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1页
第三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2页
第三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3页
第三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4页
第三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培优训练(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培优训练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一些自然现象,识别地壳的变动。2.能表示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3.能够认识火山、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识别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同步训练:1.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但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的结果。3.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C.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D.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4.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火山有2500多座,它们主要集中的地区是(▲)A.环大西洋地区及北极地区B.环太平洋地区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C.南极洲地区D.赤道地区5.下列关于地壳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的断裂和弯曲是地壳变动留下的痕迹B.地壳的水平运动一定会形成海陆变迁C.喜马拉雅山脉是陆地变成海洋的证据D.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6.你在雪地上走过时会留下脚印,地壳运动也会留下“足迹”,它们可能是(▲)A.雪山、冰川B.褶皱、断层C.河流、湖泊D.沙漠、戈壁7.下列对喜马拉雅山区有海洋古生物化石的解释,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是在海下形成的B.世界上的海洋水体数量在不断减少,导致喜马拉雅山露出水面C.喜马拉雅山所处的地方在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水面D.过去的喜马拉雅山上有人居住,是人类将海洋生物带到山顶的8.下列关于褶皱和断层(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褶皱和断层是地壳变动的结果B.形成褶皱和断层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外部C.绝大多数褶皱是水平挤压造成的D.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过度发生断裂,形成了断层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陆两栖生物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10.当我们在采石场看到如图所示的弯曲岩层时,我们可以判断(▲)A.该地曾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B.该地的地壳一直处于上升状态C.该地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D.该地不可能会发生地震11.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白天出现,晚间又消失,这个小岛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吗?请说明理由。12.地中海上有一座火山叫斯特龙博利火山,它每隔2∽3min就要喷发一次,夜间在150km外都能看到火山喷发的红光,故被海上过往的船只称为“地中海的灯塔”。斯特龙博利火山属于(▲)A.活火山B.死火山C.休眠火山D.以上都不对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典型的火山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主要有▲、▲和▲三种形式。(2)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试分析岩浆是怎样冲出地表的▲。(3)与庞贝古城消失有关的地壳运动是▲。14.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的作用下,或发生▲,或引发▲,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15.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A.(1)(2)(3)B.(1)(2)(4)C.(1)(3)(4)D.(2)(3)(4)16.下列不属于火山带来的灾害的是(▲)A.掩埋农田、房屋B.污染空气C.造成人员伤亡D.造成大面积地裂第2课时学习目标:1.识别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2.说明地震的分布带,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减灾能力。3.识别地震的灾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同步训练: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作用下,发生▲或▲而引起的震动现象。2.世界地震分布和火山一样,主要集中在▲以及▲一带。3.地震的发源地叫▲,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km处。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叫▲,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叫▲。4.下列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和地震往往同时发生,有地震必有火山发生B.火山与地震没有任何关系C.世界火山分布区与地震分布区大体相似D.火山与地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均无任何益处5.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或张裂引起的B.地震只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D.我国已经能够准确预报地震6.下图是地震要素示意图,下列表示正确的一组是(▲)A.①震中,②震源,③等震线,④震中距B.①震源,②震中,③等震线,④震中距C.①震源,②震中,③震中距,④等震线D.①震中,②震源,③震中距,④等震线7.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对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空间的房屋里或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⑤8.下列现象不属于地震前兆的(▲)A.井水冒泡,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B.鸡飞狗跳C.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D.出现地光9.2017年以来,浙江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B.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10.公元前780年,我国陕西地区发生了一次大的自然灾害,古籍《诗经》上有这样的记录:“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发生了(▲)A.地震B.火山喷发C.台风D.洪水11.读右图,B区域为两大板块交界处,此处分布着高大的山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B处高大山系是两大板块张裂分离的结果B.B处地壳稳定,A、C两处地壳相对活跃C.B处火山、地震频繁,A、C两处相对稳定D.三处发生火山地震的可能性相当12.下列有关地壳变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B.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等都是地壳变动的证据C.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D.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13.读某次地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地震是由于▲处岩层在▲力作用下因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地面震动的现象。(2)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处,震源位于▲处;从C、D两处看,▲处受到的破坏可能较大。(3)图中地表虚线部分表示的是▲。14.2015年尼泊尔的博卡拉(28.2°N,84.7E)发生8.1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迅速派出工作队赶赴灾区帮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1)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北边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接壤,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在地理位置上尼泊尔位于▲地震带上,所以易发生强震。(2)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上图中的▲(填字母)点。(3)位于甲地(25.0°N,85.0°E)的救援队为了尽快赶到受灾最严重的震中地区,他们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4)此次地震的成因可能是▲。A.太阳活动强烈B.地壳变动C.面积狭小,地壳不稳定D.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15.读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分析原因是因为我国位于▲和▲的交汇处。(2)火山地震一般出现在▲地带,因为▲。16.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博卡拉(28.2°N,84.7°E)发生里氏8.1级地震,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受到影响,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面对地震,同学们应懂得更多的防震抗灾知识,从而保护自己,救护他人。请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震的分布来看,地震一般易发生在▲,而此次地震就属于这个区域带。(2)根据材料,写出此次尼泊尔地震震中的位置:▲。它位于▲(填“北”或“南”)半球、▲(填“东”或“西”)半球。(3)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杀害”了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D.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17.据统计,2018年全球共发生六级以上地震119次,与2017年相比,地震活动明显增强。下列关于地震的认识正确的是(▲)A.地震带均匀分布在全球各处B.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C.发生地震时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D.现在已经能对地震做出及时、准确的预报18.2018年5月28日凌晨1时50分,吉林松原发生了5.7级地震,通辽市有明显震感。下列关于地震来临时逃生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三楼窗前,可直接跳窗逃走B.如果在教室内,要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之间(或桌下),头部低于课桌C.服从统一指挥,有序快速离开,防止踩踏事件发生D.逃出后,迅速跑到空旷地带,要远离高大建筑19.某班级开展“汶川十年,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震发生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B.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C.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D.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三章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培优训练学习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一些自然现象,识别地壳的变动。2.能表示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3.能够认识火山、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识别世界上火山、地震的分布。1.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但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答案】悬崖销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的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壳变动【详解】)自地球形成以来,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有时进行得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则进行得十分缓慢,难以被人们察觉。只要我们平时仔细观察,就不难找到地壳变动的痕迹。例如悬崖销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的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等,都是地壳变动的信息。故答案为;悬崖销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的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的结果。【答案】稳定;活跃;地壳变动【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板块学说基本观点。【详解】板块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大致有六块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构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地壳是不断变化的,地壳表面形态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故答案为:稳定;活跃;地壳变动;3.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地壳变动引起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C.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D.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答案】D【解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分析】本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相关知识,理解答题即可。【详解】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和古河、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印度洋发生里氏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都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是气象灾害,与地壳运动无关,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4.目前全世界被确认的火山有2500多座,它们主要集中的地区是(▲)A.环大西洋地区及北极地区B.环太平洋地区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C.南极洲地区D.赤道地区【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火山集中分布地区。【详解】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处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及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一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地壳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的断裂和弯曲是地壳变动留下的痕迹B.地壳的水平运动一定会形成海陆变迁C.喜马拉雅山脉是陆地变成海洋的证据D.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壳运动相关知识【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运动即地质运动,地壳自形成以来,其结构和表面形态就在不断发生变化。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以及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地壳的水平运动,又称造山运动,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地壳的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而喜马拉雅山是海洋变成陆地的证据,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来自地球内部力量的结果。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6.你在雪地上走过时会留下脚印,地壳运动也会留下“足迹”,它们可能是(▲)A.雪山、冰川B.褶皱、断层C.河流、湖泊D.沙漠、戈壁【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略7.下列对喜马拉雅山区有海洋古生物化石的解释,正确的是(▲)A.喜马拉雅山是在海下形成的B.世界上的海洋水体数量在不断减少,导致喜马拉雅山露出水面C.喜马拉雅山所处的地方在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水面D.过去的喜马拉雅山上有人居住,是人类将海洋生物带到山顶的【答案】C【解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的构造单元是板块,全球被划分为6大板块;板块是不断运动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脉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在很久以前曾经是海洋,后来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是板块运动将海洋生物带到山顶的。【分析】【详解】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故A错误。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使地表隆起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故B错误。C.喜马拉雅山所处的地方在几千万年前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露出水面,故C正确。D.是板块运动是地表隆起将海洋生物带到山顶的,故D错误。故选:C8.下列关于褶皱和断层(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褶皱和断层是地壳变动的结果B.形成褶皱和断层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外部C.绝大多数褶皱是水平挤压造成的D.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过度发生断裂,形成了断层【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关于褶皱与断层的叙述,褶皱和断层都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的结果;形成这种褶皱和断层的动力是来自于地球的内部作用;绝大多数褶皱是由于水平运动造成的;岩层爱到掠夺可拉伸过度发生断裂,形成了断层,故选B.9.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陆两栖生物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答案】A【解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分析】本题考查海陆变迁,理解解答即可。【详解】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许多海螺,河蚌壳等生物化石说明太行山区曾经是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故选:A。10.当我们在采石场看到如图所示的弯曲岩层时,我们可以判断(▲)A.该地曾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B.该地的地壳一直处于上升状态C.该地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D.该地不可能会发生地震【答案】A【解析】褶皱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分析】该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现象,理解褶皱的形成。【详解】图示是地层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产生的褶皱现象。故选:A.11.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白天出现,晚间又消失,这个小岛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吗?请说明理由。【答案】不是地壳变动,因为小岛白天出现,晚间消失,运动时间过短,且现象明显【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内容为:太平洋中的小岛白天出现、夜晚消失的原因。【详解】太平洋中的这个小岛白天出现,晚间消失,运动时间过短,且现象明显,不是地壳变动,更可能是潮汐带来的变化。潮汐现象是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故答案为:不是地壳变动,因为小岛白天出现,晚间消失,运动时间过短,且现象明显。12.地中海上有一座火山叫斯特龙博利火山,它每隔2∽3min就要喷发一次,夜间在150km外都能看到火山喷发的红光,故被海上过往的船只称为“地中海的灯塔”。斯特龙博利火山属于(▲)A.活火山B.死火山C.休眠火山D.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火山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详解】地中海上的斯特龙博利火山位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上,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是欧洲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夜间在150千米外都能看到火山喷发的红光,被海上过往的船只称为“地中海的灯塔”。活火山是正在喷发和预期可能喷发的火山,故A正确;死火山是指史前曾经喷发过的,但在人类历史时期从来没有喷发过的,故B错误;休眠火山是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故C错误;结合题意。故选A.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典型的火山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主要有▲、▲和▲三种形式。(2)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于▲,试分析岩浆是怎样冲出地表的▲。(3)与庞贝古城消失有关的地壳运动是▲。【答案】(1)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气态;液态;固态;(2)软流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岩浆沿着岩浆通道(岩层裂隙或断层)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3)火山喷发【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火山形成原理和火山结构的理解掌握。【详解】(1)读图可知,典型的火山一般由火山口、火山锥和岩浆通道三部分组成。火山喷发物主要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形式。(2)读图可知,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软流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岩浆沿着岩层裂隙或断层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3)与庞贝古城消失有关的地壳运动是火山喷发。故答案为:(1)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气态;液态;固态;(2)软流层;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岩浆沿着岩浆通道(岩层裂隙或断层)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3)火山喷发14.(综合思维)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说明,水平岩层在▲的作用下,或发生▲,或引发▲,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2)图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这说明▲是导致海陆变迁的重要原因。【答案】(1)内力;弯曲;断裂;(2)地壳的升降运动【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与海陆变迁。【详解】(1)图甲表明,水平岩层在内力的作用下,或受挤压而产生弯曲变形,发生隆起或凹陷,或受挤压和拉伸过度而产生断裂,这是地球上山脉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2)据图可知,这三根大理石柱建成时,高于海平面,15世纪又低于海面,18世纪高于海平面,1955年又低于海平面,说明地壳发生了升降运动,地壳运动一般表现为大面积的上升和下降运动,地壳的升降运动会引起海陆的变迁。故答案为:(1)内力;弯曲;断裂;(2)地壳的升降运动15.(2019·杭州)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A.(1)(2)(3)B.(1)(2)(4)C.(1)(3)(4)D.(2)(3)(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壳变动的证明。【详解】地壳变动是由于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组成地球物质的机械运动。地壳运动是由内营力引起地壳结构改变、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构造运动,它可以引起岩石圈的演变,促使大陆、洋底的增生和消亡;并形成海沟和山脉;同时还导致发生地震、火山爆发等。因此(1)高山上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断裂的痕迹曲的岩层,(2)峭壁上岩层,(3)采石场上弯,均可以证明地壳是变动的。风蚀的岩石是地球表面的外力即风力侵蚀而成,不能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变动的,故选A.16.(2018·浙江模拟)下列不属于火山带来的灾害的是(▲)A.掩埋农田、房屋B.污染空气C.造成人员伤亡D.造成大面积地裂【答案】D【解析】地震会造成大面积的地裂。火山喷发污染空气,比如前一段时间冰岛火山喷发,西欧空气都受到了影响,航班也取消。【分析】本题考查了火山带来的灾害,李姐姐诶答即可。【详解】火山带来的危害有污染空气,火山灰掩埋农田、房屋、导致气候异常、造成人员伤亡;故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第2课时学习目标视窗1.识别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2.说明地震的分布带,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减灾能力。3.识别地震的灾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作用下,发生▲或▲而引起的震动现象。【答案】内力;断裂;错位【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分析】本题考查地震发生的特点,牢记即可。【详解】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现象。故答案为:内力;断裂或错位。2.世界地震分布和火山一样,主要集中在▲以及▲一带。【答案】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解析】地震的原因主要有:地球各个大板块之间互相挤压。另外还有火山喷发引起。【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地震的原因,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详解】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世界地震分布与火山一样,主要集中在的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故答案为: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域;地中海--喜马拉雅山。3.地震的发源地叫▲,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km处。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叫▲,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叫▲。【答案】震源;300;震中;震中距【解析】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就是震源到地球表面的距离)叫作震源深度。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据此即可回答。【分析】【详解】地震的发源地叫震源,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叫震源深度,图中表示震源的是A,表示震中的是B,表示震中距的是C。故答案为:震源;300;震中;震中距4.下列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和地震往往同时发生,有地震必有火山发生B.火山与地震没有任何关系C.世界火山分布区与地震分布区大体相似D.火山与地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均无任何益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略5.汶川地震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是由于板块的碰撞或张裂引起的B.地震只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C.地震发生时,应迅速到房屋内躲避D.我国已经能够准确预报地震【答案】A【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分析】考查地震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详解】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雅安地震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或张裂引起的,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且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现在人类还不能够准确预报地震,当地震发生时,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故选:A.6.下图是地震要素示意图,下列表示正确的一组是(▲)A.①震中,②震源,③等震线,④震中距B.①震源,②震中,③等震线,④震中距C.①震源,②震中,③震中距,④等震线D.①震中,②震源,③震中距,④等震线【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地震的知识。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详解】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即图中的①;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即图中的②;观测点距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即图中的④;在地图上把地面震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等震线图的型式有呈同心圆的、同心椭圆的或不规则形状的,即图中的③.也就是①是震源、②是震中、③是等震线,④是震中距,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7.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绝对会造成破坏③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④地震发生时躲到小空间的房屋里或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⑤【答案】C【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详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是震中.一般来说小于里氏规模2.5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规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十几万次;大于里氏规模5.0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为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时,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或床铺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或乘电梯。在家里要躲在厨房、浴室等面积小,有支撑力的空间。在野外,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在室内停车场以卧姿躲在汽车旁。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故选:C.8.下列现象不属于地震前兆的(▲)A.井水冒泡,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B.鸡飞狗跳C.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D.出现地光【答案】C【解析】地震发生是有前兆的。民间流传着许多预报地震的方法,如:马不进圈、鸡飞狗跳、猪不吃食、井水喷涌、出现地光、蜜蜂群迁等。【分析】【详解】略9.2017年以来,浙江省磐安、临安等地都有地震发生。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B.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答案】C【解析】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在火灾、地震、水灾中逃生的科学知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逃生。【分析】本题考查了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理解记忆解答此题。【详解】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不要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那样会被危;室外的人跑到空旷的地方,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高楼层的人们不要乘电梯撤离,那样会被困在电梯里;故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10.公元前780年,我国陕西地区发生了一次大的自然灾害,古籍《诗经》上有这样的记录:“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发生了(▲)A.地震B.火山喷发C.台风D.洪水【答案】A【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详解】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引起地面的震动,也就是发生地震。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做火山喷发。火山是由火山口喷发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地震发生时的情景。故选:A.11.读右图,B区域为两大板块交界处,此处分布着高大的山系。以下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B处高大山系是两大板块张裂分离的结果B.B处地壳稳定,A、C两处地壳相对活跃C.B处火山、地震频繁,A、C两处相对稳定D.三处发生火山地震的可能性相当【答案】C【解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分析】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详解】一般来说,(A、C)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B)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山脉就是由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C.12.下列有关地壳变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B.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等都是地壳变动的证据C.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D.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气候、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分析】本题考查了海陆变迁的地理知识点,掌握课本知识理解解答此题。【详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地壳变动一直在广泛地、持续不断地进行着;故A正确。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等都是地壳变动的真实有效的证据;故B正确。地球内部能量是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故C正确。板块运动能引起地震和火山发生;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13.(综合思维)读某次地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次地震是由于▲处岩层在▲力作用下因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地面震动的现象。(2)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处,震源位于▲处;从C、D两处看,▲处受到的破坏可能较大。(3)图中地表虚线部分表示的是▲。【答案】(1)A;内;地震波;(2)B;A;(3)等震线【解析】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根据震源、震中、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的概念可作答。【分析】【详解】(1)地震是由于地壳处岩石在内力作用下内部能量快速释放造成振动,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2)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振动的地方称为震源,故震源为A;震中也称震中位置,是震源在地表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即震中为B;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故A对;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故B对。同样大小的地震,在震中距越小的地方,影响或破坏越重,故C的破坏程度大于D;(3)图中虚线为等震线。地震后,在地图上把地面震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故答案为:(1)A;内;地震波;(2)B;A;(3)等震线14.(综合思维)2015年尼泊尔的博卡拉(28.2°N,84.7E)发生8.1级地震,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迅速派出工作队赶赴灾区帮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1)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北边与中国的西藏自治区接壤,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在地理位置上尼泊尔位于▲地震带上,所以易发生强震。(2)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上图中的▲(填字母)点。(3)位于甲地(25.0°N,85.0°E)的救援队为了尽快赶到受灾最严重的震中地区,他们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4)此次地震的成因可能是▲。A.太阳活动强烈B.地壳变动C.面积狭小,地壳不稳定D.人口密集,人类活动频繁【答案】(1)地中海——喜马拉雅山;(2)A;(3)B;(4)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内容为:尼泊尔地震图的阅读。【详解】(1)阅读图甲,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所以易发强震。(2)阅读图乙,发生地震的博克拉的经纬度是84.7°E,28.2°N,位于25°N以北,85°E以西,是图乙中的A点。(3)阅读图乙,经纬网地图,依据经纬线来判别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点位于甲地的西北方向,故B正确,ACD错误。(4)尼泊尔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本次地震是地壳变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引起的,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1)地中海——喜马拉雅山;(2)A;(3)B;(4)B15.(综合思维)读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分析原因是因为我国位于▲和▲的交汇处。(2)火山地震一般出现在▲地带,因为▲。【答案】(1)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2)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壳活动【解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分析】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要理解记忆。【详解】(1)我国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交汇处,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答案为:(1)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2)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壳活动。16.(综合思维)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博卡拉(28.2°N,84.7°E)发生里氏8.1级地震,印度、孟加拉国、不丹等地均受到影响,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面对地震,同学们应懂得更多的防震抗灾知识,从而保护自己,救护他人。请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震的分布来看,地震一般易发生在▲,而此次地震就属于这个区域带。(2)根据材料,写出此次尼泊尔地震震中的位置:▲。它位于▲(填“北”或“南”)半球、▲(填“东”或“西”)半球。(3)在地震中,不少无辜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种种不当行为“杀害”了自己。若不幸被困于倒塌建筑物中,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A.用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B.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C.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D.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答案】(1)环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喜马拉雅;(2)(28.2°N,84.7°E);北;东;(3)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内容为:地震及避震措施。【详解】(1)地震一般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与块交界地带,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