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世纪,英国政府在各工业城市建立城市学院,推行职业教育和科技教育。这些城市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不少的城市学院在20世纪发展为完全大学。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产业革命扩大了教育需求B.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优势C.政府极力调节劳资矛盾D.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2.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这反映了孙中山A.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B.深受中共民主革命思想影响C.吸取了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D.侧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3.中国古代监察机构主要负责监督法律的实施,维护国家法令的统一,参与监督中央和地方政治,历来统治集团都重视监察体制的建设,通过监察机构的设置以达到专制统治目的。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在郡、县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B.西汉时期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最主要的监察机构C.宋朝的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D.元朝的人命重案移送御史台并由监察御史复按4.川汉铁路公司的《商榷书》以巧妙而隐晦的言词,一方面要川人“竭尽赤诚,协助政府”,“厝皇基于万世之安”;另一方面,又揭露清政府“日以卖国为事”,“夺路劫款转送外人,激动我七千万同胞幡然醒悟”。与此相关的史实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北伐战争的兴起5.如图中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A.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C.九品中正制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6.较之唐五代,北宋农业中的租佃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其中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这一变化的影响是A.农业生产者积极性提高 B.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增强C.商品经济发展条件成熟 D.土地买卖现象更加频繁7.如图为1937年10月某战事期间出版的漫画。针对当时战况,一些军事专家称,该国军队如此无用,纸老虎已经戳穿,不配做一等国。由此可知A.日木国力不如欧美国家 B.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米C.日本侵华战略计划受挫 D.日军的暴行遭到各方批评8.1935年,由田汉、夏衍编剧的抗战故事片《风云儿女》上映,它反映了1931-1935年知识青年的觉醒和成长,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以奔放的革命热情,激昂的旋律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这表明A.中国电影以宣扬抗战为己任 B.影片再现了全面抗战的场景C.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抗日救亡成为当时社会主题9.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这反映了当时A.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B.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扩展C.民族国家兴起并强调民族语言D.技术进步对人文主义起促进作用10.如表是意大利最重要的纺织中心佛罗伦萨毛纺织品产量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冲击 B.商业革命的影响C.政治分裂的阻碍 D.罗马教廷的束缚11.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侧重追溯各家祖宗荣耀。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多记录当世族人荣耀。这种变化反映了A.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B.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C.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宗族认同D.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12.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钢铁价格从1870年的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钢铁价格的变化突出反映了A.铁路和轮船运输降低产品成本 B.社会化大生产推动经济发展C.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 D.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产生活13.下图是民国时期的一幅名为《恭祝民國萬萬歲》的漫画,该漫画的历史价值在于A.体现了部分大众对民国政治的殷切期望B.表达了漫画作者对民主共和的热切追求C.证实了民国初年专制残余影响根深蒂固D.反映舆论对民国初年政策措施颇有微词14.西汉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2至公元9年,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A.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1世纪末C.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世纪末 D.公元前3世纪末到公元1世纪初15.汉文帝诏令:老百姓如果能缴纳六百石粮食并将其输送到边关,可以获得上造(二级爵)的爵位,如果缴纳“四千石为五大夫(九级爵),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十八级爵),各以多少级数有差错”。据此推知,上述政策①体现了察举制的深入实施②加剧土地兼并现象③建立了以财产为主的等级制④客观上利于提升商人地位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6.二战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因素包括①“关贸总协定”的签订②信息技术的发展③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7.公元前594年,梭伦进行改革。对此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梭伦改革发生于公元前6世纪末 B.当时雅典处于“古典时代”C.梭伦改革兼顾贵族与平民的利益 D.雅典民主政治由此最终确立18.道光二十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这反映出当时科举考试A.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 B.全力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服务C.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 D.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19.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当代表们吵得不可收拾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提议去请牧师。他们请来了牧师,带领大家祈祷,以放弃“唯我正确”的看法。这反映了A.民主建立伴随着退让和妥协 B.政治是各方力量的博弈C.精英人物不能代表民众意愿 D.宗教影响美国政治生活20.如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B.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D.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21.《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二十八年海战史》称:“7点4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开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炮向济远轰击。”对丰岛海战记述各异说明了文献记录A.最接近历史真相 B.不能揭示出真相C.能还原历史真相 D.会受立场的影响22.章太炎曾说:“船山(王夫之)学说为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端在于斯。”其原因是王夫之的学说A.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B.冲击了宋明理学僵化体系C.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D.为民主革命思想提供启示23.唐政府的政策法令从制订到执行,一般运作程序为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D.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24.中国各区域口岸在全国贸易中的份额,以1895年为界,可分前后两个阶段。1895年之前,上海占全国份额的半数.华南约占40%。1895年~1915年,口岸贸易的发展呈现出华北和东北快于其他区域口岸的趋势。对这一变化解读合理的是A.日本在华扩张影响了我国港口格局B.一战加快了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C.上海丧失了全国最大贸易港的地位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5.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之神,所以早期戏剧主要是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纪戏剧出现越来越多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变化反映了A.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 B.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 C.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兴起 D.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26.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不仅是因为中国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与指挥,而且还在境外协助盟军作战。中国军队协助盟军作战的最主要境外地是A.苏联 B.越南 C.印度 D.缅甸27.下表为4932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苏联428—429年五年计划规定的指标4932年工业中4.52.43.5农业中4.844.76.4零售商品流转额中7594400国民收入中447.393A.社会主义建设急躁冒进 B.各经济部门之间实现基本平衡C.斯大林模式已基本确立 D.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各项目标28.下列各选项中,中外著作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A.魏源《海国图志》与达尔文《进化论》B.严复《天演论》与贝克特《等待戈多》C.徐光启《农政全书》与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D.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与卢梭《社会契约论》29.宋人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记述了汴京城市面貌、岁时物产、风土习俗等。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此类书籍的利用。这说明A.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B.区分官修史书与私人著述是研究历史的前提C.亲历者见闻形成的私人著述最接近历史真相D.官修史书可以弥补私人著述视角单一的缺陷30.在欧洲中世纪的大学中,对罗马法的研究曾一时盛行。出现这一状况的最根本原因是A.教会势力的减弱B.城市经济的复兴C.传统教育的影响D.罗马法思想深邃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14年欧战爆发,北京政府宣布中立。随着战争的进行,协约国开始出现拉中国参战的想法。北京政府总理段祺瑞力主参战。他认为“欧战倘持久,美国终将加入”,“德国虽强,寡不敌众,料其必败;且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于青岛势必染指掠夺”。8月,北京政府决定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奥宣战,依据国际公法及惯例废止所有以前中国与德、奥两国所订条约、协议。……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虽然拒签对德和约,但继续参加和会并成为国际联盟正式成员,次年中国首任驻国联代表顾维钧当选为国联理事会主席。1921年《中德协约》签订,取消了德国在华享有的特权,停付庚子赔款,天津、汉口等租界归还中国。——摘编自杨雨青《中国参加“一战”问题之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段祺瑞政府对德奥宣战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中国外交活动的意义。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1)简述一下西周达臻“文明”的表现?(2)结合材料,说明古贤称周秦之际为“天下一大变局”的理由是?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无论是夏代发端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还是商的“当于民监”,无论是西周的天命来自于民众的意志,还是孔子的“仁者,人也”,或是孟子的“仁者爱人”等等,都说明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是在中国古代国家保留了原始氏族血缘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同样,中国古代独有的社会结构,即社会关系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结成的五伦关系,社会被一层温情脉脉的血缘关系的纱幕所笼罩,保持着一种天然的“亲亲”和“尊尊”的宗法联系.——陈谷嘉《中国文明起源的特殊路径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材料二孙中山先生已经发现了,中国不能再走西方的老路.所以他吸收了全世界最新的思想理念、知识,又结合了中国传统的东西.如«论语»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它就包含了均富、以民为本的思想.孙中山先生吸收了传统文化中的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也处处体现在三民主义中,如民族、民权、民生都是以民为本.而且,孙中山先生考虑新建国家,名称不叫共和国,叫做民国,这里还是以民为本.——黄明同《三民主义中的民本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材料三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转型以回归日常生活世界,实现美好生活为价值旨归,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等言论均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话语转向.——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倡导“民本”思想的目的,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民本”思想的来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依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根据材料“城市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不少的城市学院在20世纪发展为完全大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经济的发展政府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以便教授工作知识,因此体现了产业革命扩大了教育需求,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需求,没有体现资产阶级代议制存在哪些优势,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随着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教育的需求,没有体现政府极力调节劳资矛盾,故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这些城市学院紧扣当地人民生活,教授有助于他们工作的知识”可知,体现了经济发展和教育扩大的问题,没有体现经济发展导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2、A【解析】

依据材料,孙中山看到了西方文明的先进,也看到了西方文明的问题,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平均地权,由此可知,孙中山立足中国国情又借鉴外来文明,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共民主革命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革命失败的教训,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结合中国的国情学习西方文明,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孙中山看到了西方的民主、独立与繁荣,但也看到了西方为工业化问题所困扰”“为预防资本集中他主张节制资本,为应对中国人口的增长超过土地面积的增长带来的土地问题他主张平均地权”,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3、A【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地方郡县监察由郡监御史负责,县级并未设置专门的监察官,故A项表述符合题意;西汉时期御史大夫负责管辖中央监察事务,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宋朝提点刑狱司负责监察刑狱,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元朝设立御史台负责监察且受由监察御史制约,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B【解析】

材料信息“川汉铁路公司”“夺路劫款转送外人,激动我七千万同胞幡然醒悟”反映的是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保路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清王朝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的斗志,为武昌起义的爆发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故B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在1854年的,故A错误;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是在1919年,故C错误;北伐战争的兴起是在1926年,故D错误。5、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时间点,贵族化倾向在公元前160年前后急转直下,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实力,所以贵族化趋势呈现出弱化直至消失的态势,故答案为B项;“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无法通过材料得出,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贵族化与皇位继承的关系,排除D项。6、A【解析】

材料“佃户退佃而另寻他处,可以不需主户出具凭证”表明佃户的人身自由得到加强,佃户可利用这种自由建立新的租佃关系来获取更多的收入,提高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A正确;材料表明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弱,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佃户的人身自由加强,但不能反映其去从事工商业,C错误;租佃关系的变化主要是对佃户的管理放松,不会影响土地买卖,D错误。故选A。7、C【解析】

1937年10月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的“无用”反映了其在侵华过程中遭受挫折,故选C;日本军队的挫折并不能证明其国力不如欧美,排除A;1937年10是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排除B;“遭到各方批评”的说法无法体现,排除D。故选C。8、D【解析】

《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时代的声音,其影响远远超过影片本身”,这说明抗日救亡符合时代要求,抗日救亡成为时代的主题,故D正确;一部电影不能说明所有的中国电影都是以宣扬抗战为己任,故A错误;全面抗战开始于1937年,故B错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但还未成为主要矛盾,故C错误。9、D【解析】

当时印刷术等技术的进步,使书籍推广范围扩大,欧洲人可以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从而推动人文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可以直接阅读书籍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与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无关,排除A项;这种现象与宗教改革运动无关,欧洲直接阅读的书籍不一定是宗教书籍,排除B项;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10、B【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1560年后意大利的纺织中心佛罗伦萨毛纺织品产量不断下降,这主要和新航路开辟引起的商贸中心转移有关,B正确;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上半叶,A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11、B【解析】

根据材料“在唐初以前,政府专设机构管理族谱编修”可知,唐初以前,族谱编修主要有政府专设相关机构组织,到北宋开始“以儒士为主的普通家族积极编纂族谱”可知,北宋时期家谱的修撰走向成熟,私家修谱流行,这与科举制度发展推动阶层流动,推动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了唐朝前主要由政府组织编修族谱到北宋时期普通家族也积极编修家谱的变化,无法得出宗法制强调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且宗法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A选项错误;宗族认同与商品经济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材料体现的变化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编修族谱是与“追溯各家祖宗荣耀”“记录当世族人荣耀”有关,材料没有强调理学修身齐家理念成为主流,故D选项错误。12、B【解析】

据材料“卡内基钢铁公司垄断了美国钢铁市场”“每吨100美元跌到1900年的每吨12美元”可知,体现了垄断组织的形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即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化生产,B项正确;铁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已经出现,A项错误;垄断组织控制产品生产与价格材料没有体现,C项错误;电气时代改变人类生活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材料没体现,D项错误。13、B【解析】

据材料“民国时期的一幅名为《恭祝民國萬萬歲》的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作者对中华民国实行民主共和制的愿望,故B正确;漫画体现的是作者的意图,并不是部分大众的思想,故A排除;材料漫画并不能说明民国初年专制残余影响根深蒂固,故C排除;漫画也无法体现舆论对民国初年政策措施颇有微词,故D排除。14、D【解析】

公元前换成多少世纪的方法,就是百位数加一,如公元前202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然后十位数大意味着这个世纪的上半期,而十位数小意味这个世纪的后半期,故公元前202是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后换成多少世纪的方法,就是百位数加一,如公元9年就是公元1世纪,然后十位数大意味着这个世纪的下半期,而十位数小意味这个世纪的上半期,故公元9年属于公元1世纪初,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15、B【解析】

上述材料表明汉代的老百姓可以通过缴纳粮食并输送到边关获得相应的爵位,商人的财力可以直接购买粮食或购买土地生产粮食来输送边关,从而获得相应的爵位来提高政治地位,其中,如果购买土地就会造成土地兼并问题,②④正确,B符合题意;察举制属于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①错误,AC排除;③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D排除。故选B。16、A【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世界贸易发展和生产力进步,对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①②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没有突破旧的模式,最后失败,不结盟运动兴起时,主要在政治领域展开合作与斗争,两者没能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③④错误,与之组合的BCD三选项不符合题意。17、C【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雅典梭伦改革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故C项正确;公元前594年为前6世纪初,排除A项;古典希腊时期是古希腊的一个历史时期,大约为公元前五到四世纪,排除B项;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并非确立,排除D项。故选C。18、A【解析】

材料文字“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反映了鸦片战争爆发后,当时国家面临海战、海防方面的重要问题和急需了解的知识,材料体现了科举制对现实的关注,A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尚未兴起,排除B;时务策试题围绕的主题局限在海战海防,无法追求人才多元化,排除C;近代教育起步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排除D。19、A【解析】

“放弃‘唯我正确’”意味着放弃部分权力和利益,通过相互之间的退让和妥协达成一致,故选A;B项没有揭示题意主旨,排除;CD与题意无关,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20、B【解析】

第一次低谷是在国民大革命后,出现低谷的原因的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中共的血腥屠杀,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题干图示可知,第一次高峰是在1921-1927年,第二次高峰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两次高峰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两次国共合作,故AC两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的图示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1、D【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日本的《济远航海日志》的记载与《二十八年海战史》的不同,由于所处的认识立场,两者的认识存在着冲突。故D正确。考点:史学理论•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的立场【详解】22、D【解析】

根据“民族光复之源,近代倡义诸公,皆闻风而起者,水源木本,瑞在于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王夫之的思想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正确;王夫之的思想仍然属于封建儒家思想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宋明理学”,排除B;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C不符合题意,排除。23、B【解析】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政令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因此三省六部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故B正确;A、C和D的顺序错误,排除。故选B。24、A【解析】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对华侵略扩张加剧,华北和东北地区口岸对日贸易激增,影响了我国港口格局,故答案为A项;一战爆发是1914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B项;C项中的“丧失”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排除D项。25、C【解析】

公元前5世纪,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使得当时人们的关注点从“神”变为“人”,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兴起,故C项不符合题意;古希腊戏剧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民众,没有发生转变,排A项不符合题意;戏剧内容转变适应了当时市民政治生活的需求,“宗教丧失主导地位”与史实不符,B项不符合题意;D项“开始面向生活”与史实不符,D项不符合题意。26、D【解析】

为了保卫西南大后方和滇缅公路,协助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踏出国门远赴缅甸抗击日本侵略者,远征军入缅作战有力地支援了美英盟军欧洲战场的对德作战,故答案为D;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7、A【解析】

据材料数据可知,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农业所占的比例428年只占4.8,五年计划的指标也只有44.7,而到4932年却达到了6.4,这明显是急躁冒劲的表现,故A选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各部门之间的基本平衡,并且不符合史实,故B选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于4936年建立,故C选项错误;材料的时间是一五计划时间,但看不出提前完成一五计划目标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28、A【解析】

魏源《海国图志》与达尔文《进化论》都写于19世纪,故A正确;严复《天演论》写于19世纪,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写于20世纪,故B错误;徐光启《农政全书》写于17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写于19世纪,故C错误;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写于17世纪,卢梭《社会契约论》写于18世纪,故D错误。29、A【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后人在研究宋史时,除官修史书外,还重视对“孟元老根据自身经历撰写的《东京梦华录》”此类书籍的利用,这说明私人著述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原本面目,A正确;B与材料无关;历史真相要通过多种方式去研究,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私人著述可弥补官修史书的缺陷,D错误。30、B【解析】

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被后世继承和发扬。中世纪中晚期欧洲出现了许多经济繁荣的城市,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德国的汉堡等,城市经济的复兴需要罗马法律中对私有财产保护的条款作为支撑,故B符合题意。欧洲中世纪时期,天主教会势力强大,没有减弱,故A项不符合题意。本题的主旨是罗马法对欧洲中世纪的影响,而不是传统教育对学习罗马法的影响,故C项不符合题意。罗马法思想深邃的表述太过主观,而且也不是促使欧洲中世纪罗马法研究盛行的根本原因,故D项不符合题意。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原因:协约国集团积极拉拢:美日参战,战局发展对协约国有利:参战有利于抵制日本侵夺山东。(2)意义:借助一战胜利收回部分主权,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外交敢于抗争,维护国家利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随着战争的进行,协约国开始出现拉中国参战的想法”可知,协约国集团积极拉拢;根据材料“‘欧战倘持久,美国终将加入’,‘德国虽强,寡不敌众,料其必败;且日本既已加入,我若不参加,日本对于青岛势必染指掠夺’”可知,美日参战,战局发展对协约国有利,参战有利于抵制日本侵夺山东。(2)意义:根据材料“根据材料“1921年《中德协约》签订,取消了德国在华享有的特权,停付庚子赔款,天津、汉口等租界归还中国”可知,借助战胜利收回部分主权,废除了部分不平等条约;根据材料“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虽然拒签对德和约”可知,外交敢于抗争,维护国家利益;根据材料“继续参加和会并成为国际联盟正式成员,次年中国首任驻国联代表顾维钧当选为国联理事会主席”可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