

分析图甲,浮游植物为第一营养级,浮游动物a和b为第二营养级,小鱼c和中鱼d为第三营养级。中鱼d和小鱼c都捕食浮游动物a,同时中鱼d也捕食小鱼c,两者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由图乙可知,不同温度对小鱼种群密度的影响不同。10℃时种群密度的最大值最小,其次是30℃时种群密度约在第15天左右达到最大值,20℃时种群密度在培养的时间内还没有达到最大值。【详解】(1)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l00%=(3700+4200)÷40000×l00%=1.8%。(2)由图乙可知,在30℃时小鱼种群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稳定,为“S”型增长,第15天左右达到K值(环境容纳量),由实验结果可知20℃时在培养的时间内种群密度还没有达到最大值,即达到种群密度最大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3)根据市场行情,中鱼d经济价值剧增,若要使鱼塘获得较大收益,即增加中鱼d的产量,可通过减少大鱼f的数量(减少中鱼d的天敌),并增加浮游植物的数量以增加浮游动物的数量来实现。【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有丝分裂中XXYF1中雌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雄性全为粉色眼,雌性全为红眼全为红眼红眼雌果蝇:粉色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5:3:85/8【解析】

题意显示,将红眼雌果蝇与粉色眼雄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说明红眼对粉色眼为显性,F1自由交配得F2,F2中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粉色眼雄果蝇=2:1:1,显然子二代中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据此可知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EXE、XeY,F1基因型为XEXe、XEY;F2基因型为XEXE、XEXe、XEY、XeY。【详解】(1)该对相对性状的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因此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该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因此研究者应该选取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进行观察,发现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则其性染色体组成应为XXY,由于F1的基因型为XEXe、XEY,因此该果蝇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F1中雌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产生了基因型为XeXe类型的卵细胞,然后与正常的精子完成受精发育形成的。(3)①若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