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全册)(一)教材分析。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作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词语。(三)教学重难点。2.发现点拔教学法2(一)布置预习(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一、引入课题三、学习课文内容提示:共分为三个部分。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2-10自然段为第二部第11自然段为第三部分2.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提示:总起下文。3一、学习第2——10自然段1.学习第2-5自然段的内容。2-5段描写是白鹭的外形之美。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白鹭的外形特点。(点明学生回答)2.学习第6-10自然段的内容。先齐读第6-8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画面。第6自然段描绘的是白鹭在清水田中钓鱼的情景-钓鱼图,展现了白鹭优雅,和谐之美,这种美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作者却敏锐的发现了;第7自然段描绘的是清晨白鹭在小树的绝顶瞭望的情景-瞭望图,这一段展现的白鹭的神态美;第8自然段描绘的是黄昏白鹭在天空中低飞的画面-飞行图,画面传递出一种动感第9-10自然段表达了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作者认为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二、学习第11自然段1.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说一说这些段落好在哪里。本文也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在状物抒情方面作者采用的是写意手法,五、板书设计42落花生(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积累6个词语。(三)教学重难点。1.朗读法2.发现点拔教学法有难度,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3.练习法5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二、学习生字词4.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笔顺,书写规范。让学生自行临写,教三、整体感知,给课文划分层次6花生”这个题目写了哪些内容?2.让学生标出自然段,给课文内容划分层次。点名学生回答是如何划分的,提示: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尝花生第三部分:第3-15自然段:议花生2.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词语。第1自然段讲述一家人种花生,本来以为花生不容易种植,但是“居然”第2自然段讲述的是尝花生,“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我们就在后院的茅亭里过这个节”,这里结合前面母亲不肯荒废空地,显示出母亲的3.学习课文第3-15自然段想一想议花生议论了哪些内容?容易得到。②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比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花生虽然外表不那么吸引③父亲拿花生和苹果、石榴相对比,这样的好处是什么?这样做对比是为了突出④父亲借说花生,是为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能做⑤作者借父亲评论花生,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这种写法是什么?借物喻理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怎样做才是有用的人呢?(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踊跃7回答)二、拓展延伸让学生用一段话写一写身边的这样的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巡视指导。落花生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尝花生好吃(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5个词语。(三)教学重难点。2.能结合重点词语理解作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准确把握作者借写桂花表达出来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8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一)布置预习3.阅读课后链接,思考课文借写桂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二、学习生字词93.教师范读生字和词语,学生跟读,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临写。教师进行指导,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2.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句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在桂花香里的。③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学习课文内容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第2自然段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关于桂花的事情。师:为什么作者这么喜欢桂花呢?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桂花的香气很迷人。二、学习第3-7自然段1.学习第3自然段。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传递出什么感情?师:第4自然段开头作者回忆了故乡桂花盛开时的景象,表达出作者对故乡3.学习第5自然段。师: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摇桂花”,这一段展现了作者童年时代摇桂花欢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像的雨呀!’”,读出欢快的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想象作者所呈现的画面,这是一幅充满欢乐,充满童真的画面。4.学习第6-7自然段。这里写出了桂花对于故乡的意义,即便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作者回忆起故乡,仿佛还闻到了故乡桂花的香气。师:第7自然段讲述的作者回忆自家搬到杭州,再也不见家乡的桂花。但是作者依旧会去小山上赏桂花。请大家看这句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写出了母亲和作者对故乡的无限思念,结合之前所描写的在故乡摇桂花的情景,这句话显得有些伤感。三、学习第8自然段师:本段总结全文,深化主旨。作者这里强调“摇花乐”,进一步传递出作者对故乡,对童年时代的无比怀念之情。1.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说说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美好的回忆。2.结合课后阅读连接,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含义”课件展示阅读链接的内容。3.让学生说说对自己故乡最怀念的事物。五、课文主旨归纳喜欢桂花桂花雨桂花雨怀念家乡,怀念童年生活。‘摇花乐”(一)教材分析。《珍珠鸟》是小学语文学习的名篇,是著名作家、学者冯骥才的经典作品。作者用灵动的笔调呈现出了珍珠鸟的活泼、可爱,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珍珠鸟逐渐与“我”建立信任的过程。本课结构严谨,语句生动活泼,立意高远,主旨深刻,要注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二)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积累语句。2.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领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难点。领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勾勒的手法,生动的展现了珍珠鸟活泼,可爱的样子,要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即课文最后一段,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来理解这个句子。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五、说教学流程。(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课时:一、导入课题五、板书设计珍珠鸟大鸟:害怕人,探脑袋5搭石(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汛期、山洪”等词语。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三)教学重难点。2.发现点拔教学法(一)布置预习2.默读课文,记录自己默读课文所花费的时间。(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师:同学们,请大家先看这幅图片,这就是作者美丽的家乡。今天我们2.课件出示生字词。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什么叫搭石。一、学习第2-4自然段第2自然段讲述了上了点年岁的人要是发现哪块石头不稳,就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换上,体现了一心一意为他人服务的美好品质。第3自然段描绘了人们上下工时走搭石的画面,作者强调是“协调有序”。第4自然段讲述了走搭石的人们相互谦让,尊敬老人的美好品质。词语:唯独懒惰平稳合适俗语平衡止步协调一般美感招收示意家常假如理所当然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二、学习第5自然段1.让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结合前文想一想这段话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情感?提示: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尊敬、爱护老人。三、拓展延伸2.让学生说一说学完这一课,课文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找出能体现乡亲们美好情感的句子。四、课文主旨归纳默默奉献搭石车相礼让心灵美尊老爱幼6将相和(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词语。(三)教学重难点。2.发现点拔教学法3.练习法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一、导入课题1.学习课文第1-10自然段,这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这几段讲的主要内容,用一个词概括一下。碎在这柱子上。”3.让学生说一说蔺相如是怎样巧妙的保护和氏璧的。(重点看第9自然段)一、学习第11-15自然段第11-15自然段讲述的是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上的表现,展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池之会上又立了功,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二、学习第16-18自然段1.为什么廉颇感到很不服气?2.蔺相如坐车出去为什么看见廉颇就回避?这表明蔺相如怎样的态度。3.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话,负荆请罪,这展现出廉颇怎样的品质?4.蔺相如见到廉颇负荆请罪,他有什么反应?5.结合前面两个故事,说一说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三、拓展延伸1.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道德品质。将百战百胜(居功自傲)负荆请罪(勇于改过)将相和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相机智勇敢(完壁归赵)渑池相会(不畏强暴)7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二)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词语。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学会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要内容。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与概括文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发现点拔教学法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以及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点关(一)课前预习(二)课堂教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二课时:一、导入课题鼓励学生踊跃回答)二、学习生字词211.整体感知。让学生默读课文,尝试给课文提示:本课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述的是动物界中几种动物的速度:鸵鸟、猎豹和游隼。第二部分:5-8自然段,讲述的是太空中几种物体的速度:飞机、火箭、流星体和光。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总结全2.让学生思考本课采用了哪些说明手法,好在哪里。一、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1.让学生朗读第1-4自然段,找出每个段落的关键词。①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那种动物是奔跑冠军,这种动物的奔跑速度是多少?②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哪种?③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是多少?二、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1.课件展示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和手电筒的图片,让学生朗读课文,2.让学生思考,作者在说明这几种物体的速度时主要和什么作对比。提示:喷气式飞机和火箭的速度和声音作对比。3.指名学生回答:那种物体的传播速度是科学家认为最快的。4.学习第9自然段,强调词语“难以置信”,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神奇。2.对于课文中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讨论交流。五、板书设计22为抗日战争史上的“奇迹”?学习作者是按照怎样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二)能力训练点(三)德育渗透点(一)教师教法(三)疑点为什么把冀中的地道战称为抗日战争史上的“奇迹”?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引导学生自学自悟,并通过播放影视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24(一)复习导入认读词语(课件出示)。(二)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1)地道战是怎样产生的?(播放电影片段)(2)地道战的作用是什么?2、说地道战是抗日战争史上惊人的奇迹,那么它奇在哪儿?(围绕“奇迹”这一中心词深入学习地道的式样和特点这一重点内容。)默(1)地道的结构特点有哪些?地道的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情况?你又怎样理解地道之“奇”?(2)冀中人民怎样对付敌人的破坏?(播放电影片段)(小组讨论交流后归纳:从对付敌人破坏方面的结构看,防火攻——(3)冀中人民怎样通讯联络?(“无线电”——吆喝声,“有线电”(1)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2)作者把结构十分复杂的地道,介绍得条理分明,井然有序,使3、齐读课文最后一部分,说一说地道战的历史地位。1、课文按怎样的顺序把地道战这种斗争方式讲明白的?课文抓住了事物的几个方面,有条理地记叙了地道战,今后写作时要(四)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冀中的地道战269猎人海力布(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词语。(三)教学重难点。27(一)课前预习安排(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内容。3.教师范读生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4.教师指导学生临写生字,强调笔画和书写规范。1.学习第1-2自然段。师:这两个自然段是故事的开头,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和故事发生的地点。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在课文中画出来。二、学习课文第3-6自然段1.指名学生概括3-4自然段的内容。28这两个段落讲述的是海力布救助小白蛇的事情。3.学习第5-6自然段的内容。三、学习第7-11自然段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第7-10段。分别扮演海力布、带头的鸟和乡亲们。在①海力布得到石头之后,有什么表现?②当海力布听到鸟儿的话,他有什么反应?③乡亲们听说要搬走,他们是怎么说的?④海力布为了让乡亲们相信自己的话,他做了什么?3.读第11自然段,说说这样结尾的好处。让人产生联想——那块石头现在在哪里?进一步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照应开头——这是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2.试着用自己的话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五、板书设计猎人海力布(起因)救了龙王的女儿(经过)得到了龙王的酬谢(结果)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2910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一)》是我国经典的民间故事,本课是牛郎织女整个故事的第一(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主旨。(重点)2.能结合故事内容,完善故事情节。(难点)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叫“七夕”,大家了解这个节日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就与这个板书:牛郎织女二、学习生字词2.课件出示生字和词语。3.教师范读生字和词语,学生跟读。注意读音准确。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第一部分:1-2自然段。介绍牛郎凄苦的身世。第二部分:3-8自然段。牛郎照看老牛,分家后与老牛相依为命,到山里安3.读完课文之后,同桌之间交流,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1.学习第1-2自然段。睛看着他,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这里对牛的描写显示出牛很通人性,2.学习第3-8自然段。3.学习第9-21段大家读完这一部分,觉得哪些部分比较神奇?(老牛开始说话,并且告诉牛郎有仙女下凡。)这就是神话故事的魅力。我们看第9-11段,老牛开口说话,牛郎却不感到奇怪,为什么?(因为他们俩相依为命,很是亲密。)老牛告诉牛郎有仙女下凡,并且说其中一位会成为牛郎的妻子,神不神奇?这一部分讲述的牛郎在老牛的指引下遇到织女,两人决定结婚在一起生活。个词语:穿过……翻过……回到……,这几个动词连用使画面活了起来。二、拓展延伸内容,找出课文中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在课堂上提出来大2.结合课后习题,发挥想象把课文中略写的故事情节说得更具体。①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3.让学生根据关键词复述故事内容,注意重点故事情节复述完整。4.让学生思考牛郎和织女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在课堂上交流交流。三、归纳课文主旨牛郎织女32介绍牛郎身世(1—2)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3—8)牛郎:心眼好,能吃苦,勤劳善良老牛让牛郎去找织女(9—13)牛郎遇到了织女(14—18)织女:心灵手巧,勤劳善良织女答应牛郎一起生活(19—21)11牛郎织女(二)《牛郎织女(二)》是故事《牛郎织女》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1.认识“偎、衰”等10个生字,(三)教学重难点。1.默读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次默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2.词句分析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文主旨,感受故事所寄托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课时:上节课我们知道牛郎织女最后在一起了,那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下面请大家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板书:牛郎织女2.学习第1-2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后的生活。从这段可以看出,织女非常喜欢。这个句子写出了织女对人间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我们接着看故事的发展,第2段讲述的是老牛去世了,牛郎听老牛的话留下了牛皮。3.学习第3-6自然段。344.学习第7-8自然段。5.让学生再整体默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结合《牛郎织女一》,说说故事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婚后牛郎织女幸福美满的生活(1)牛郎织女老牛死了,牛郎留下了牛皮(2)追求幸福王母娘娘抓走织女,用天河隔开牛郎织女(3—6)敢于斗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7、8)12古诗三首(一)教材分析。情。(二)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35(三)教学重难点。2.结合注释,查找相关资料,准确体会诗歌思想感情。(难点)2.发现点拔教学法(一)布置预习(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2.课件出示生字。36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重点字:祭熏恃(2)课件展示作者简介,诗歌背景介绍(3)讲解古诗。诗人在这里为什么感到悲伤?(诗人为没能亲眼看到支离破碎的祖国重新统地的时候,家祭时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的父亲。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心事示儿遗嘱一、学习《题临安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1.让学生跟着课文范读录音朗读古诗,把古诗朗读得流利。诗句大意: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那些达官贵人,在西37一切是多么繁华美好啊!几时休这里用了反问,即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表达了诗人的愤慨和对贵族(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中的“游人”与我们所说的“游人”意思是不同的,它指那些成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顾国家的达官贵人。这一句揭露了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对统治者的愤恨之情。4.板书设计美景:山外青山楼外楼题临安邸西湖歌舞几时休忧国忧民抒情议论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二、学习《己亥杂诗》1.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注意朗读时的情感。2.讲解古诗。(1)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生气”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课件出示答案)诗句大意:中国要想生气勃勃就需要风雷激荡,这种万马无声的局面实在令(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课件出示答案)诗句大意:我希望皇帝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38主张:九州生气恃风雷现状:万马齐喑究可哀不拘一格降人才13少年中国说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三)教学重难点。2.正确理解作者炽烈的感情,领会文章表现手法的特点。(难点)1.朗读法本课课文用语以四字韵文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朗读,感受作者语言上的特点,同时也加深对课文情感的了解。2.背景点拔教学法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39(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一、课题导入二、学习生字1.学生朗读课文,小组之间比赛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有气势,读得好。2.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画出难懂的字句。①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课件展示作者简介,背景资料(八国联军侵华,戊戌变法等)。二、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2.让学生思考第2段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学习第3自然段。师:请大家想一想,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有什么联系呢?三、拓展延伸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3.课件展示新中国的成就。(改革开放,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嫦娥四号,玉兔二号登月等)。让学生结合今昔对比,说一说自己的感想。美美哉,壮哉少年中国:红日初升河出伏流鹰隼试翼奇花初胎干将发硎14圆明园的毁灭(一)教材分析。41(二)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积累“毁灭、殿堂”等词语。(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了解课文内容。(重点)的。(难点)五年级强调锻炼学生的默读能力,因此本课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法,(一)布置预习(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421.课件展示《圆明园》(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和圆明园遗址图。二、学习生字词1.默读课文,标出课文段落,尝试给课文划分层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起全文,紧扣文题。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曾经壮观华美的景象。2.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2.学习第2-4自然段。(1)默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①圆明园位置在哪里,由哪三园组成?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万春园②圆明园中有哪些建筑,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述的?(引导学生注意描写建筑的词语。)有着各式各样的建筑,这些建筑形制不一,中西结合,包罗③作者说圆明园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内容?(点名学生回答)史之悠久,涵盖了差不多2500年的文物。所以作者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43的博物馆、艺术馆。(课件展示圆明园所藏的部分文物图片)3.学习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说一说英法联军是怎样毁坏圆明园的。读一读最后一句话,结合前面的内容,说一说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4.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三、拓展延伸1.课件展示故宫600年特展资料,让学生了解今天中国文物保护的成就,激从2019年3月起一直到2020年底,故宫将陆续推出系列展览,从历史遗存、书画器物、宫廷文化、文人雅士、节庆风俗、世界文明、考古发现等方方面面,展现600岁的紫禁城和95岁的故宫博物院所蕴蓄的深沉魅力,让世人再次感受2.让学生对比圆明园遗址和故宫600年特展,谈一谈自己的感想。3.阅读课后“阅读连接”,查找资料,体会它与《圆明园的毁灭》表达感情16太阳(一)教材分析。确运用,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将说明对象介绍清楚。(二)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寸草不生、粮食”等词语。2.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词。(重点)2.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说明方法。(难点)45用?气候的影响和太阳光的作用。那接下来我们来具体看看课文是怎样说明的。①太阳离地球有多远?作者是怎么说明太阳离地球很远的?②太阳体积有多大?③太阳表面的温度有多高?内部温度有多高?④概括第1-3自然段的内容,说说这三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第4段说明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我们的吃的食物和穿的衣物,3.太阳对气候的影响。读第5-6自然段,说一说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3.让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太阳的其他资料。(太阳是怎样形成的,太阳系相关的知识)太阳动物、植物吃穿用46与地球的关系气候疾病地球细菌17松鼠(一)教材分析。(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本课的说明顺序,了解松鼠的相关知识。(重点)2.激发学生观察动物,探索知识的兴趣。(难点)本课的说明对象是松鼠,在导入新课时会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喜欢的小动物,2.词句教学法解课文语言上的生动性。引导学生积累本课优美的句子。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求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了解本课的说明顺序,47(一)课前预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2.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述了什么内容。1.读第2自然段。这一段写了松鼠的活动范围。松鼠习惯在高处活动,白天2.读第3自然段。指名学生回答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这一段写了松鼠的活敏捷。(找出描写松鼠动作敏捷的句子)3.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讲述的是松鼠的习性,松鼠是怎样“安家落户”的呢?松鼠把窝搭在哪里,用什么做窝的?这个窝有什么特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4.读第5自然段。这一段讲述了松鼠的生育情况。请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松鼠有哪些特点?2.思考:与《太阳》相比,本课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不同。外形松鼠活动其他习性面容生育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18慈母情深(一)教材分析。49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连续、广播”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领会作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对母亲深沉的感情。(三)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课生字词。(重点)2.领会作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对母亲深沉的感情。(难点)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本课有着大量的场景描写,要让学生通过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画面所呈现出来母亲工作的艰辛,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人物对话蕴含的情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领悟。2.词句分析法本课呈现了大量的细节,词语的重复使用既使故事场景更鲜活,也让情感表达更强烈,因此要对这些词句作重点分析,分析这些词句加深学生对作者表现手3.结构分析法本课叙述结构严谨,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故事的叙述结构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准备了教学同步课件,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生动。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学习主要是朗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主旨,完成课后习题,重点是完成本课小练笔。(一)布置预习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2.思考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找出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画(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一、课题导入板书:慈母情深二、学习生字词2.课件出示生字词。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强调字音,重点字:辞酸一、学习课文内容2.学习课文内容——事情的起因。在学习这一部分之前,让我们先回顾上一课的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事情的起因是什么?请大家先在请大家看第4自然段,“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吃进了肚子里。”这句话说明了“我”的家庭情况是怎样的——贫困。①母亲的工作环境是怎样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请大家注意词语“七八十台……七八十个……七八十个和七八十台”,这一连串的数字,说明了什么?②说一说“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突出了什么?(课件展示工作车间的画面)读第16-19段,仔细体会作者所传达出的感情。的母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看到母亲如此艰难的工作,内心感到愧钱,这说明了什么?(表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即便是再艰辛,面对子女的突出了母亲的辛劳)⑥读第32段,体会句子特点和句子所传递出的感情。立刻……立刻……立刻……立刻……,这四个立刻表现出母亲工作的不易,1.再读课文,读出感情。结合课题,思考作者是怎样体现“慈母情深”的。母爱伟大慈母情深母爱伟大慈母情深“我”——渴望买书失魂落魄—→找母亲要钱慈母情深母亲——身体瘦弱→支持“我”买书工作环境差一工作艰辛→支持“我”买书19父爱之舟(二)教学目标。船、报考”等词语。(重点)(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生字和词语。(重点)(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2.思考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找出课文中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板书:父爱之舟二、学习生字词1.朗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词语,结合生字表和查字典,认识生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2.说说课文讲了哪些内容,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3.小组讨论交流,说说对课文中哪些场景1.学习第1部分。第1自然段是课文的第1部分。作者是用怎样的方式来回忆往事呢?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主题。二、学习第二部分1.读第2-4自然段,思考这三段分别描绘了什么梦境。①第2段写父母半夜起来喂蚕,说明了什么?家庭生活背景,写出父母的辛劳,也由此引出父亲对“我”的疼爱。②第3段中写父亲平时节省到极点,文中哪处体现了这句话?体现他平时节省到极点。③第4段中“我饿了也不忍心叫父亲买”和“我叫父亲吃他就是不吃”这两句话体现了什么?提示:体现了“我”懂事、体贴父母的性格特征,知道家里穷,没有钱买。而“让父亲吃他就是不吃”则照应了上文中“父亲节省到了极点”,体现了父亲的节约与对“我”的疼爱。④作者写父亲糊万花筒有何用意?2.读第5-9自然段。①第5段最后一句话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③读第7-9自然段。这两段写的是回忆父亲送“我”到无锡考试,“我”成首尾照应,有强化作者对父母、亲人的深切怀念的意图。2.思考:为什么作者以“父爱之舟”为题。3.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第3小题。以梦境回忆往事。(1)具体描写梦中场景,回忆父亲为我做的点点滴滴(2—9)从梦中醒来,泪湿枕边(10)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积累词语。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三)教学重难点。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三、说教学流程。(一)课前预习(二)课堂教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课时:2.课件出示生字。三、学习课文内容2.读第1自然段。提问:巴迪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这首诗是怎样看待的呢?巴56①巴迪渴望父亲早点回来,他有什么期待呢?在课文中找出描写巴迪心情的态度?5.读第16-17自然段。句话是什么?(鼓励学生回答)21古诗三首(一)教材分析。清幽寂远;《长相思》则是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二)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4.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难点。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1.朗读法2.重点诗句分析法学生准确的领悟诗歌的内涵。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容讲解等,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内容呈现更丰富。(一)布置预习1.结合课文注释,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一、导入课题二、学习生字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中的生字,结合生字表查字典和课文注释认识生字。如世外桃源一般。②思考“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提示:描绘了雨后山林间清澈的溪流在山石上淙淙流动的景象④这首诗是描写秋景,为什么要提“春芳”?(鼓励学生回答)一种理想中的社会美。7.手法赏析《山居秋瞑》通篇比兴,对景物做细致感人的刻画,借景抒情。8.板书设计空山、新雨后——凉爽清新寓情山居秋瞑明月、清泉——明净清幽竹喧、莲动——纯朴自在春芳已逝于景理想境界高尚情操1.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跟读,注意朗读流畅,提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是月亮已落下,乌鸦声声啼叫,寒气弥漫在空中。6.主旨归纳《枫桥夜泊》描写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7.手法赏析达到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月落、乌啼、霜满天视静动辗转枫桥夜泊江枫、渔火觉明灭未眠愁城外、寒山寺听幽远孤寂情景交融L夜半、钟声、客船觉空灵难言3.内容讲解①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提示:山水帐篷灯火风雪声这样的声音啊。5.主旨归纳6.手法赏析全词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凝练简约,寓意深远。7.板书设计长相思上阕——山、水、千帐灯——羁旅野外下阕——风、雪、故园无此声——思乡之愁三、拓展延伸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态:月,松,石动态:清泉③月落物体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静态:月落、江枫、渔火动态:乌啼2.找出本课的三首诗中描写动景和静景的句子,和同桌交流。22四季之美(二)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积累“黎明、红晕”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作者笔下四季独有的韵味。(三)教学重难点。1.朗读法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1.课件展示图片: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日的黄昏,冬板书:四季之美二、学习生字词2.读第2自然段,思考作者主要描写了夏夜的什么景物。3.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秋天黄昏里的哪些事物?各有怎样的特点?4.读第4自然段,思考作者描写了冬日里的什么活动。春天最美是黎明(1)四季之美夏天最美是夜晚(2)秋天最美是黄昏(3)冬天最美是早晨(4)热爱大自然热爱四季鸟的天堂(二)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陆续、白茫茫”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傍晚和早晨的“鸟的天堂”热爱之情。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傍晚和早晨的“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的特点。(重点)热爱之情。(难点)领略鸟的天堂的壮观景象。要引导学生读出作者两次见到鸟的天堂情感的不同。2.对比分析法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要掌握本课生字词,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领悟课文的主旨。四、说教学流程。(一)布置预习1.自主识记生字,结合生字表查字典识记3.了解课文的表现手法,说一说这种表现手法的好(二)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1.课件展示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和作者简介。播板书:鸟的天堂二、学习生字词2.课件出示生字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第三部分:第10-13自然段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4.思考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写作顺序来叙述的,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学习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读第1-4自然段,思考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二)学习第二部分(5-9段)1.读第5-6自然段,想象画面,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什么景象。2.读第7-8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师: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大榕树的?(空间顺序)3.读第9自然段。请同学们在文段中找出描写“鸟的天堂”环境的句子。(三)学习第三部分(10-13段)1.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说一说作者这次见到了什么景2.在文中找出描述鸟很多的句子,用欢快、喜悦的语气读这些句子。不同?(上次是傍晚,这次是早晨)(四)学习第四部分(第14段)1.读这一段,结合上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二、拓展延伸1.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有什么不同之处,2.如果要你向游客介绍“鸟的天堂”,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第一次(傍晚)大榕树(空间顺序):繁茂,生机勃勃,鸟的天堂第二次(早晨)鸟:多,上下翻飞24月迹(一)教材分析。者借此表达了一种要培养孩子善于发现美、追求美的高尚的情趣。(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读写“踪迹、袅袅”等词语。3.感受到作者童心童趣,培养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积极心态。(三)教学重难点。味文章语句,揣摩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重点)本课的教学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和“词句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积累课文优美的句子,学习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