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2、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的音色不同B.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是因为真空可以传声4、如图所示的是世界乐器一陶笛,演奏者用它演奏乐曲时,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这是为了改变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5、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第Ⅱ卷(非选择题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音乐课上,同学们饱含深情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歌声是由声带__________产生的。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2、在考场里,监考老师强调考试要求时,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产生的,是通过_____传播传入考生耳中的,考试中我们要保持安“静”,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以免影响他人。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填“信息”或“能量”)。3、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_____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选填声音的特性),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_____处控制噪声。4、如图所示,即使蒙住小王的双眼,他也能辨别出周围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每个人声音的______不同;他演奏小提琴时按压不同的琴弦,可以改变琴声的______;随着音乐,他时而高唱时而低吟,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自习课不许大声喧哗,是在______减弱噪声。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人耳要听清回声,回声到达人耳必须比原声晚0.1s以上,人必须距离障碍物______m以上。(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科学家利用声呐系统测量一口深井的深度,当从井口发出超声波10s后接收到回声,则这口井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章明在长为1768m的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两声时间相隔4.86s。(常温空气中速度为340m/s)(1)为什么能听到两次声音?(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3、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鸣笛,经2s后听到回声,汽车鸣笛处距山有多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开到山脚下?(v=340m/s)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m/s,小李面对悬崖大喊一声,经1.4秒后听到经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求小李到悬崖的距离s=______米。5、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从山崖驶向大桥(如图所示),火车头在距桥头240m处鸣笛,鸣笛8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请计算火车的速度。(2)请计算大桥的长度。(3)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多少?(4)火车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四、实验探究(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小丽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几个探究实验:(1)如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______,用到的试验方法是:______。(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左边完全相同的音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并由此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真空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4)通过丙实验的结论可知,若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泡沫塑料球______弹起(选填“能”或“不能”)。2、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a)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1)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琴弦_____(选填“a”、“b”、“c”或“d”);(2)为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某同学选择琴弦b和c进行研究,此选择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_____;(3)如图(b)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图是_____,响度相同的图是_____。3、小华国庆假期观看双节晚会,听到吉他演奏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不同,他就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他利用手机下载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APP以便于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F铜1000.76B铜600.89G钢801.02C铜601.02H尼龙801.02D铜800.76I尼龙1001.02E铜(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3)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E处填上所缺数据______、______。(4)小华选用以上琴弦和两个一次性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提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______(“仍然能”或“不能”)听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在使用“土电话”时,琴弦______(选填“松弛”或“拉紧”)听到的声音效果要更好。4、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时,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小华同学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了抽气机的玻璃罩内,如图甲所示。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会发现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此实验说明了______;(2)小丽等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a.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b.乒乓球在实验中的起到什么作用?______;c.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______。5、(1)小明把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发现水花四溅。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2)某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表所示。则甲和乙相比,______的音调更高,______的响度更大;1100Hz表示______(选填“每分钟”或“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为1100次。声音声音强弱的等级/dB频率/Hz甲701100乙110700(3)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甲和乙两个波形图的音调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甲和丙两个波形图的音色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解析】【分析】【详解】声源所产生的声音通过扬声器发出的声音A强于B,则说明声源与A的距离小于与B的距离,这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受传播距离的影响,传播距离越大,响度越小,所以此处人是据响度作出判断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A【解析】【详解】A.超声波具有较高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故A正确;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B错误;C.声音从发出到反射面的时间为t=×0.1s=0.05s人离反射面的距离为s=vt=340m/s×0.05s=17m故C错误;D.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声源的振动通过介质传到我们的耳朵。如果只有声源,没有传声介质或听觉器官,是听不到声音的,故D错误。故选A。3、B【解析】【详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编钟的振幅不同,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故B正确;C.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的表面接近真空,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需要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故D错误。故选B。4、A【解析】【详解】用手指按压笛孔的不同位置,会使振动的空气柱长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解析】【分析】【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来传递能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蝙蝠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蝙蝠根据反射回来的时间和方位判断昆虫的位置,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二、填空题1、
振动
声源【分析】【详解】[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2]禁止鸣笛是让声源不发声了,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
振动
空气
响度
信息【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监考老师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监考老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传入考生耳中的。[3]考试中我们要保持安“静”,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小,其目的是提醒大家要注意控制好声音的响度。[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在医院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利用了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
空气
音调
声源【详解】[1]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朵,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也可以是气体,而声源和人耳之间的介质是空气,故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朵。[2]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空气柱长短不同,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3]禁止车辆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4、
音色
音调
响度
声源处【详解】[1]不同物质的特征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会不同,即使蒙住小王的双眼,他也能辨别出周围不同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每个人发声的音色不同。[2]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3][4]他时而高唱时而低吟,改变了声音的响度,自习课不许大声喧哗,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5、
4500
真空不能传声
17【详解】[1]超声波到达海底的时间为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2]地球与月球之间是真空,没有传声的介质,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超声波测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3]声音到达障碍物的时间至少为人必须距离障碍物至少为三、计算题1、1700m【详解】解:超声波到达井底的时间t==5s这口井的深度答:这口井的深度是1700m。2、(1)见解析;(2)5200m/s【详解】解:(1)在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声音分别从铁管、空气中传播,因为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所以先听到的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然后听到的声音是从空气中传来的,故可以听到两次声音。(2)由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已知两次响声相隔4.86s,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时间为t管=t空气-Δt=5.2s﹣4.86s=0.34s则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答:(1)因为声音分别通过金属管和空气传到另一端,所以能听到两次声音;(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200m/s。3、360m;16s。【详解】解:由可知,声音在2s内传播的路程s声=vt=340m/s×2s=680m汽车的行驶速度v车=72km/h=20m/s汽车在2s内行驶的路程s车=v车t=20m/s×2s=40m(1)汽车鸣笛处与山的距离(2)听到回声时汽车与山的距离s2=s1﹣s车=360m﹣40m=320m由可知,汽车从听到回声处开到山脚下的时间答:汽车鸣笛处与山的距离为360m;汽车从听到回声处开到山脚下还需要16s。4、
340
238【分析】【详解】[1]声音在温度不同的空气中速度不同,在15℃的空气中速度为340m/s,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就指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速度。[2]小李到悬崖的距离s==238m5、(1)30m/s;(2)750m;(3)2720m;(4)1240m【详解】解:(1)火车的速度(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则大桥的长度(3)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4)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所以答:(1)火车的速度为30m/s;(2)大桥的长度为750m;(3)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是2720m;(4)火车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1240m。四、实验探究1、
振动
转换法
气体
变小
不能
不能【详解】(1)[1][2]甲图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音叉微弱的振动转换为水的振动,属于转换法。(2)[3]乙图中,敲响右边的音叉,振动通过空气向外传递,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气体可以传声。(3)[4][5]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逐渐变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4)[6]月球上为真空,没有传递声音的介质,所以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泡沫塑料球不能弹起。2、
a、d
不可行
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甲、乙
乙、丁【详解】(1)[1]研究音调高低和琴弦长度的关系,保持琴弦的材料和粗细相同,由图和题意可知,应选择琴弦a和d。(2)[2][3]b和c的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粗细不同,没有控制材料相同,不能探究音调高低跟琴弦粗细的关系。(3)[4][5]对比甲乙可知,波峰和波谷的个数都相同,说明振动快慢(频率)相同,故甲乙声音的音调相同;对比乙丁可知,波振动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故乙丁声音的响度相同。3、
A
B
C
A
D
F
80
1.02
不能
琴弦无法振动
拉紧【详解】(1)[1][2][3]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应选用表格中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2)[4][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资料 早产儿护理查房文稿 学习课件
- 计算机二级复习资料及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海洋知识竞赛(小学生组)考试题(附答案)
- 毕业顶岗实习鉴定
- 高中学校社团活动总结
- 银行大堂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 食品买卖合同
- 2025年签订销售合同的重点留意事项
- 2025年某建筑外墙防水隔热工程施工合同
- 2025年博尔塔拉a2货运资格证考试题
- 人民医院样本外送检测管理制度
- 第五版DFMEA和PFMEA的措施优先级AP
- 律师事务所保密制度
- 人教pep五年级上册unit4-What-can-you-do4-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钢铁项目环评报告 - 8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 2024年河北省对口高考英语(涿职陈琢印)
- 《池塘养鱼学》第五章-鱼苗、鱼种的培育-教学课件
- 经典的咨询服务合同协议书2024年
-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 中班音乐《粉刷匠》
- 2020年全国1卷-语文真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