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向_第1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向_第2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向_第3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向_第4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向

张晓芳[摘要]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中国学的研究范式随着时空环境的改变完成了两次重大转向:首先是20世纪80年代保罗·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使美国中国学研究视角由注重西方外力冲击转向中国内部发展,完成“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的第一次转向;进入21世纪,美国中国学的研究显现出由综合化走向碎片化,由中心化走向非中心化的趋势,可以被视为由“中国中心观”到“后现代主义”的第二次转向。[关键词]美国中国学;西方中心论;中国中心观;后现代主义;非中心观D60:A:1672-8653(2016)05-0058-02[作者简介]张晓芳,女,内蒙古赤峰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河北秦皇岛,066004)。一、“西方中心论”——美国中国学研究的传统范式(一)冲击-反应模式冲击-反应模式是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最早提出的,它是将西方社会假设成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社会,而中国是一个长期处在停滞状态的传统社会,只有通过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刺激,才能使中国的发展摆脱困境的一种研究模式。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的发展进程“是由一个更加强大的外来社会的入侵所推动的。”[1]中国社会如未经西方的冲击还将处于以儒学为统治思想的封建专制的传统社会之中。(二)传统-近代模式传统-近代模式的代表人物是列文森,他将19世纪作为传统与近代的分界点,认为在19世纪之前的中国社会一直处于静止的牢固的和谐的状态。到了19世纪之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原有的稳定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冲击,在列文森看来西方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双重作用,即在推动了以儒学为主要意识形态的封建专制社会的瓦解的同时,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的发展模式。因此,列文森在《儒教中国及其近代命运》一书中总结说“当由外国势力的侵入而引起的社会瓦解开始后,外国思想便开始取代本国思想。”[2](三)帝国主义模式帝国主义模式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社会发生各种变化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瓦解、民族灾难、无法发展的祸根。其代表人物詹姆斯·佩克认为帝国主义是阐明过去一个半世纪中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中国之所以在近代社会中的发展止步不前,是由于:“中国对西方帝国主义的冲击首当其冲,因此无力做出回应。”[3]保罗·柯文批判这三种模式的缺陷为:“受渊源与西方的历史理应如何发展之假设的制约,以及同样渊源与西方的历史为何按此发展不按此发展的一些固有问题的制约。”[4]二、“中国中心观”——对美国中国学研究范式的首次冲击(一)左翼批判思潮为“中国中心观”的形成提供的了契机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美国新一代青年学者开始公开批判美国中国学研究的传统模式和框架:首先,批判了地区研究具有冷战色彩,完全服务于美国政府的内外政策,制约了学术的发展。其次,借鉴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批判地区研究中近代化研究模式。再次,摒弃历史偏见,树立新的亚洲观和中国观。这一时期的左翼批判思潮是对“中国中心论”方法与模式的首次尝试,引起了美国学界的轩然大波,但是对于传统研究规范的批判过于简单化,激情强于理智。(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中心观”趋势进一步深入20世纪70年代美国中国学的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史坚雅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以及赛义德的《东方批判学》。《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这篇论著的主要思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他揭示出在过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又揭示出在中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而在自然史与经济史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宏观区域系统理论,被后人成为“史坚雅模式”。这种模式“事实上嘲弄了以往社会科学文献中所表述的那种简单的想象”。[5]《东方批判学》一书指出东方学的研究要符合历史事实,而不是以学究式的体系为基础,不能把东方学的研究放在假想的框架模式中,而应该给当代中国学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三)《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的确立20世纪80年代保罗·柯在其代表作《在中国发现历史》中明确反对把概念化当作普遍的概括一切的三种传统思想框架的研究方法,从而提出了“中国中心观”的研究范式,这种研究范式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其一,从中国内部着手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并找出哪些现象具有历史意义。其二,将中国从“横向”划分开来,展开区域研究和地方史研究。其三,从“纵向”将中国社会分解为不同的阶层,以此推动较下阶层的历史研究。其四,博采众长,借鉴历史学以外的各种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贡德·弗兰克评价说:“中国中心观”摆脱了西方中心的研究范式,但又陷入了中国的绝对核心中,也不能作为中国学研究的最好取向”。到了80年代后期,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黄宗智提出了美国现代中国学的“规范认识危机”,他讲到必须努力从中国史实际出发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而不是从固有的规范、信念、观念、经典理论出发,这在某种程度上涉及到了“非中心观”问题。三、后现代主义——美国中国学研究范式的新取向后现代主义是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的一种哲学思潮,其没有明确的定义,是以“解构”为核心内容,强调摒弃以往的二元对立的框架和模式。20世纪末,何伟亚的《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和中英礼仪冲突》被认为是最早的后现代主义中国学研究的力作。何伟亚强调:“将事件置于更符合历史实情的当时当地的时空语境和动态进程之中去考察,以此来实现与古人的“心通意会”。[6](一)“时空双向交叉比较”研究方法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王国斌所著的《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及欧洲经验的局限》认为:“欧洲中心论的世界观固然失之偏颇,但从其他的中心论出发来进行比较,情形亦然。”[7]他不赞成以西方或者中国的作为美国中国学研究参考的单一系数,继而超越了以往研究的绝对核心论。强调美国中国学的研究在时间研究方面应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的研究方法,从近代的视角去回看过去,并且从过去某一历史时间点展望未来。在空间研究方面注重“对称性”,主张在中国与欧洲历史之间应做双向往复比较。(二)“非中心论”的研究方法“非中心论”开始兴起是针对20世纪末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相对主义中心观”提出的,注重将中国学的研究放在世界历史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既重视具体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又兼顾其普遍性,以摆脱传统的中国观的思想框架的束缚,建立一种新的中国学研究的体系。这种研究取向在似乎更容易被当今的美国学者所接受,而事实也是如此。“当前美国中国学家对中国的考察正在发生历史视角的转换,即从欧洲的视角转向世界的视角。”[8]“非中心观”的研究取向更能够在当下美国中国学的研究中站稳脚跟。[参考文献][1]侯且岸.当代美国的显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5.[2][4]保罗·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M].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序言.5.[3]詹姆斯﹒佩克.花言巧语的根源: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家的中国研究的职业性意识形态[J].关心亚洲学者通讯,1971.41.[5]史坚雅.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M].叶光庭、徐自立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258.[6]何伟亚著.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