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政策探究的文献综述5800字】_第1页
【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政策探究的文献综述5800字】_第2页
【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政策探究的文献综述5800字】_第3页
【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政策探究的文献综述5800字】_第4页
【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政策探究的文献综述5800字】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30840我国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150371.1粮食安全相关研究 1133411.2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 2109141.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相关研究 330106参考文献 51.1粮食安全相关研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极其重要的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作为国家安全的根本,粮食安全始终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紧密相连。时至今日,人们对于粮食安全的关注热度也丝毫不减,国内外众多学者前后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粮食安全面临着来自气候、环境、市场供求关系、价格等多方面的影响,使得粮食市场形势日趋紧张:MegersaB.等人(2014)发现粮食不安全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日益受到关注,而气候变化加剧了这一问题,例如博拉纳地区牧民就面临不可预测的气候风险,反复发生的干旱使他们经历了粮食不安全的挑战[31];BarahonaJF,ChulaphanW.(2017)在对世界粮食价格与泰国不同的消费食品价格指数之间的价格传递研究中认为农村家庭受世界价格信号变化的影响更明显:世界粮食价格水平上升会抬高国内粮食价格,粮食商品从农村地区转移到城市和国际市场,出现粮食短缺现象。国际粮食市场的变化会进一步给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带来更大的影响[28]。当前形势下,粮食危机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GundersenC.(2013)表示粮食不安全是现阶段美国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挑战,主要原因在于问题的严重性令人震惊,其不安全的程度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已经有许多证实有关粮食不安全的负面健康影响不断曝出[29]。翁明(2020)分析指出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剧烈冲击了世界粮食的产需,加上部分国家的蝗灾、干旱给当地粮食生产造成了负面影响,这些情况下所产生的叠加效应很有可能会加重恶化全球的粮食市场预期,改变目前粮食供求关系,造成各国抢购、限卖和流通不畅,甚至会引发新的粮食危机[11]。而国内的研究也无一不表明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完善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手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迫在眉睫。裴沛和孙金岭(2021)表示,随着粮食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使得托市现象日益明显,国内外粮价倒挂现象突出,虽然从粮食库存以及产需、国际贸易角度看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有保障,但是考虑到全球粮食贸易局面不断变化、美国粮食霸权加剧,中国想要保持粮价稳定,难度在逐渐提高。要想更好地稳定价格、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需要不断完善粮食价格体系、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农业技术投入[9]。徐振伟(2012)也特别指出目前在国内粮食资源供给有限的条件环境下,我国依靠国外进口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国际粮价较高水平的保持和全球人口及消费需要的增加,使粮食供需平衡被打破,世界粮食危机愈发明显地加重。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更加需要予以粮食安全高度重视,为保证自给自足牢牢守住粮食主权[16]。杜志雄等人(2021)通过研究进一步证实2020年爆发的疫情检验和夯实了在国际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我国利用市场资源的能力,但也暴露出长期以来对大豆进口过度依赖可能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以“食物安全”的观念丰富和完善粮食安全战略十分必要,要把握住时机实现国内粮食生产的转型升级[2]。可以清楚地看出,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不论在国外还是内部市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马虎大意、放松警惕。对于中国而言,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国外依存度与日俱增、供应存在缺口,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再次点明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经济社会地飞速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粮食和物资的保驾护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更加离不开它们。因此,采取一定的粮食保护政策十分有必要,有助于维护粮食供需平衡、提高粮食生产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1.2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粮食政策实施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够扩大粮食产量以保证和满足供应、跟得上需求的不断上涨,同时也保障种粮农民的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只不过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例如粮食生产不能离开土壤、阳光等自然资源,个人收入会随着消费支出比例而变动;也会因自然灾害等因素而受到影响,有着较为复杂的决定因素。因而相关领域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自然少不了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针对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尹世久等人(2009)利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耕地产量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灰预测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灌溉面积、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价格、播种面积等是直接影响耕地产量的重要因素,其中化肥投入量对产量的影响先增强后逐步减弱下降[21]。杨锦英等人(2013)借助DEA方法实证分析发现要想真正实现粮食总产量的健康可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必须加快推动科学和技术进步,要素资金投入效率和科学技术效率的提高能够对正向推动我国粮食的生产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19]。黄勇和朱信凯(2014)基于指数分解法对我国粮食生产总量的变动要素及其所带来的贡献率进行研究,发现粮食单产对总生产量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播种地区耕地面积的变动影响逐年向下递减;其中单产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是灌溉面积、受灾土地面积和化肥利用量,农产品价格对于播种土地面积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4]。针对当前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刘旺霞(2006)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发现,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个人收入与消费支出水平之间表现出高度正相关关系,且农村居民收入的来源并不是很稳定,与普通城镇居民相比也不敢大胆地消费,因此当前农民收入中的绝大多数都用在了生活性的消费支出上;较低层级的消费水平与低收入水平有关[6]。冯颖和党夏宁(2015)基于社会经济时间序列数据对影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构建双对数模型,研究结果发现,财政对第一产业的支出、农业领域的就业人数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农作物的播种土地面积、化肥实施使用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与农民个人平均纯收入呈现显著正相关[3]。王杰(2020)基于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模型,分析发现财政对于农业的投入、农业科学技术进展的贡献率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向相关性,农产品的价格和农民收入之间有着一个短期的负向相关性[12]。张芷蔧(2021)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数量化分析,发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业机械总动力及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民收入正相关[22]。上述文献的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实证研究中控制变量的选取提供了重要依据。可以看出粮食生产量受到土地播种、灌溉面积;技术水平;农产品价格;农药、化肥等农业物质资料投入;机械化水平(农用机具总动力);自然灾害这几方面的主要影响。财政支农,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土地播种面积,非农就业数量,农产品销售价格,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等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1.3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相关研究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在大多数研究中被证实是积极有效的,对稳定粮食产量和维持生产力至关重要。万晓萌和周晓亚(2018)认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可以更好地防止“谷贱伤农”现象的出现,增进粮食生产,保证市场供应。该优惠政策不但能够保证稳住本季度的粮食总产量,更能够保持住农民不间断的粮食生产能力,推动结构调整新动能的产生[14]。朱艳娜等人(2018)通过ARIMA时间序列模型测度粮食价格的变化情况,发现采取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将有助于增加粮食产量和提升粮农种植的积极性;虽然我国粮食市场的价格在经济条件下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发生一定的波动,但是市场供需的变化使我国粮食价格能够达到均衡水平,国内粮价变动趋于稳定[27]。郑享清等人(2018)通过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估,认为在国内粮食主产地区实施此政策会在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实现粮食增量与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应及保护粮食安全等环节发挥重大作用,成效显著[26]。孙文明等人(2020)以我国小麦主产区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粮食生产行为对小麦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调节作用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财政支农水平,有利于激发政策执行区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10]。张建杰(2020)以小麦为例,通过动静态比较政策执行前后、执行区与非执行区的产量、结构与效率,发现在利用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所产生的小麦托市市场效应较为明显,能够直接有效地带动政策实施地的小麦产出、播种面积、销售价格稳步持续上涨,适度地鼓励扩大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入实施地的范围和品种,这对于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粮农经济收入等具有积极意义[23]。结合当前背景,吴玲霞(2020)指出中美贸易战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爆发使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不断变化,更需要我们从保障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推动粮食种植结构优化,不断完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来解决粮食价格扭曲问题,加强粮食市场价格监测和预警机制,切实保障国内粮价稳定和粮食安全[13]。而另外一些学者虽然不否认这些益处,但也指出政策的实施未必完全有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或衍生出了一些问题。李勇和蓝海涛(2007)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财政费用成本仍然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以目前粮食资源的大规模储备成本作为突出体现。而中长期的国家财政也可能会因为现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持续实施而出现较大的经济风险和压力[8]。戴冠来(2009)认为粮价政策的目的一直着眼于扩大产量,但是产量越高价格反而越低,只能反复用最低收购价托底;托底产量越高,价格越上不去,这种恶性循环只能帮助粮农脱贫而非致富[1]。李丰和胡舟(2016)建立了主产区内稻谷种植农民供给需求的行为模型,采用GLS法估计种植成本上涨时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效果。发现粮农种植的意愿和积极性随着种植成本和粮食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而出现减少,这种现象尤其体现在劳动力费用成本的增加上。而我国的粮食增产、经济增收以及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也因为国内粮食生产成本的提高、国际粮食连续丰收、国内外粮价差距拉大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了一系列的冲击[7]。姚晶和李若愚(2020)认为现代社会物质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得人们逐渐开始追求膳食多样化、丰富化,主食占比下降,稻谷小麦消费量持续低迷,库存数量居高不下且不断增加,去库存压力仍然很大,仅通过下调收购价来推动粮食的供给侧改革不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国内粮价持续走高而国际价格继续下降形成的内外价格倒挂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国内市场,使我们对国外粮食的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强[20]。赵和楠等人(2020)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效果进行了深入检验,政策的有效执行虽然对小麦生产市场销售价格产生显著的正向波动影响,但也由此引发了加工成本上涨助推进口增加、库存压力大加重财政支出负担、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扭曲等问题[25]。JingdongLi等人(2020)也表明中国政府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基本实现了稳定粮价、促进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目的,但同时也带来了国内外粮价差距拉大、库存和进口持续增加等负面影响,不利于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文章建立了中国粮食市场的局部均衡模型,模拟取消或降低最低收购价格对小麦市场各方面的影响,对各种调整方案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或取消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增加农业生产补贴,比中国目前政策的可持续性更强,中国推动粮食价格政策改革也将给全球粮食产业的利益相关者带来益处[30]。综合来看,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仍旧存在一些争论。虽然多数人认为实施政策后有助于促进粮食生产、扩大产量,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但还是有少部分人认为政策存在局限性:它会扭曲市场价格机制;带来一定的财政风险和粮食库存压力;劳动力以及加工成本上升降低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内外粮价倒挂现象加重,对外依存度高;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对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的需求,对帮助农村居民真正过上富裕富足的生活还存在一些困难。这些研究对评估该项政策的效果发挥了巨大贡献作用,也为本文的剖析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是由于以上研究一部分是基于规范分析,还有一些研究在数据上还存在一些滞后,再者,近几年的粮食市场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实施进行最新实证分析,了解执行效果是十分必要也非常有意义的。参考文献[1]戴冠来.粮食目标价格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物价,2009(10).28-30.[2]杜志雄,高鸣,韩磊.供给侧进口端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21(1).15-30.[3]冯颖,党夏宁.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0).305-307.[4]黄勇,朱信凯.基于指数分解法的中国粮食增量贡献要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4(6).92-102.[5]孔阳.基于双重差分法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净效应评估[D].[硕士学位论文].湖北:三峡大学,2019.[6]刘旺霞.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经理人,2006(8).18-19.[7]李丰,胡舟.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分析———以稻谷主生产区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10).94-97.[8]李勇,蓝海涛.中长期中国粮食安全财政成本及风险[J].中国农村经济,2007(5).4-12.[9]裴沛,孙金岭.新形势下中国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研究[J].价格月刊,2021(2).1-6.[10]孙文明,冯彦杰,曾智.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生产效率的调节效应研究———基于我国小麦主产区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0(9).29-32.[11]翁鸣.国际市场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思考[J].中州学刊,2020(5).46-52.[12]王杰.湖北省农民可支配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3).120-123.[13]吴玲霞.贸易战和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稳定粮食价格策略研究[J].价格月刊,2020(8).20-23.[14]万晓萌,周晓亚.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8(3).119-122.[15]新浪新闻中心.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引发争议[EB/OL].[16]徐振伟.世界粮食危机与中国粮食安全[J].东北亚论坛,2012(3).28-35.[17]新浪财经.未来中长期内中国粮食总量供需缺口仍会存在[EB/OL].[18]新浪财经.2019中粮储最低收购价粮食同比增41%带动农民增收增收百亿[19]杨锦英,韩晓娜,方行明.中国粮食生产效率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3(6).47-53.[20]姚晶,李若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现状分析[J].农业经济,2020(12).121-123.[21]尹世久,吴林海,张勇.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10).28-34.[22]张芷蔧.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89-2016年数据分析[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51-52.[23]张建杰.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的评价[J].经济经纬,2013(5).60-65.[24]中华粮网.2020麦价重心上移2021小麦市场化态势凸显[EB/OL].[25]赵和楠,陈池波,赵炜涛.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法的实证检验[J].价格月刊,2020(6).1-7.[26]郑享清,范晨铭,程浩.基于动态综合评价模型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效果研究[J].价格月刊,2018(1).34-37.[27]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