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A.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C.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D.清朝推行洋务新政〖答案〗B〖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是近代史的开端,B项正确;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不是近代史的开端,排除A项;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反映了有识之士对鸦片战争的反思,清朝开展洋务运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都不是近代史的开端,排除C、D项。故选B项。2.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其中绝大多数属于()A.西班牙、葡萄牙 B.英国、荷兰 C.西班牙、荷兰 D.英国、法国〖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可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占据了拉美绝大多数的殖民地,巴西由葡萄牙占领。其余地方大部分有西班牙占领,A项正确;荷兰在美洲只有一块殖民地,新尼德兰,排除B项和C项;法国在拉美的殖民地为法属圭亚那,其余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排除D项。故选A项。3.“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这反映出的当今世界发展突出特点是()A.社会信息化 B.经济全球化 C.世界多极化 D.文化多样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一部手机走天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可知,手机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利用一部手机就可走遍天下,实现在线支付无忧,这是信息科技技术的发达,突出世界发展的社会信息化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多样化,排除D项。故选A项。4.如图是高一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机构是()A.宰相 B.内阁 C.司礼监 D.军机处〖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明成祖时期成立内阁,并在明宣宗时期获得票拟权,因此根据卡片判断为内阁,B项正确;宰相在明太祖时废除,排除A项;司礼监是一个宦官机构,和材料无关,排除C项;军机处是清朝设立,排除D项。故选B项。5.下列近代中国各阶级与其历史活动搭配正确的是()A.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B.地主阶级-辛亥革命C.民族资产阶级-清末新政 D.无产阶级-戊戌维新〖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它是一场单纯的农民革命战争,它的斗争锋芒直指国内封建统治者,同时也打击列强的侵略,A项正确;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不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排除B项;清末新政是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排除C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6.中华民国成立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有()①清末新政的推动②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成功③西方列强忙于欧战④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时期民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兴起的推动,③④D项正确;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还未灭亡,时间不符;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是失败的,排除ABC项。故选D项。7.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历史作用是()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革新C.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D.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开展了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C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B项是新文化运动,排除B项;D项与第二次国共合作有关,排除D项。故选C项。8.人类最早的各文明古国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其中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按位计值方法的是()A.古巴比伦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古代希腊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印度人发明了1到9的数字,提出按位计值方法,D项正确;ABC项与这些文明成果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9.下列关于战国时代的历史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A.铁犁牛耕出现的推广 B.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C.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 D.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建立〖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国家处于分裂局面,秦灭亡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战国时期,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战国时期,学术下移,士阶级崛起,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0.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代和现代(中国)。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B项正确;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排除A项;《中华民国约法》颁布于1914年5月,由窃取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袁世凯颁布,是一部徒有近代宪法之名,实则封建独裁专制的宪法,排除C项;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排除D项。故选B项。1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的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这是为了让广大中国人不要忘记()A.旅顺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 C.台儿庄血战 D.南京大屠杀〖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持续6周的烧杀劫掠,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的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因此将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D项正确;ABC项都与日本有关,但不是将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的原因,排除ABC项。故选D项。12.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其原因主要有()①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②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华大力援助④中国经济、军事、技术水平先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华大力援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①②③A项正确;当时中国经济、军事、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并不先进,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13.标志着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A.五四运动初步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C项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A项;抗战胜利中华民族还没有解放,排除B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4.下面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图中空白处应是()A.东汉 B.东晋 C.北魏 D.南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灭亡后,司马睿在建康成立东晋,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因此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5.宋朝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下列属于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是()A.科举制的完善 B.九品中正制的确立C.察举制的发展 D.八股取士制度形成〖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社会出现“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A项正确;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排除B项;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排除C项;明清时期形成八股取士,排除D项。故选A项。16.7世纪前期,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唐.朝开明皇帝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此时的唐朝皇帝是唐太宗,B项正确;ACD项与文成公主入藏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7.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其中不包括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不包括民主主义,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是三民主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8.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是A.南昌起义爆发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立C.八七会议召开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点燃星星之火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项正确;南昌起义是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A项;八七会议确立了武装反抗国名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排除C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是在1931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9.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美洲带来的突出影响是A.文明避到毁灭性打击 B.古老文明帝国受到冲击C.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D.很多人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美洲带来的突出影响是使美洲文明避到毁灭性打击,西方殖民者屠杀印第安人,毁灭美洲的文明,A项正确;美洲并没有古老的帝国,排除B项;美洲当时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排除C项;在三角贸易中成为奴隶的是非洲人,排除D项。故选A项。20.2016年英国政府发起脱欧公投,美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这说明A.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C.世界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D.—些国家出现“逆全球化”〖答案〗D〖解析〗根据“2016年英国政府发起脱欧公投,美国政府采取贸易保护、控制移民等措施。”可得出这些都是“逆全球化”的表现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全球化的两面性,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加快,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多极化,排除C项。故选D项。21.学者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圏”,又叫做“最初的中国”。由此可见,中国早期文明A.形成部落联盟 B.呈现多元一体 C.生产力发达 D.阶级分化明显〖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圏’”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中华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文明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共同性和一致性,故体现了中国早期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部落联盟、生产力、阶级这些内容,故A、C、D项不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22.在春秋战国时期,讲求以“耕战”实现富国强兵,以法为工具实现中央集权的学说来自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奖励耕战,C项正确;儒家思想强调仁、礼等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追求逍遥的人生态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3.1578年,靠近英国西北部肯德尔的一个小镇,有一名店主叫詹姆士.班克豪斯,他出售的货物几乎囊括了可以想到的物品,从麻袋布到西班牙丝绸以及诸多时尚饰品,还有纸张、墨水瓶、书籍等文化用品。这主要得益于A.西欧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世界的交流和联系加强 D.英国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答案〗C〖解析〗考查近代西欧经济的发展。材料中“几乎囊括了可以想到的物品”并结合“1578年”“英国西北部”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商品交流的规模和类型扩大,因而出现商店的增加和齐全的物品,故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未改变经济结构,工业革命推动经济结构的改变,排除A项;16世纪的世界市场范围得以扩大,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形成,排除B项;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排除D项。故选C项。24.丘吉尔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体系()A.对战败国的严惩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 B.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新格局C.促使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D.忽略了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美国利益〖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体系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上,是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的新秩序,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A项正确;凡尔赛体系仍然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该体系对战败国的严惩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C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该体系对战败国的严惩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祸根,D项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D项。故选A项。25.20世纪初,俄国农民提出:“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存播的种子都吃掉”。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是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赫鲁晓夫进行农业改革 D.确立斯大林模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余粮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存播的种子都吃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8-1921年期间,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余粮收集制,这挫伤农民积极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社会危机,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时期实行固定粮食税,而不是推行余粮收集制,B项错误;赫鲁晓夫在20世纪中期任职,不符合题干时间,C项错误;根据材料“余粮收得太多”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没有体现斯大林模式,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材料二在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会占有国家土地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还向全体教徒征收什一税。教会垄断了对《圣经》的解释权,任何背离教会说教和反对罗马教廷教义的思想都被当作“异端”。13世纪,教会建立起“宗教裁判所”,对“异端”分子进行判决,轻则罚款,重则监禁,有的甚至被捆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哥白尼和伽利略因为宣扬违背教会思想的“太阳中心说”,长期受到监禁和迫害。在西欧中世纪,人们相信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2-13世纪,教皇权力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主。材料三西欧到11世纪中叶以后新城市和集市涌现,最大的集市数香槟集市(从西欧、北欧和东方运来的货物都在法国香槟伯爵领地六座城市交易,成为全欧性的商业中心)。一些城市商人势力显赫,操纵市政,形成城市贵族。大学生抒发个人情怀的校园诗歌流行,被称作“世俗的拉丁诗”。——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解释西欧封建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罗马教廷所处的地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1-13世纪的西欧城市状况。〖答案〗(1)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层层分封,形成封建等级制度;领主与附庸是臣属关系;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自己封主;臣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2)政治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教权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思想上: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控制人们的思想。(3)商品经济(国际贸易)有所发展;市民阶层成为新的社会力量;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化(世俗文化)的兴起。〖解析〗【小问1】从材料一中的“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可以看出,西欧封建制以土地关系为纽带,层层分封,形成封建等级制度;领主与附庸是臣属关系;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自己封主;臣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小问2】根据材料二中的“教会占有国家土地达到三分之一以上,还向全体教徒征收什一税”“教会垄断了对《圣经》的解释权,任何背离教会教皇为国王加冕说教和反对罗马教廷教义的思想都被当作‘异端’”“12-13世纪,教皇权力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等信息,即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来概括说明罗马教廷的地位。【小问3】根据材料三“西欧到11世纪中叶以后新城市和集市涌现,最大的集市数香槟集市(从西欧、北欧和东方运来的货物都在法国香槟伯爵领地六座城市交易,成为全欧性的商业中心)”得出商品经济(国际贸易)有所发展;根据材料三“一些城市商人势力显赫,操纵市政,形成城市贵族”得出市民阶层成为新的社会力量;根据材料三“大学生抒发个人情怀的校园诗歌流行,被称作‘世俗的拉丁诗’”得出反映市民生活的文化(世俗文化)的兴起。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日本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几年的时间里,列强先后获得了在十余省投资开采矿山的特权。在中国的新式工矿业中,外资占有了绝对的垄断地位。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光绪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1895一1898年),新设立了62家商办企业,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这远远超过了甲午中日战争前20多年民族资本的总和。在当时民族工业的各个部门中,棉纺织业的发展尤为突出。缫丝工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民族工业资本最多的一个部门。轮船运输业的发展也颇为迅速,此外,诸如面粉、酿酒、造纸、印刷、火柴肥皂、碾米、制革、织麻采矿业,也都有一定的发展。——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19世纪中期相比,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呈现出的特点。(3)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成因。〖答案〗(1)变化: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2)特点:发展速度快;以轻工业部门主。(3)成因: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广的限制;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解析〗【小问1】变化:根据“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列强先后获得了在十余省投资开采矿山的特权”可知,列强的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小问2】特点:根据“这远远超过了甲午中日战争前20多年民族资本的总和”得出发展速度快;根据“棉纺织业的发展尤为突出”“面粉、酿酒、造纸、印刷、火柴肥皂、碾米、制革、织麻”,分析得出以轻工业部门为主。【小问3】成因: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广的限制,是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发展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这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以轻工业部门为主的主要原因。28.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西欧六国经济增长率为5%,日本的高达11.2%,都高于美国的4.1%。70年代初,就各国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而言,美国为24.36%,欧共体为20.12%;就出口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而言,美国为13.4%,日本为6.4%,欧共体为33.7%。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但一些新独立的亚洲国家首先提出要独立于大国集团之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的启发下,铁托等人萌发了组织不结盟运动的想法。材料三: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与欧共体、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从宗旨到内容再到形式都有不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变化对国际关系格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不结盟运动与欧共体、日本对两极格局冲击的不同之处。〖答案〗(1)变化:西欧六国、日本经济增长率都高于美国;欧共体的出口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美国的两倍多;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欧共体与日本实力增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影响: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2)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领域具有高度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的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博弈;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多数受过殖民压迫,它们的斗争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其斗争是坚决彻底的。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形式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竞争转到外交上的博弈;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转到经济上的竞争。〖解析〗【小问1】(1)变化:根据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西欧六国经济增长率为5%,日本的高达11.2%,都高于美国的4.1%”,可得得出西欧六国、日本的经济增长率都高于美国;根据材料一“就出口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而言,美国为13.4%,日本为6.4%,欧共体为33.7%”,可得出欧共体的出口额在资本主义世界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是美国的两倍多;结合所学知识,还可得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欧共体与日本实力增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等角度进行归纳。【小问2】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三“不结盟运动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与欧共体、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从宗旨到内容再到形式都有不同之处”,可以从宗旨、内容、形式等方面概括不同之处。性质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国家和日本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博弈;第三世界国家的斗争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其斗争是坚决彻底的。宗旨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不结盟运动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形式不同:结合所学知识,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的竞争转到外交上的博弈;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转到经济上的竞争。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吕思勉《中国文化史》材料二宋代是新儒学完全建立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在此基础上,正式衍生出理学。到南宋后期,程朱理学被朝廷尊为官方学术,获得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1)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并说明其产生的不同影响。(2)指出宋代“新儒学”产生的思想基础,并概括程朱理学有哪些核心主张。〖答案〗(1)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思想基础: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核心主张:“理”或者“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解析〗(1)秦始皇: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举措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汉武帝: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思想基础:根据材料“宋代儒学家把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糅入儒学”可知,佛教的心性义理之学与道教的“太极”思想。核心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的主张包括“理”或者“天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等等。30.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部分)材料二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部分)年份事件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天津、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材料三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取得了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一大批标志性、引领性的重大科技成果;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次会议,说明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帕金森居家护理实务指南
- 辐照机构质量协议书
- 辅导机构加盟协议书
- 车辆使用调度协议书
- 代理批发或销售协议书
- Brand KPIs for shoes Johnston Murphy in the United States-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超市加盟合同协议书
- 青蟹买卖合同协议书
- kva箱变技术协议书
- 农村房基地转让协议书
- DeepSeek赋能设计行业:AI提示词生成与3D建模自动化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实验中学中考一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核医学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 履约考核办法附件
- 2024年山东枣庄技师学院招聘考试真题
- 静脉采血室工作制度
- 液压缸设计模板
- 2024北京西城区初一(下)期末道法试题和答案
- 《基于STM32单片机健康监测模块的设计与实现》7200字(论文)
- 静脉留置针留置护理
- 设备技术规范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