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历史高考2024年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历史高考2024年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历史高考2024年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历史高考2024年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历史高考2024年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历史高考仿真试题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A、孙中山B、康有为C、梁启超D、袁世凯答案:A解析: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并在1912年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因此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2、下列哪项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五四运动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西安事变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南昌起义发生在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北伐战争是国共合作推翻北洋政府的战争;西安事变是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转折点。3、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材料表明新中国的成立()A.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B.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C.实现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D.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的意义。选项A,根据材料“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故A项正确。选项B,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是以1953年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标志的,故B项错误。选项C,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的标志是五四运动,故C项错误。选项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以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为标志的,故D项错误。4、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这一论述旨在()A.强调学习苏联模式的必要性B.确立“双百”方针C.反思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D.倡导“科教兴国”战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选项A,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学习外国经验时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这实际上是对苏联模式的反思,而不是强调学习苏联模式的必要性,故A项错误。选项B,确立“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选项C,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强调学习外国经验时要结合本国实际,不能盲目照搬,这实际上是对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反思,故C项正确。选项D,“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5、题干: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文景之治”?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答案:A解析: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治理。在这个时期,汉初政治稳定,经济恢复,被誉为中国古代的“盛世”。因此,正确答案是A。6、题干:下列哪位人物被尊称为“孔子”?A.孟子B.墨子C.荀子D.孔子答案:D解析: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其学说对中国及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尊称为“孔子”。因此,正确答案是D。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对这一过渡的实质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化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逐渐走向衰落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性调整D.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性调整,以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故A错误,C正确;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走向衰落,故B错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不是其实质,故D不符合题意。8、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但受到农奴制的严重阻碍。为此,俄国政府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这场改革()A.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B.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彻底清除了封建残余D.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答案:B解析: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俄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861年的改革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缓慢。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并没有废除沙皇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故C项错误;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后,俄国仍然是沙皇专制统治下的封建国家,故D项错误。9、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什么仪器,用来观测地震?A、浑天仪B、地动仪C、指南针D、天文望远镜答案:B解析: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发明了地动仪,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用于监测地震的仪器。浑天仪是古代天文学家观测天体运行的工具,指南针主要用于导航,而天文望远镜则是近代天文学的重要观测工具。因此,正确答案是B。10、以下哪项不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改革?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文化大革命答案:D解析:戊戌变法是清朝末年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试图通过改革挽救国家危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五四运动是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而文化大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一段特殊时期,不是改革,而是一场政治运动。因此,正确答案是D。11、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其主要原因是A.儒家学说倡导“仁政”,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B.儒家学说强调“君权神授”,迎合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是汉武帝钦定的D.董仲舒改造儒学,使其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中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选项A,儒家学说倡导“仁政”,确实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这不是西汉中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的主要原因,因为“仁政”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提出,故A项错误。选项B,儒家学说中并没有直接强调“君权神授”,这是法家思想的特点,故B项错误。选项C,汉武帝虽然推崇儒学,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并不是他直接“钦定”的,而是通过一系列政策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逐步确立的,故C项错误。选项D,西汉中期,董仲舒改造了传统儒学,吸收了法家、道家等学派的合理因素,建立了新的儒学体系,即新儒学。他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故D项正确。12、北宋时期,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写给宋朝皇帝的信中说:“南朝每岁给银绢以百万计,朕若自取,可取之;朕若不取,虽寸缕不得于南朝也。”这反映了A.辽国实力超过北宋B.澶渊之盟后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C.北宋与辽的边境冲突不断D.北宋每年送给辽大量岁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与辽的关系。选项A,材料中没有体现辽国与北宋之间的实力对比,且仅凭材料中的一封书信无法断定辽国实力超过北宋,故A项错误。选项B,材料中提到辽国皇帝耶律洪基说“南朝每岁给银绢以百万计”,这实际上是指北宋每年向辽国支付岁币。这是澶渊之盟的内容之一,即北宋向辽国输送“岁币”,以换取双方边境的和平。因此,这反映了澶渊之盟后双方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故B项正确。选项C,材料强调的是北宋向辽国支付岁币以换取和平,而不是双方边境的冲突不断,故C项错误。选项D,虽然北宋每年确实送给辽国大量岁币,但这不是材料想要强调的主要内容。材料更侧重于表达澶渊之盟后双方维持和平的局面,故D项错误。13、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蔡锷答案:C解析: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创立了中国国民党,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民主共和国的历史。因此,正确答案是C选项孙中山。14、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A.火药B.指南针C.造纸术D.电脑答案:D解析: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电脑是20世纪中后期发明的,不属于中国古代的发明。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电脑。1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隋朝创立科举制B.唐朝科举制得到完善C.明朝八股取士D.清朝废除科举制答案:A解析:本题要求选出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表述不正确的选项。选项A,隋朝时期,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但科举制并非隋朝创立,而是隋朝发展完善,故选项A表述错误。选项B,唐朝时期,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故选项B表述正确。选项C,明朝时期,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只限于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故选项C表述正确。选项D,清朝末年,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进行了改革,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故选项D表述正确。16、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上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一方针的提出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推动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的提出及其意义。选项A,国民经济的恢复主要是在1949年至1952年,与“1956年”的时间不符,故选项A错误。选项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与“双百”方针的提出没有直接关系,故选项B错误。选项C,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旨在促进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繁荣,这一方针的提出适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故选项C正确。选项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的,与“双百”方针的提出没有直接关系,故选项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下表格展示了其中的一部分:措施内容皇帝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称“始皇帝”,后世皇帝以“二世”、“三世”等称呼皇帝制度皇帝世袭制,皇位传给儿子或近亲官僚制度设立三公九卿,实行郡县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法律制度统一法律、度量衡,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禁锢思想,维护封建统治材料二:汉朝继承并发展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以下表格展示了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措施内容皇帝制度皇帝地位更加稳固,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官僚制度建立察举制,选拔贤能之士为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思想控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加强思想统一法律制度继承秦朝法律,进一步完善,形成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法律体系【问题】1.比较秦汉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其异同点。【答案】1.异同点:(1)相同点:①都重视加强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②都重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③都重视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统一思想;④都重视加强法律制度,统一法律、度量衡。(2)不同点:①秦朝实行郡县制,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②秦朝实行焚书坑儒,禁锢思想;汉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正统;③秦朝实行严刑峻法,残酷镇压反抗;汉朝实行“宽政”,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解析】本题要求比较秦汉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其异同点。首先,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我们可以总结出秦汉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同点,包括重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控制和法律制度等方面。其次,通过对比秦汉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我们可以发现其不同点,如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并存、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严刑峻法与宽政等。最后,将这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整理,形成完整的答案。第二题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允许广州十三行负责经营对外贸易,并规定外商的一切商务均需通过“十三行”进行,并不得直接与中国商民交易。这一政策在乾隆年间达到高峰,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不能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材料二: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市场。随着外国势力的不断渗透,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根据材料一,分析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及影响。答案:(1)清朝前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抵御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活动。然而,这一政策也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它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中国无法及时了解和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技术和文化。同时,它也使中国错过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机会,导致中国逐渐与世界发展潮流脱节,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逐渐落后。(2)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通商口岸的开放,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二是中国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丝茶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进一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这一解体过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为后来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它也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农民破产、社会动荡等问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影响的理解。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闭关锁国”政策在乾隆年间达到高峰,其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抵御了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活动;另一方面,它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中国无法及时了解和学习世界先进的思想、技术和文化,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落后。(2)本题主要考查对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原因及影响的理解。从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通商口岸的开放导致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二是中国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丝茶等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这一解体过程虽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农民破产、社会动荡等但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转型为后来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题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粮食产量从1949年的1.1亿吨增长到2019年的6.6亿吨。然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粮食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材料二:为保障粮食安全,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优化区域布局;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等。问题:1.分析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2.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为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3.阐述个人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应如何作为。答案:1.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1)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土地资源有限。(2)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水资源、肥料等资源短缺。(3)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加剧。(4)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5)国际粮食市场波动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2.我国政府为保障粮食安全所采取的措施:(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耕地质量。(2)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优化区域布局。(4)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5)加强国际合作,稳定国际粮食市场。3.个人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应如何作为:(1)节约粮食,杜绝浪费。(2)关注农业发展,支持农业科技创新。(3)参与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4)关注粮食生产,宣传粮食安全的重要性。(5)培养环保意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解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理解。首先,学生需要分析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包括土地资源、农业资源环境、气候变化、劳动生产率以及国际市场等方面的因素。其次,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为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