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识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表示化学变化的实质。2.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区分物质的不同性质。3.通过观察、实验等基本方法,解释物质变化的规律。4.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判断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2.探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作为判定其为化学变化的理论依据的是(▲)A.产生气体B.生成沉淀C.生成新物质D.改变颜色3.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CI2)对饮用水消毒,用CI2消毒时有残留臭味。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IO2),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A.Cl2有毒,反映的是理变化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D.ClO2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映的是化学变化5.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将白瓷板放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粉末状物质B.变化时发光放热C.在火焰上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D.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随着条件的改善,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已经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1)直饮水机是采用“活性炭+超滤层十紫外线”的净水工艺。饮水台饮用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这个净水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7.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8.消防员在扑灭用电设备发生的火灾,来不及切断电源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容易燃烧B.容易汽化C.密度比空气大D.不导电9.“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10.在硝酸铅与碘化钾反应的实验中,顾全同学记录了以下几个实验现象:(1)无色变为黄色;(2)溶液变成沉淀。老师说这是一个化学变化,顾全同学想弄清楚这个判断的依据,请你帮助他:(1)老师的判断是运用了▲和▲的科学方法。(2)顾全记录的实验现象包括了▲、▲等几个方面,这是我们寻找变化证据时应该着重注意的几个方面。(3)老师说有时仅凭现象还不能证明有新物质生成,于是顾全同学想到一个方法来证明这个实验中产生了新物质:取生成物干燥后称量,看质量是否改变。你赞同他的实验方案吗?请简要说明理由:▲。1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是指: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汞和二氧化硫。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在上述三点对含义的描述中,▲(填“有”或“没有”)物理变化。若有,序号是▲理由是▲。(2)在上述三点对含义的描述中,▲(填“有”或“没有”)化学变化。若有,序号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2.(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13.一款名为“史莱姆”的水晶泥玩具,其主要成分是普通胶水、硼砂晶体和水。查阅资料知道:①硼砂晶体(Na2B4O7·10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可用作清洁剂、杀虫剂。②人体若摄人过多的硼,会引发多脏器的蓄积性中毒。(1)硼砂(Na2B4O7)中硼(B)元素的化合价为▲。(2)请至少写出一条关于硼砂晶体的物理性质▲。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1.识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表示化学变化的实质。2.识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区分物质的不同性质。3.通过观察、实验等基本方法,解释物质变化的规律。4.研究物质的变化规律,判断物质的性质及其用途。1.“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纺纱织布C.烧制瓷器D.冶炼生铁【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详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棉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2.探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可作为判定其为化学变化的理论依据的是(▲)A.产生气体B.生成沉淀C.生成新物质D.改变颜色【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分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本题出现的误区是把变化的现象当成判断的依据,出现概念混淆不清,判断不准确。【详解】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放热、发光,产生沉淀、气体,产生沉淀、气体,颜色改变等,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最终判断的依据,如: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海水晒盐过程中有食盐析出属于物理变化,氧气由气体变为淡蓝色固体属于物理变化等,判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故选:C.3.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详解】①玻璃片上出现水珠、④品红在水中扩散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②大理石投入到稀盐酸中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自制汽水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4.世界环保联盟将全面禁止用氯气(CI2)对饮用水消毒,用CI2消毒时有残留臭味。建议推广采用安全、高效杀菌消毒剂二氧化氯(CIO2),它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消毒水时不生成有害物质。对此相关描述合理的是(▲)A.Cl2有毒,反映的是理变化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利用其化学性质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D.ClO2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映的是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由题目的信息可知,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正确。【分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碳、氢气和甲烷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详解】A.CL2有毒,毒性属于化学性质,反映的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B.CL2和CLO2都能消毒水体,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正确,故选项正确;C.CLO2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利用其物理性质错误;见光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CLO2冷却至11℃以下时变成红色液体,反应的是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错误;故选项错误。故选:B.5.不能用来判断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将白瓷板放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粉末状物质B.变化时发光放热C.在火焰上罩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D.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答案】B【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时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分析】【详解】A用白瓷菜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粉末状物质,说明蜡烛不完全燃烧生成了碳,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的现象,但是发光放热并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也发光放热,但是不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说明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B随着条件的改善,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已经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生产流程如下:(1)直饮水机是采用“活性炭+超滤层十紫外线”的净水工艺。饮水台饮用水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这个净水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答案】(1)混合物;(2)物理变化.【解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处理后的饮用水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活性炭的吸附是物理变化,据此解答。【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净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详解】(1)经过上述处理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2)经过碳罐中活性炭的吸附性,吸附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答案:(1)混合物;(2)物理变化.7.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答案】B【解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分析】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详解】A、活性炭作除味剂,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作助燃剂,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石墨用作电刷,是利用了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干冰用于食品保鲜,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8.消防员在扑灭用电设备发生的火灾,来不及切断电源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容易燃烧B.容易汽化C.密度比空气大D.不导电【答案】A【解析】可以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描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分析】解答本题要充分了解题目中叙述的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详解】四氯化碳能灭火,说明四氯化碳不支持燃烧,不燃烧,不导电,密度比空气大,容易气化。故选:A.9.“超临界水”(H2O)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模型能表示“超临界水”分子的是(▲)【答案】C【解析】“超临界水”(H20)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超临界水”(H2O)就是水的一种状态,还是水分子【详解】“超临界水”(H2O)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状态,还是属于水,所以分子模型就是水分子模型,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C.10.在硝酸铅与碘化钾反应的实验中,顾全同学记录了以下几个实验现象:(1)无色变为黄色;(2)溶液变成沉淀。老师说这是一个化学变化,顾全同学想弄清楚这个判断的依据,请你帮助他:(1)老师的判断是运用了▲和▲的科学方法。(2)顾全记录的实验现象包括了▲、▲等几个方面,这是我们寻找变化证据时应该着重注意的几个方面。(3)老师说有时仅凭现象还不能证明有新物质生成,于是顾全同学想到一个方法来证明这个实验中产生了新物质:取生成物干燥后称量,看质量是否改变。你赞同他的实验方案吗?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观察;实验;(2)颜色;状态;(3)赞同;理由:生成物的质量和反应物的质量并不能表示是否进行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证明方式不妥。【解析】要熟记掌握硫酸铜的性质,(1)老师的判断是运用了观察和实验的科学方法;(2)顾全记录的实验现象包括了颜色、质量、形状等几个方面;(3)不赞同此实验方案,因为硫酸铜晶体和无水硫酸铜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分析】【详解】(1)根据实验可知,老师的判断运用了观察和做实验的科学方法;答案观察;实验;(2)实验记录中的实验现象(1)无色变为黄色;(2)溶液变成沉淀,可知包括了颜色和状态等几个方面;答案颜色;状态;(3)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取生成物干燥后称量,看质量有否改变,不能证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理由是生成物的质量和反应物的质量不能表示是否进行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证明方式不妥,答案不赞同;理由:生成物的质量和反应物的质量并不能表示是否进行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证明方式不妥。答案:(1)观察;实验;(2)颜色;状态;(3)赞同;理由:生成物的质量和反应物的质量并不能表示是否进行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证明方式不妥。1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我国晋代炼丹家、医学家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这句话是指:①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化学式为HgS)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汞和二氧化硫。②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③黑色硫化汞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红色硫化汞晶体。在上述三点对含义的描述中,▲(填“有”或“没有”)物理变化。若有,序号是▲理由是▲。(2)在上述三点对含义的描述中,▲(填“有”或“没有”)化学变化。若有,序号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有;③;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颜色发生改变;有,①②;HgS+O2Hg+SO2,Hg+S=HgS;【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1)在上述三点对含义的描述中,有物理变化;序号是③,理由是:因为③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颜色发生改变;(2)在上述三点对含义的描述中,有化学变化;序号是①②;红色的硫化汞和氧气灼烧成汞和二氧化硫,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分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详解】(1)在上述三点对含义的描述中,有物理变化;序号是③,理由是:因为③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颜色发生改变;故答案为:有,③,因为③没有新物质生成,只是颜色发生改变;(2)在上述三点对含义的描述中,有化学变化;序号是①②;红色的硫化汞和氧气灼烧成汞和二氧化硫,汞和硫在一起研磨生成黑色硫化汞;故答案为:有,①②;HgS+O2Hg+SO2;Hg+S=HgS;12.(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场阀门采购招标文件递交
- 中英文版购销合同修改建议
- 批发混凝土购买合同样本
- 建筑排水方案合同
- 办公楼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格式
- 免息借款协议书
- 还款承诺保证书范文
- 优惠杉木购销条件
- 汽车维护保养协议
- 旅行社合作协议范本在线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报告
- 公司职称、证书补贴管理办法
- 医学心理学(广东药科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全国河流水文站坐标
-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说课
- 修辞手法课件(共46张PPT)
- 河道整治工程毕业设计
- SB/T 10482-2008预制肉类食品质量安全要求
- GB/T 20307-2006纳米级长度的扫描电镜测量方法通则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T 11270.2-2021超硬磨料制品金刚石圆锯片第2部分:烧结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