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际法重要知识点_第1页
2024年国际法重要知识点_第2页
2024年国际法重要知识点_第3页
2024年国际法重要知识点_第4页
2024年国际法重要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法重要知识點第一章国际法导论国际法的基本概念和特點概念:国际法或称国际公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重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總体。国际法作為一种法律部门的特殊性调整對象: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重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创制措施:国家间协议制定為主。执行特點:不存在超越国家之上的强制执行机关,以国家自身行為遵守為主。国际法主体的重要类型及其重要特點国家是最基本的国际法主体,四要素:定居的人民;确定的领土;政府(有效统治临時中断并不意味著国家灭亡);主权国际组织(重要是政府间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国际组织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定范围和局限民族独立运動组织,在国际关系中确实行使正常国家的部分权利和义务:缔约,派驻使节,参与国际會议和组织,在战争中合用国际战争法规等。其获得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法律根据:民族自决原则,而不是對领土的控制(叛乱团体)個人。在特殊的場所個人作為具有法律人格者而出目前国际层面上国际法的重要渊源类型国际法的渊源是指国际法规范体現的形式或形成過程。国际公约,公约是指国家间、国家与国际组织间或国际组织互相间所結缔“而以国际法為准之国际書面协定”,不管用什么名称。公约包括一般国际公约和特殊国际公约。国际习惯,国际习惯是指經接受為法律的一般事实、通例或做法。一般法律原则為文明各国接受的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权威国际法學家的學說“公允及善良原则”在公平和蔼意的基础上,即可以不严格根据国际法進行裁判,条件是必须得到當事方各国的同意。国际组织和国际會议的决策。准条法、软法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各国公认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各個领域)、合用于国际法一切效力范围的(属地、属人、属時)、构成国际法基础(引申出其他原则和规则)的法律原则。一、《国际法原则宣言》宣布的七项原则:1、严禁非法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2、和平处理国际争端原则3、不干涉内政原则4、国际合作原则5、民族平等与自决原则6、各国主权平等原则7、履行依宪章所承担义务原则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原则3、互不干涉内政原则4、平等互利原则5、和平共处国际强行法的概念1969年《维也纳公约法公约》第53条:公约在缔結時与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抵触者無效。就合用本公约而言,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指国家之国际社會全体接受并公认為不許损抑且仅有後来具有同等性质之一般国际法规律始得更改之规律。第64条:遇有新的一般国际法强制规律产生時,任何既有公约与该项规律抵触者即成為無效而终止。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一元论和二元论、转化与并入)(1)一元论:国际法和国内法属同一法律体系。A国内法优于国际法(已遭抛弃)国际法的效力来自国家意志,依赖于国内法,是国内法的一部分。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經典代表是凯尔森的“金字塔体系”,有其积极一面。认為任何法律关系都是以個人之间关系為调整對象,否认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主张国内法附属于国际法,贬低了国家立法主权。(2)二元论: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不一样的法律体系。前者是主权意志的對内体現,後者是主权意志的集体外在体現。(學界主流)重要理由:参見教材第23页。經典论者:奥本海(3)评析A两者确实是不一样的法律体系,谁都不能任意干预谁。B两者又有亲密的联络。国际法需要国内法的配合;国内法在一定条件下服從国际法;一定状况下国际法可以被视為国内法一部分第二章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的四大基本权利1、独立权2、平等权3、自卫权4、管辖权自卫权行使的基本条件自卫权是指當国家遭到外来的武力袭击時,实行單独或集体的武力抗拒袭击者,以保卫自身的生存、独立和安全的权利。条件限制:国家遭到实际的武力袭击(可以理解為外国或类似国家实体的武力袭击)2应在安理會采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措施之前3向安理會汇报实行的自卫措施5還应遵守国际法确定的“必要”和“相称”原则。武装自卫既要有合法前提,又要行使得當。必要性:自卫必须是在迫切、压倒一切的必要時,别無其他选择,也没有時间作周密考虑的状况下進行。相称性:自卫行為不能有任何不合理或過度的成分,必须遵守必要的程度。国家管辖权的重要类型及其互相关系管辖权一般是指国家對与它有关系的人和物的统治和支配的权利。国家的管辖是国家對其领土及其国民行使主权的详细体現。一、属地管辖国家對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享有完全的和排它的管辖权。外国人一旦進入一国领土就立即处在该国管辖之下,享有国家主权豁免和外交特权与豁免者除外。二、属人管辖国家有权對一切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实行管辖,而不管其身居何处。国家只有在自已的领土内而不能在他国领土上行使属人管辖权(有关公民返回或被引渡或有有关财产在本国境内)。属地管辖与属人管辖的冲突:一般是後者服從前者,前者是基本的,後者是辅助的。三、保护性管辖权国家以保护本国重大利益為基础對外国人在外国的犯罪進行管辖的权利。国家保护性管辖权与否合用于影响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之外的其他利益的罪行,各国实践不一。国家保护性管辖权的行使同样只能在本国主权和管辖范围内進行。四、普遍性管辖权国家根据国际法對于某些特定的极其严重的国际罪行实行刑事管辖,無论罪犯的国籍怎样,也不管其犯罪地于何处。只有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属于国家的基本权利,其中属地管辖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国家主权豁免第三章国家责任国家责任的概念當一国從事了违反国际法规则的行為,或者說,违反了自已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時,在国际法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国家责任的重要形式1)停止不法行為若一国從事了国际不法行為,不管其後果怎样,首先有义务停止這一不法行為,這是绝對的和無条件的。实践中,受害国采用對抗措施等方式往往受到多种限制;而司法赔偿程序往往繁琐冗長。因此,停止不法行為具有重要的現实意义。尚有一类国际不法行為對于受害国来說,其损害性不仅在于其後果,也在于其持续性,因此停止该行為對于受害国尤其重要。2)赔偿赔偿是一种集合概念,包括恢复原状、赔偿、道歉、保证不再重犯等多种形式。注意:国家责任的赔偿理论是建立在過錯理论之上的,無過錯则無赔偿。受害国若有過錯,赔偿程度应作出對应扣除。A恢复原状恢复原状是最普遍、最直接引用的一种赔偿形式。在停止不法行為之後,一般首先考虑的是恢复原状。恢复原状须受一定限制:第一,恢复原状要在实际上可行;第二,恢复原状须受国际强行法规则的限制,不得违反公认的国际法基本原则,如不得使用武力强迫等;第三,基于公平原则,恢复原状应与受害国的损失成比例,不应使侵害国的承担成本和受害国的所得利益严重不相称,否则,将有必要考虑其他赔偿形式,如赔款等;第四,恢复原状不应损害赔偿国的政治独立和經济稳定;反之,不恢复原状也不应對受害国导致同样的影响。B赔偿假如恢复原状已經不也許,或者恢复原状還局限性以赔偿其损失,往往采用赔偿的形式。赔偿是對受害国实际遭受的损失予以货币赔偿,一般仅指對损失的赔偿,不包括惩罚性赔款。赔偿一般应用于那些經济上可以计算的损害,至于与否包括精神和道义上的损害,国际法是不明确的,实践中一般是赔礼道歉。對于利润与否要赔偿以及赔偿多少的問題,争议较大。(国际投资法领域)C道歉第一,行為国向受害国赔礼道歉,可以是口頭或書面的或其他方式。第二,象征性赔款。不以实际损失為根据,道义意义不小于經济意义。第三,對于本国政府官员的過錯或犯罪行為,所属国尚有义务采用内部纪律措施或司法措施。道歉的限制条件:不得有损于道歉国的尊严。D保证不再重犯重要是针對比较严重的国际不法行為,即国际犯罪。客观上存在重犯的也許性時,受害国有权提出此种规定。有些状况下,受害国會规定行為国采用某种特定行動加以防止,例如行為国担保受害国後来的某种权利,或行為国向其官员发出特定指示,或行為国通過新的立法,等等。国家责任的归责的一般原则国家责任的归责的详细情形国家责任的免除情形国家责任的基础是行為违反国际法并給他国利益导致损害。不過在某些状况下,有時一国的行為從表面上看不符合有关国际法规则,可是由于某种客观原因或条件,其行為的不法性被排除,有关的国家责任也得到免除A同意一国以有效方式表达同意他国实行某個与其所负国际义务不符的特定行為,但该行為不得逾越该项同意的范围。同意必须明示、合法、有效,不得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或强行法规则或违反国家真实意志。B對抗措施与自卫行為指一国针對他国所犯国际不法行為而不得不采用的某种不符合自已對他国原已承担的国际义务的對应行為。前者针對非武力措施,後者针對武力措施。對抗措施与自卫行為应是国际法所容許的合法行為,并须有针對性并且适度。C不可抗力和偶尔事故一国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或者由于该国無力控制和無法预料的外界偶尔事件而在实际上無法履行该国所承担的国际义务,或者在实际上不也許懂得自已的行為违反了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假如有关意外状况是由于行為国自身的行為导致或引起的,這個例外就不能合用。D危难和紧急状态危难指代表国家执行公务的机关或個人,在遭遇极端危难的状况下,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监护的人的生命,作為唯一的选择,不得已而作出违反本国国际义务的行為。(与国内法中的紧急避险相类似)紧急状态指一国在自身遭遇严重危及本国的国家生存或主线利益的紧急状况下,為了应付或消除這种严重紧急状况而采用必要行為。(克減人权义务、国家债务情形等)合用紧急状态必须满足的条件:第一,有关行為是该国為了保护其主线利益,以抗拒眼前一种重大危害而采用的;第二,有关行為對于享有有关权利的其他国家来說,不會产生主线利益的危害。不得援引紧急状态规则的情形:第一,有关的国际法义务是国际强行法规则,無论何种状况皆不得违反;第二,规定有关义务的公约明确规定缔约方不得援引紧急状态作為不履行公约义务的理由;第三,所谓的“紧急状态”是當事国自身的行為导致。用尽當地救济原则一国侵犯了外国及其国民的利益,该国有义务向外国人提供本国行政和司法救济的保障,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在内。只有在用尽當地行政和司法救济之後,受害国才能将未处理的争端提交国际司法机构或国际仲裁或行使外交保护权。這方面的司法实践历史悠久。国际法院认為這是一项业已确立的国际习惯法规则。第四章国家领土国家领土的构成部分领土的构成部分:领陆、领水、领陆和领水之下的底土、领陆和领水之上的领空。(立体概念、固定性)领陆是领土的最基本部分,指国家疆界以内的所有陆地。包括其大陆领土和所属岛屿。领水包括内水和领海。内水包括一国境内的河流、湖泊、运河、港口、内海湾、内海峡等,以及一国领海基线之内的海域。内水的法律地位和领陆相似。领海指一国领海基线之外受国家主权支配和管辖的海水区域。国家领土的重要获得和变更方式)先占先占是一国故意识的获得當時不在任何其他国家主权之下的土地的一种占取行為。先占的主体:国家。先占的客体:無主土地。先占的行為:国家行為。先占的两個要素:占领和行政管理。先占与发現的区别。(2)添附添附:土地由于自然作用或人為作用发生增長而扩大了原有的领土。自然原因:例如沉积三角洲。人為原因:例如围海造田。(3)時效一国對他国领土進行長期占有之後,在很長時间内他国對此并不提出抗议和反對,或虽然有過抗议和反對,但已經停止此种抗议和反對,從而使该国對他国领土的占有不再受干扰,占有現实状况逐渐符合国际秩序的一种领土获得的行為,而不管當時获得他国土地的行為与否合法或善意(与民法中的時效获得不一样)。国际法上的時效获得的時间也不确定,取决于個案状况。国际司法实践和學界對于時效获得与否存在是有争议的。(4)割让割让指一国将其對国家领土的主权移转于另一国。分强制性割让和非强制性割让两种。一国割让土地须受国内宪法的制约。此外,水域假如没有土地伴随是不能割让的。非强制割让:买卖,赠与,互换。(5)征服国家使用武力占领他国领土的所有或部分,在战争結束後将该领土加以吞并的一种领土获得方式。現代国际法已經摒弃。(6)民族自决作為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一战之後初露頭角,二战後進入高峰。方式:武装斗争争取独立;當地居民投票。联合国在民族自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系列有关民族自决的决策;1960年《予以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主持某些地区的公民投票和选举等。民族自决的法律原则运用于领土主权的获得和变更是一项重要创新,由于在老式国际法上,领土總是与国家的概念相联络。保持占有原则南极公约体系的重要精神南极公约体系指以1959年《南极公约》為关键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性国际公约体系,以南极大陆及其沿海以及其中的人类活動為调整對象。除《南极公约》外,尚有《南极海豹保护公约》、《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南极公约环境保护议定書》等。南极公约体系的重要精神:第一,南极专為和平目的所运用。在南极严禁一切具有軍事性质的措施。第二,科研自由和国际合作。鼓励同有关联合国专门机构或其他国际组织建立合作的工作关系。第三,冻結领土主权规定。《南极公约》规定,公约有效期内的一切活動不得构成主张、支持、否认有关领土主权规定的基础;公约有效期内,缔约国不得對南极提出新的领土主权规定或扩大既有规定;公约任何规定不得解释為缔约方放弃领土主权规定。第四,保护环境和生物资源。1980年《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确立的生态系统原则:种群最大程度的复原;维护多种生态关系;防止种群不可逆转的減少。第五章国际海洋法领海基线测算沿海国领海和其他管辖海域宽度的起算线。基线向海一侧是领海,向岸一侧是内水。毗连区指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沿海国對某些事项行使必要的管制,包括(1)防止在其领陆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以及安全等方面的法律和规章;(2)惩办在其领土内违反上述法律法规的行為。宽度:不得超過基线外24海裏。沿海国在毗连区内享有對以上特定事项的管辖权,而不是主权。管辖范围不包括毗连区上空。专属經济区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种区域,其宽度從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過200海裏,沿海国在此区域内享有對其中的自然资源的专属权利及管辖权。大陆架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所有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假如從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裏,则扩展到200海裏的距离。公海公海指不包括在国家的专属經济区、领海或内水或群岛国的群岛水域内的所有海域。無害通過权無害通過权不包括飞机。通過应持续不停迅速進行,除非不可抗力或救济行為。無害指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沿海国有权制定有关無害通過的法律法规,為航行安全和以便可以指定海道,并有义务告知领海内的對航行有危险的状况。平行開发制“平行開发制”:申請者须向国际海底管理局提交两块矿区,供管理局选择,一块作為管理局保留区,留給企业部開发,或者同发展中国家联合開发;一块则作為协议区。领海的法律地位以及沿海国和其他国家的权利与义务领海基线以外的一带海域。领海宽度的争论:從“大炮射程說”到12海裏制度确实立。沿海国在领海内的权利和义务:第一,沿海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上空、海床和底土。外国飞机未經許可不得飞越领海上空;第二,沿海国對领海享有属地管辖权,包括刑事管辖权和民事管辖权(享有豁免权者除外);第三,沿海国對其领海内的一切资源享有主权;第四,沿海国有权制定和颁布领海内航行、卫生、缉私、移民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第五,外国船舶享有無害通過权。专属經济区的法律地位以及沿海国和其他国家的权利与义务沿海国的重要权利和义务:第一,勘探、開发、养护、管理海床、底土、上覆水域包括上空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主权权利;第二,對人工岛屿、设施和构造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研活動、海洋环境的保护和保全等事项有管辖权。其他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公海制度的明显痕迹):航行飞越自由、铺设海底電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這些自由有关的其他国际合法用途。公海制度只要与专属經济区制度不相冲突,仍合用于专属經济区水域。大陆架的法律地位以及沿海国和其他国家的权利与义务大陆架的法律地位沿海国享有勘探和開发大陆架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第一,開发自然资源;第二,有权建造或授权建造、使用、管理人工岛屿、设施等,并有专属管辖权;第三,在200海裏以内大陆架上授权和管理钻探的权利;其他国家的权利:第一,在大陆架上覆水域或水域上空航行飞越的权利;第二,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電缆和管道,但路线须經沿海国同意。大陆架上覆水域和上空的法律地位:专属經济区制度确立後,合用专属經济区制度,“外大陆架”的上覆水域和上空合用公海制度。大陆架和专属經济区制度的异同两者的联络:200海裏以内的重叠区域。公约為沿海国规定的权利重叠。公约规定有关海床和底土的权利以大陆架部分的规定為准。两者的区别:第一,权利根据不一样。专属經济区权利需要沿海国正式宣布,大陆架权利则是固有的,不需要象征性宣布或占领。第二,空间范围不一样。“200海裏”對于一种是最大宽度,對于另一种是最小宽度。第三,权利范围不一样。专属經济区权利包括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大陆架权利仅针對非生物资源。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国际海底区域”内资源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区域内活動应為全人类利益而進行,向所有国家開放。第六章国际法上的居民国籍国籍是指個人属于某一国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国籍表明一种人与其本国的一种法律联络。基于這种联络,他接受该国的法律管辖,享有和承担该国法律為本国人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這种法律联络也是一国對本国国民实行外交保护的法律根据。国籍的重要获得和丧失方式国籍的获得1.因出生而获得国籍。获得国籍的最重要方式。出生地主义:依出生地定国籍。常見于某些历史上大量吸取外来移民的国家。血统主义:一种人的父母国籍决定他的国籍。又分為双系血统主义和單系血统主义。前者指父母的国籍對子女国籍均有影响,後者指仅以父亲的国籍决定子女的国籍。目前多数国家倾向于双系血统主义。混合主义:将出生地主义和血统主义相結合,或此前者為主,或後来者為主,或两者平衡。绝大多数国家采用混合主义。2.因加入获得国籍根据本人的意志或某种事实,并在具有入籍国立法所规定的某些条件之後获得该国国籍。《世界人权宣言》第15条第2款:“任何人的国籍不得任意剥夺,亦不得否认其变化国籍的权利。”但实践中,变化国籍显然要受到各国国内法的限制。(1)申請入籍。通過自愿申請是前提;一般须具有一定条件:如年龄、居住期限、文化程度、财产状况、行為能力、宗教和政治信奉等。主管机关审查同意;效忠宣誓手续。(2)由于婚姻而入籍一国公民因与另一国公民結婚而获得新国籍。常見于历史上的妻随夫籍。現代各国基于男女平等和妇女国籍独立的原则,一般规定婚姻并不影响国籍。(3)由于收养而入籍一国公民收养另一国的或無国籍的小朋友,使被收养者获得收养者的国籍。各国立法并不一致。(4)其他状况如對非婚生子女的认领或准正、领土转移、获得住所等。3.国籍的丧失国籍丧失与国籍获得有亲密的联络。获得国籍的几种方式均有也許伴随国籍的丧失。自愿丧失:申請退出或多国籍人進行选择。非自愿丧失:由于申請加入、婚姻、收养等方式丧失原有国籍,或被原国籍国剥夺。中国国籍法的基本原则1980年《国籍法》的几项原则:(1)兼采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处理出生国籍問題;(2)不承认双重国籍;(3)減少無国籍人;(4)不以任何理由剥夺本国公民的国籍。外国人的待遇的重要类型1.国民待遇一国予以外国人与本国国民在同样条件下同样的待遇。国民待遇的法律渊源:国内立法、双边公约、多边公约。国民待遇一般在互惠的基础上在特定方面予以,一般不包括政治权利。国民待遇的范围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2.最惠国待遇指予以某外国的個人或法人的待遇,不低于予以任何第三国的個人或法人的待遇。最惠国待遇不是国际习惯法规则,而是需要公约的详细约定。目前,国际公约普遍采用互惠的、無条件的、有限制的最惠国待遇。3.差异待遇包括“超国民待遇”和“次国民待遇”。另一种状况是對不一样国家的外国人予以差异待遇,但不得基于种族、民族、性别来予以差异待遇。最惠国待遇指予以某外国的個人或法人的待遇,不低于予以任何第三国的個人或法人的待遇。最惠国待遇不是国际习惯法规则,而是需要公约的详细约定。目前,国际公约普遍采用互惠的、無条件的、有限制的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一国予以外国人与本国国民在同样条件下同样的待遇。国民待遇的法律渊源:国内立法、双边公约、多边公约。国民待遇一般在互惠的基础上在特定方面予以,一般不包括政治权利。国民待遇的范围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引渡引渡是指一国把在本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祈求移交給祈求国审判或惩罚。呵护一国對于在其本国受追诉并進入其国境的外国人,可以根据属地优越权予以政治呵护。除非呵护国将其引渡,该外国人便可以不受本国惩罚。国际引渡实践的重要原则1.政治犯不引渡最先规定于1793年的法国宪法,18世纪末期後来逐渐形成。由于各国意识形态和社會制度的差异,各国對“政治犯”的定义和认识存在极大差异,国际法上并無统一原则。被祈求国可以自行判断。為防止這一原则被滥用,某些国际文献和双边公约将某些罪行排除在此原则的合用范围之外,例如战争罪、反人类罪、灭绝种族罪、劫机、贩毒等。2.本国公民不引渡大多数国家基于维护本国的属人管辖权,均不容許向外国引渡本国国民,而由本国自行惩办。3.双重审查制祈求国与被祈求国双方在提出引渡祈求或决定予以引渡协助時,都需要先經司法當局進行审查,再由行政當局审查,综合考虑国家主权、公约义务和對等原则後作出最终决定。4.相似原则按照一般国家实践,构成引渡理由的必须是祈求国与被祈求国双方的法律都认為是犯罪的行為,并且這种罪行必须能到达判处若干年有期徒刑之上的程度。5.罪行特定原则此原则规定引渡祈求国将某人引渡回国後,只能就作為引渡理由的罪行對其進行审判或惩罚,不得就引渡理由之外的其他罪行進行审判或惩罚,或再引渡給第三国。双重审查制祈求国与被祈求国双方在提出引渡祈求或决定予以引渡协助時,都需要先經司法當局進行审查,再由行政當局审查,综合考虑国家主权、公约义务和對等原则後作出最终决定。第七章人权的国际保护人权的基本分类《世界人权宣言》的分类:一、公民和政治利二、經济、社會、文化权利按主体不一样:個人人权:每個人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即個人依法享有的生命、人身和政治、經济、文化等各方方面的自由平等权利。集体人权:民主自决权、生存和发展权、环境权国际人权宪章的构成部分(一)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宣言序言、第1条、第2条规定了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原则:人皆生而自由,在尊严及权利上都各自平等;人权的平等和非歧视原则。《宣言》比较全面地规定了人权的内容,基本沿袭了西方国家長期以来有关人权的思想观念和国内立法实践,重點强调個人权利和自由,侧重于公民政治权利。但《宣言》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了社會主义思想,规定了經济、社會和文化权利。《宣言》以联大决策的形式被通過,其法律约束力有一定争议。但由于《宣言》不停地被多种国际组织、国际人权文献以及国内法律提及和确认,目前《宣言》的許多原则被部分學者看作国际习惯法的一部分。宣言》可以看作是對《联合国宪章》人权条款的一种权威解释。《宣言》還构成1966年两项国际人权公约和某些区域性人权公约以及其他許多专门领域人权公约的基础。總之,《宣言》在国际人权法历史上具有深遠意义。(二)1966年联合国两项国际人权公约指《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其《选择性议定書》和《經济、社會、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經济、社會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及其各自特點两公约的重要内容:1.各项人权的详细内容(教材第357、358页)2.两公约對世界人权宣言的发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對《世界人权宣言》有新的发展,如被剥夺自由者享有人道待遇、严禁鼓吹战争或煽動民族、种族或宗教仇恨等。但某些《宣言》提到的权利如财产权等,由于各国分歧较大,《公约》未予规定。《經济、社會、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也對《世界人权宣言》作出了发展,条文增多且愈加详细,并有工作权、组织和参与工會权等。經济、社會、文化权利公约還规定了民族自决权和自然资源主权,反应了战後非殖民化進程中广大新独立国家的愿望,弥补了《世界人权宣言》的局限性。两公约有关权利实現方面的各自特點:公民和政治权利重點在于個人免于来自国家的干涉和压制,而經济、社會、文化权利则需要来自国家的积极介入。因此在列举多种详细权利時,两项公约使用了不一样的措辞形式:排除式列举和正面列举。在有关缔约国履行公约义务的方式方面,《公民和政治权利公约》赋予缔约国“立即实現”的义务,而《經济、社會、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则只是规定缔约国承担“渐進实現”的义务。從而在实行措施方面,两公约也有很大不一样。国际人权公约的监督与实行机制的重要类型及其特點欧洲人权保护机制的重要特點欧洲的区域人权保护机制力度较高,可操作性强,赋予個人對国家的诉权更使其具有超前色彩。第八章国际公约法公约的概念及基本特性公约是两個或两個以上的国际法主体根据国际法确定其互相间权利和义务的一致的意思表达。根据這個概念,公约有如下特性:1.公约的主体必须是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2.公约必须符合国际法,并以国际法為准;3.公约规定的是缔约方之间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4.缔约方必须有一致的意思表达。5.公约的結缔一般采用書面形式。公约的保留(概念及有关制度)保留:公约當事方在签订、同意或加入公约時所作的單方面申明,不管其措辞和名称為何,其目的在于排除公约中的某些规定對本方的法律约束力。保留的要素:接受公约约束時作出;單方面申明;排除约束力。對于保留,其他缔约方可以接受也可以反對。根据国际法院1951年“有关灭种罪公约的保留問題的征询意見”和1969年《公约法公约》,如下三种保留被严禁:A该项保留為公约自身所明确严禁;B该项保留不在公约容許的特定保留之列;C在不属于前两者的状况下,该项保留与公约的目的和宗旨不相容。此外,虽然一种公约没有保留条款,并不表明保留是被严禁的;假如一国提出的保留不被全体缔约国反對,且不违反公约的宗旨和目的,就可以被认為是公约的缔约国。留的效力具有相對性,反對保留的国家可以不把提出保留的国家作為缔约国,不反對保留的国家则可以把保留国作為缔约国。保留只影响保留国与其他缔约方之间的关系,而不影响其他缔约方之间的关系。除非公约另有规定,提出的保留和對保留的反對都可以随時撤回,不必他方同意。1969年《公约法公约》有关公约解释的规则与原则(三)维也纳公约法公约第31—33条的规定第31条第1款:公约应就其用語按照上下文并参照其目的和宗旨所具有的一般意义,善意地予以解释。第31条第2款:對“上下文”的含义论述,以及需要与上下文一并考虑的状况。“上下文”包括:1.公约的整体约文、序文、附件2.全体當事方之间就该公约的缔結所签订的与该公约有关的任何协定;3.一种或几种當事方就该公约的缔結所作出并經其他當事方接受為与该公约有关的任何文献。“与上下文一并考虑的状况”:當事方之间的有关协定、通例及有关国际法规则等第32条:當按照第31条的措施進行解释所得到的意义不明或难解或显然荒唐或不合理時,可以使用补充解释资料,包括该公约的准备资料及其缔結的状况。第33条:每种文字的文本在解释時都具有同等的效力,但该公约规定或公约各當事方约定在有分歧的状况下以一种特定的约文為准時除外。第31—33条的规定体現了四個原则(参見教材第403页):(1)一般意义原则;(2)善意原则;(3)整体原则;(4)目的原则;1969年《公约法公约》有关公约無效的情形情势变更原则违反国内法有关缔约权限的规定。事後未获追认;有关無权或越权必须是明显的,且波及具有主线重要性的国内法规则。(2)意思表达不真实。A錯误——缔约方在表达同意接受公约约束時,所根据的事实或情势存在主线的錯误;B欺诈——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