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63.(·四川攀枝花一模·2)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考点】君主专制的演进【解析】A项与史实不相符合。C项是错误的表述。D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相符合。B项符合“转折”的含义。【答案】B64.(·黑龙江教研联合体二模·25)据《史记》记载,汉文帝佞臣邓通曾对丞相申屠嘉礼仪怠慢,申屠嘉严斥邓通,并招其至丞相府,依律欲斩之,后文帝求情方才得免。这说明()A.汉初礼仪制度至上,无人可以违背B.汉初丞相位望隆重,皇帝也礼让三分C.丞相中屠嘉专权,汉文帝大权旁落D.丞相申屠嘉刚直不阿,坚决维护法度【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汉代初年,丞相权力较大,文帝求情后赦免申屠嘉一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故选B项。【答案】B 65.(·辽宁大连高三双基测试·2)三省六部制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此制度的积极作用是()A.使封建选官用人制度得以完善 B.分解相权,削弱了皇帝的权威C.扩大议政范围,有利于政治民主 D.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机构效能【解析】A项错误,选官制度的完善是科举制的实行,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分解相权,加强了皇权;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不利于政治民主,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机构效能。【答案】D66.(·河北一模·25)官僚集团以皇帝为首,他们的决定最后要得到皇帝的认可,才可实行。一次汉文帝出行,有人惊了他的马,这个人被送交廷尉治罪,廷尉张释之只让他交纳罚金,文帝认为处罚太轻。张释之说,假如你当时把这个人杀了也就算了,现在在我这里,那就得依法办事,最后文帝只好让步。这表明()A.廷尉做到了依法治国B.官僚集团的抗衡制约了皇权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皇帝不受规章制度的约束【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中有效信息的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中廷尉对皇帝的意旨不予执行,说明以廷尉为代表的官僚集团对皇权进行抗衡。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犯人的行为违背了法律,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67.(·贵州六校联盟第一次联考·25)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钱先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三演进完成于()A.秦汉隋唐 B.秦汉秦汉C.西周隋唐 D.秦汉明朝【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解析】材料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故第一演进指的是秦汉,科举就是在隋唐了,选择A项。【答案】A68.(·山东潍坊高三期末·1)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注重依法治国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解析】“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反映的是相权对皇帝的专制统治的制约。故选B。【答案】B69.(·山东临沂一模·1)“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尚书省地位下降【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因为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经做过尚书令,因此,唐太宗即位后,“尚书令”一职无人敢当,导致“常虚悬其缺”,体现了对皇权的“避讳”,说明皇权至高无上,选B项。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答案】B70.(·山东日照一模·10)“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昉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钱穆《国史大纲》)这说明当时()A.军事行动保密性强B.政府执政效率较高C.吏治混乱职责不明D.相权受到较大削弱【考点】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唐朝三省六部制)【解析】材料中的“枢密院”等词句表明材料所处的朝代为宋朝,宋朝时中央政府实行“二府三司制”,其中枢密院掌握军政权,中书门下掌握行政权,三司掌握财政权,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材料里的“宰相李昉等不知……而中书不预闻”等句反映了相权有限,权力较弱。【答案】D71.(·江苏南京、盐城一模·2)《旧唐书》载:“长庆、大和中,(狄兼谟)历郑州刺史,以治行称,入为给事中(中央官职)。开成初,度支左藏库(掌管财政的机构)妄破渍污缣帛等赃罪,文宗以事在赦前不理。兼谟封还敕书,文宗召而谕之日:“嘉卿举职,然朕已赦其长官,典吏亦宣在宥。然事或不可,卿勿以封敕为艰。”由此不能看出()A.给事中隶属于门下省B.给事中可以否决皇帝旨意C.体现了皇权独尊的地位D.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隋唐三省六部制【解析】据材料可知,唐代给事中有封驳权。结合唐代三省制,拥有审议、封驳权的是门下省,故A项符合史实。唐代门下省的五品官给事中有封驳权,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滥用皇权的制约,D项正确。给事中只有封还诏书的权力,但没有否决权,给事中的意见是否被采纳,完全取决于皇帝,故仍体现了皇权的独尊,C项正确。B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答案】B72.(·河北石家庄二模·25)汉武帝建立中朝,东汉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唐初军国大事由三省长官合议于政事堂,玄宗时将政事堂改名中书门下,其他官员加同平章事之衔参政,三省长官渐次被排除于宰相之列。由此可见,汉唐政治的发展趋势是()A.内朝权力上升B.分权制约体制完善C.决策权集中D.行政效率提高【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解能力。材料反映汉唐时期不断削弱相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主要是加强皇权,权力逐渐集中。故选C。【答案】C73.(·山东德州一模·11)《唐书·百官志》云:“自开元以后,常以[宰相]领他职……故时方用兵,则为节度使;时崇儒学,则为大学士;时急财用,则为转运使。”其目的是()A.兼职兼用,提升宰相特权B.架空相权,使之徒有虚名C.按需定权,加强君主专制D.侵夺相权,直至废除丞相【考点】唐朝君权和相权的关系【解析】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关键词是目的,故当时是为加强君权。【答案】C74.(·云南一模·24)有史书记载某朝代政治制度时说:“计财之任虽三司之职,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则在有司:至于议有系于郡国之体、事有关于安危之机,其根本在于中书、枢密院,非有司可得而预也。”材料反映了该朝代()A.中枢部门根据行政的程序环节分工设立B.中书、枢密院掌控国家最高决策权C.三司、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权力相互掣肘D.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考点】古代政治制度【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题干,我们需要理解“有司”是指“相关部门”、“非有司可得而预也”中的“预”做“干预”理解,“日生烦务、常程计度、薄书期会”都是指日常事务。整段材料的大致意思是:三司管计财之事,日常事务则由相关部门处理,至于涉及郡国之体、安危之机的事情则由中书、枢密院处理,不是与此有关的部门不得干预。所以题干主要在强调职能分工、各司其职。【答案】D75.(·河南郑州二模·26)“国初沿五代之制.量使以总国计,应四方供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文中的“……”应为()A.通判B.中书门下C.枢密院D.三司【考点】北宋中枢机构变化【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从材料“一归……,通管盐铁,”说明文中的“……”应该掌管财政方面。A是地方监察,C是掌军事,D是掌财政。【答案】D76.(·陕西宝鸡二模·25)《文献通考》载:“宋代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至于官入授受之别,则有官、有职、有差遣。”材料表明()A.宋代完全沿袭了唐代官制 B.宋代实行官称与职掌分离便于控制C.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 D.宋代官制更完备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考点】古代官制【解析】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题干,题干省略了“一切袭用唐旧”之后的内容,让我们会误判A选项,而我们可以结合教材对唐和宋两朝的官制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宋朝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设通判、设转运使、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等职来防止权力的集中。其结果是机构臃肿,效率不高,如题干中提到的(事之所寄,十亡二三)。还有材料中的“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这段话的意思是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名义上都有正式官员,但除非皇帝特命,否则不管本部的职事。反映了宋代官制的典型特征:官称与职掌分离便于控制,从而实现皇权的专制。【答案】B77.(·山东济宁一模·9)某历史著作中有如下的描述,其中被遮盖的应是()A.兵部B.枢密院C.内阁D.军机处【解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从汉到元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题眼是唐末以后的军事组织。兵部三省六部制就有,枢密院是宋代分割宰相军权的组织。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78.(·山东临沂一模·4)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③二府三司制④元朝的一省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D.②③【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材料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能力。材料意思是政治机构实行互相牵制。中外朝制度使得重大事务避开三公,②形成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③分割宰相财权、军事权,故正确。【答案】B79.(·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7)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丞相权力日渐削弱【考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解析】材料反映了从汉到元丞相与皇帝地位的变化,君权不断的强化。【答案】C80.(·北京西城高三期末·5)《通考》载:“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文中的“太祖”是指()A.汉太祖刘邦B.宋太祖赵匡胤C.元太祖铁木真D.明太祖朱元璋【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解析】关键信息: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枢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反映的是参知政事、枢密使分割宰相权力,依据教材相关知识点,“太祖”应是指宋太祖赵匡胤。【答案】B81.(·广东韶关二模·13)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A.事权的分割B.科举制的完善C.理学的兴起D.租佃制的发展【考点】古代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解析】联系教材知识,可知宋太祖加强专制,进一步分割相权,设枢密院掌军权,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掌部分行政权。设三司来专门管理财政,分割了宰相的财权。在地方也同样分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官负责监督,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这样,形成宋朝难以根治的“冗官”格局,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故A正确。【答案】A82.(·山东淄博一模·9)“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分析,说明财政匮乏而枢密院所管辖的兵很多,人民困乏而管理财权的三司确有较多的财富。因此反映出各个部门效率低下。【答案】C83.(·广东深圳一模·14)“三司之职……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这段引文描述的是下列哪一时期的官制()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三司主管国家财政税收,这是宋代三司的职能。宋代,中书门下掌握行政权,枢密院掌军队,三司掌财政。【答案】C84.(·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13)“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A.重用亲信B.频换丞相C.分化事权D.废除宰相【考点】中央集权制【解析】关键信息:“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轩审刑院”。由关键信息可知,宋代不断分割宰相的权力来强化君权,C项正确;ABC项并没有从题干中体现出来。【答案】C85.(·湖南郴州一模·2)美国历史学家包弼德在《唐宋转型的反思――以思想的变化为主》中认为宋代标志了中国历史现代性的开端,但同时也出现了逆现代性的因素。如下属于宋代“逆现代性”的表现是()A.跻身仕途的平民取代了门阀家族,成为社会的领导阶层B.佛道的虚无和消极让位于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C.士族政治领袖所提供的对王室权威的制衡丧失D.商业对国家的财政政策至关重要,政府稳步提高货币的供给【考点】宋代阶段特征【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理解。A项反映的是科举制,体现社会公平公正;B项儒家思想的积极、理性和乐观代替佛道的虚无和消极,D项体现政府推动商业发展,不符合材料“逆现代性”。而C项使得专制权力加强,符合材料“逆现代性”的表现。【答案】C86.(·山东临沂一模·1)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过去的食邑制度。俸禄制度的实行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A.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B.肯定了郡县制进步性C.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D.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历史现象能力。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为食禄,故称为食邑。食邑制是分封制的产物。战国时各国任用官吏时给予官吏薪俸的制度。到战国中期,随着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已不采用分封土地的办法,而是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有时赏给部分钱币或黄金。俸禄制度的实行促进了分封制的瓦解。【答案】C87.(·广东深圳南山高三期末·13)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A.卖官鬻爵B.土地自由买卖C.科举取士D.农民起义改朝换代【考点】科举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科举考试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了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答案】C88.(·云南二模·24)两宋三百余年间,贡举登科者共有十一万多人,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左右。更重要的是,唐代登科后,还要经过吏部身、言、书、判的考试,才能走上仕途,宋代士人及第即可释褐入官。这对宋代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B.吸引大批知识分子参加考试C.扩大了统治基础D.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考点】科举制【解析】本题A选项创新了人才选拔制度,在宋朝没有,唐朝有殿试、武举。B选项不是其主要影响。D选项宋朝完善科举的举措是糊名法。只有C选项,宋朝通过扩大科举录取人数比列扩大了统治基础。【答案】C89.(·广东佛山二模·12)西汉初年部分将相及其出身一览表姓名官职出身萧何相国县吏樊哙左丞相狗屠灌婴太尉布贩出现这种现象与哪种制度有关()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九品中正制【考点】古代选官制度【解析】采用排除法。第一,由时间“西汉初年”和从表格中各人的出身,看出汉初“布衣”为相局面。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奴隶社会,是一种贵族政治,排除A;C出现于汉武帝时;D出现在魏晋时期,以门第族望为标准。【答案】B90.(·吉林长春二模·24)“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材料中的“此制”()A.选拔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B.发掘人才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C.人才由地方官考核后任命官职D.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用人制度【考点】科举制度【解析】本题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为切入点,主要考察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再现史实的能力。从材料中的“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知是科举制,客观的考试标准,使之能够发掘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其它方面的杰出人才。A、C、D与科举制无关。【答案】B91.(·河南郑州二模·25)据《晋书》记载:“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威,犹有乡论余风。”另据《宋史》记载,“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凭借世资,用相陵驾。”两则材料对九品中正制评价的相同点是()A.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B.该制度选官用人只重门第C.该制度是士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D.该制度具有封闭性、凝固性【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从第一则材料“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说明九品中正制不拘爵位;第二则材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说明九品中正制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由此可见,两则材料共同点是该制度实行之初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答案】A92.(·安徽马鞍山二模·12)【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解析】在中国古代世卿世禄制一直都存在,故“完全废除”说法错误,可排除A。察举制的重要依据是孝廉,由此可排除B。九品中正制的重要依据是门第,可排除C。科举制从隋朝开始,一直沿用到1905年,共一千多年的历史,故答案选D。【答案】D93.(·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9)时人评说:“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向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对这番话,下述理解与史实相符的是() A.汉代察举制度的流弊,推举出的文人及武将多不适任B.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考上秀才的寒门子弟才识平庸C.宋代科举取士的结果,导致重文轻武,武将怯于外侮D.明代八股取士的遗毒,造成文人武将都不能胜任其职【考点】古代选官制度【解析】从材料“举秀才”、“察孝廉”可知为察举制,选择A项。【答案】A94.(·广东韶关一模·13)“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B.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D.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知识分子不能上升【考点】选官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和知识再现。采用排除法。A断章取义,察举是以“孝廉”为参考,由地方官员推荐符合这条件特别人才到中央做官,由此就变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群体是没有必然关系的;B九品中正制选才标准是按照门第、出身来选定的,而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士,非出身于权贵,很难成为社会上层的;D说法过于绝对化,如汉初明初等很多开国功臣谋士就出自流动知识分子,得益于农民起义运动的成功。【答案】C95.(·湖南株洲一模·2)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认为:“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及,夫固无如之何。”为解决“前此选举”所带来的弊端,中国封建统治者推出了()A.科举制B.察举制C.征召制D.九品中正制【考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选官不是根据才能而是根据品评官的评定。结合所学知识,为解决九品中正制的弊端,科举制将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在一起,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答案】A96.(·广东茂名一模·14)黄宗羲在一首诗歌中感叹:“近来学人少,谁何识真伪。……括帖上下文,原无真实义。推之入理窟,涂车可略地。有明三百年,人物多憔悴。”该诗歌主要抨击明朝()A.君主专制加强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C.理学的空疏学风D.土地兼并现象【考点】科举制【解析】本题考查历史问题判断分析的能力。抓住材料中省略号后的关键信息“原无真实义”,结合所学科举制在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即可推断出B选项。【答案】B97.(·山东德州高三期末·1)宋太宗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这说明宋太宗认为科举制()A.不公平B.不具备选才功能C.只能使一部分成才D.在维护统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考点】科举制度【解析】注意关键“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意思是只要能选拔出一两个,就能用于维护统治。AB材料没有涉及,C解读材料错误。【答案】D98.(·广东茂名一模·14)黄宗羲在一首诗歌中感叹:“近来学人少,谁何识真伪。……括帖上下文,原无真实义。推之入理窟,涂车可略地。有明三百年,人物多憔悴。”该诗歌主要抨击明朝()A.君主专制加强B.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C.理学的空疏学风D.土地兼并现象【考点】古代选官制度——八股取士【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黄宗羲感叹“近来学人”不识真伪,热衷于并无“真实义”的探究,到处是“理窟”,最终害人不浅。这是黄宗羲对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批评。明代,科举考试只是以程朱理学为标准,“括帖”“四书”而不讲求实用实学,科举之学最终败坏心术、败坏人才、败坏儒学,遏制学术生机与学者之创新。【答案】B 99.(·四川南充一模·15)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较高,主要得益于实行()A.察举制B.均田制C.朝议制D.科举制【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科举制【解析】注意关键信息“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四个选项中,唐朝并未实行察举制;均田制下,农民受土地的约束,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较小;朝议制并未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增强,因此可排除A、B、C三项;科举制促进了不同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唐朝社会开放。因此选D。【答案】D 100.(·四川攀枝花一模·3)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考点】科举制度【解析】A项“郡县制”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A。察举制主要按门第和出身选拔人才,不符合“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排除B。行省制虽然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但与“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的信息无关,排除D。故选C。【答案】C101.(·四川宜宾一模·1)晋初刘毅在《请罢中正除九品疏》中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下列改变这一局面的制度是()A.世袭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分析能力。题干引文中放映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该种人才选拔制度的特点是根据人才的家庭出身和背景、品性,制定等级,此种人才选拔制度具有一定的不公平性。打破这种情况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不论人才门第、出身,具有一定的公正、公平性。【答案】C102.(·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12)科举时代流行着“科名以人重,人亦以科名重”(科名:科举考中而取得的功名)的格言。这句格言说明了科举制()A.其人才选拔标准仍无法摆脱“门第”束缚B.因其人才选拔方式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C.助长了追求功名的不良社会风气D.养成了知识分子不务实际的学风【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选官制度【解析】“科名以人重,人亦以科名重”的意思是科举选拔了大量人才所以显得重要、人们因而高度敬重科举,而由于科举选拔出大量的人才,人们对科举出身者十分敬重,这说明科举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答案】B103.(·浙江高考调研·16)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过三个阶段,而在第二阶段的后期,又有九品中正制度出现。社会学的观点认为,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若以此衡量,则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应该是()①世官制阶段②察举制阶段前期③九品中正制时期④科举制阶段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④②③①【考点】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型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一个社会能够创造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的理解能力。④相对来说比较公平,选拔的依据是考试成绩,比较有利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向上层社会流动;②通过对德才的考察进行推荐,也可以让一部分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向上层社会流动;③主要看门第的高低,但是可以让一小部分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向上层社会流动;①“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向上层社会流动基本上没有机会。故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应该是D。【答案】D104.(·广东惠州四模·13)《后汉书·袁闳传》记载“(闳)服阙(即母死服丧——引者注),累征聘举召,皆不应。”可见,当时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考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东汉时期,袁闳因为为母亲服丧,不为朝廷征召入仕。据此可知此时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世卿世禄制,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创立于曹魏时期,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故排除C、D。【答案】B 105.(·湖北部分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25)唐朝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科举制是当时人们获取功名禄位的重要途径B.唐朝统治者选官依然重视门第出身C.参加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家庭世代沿袭的传统D.唐朝时人们普遍看重个人道德修养【考点】古代政治制度【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科举制可以使考生“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即科举制是当时人们获取功名禄位的重要途径,故选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统治者选官是否重视门第出身,排除C;材料信息反映了科举制对家庭、个人的重要,无法体现参加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家庭世代沿袭的传统,排除C;D与材料信息无关。【答案】A 106.(·广东惠州四模·14)从宋代到明清,政府出台越来越严厉的措施,防止“冒籍”,打击“科考移民”,目的是()A.维护分封制B.复兴宗法制C.削弱地方势力D.加强专制集权【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解析】科举制是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笼络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因此,材料中的措施的目的是加强专制集权。A、B两项与科举制不符;C项与逻辑不符,科举制本身具有削弱地方势力的目的,因此无需防止“冒籍”,打击“科考移民”。【答案】D 107.(·湖南怀化二模·24)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各项是对苏东坡这一总结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A.古代选官制度大致可分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阶段B.夏、商、西周时,享有受教育及从政资格的主要是贵族C.“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D.汉代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考点】古代中国选官制度【解析】考查学生材料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从材料整体看出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为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等,A项表述错误;从“三代以上出于学”看出夏、商、西周时,受教育者是做官途径,但是在当时教育为贵族所垄断即“学在官府”,所以B享有受教育及从政资格的主要是贵族的表述正确;从“战国至秦出于客”可知“以客出仕”成为战国时风行的做官之途径;“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是指汉代察举制下,由郡国官吏推举人才为官,不是说中央官员的选拔主要来自地方郡县长官,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108.(·广东肇庆高三期末·13)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已确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
D.通判【考点】古代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解析】唐朝时期的三省制,包括负责政令审核的门下省,都不属于监察机构。故C正确。【答案】C109.(·广东中山高三期末·4)在隋朝及唐初,御史台只管揭发,并且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开元之后,在纠举之前,往往要“推覆理尽,然后弹之”。这说明()A.唐朝开元之后监察重证据B.捕风捉影是当时监察的特征C.弹劾皇帝是监察官的主要职责D.唐代监察体制的弊端日益突出【考点】唐朝监察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监察制度的理解能力。从题干看,隋朝及唐初“只要根据传闻即可奏劾”表明当时的监察没有证据就可以奏劾。故选A。【答案】A110.(·广东茂名二模·12)“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指()A.郡县制B.刺史制度C.科举制D.谏议制度【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谏议制度。据材料信息:“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可知是对古代谏议制度的描述。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刺史制度是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制度;科举制是人才选拨制度,因此符合题意的是D。【答案】D111.(·湖北黄冈一模·24)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解析】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监察制度的本质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制度的需要,因此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故选C项。其它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答案】C 112.(·辽宁大连一模·24)“中国古代的某类官员,他们都是对皇帝不附和,总是对皇帝所有决策政事表示异议。其实这本就是他们的天职,也是他们升迁的途径。”材料中“他们”是指()A.太尉B.谏议大夫C.刺史D.御史大夫【考点】中国古代官职【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获取信息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问题能力。从材料“他们都是对皇帝不附和,总是对皇帝所有决策政事表示异议”说明对皇帝提出意见,而谏议大夫的职责是专门向皇帝提意见,故B正确。A掌军事,C主要监察地方,D主要监察中央官员。【答案】B113.(·广东佛山顺德高三期末·12)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而学者黄仁宇说,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明朝的皇帝甚至可以几十年不上朝。这反映出()A.中央集权制度十分腐败B.皇帝有制约宰相的权力C.制度治国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治国方式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变的认识。唐代三省体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更使君主权力得到加强。从三省到宰相的废除再到内阁的形成,说明制度不断更新,皇权不断加强,故C正确,D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中枢机构演变,不是中央集权制度,故A不正确;从“宰相的废除,内阁的形成”可以判断B不正确。【答案】C114.(·河北保定一模·26)元朝初立御史台。忽必烈诏谕说:“台官职在直言,朕或有未当,其极言无隐。”嗣后,数月间“追理侵欺粮粟近二十万石,钱物称是。”忽必烈敕令中书省、枢密院,凡有事与御史台官同奏。廉希宪曾曰:“立台察,古制也。内则弹劾奸邪,外则察视非常,访求民瘼;裨益国政,无大于此者。”从材料中不能够得出()A.御史台官员权限过大招致不满B.御史台官员可以谏言皇帝C.忽必烈借鉴了唐宋的政治文明D.元朝御史台可以纠察百官、追理财赋【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解析】材料主题是元朝御史台在元朝职权较大,可谏言皇帝,监察百官、财赋,从材料“中书省、枢密院”、“立台察,古制也”可知借鉴了唐宋政治,选择A项,材料只反映当时对御史台职能的认可。【答案】A115.(·湖南长沙一模·20)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的形成主要影响是()A.武功增强 B.商业发展 C.儒学受抑 D.政权开放【解析】关键信息:崇尚文治的政府。AB项说法并没有错误,但题干强调的是汉代政治,C项“受抑”说法错误,汉代儒家是独尊的地位,故排除ABC项;汉代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士人得以参与国家政治,儒学成为走上仕途的一个途径,使政权具有开放性,D项正确。【答案】D116.(·湖南株洲一模·3)《资治通鉴》载:唐朝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奏事,必须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诸司皆于正牙奏事。御史弹百官,服豸冠,对仗读弹文。故大臣不得专君,而小臣不得为谗。”材料主要反映了唐朝()A.议事公开,加强君臣之间的约束B.中央集权加强C.贯彻法家治国理念,突出法制建设D.实行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制度【考点】中国古代监察体制【解析】材料的主旨是“谏官与史官监督、约束行政官员的行为,从而保障了政治清明,防止专权的发生。”因此,行政官员与皇帝之间的议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公开,增强了透明度,对君臣之间的关系起到了约束作用。【答案】A117.(·新疆乌鲁木齐一模·2)《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反映这一内容的是()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C.通判制D.行省制【考点】古代监察制度【解析】“人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意为君主应加强对臣下的监察。选项中只有通判具有监察职能,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118.(·四川广安二模·1)明史描述都察院“职责纠劾百官,辨明冤枉,辑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据此判断,明朝时期都察院()A.职权与汉武帝时期十三州部刺史相同B.中央监察机构,且为地方监察机构上级C.可以风闻奏事,实现社会舆论的监督D.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为帝王耳目【考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解析】“职责纠劾百官”,即负责对中央官员的监察。明代依十三道,分设监察御史。“辑督各道”,泛指地方各省。“辑督各道”指辑录、督查地方各省,属地方监察机构的上级部门。故B正确。材料表明,明朝都察院有多重职能除传统的监察职能外,还要辨明冤枉、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西汉州部刺史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两相比较,可知二者职权有差异,排除A。C、D两项对材料的理解不全面,可排除。【答案】B119.(·新疆乌鲁木齐二模·3)明代为皇帝掌管“诏狱”(由皇帝亲自断案的重大刑狱)的锦衣卫,设在洪武门的内右侧,而国家正式司法机构三法司设在较远的皇城西北。这实质上表明()A.司法审判权力的提升 B.中央集权的加强C.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 D.行政效率的提高【考点】明朝专制皇权的加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朝专制皇权的加强理解能力。明朝设厂卫等特务机构,目的是加强皇权专制。故选C。【答案】C120.(·北京石景山高三期末·3)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这一评价主要是指()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汉代实行察举制C.重用侍从以削弱相权 D.汉初郡国并行制【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汉初郡国并行制【解析】材料中“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即可知为汉初郡国并行制。【答案】D121.(·安徽池州二模·13)历史上经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直接反映这一现象的是()A.秦朝郡县制B.西汉郡国并行制C.元朝行省制D.清朝军机处【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析】西汉初期为了加强统治,实行分封制,结果出现的王国问题,威胁到了中央集权,故选项B正确。秦朝的郡县制与元朝的行省制都有效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一致,可排除AC。清朝的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动机与效果一致,可排除D。【答案】B122.(·浙江高考三模·13)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制度提供了经验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D.正确吸取了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考点】汉代的郡国并行制【解析】由材料信息“有些地区奉行明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可知,这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指的是郡国并行制;当时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故选A。【答案】A123.(·广东汕头高三期末·13)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控制C.防止诸侯割据D.加强中央集权【考点】古代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解析】西汉在地方制度方面实行郡国并行制。材料中“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即禁止地方的诸侯王私自出界活动,实际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C可视作直接目的,D可视为根本目的。故D正确。【答案】D124.(·广东湛江一模·12)东汉政论家仲长统在《昌言》中指出:“汉之初兴,分王子弟,委之以士民之命,假之以杀生之权。”这一记载可以说明西汉初期()A.加强了中央集权B.实现了选贤任能C.实行了分封制度D.强化了郡县制度【考点】中央集权制【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关键信息:“汉之初兴,分王子弟”,结合所学汉初郡国并行制在汉中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采用排除法,A与史实相反,BC与材料不符,故选C。【答案】C125.(·北京丰台高三期末·3)下列汉初统治者实施的政策中不属于意在吸取秦亡教训的是()A.重农抑商B.休养生息C.分封诸侯D.轻徭薄赋【考点】汉代统治政策【解析】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是暴政,汉代吸收秦亡教训,汉初统治者休养生息、轻徭薄赋,政治上则是郡国并行,BCD项不符题意;重农抑商是历史封建王朝都会实行的经济政策,这并不是吸取秦亡教训,A项正确。【答案】A126.(·云南昆明一模·25)《汉书》分析某一政策“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该政策的作用是()A.稳定西周政治秩序 B.削弱周天子权威C.加强中央集权 D.扩大诸侯王权力【考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汉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和所学史实通过皇权至高无上,把王国子弟再次分封以削弱地方同姓诸侯王。故选C。【答案】C127.(·河北保定高三期末·25)下面的史料应有两处句号,读材料判断句号应该处于的位置是:《汉书·主父偃传》中,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①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②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③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④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A.②④B.①③C.②③D.③④【考点】推恩令【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推恩令的理解能力。:‘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答案】A128.(·河北石家庄一模·3)汉武帝时,政府明文规定:地处京畿的河东、河内、河南三郡文武长官不得由王室成员担任。其意图是()A.预防地方官员结党营私B.加强国都的军事防御C.废除贵族血缘政治D.防止宗室势力威胁皇权【考点】古代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解析】对京畿重地附近三郡文武长官的规定,属于古代的回避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的独尊和专制,防止王室成员凭借特权壮大势力,威胁皇权。D正确。【答案】D129.(·广东梅州五华二模·20)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类似,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积极之处主要表现在()A.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权力的制约平衡B.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C.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D.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分配问题【考点】美国的联邦制,宋初加强中央集权【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宋代中央集权制度是解决了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中央权力得到加强,地方权力削弱。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答案】C130.(·江西九江二模·27)政区是为国家行政管理需要而设置的,其划界一般以对统治有利为原则。元朝在陕西行省、湖广行省、江西行省、江浙行省等四省划界上体现出来的原则和特征是()①山川形便②犬牙相入③横向为主④纵向为重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考点】行省制【解析】关键信息:对统治有利为原则。元朝行省的并不是以山川形便、横向为主为原则,因为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的,而是以犬牙相入、纵向为重,如江西行中书省辖境包括今长江以南、江西大部、湖南部分,除雷州半岛外的广东全省及福建小部,下辖龙兴、吉安、南康、赣州、建昌、江州、南安、瑞州、袁州、临江、抚州、饶州、信州等13路和南丰、铅山2直隶州以及48个县、16个县级州。江西行省并没有根据山川来划分,江西行省东面有武夷山脉,而从辖区范围来看,体现的是纵向为重。【答案】B131.(·江苏南京二模·4)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解析】元朝行省疆界有意打破按山川边界划分地方行政区域的传统,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使各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以利于中央的控制。【答案】D132.(·陕西宝鸡一模·27)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沿革演变,可分为:分封、郡县、州郡、道路、行省五个时期。其制度既相互继承,又各有发展。下列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中,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唐——道路州县 B.元——省路府州县C.明——省道府县 D.清——省府县【考点】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解析】简单识记,选择B项。唐代是道州县、明代是三司制、清代为省道府县,选择B项。【答案】B133.(·北京顺义二模·12)下列四幅图反映了北京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名称的变化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图3②图4③图5④图6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④②①D.④③②①【解析】此题考查对于中国古代北京城市名称发展历史的理解。北京城在清代成为京师;元朝称为大都;西周时是分封制下燕国首都称为蓟;宋朝时称为幽州。故选C。【答案】C134.(·湖南长沙一模·2)《隋书·杨尚希传》记载:“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滥设郡县等官僚机构B.官吏的委任越制超编,官员数量越来越多C.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和强化的必然产物D.官民之比畸形发展,官多民少【考点】中央集权制【解析】题干反映的历史现象:隋朝郡县众多、“民少官多”。注意限制词:根本原因。A项是题干反映的历史表面现象,并不是根本原因;题干反映了官僚众多的表现,但“委任越制超编”却并未反映,B项排除;D项表述的也是题干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并不是原因。民少官多之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分权及相互牵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必然会增加更多的官僚,如三省六部制,C项正确。【答案】C135.(·河北邯郸一模·26)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A.地方享有自治权B.地方形成了割据势力C.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双重性D.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考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元朝行省制度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史实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南理工大学《数值优化算法》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数据挖掘》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模式识别》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材料综合实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华南理工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学体育活动推广方案
- 教务处工作总结:课程改革的成效分析
- 出生缺陷监测与早期干预方案
- 5.32.4园路、广场硬质铺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 相逢在花季――青春期心理健康
- 市场监管局执法文书可编辑版现场检查笔录
- 布草洗涤程序
- 最新小学四年级部编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考点梳理(含答案)
- IPC4552中文.doc
- 和泉PLC编程软件
- 中学30+15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 《Flash CC动画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最全最新
- 高喷防渗技术交底
- 大班语言《风在哪里》ppt课件[共1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