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2C/wKhkGWbY_mKAVbk4AACIPZITp9E435.jpg)
![DB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2C/wKhkGWbY_mKAVbk4AACIPZITp9E4352.jpg)
![DB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2C/wKhkGWbY_mKAVbk4AACIPZITp9E4353.jpg)
![DB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2C/wKhkGWbY_mKAVbk4AACIPZITp9E4354.jpg)
![DB13-T 5976-2024 燕麦良种繁育技术规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M02/1D/2C/wKhkGWbY_mKAVbk4AACIPZITp9E4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CCSB00/0913DB13/T5976—2024I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乌兰察布市种子管理站、河北兆然种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云霞、左文博、王星宇、葛军勇、周海涛、张新军、赵世锋、曹丽霞、李天亮、赵玉平、田长叶、董占红、张丽霞、杨晓虹、张雅杰、刘文婷、刘君馨、石碧红、白静、吴肖DB13/T5976—20241本文件规定了燕麦良种繁育的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藏、生产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燕麦的良种繁育。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所有部分)GB4404.4粮食作物种子第4部分:燕麦GB/T7414主要农作物种子包装GB/T7415农作物种子贮藏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20464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611-2002农作物种子定量包装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播前准备4.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肥力适中、pH值6.0~8.0地块。前茬避免麦类作物(小麦、大麦等4.2隔离措施空间隔离距离≥50m,时间隔离≥20d。以秋翻整地为宜,也可春翻整地。耕翻深度20cm~25cm,结合整地亩施优质腐熟农家肥1000kg。4.4种子准备4.4.1选种选用穗行圃、原种田、一级种子田和二级种子田“一圃三田制”方法繁育的燕麦种子。种子质量符合GB4404.4的规定。4.4.2种子处理播前晒种、浸种、药剂拌种等应有专人负责。更换品种时应把器具清洗干净。4.4.3晒种DB13/T5976—20242播前5d~7d选无风晴天,把种子摊匀在晾晒场,厚2cm~3cm晒2d~3d。忌在水泥地、塑料、铁器上晾晒。5播种5.1播期土壤10cm地温稳定通过0℃即可播种,坝上地区5月上旬至6月上旬。5.2播种方式以机械条播为主,行距15cm~30cm。装种前和换品种时应对播种机进行彻底清扫,防止机械混5.3播种量裸燕麦亩播种量10kg~12kg,皮燕麦15kg~17.5kg。亩保苗30~35万株。5.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为3cm~5cm,播后进行镇压。土壤墒情较高时不镇压。6田间管理6.1施肥6.1.1种肥结合播种亩施三元复合肥(N-P2O5-K2O=15-15-15)10kg~15kg。肥料施用符合NY/T496规定。6.1.2追肥在拔节孕穗期,根据苗情长势结合灌溉或降雨亩追施尿素7kg~10kg。施用符合NY/T496规定。6.2灌溉在燕麦拔节、抽穗等关键期遇旱浇水。6.3中耕除草6.3.1人工除草三叶或四叶一心时中耕除草,孕穗期拔除大草。6.3.2化学除草播后苗前喷施二甲戊灵,喷后不能破坏药土层;或在三叶一心或四叶一心时喷施辛酰溴苯腈除草。按说明书操作使用。7去杂去劣在苗期、完穗期或蜡熟期、成熟期拔除异株、劣株和病株。8病虫害防治8.1病害主要病害有燕麦坚黑穗病、红叶病和秆锈病等。防治方法参照附录A。农药施用符合GB/T83218.2虫害DB13/T5976—20243主要虫害有地下害虫(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粘虫、草地螟和蚜虫等。防治方法参照附录B。农药施用符合GB/T8321的规定。9收获及贮藏9.1收获燕麦穗变黄、90%以上籽粒变硬时收获,宜采用割晒机割晒后再脱粒。不同品种应单收、单运、单脱、单晒、单存,种子袋内外附上标记,严防混杂。机械收获前或换品种收获时应清理干净收获机械,避免机械混杂。9.2晾晒自然晾晒至种子含水量≤13%。9.3种子清选晾晒后的种子应及时清选,去除杂质,计量装袋。种子分级应符合GB4404.4的规定。9.4种子包装种子包装应分别符合GB/T7414和NY/T611-2002中5的规定。9.5种子标签符合GB20464的规定。9.6种子检验方法种子检验按GB/T3543执行。9.7贮藏选择通风干燥、避光、避雨和防鼠虫鸟害的地点贮藏,种子水分控制在13%以下,必要时进行药剂熏蒸。也可低温保存。种子贮藏符合GB/T7415的规定。10生产记录将主要农事记录存档,保存时间两年以上。DB13/T5976—20244燕麦主要病害防治措施表A.1燕麦主要病害防治措施主要病害种类症状注意事项燕麦坚黑穗病主要发生在抽穗期后期。染病种子的胚和颖片被毁坏,其内充满黑褐色粉末状厚垣孢子,其外具坚实不易破损的污黑色膜。厚垣孢子粘结较结实不易分散,收获时仍呈坚硬块状。和清除田间病株,抽穗后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携至田外集中烧毁。果。或用2.5%的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无红叶病一般是由蚜虫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植株染病后一般上部叶片先表现株有不同程度的矮化现象,病株表现以治蚜防病和清除毒源等措施为中心的5%的吡虫啉乳油2000~3000倍70%的噻虫嗪3000~4000倍液均匀喷雾处理。无秆锈病燕麦冠锈病主要发生在燕麦生长的中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橙黄色椭圆形小燕麦近枯黄时,在夏孢子堆基础上产生黑色的、表皮不破裂的冬孢子堆。2、锈病始发期和始盛期及时喷洒20%无DB13/T5976—20245燕麦常见虫害防治措施表B.1燕麦常见虫害防治措施主要虫害类型注意事项地下害虫(金针2、物理防治:诱杀成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