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心得教学设计心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涉及第三单元《认识时间》的第5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时分关系,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并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时间。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小时、分钟,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包括时和分的大小写;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时间,如1时30分、3时15分等。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读写和认识,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小时、分钟,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难点: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时间。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电子钟、挂图、时间卡片等。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时间卡片、小闹钟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学生关注小时和分钟的变化。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5.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小时分钟关系>>表示方法数字数字七、作业设计(1)7时30分(2)3时15分(3)9时答案:(1)7:30(2)3:15(3)9:002.认识时间:8时、30分、10时、45分、12时、55分答案:小时:8时、10时、12时分钟:30分、45分、55分读法:8时30分、10时45分、12时55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小时、分钟的认识和读写,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小时与分钟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时间,培养良好作息习惯;开展时间主题的活动,如制作时间表格、设计时间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知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新版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主要涉及第三单元《认识时间》的第5课时。本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时分关系,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并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时间。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小时、分钟,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包括时和分的大小写;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时间,如1时30分、3时15分等。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时、分钟的读写和认识,理解小时与分钟之间的关系。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小时、分钟,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难点: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时间。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电子钟、挂图、时间卡片等。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时间卡片、小闹钟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引导学生关注小时和分钟的变化。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学会用数字表示时间。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5.巩固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小时分钟关系>>表示方法数字数字七、作业设计(1)7时30分(2)3时15分(3)9时答案:(1)7:30(2)3:15(3)9:002.认识时间:8时、30分、10时、45分、12时、55分答案:小时:8时、10时、12时分钟:30分、45分、55分读法:8时30分、10时45分、12时55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小时、分钟的认识和读写,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小时与分钟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时间,培养良好作息习惯;开展时间主题的活动,如制作时间表格、设计时间表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知识。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1.语言语调:在讲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时,要保持语调的生动和有趣,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记忆。例如,可以将小时比喻为“大个子”,分钟比喻为“小个子”,通过比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小时与分钟的关系。2.时间分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和操作。例如,在自主学习环节,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教室里的钟表,并记录下小时和分钟的变化。3.课堂提问:在课堂提问环节,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例如,可以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小时和分钟之间的关系吗?”、“你们能用数字表示时间吗?”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4.情景导入:在引入新课时,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进行导入。例如,可以提到:“大家每天都要上学,你们知道上学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教案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小时、分钟的认识和读写。在课堂实践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写时间。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业油烟净化装备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铵化合物试剂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中药材物流配送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热敏纸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锅炉水处理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防锈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科技发展对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
- 数码冲印服务合同范本
- 现代商业环境下的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
- 医用红外热成像仪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光伏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共25页)
- 2021新《安全生产法》全面解读课件(PPT 84页)
- 企业、事业专职消防队训练内容及操作规程
- T∕CCCMHPIE 1.2-2016 植物提取物 槟榔多糖多酚
- 局域网规划设计_毕业论文
- 胫骨平台骨折(课堂PPT)
- 欧洲文化入门王精品PPT课件
- 中考复习复分解反应类型方程式书写训练题(无答案)
- 病理学课程标准
- ASTM-D471橡胶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液体影响(中文版)(共24页)
- 财务经理的绩效考核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