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卷:分离定律的发现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卷:分离定律的发现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卷:分离定律的发现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卷:分离定律的发现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卷:分离定律的发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离定律的发现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为闭花受粉的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B.杂交实验过程中进行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2.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的内容3.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4.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粉红色牵牛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牵牛花D.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5.(2023·湖南长沙高三检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豌豆作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时,出现了非正常分离比现象,下列原因分析相关度最小的是()A.选作亲本的个体中混入了杂合子B.收集和分析的样本数量不够多C.做了正交实验而未做反交实验D.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有差异6.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和种子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和种子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7.(2022·浙江6月选考,10)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材料。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A.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B.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C.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D.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8.下列各项是“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的操作,其中模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A.每个容器中放入等量的2种颜色小球B.摇动容器,使容器内的小球充分混合C.将从容器中随机抓取的小球记录D.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的容器中9.西红柿果肉的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色为显性。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F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10.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重复多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学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实验中每只小桶内2种小球数量必须相等,且4只小桶内的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Aa、B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11.某种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其子叶的绿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将纯种的子叶绿色植株与纯种的子叶黄色植株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子叶黄色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均为黄色,收集这些种子并种植,获得F1植株。下列有关这对相对性状的分析正确的是()A.F1植株中存在2种基因型B.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性状C.F1植株产生2种花粉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纯种绿色植株上所结种子均为子叶黄色种子12.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B.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C.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D.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三、非选择题13.豌豆所结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某同学为了验证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用自然界中的甲(黄色子叶)和乙(绿色子叶)两个品种豌豆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组别亲本的处理方法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黄色子叶绿色子叶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409粒0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0405粒实验三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399粒0实验四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进行自花传粉6021粒2001粒实验五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2010粒1970粒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实验中所用的两个豌豆品种是否是________________。(2)通过实验________可以证明黄色和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四所结的6021粒黄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粒。(4)实验五相当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的________实验。该实验方法可用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4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茎的高矮在遗传上遵循__________定律。(2)1909年,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后来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________。该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开的时间是________(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3)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__现象。(4)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的表型是________,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__。(5)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____。15.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回答: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组别杂交组合F1表型交配组合F1表型A:30对亲本红花×红花36红花∶1白花D:绿茎×紫茎绿茎∶紫茎=1∶1B:30对亲本红花×白花5红花∶1白花E:紫茎自交全为紫茎C:30对亲本白花×白花全为白花F:绿茎自交由于虫害,植株死亡(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组。(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定律的发现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孟德尔利用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得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豌豆为闭花受粉的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做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B.杂交实验过程中进行了正反交实验,即高茎(♀)×矮茎(♂)和矮茎(♀)×高茎(♂)D.实验中运用了假说—演绎法,“演绎”过程指的是对测交过程的演绎答案C2.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C.“测交实验”是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并且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假说的内容答案C3.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答案B4.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粉红色牵牛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牵牛花D.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答案A5.(2023·湖南长沙高三检测)某生物兴趣小组用豌豆作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时,出现了非正常分离比现象,下列原因分析相关度最小的是()A.选作亲本的个体中混入了杂合子B.收集和分析的样本数量不够多C.做了正交实验而未做反交实验D.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有差异答案C6.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和种子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和种子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B.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C.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D.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答案C7.(2022·浙江6月选考,10)孟德尔杂交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选择了严格自花授粉的豌豆作为材料。自然条件下豌豆大多数是纯合子,主要原因是()A.杂合子豌豆的繁殖能力低B.豌豆的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C.豌豆的性状大多数是隐性性状D.豌豆连续自交,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答案D8.下列各项是“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的操作,其中模拟等位基因分离的是()A.每个容器中放入等量的2种颜色小球B.摇动容器,使容器内的小球充分混合C.将从容器中随机抓取的小球记录D.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的容器中答案C9.西红柿果肉的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红色为显性。用杂合的红果肉西红柿自交获得F1,将F1中表型为红果肉的西红柿自交得到F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F2中无性状分离B.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C.F2红果肉个体中杂合子占2/5D.F2中首先出现能稳定遗传的紫果肉西红柿答案C二、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10.甲、乙两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重复多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同学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C.实验中每只小桶内2种小球数量必须相等,且4只小桶内的小球总数也必须相等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Aa、B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答案AB11.某种雌雄同株异花的二倍体植物,其子叶的绿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科研人员将纯种的子叶绿色植株与纯种的子叶黄色植株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子叶黄色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均为黄色,收集这些种子并种植,获得F1植株。下列有关这对相对性状的分析正确的是()A.F1植株中存在2种基因型B.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性状C.F1植株产生2种花粉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纯种绿色植株上所结种子均为子叶黄色种子答案ABC12.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B.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C.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D.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答案C三、非选择题13.豌豆所结种子的子叶有黄色和绿色。某同学为了验证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现用自然界中的甲(黄色子叶)和乙(绿色子叶)两个品种豌豆的植株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组别亲本的处理方法所结种子的性状及数量黄色子叶绿色子叶实验一将甲植株进行自花传粉409粒0实验二将乙植株进行自花传粉0405粒实验三将甲植株的花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399粒0实验四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进行自花传粉6021粒2001粒实验五将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接受乙植株的花粉2010粒1970粒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实验中所用的两个豌豆品种是否是________________。(2)通过实验________可以证明黄色和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四所结的6021粒黄色子叶种子中杂合子的理论值为________粒。(4)实验五相当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的________实验。该实验方法可用来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纯合子(2)三、四黄色子叶实验三中将具有相对性状的甲、乙纯合子杂交,子代全为黄色子叶,说明黄色子叶为显性性状;同时实验四表示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也说明了黄色子叶为显性性状(3)4014(4)测交实验三获得的部分子代个体(待测个体)基因型14.孟德尔曾利用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发现当只考虑一对相对性状时,F2总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于是其提出假说,作出了4点解释,最终总结出了相关的遗传定律。请以高茎(D)和矮茎(d)这一对相对性状为例,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茎的高矮在遗传上遵循__________定律。(2)1909年,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后来人们又把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________。该对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分开的时间是________(不考虑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3)如果遗传因子不是独立遗传而是融合遗传的,则F2将不会出现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__现象。(4)如果体细胞中遗传因子不是成对存在的,而是纯合个体的体细胞中每种遗传因子有4个(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1的表型是________,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__。(5)如果雌雄配子不是随机结合的,而是相同种类的配子才能结合(其他假说内容不变),则F2中高茎∶矮茎=________。如果雌雄配子存活率不同,含d的花粉有1/2不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