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五个一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五个一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植物细胞能利用质子泵(转运H+的载体)把胞内的H+泵出,使胞外H+浓度高于胞内;H+-蔗糖载体能够依靠膜两侧的H+浓度差把H+和蔗糖分子一同运入细胞(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进出该植物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B.H+-蔗糖载体跨膜运输物质时没有特异性C.O2浓度对该细胞运输蔗糖的速率无影响D.H+-蔗糖载体能够将蔗糖逆浓度梯度运输2.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能够通过下调裸鼠移植瘤CyclinD1基因的表达进而阻滞肿瘤细胞由G0或G1期进入S期;同时,抗调亡因子Bcl2表达显著下降,凋亡关键酶活化的Caspase-3基因表达增加。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CyclinD1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细胞的增殖B.Bcl2表达量升高能促进细胞凋亡C.黄芪注射液能促进Caspase-3基因的表达D.黄芪注射液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3.对正常二倍体生物而言,以下哪种性状肯定能稳定遗传(不考虑变异)A.优良性状 B.隐性性状 C.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4.一只纯合朱红眼雌果蝇与干只纯合玉色眼雄果蝇杂交,F1中雌果蝇均表现为野生型,雄果蝇均表现为朱红眼。将F1中的雌、雄果绳杂交得到F2,表现型结果如下:(控制果蝇眼色的相关基因如果是一对用A/a表示,如果是两对用A/a、B/b表示)雌果蝇雄果蝇野生型250朱红眼250朱红眼200野生型50玉色眼200白眼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1代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形成了比例为1:1:1:1的四种配子B.F1代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bXaB,F2代朱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bxAbC.若F2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它的异常是因为F1代雄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D.若按F1产生雌配子的比例产生F2的雌蝇,则F2代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随机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子代雌果蝇中出现朱红眼的概率是7/105.将所有DNA链均被3H标记的洋葱(2n=16)幼根转到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剪取根尖,制片并检测染色体的放射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的根尖伸长区细胞一定没有放射性B.根尖分生区的一个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最多有32条C.增殖两次后形成的某个子细胞中,放射性染色体的数量可为0D.进行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有放射性6.某严格自花受粉的植物,其野生型开紫花,突变Ⅰ型和突变Ⅱ型开白花。突变Ⅰ型和Ⅱ型杂交后,子一代均开紫花,子二代中紫花:白花=9:7。由此推断,该植物花色素的生成途径可能是()A.前体(白色)紫色色素B.前体(白色)紫色色素C.前体(白色)紫色色素白色色素D.前体(白色)白色色素紫色色素7.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B.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8.(10分)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①与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B.突触后膜上产生的小电位能传播C.②与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突触后膜的极化D.突触上的兴奋传递过程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二、非选择题9.(10分)血糖调节过程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__________,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调节;当血糖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使相应细胞的活动减弱,之后会出现血糖浓度升高,使血糖浓度升高有关的激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研究表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某科研人员利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具体实验方案如下:第一步,用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细胞和滤液;第二步,取第一步得到的适量滤液作为培养液来培养胰岛B细胞,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该实验方案的错误之处: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下图是根据实验室中人工饲养黑腹果蝇的数据统计绘制而成的曲线图。人工饲养是在一定大小的培养瓶中、喂以一定量的酵母菌的条件下进行的。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草履虫、酵母菌所做的实验与上述结果相似,表明种群在一定空间、一定资源条件下的增长类型,一般都是___________。(2)曲线的纵坐标___________(填写能或不能)反映种群密度的大小。这个过程中种群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3)在一定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的渐近线,生态学上称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是_______。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填能够或不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试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对珍稀动物的保护、草原的合理放牧分别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___11.(14分)为了应对“垃圾围城”的困局,很多大型城市启动了近城区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目前推广的做法是将填埋场改造成生态公园。请回答下列问题:(l)垃圾填埋场内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演替。(2)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后,杂草丛生的垃圾填埋场可以在2年时间内变身生态公园,这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更好地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前期的调查研究必不可少。①若要调查填埋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可用镊子或吸管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借助______进行观察。②某时期有一批田鼠迁入该填埋场,该田鼠以草根为食,田鼠的种群数量可以通过________法测得。预计该田鼠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1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学家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Spikeprotein,刺突蛋白)可与宿主细胞的病毒受体结合,是决定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1)以S蛋白作为______可制备单克隆抗体生产快速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有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的目的是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该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仪,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累积(以Ct值表示)来确定样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科学家先将病毒RNA逆转录,再将得到的cDNA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得到了大量DNA片段(如图所示)。(2)在上述技术中,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3)科学家已测出新冠病毒的核酸序列,据图分析,Ⅰ、Ⅱ过程需要根据病毒的核苷酸序列设计__________。过程Ⅱ中以cDNA为模板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循环扩增得到多个DNA片段,第____次复制后就能获得两条链等长的DNA序列。(4)采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咽部细胞样本提取核酸进行上述PCR过程,每一个扩增出来的DNA序列,都可与预先加入的一段荧光标记探针结合,产生荧光信号,扩增出来的靶基因越多,观察到的Ct值就越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载体蛋白能够与特异性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载体蛋白既参与被动的物质运输,也参与主动的物质运输。载体蛋白的运输具有专一性和饱和性,专一性指一种载体蛋白在细胞内外物质进行运输时只能对应地运送唯一的一种或性质非常相近的一类物质。【详解】A、质子泵(转运H+的载体)把胞内的H+泵出,使胞外H+浓度高于胞内,因此H+出该植物细胞为主动运输,进入该植物细胞为协助扩散,进出跨膜运输方式不同,A错误;B、H+-蔗糖载体跨膜运输物质时也有特异性,不能运输其它的物质,B错误;C、质子泵(转运H+的载体)把胞内的H+泵出,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与O2浓度有关,而蔗糖运输依赖于H+的势能差(浓度差),因此O2浓度对该细胞运输蔗糖的速率有影响,C错误;D、H+-蔗糖载体能够将蔗糖逆浓度梯度运输,H+的势能差可以为其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D。2、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黄芪注射液能够通过下调裸鼠移植瘤CyclinD1基因的表达进而阻滞肿瘤细胞由G0或G1期进入S期”说明CyclinD1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细胞由G0或G1期进入S期,“抗调亡因子Bcl2表达显著下降,凋亡关键酶活化的Caspase-3基因表达增加”说明黄芪注射液通过阻止细胞分裂,进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详解】A、根据分析CyclinD1基因的表达有利于细胞由G0或G1期进入S期,有利于细胞的增殖,A正确;B、Bcl2表达量下降促进细胞凋亡,B错误;C、根据题干“Caspase-3基因表达增加”,说明黄芪注射液能促进Caspase-3基因的表达,C正确;D、根据分析,黄芪注射液通过阻止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是从题干中的信息得出黄芪注射液发挥作用的机理。3、B【解析】

在杂交实验中,只有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够稳定遗传,优良性状不一定是纯合体,A错误;隐性性状都为纯合体,可以稳定遗传,B正确;显性性状不一定是纯合体,C错误;相对性状的基因型不一定是纯合子,D错误。故选:B。4、D【解析】

纯合♀朱红眼×♂玉色眼→F1:♀野生眼、♂朱红眼,由此可见,后代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F1:♀野生眼×♂朱红眼→♀:250野生型、250朱红眼,♂:200朱红眼、200玉色眼、50野生眼、50白色眼,雌雄性状有差异,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为X染色体上;F1:♀野生眼×♂朱红眼后代中,雄性后代分离比为:200:200:50:50即4:4:1:1,该性状最可能有由两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A、由于雄性后代分离比为:200:200:50:50即4:4:1:1,因此F1中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形成了比例为4:4:1:1的四种配子,A错误;

B、F1:♀野生眼×♂朱红眼后代中,雄性后代分离比为:200:200:50:50即4:4:1:1,该性状最可能有由两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叉互换;并且根据雄性后代4:4:1:1,可以预测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4XaB:4XAb:1XAB:1Xab;该过程用基因型表示如下:P:XAbXAb朱红眼×XaBY玉色眼→XaBXAb野生眼、XAbY朱红眼;F1:♀XaBXAb野生眼×♂XAbY朱红眼→♀:250野生型XABXAb、XAbXaB、250朱红眼XAbXAb、XAbXab,♂:200朱红眼XAbY、200玉色眼XaBY、50野生眼XABY、50白色眼XabY,因此F1中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bXaB,F2代朱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XAbXAb、XAbXab,B错误;

C、若F2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XabXab),雌雄配子均异常,因此它的异常是因为F1代中雄果蝇产生配子时发生基因突变且雌配子发生交叉互换导致的,C错误;

D、F2代雌果蝇(4/10XAbXaB、1/10XABXAb、4/10XAbXAb、1/10XAbXab)与白眼雄果蝇(XabY)随机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子代雌果蝇中出现朱红眼的概率=4/10×1/2+1/10×1/2+4/10+1/10×1/2=7/10,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5、C【解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膜,核仁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病均匀的移向两级;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伸长区细胞是由分生区细胞分裂、分化成的,故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后的根尖伸长区细胞也可具有放射性,A错误;B、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故在根尖分生区细胞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含有放射性的染色体最多有64条,B错误;C、增殖两次后形成的某个子细胞中,放射性染色体的数量可为0,但可能性极小,C正确;D、进行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单体都有放射性,D错误。故选C。6、D【解析】

根据子二代中紫花∶白花=9∶7,可推出与花色有关的基因为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且A-B-开紫花,否则为白花。【详解】两白花突变型植株杂交,子一代为紫花,子一代自交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花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可知A_B_表现为紫花,A-bb、aaB-、aabb表现为白花,即A和B同时存在才开紫花,否则开白花,并可推知两亲本基因型为AAbb、aaBB,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花色的控制途径判断各种不同花色的基因型,能够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7、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回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4)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详解】A、在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中,应该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式使海藻酸钠缓慢溶解,A错误;B、进行包埋时,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是用于凝胶柱的聚沉,B错误;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与液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C错误;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实验每一个过程的注意事项,结合题干提示分析答题。8、D【解析】

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分析题图可知:①为神经递质,②为突触后膜的特异性受体。【详解】AC、不同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以释放不同的神经递质(物质①),有的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②)结合后,引起后膜去极化(兴奋);有的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使后膜极化作用反而加大,即引起超极化(抑制),A、C错误;B、小电位不能传播,当电位加大达到一定阔值引起动作电位才传播到肌纤维内部,引起肌肉收缩,B错误;D、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突触结构,要求学生识记和理解突触结构,掌握神经递质的类型及作用特点,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二、非选择题9、胰岛B细胞神经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应用低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缺少对照组【解析】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详解】(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此过程是通过神经支配完成的反射,属于神经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的有关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2)实验目的是验证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所以自变量是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因变量是胰岛素的含量,实验设计中注意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和对照原则,由于低血糖时可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所以为了获得较多的胰高血糖素需要用低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同时需要设置含有正常浓度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的胰岛B细胞组作为对照,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该实验方案的错误之处为:第一处:实验中用了高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应用低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来培养胰岛A细胞。第二处:缺少对照组。【点睛】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解读题中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形成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掌握和应用。10、“S”型增长能在开始逐渐增大,在时种群的增长率达到最大,然后逐渐降低,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在这一环境中所能承载的这一种群的最大数量(密度)。(即这一环境所能养活的种群的最大数量)能够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使环境容纳量有所提高,其种群数量会自然增长。草原的放牧量应该控制在接近环境容纳量为宜,如果过多放牧影响牛羊的生长以及草原的恢复,如果破坏了环境,还会造成环境容纳量的降低【解析】

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1)种群在一定空间、一定资源条件下,由于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所以其增长类型一般都是“S”型增长,即达到K值后,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2)曲线的纵坐标表示种群的数量,因而能反映种群密度的大小。图中数量曲线类似于“S”型生长曲线,所以这个过程中种群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在开始逐渐增大,在时种群的增长率达到最大,然后逐渐降低,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3)在一定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的渐近线,生态学上称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是在这一环境中所能承载的这一种群的最大数量,即这一环境所能养活的种群的最大数量,即K值。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使该种动物的环境容纳量有所提高,这个种群的数量自然会增长。草原的放牧量应该控制在接近环境容纳量为宜,如果过多放牧会影响牛羊的生长以及草原的恢复。如果破坏了环境,还会造成环境容纳量的降低。【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1、次生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取样器取样放大镜、实体镜标志重捕先增大后减小【解析】

1、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2、种群数量“S”型增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敌害等,各阶段的增长速率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增长速率在K/2达到最大。【详解】(1)垃圾填埋场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者其他繁殖体,故在垃圾填埋场内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①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有些小动物用肉眼难以识别可用镊子或吸管取出,放在载玻片上,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进行观察。②田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数量;田鼠迁入垃圾填埋场后,种群增长一般接近于“S”型增长,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应是先增大后减小。【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的S型增长曲线、群落的演替、群落中丰富度的调查,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要点的理解,把握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