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土壤微环境调控技术规程_第1页
黑土地土壤微环境调控技术规程_第2页
黑土地土壤微环境调控技术规程_第3页
黑土地土壤微环境调控技术规程_第4页
黑土地土壤微环境调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土地土壤微环境调控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黑土地土壤微环境的温度调控、水分调控、养分调控、作物群落结构调控、微生物群落调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兴安岭沿麓黑土农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675.2保护性耕作机械深松机NY/T3694东北黑土区旱地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规程NY/T2845深松机作业质量NY/T1535NY/T1418NY/T1004肥料合理使用准则微生物肥料深松机械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秸秆粉碎还田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DB15/T285农田深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NY/T5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土壤微环境调控Regulationofsoilmicroenvironment通过合理耕作、栽培及施肥等措施调节优化作物根系活动土层和土壤表层的温度、水分、养分、光照等条件。3.2水分调控Moistureregulation农业生产上通过各种合理耕作措施及管理措施(如秸秆覆盖等)调节土壤耕层水分含量,为作物提供保墒促生的良好环境。3.3温度调控Temperatureregulation通过合理应用各类耕作措施及管理措施(如秸秆覆盖、作物轮作等)调控越冬期及作物播种时的土壤温度,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3.42光照调控Lightregulation根据种植区域自然条件、作物种类、作物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以及其他的栽培技术等条件的不同,合理调整植株间的株行距、作物复合群体总密度等,促进作物光能高效利用。3.5养分调控Nutrientregulation通过合理应用各类耕作措施及管理措施(如秸秆还田、有机无机配施等)调节土壤养分含量,以促进作物生长。3.6微生物群落调控Microbialcommunityregulation通过合理应用各类耕作措施及管理措施(如作物轮作、有机无机配施等)调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以促进作物生长。4秸秆还田调温保墒培肥技术4.1土壤微环境温度调控4.1.1收获后秸秆覆盖保温促腐秋季农作物机械收获的同时,同步实现秸秆全量覆盖还田。保留作物根茬,将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均匀覆盖地表。要求根茬高度和秸秆粉碎长度≤10厘米,合格率≥85%。秸秆均匀覆盖,均匀率≥80%,残茬覆盖越冬,提高土壤越冬温度,发挥秸秆覆盖增温效应,提高秸秆腐解效率。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应符合NY/500的规定。4.1.2播种前秸秆处理土壤放寒翌年春季播种前,使用秸秆归行机将秸秆进行条带归行处理,使播种带地表裸露放寒,提高地温。4.1.3免耕播种使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4.2水分调控秋季农作物机械收获的同时,同步实现秸秆全量覆盖还田。保留作物根茬,将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均匀覆盖地表。要求根茬高度和秸秆粉碎长度≤10厘米,合格率≥85%。秸秆均匀覆盖,均匀率≥80%,残茬覆盖越冬。秸秆还田作业质量应符合NY/500的规定。表面秸秆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地表糙度、促进水分入渗,提高土壤含水量。4.3养分调控4.3.1秸秆还田时间收获后作物秸秆全部粉碎(8~10cm要求根茬高度和秸秆粉碎长度≤10厘米,合格率≥85%。秸秆均匀覆盖地表,均匀率≥80%。4.3.2秸秆还田深度3作物秸秆还田深度≥30cm。4.3.3秸秆还田方式待秸秆均匀覆盖土壤表面后,使用深松机进行土层翻转作业,作业深度25~30cm,使地表秸秆翻转入0~30cm,翌年浅翻15~20cm,用重耙对晾晒后的地块进行耙地,破碎土块后,起垄镇压至待播状态。4.4微生物群落调控秋季农作物机械收获的同时,同步实现秸秆粉碎全量还田,秸秆还田要求同4.1,增加地温同时促进秸秆快速降解,增加土壤肥力。5深松浅翻扩容增蓄技术作物收获后使用浅翻深松犁对土壤进行深松浅翻,要求深松作业深度30~35cm,浅翻深度为14~16cm。通过深松浅翻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加耕层有效水分。6作物轮作水肥调控技术6.1水分调控6.1.1轮作调控土壤水分基于大兴安岭沿麓主栽作物进行轮作,第一年种高杆作物,如麦类作物,第二年种植矮杆作物,如马铃薯、大豆等作物,利用轮作调控作物年际间种植结构,调整土壤水分。6.1.2轮耕调控土壤水分作物收获后使用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松,要求深松作业深度30~35cm,作业要求符合NY/T2845规定;翌年春季浅翻15~20cm。通过深松-浅翻的轮耕模式增强土壤的蓄水能力,增加耕层有效水分。6.2微生物群落调控基于大兴安岭沿麓主栽作物进行轮作,第一年种高杆作物,如麦类作物,第二年种植矮杆作物,如油菜、马铃薯等作物,利用轮作调控作物年际间种植结构,调节土壤养分。7有机无机配施养分调盈补亏技术7.1养分调控作物播前施肥使用有机无机配施方式,有机肥与无机肥比例为3:1施入。7.2微生物群落调控选用解淀粉芽孢杆菌类液体肥料(有效活菌数≥2亿/mL),肥料稀释2~3倍均匀拌种(1.5L/hm2)后播种,施肥作业应符合NY/T1535的规定。8生态位光能高效利用调控技术48.1种植结构调控结合当地气候、主栽作物类型,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