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_第1页
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_第2页
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_第3页
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_第4页
高二地理同步讲义(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001目标任务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1.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不同区域的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差异。2.结合实例,综合分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形成及过程。3.通过野外观察,识别常见的三大类岩石及主要地貌景观。002预习导学1.台湾海峡的变迁台湾自古与祖国大陆连成一片,目前分隔着大陆与台湾的台湾海峡的形成,经过了无数次的海陆变迁。早在远古时代,台湾海峡曾经是大陆东缘的一条海槽。大约在据今4000万年左右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开始了一次新的大规模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受这次造山运动影响,台湾海峡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都处在一个极不稳定的阶段,与大陆相隔的海槽时有时无,台湾岛与大陆时断时连。据今15000年前,由于大理冰期的影响,海面下降,海峡又一次变成陆地,并持续了近5000年。5000年前,这里的山巅沟壑间森林密布、许多原本生活于大陆的普通象、犀牛、大角鹿等哺乳类动物纷纷来此“谋生”,进而又迁移到台湾。据今10000年前,世界气候再次变暖,海洋水面因冰川消融上升了100多米,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陆地再次被海水吞没,昔日的沟壑平原变成了鱼游虾息的大海,而往日的山峰则化作点缀于海峡间的岛屿。2.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不是一回事,风化一般发生在原地(说某物体发生风化,那它几乎没有发生移动),而侵蚀一般是通过水、冰、雪、风、波浪和重力等介质最终会导致原物体位置变动。风化过程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物理风化涉及通过热、水、冰或其他物质的机械作用使岩石和土壤分解。化学风化涉及水、大气气体和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与岩石和土壤的化学反应。水是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主要因素,尽管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以及生物有机体的活动也很重要。由生物作用引起的化学风化也称为生物风化。岩石分解后留下的物质与有机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土壤。地球的许多地貌和景观是风化作用与侵蚀和再沉积相结合的结果。风化作用是岩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较老岩石的风化产物形成的沉积岩覆盖了地球66%的大陆和大部分海底。物理风化,也称为机械风化或分解,是一类在没有化学变化的情况下导致岩石分解的过程。它通常不如化学风化重要,但在亚北极或高山环境中可能很重要。此外,化学风化和物理风化经常齐头并进。例如,由于物理风化而扩展的裂缝会增加暴露于化学作用的表面积,从而放大分解速度。霜冻风化是最主要的物理风化形式。其次是植物根部的楔入,植物根部有时会进入岩石的裂缝并将它们撬开。蠕虫或其他动物的洞穴也可能有助于分解岩石,地衣也可以。化学风化将岩石中的原始矿物组转变为与地表条件更接近平衡的新矿物组。然而,很少达到真正的平衡,因为风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风化反应产生的溶质积累到平衡水平之前,浸出会带走它们。在热带环境中尤其如此。水是化学风化的主要媒介,通过统称为水解的反应将许多原生矿物转化为粘土矿物或水合氧化物。氧气也很重要,它可以氧化许多矿物质,就像二氧化碳一样,它的风化反应被描述为碳酸化。山体隆起过程对新岩层暴露于大气和水分具有重要作用,使重要的化学风化作用发生;Ca2+和其他离子显着释放到地表水中。3.挪威峡湾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有峡湾,而挪威的峡湾却独树一帜、令人敬畏!这里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遗址,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未受破坏的旅游目的地”和“自然的七大奇迹”。当人们说起峡谷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北美的标志性山谷,那是由数百万年的河流侵蚀形成的。然而,挪威的峡湾却是由另一种更戏剧性的力量

-

冰川所形成的。早在260

万年前,挪威整个海岸线曾覆盖着大量冰川。数千年来,冰块不断磨削地面,

和融化的水一起形成长长的山谷。后来,海水灌入,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知晓的壮观峡湾。地球如今远没有过去那么寒冷结冰。纵观历史,冰川在两极曾延伸得比今天更远,甚至有一段时间极地冰一直延伸到赤道。那时候,地球的平均温度只有-58度左右。随后,火山的碳排放慢慢温暖了地球大气层,导致了冰川融化并退回到如今仍然寒冷的两极。当它们移动时,会带起沿途的碎片和岩石,慢慢带走。在这个过程中,就在陆地的表面雕刻了深U形的山谷——这就是峡湾形成的伊始。当这些冰川融化时,海水淹没了留下的山谷底部,峡湾往往在内陆最深处。知识点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2.分类:迅速激烈的内力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内力作用。3.表现形式及影响表现形式概念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是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都是地壳运动的反映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岩浆活动是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是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知识点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因素作用风化作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使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3.作用特点(1)不同地区主要外力及其作用的方式、强度等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地表形态。(2)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特别提醒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知识点三岩石圈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岩浆岩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作用而成变质岩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2.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A岩浆、B喷出型岩浆岩、C沉积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循环环节: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重熔再生、d冷却凝固。特别提醒三大类岩石彼此之间不能直接相互转化。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1.自主判断(1)内力作用只在地下发生,对地球表面影响不大。 ()(2)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不能同时发生,有先有后。 ()(3)风化作用就是风力起主导作用。 ()(4)三大类岩石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搬运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1.(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塑造地球表面基本形态。(2)×内外力作用往往相伴而生,有时以内力作用为主,有时以外力作用为主。(3)×风化作用是外力作用的一种形式,大气、流水、温度、生物等都能引起风化。(4)×三大类岩石中,岩浆岩、变质岩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2.B[气候干旱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作用,以侵蚀、搬运、沉积为主。]003核心整合核心0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核心整合】(1)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概念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运动方向水平挤压水平张裂地壳抬升、地壳下沉对地表的影响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形成裂谷或海洋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运动形态举例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等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相互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区域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2)岩浆活动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人岩石圈或喷出地表,这过程叫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小试牛刀】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州杜拉萨盆地两侧有断层分布,盆地中部因石膏(CaSO,)分布而形成白色沙丘。这里的钙早期存在于海洋中,后来形成石膏并以晶体的形式沉淀下来。海水中的钙变为盆地中石膏的过程中,杜拉萨盆地地质环境演变经历了(

)A.地壳持续抬升 B.断裂拉伸下陷C.先抬升后下沉 D.先下沉后抬升【答案】C【详解】海水中的钙变为盆地中石膏的过程中,首先经历由海变陆的上升过程,后来含钙的海水汇聚,说明杜拉萨盆地受两侧断层影响,中部下沉形成盆地地形,含盐湖水蒸发后形成石膏晶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核心02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核心整合】1.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地表形态干旱地区流水侵蚀侵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溶蚀形成溶洞及钟乳石、石笋、石柱等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滨海地带2.搬运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风力搬运“飞沙走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海滨区作用强烈流水搬运“泥沙俱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作用明显冰川搬运物质迁移冰川活动地区海浪搬运物质迁移滨海地带3.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地区冰川堆积堆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堆积物颗粒大的先堆积,颗粒小的后堆积,具有分选性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风力堆积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黄土堆积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小试牛刀】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图中的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的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中的景观,是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图示“非木之林”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地貌 B.乙——风沙堆积地貌C.丙——冰川堆积地貌 D.丁——流水堆积地貌【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甲地貌为风蚀戈壁,裸岩,是由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A正确;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该区域的风沙活动是比较强烈的,乙地为“雅丹”地貌,其呈垄、槽相间分布,为风力侵蚀地貌,B错误;读图可知丙地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为冰川侵蚀地貌,C错误;读图可知丁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为石林地貌即喀斯特地貌,该地貌为流水溶蚀地貌,D错误。故选A。核心03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应用【核心整合】形成过程突出特点常见岩石用处举例岩浆岩喷出岩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有流纹或气孔构造玄武岩、流纹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侵入岩岩浆在地下巨大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崩解成碎屑物质,再经风力、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压实固结作用而成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作用下,成分、结构等发生改变而成具有片理构造或表面具有条带状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原料【小试牛刀】岩石是岩石圈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完成下面小题。(1)镜泊湖和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这些湖泊附近分布有大量的(

)A.石灰岩 B.片麻岩 C.玄武岩 D.石英岩(2)花岗岩、页岩和大理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3)小顾同学在湖南张家界旅行中发现了一些古生物化石,能够保存该化石的岩石可能是(

)A.玄武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花岗岩【答案】(1)C(2)D(3)B【解析】(1)题意表明,镜泊湖和五大连池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熔岩流冷却会形成大量的玄武岩,因此镜泊湖和五大连池附近分布有大量的玄武岩,C符合题意;没有信息表明镜泊湖和五大连池附近分布着大量的石灰岩、片麻岩和玄武岩,排除ABD。故选C。(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冷却形成的岩浆岩,页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大理岩是石灰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3)古生物化石一般保存在沉积岩中,四个选项中,只有石灰岩属于沉积岩,B符合题意。玄武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004重难拓展一、几种外力作用规律的判断(1)沉积规律陆地上的沉积作用可分为风、流水、冰川和湖沼等沉积类型。其中风力沉积和流水沉积是在碎屑颗粒物的重力大于风或水流的搬运力时发生的,一般是颗粒大的、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密度小的后沉积,使沉积物按照砾—砂—粉砂—黏土的顺序形成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冰川的机械沉积多因冰体融化而发生,冰碛物大多没有分选,大小颗粒混杂。如下图:(2)沙丘坡面形态与风力的关系沙丘迎风坡凸而缓,背风坡凹而陡,多呈新月形。(3)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①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A。②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作用为主,如图中B。③河流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如图中C。〔典例〕下图是甘肃省鸣沙山地区的新月形沙丘示意图。下列有关该沙丘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处盛行东风 B.此处盛行西风 C.②③为迎风坡 D.③④位于背风坡【答案】B【详解】图为新月形沙丘,两侧尖端指向风吹去的方向,故此处盛行西风,A错,B对;坡度较缓的③④为迎风坡,坡度较陡的②③为背风坡,C、D错。故选B。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判读此图,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1.岩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物质来源。来自上地幔软流层的岩浆是“岩石之本”,是岩石圈物质循环中各类岩石的起点和归宿点,因此找准岩浆是判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2.把握三类岩石之间的转化关系。各类岩石都可以形成沉积岩和变质岩,但都不能直接形成岩浆岩,三类岩石都可以直接形成岩浆。3.读准图中箭头的指向。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1)岩浆:三进一出。(2)岩浆岩:一进三出。(3)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4.把握图中每个箭头代表的地质含义,判断出箭头含义。(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典例〕石板房(图1)是布依族的传统民居,是当地人将传统生态观融入地方民居的杰作,多见于布依族聚居的黔中西部。当地盛产的某种石材层理分明,易剥离成片状,用作房屋的墙面和瓦片。图2示意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材料判断,当地盛产的某种石材对应的岩石是(

)A.甲 B.乙 C.丙 D.丁(2)推测该岩石的形成过程(

)A.岩浆侵入—断裂下陷—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C.外力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D.外力沉积—变质作用—风化侵蚀【答案】(1)B(2)C【解析】(1)从文本材料中可知,当地盛产的某种石材层理分明,可推断该岩石为沉积岩。从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可知,喷出岩处为地表面,甲为沉积物,乙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丁为侵入岩,戊为岩浆。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根据所学知识,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松散物质沉积后形成沉积岩,地壳相对上升,岩层出露,接受风化侵蚀。C正确,ABD错误;故选C。005知识总结006强化训练考点01内力作用1.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能 B.潮汐能 C.重力能 D.地球内部热能【答案】D【详解】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于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青藏高原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前曾是海洋。导致青藏高原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的作用是(

)A.内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外力作用【答案】A【详解】青藏高原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前曾是海洋,后经地壳运动隆起上升,海拔升高,导致青藏高原变成了“世界屋脊”,而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A符合题意;导致青藏高原由海洋变成“世界屋脊”,与流水作用、风力堆积作用和外力作用无关,排除BCD。故选A。3.下列地质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变质作用④沉积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详解】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所产生的热能,称为内力作用,①②③正确;沉积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重力能等,称为外力作用,④错误。故选A。考点02外力作用4.科尔卡大峡谷位于秘鲁南部,横穿安第斯山,全长90千米,最深处达4160米。峡谷看起来像是安第斯山被一把大刀斩断了的裂缝。下图为科尔卡峡谷景观。塑造科尔卡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火山喷发、冰川刨蚀作用 B.风化作用、风力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流水下蚀作用 D.风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答案】C【详解】根据大峡谷山高谷深的地貌特点推测,因地壳的不断抬升,河流的下蚀作用较强,加上常年的风化作用,形成大峡谷地貌,C正确,ABD错误,该题选C。下图为不同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风力堆积,海浪侵蚀,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海浪堆积,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海浪堆积,流水侵蚀,冰川侵蚀6.下列关于图示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貌区盛行风向为东北风 B.②地貌景观含有海蚀柱、海蚀拱桥C.③地貌景观主要是石笋、石柱 D.①③景观都发育于寒冷干旱地区【答案】5.A6.B【解析】5.读图可知,图中①是(新月形)沙丘地貌,是风力沉积(堆积)地貌;②是海蚀崖地貌,是海浪侵蚀地貌;③是石林地貌,是喀斯特(岩溶)地貌,是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月形沙丘缓坡是迎风坡,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①地貌区盛行风向为偏西风,A错误;②是海岸侵蚀地貌,地貌景观中含有海蚀柱、海蚀拱桥、海蚀崖等,B正确;③地貌景观是地表喀斯特地貌中的石林地貌,而石笋、石柱是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流水沉积地貌,C错误;①沙丘地貌景观分布于气候干旱地区,③景观喀斯特地貌发育于温暖湿润地区,D错误。故选B。下图为我国武陵源风景区局部峰林地貌景观,该地貌由砂岩长期受到外力作用发育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A.海浪侵蚀 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8.该地貌在我国多见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答案】7.C8.B【解析】7.联系所学中国区域地理知识可知,武陵源风景区位于我国湖南省西北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应以流水作用为主;峰林地势起伏较大,可知受侵蚀作用形成,C正确;当地不在海边,不受海浪侵蚀作用影响,A错误;当地气候湿润,风力侵蚀作用弱,B错误;流水沉积形成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等地貌,砂岩峰林不属于流水沉积地貌,D错误。故选C。8.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应位于气候湿润地区,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地貌,B正确;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流水侵蚀地貌不如南方地区典型,A错误;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多冰川地貌和冻融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少,C错误;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风力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少,D错误。故选B。考点0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海森楚鲁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其方圆20余平方千米的区域内随处可见形态各异的花岗岩“怪石”,大的有几十立方米,小的仅有拳头大小。这些怪石造型多样、栩栩如生,被称为海森楚鲁怪石林。图为海森楚鲁怪石林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海森楚鲁怪石林中的岩石(

)A.由变质作用形成B.可能存在化石 C.有明显层理结构 D.质地坚硬结实10.形成该石林的地质过程可能为(

)A.岩浆喷出—地壳下降—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地壳抬升C.流水沉积—地壳下降—风力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力侵蚀【答案】9.D10.D【解析】9.由材料可知,组成海森楚鲁怪石林的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是侵入岩,由岩浆活动中的岩浆侵入形成,A错误;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侵入岩(岩浆岩)中没有化石,B错误;有明显层理结构的是沉积岩,侵入岩(岩浆岩)没有层理结构,C错误;花岗岩质地坚硬,D正确。故选D。10.由材料可知,组成海森楚鲁怪石林的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是侵入岩,侵入岩主要形成于地下深处,目前石林出露地表,故在形成侵入岩后,经历了地壳抬升过程;由材料“形态各异”可知出露地表后的花岗岩经历了外力侵蚀,结合内蒙古阿拉善盟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可知,该外力侵蚀是风力侵蚀;综合上述分析,形成该石林的地质过程可能为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力侵蚀,D正确,ABC错误,故选D。土耳其高原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图左),“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蘑菇石”底部岩石类型属于图右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12.“蘑菇石”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A.地壳抬升——火山喷发——沉积 B.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C.火山喷发——沉积——地壳抬升 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答案】11.A12.B【解析】11.蘑菇石底部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为沉积岩。甲由沉积物堆积形成,为沉积岩,A正确。根据图中岩浆信息可知,乙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丙为变质岩,排除BCD。故选A。12.蘑菇石底部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为沉积岩;顶部颜色呈灰黑色,含有气孔,为喷出型岩浆岩。所以先有沉积形成底部沉积岩,之后火山喷发在沉积岩上部形成喷出型岩浆岩,岩浆岩和沉积岩抗外力风化侵蚀能力不同,下部沉积岩易被外力风化侵蚀,上部岩浆岩质地相对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帽子”,且对下部沉积岩起保护作用,所以形成过程是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B正确。先有沉积,后有火山喷发,AC错误。D选项中无沉积岩的形成过程,D错误。故选B。“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该景点已于2017年3月8日坍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蓝窗”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海水沉积 B.风力侵蚀 C.海水侵蚀 D.风力沉积2.下列地貌与“蓝窗”的形成属于同一地质作用的是(

)A.沙滩 B.海蚀崖 C.风蚀柱 D.石钟乳【答案】1.C2.B【解析】1.材料信息表明,“蓝窗”是地中海中马耳他戈佐岛一个海边悬崖(海蚀崖)尽头的景点,海水侵蚀海岸的最主要作用力是海浪,海浪通过不断撞击岸边的岩石,加大岩石裂缝,最终使岩石破碎。故推断“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水侵蚀起主导作用,C正确;海蚀拱桥主要表现为侵蚀作用,与海水沉积、风力沉积无关,AD错误;风力侵蚀不是主要塑造力,B错误。故选C。2.根据上一题的分析可知,“蓝窗”景观主要是海水侵蚀的结果。沙滩是海水沉积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A错误;海蚀崖是海水侵蚀形成的典型地貌,与“蓝窗”景观成因相同,B正确;风蚀柱是风力侵蚀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C错误;石钟乳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不是海水侵蚀的结果,D错误。故选B。下图示意我国四种典型地貌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地貌景观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泛分布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4.图中地貌景观(

)A.①地貌主要由岩浆喷发而成 B.②地貌集中分布在干旱地区C.③地貌主要由流水沉积而成 D.④地貌为海水侵蚀作用形成5.图示②地貌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变质作用→地壳隆起→风力侵蚀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C.岩浆冷却→地壳下沉→风化作用 D.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流水沉积【答案】3.C4.D5.B【解析】3.读图可知,①为风蚀蘑菇,②为喀斯特地貌,③为新月形沙丘,④为海蚀柱,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西北地区,地貌形成以风力作用为主,①为风力侵蚀地貌,③为风力堆积地貌,①③正确;故选C。4.①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而成,A错误;②地貌集中分布在我国西南,位于湿润地区,B错误;③地貌主要由风力沉积而成,C错误;④地貌为海水侵蚀作用形成,D正确;故选D。5.②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经过长时间的海洋沉积作用,形成比较厚的石灰岩层,地壳在水平挤压力的作用下,发生隆起,石灰岩受抬升作用,出露地表,受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女王头”位于我国台湾省野柳地质公园,野柳为大屯山余脉伸出海中的岬角。由于其颈部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外型宛如一个凝视远方的女王,故得“女王头”的美名。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6.“女王头”(

)A.属于风蚀蘑菇地貌 B.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C.形成与海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密切相关 D.形成与岩性无关7.随时间的推移,“女王头”(

)A.头部大小不变 B.颈部越变越细C.岩石越来越硬 D.不受强风影响【答案】6.C7.B【解析】6.岩石受海浪差异性侵蚀,顶部岩层致密,侵蚀弱,下层岩石受到的侵蚀强,形成上粗下细的岩石。岩层出露海面后继续受风化、侵蚀作用影响,颈部不断变细,形成“女王头”,C正确,AD错误。野柳地质公园位于台湾北部,受东北季风影响,B错误。故选C。7.“女王头”出露海面,受风化作用影响,头部和颈部会逐渐变小、变细。但由于头部岩石致密,变化较缓,颈部岩石会变细的快一些,A错误、B正确;岩性变化小,C错误;若受到强风影响,可能导致其颈部折断,D错误。故选B。图甲为“福建省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乙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壳运动 B.④-固结成岩 C.⑤-重熔再生 D.⑥-变质作用9.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堆积C.岩浆喷出-冷却凝固-风化侵蚀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答案】8.B9.D【解析】8.结合所学知识,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①为岩浆侵入,②为岩浆喷出,③为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④为固结成岩,⑤为变质作用,⑥为重熔再生,因此B正确,排除ACD。故选B。9.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地貌类型为花岗岩景观示意图,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因此该地貌形成过程为: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花岗岩受地壳抬升,裸露出地表,不断遭受风化侵蚀,形成现如今看到的地貌景观,D正确,排除ABC。故选D。2021年12月12日早上,大连瓦房店大排石景区著名的“桌子腿”景观崩塌。下图为“桌子腿景观崩塌前后照片和地壳物质循环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桌子腿”景观形成的主体岩石对应于上图的(

)A.甲 B.乙 C.丙 D.丁11.导致“桌子腿”景观的形成及崩塌原因最可能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侵蚀、暴雨侵塌B.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固结成岩-风力侵蚀、地震震塌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海浪冲塌D.变质作用-外力侵蚀-地壳下沉-冰川侵蚀、海浪冲塌【答案】10.A11.C【解析】10.读图可知,“桌子腿”有明显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右图中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故“桌子腿”景观形成的主体岩石对应于上图的甲,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读图可知,“桌子腿”属于沉积岩,故先有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后经地壳抬升,海水侵蚀,形成“桌子腿”景观,最后被海浪冲塌,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埃及某地分布有世界著名的白沙漠,白沙漠由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经地质作用而成这些白垩由细粒的方解石和8000万年前白垩纪的生物遗骸经过某些作用而成,白沙漠中有些地方会有突兀而现的白垩岩石,它们形态各异,巍巍而立,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巨大的蘑菇群,完成下面小题。

12.白垩纪时期,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温暖浅海,生物众多 B.温暖湿润,林草茂盛C.气候寒冷,物种灭绝 D.炎热干燥,风沙频繁13.突兀白垩岩石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抬升→固结→侵蚀 B.侵蚀→抬升→固结→沉积C.沉积→固结→抬升→侵蚀 D.抬升→侵蚀→沉积→固结【答案】12.A13.C【解析】12.根据材料“白沙漠由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经地质作用”可知,岩石为石灰岩,石灰岩是典型的海相沉积物,表明当时该地自然地理环境是属于温暖的浅海环境,环境适宜,生物众多,A正确,CD错。当时为温暖的浅海环境,多为浅海生物,森林并不一定茂盛,B错。故选A。13.结合前面分析可知,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最开始接受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石灰岩,并深藏于地下。之后受内力作用,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地表,接受外力风化侵蚀,形成该地貌。所以形成过程是沉积→固结→抬升→侵蚀,C正确。故选C。14.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研学旅行,下图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和拍摄的照片,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他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3)学生丙说道:“我这次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了。”据此,你认为他绘制的应是、图,它们的名称分别是、.(4)在E图中画出当地盛行风向。(5)F图的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云贵高原由于有充足的和广布,因此该地貌分布广泛。【答案】(1)B(2)C冰川侵蚀(3)AE风蚀蘑菇沙丘(4)方向向左

(5)降水(水、地下水)石灰岩或者可溶性岩石【详解】(1)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是风蚀蘑菇,B是海蚀柱与海蚀崖,C是角峰、U形谷、刃脊等冰川地貌,D是河口三角洲,E是新月形沙丘;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海南三亚是沿海城市,多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