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20世纪50年代,一首歌曲《老司机》唱遍城乡:“五十岁的老司机,我笑脸扬,拉起了手风琴,我们唠唠家常,想当年我十八岁学会了开汽车呀,摆弄那外国车呀,我是个老内行啊,可就是呀没见过呀,中国车呀,啥模样啊,盼星星盼月亮,盼的那国产汽车真的出了厂,哟嚯嚯……”这首饱含激情的歌曲()A.体现出“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 B.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顺利开展C.激发人民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情 D.反映工人阶级在建设中的关键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想当年我十八就学会了开汽车,摆弄那外国车我是个老内行,可就是没见过中国车啥模样,盼星星盼月亮,盼的那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哟嗬嗬……”,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国产汽车真就出了厂”指的是1956年长春一汽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试制成功,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没有体现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排除A项;歌曲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但"推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顺利开展”夸大了歌曲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工人阶级的关键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周边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特别是同周边经济体的经贸联系日益深厚,中国周边经济体对中国依赖度加深,域外大国(主要是美国)对该地区的操纵程度逐步削弱。据此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A.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B.推动了国际经济新秩序形成C.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 D.在地缘战略中的主动性增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以来(中国)。根据材料“中国逐渐成为周边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特别是同周边经济体的经贸联系日益深厚,中国周边经济体对中国依赖度加深,域外大国(主要是美国)对该地区的操纵程度逐步削弱”可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贸易不断扩大,特别是和周边经济体经贸联系日益深厚,周边经济体对中国依赖度加深,削弱了美国在该地区的操纵程度,加强了中国在地缘战略中的主动性,D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说明削弱了美国在亚太的操纵程度,加强了中国在地缘战略中的主动性,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A项;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形成,排除B项;C项说法尽管符合史实,但和题干材料主旨不一致,排除C项。故选D项。3.《十二铜表法》规定:“禁止在城市内焚烧尸体和埋葬尸体。即使在城外火化尸体,也必须距建筑至少60步远。”“当一条公共道路被泛滥的河水或其他灾害毁坏时,离该道路最近的土地所有权人有义务提供通行的道路。”这表明罗马法()A.践行自然法的精神 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对个人权利的轻视 D.注重规范公共道德〖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根据材料“即使在城外火化尸体,也必须距建筑至少60步远”“当一条公共道路…毁坏时,离该道路最近的土地所有权人有义务提供通行的道路”可知,罗马法律内容注重公共卫生以及公共道路,体现了罗马法对公共利益的重视和对公共道德的规范,D项正确;材料信息并未体现对自然法精神的践行,排除A项;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对公共利益的重视,并非维护私有财产,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轻视个人权利,排除C项。故选D项。4.有学者研究发现,17世纪英国革命时期,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即双方队伍中都有贵族,有乡绅,也有富商和小商人,还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又有佃农,甚至各社会集团在两个阵营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这一发现有助于()A.整体认识英国革命和政体建设 B.说明商人的政治要求最激进C.颠覆史学界对英国革命的认识 D.论证经济基础决定政治诉求〖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王党和议会两个阵营在社会结构方面没有太大区别”、“甚至各社会集团在两个阵营中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可知材料认为革命期间封建王党和议会成员结构相当,这一发现有助于整体认识英国革命和政体建设,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商人的政治要求最激进”,而且“最激进”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英国革命和政体建设,材料中学者的观点冲击了英国革命的传统说法,不能得出“颠覆”,排除C项;据材料“双方队伍中都有贵族,有乡绅,也有富商和小商人,还有小土地所有者和手工工匠,又有佃农”,这些阶层的经济生活不一样,但在两个政治立场对立的阵营里都有,由此不能证明“经济基础决定政治诉求”,排除D项。故选A项。5.19世纪末,德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妇女运动,妇女为争取自身权益进行了大规模的抗争;但在20世纪初期,德国的妇女运动退守到非常传统的层面,女权主义者更多地在强调妇女应对家庭、国家负有责任。这一转变源于当时()A.经济发展消解妇女政治诉求 B.民主改革提升妇女地位C.国际局势紧张推动矛盾转移 D.民族主义情绪有所缓解〖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欧洲局势紧张,列强间矛盾激化,而德国国内的妇女运动容易削弱本国实力,因此20世纪妇女运动退到了很传统的层面,C项正确;据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伴随着经济发展,德国妇女的政治诉求会增多,这一时期德国的经济发展并不会消解妇女政治诉求,排除A项;据材料无法推知德国民主改革提升妇女的地位,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民族主义情绪显著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6.2021年5月18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非洲经济体融资峰会致辞并表示,中方全面落实工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的原则,帮助缓解非洲国家债务负担。这反映出中国()A.构建均衡发展大国关系框架 B.具有合作共赢的大国担当C.对区域集团倡议的积极响应 D.在全球治理中起主导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题意可知,中国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帮助缓解非洲国家债务负担,由此可看出中国具有合作共赢的大国担当,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大国关系框架的均衡发展,排除A项;中非关系并非区域集团关系,排除C项;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没有起到主导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7.就宗法制的社会功能《礼记》曰:“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自义率祖,顺而下之至于祢。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这表明宗法制()A.孕育了家国一体的情怀 B.摆脱了神权政治的影响C.确立了国人的伦理观念 D.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是故,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可知,宗法制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通过规范宗族关系,来约束成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约束力,D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家国一体的情怀,排除A项;“摆脱了”,表述夸大,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宗法制的强制约束力,并不是国人的伦理观念状况,排除C项。故选D项。8.下表为汉高祖到武帝初期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僚中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由此可知,在此期间()高祖时期吕后、惠帝时期文帝时期景帝时期武帝初期三公九卿10090624627王国相10086291817郡太守88604006A.军功制被察举制取代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郡国并行制走向废止 D.社会阶层流动性降低〖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汉高祖至文帝时期三公九卿之职大多由功臣把持,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占绝对优势,这说明君主权力受到功臣的威胁;而功臣在王国相、郡太守比重大,说明中央集权受到了一定威胁。自文帝后,功臣占比迅速下降,说明君主权力、中央集权都得到了加强,B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选官制度的变化,况且汉代实行察举制取代军功制,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关于地方郡国并行制的内容,且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并没有废除王国,排除C项;表中数据反映了功臣的比重持续下降,结合所学汉代选官制度的知识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不重出身重德行,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排除D项。故选B项。9.北宋时期,寒食后第三日谓之“清明”,此日各处集市都有卖稠饧、麦糕、乳酪之类的小食。八月十五谓之“中秋”,中秋节盛卖新酒,酒楼前多挂“醉仙”锦旗以招引顾客。此时螯蟹、石榴、榅勃、孛萄为应季食品,集市上随处可见。这折射出宋代()A.贸易流通的形式多样化 B.政府放松商业的管控C.农村集贸市场日益兴盛 D.商人的市场意识突出〖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宋时期,在“清明”“中秋”之时,会出现“各处集市都有卖稠钖、麦糕、乳酪之类的小食”以及“酒楼前多挂‘醉仙’锦旗以招引顾客”,这折射出宋代商人的市场意识突出,D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集市贸易,形式多样化从材料看不出来,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间节日之时的各种商业活动,体现不出政府政策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集市在传统节日推出的应景商品和应季食品,并没有明确是农村集贸市场,排除C项。故选D项。10.历史学者许纪霖认为,清朝成功地将原本难以和平共存的农耕民族与草原民族整合进同一个帝国秩序之中,中央政权的权力范围第一次有效地深入到北方的森林、草原和西部的高原、盆地,形成前所未有的大一统天下。这主要归功于清廷()A.“康乾盛世”辐射影响 B.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C.因俗而治、双轨并行 D.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清朝。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清朝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及版图的基本确定,应归因于统治者的文治武功及采取因地制宜、分族分地的灵活分类施策,但这种分类施策,并非辽代那样的因俗而治、双轨并行,D项正确;“康乾盛世”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期,但并不能解释材料现象,排除A项;君主专制强化而不是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与影响力,排除B项;辽代是双轨并行的制度,保留传统的猛安谋克制,借用了中原王朝的治理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11.如图出自英国人伯纳德于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其被收纳进中国近代史学者张海鹏编著的《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并配以文字: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该图片()A.为侵略者记载史料价值较低 B.作者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C.直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原貌 D.有助于厘清历史事件的性质〖答案〗D〖解析〗本题多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图片出自英国人伯纳德于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其被收纳进中国近代史学者张海鹏编著的《简明中国近代史图集》,并配以文字: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这表明历史解释具有主体性,而同一幅历史图片在不同的史料集中呈现不同的历史解释,图片本身和历史解释都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历史事件的性质,D项正确;史料的价值在于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价值,不能因为其为侵略者记载,便称其史料价值较低,排除A项;该图片的作者在题中属于未知信息,但是结合“1845年”“伦敦”“亲历”可以推测图片作者为英国人(至少是殖民者),不能推测出作者意在抨击西方殖民侵略,排除B项;该图片可以呈现历史发展的部分史实,但不能直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原貌,排除C项。故选D项。12.五四运动前,李大钊把“再造中华”的期望虽落到民众身上,但仍认为“拯教国群,是在君子。”1919年后,他认识到,现在“劳力者阶级需要联合起来,成为横的组织”塑造“劳工神圣”的新伦理,“以反抗劳心者阶级”。李大钊的思想转变()A.形成了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 B.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阶段C.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 D.为探索国家出路提供了新方案〖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之前李大钊没有完全认识到民众的作用,但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充分认识到了无产阶级的作用,这种思想的转变为探索国家出路提供了新的方案,即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走无产阶级革命的道路,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尚未形成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排除A项;成立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排除C项。故选D项。13.在南朝刘宋政权建立的过程中,江东大族中涌现出一批军功家族,寒门出身的将帅也出现不少,此类情况成为南朝政坛上的显著现象。尽管当时世家大族犹恃其门第轻侮军人,但后者凭军功所获的地位已可与之并驾齐驱了。据此可知,南朝时期()A.社会阶层流动空间受限 B.政治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异C.九品中正制的功能加强 D.门阀士族社会影响力巨大〖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朝时期(中国)。材料表明南朝时期,门阀士族虽然享有显赫地位,但寒门力量也在崛起,门阀士族很难垄断权力,B项正确;根据“尽管当时世家大族犹恃其门第轻侮军人,但后者凭军功所获的地位已可与之并驾齐驱了”说明门阀士族社会影响力受到制约,社会阶层流动具有一定的空间,排除AD项;门阀士族社会影响力受到制约,会使得九品中正制的功能弱化,排除C项。故选B项。14.读下表,与北宋相比,南宋货币贬值与货币发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据此可知,南宋时期()时代年均名义货币余额(万贯铜钱)指数米价(贯铜钱/石)指数北宋前期(979~1022)145.1881000.321100北宋中期(1023~1100)350.2492412.203686北宋后期(1101~1127)992.406684108993395南宋初期(1128~1142)1338.3492245.66514223南宋中期(1143~1205)6376.638439210.6543319南宋后期(1296~1233)23431.171613929.5659210A.经济政策调整频繁 B.商品市场较为繁荣C.租佃关系发展充分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的中国。表格数据给出了北宋和南宋经济中名义货币余额的增长与货币贬值速度的比较。如果不考虑战乱频繁的南宋前期(1128—1142年),相对于北宋前期(979—1022年),南宋中期(1143—1205年“北伐”前)和南宋后期(1206—1233年)名义货币余额分别增长44倍和161倍,而相应的货币贬值速度(米价的上涨速度)分别为33倍和92倍,显然,南宋时期货币并没有随着货币的增发同步贬值,货币贬值速度落后于货币发行的速度,由于南宋时期商品经济较为繁荣,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快,这使得活跃的商品经济消化掉了大量的增发货币,从而使通胀的程度不是那么高,货币贬值的速度也不是那么快,B项正确;南宋时期仍然奉行重农抑商和不抑兼并的政策,并没有频繁调整经济政策,排除A项;租佃关系的发展只是影响百姓的生存和从业情况,与货币贬值速度关系不大,排除C项;经济重心完全南移影响的是南北经济地位,而不是直接影响货币发行和流通,排除D项。故选B项。15.秦汉时期,政府实施户籍文书县乡典藏制,州郡及中央的户籍信息仅限于按类编制的统计性数字。南北朝时期,县以上各级政府收藏户籍渐成定制;此外,中央收藏的户籍要求注明家庭成员的年龄、关系、官爵、服役状况、健康、身份(僧俗)等。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书写材料的发展 B.户籍制度的完善 C.社会控制的强化 D.行政效率的提高〖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的户籍多保存于基层,而南北朝时期中央至地方州、郡都保存了详细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户籍书写于竹简之上,数量庞大,运输不便,故多保存于基层政府,而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纸张逐渐普及,为户籍记录提供了轻便的书写材料,减小了户籍材料运输的难度,故从中央至地方均要求详细户籍资料,A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户籍制度趋向完善,材料反映的是书写材料的发展,排除B项;秦汉时期是大一统时期,社会控制力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在社会大分裂时期,社会控制力弱,因此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并非一直是社会控制强化,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行政效率,材料主要涉及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户籍保存等方面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A项。16.清代乾隆年间,在广东的制糖业中,商人往往预先向庶农发放糖本,冬天则收取糖利;在江西赣州苎麻产区,福建商人于春天发放芝钱,到夏季收获时将芒麻运走;在盛产棉布的无锡,一些商人开设棉花庄,专门以棉花向小生产者换取棉布。由此可见当时()A.私营经济占据主导 B.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C.经济格局南盛北衰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商人通过提前发放糖本或放帐然后实现其利润,这即是商业资本,商业资本亦称“商人资本”,是指在流通领域内专门从事商品买卖,以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资本,因而材料现象体现了商业资本渗入生产领域,B项正确;材料不是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没有体现私营手工业的地位问题,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经济格局,排除C项;材料不是简单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体现了商业资本对生产领域的渗入,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了使清政府履行众多不平等条约,他们暂时减缓了对清政府施加军事压力,转而寻求相互的合作,因此造成了19世纪60—70年代的中外和好之局。一部分在经世之风沐浴之下的士大夫群体开始从“天朝大国”的迷梦中醒悟。他们关注夷人夷事,逐渐意识到中西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由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演进到与西方展开商务贸易,酝酿并提出了“商战”思想。“与各国通商宜以商战”“分洋商之利”“以商敌国”“寓兵于商”等较为普遍的舆情民意反映了社会观念的新变化。清政府因此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如兴办民用工业、减免船捐、修扩船只等,借此来与洋商竞争。晚清主流外交思想开始由“剿夷抚夷”向“商战制夷”的转变。如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之前,就明确希望该局“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以免各口岸轮船生意尽为洋商所占”。——摘自闵红武《论晚清外交思想的演变历程》材料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人,对国际形势作出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中国外交的理念、战略和政策进行全面调整。邓小平明确提出“真正的不结盟说”。中国逐步改变了以往“联苏反美”“联美反苏”的所谓“一条线”战略,明确提出不同任何大国结盟,也不支持它们中的一方去反对另一方。在处理国际问题上,中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标准,独立自主地作出抉择,实行“真正的不结盟”的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政策。——摘自齐鹏飞《新中国70年和平外交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经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晚清外交向“商战制夷”转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方向,并说明这一调整的历史意义。(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答案〗(1)两次鸦片战争的刺激;国际形势的暂时缓和;清朝国力衰落,中外实力对比悬殊;社会观念的变化;有识之士的推动;洋务运动的影响;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转变。(2)调整方向:对外开放;不结盟。历史意义:捍卫了中国国家主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和平环境;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3)综合实力、国家利益、外交思想、国际环境等。〖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根据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为了使清政府履行众多不平等条约”可得出两次鸦片战争刺激;国际形势的暂时缓和;根据材料一“逐渐意识到中西之间存在差距的原因”可得出清朝国力衰落,中外实力对比悬殊;根据材料一“舆情民意反映了社会观念的新变化”可得出社会观念的变化;根据材料一“李鸿章在创办轮船招商局”可得出有识之士的推动;洋务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晚清主流外交思想开始由‘剿夷抚夷’向‘商战制夷’的转变”可得出清政府外交观念的转变。【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调整方向,根据材料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人……邓小平明确提出‘真正的不结盟说’”可得出对外开放;不结盟。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材料二“中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和中国人民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按照是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的标准,独立自主地作出抉择”可得出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和平环境;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小问3】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现代(中国)。根据两则材料可知,影响外交活动的主要因素有综合实力、国家利益、外交思想、国际环境等。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材料一民族主义从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开始兴起,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资产阶级用民族、祖国的观念把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并形成了民族主义思想。它明确提出法国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民族自治、民族统一和民族个性的公民观念,得到了不断强化和广泛传播;用民族国家代替王权国家、用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代替了王权利益至上观念,主权不受侵犯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摘编自张国臣《论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材料二19世纪末,民族主义逐渐极端化。它认为在竞争激烈、强国林立的国际环境中,生存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常态。它强调把国家的边界尽可能的扩张到本民族全盛时期所统治过的历史疆界或天然疆界,极尽可能地为本民族获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资源。它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最有资格普及到所有的民族。它认为民族间的竞争根本上依靠军事力量,并且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乃至世界的进步。——摘编自于海峰《论民族主义的演变、作用与影响》(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初期欧洲民族主义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末欧洲民族主义极端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对国际局势产生的影响。〖答案〗(1)基本内涵:建立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维护民族国家主权。时代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运动的深入;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民族意识觉醒。(2)表现:强调国际对抗;鼓吹领土和文化扩张;崇尚战争和暴力。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初期欧洲。基本内涵:据材料“明确提出法国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国家”得出建立独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据材料“用民族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代替了王权利益至上观念”得出民族国家利益至上;据材料“主权不受侵犯在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中占有核心地位”得出维护民族国家主权。时代背景:据材料“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资产阶级用民族、祖国的观念把法国人民团结在一起”“用民族国家代替王权国家”并结合所学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据材料“从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开始兴起”得出启蒙运动的深入;结合所学,拿破仑战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末欧洲。表现:据材料“认为在竞争激烈、强国林立的国际环境中,生存竞争是国际关系的常态”得出强调国际对抗;据材料“强调把国家的边界尽可能的扩张……认为本民族的文化是最优秀的文化,最有资格普及到所有的民族”得出鼓吹领土和文化扩张;据材料“认为民族间的竞争根本上依靠军事力量,并且只有通过战争才能促进民族、国家的发展”得出崇尚战争和暴力。影响:结合所学,极端化的民族主义强调国际对抗和崇尚战争,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极端化的民族主义鼓吹领土和文化扩张,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面对异质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近现代中西方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源于西方文明的“文明冲突论”。强调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崇尚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丛林法则”,它的核心是西方“自我中心主义”惯性思维;一种是源于中华文明的“文化冲和说”。它摒弃了传统/现代、西方/非西方、地域/全球等二元对立的分析框架,抵制各种形式的文化宰制或文化霸权,以真正的全球视角看待世界问题和世界秩序,它的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倡导“和而不同”。——据曹玉涛《全人类共同价值何以可能的哲学思考》与于小植《从“文明冲突论”走向“文化冲和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整理材料反映了中外学者对“异质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的不同观点,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认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成文,逻辑清晰)。〖答案〗论题:世界不同文明应共存共生,交流合作。论述: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打起货币战、壁垒战等,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经济危机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发严重。帝国主义国家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相互间争夺殖民地,不同文明间冲突加剧,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这一系列世界性灾难说明一味强调“文明冲突”是害人害己的,不同文明共存、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各国都无法独立于世界之外,牵一发而动全身。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各国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这一切成为制约不同文明间冲突、战争的有力因素。总之,世界不同文明应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解析〗这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这一题所涉及的最大范围的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的中国和世界。论题:审问题,针对“不同观点,谈谈你的认识”“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可得出可以提炼材料观点,也可以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观点最好选择史实丰富的,论述会比较充分。据材料“文明冲突论”“和而不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论题“世界不同文明应共存共生,交流合作。”论述:可以从必要性、可能性、意义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必要性方面,可结合“1929年至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的经济大危机”“两次世界大战给全球带来巨大灾难”“冷战造成国际局势的一次次动荡”“当今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等史实来论证不同文明间不能一味冲突战争,共存共生,合作互鉴是很有必要的;可能性方面,可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潮流”“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国际合作机制、合作组织”等史实来论证不同文明间共存共生、交流互鉴的有利条件。最后归纳总结,升华论题,完成表述,可从不同文明共存共生、交流合作对世界、对各个国家的积极作用角度展开,即总之,世界不同文明应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3—6世纪,中西都经历了政治分裂、新起民族政权的挑战和新宗教的冲击,但在历史现象层面的相似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同中之异。中国历史和文明历经危机而得以连续发展,西方历史和文明则在危机中断裂,这个结局并非偶然,而是由双方的政治、民族及文化等结构差异所决定的。——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上述材料是学者对3—6世纪中西发展进程的比较。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另选19世纪以前某一历史时期,比较中西文明发展的“同中之异”,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时间段和同中之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与希腊都呈现出邦国林立的局面。中国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希腊城邦沿着自身的道路发展,独立自治。阐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纷纷变法改革,中央集权的雏形出现。在频繁的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蛮夷戎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纯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核防护材料及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船用动力堆及配套产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购车合同
- 2025电力工程施工内部承包合同 施工合同协议书
- 2025工程项目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二级稳压装置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车载空气净化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镉镍航空蓄电池项目建议书
- 人力资源员工培训沟通技巧
-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
- GB/T 25413-2010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一例巨大儿分娩的个案护理-课件
-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 室内质控-检验科课件
- (完整)人力资源六大模块ppt
-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阅读理解
- 彩色手绘卡通儿科小儿护理高热惊厥健康宣教教案PPT课件讲义
- DB43∕T 498-2009 博落回叶-行业标准
-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pptppt(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