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素药理作用探究新进展综述13000字】_第1页
【大黄素药理作用探究新进展综述13000字】_第2页
【大黄素药理作用探究新进展综述13000字】_第3页
【大黄素药理作用探究新进展综述13000字】_第4页
【大黄素药理作用探究新进展综述13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黄素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综述摘要大黄素作为一种抗菌药物,由于其抗菌范围广,具有多种生理医药作用,可用于多种疾病治疗,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大黄素还能有效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通过抗炎性肾间质细胞纤维化和利尿保护人的肾脏,预防慢性脂肪肝,保护心血管循环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黄素对肺癌、胃癌、胰腺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等途径有关。本文首先介绍了大黄的药理作用、大黄中的蒽醌类物质,其次介绍大黄素的化学成分及其提取方法;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大黄素的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癌抗肿瘤、镇痛、消炎、保护器官、调节免疫系统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最后以牙周治疗为例,分析了大黄素应用于临床治疗的作用。通过对大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关键词大黄大黄素药理作用目录TOC\o"1-2"\h\u15300摘要 三、大黄素药理作用3.1抗癌抗肿瘤以前的研究表明,大黄素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而产生抗肿瘤作用[20]。同时,大黄素有很强的潜力与G-四链的端粒(端粒G4)结合,造成端粒破坏和肿瘤抑制。目前,使用大黄素的癌症和肿瘤控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包括结肠癌、胰腺癌、肝癌、肺癌和乳腺癌[21]。3.1.1结肠癌结肠癌是全球威胁人类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在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且有上升趋势,常表现为腹痛、腹胀、虚弱、贫血、便血和黑便等症状[22]。王海英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部位Treg细胞的比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VEGF-C)。我们发现,CT26结肠癌小鼠模型在荷瘤素干预14天后,可以明显抑制Treg细胞的局部迁移,打破免疫逃逸机制,进而降低肿瘤组织中VEGF-C和MMP-9的表达。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产生抗癌效果。它还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CD44的水平,以及与癌细胞侵袭和转移有关的CAⅨ蛋白的正表达。在一项研究中,也发现大黄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癌细胞SW48024中活性氧(ROS)的表达,进而激活促凋亡基因p53,最终抑制了癌细胞的增殖[23]。3.1.2胰腺癌大黄素可以单独发挥抑制胰腺癌的作用,但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大黄素和化学制剂的结合,以抑制胰腺癌[24]。研究表明,在人类胰腺癌细胞系PANC-1的小鼠模型中,大黄素可以通过抑制Stat3途径,在体外抑制p-Stat3水平和胰腺癌细胞增殖,而且还发现胰腺癌EGFR抑制剂与大黄素联合使用时,对治疗胰腺癌有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与大黄素的组合也被证明对治疗胰腺癌有效,可能代表一种新的治疗选择[25]。此外,马晓等人发现,在体外由递增浓度的吉西他滨诱导的人胰腺癌细胞系SW1990/GEM中,大黄素能够通过抑制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使癌细胞膜上的P-gp蛋白表达减少,从而减少吉西他滨的外流,增加对化疗的抵抗力。对化疗药物的抵抗[26]。3.1.3肝癌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大黄素的抗癌作用与抑制甾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转录、破坏胆固醇生物合成、抑制致癌蛋白激酶B(AKT)信号、有效延长G1期和加速癌细胞凋亡有关(P<0.05)[27]。此外,罗红霉素与索拉非尼联合使用可有效抑制Hep-G2或SK-HEP-1细胞异种移植动物模型中的肿瘤细胞增殖,并能够改善索拉非尼较低的临床疗效。将肝癌Bel-7402细胞暴露于大黄素,可降低甘油三酯水平和脂肪酸脱饱和度,减少SREBP1蛋白和脂肪酸代谢相关蛋白(FASN等)的表达,限制癌细胞Bel-7402的脂质代谢,进而加速癌细胞的凋亡过程[28]。3.1.4肺癌骨髓来源的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和杀菌作用,在肺部癌前肿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反过来,炎症因素引发的中性粒细胞的N2极化也可能促进肿瘤的发展[29]。在一项研究中,在溃疡性肺癌模型中观察到高凝状态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但在用荷叶蛋白治疗后,ELISA结果显示肺泡腔内的IFN-γ、IL-12和ROS水平增加,N2中性粒细胞(CD66b+)减少。结果显示,大黄通过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并减少了路易斯肺癌异种移植模型的高凝状态和N2中性粒细胞。同样,在这个模型中,大黄素显著抑制了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CD66b、PAD4和Cit-H3的表达,增加了肺泡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和ROS的水平,并减少了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白细胞介素-12和ROS水平,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下降,选择性地抑制了N2中性粒细胞的激活[30]。3.1.5乳腺癌乳腺癌是最重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城市妇女的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农村妇女,在城市地区保持稳定,而在农村妇女则有所上升。由精氨酸-8-甘氨酸天冬氨酸(R8GD)修饰的罗丹蛋白脂可下调浸润性乳腺癌MDA-MB-435S细胞的MMP-2、VE-cad、TGF和TGF。它还能抑制血管生成模拟(VM)通道的形成,防止癌细胞再增殖和转移,这可能为浸润性乳腺癌提供一个潜在的治疗途径。大黄素和生存素短发夹RNA(shRNA)的组合也能显著抑制人类乳腺癌细胞系MCF-7的增殖[31]。3.2镇痛、抗炎作用3.2.1镇痛作用由于中草药大黄的功效,大黄已被广泛用于便秘或疼痛相关疾病的研究,虽然研究数量有限,但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南昌大学生理学系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大黄素对NP的干预,发现大黄素可以抑制三叉神经节中嘌呤受体(嘌呤2X3、P2X3)和CGRP的表达和激活,从而减轻三叉神经痛。而在调查纳米颗粒包裹的荷包蛋白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NP)的影响时,大鼠DRG中ERK1/2的磷酸化和激活被降低。而在转染了P2X3受体的HEK293细胞中,P2X3激动剂α,β-meATP激活的电流被明显抑制,降低了神经元的兴奋性以减轻DNP的影响[147]。黄体素能够通过调节NF-κB和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减少钩端螺旋体引起的肌肉疼痛[32]。3.2.2抗炎作用抗炎作用是大黄素在各种病理情况下发挥治疗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角膜炎、心肌炎、急性肾损伤、急性肝损伤、类风湿性关节炎、胰腺炎、肾炎和肝炎的动物模型中,大黄素可抑制炎症反应并减少组织损伤[33]。一些研究已经证实了大黄素在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上皮细胞中的抗炎作用。因此,大黄素已被推荐为抗炎治疗的候选药物。尽管有这些发现,大黄素的潜在治疗机制还没有被阐明[34]。近年来,高红刚等人发现,大黄素通过抑制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减少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RAW264.7细胞的炎症反应,改善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的病理变化和炎症细胞,对急性肺损伤有治疗作用,同时显著降低BALF中TNF-α、IL-1β和IL-6等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下调肺组织中p-mTOR、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此外,大黄素通过Nrf2/HO-1途径抑制了NLRP3炎症小泡的激活,减轻了急性胰腺炎(AP)和肺部损伤,抑制了促炎症因子的产生,下调了NLRP3、ASC和caspase-1的表达,并抑制了肺部NF-κB。在肺部积累,增加Nrf2核转位和增强HO-1表达[35]。曹春浩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运用在线数据库研究大黄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并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系中进行验证。通过Targetnet、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分别获得大黄素作用靶点及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基因,并构建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对交集基因进行GeneOntology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4.2.6软件模拟分子对接。将大黄素与经TNF-α诱导的MH7A细胞共同培养,培养分组情况:空白对照组、模型组(TNF-α组,10ng/mL)、药物干预组(TNF-α10ng/mL+Emodin20、40、60、80、100μmol/L)。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周期实验探究大黄素对MH7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Westernblot观察其NF-κB通路蛋白表达情况,通过Rt-PCR实验分析CAPS3、PTGS2(COX2)、MAPK14基因的表达。获得大黄素和类风湿关节炎交集基因32个,其中心节点为CAPS3、ESR1、MAPK14等,主要涉及NF-κB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提示大黄素与核心靶点能较好的结合。实验结果显示,大黄素能明显抑制MH7A细胞过度增殖(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TNF-α诱导的MH7A细胞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而予以大黄素80μmol/L干预后IκBα、p-NF-κB表达水平均有所降低(P<0.01)。Rt-PCR结果显示,TNF-a组COX2、P38MAPK(MAPK14)核心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而大黄素(80μmol/L)处理后各组COX2、P38MAPK14的mRNA表达下降mRNA的表达下降(P<0.01),凋亡相关基因CASP3上调。结论大黄素通过调控细胞增殖凋亡,调节NF-κB等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36]。3.3保护器官3.3.1对肝的保护作用王浩泽等通过对大鼠皮下注射质量比为40%的CCl4制备了肝纤维化模型,并对大鼠进行了小、中、大剂量的大黄素处理,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大黄素治疗组大鼠血清中ALT和AKP水平下降(P<0.05-0.01),TP和ALB上升(P<0.05-0.01),形态学检查也证实大黄素组肝细胞损伤明显减轻,说明大黄素对CCl4肝损伤有保护作用[37]。刘家骥等人发现大黄素甲醚,是分布最广泛的一种蒽醌类物质,广泛分布于大黄、虎杖、何首乌和决明子等中药中。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素甲醚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以及抗白血病等多种药理活性,大黄素甲醚可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蛋白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改善酒精性脂肪变性损伤和炎症水平,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黄素甲醚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38]。3.3.2对肾脏的保护作用一些研究人员已经调查了荷尔蒙对狼疮性肾炎(LN)的肾间质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从LN患者的肾脏活检中分离出成纤维细胞,用3H-TdR参考方法和流式细胞仪研究了不同荷尔蒙浓度下人肾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显示,荷包牡丹素可以有效地抑制人肾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两者都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进行的[39]。季文英等研究表明,大黄通过上调成纤维细胞中c-myc基因的表达,抑制了人狼疮性肾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了细胞凋亡,并认为大黄有助于改善狼疮性肾炎患者的预后。大黄通过抑制DNA合成酶和减慢细胞周期来抑制人肾脏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为大黄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采用单侧肾切除法观察了大黄对术后对侧肾脏代偿性肥大的影响。然而,在实验过程中,肾脏重量与体重的比例保持不变,尽管肾脏仍然明显增大。霍奇金治疗后,肾脏重量明显低于未治疗组,肾脏重量与体重之比和肾脏代偿性肥大率均低于未治疗组。单侧肾切除后,尿液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排泄量也有所增加。尿液中EGF的排泄量被荷叶碱显著减少。这项研究还证实,用芦荟素治疗的大鼠,其菊粉的排泄量明显低于未治疗组。假设在肾切除术的初始阶段发生了代偿性肾肥大,荷包牡丹素明显抑制了代偿性肾肥大,这伴随着尿液中EGF排泄的减少[40]。高岩松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黄治疗大鼠的尿量、尿蛋白、甘油三酯、尿ET-1、尿TNF-α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增加均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基底膜/肠道表面比率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基底膜/肠道表面的比率明显小于糖尿病模型组,而毛细血管环/肠道表面的比率则大于糖尿病模型组。芦荟素对糖尿病大鼠早期肾损伤的影响与抑制ET-1和TNF-α在肾脏的合成和释放有关[41]。3.3.3对胃肠道的作用研究表明,大黄酸联合用药导致体内生物利用度降低,这种联合用药所产生的变化可能是由于药物相互作用所导致[42]。由于肠道中与吸收相关的转运蛋白分为摄取转运体和外排转运体,药物相互竞争、抑制或诱导影响转运蛋白,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联合用药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体内吸收,不过在菌群的介导作用下这种影响会相对减弱。大黄素属于酚酸类物质,在体内经历广泛的II相代谢,尤其是葡糖糖醛酸代谢,以形成葡糖糖醛酸结合物等,而在肠道中这些结合物又会被肠道菌群所产生的葡萄糖醛酸苷酶等水解酶水解,释放出原型药物,进而被小肠重新吸收入体循环[43]。由于抗生素的干扰,导致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被抑制,进一步抑制了菌群活性,抑制水解酶活性,导致药物的重吸收相对减弱,结果提示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若同时服用酚酸类药物,往往需要考虑菌群介导的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产生药物相互作用对药物在体内吸收的影响[44。大黄酸和大黄素是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近年来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各显出特别优势。前期研究发现,大黄酸可趋向正常小鼠有效调节UC小鼠肠道菌群丰度及比例,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症状。此外,大黄酸可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道内乳酸杆菌数量,进而影响肠道内嘌呤代谢,促进肠黏膜修复。大黄素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免疫抑制小分子,近年来受到免疫学家的特别关注。大黄素体外可直接抑制树突3514状细胞(DCs)的分化和成熟,促进Treg的增加;在体内,通过促进Treg/Th17平衡,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因此,根据大黄酸和大黄素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不同的作用优势,并依据“组分中药”理论,探索2种药物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45]。3.4调节免疫系统研究表明,大黄具有双向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且对炎症细胞因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学者研究了大黄素对正常小鼠与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大黄素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对大黄素改善脓毒症小鼠肠功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大黄素能够减轻脓毒症小鼠回肠肠道屏障受损,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恢复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其主要调节的细胞因子有IL-1β、IL-6、IL-4、IL-10和TNF-α,主要参与的信号通路为IL-17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炎症性肠病(IBD)与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46]。已有研究表明,大黄素通过抑制LPS刺激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来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而大黄素可以促进非LPS刺激的大鼠分泌TNF-α。此外,在炎症反应期间,大黄素也能够抑制大量NO的合成和释放,这表明大黄素可能对人体免疫功能有双向作用。这表明,大黄素可能对身体的免疫功能有双向影响。体外实验表明,大黄素能明显抑制脂多糖刺激的单核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还能抑制内毒素引起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6和8(IL-1、IL-6和IL-8)和其他炎症因子的释放。6,IL-8)和其他炎症细胞因子,这进一步影响了免疫激活的后续方面。此外,大黄素对T淋巴细胞增殖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炎症介质IL-2mRNA的表达和细胞内Ca浓度来实现的[47]。3.5治疗心血管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升高,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虽然临床上已有多种治疗药物,但西药的价格高,且可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中草药应用广泛,毒副作用较少,可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理想药物之一。大黄素是中成药大黄的重要活性成分,是一种天然的蒽醌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肿瘤、抗心肌缺血、降血压和保护胃肠道等。研究表明,大黄对一些心血管疾病可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减少心肌细胞损伤,抑制心肌缺氧,抑制血管炎症以防止血管内皮和血管平滑肌的动脉硬化和血管舒张。大黄素也被证明可以保护糖尿病心肌病和病毒性心肌炎[48]。有报道,中药大黄能够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学者基于药理药效学与模糊物元模型评价了大黄不同提取部位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大黄水提部位能够有效降低模型大鼠血脂含量。大黄的抗动脉硬化作用与调节血脂、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血管生成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黄对动脉粥样硬化和颈动脉狭窄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大黄通过下调活性氧(ROS)的表达,抑制了新内膜中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过度增殖。这反过来又阻断了MAPK-ERK途径的激活,降低了核转录因子c-myc和增殖蛋白Ki67的表达,从而减少了颈动脉损伤后新内膜的形成,最终改善了大鼠的颈动脉狭窄。大黄提取物对预防和治疗大鼠颈总动脉挤压后的内膜增生的作用。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后血管腔明显扩大,管壁变薄,结构清晰;膜层结构的破坏比较明显[49]。四、大黄素临床治疗案例分析——以牙周治疗为例4.1牙周病概述牙周病是一种由牙菌斑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牙齿支持组织逐渐破坏[50]。对于成人牙周病患者,在所有可检测到的与细菌相关的临床表现中,牙周袋持久性是最重要的复发危险因素。牙周病可以引起牙周损伤、牙周组织炎症、肿胀疼痛、牙周附着丧失、根分叉病变、冠根比差、牙齿松动、移位甚至缺牙[51]。牙周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牙周脓肿和牙齿松动,严重甚至可能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牙周病会引起牙齿红肿和牙周组织破坏,进一步发展会导致咬合不稳和牙齿移位。咬合力不当会导致咬合关系紊乱,牙槽骨破坏会导致冠根比失衡,造成二次咬合损伤[52]。4.2大黄素应用于牙周治疗4.2.1抗菌作用牙菌斑是牙周病发展的诱发因素。其中,厌氧菌如牙龈卟啉菌、中间普雷沃特菌、牙结石的密螺旋体、放线菌和核梭菌在牙周病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黄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厌氧菌的生长,其中蒽醌是具有抗菌活性的主要活性化合物[53]。邓丽红等人用大黄的蒽醌衍生物、大黄醇提取物和大黄水煎剂对临床上常见的100种厌氧细菌菌株进行了抑制和灭菌。此外,大黄的最低杀菌浓度(MBC)比最低抑制浓度(MIC)高几倍,这表明大黄主要是抑菌而不是杀菌的。研究表明,在蒽醌类化合物中,来自芦荟的大黄素和大黄酸对牙龈卟啉菌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大黄素还能抑制一些牙周致病菌[54]。刘学伟等人制备了大黄素和壳聚糖的缓释膜,并选择了牙周和龋齿的致病菌,采用杯盘法进行细菌敏感性测试。结果显示,该薄膜对几种牙周致病菌如Pg、Pi、Aa和Fn有明显的抑制作用[55]。在联合使用方面,有研究者利用黄连、黄芩和大黄的不同提取物和组合,观察了三种中药对主要牙周致病菌的抗菌作用,发现大黄和黄连组合对Pg、Aa和Fn的抑制作用比单独使用强,说明联合使用的合理性。大黄蒽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抗菌效果,包括损害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和细胞膜的通透性,抑制细菌的糖代谢及其中间产物的氧化和脱水,阻碍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以及抑制细菌的呼吸代谢[56]。4.2.2抗炎作用柴红波等观察到大黄素能下调NF-κB的表达,抑制IL-1β、IL-4和IL-6的合成和释放,表现为观察组治疗后PPAR-γ高表达,NF-κB低表达,IL-1β、IL-4和IL-6的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如IL-1β、IL-4和IL-6是慢性牙周炎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大黄素对NF-κB途径的传递和转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IL-1β、IL-4和IL-6减少的主要原因,其合成和释放可以减少牙周组织损伤,改善细胞增殖和牙周膜的粘附。PPAR-γ是核激素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当与配体结合时,可以调节细胞核中众多靶基因的转录,并通过调节NF-κB信号来抑制细胞因子IL-1β、IL-4和IL-6的产生,在细胞分化和细胞程序性死亡中起调节作用。因此,牙周组织中PPAR-γ表达的增加也可能影响IL-1β、IL-4和IL-6等细胞因子的产生。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大黄素可以上调PPAR-γ的表达,从而间接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对炎症反应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途径之一,对治疗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有重要意义[57]。4.2.3抗氧化作用刘冰等研究了杜鹃花对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的抗氧化作用,认为杜鹃花能明显提高SOD活性,降低血清MDA含量,提高GSH-Px活性,从而起到自由基清除剂的作用[58]。一些研究者认为,荷花素是一种醌和强电子接受体,它与分子氧相互作用,在细胞中产生超氧离子,从而具有抗氧化作用[59]。目前还不清楚荷叶蛋白以何种方式发挥其抗氧化作用,但它已被证明具有一些抗氧化能力[60]。在对大黄酸、大黄芦荟、大黄素、大黄甲醚和大黄酚这五种大黄成分的超氧阴离子的自由基清除活性的ESR研究中,也发现这五种成分都有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大黄酸>大黄酚>大黄>大黄甲醚>芦荟大黄,大黄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大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在数量上取决于浓度。可以得出结论,荷叶蛋白的抗氧化作用对恢复牙周组织健康是有效的[61]。4.2.4抑制牙槽骨吸收和促进牙周再生牙周炎的发展往往与不可逆转的牙周附着物的丧失和牙槽骨的吸收有关,牙周治疗的最终目标是牙周组织的再生和新牙周附着物的形成。一些研究报道,大黄中的蒽醌化合物大黄素可减少牙周组织的破坏,促进牙周再生。首先,减少破骨细胞的生成,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大黄素同时作用于破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影响牙槽骨的吸收和再生过程。有研究者发现,给牙周炎大鼠服用大黄素可明显减少牙根分叉区的附着物损失和骨吸收面积,并明显减少牙周组织中单核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数量,也有研究报道。在长期给药的情况下,牙周炎大鼠牙龈沟的上皮和固有层下的炎症逐渐减少,牙槽嵴和牙槽骨表面的成骨细胞和新骨质也逐渐增加。其次,细胞保护作用。大黄素对人类牙周韧带细胞(PDLC)有保护作用。PDLC)。大黄素不仅能有效阻断LPS对动物和人PDLC牙周组织的毒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PDLC的生长,而不会引起细胞形态的明显变化,说明大黄素对人PDLC没有明显毒性,可能在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中发挥作用。有研究者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证明,大黄素-壳聚糖水凝胶是大黄素材料的产物,对牙周细胞没有毒性,具有促进牙周细胞增殖的功能。除了增加牙周细胞的增殖活性外,大黄素还被证明可以通过调节蛋白质合成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来增加牙周组织中的骨玻璃蛋白(BGP)数量,从而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骨形成[62]。五、结果与讨论大黄素是中药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药理作用与大黄有许多相似之处。虽然大黄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治疗急性胰腺炎等危重疾病方面,但大黄素的临床应用尚未有报道。随着对大黄素药理作用的进一步探索,大黄素的临床应用潜力将开始变得明显。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大黄素具有抗癌抗肿瘤、镇痛、消炎、保护器官、调节免疫系统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将大黄素应用于牙周治疗中,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及抑制牙槽骨吸收和促进牙周再生的作用。参考文献[1]何元松,李焐仪,孟保华.大黄的研究现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1(02):113-118.[2]张开弦,姚秋阳,吴发明,刘莎.大黄属药用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22,31(06):555-566.[3]张文广,王丹,贾春艳,张云鹤,苗小楼,李秀娟,李芸.大黄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22,29(09):139-144.[4]潘玉霞.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1,36(06):20-22.[5]Graebe,C.;Liebermann,C.Ueberalizarinundanthracen.EuropeanJournalofInorganicChemistry,2010,1(1):49-51.[6]Huang,Q.;Lu,G.;Shen,H.M.;Chung,M.;Ong,C.N.AnticancerpropertiesofanthraquinonesfromRhubarb.MedicinalResearchReviews,2007,27(5):609-630.[7]Khan,K.;Karodi,R.;Siddiqui,A.;Thube,S.;Rub,R.A.Developmentofanti-acnegelformulationofanthraquinonesrichfractionfromRubiacordifolia(Rubiaceae).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ResearchinNaturalProducts,2012,4(4):28-36.[8]Sule,W.F.;Okonko,I.O.;Joseph,T.A.;Ojezele,M.O.;Adewale,O.G.InvitroantifungalactivityofSennaalatalinn.crudeleafextract.ResearchJournalofBiologicalSciences,2010,5(3):275-284.[9]Fosso,M.Y.;Chan,K.Y.;Gregory,R.;Chang,C.W.T.Librarysynthesisandantibacterialinvestigationofcationicanthraquinoneanalogs.AcsCombinatorialScience,2012,14(3):231-235.[10]Siddamurthi,S.;Gutti,G.;Jana,S.;Kumar,A.;Singh,S.K.Anthraquinone:apromisingscaffoldforthediscoveryanddevelopmentoftherapeuticagentsincancertherapy.FutureMedicinalChemistry,2020,12(11):1037-1069.[11]Diaz,G.;Miranda,I.;Sartori,S.K.;Rezende,D.;Diaz,M.Anthraquinones:anoverview.StudiesinNaturalProductsChemistry,2018,58:313-338.[12]原凤蕉.芦荟大黄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沈阳化工大学,2021.[13]程凯,周洁,陈宣,许涵洁,明澜,陈钰,陈道桢.大黄素靶向CD44肿瘤标志物对人乳腺癌231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研究[C]//.2019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98.[14]吴桂玲,周丽,邓维先.虎杖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22,35(06):16-18+29.[15]王丹丹,卞理,张雯,姜浩.正交试验法改进大黄游离蒽醌提取方法的研究[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02):42-45.[16]钟惠苹,陈晓晖,孙晓波,蓝峻峰,郭松.响应曲面法优化紫九牛中大黄素的提取工艺[J].山东化工,2022,51(06):82-89+93.[17]都丽娜,孟永梅.大黄-3颗粒水提工艺的优化[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1,43(06):570-573+579.[18]马雪萍,石宪铭,张勇洪,游磊.大黄素抗肿瘤的表观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2,41(02):199-203.[19]林青伟,曾庆波,宋景春.大黄素治疗脓毒症性凝血功能紊乱的研究进展[J].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2018,2(05):301-304.[20]陈山林,刘川玉,肖胜军,唐建红.芦荟大黄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05):1150-1155.[21]马雪萍,石宪铭,张勇洪,游磊.大黄素抗肿瘤的表观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22,41(02):199-203.[22]王日玮,廖强明,万焱华,鲍新民.大黄素联合5-氟尿嘧啶对结肠癌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移植瘤生长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22):3773-3777.[23]王海英.大黄素对CT26结肠癌小鼠的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12):1463-1465+1469.[24]周蕊,张健,黄娜,陈海燕,谭婷,朱建宏,张爱军,杨军,李君,李宗芳.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