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课件_第1页
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课件_第2页
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课件_第3页
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课件_第4页
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目的要求1.胃肠功能衰竭的病因2腹腔高压【ACSS】概念和监测。分级重症胰腺炎的诊治急性肝功能的衰竭【肝脏本身的原因和全身的影响】5相关技术A.肝脏功能监测的指标B.胃肠张力计的监测及应用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一、重症患者的胃肠道问题和胃肠功能障碍

重症患者的救治通常面临多系统器官的诸多问题,重症医学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呼吸循环以及肾替代治疗等都有较成熟的方案。然而胃肠道问题开始困扰着ICU医务工作者,包括;腹胀、腹泻、便秘、应激性溃疡、无结石性胆囊炎和肠源性感染等……渐渐开始进入ICU医生的视野,基于对MODS的认识,ICU学者往往喜欢把这一组的重症患者胃肠问题统称之为“胃肠功能障碍”,并把它当做MODS的一部分。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1.流行病学资料国外:法国:几乎每例重症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腹胀、肠鸣音减弱或大便困难,约2/3的ICU患者发生胃肠动力障碍,40%的ICU表现为腹泻或对肠内营养不耐受;16%的患者表现为便秘。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1.流行病学资料国内:中国:李维勤教授通过对2006年8月到2008年2月为期18个月的时间,同期,连续地记录了包括外科ICU共502名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表现的数据库。结果如右表所示:表现类型发生率n(%)禁食386(76.9)反流60(11.9)胃肠减压296(50.9)胃潴留116(23.1)腹胀306(60.9)腹痛156(31.1)腹泻154(30.7)肠鸣音减弱95(18.9)肠鸣音消失13(2.6)便秘68(13.5)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2.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度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的评分与病情严重度成明显正相关,胃肠功能的评分与ICU滯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也一样呈明显相关性,胃肠功能评分较高者,其ICU滯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显著延长。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与患者预后息息相关,重症患者死亡率随胃肠功能障碍程度加重而升高,在重度胃肠功能障碍患者中,其死亡率高达42.8%。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二、肠功能衰竭和胃肠功能障碍的定义和诊断分级标准肠衰竭:迄今没有明确的定义,也没有明确可以监测的参数。黎介寿(2004年)认为:胃肠功能障碍的概念比肠衰竭的概念更准确,应包括粘膜屏障功能障碍、消化、吸收障碍和动力障碍三方面。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二、肠功能衰竭和胃肠功能障碍的定义和诊断分级标准目前对于重症患者的肠功能障碍评分有很多标准,但均未被广泛应用李维勤教授研究组胃肠功能评分方法:事件评分禁食1反流2胃肠减压1胃潴留2腹胀2腹痛2腹泻2肠鸣音减弱1肠鸣音消失2便秘2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李维勤教授研究组胃肠功能评分方法名称定义胃潴留胃残留量超过200ml者便秘连续三天无排便者腹泻日排稀便次超过3次肠鸣音减弱肠鸣音说分钟才听到1次肠鸣音消失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分级程度评分0级正常01级轻度1-42级中度5-93级重度≥10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类型1.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泻或者对肠内营养不耐受2.肠道动力障碍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或者大便不通3.肠黏膜屏障损伤表现为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肠源性感染4.应激性溃疡指机体在严重创伤、重症疾病等严重应激状态下,发生的急性消化道糜烂、溃疡等病变,最后可导致消化道出血、穿孔,并使原有病变而活。重症患者除上述4种类型之外,上有其他临床表现:肠微生态紊乱、胃肠应激紊乱和谷氨酰胺代谢紊乱等。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调整内环境的稳定性,改善组织血供与氧供肠内营养黏膜上皮特殊营养物对症处理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胃肠功能紊乱的预防和治疗黏膜上皮特殊营养物谷氨酰胺膳食纤维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应激性溃疡定义:又称急性胃粘膜病变、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国外也称“应激相关性黏膜病”指在严重创伤,全身感染,大面积烧伤,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反应情况下,胃粘膜出现急性炎症、糜烂或者快养,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或者穿孔。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临床表现:最常见的表现为出血。表现为呕血、肉眼看到的出血、胃管吸出“咖啡样”液体,便血或者黑便,起初黏膜病变浅而少,继而引起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出血一般发生在应激后5-10天,出血时不伴疼痛。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有应激史、在原发病后两周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等症状,病情允许应立即做内镜检查,若有糜烂、溃疡等病变存在,应激性溃疡的诊断即可成立。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预防积极的预防措施包括:积极处理原发病,消除应激源;维持组织的灌注和氧供,防治组织低氧。抗感染,抗休克,防治颅内高压,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应激性溃疡的药物预防抑酸药:抗酸药:氢氧化铝、里碳酸镁、5%碳酸氢钠溶液等,可从胃管注入,使PH≥4.黏膜保护剂;硫糖铝、前列腺素E。此外,积极的支持疗法,尽早恢复肠内营养也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重要措施。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应激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1,立即输血补液,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2,迅速提高胃内PH,使之≥6,以促进血小板集聚和防止血栓溶解,创造胃内止血必要的条件。推荐的用药是PPI针剂(奥美拉唑,首剂80mg,以后40mg,Q8H维持)H2阻滞剂针剂,法莫替丁(40mg)西咪替丁(800mg)静滴,每日两次。胃内灌注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使PH值在6以上。条件允许,也可考虑使用生长抑素类药物。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应激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的治疗3.对烧伤等合并有细菌感染者,为防止菌群移位,应加强黏膜保护剂和抗生素的应用。4.对合并有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可输注血小板悬液、凝血酶原复合物等,以及其它促使凝血的药物。5.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控制病情者,如病情许可,应立即做紧急胃镜检查,一旦明确诊断,可在内镜下作止血。6.在出血停止后,应继续应用抗溃疡药物,直到溃疡愈合。推荐的药物是PPI、H2阻滞剂等,疗程为4-6周。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内高压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内高压的定义和分级:腹内压(intra-abdonminalpressure,IAP)正常情况下为0mmHg到一个大气压,大多数学者认为IAP≥10mmHg即为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hypertensionIAH)。级数IAPⅠ10-14mmHgⅡ15-24mmHgⅢ25-35mmHgⅣ>35mmHg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间隔综合征腹内压增高并导致循环、肺、肾、胃肠以及颅内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的,成为腹腔间隔综合征(ACS),ACS被认为是腹腔高压后期的表现。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高压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对胃肠道的影响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对肾脏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肝脏的影响对机体炎症介质的影响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高压/腹腔间隔综合征得分型和临床表现1.胃肠型(Ⅱ型)IAH/ACS由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临床表现为高度腹胀,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失。2.腹膜后型(Ⅱ型)IAH/ACS以腹腔后大量组织坏死,渗出出血等因素引起,临床以腰肋部大量水肿,皮下出血、少尿、无尿以及循环变化为特征,而对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腹部叩诊往往呈实音,胃肠蠕动可以存在,血氧饱和度下降不明显。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间隔综合征的诊断ACS的诊断通常包括:1,IAP≥25mmHgor30cmH2O。2,出现以下一个或一个以上临床表现:气道压增加,低氧血症,少尿/无尿,心输出量下降,低血压和酸中毒。3,经腹腔减压后可以改善症状。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间隔综合征的诊断临床有以下表现往往提示可能存在ACS1,急性腹胀和腹壁紧张2,液体复苏后心率加快和(或)血压下降3,PIP逐步增高,出现低氧血症必须增加吸入氧浓度4,出现少尿或者无尿,液体复苏后应用利尿剂治疗无效。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间隔综合征的预防液体复苏过程中,在维持尿量、CO等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尽量较少液体,尤其是晶体液输注量可减少,由于脏器水肿、血管内液体向组织间隙渗漏增加导致的IAP增加的趋势。对于可疑ACS,尤其是大量液体复苏的患者,当晶体液输入量>1000ml和输注红细胞>10u者,应常规监测ICP。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间隔综合征的预防其他的预防措施还包括腹腔出血时选择合适的腹腔填塞材料方法和避免过度填塞,脏器移植是选择合适的供体器官,及时纠正休克,凝血功能障碍等。对已腹裂或腹壁巨大切口疝的患者采取分期关腹手术有助于减少术后IAH/ACS的发生。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间隔综合征的处理1.监测:生命体征、IAP和血流动力学监测。2.液体复苏:液体复苏对器官功能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利尿剂对IAH/ACS有害而无益。一般情况下,PAWP和CVP升高,CO下降,提示液体过多,应予以立即利尿。但在IAH/ACS时则相反,要求给以液体输入,而不是利尿。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间隔综合征的处理3.机械通气:任何不明原因的呼吸功能衰竭都要想到IAH/ACS的可能。由于患者容易发生高碳酸血症,肺泡塌陷,功能残气量下降,肺内分流升高。因此,要求降低患者的潮气量,并采用压力控制机械通气,推荐使用PEEP.4.奥曲肽:最近的研究表明,腹腔减压时使用奥曲肽不仅可以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分泌而降低IAP,还可以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减轻腹内脏器再灌注时的氧化损伤。5.穿刺引流:患者存在明显的腹腔内积液时可在CT或超声的引导下进行腹腔穿刺。存在明显的腹膜后液体集聚时,也可以行腹膜后引流穿刺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腹腔间隔综合征的处理6.血液滤过:血液滤过可以通过对流或者吸附降低炎症介质浓度和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同时通过超滤作用来减轻腹腔内脏器和腹壁水肿从而可以降低IAP。7.剖腹减压手术:有学者认为当IAP>25mmHg时通常要考虑性减压术;当IAP>35mmHg时,应立即进行剖腹减压手术,同时还要进行腹部探查。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急性胰腺炎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胰腺局部炎症、坏死和感染,并伴全身炎症反应和多个器官功能损害的疾病。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胰腺炎的分类1,急性胰腺炎2,重症急性胰腺炎3,轻型急性胰腺炎4,胰腺坏死5,急性液体积聚6,急性胰腺假性囊肿7,胰腺脓肿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凡遇到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患者,都要想到急性胰腺炎,即使做血尿淀粉酶检查,必要时做腹水淀粉酶检查,若淀粉酶升高达到诊断标准即可确诊,如空腹可做腹部B超协助诊断。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凶险,有时因症状不典型及淀粉酶正常不易诊断,出现以下征象有利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诊断:休克,腹膜炎,胸膜炎,肺不张,消化道出血及皮肤紫癜,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血钙下降及血糖升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鉴别诊断:消化道溃疡并急性穿孔急性胃肠炎胆囊炎和胆石症急性肠梗阻急性心肌炎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1全身评分系统(1)ranson评分(2)APACHEⅡ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重症急性胰腺炎2局部严重度估计CT评分:80年代中期,CT的临床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动态的增强CT已经是临床诊断胰腺有无坏死和坏死程度的金标准,在众多的CT检查评分中,Balthazar的CT评分系统在全世界范围影响较广,已广泛地应用于科研和临床工作。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重症胰腺炎治疗模式的改变急性重症胰腺炎是涉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疾病,传统的以单一学科为基础的患者管理模式很难适应重症胰腺炎的治疗和技术的发展。国际胃肠病学会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指南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管理指南明确建议: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初始复苏必须在ICU内进行,并由多专业小组来治疗,小组人员含:具备内镜、ERCP技能的内科医师,外科医师和介入放射医师组成。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SAP的重症监护治疗的进步1.早期液体复苏和组织供氧的维护2.器官功能的维护3.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胰腺炎早期的应用。

目前多数的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报告表明,在急性胰腺炎早期应用CBP有助以改善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器官功能的损害,并改善患者的预后。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SAP的重症监护治疗的进步4.腹内高压的检测和腹腔室隔综合征的防治。

腹内高压在一定程度反映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因此在监护治疗中,要注意腹内压的监测。一方面,腹内压的进行性升高,预示腹部情况未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液体复苏过程中,同样可以导致腹腔内压力的增高。腹内高压和腹腔室隔综合征常常继发或者加重器官功能障碍,是SAP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腹腔压力增高伴有呼吸频率增快,气道峰压增高,心排量下降或者少尿时,应考虑是否有腹腔室隔综合征,并加强相关监测,积极有效处理腹内高压。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抑制胰腺和血小板活化对SAP作用的重新评价1,抑肽酶至今为止没有证据推荐该药常规用于SAP的治疗2,加贝酯至今为止没有证据推荐该药常规用于SAP的治疗3,血小板活化抑制剂来昔帕泛现有资料无充分证据支持血小板活化抑制剂来昔帕泛在SAP中常规使用。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抑制胰腺和血小板活化对SAP作用的重新评价4.奥曲肽

生长抑素因为对胰液分泌有确切的抑制作用,在国内外被最广泛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

生长抑素可以通过对白细胞凋亡和粘附能力的影响而调节SAP的免疫炎性反应,从而改善病情。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1,早期肠内营养对SAP预后的影响

目前较一致的观点认为,EN与TPN相比,可以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多个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指南也都推荐SAP患者应该优先选择肠内营养。尽管只有一项相关研究,单在EN制剂中添加一些特殊成分(如植物乳杆菌)有可能进一步减少感染并发症。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2,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方法

早期肠内营养的开始时机:多个指南推荐在SAP初步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和内稳态稳定时,立即建立空肠营养通道,开始EN,只有当EN不能实施时,才考虑用TPN。然而,考虑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腹腔高压,因此,国内有关学者认为,SAP患者开始肠内应该应具备的条件包括:血流动力学稳定;胃肠功能的初步恢复,无腹内高压。消化系统的重症诊治早期空肠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应用2,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方法

早期肠内营养的途径:目前多数学者都认为空肠营养比较安全,多个指南也明确指出,应将喂养管放置到Treitz韧带下方。

目前最常用的途径是鼻空肠管和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