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2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3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4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2022版课标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学习重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科学家祖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书法、绘画和雕塑主概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子概念:1.三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的科技2.三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的文化1.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了解《齐民要术》的作者、内容及地位;科学家祖冲之;书法、绘画与雕塑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基本史实。2.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取得,与此阶段的时代特征有着内在的联系。 3.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体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培养对古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接受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欣赏美和鉴赏美的能力

《齐民要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科技作者:北朝________。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

方面的生产技术;主张农业生

产要遵循________,种植农作

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

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

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的重要

思想。自然规律贾思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科技《齐民要术》评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

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凸显了

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

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

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

水平;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

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科技祖冲之简介:祖冲之是_______宋齐之间的杰出科

学家。数学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

______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_________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与其子合著数学名著《______》。天文历法成就:祖冲之创制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_______》。其他成就: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南朝圆周率第七位缀术大明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文化书法:锺繇、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东晋

王羲之的代表作是《_________》,被称

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被后人誉为

“______”。绘画:东晋顾恺之是最著名的画家,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__________》。雕塑: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文学: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的发展。兰亭集序书圣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盛行的背景及启示。背景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连绵。人民渴求精神上的解脱,统治阶级也需要用佛教来麻痹人民,因而佛教盛行。②随着佛教的盛行,出现了以佛教为主要内容的石窟艺术启示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之服务;一定时期社会文化的特点也是由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所决定的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原因①对秦汉时期科技文化的继承、改革和创新是三

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前提。②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经济的开发,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③民族大交融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意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科技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为领略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同学们找到了下列邮票资料。选出上述邮票中能够反映南北朝科技成就的一幅(写图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相关人物和成就做简要介绍。【答案】【例一】图3。介绍:图3人物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他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例二】图4。介绍:图4人物是南朝宋齐之间的科学家祖冲之,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6分,选择图3或图4得2分,介绍符合史实得4分,选择图1或图2不得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文化,下图作品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中和之美”。这一作品

()A.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B.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C.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D.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A续表【易错例题答案与解析】A根据题干“《兰亭集序》(摹本·局部)”可知,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A项正确;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排除B项;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排除C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排除D项。(2022·广东广州中考)东晋王羲之的书法自由潇洒,将个人审美意识寄托于字体、笔意、结构、走势。下图是其代表作《兰亭集序》(摹本·局部)。该作品的字体是()A.隶书B.楷书C.行书D.草书C知识点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1.这部书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A.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B.语言生动,可读性强C.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D.内容丰富,综合性强D2.南朝宋齐之间的一位杰出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A.张衡B.徐光启C.宋应星D.祖冲之D知识点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3.锺繇的楷书总结并推进了汉代隶书楷化的成果;王羲之取法于锺繇,将他的书风发展得更加妍美。这体现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是()A.历史悠久B.个性鲜明C.继承创新D.化繁为简C4.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融温文尔雅与粗犷彪悍于一体,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这表明魏碑艺术()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C.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D.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锺繇和胡昭A5.(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与交融日益加强,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显著进步。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是()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消除了南北之间的差异C.奠定了隋唐统一的基础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C6.(2022·宁夏银川中考)甲骨文横直转折,小篆笔画均匀,汉隶破圆而方,再变而为草、楷、行,汉字的书写在“上下左右之位,方圆大小之形”的结构中,创造出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由此可见,汉字的演变特点是()A.端正劲美,雄浑敦厚B.刚柔兼备,苍劲厚重C.风格各异,一脉相承D.结构稳定,方折俊丽C7.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与基本观点。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A.顾恺之创作《女史箴图》B.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C.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D.蔡伦改进了造纸术B8.(初高中衔接)魏晋时期,一批书法家的书法艺术各具特色,如锺繇“每点多异”、王羲之“万字不同”,表明书法艺术的发展从自发进入自觉阶段。这一转折所依托的条件是()A.书法实用性加强B.书法流派的统一C.竹简木牍的应用D.纸的使用和推广D9.(2022·湖南湘潭中考)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C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10.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七国文字书写各异。秦统一后,秦始皇命李斯等人总结出的小篆字体成为官方的标准文字,但国家事务异常繁多,篆书字画很多,书写速度慢,于是产生了一种更为简易、书写更为方便的隶书。——摘编自纪云华等《中国文化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字演变的趋势,并简析秦统一文字的作用。(6分)【答案】趋势:书写各异到统一;由繁变简。(2分)作用:文字的统一,使得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有利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总之,文字的统一,巩固了国家的统一。(4分)材料二汉朝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持久发展。……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高度的是东晋王羲之。——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发展的条件,举出代表“晋字”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6分)【答案】条件: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纸的使用得到推广;书法家们的推动作用;国家政策的促进作用。(4分)书法作品:王羲之《兰亭集序》。(2分)材料三长期以来,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日本留学生和留学僧仿照汉字创立片假名和平假名。自此,日本开始有了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