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河南省开封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分。1.下列事实与光的粒子性无关的是(

)A.光电效应 B.康普顿效应 C.黑体辐射 D.α粒子散射实验2.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六边形晶格结构的新材料,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毫米厚的石墨约有300万层石墨烯。下列关于石墨、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是晶体,石墨烯是非晶体

B.石墨烯熔解过程中吸热,碳原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C.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3 μm

D.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属于强相互作用3.州桥遗址是中国大河文明的有力见证,揭示了黄河与开封古城共生共存的关系。可以根据碳14(614C)的衰变程度来计算样品大概年代,其半衰期为A.已知碳14是中子撞击大气中的氮发生核反应产生的,则其反应方程为 714N+01n→614C+11H

B.假设测得某样品中碳14含量是当前大气中含量的18,则该样品距今约为11000年

C.4.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0时刻磁场的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 s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发生变化 B.0∼2s内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为零

C.1∼2s内线圈中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D.在第3s末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等于零5.如图甲所示,是国产某型号手机无线充电装置,其工作原理图如图乙所示,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回路中串联的电阻阻值均为R,把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构成的功能部分视为理想变压器,n1>n

乙A.将手机换成铝片放到工作的充电器上,铝片会发热

B.受电线圈回路中电阻产生的热量比送电线圈中电阻产生的热量小

C.若手机电池出现短路故障,送电线圈两端的电压会增大

D.若受电线圈中的电流恒为1 A时,充满容量为2000 mA·ℎ的电池,至少需要100 min6.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接入220 V正弦交流电,两个灯泡的电阻相同。假设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闭合开关S,通过灯泡L1、L2的电流有效值比为(

)A.1:5 B.C.1:2 D.1:1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7.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像,由图甲可知状态③的温度最高

B.图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高的方向移动

C.图丙中,洁净的玻璃板接触水面,要使玻璃板离开水面,拉力必须大于玻璃板受到的重力,其原因是玻璃板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D.图丁中,由气体的摩尔体积、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的质量和体积8.图中为测量储罐中不导电液体高度的电路,将与储罐外壳绝缘的两块平行金属板构成的容C置于储罐中,电容C可通过开关S与电感L或电源相连。当开关从a拨到b时,由电感L与电容C构成的回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如图乙所示。在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面积一定、两极板间距离一定的条件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储罐内的液面高度降低时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t1∼t2时间内电容器放电

C.t2∼t39.如图为某款条形码扫描笔的工作原理图,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频率为ν0。将扫描笔笔口打开,在条形码上匀速移动,遇到黑色线条光几乎全部被吸收;遇到白色线条光被大量反射到光电管中的金属表面(截止频率0.8ν0),产生光电流,如果光电流大于某个值,会使信号处理系统导通,将条形码变成一个个脉冲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扫描笔在条形码上移动的速度会影响相邻脉冲电信号的时间间隔

B.频率为ν0的光照到光电管的金属表面立即产生光电子

C.若频率为ν0的光子能量为8eV,则一群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过程中发出的光,有4种光可以识别条形码

10.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D后再回到状态A的p−V图像,其中,A→B和C→D图线为双曲线的一部分,D→A为绝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过程中,气体可能向外界放出热量

B.B→C过程中,气体一定向外界放出热量

C.D→A过程中,只有外界对气体做功

D.整个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1.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有两个非常巧妙的设计,请你借鉴这两个设计思路,完成以下实验(1)现需要在一个烧杯中倒入0.01克食盐供以后做实验用,但现有的电子秤最小只能称0.1克的质量,以下方法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A.称量0.1克铺平到10块方格中B.把0.1克食盐充分溶解后,取110C.用放大镜查食盐颗粒数目(2)有一小捆长度相同粗细均匀的细铁丝,要较精确地测量细铁丝的横截面积,采用如下方法测量测量方法:①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取示数V1②将10根长度相同的细铁丝放入量筒中,使其被水浸没,读取示数V2③取出细铁丝,用刻度尺测出一根细铁丝的长度L;④每根细铁丝的横截面积为S=__________(3)某学生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A.油酸未完全散开B.将油酸酒精溶液置于一个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C.求每滴体积时,1 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D.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12.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某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一薄膜压力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阻值,其阻值约几十千欧,现有以下器材:电源:电动势3 V,内阻不计电流表A1:量程250 μA,内阻约为电流表A2:量程250 mA,内阻约为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为20 kΩ;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100 Ω压力传感器RF,开关S(1)为了提高传感器在一定压力下阻值测量的准确性,选用合适的电流表(标明符号)补充完整图甲中虚线框内的测量电路。(2)完成前面的实验工作后,将该压力传感器接入如图丙所示电路中,制作成简易电子秤,它主要构成有:压力传感器RF,定值电阻R0=14 kΩ、理想电流表(量程250 μA)①将该电子秤水平放置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里,在托盘上放一砝码,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600 g,电流表示数为200 μA,取重力加速度9.8 m/s2,通过计算可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为__________kΩ,可得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②若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动势减小,电源内阻不计,则重物质量的测量值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分。13.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区域外存在着垂直于abc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P、Q均为ab边的三等分点。t=0时刻,磁场方向正好垂直于abc所在平面向里,带负电的粒子在abc平面内以初速度v0从a点垂直于ac边射出,并从P点第一次进入三角形abc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始终为B。不计带电粒子重力,求:(1)粒子的荷质比;(2)粒子第一次到达c点的时刻。14.图甲为山地车的气压避震装置,主要由活塞、汽缸和弹簧组成。某研究小组将其取出进行研究。如图乙所示,将带有活塞A的导热汽缸B放置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活塞用另一端固定的轻弹簧拉住,轻弹簧平行于斜面,初始状态活塞到汽缸底部的距离为L1=27cm,汽缸底部到斜面底端的挡板距离为L2=1cm,汽缸内气体的初始温度为T1=270K。已知汽缸质量为M=0.6kg,活塞的质量为(1)求初始状态下汽缸内气体压强p1(2)对汽缸缓慢加热,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从T1上升到T2,此时汽缸底部恰好接触到斜面底端的挡板,求(3)已知该封闭气体的内能U与温度T之间存在关系U=kT,k=2×10−3J/K,求第(2)15.如图所示,间距L=1m的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x轴平行于导轨,y轴垂直于导轨。一质量为ma=2kg的绝缘棒a静止置于x=0处。在y轴右侧区域的导轨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大小为B的非匀强磁场,满足B=0.5xT变化。质量为mb=1kg的金属棒b垂直导轨静止于x1=0.5m处,导轨右侧的恒流源能为电路提供恒定的电流I=8A(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1)若将单刀双掷开关接R=0.5Ω的电阻,用外力将b棒匀速拉到a棒处,不计其他电阻,求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2)若接通恒流源,求金属棒b第一次到达y轴(还未与a相碰)时的速度大小v0(3)在第二问的情况下,已知能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其回复力与位移关系可以转换成公式F=−mω2x,其中m为振子质量,ω为简谐振动的圆频率,x为位移。以绝缘棒a与金属棒b第一次碰撞为t=0

答案解析1.D

【解析】A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随后的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有动量,这两个现象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AB错误;

C.黑体辐射说明光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C错误.

D、发现α粒子散射实验中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是卢瑟福猜想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根据,与光的粒子性无关,故D正确。

故选D。2.B

【解析】A.石墨有规则的形状是晶体,石墨烯是石墨中提取出来的新材料,也有规则的形状是晶体,故A错误;B.石墨烯是晶体,在熔解过程中,温度不变,故碳原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B正确;C.1毫米厚的石墨约有300万层石墨烯,则单层石墨烯的厚度约1300μm,故D.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属于分子力,故D错误。故选B。3.A

【解析】A.根据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得出,A正确;

B.该样品距今时间约为5730×3=17190年,故B错误;

C.发生β衰变,β粒子是原子核中的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射出的β粒子就是这个电子,不是核外电子,故C错误;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衰变后的新核比更稳定,比结合能比碳14更大,故D错误;

故选A。4.C

【解析】A.根据楞次定律及安培定则可知,在0∼2s内,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电流方向不变,A错误;B.0∼2s内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量不为零,B错误;C.根据楞次定律及安培定则可知,在0∼2s内,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C正确;D.根据楞次定律及安培定则可知,在2∼4s内,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感应电动势不为零,D错误;故选C。5.A

【解析】A.将手机换成铝片放到工作的充电器上会产生涡流,铝片会发热,故A正确;

B.因为n1>n2,根据变压器的电流之比等于匝数反比得出,受电线圈中的电流大于送电线圈中的电流,根据Q=I2Rt得出,受电线圈回路中电阻产生的热量比送电线圈中电阻产生的热量大,故B错误;

C.若手机电池出现短路故障,则受电线圈中的电流增大,送电线圈中的电流增大,送电线圈中串联的电阻两端电压增大,送电线圈两端的电压会减小,故C错误;

D.6.A

【解析】二极管正向电阻为0,反向电阻无穷大,二极管导通则与其并联的灯泡L1短路,此时L2灯泡与电源串联,二极管不导通时,L1、L2串联,则根据Q=U2Rt,可知对于L1,(2202R)2RT2=I12RT,解得:I17.AB

【解析】A.图甲中,温度越高,速率大的分子占比越大,则状态③的温度最高,故A正确;B.图乙中,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短即频率较高的方向移动,故B正确;C.图丙中,洁净的玻璃板接触水面,要使玻璃板离开水面,拉力必须大于玻璃板的重力,其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分子引力,故C错误;D.图丁中,由气体的摩尔质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的质量,用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体积,而不是分子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AB。8.AD

【解析】】A.根据

C=εS4πkd

,储罐内的液面高度降低时ε减小,电容器的电容C减小,B.

t1

t2

时间内,电流减小,磁场减弱,磁场能减小,电场能增大,电容器充电,C.

t2

t3

时间内,电流增大,磁场增强,磁场能增大,电场能减小,LC回路中电场能逐渐转化为磁场能,D.根据

f=12πLC

,若电感线圈的自感系数L变大,则LC回路振荡电流的频率故选AD。9.ABD

【解析】A.由题意,可知扫描笔在条形码上移动的速度越快,相邻脉冲电信号的时间间隔就越短,所以扫描笔在条形码上移动的速度会影响相邻脉冲电信号的时间间隔,故A正确;B.只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光电管的金属的极限频率,入射光照射该金属时,金属表面瞬间就会有光电子产生,故B正确;C.若频率为

ν0

的光子能量为8eV,则一群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过程中发出的光,可以识别条形码的光子的能量至少要大于6.4eVΔE=Em−En

结合能级图,可知满足该条件的光子为4→1,3→1,2→1D.根据光电效应规律可知,若部分光线被遮挡,入射光的频率不变,光强度减弱,则光电子飞出阴极时的最大初动能不变,但光电流减弱,故D正确。故选ABD。10.CD

【解析】A.根据题意可知,

A→B

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由图像可知,气体体积变大,外界对气体做负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热,故A错误;BC.由题意可知,

C→D

过程气体温度不变,则有TC=TD

,D→A

为绝热过程,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则有TA=TB>D.根据

p−V

图像的面积意义可知,整个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负功,而气体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D正确。故选CD。11.(1)B;

(2)V2−【解析】解:(1)A.称量0.1克铺平到10块方格中,由于食盐颗粒大小不均匀,无法准确称量,故A错误;

B.把0.1克食盐充分溶解后,取110溶液蒸发结晶,可以准确称量,故B正确;

C.用放大镜查食盐颗粒数目,由于食盐颗粒大小不均匀,无法准确称量,故C错误;

故选:B。

(2)10根长度相同的细铁丝的体积V=V2−V1

根据V=10SL可得:S=V10L=V2−V110L

(3)A.油酸未完全散开,导致S偏小,油酸分子的直径计算结果偏大,故A正确;

B.若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变大,实验数据处理仍然按照挥发前的浓度计算,即算出的纯油酸体积偏小,则所测的分子直径d明显偏小,故B错误;

C.求每滴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根据公式V=V12.(1);(2)①16;0.2;②偏小。

【解析】(1)电路中最大电流为Imax=ERF=(2)①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ERF+R0,代入数据解得RF=16kΩ。由图乙可知,当

RF=16kΩ②若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源电动势减小,电源内阻不计,则电路中电流减小,

RF

13.解:(1)由几何关系可得R=aP=L3,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可得qv0B=mv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