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编高考文言文阅读最全攻略
【文言断句】答题技巧
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
具体方法如下:
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
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日”“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
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③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
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
性更高。
④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
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⑤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
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
于是、是以、向使”等。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研读短文,理解文段的大意。熟读精思,理解内容是
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准。我们在大致掌握了文
章意思之后,凭语感把确有把握、容易分辨的地方先断开来,逐步缩小范围,然
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下面一些语言标志,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1.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日”“云”“言”等字,所以,
遇到"日”“云”“言”等字,如果它是表示“说”的意思时,后面应断开,如
“其乡人曰”等。
2.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
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3.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乎”作介词用,相当于“于”时除外,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4.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乃、向使、然而、
无论、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开。
5.常用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
前面应当断开,后面有时也可断开。
6.文言文的一些习惯句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
何”(如太行王屋何?)、“不亦……乎”(不亦说乎?)、“得无……乎”(得
无异乎?)等,可在其前后断句。
7.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结构(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
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不要把
它们拆开。一些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等,中间也不能断开。
8.相同词语紧相连,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说来,它
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点断,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子又生孙,
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等。
9.名词、代词经常做主语或宾语,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主语,就在
它的前面断开;如果判断这个名词或代词做宾语,就在它的后面断开。动词的前
后往往都不能断开,因为它前面往往有主语,后面往往有宾语。
10.古人写文章,很多时候讲究对仗工整,多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
利用这一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凭借语法知识和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点
断后的句子是否讲得通,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逻辑。
要想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我们平时就要注意学好课本中的经典文言课
文,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经典的文言
文,培养语感;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加强运用。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
阅读和实践中形成。
【文化常识题】答题技巧
主要是基本文化常识的识记考查,不排除今年会把文化常识与文意理解结合
起来考查。即:文学常识的概念叙述准确,但是结合文中解释的部分与文意不符。
因此,考生除了考前浏览复习古代职官表、古代科举制度常识等,还应该在
临场注意辨析选项的表述,看是否要结合文意理解。
题型一依托文言文本考查
[说明]选项须根据文中语境才能判断的提供“文中语境”;无须语境即可
判断的,不再提供“文中语境”。
1.(2017•全国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
不常用。(文中语境: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
一部分。
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
家守丧。
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
财营葬。(文中语境: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银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
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
解析:选B“它与血亲有同有异……一部分”错。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
而产生的亲属,血亲是基于血统关系的亲属。二者性质完全不同。
2.(2017•全国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
初到任所。
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
证工作。(文中语境: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意下车,
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
王的代称。(文中语境: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
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意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
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建初五年,意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
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
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
泛指首都。
解析:选B速览4个选项所考查的古文化常识,其中“下车”可联系教材
《张衡传》中的“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京师”可联系历史以及教材《张
衡传》中的“游于三辅,因入京师”,直接判断解释正确。这样就排除A、D两项。
“收考”通过语境还是不好确定,但是“车驾”在文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就是
加点处“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第二处是文末“患疾病,帝亲幸视。及薨,
车驾往临吊”,很明显“车驾”用作了帝王的称呼,所以使用正确,由此可判定
“收考”理解错误。B项,“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错,这
是对“考”字的误解。这里的“收考”指拘捕拷问。“考”通“拷”,是“拷问”
之意。
3.(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江左:文中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
左即江东。(文中语境: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
B.三代:文中指曾祖、祖父、父亲三代,古人参加科举考试须如实填报三
代履历。(文中语境: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象数,益以论撰之
文,为《述学》内外篇。)
C.菽水:豆和水,指粗茶淡饭。多形容清贫者对长辈的供养,如成语“菽
水承欢”。(文中语境: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
D.趋庭:《论语》中有孔鲤“趋而过庭”的记载,后世将子承父教称为“趋
庭”。
解析:选B历史上的“三代”一般指夏、商、周三代。
4.(2016•全国卷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
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
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
级官员。(文中语境: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
生争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古代官职、君主制度、古国情况
等。“有司”在文中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而不是指朝廷中的各级
吕贝。
5.(2016•全国卷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
同样道理。
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
帝王的尊称。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
部尚书。
D.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
婉说法。(文中语境: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
解析:选DD项,“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求退的婉辞。
6.(2016•全国卷H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
部尚书。
B.教坊司是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歌舞的教习等演
出事务。
C.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
而离职。(文中语境: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
言官交章请留,不听。)
D.历史上的“两京”有多种所指,文中则指明代永乐年间迁都以后的南北
两处京城。(文中语境:见C项。)
解析:选AA项,“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
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
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
筵飨等事务。选项提到的“土地”“户籍”都不属于礼部职责范围,而应归户部
掌管。
题型二创新考查方式
7.(2017•江苏高考)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3分)()
①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
②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
③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④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①“庐岳”
指江西庐山,而杜甫草堂在四川成都。②“十年幕府”与他的人生经历相符,并
且杜甫曾在蜀地居住,所以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③从“狂”“杀”看,与
杜甫的形象特征不符,此联写的应是李白。④“春水”“群鸥”照应杜甫《客至》
的内容,杜甫又自称“少陵野老”,此联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
[考情分析]
由近几年高考题对古文化常识的考查以及高考改革的方向可以看出:
1.命题原则,古文化常识的考查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旨在让
考生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因此命题侧重于考查考生熟悉的古文化常
识,兼顾较为生僻、不常见的古文化常识。熟悉的古文化常识是命题人出题的重
点,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为熟悉的。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中某些
古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文内容密切相关,表面上生僻,实则暗含了诸
多“熟悉”因素。
2.考查趋势,随着高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高考命题的不断成熟,以往依
托文言文本考查的类型,有可能被真正体现语文素养的创新型古文化常识题所取
代,独立于文言文本之外、考法更灵活的命题趋势日益明显。
掌握解题技法,注重平时积累
古文化常识在教材中明确了10大类型: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
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宫室建筑、礼俗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
古文化常识设题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逐年扩大考查范围,2014年初次设题,
考查了常见且又熟悉的礼俗类的“南面”和典籍类的“《春秋》”等,到2017
年在原来考查的基础上扩大到典章制度类,类型涉及更全面,识记和理解难度也
在加大,如“私禄”“收考”等(已与以往文言实词的考查有一致之处,须根据
语境仔细推断)。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除掌握一定的解题技法外,更
要拓展知识面,注重课下积累。
[解题方略]古文化常识题解题“2步法”
高考命题时所设的4个选项多与文本联系不紧密,可凭积累直接判断,只有
个别有时需要借助语境才能推断,可以说古文化常识题主考积累识记能力,兼考
推断理解能力。
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需遵循以下“2步法”:
[典例]
(2017•全国卷HD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
编修中书条例。……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
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
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
日:“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
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日:
“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
知秦州,又改郭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日:“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
始再见狱空耳。”邪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
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
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
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
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
日文定。
(节选自《宋史•许将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
一名的人。
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
节日。
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
也很大。
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
借口。
【答题技巧】
第一步:依据积累直接判
通览4个选项,A、B两项可依据平时积累直接判定,无需结合语境。A项中
的“状元”是对文化常识中“典章制度”的考查,可根据平时的知识积累来推断,
“状元”指科举考试中经过殿试后获得第一名,可判断A项正确;B项中的“上元”
是对文化常识中“礼俗习俗”的考查,联想到中华民族的节日,古时以农历正月
十五日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也可联想到诗句:“上元锦书传宝字,王母琼箱
荐金约。”(唐•王勃《七夕赋》),可推断B项正确,这样就排除了A、B两项。
第二步:回归原文慎推断
通过第一步,剩下的是比较难判断的C、D两项。而这两项中C项通过语境还
是不好确定其正误,尤其是C项后半句“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
大”,暂且一放,先看D项。D项中的“告老”是对文化常识“礼俗习俗”中讳称
的考查,可联系平时学习的知识积累和词语“告老还乡”,并且和教材中学过的
“乞骸骨”意思相近,再结合选文上下文内容,“在大名六年,多次告老,被召
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年,许将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可推断D项正确,故可确
定C项错误。(文史不分家,如果历史知识掌握比较好,考生对于C项一眼就能判
定是错误的,“近侍”虽然对帝王有较大影响,但他们有“名”无“职”。)
[答案]C
【内容归纳题】答题技巧
一、命题规律
信息筛选题的题干都会规定信息筛选指向,这些指向往往是阅读材料的中
心,或者是人物的主要品行、行为、观点,或者是文章的主要观点、论据,或者
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待选项均为文中语句,其中有些是干扰项。
二、误区剖析
1.混淆人物
近年来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史传类文言选段一般都
是多个人物、多个事件的综合,而题干要求往往就其中确定一人或几人进行考查,
命题者在设计干扰项上,就常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不同人物所为之事
混杂在一起,胡乱“嫁接”给某一人,造成人物与事件不对应。
2.混淆“品性”
一些史传类选文往往会贯穿着弘扬民族美德的宗旨,文中主要人物一般都是
民族英雄、清官、廉吏、义士、孝子等,以此引导考生的价值取向。传记中作者
往往会横向罗列多个细小事件来反映主人公多方面的美德与成就,命题者却常常
就其中的某一点设题,如果答题时不仔细读懂题干,检索有效信息,就会造成人
物品性的错位,误入陷阱。
3.混淆事理
命题人故意混淆题干要求和选项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检测考生这一
方面的辨析能力。主要表现在混淆片面与全面、混淆未然与已然、混淆观点与事
实、混淆直接与间接等方面的设误。
①混淆片面与全面。如“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
一组是”,其中“②公禁之,民不敢犯”写的是陈公弼禁止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
钱财祭鬼这一活动,突出的是其执法之“严”,而题干中包含了“严”和“不残”
两方面的意思,选项犯了以偏概全之误。
②混淆未然与已然。如“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
其中B项上句“以北山石为椁”写的还是孝文皇帝对厚葬的一种“想法”,而不
是写薄葬。考生若选该项,就犯了把未然当已然的错误。
③混淆观点与事实。如“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其中“①
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写的是作者陈述的既有事实,而不是作者的观
点。显然,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
④混淆直接与间接。如“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
本’思想的一组是”,其中“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写的是齐桓公
让百官有司做的事,不能“直接”体现齐桓公“以民为本”的思想。
三、答题技巧
筛选文中信息,主要是要求学生会整体把握文意,概括文章事件,善于在复
杂的信息区域内,明确题干中筛选信息的指向,依据情理分清主次,排除干扰,
正确答题。具体来说,就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题干要求,明确解题方向
题干信息是我们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
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解答时,首先要看清题干
要求,准确把握题干的关键词,尤其是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次要弄清所考查的设
问方式,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直接表明”还是“间接表明”等,
这是解答信息筛选题的前提和关键。
2.结合原文信息,紧扣具体语境
解答文言文考题的前提是理解,筛选信息题也不例外。不少题目若孤立地局
限于选项思考,往往会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判断的失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应是阅读理解的原则,也是解题、答题的关键。因此,考场答题只有
树立结合原文内容、紧扣具体语境去思考的意识,才能正确理解、准确判断词义
和句意。不少选项孤立地看,很难判断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但只要一结合其具
体语境来思考判断,则不难得出答案。
3.仔细比对遴选,排除方法优先
掌握一种好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正确筛选信息尤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法
之一就是排除法。一般来说,题目所给的信息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
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句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明
白每一个信息句之所以对或之所以错的原因,一旦拿定哪一个信息句与题干要求
不相符时,就可排除包含该信息句的选项,这样就降低了选择难度。如此去伪存
真的方法可让我们更快更准地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答案。
【文句翻译题】答题技巧
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逐字对应翻译,
做好换、留、册I、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
词是得分点。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
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注意特殊句式。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
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句子,前后通顺。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
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
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
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
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
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
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
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
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
汉语对译。
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
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
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
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
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
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
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
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
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
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
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
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上卿。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
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
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
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
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
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
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
来语意才完全如: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成:
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
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
如: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
往,乃见。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
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
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
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
意思。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
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
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
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蚓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这个译句没有按定语后置的特点来译,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蚯蚓没有锋利的
爪子和牙齿,强壮的筋骨。
文言虚词推断
文言文的猜读,不仅实词管用,虚词也相当给力。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
灵活多变,因此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加强朗读、背诵,培养
文言文语感的同时,探寻规律,掌握一定的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的推断技巧。以
下八法,谨供参考。
一、代入筛选法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熟记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
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
确的答案。
以“而”为例,其主要用法有:连词,译为“又”、“而且”、“就”、“却”、
“如果”、“因而”;代词,译为“你”、“你的”;动词译为“好像”等。
若要在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蟾之穴无可寄托者”、②“置之地,拔剑撞
而破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某所,而母立于兹”中找出与其他各句不同
用法的句子,在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后,就不难确定应为作代词“你的”解
释的⑥了。
二、语境推断法
文言文阅读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
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此法对
起关联词语作用的虚词特别有效。
如“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
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为表原因的“因为”。
三、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虚词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
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如“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前句“以”用在名词“身”
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
做“死”的状语;后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
示并列的连词,所以两句用法不同。
四、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
般是语气副词,表揣测,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动词后一般
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
其(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还是)还也”。又如“焉”,在句首,如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哪里;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何必;
在句末,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相当于“之”。尤其需注意,在句
末动词后,有时是兼词“于此”,如“风雨兴焉”;在句末形容词后,为形容词
词尾“……的样子”,如“盘盘焉”。
五、全句关照法
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
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
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
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的。
以“也”为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②“若无罪
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表陈述);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表解释);
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感叹);
⑥“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中表舒缓语气或停顿);⑦“攻之不克,围之不继,
吾其还也”(表祈使)。
六、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如能牢记课文中出现过的这些有代表
性的词,便有助于快速解题。文言句式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特殊句
式,除较易识别的判断句、被动句外,重点是倒装句。如主谓倒装“……矣,……”
(“甚矣,汝之不惠。”)、定语后置“……之……者”("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状语后置“……以……”(“覆之以掌”)等。固定句式较多,
须熟记的如:“不亦……乎”(”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无以……”
(“军中无以为乐”)、“何……为?”(“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如……
何?”“若……何?”"奈……何?”(“如太行、王屋何?”)、“所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七、语法分析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而,据此也可推断出虚
词的用法。比如,要判别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久之,能以足音辨
人”、③“夫晋,何厌之有”、④“均之二策”诸句中“之”字的意义,可根据
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破口。①中“吾妻”是主语,“美”形容词
的意动用法,作谓语,“我”是宾语,由此可确定“之”介于主谓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②中“久”是时间副词,充当句首状语,因此紧随其后的“之”可有可
无,只不过起了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③中“晋”是主语,
“有”是谓语动词,可知本句是宾语前置句,“之”起提宾作用。④中“均”是
动词,作“权衡”解,“二策”是名词,由此断定“之”与“二策”一起为“均”
的宾语,作代词“这样”解。可见,抽主干、析结构、判功能,不失为简便的虚
词推断方法。
八、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用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绝大多数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
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
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一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
成语“惟命是从”、“惟利是图”来推断,应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又如“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可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等成语
来推断,这里的“因”是介词“依照、根据”之意。
若能灵活地综合运用以上八种推断技巧,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增
加答题的正确率。当然,要想彻底攻克文言虚词这一“堡垒”,关键还在于平时
的积累。
文言实词推断
1.课文求义法
利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到课内曾经学
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看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合适。
例如:
高考卷文言文阅读第一题的四个选项:
A.讽帝大征西方奇技。讽:劝告(出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出自读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遇:优待(出自《屈原列传》出则接遇诸侯,遇,
接待。从而推出此项错误。)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出自《过秦论》)
除B选项是在语文读本中出现外,另三项皆根据课文。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
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
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课内文言文要充分重视,
步步夯实。
2.成语印证法
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
词组或短语。成语的含义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
便。
例如:
“举类迩而见义远”。(《屈原列传》)“闻名遐迩”这个成语大家很熟悉,
“迩”对应“远”。把“近”的意思套进原句去,语意很通顺。因此,可推知,
此句中的“迩”也是“近”的意思。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①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有的放矢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③其文约,其辞微。(微言大义微:深奥、微妙)
成语求义可以和成语的运用结合起来,反推也可,互相印证,相互促进,可
谓双赢。
3.结构求义法
古汉语相对于现代汉语在语言结构上更具对称美,上下文对应位置上的词语
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依据这一特点,可有效帮助我们理解词
义。
例如:
①秦无亡矢遗催之费。“亡矢”与“遗傲”的结构是一样的,词的配搭是一
致的。“亡”与“遗”相应,“矢”与“镀”相应。从而知道“亡”、“遗”都
是失,就不会把“遗”理解为遗留或馈赠了。同样,可从“矢”是箭推知“跳”
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与“逐北”意思相同。由“追”
可知“亡”是“逃亡”;“北”因与“亡”相应,则可推知“北”不是“北方”,
而是“败北”之义。)
③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利用上下文的对称结构,可据易推难。“择”
易于理解,可推出“简”也作“选择或选拔”讲。)
有时借助整齐的句式,还可以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这个词的
正确意思。
①“据嵯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一句中借助“地”可以推断“固”应当是名
词,进而解释为“坚固的地方”。
②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借助“良”可以推断“劲”应为形容词,进而解为
“硬”、“硬的”、“强有力的”。
③变姓名,诡踪迹。借助“变”可以推断“诡”应为动词,就可以避免将“诡”
解为“诡秘”的错误,而较为顺利地将“诡”解为“隐蔽”。
4.语法分析法
根据词性可以更准确地推出词义。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可以先确定它在文
中做什么成分,然后确定词性,进而确定词义。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驴,取樵炊。
③故久立与其客语。
④徒立故琅珊王泽为燕王。
解析:
①句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
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②句中“取樵”为动宾短语,“樵”作“取”的宾语,而宾语多由名词充当,
故“樵”应释为名词“柴”,而不能释为动词“打柴”。
③句中“故”作动词“立”的状语,而状语一般由副词或形容词充当,据此
可推“故”作副词“故意”讲。
④句中“故”作名词“琅珊王”的定语,而定语相当部分由形容词充当,因
此可释为“旧有的、原来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句中“梁君臣之首”
是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而“函”带这个宾语,由此可推知“函”此时应由名词
(“匣子”)活用为动词,可理解为“用匣子装”。
⑥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使”是动词,很显然这个动作是
由“人”而不是“隶”发出的。这样“隶”只能作状语来修饰“使”,是“像奴
隶那样”的意思。
5.形训求义法
运用形训,即通过字形结构的剖析释义。分析字形能说明字的本义,有助于
我们了解词的本义,也有利于我们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许慎的《说文
解字》主要是凭字形来说明字的本义的。汉字中的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
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义符为“之”,
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
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①高考题文言文中有一句“启听淮北取汆”,句中的“汆”就是一个会意字,
联系“集”字,"招’的意思是卖出粮食,“汆”与“果”相对,意思是买进粮
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拜见”之义。
③“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馈”的意义可由它的
“个”旁推断出它是供军队吃的东西,即“军饷”。
6.音训求义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释
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
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后
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
宴》)中,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
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义。
通假字的特点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声母相同(双声通假)。如“亡”通“无”,“胡”通“何”。
③韵母相同(叠韵通假)。如“信”通“伸”。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
重水覆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这里,再略举几例说明这种现
象。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受”通“授”,义为“给予”。
②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孰”通“熟”,
义为“仔细”。
③(陈涉)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对“趣”字按其字面无法
解释,如联系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后参照,可推知“趣”通“促”,
意为“催促”。
以上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应该在拥有扎实的课内知识
的基础上,结合上下语境,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文言句式用法
1.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
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由“者”和“也”构成的判断句。
由此变形组合的句式主要有:“……者,……也”"……,……也”"……,……
者也”“……者,……”"……者,……者也”几种。这些句式,也是古汉语中
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③“陈胜者,阳城人
也。”
⑵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如:①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③梁父即楚将项
燕。④此皆良实,志虑忠纯。⑤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
鱼肉。⑦汝是大家子。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4)表因果关系的判断句
如:①一夫作难而七庙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
之势异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无标识的判断句
如:①刘备,天下枭雄。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2.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
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
省略。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大破之。
②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日:'(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③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
若与人。'”
(2)省略谓语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3)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
如:”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5)省略介词“于”
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6)介词“自”也可省略
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3.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子顺序而言的,常见的文言倒装句
式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
“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译为:“等到不相信他的时候”。
宾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保山市智源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辽宁省海城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物理试卷 (含答案)
- 建瓯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 山东省五年高考语文考题汇编-作文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担保合同的种类有哪几种2024年
- 劳动协议书范文2024年
- 保密性档案管理条款
- 肉类产品购销合同样本
- 快递行业劳动合同模板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数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通过10种营销技巧成为行业龙头
- 公路工程工地试验室标准化试验检测项目、参数检验频率一览表
- 应用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判别沉积环境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2)
-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配套题库(含考研真题)
- 商务英语教学课件:unit5 Travel and Visits
- 民航概论课程标准
- MACD二次绿柱缩短的选股公式.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